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如何将数学语言转变成数学式子
行测答题技巧:“转换法”巧解数学运算题

行测答题技巧:“转换法”巧解数学运算题(一)转换题中的情节通过转换题目中的情节,使题目变得易于解答。
例: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要用12天完成,如果甲队先单独做16天,余下的再由乙队单独做6天完成,如果全部工程由甲队单独做,要用几天完成?按我们正常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要求出甲队单独做几天完成,就要先求出甲队的工作效率,可是题中已知的是甲、乙合作的时间,和甲、乙先后单独做的时间,不能很方便的求出甲的工作效率。
而如果将“先后单独做”这一情节变换成“先合作,后单独做”就便于解题了。
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设想,从甲队的工作量中划出6天的工作量与乙队6天的工作量合并起来,也就是假定两队曾经合作了6天,情节这样转换之后,原题就变成了: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要用12天完成,这项工程先由甲乙两队合作6天后,余下的工程由甲队单独做10天完成。
如果全部工程由甲队单独做要用几天完成?中公名师杨明通过上面这道题,让大家了解了一下什么是转换法,以及如何运用转换法帮助我们更快更简便的解题,(二)转换看问题的角度在有些数学运算的题目中,如果看问题的角度不适当就很难解出题目。
而如果转换看问题的角度,把原来从正面看问题转换为从侧面或反面去看,把这一数量转换为另一数量进行分析,就可能找到解题思路。
例:求下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对于本题,很多考生会发现,直接计算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把角度转换为,从大的扇形面积减去右边空白处的面积,就很容易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了。
(三)转换隐蔽条件为明显条件在有些数学运算题目中,解题条件相对比较隐蔽,认真体会题中字、词、句的含义,看清这些字、词、句的实质含义是什么。
必要时借助图形分析,或适当改变题中的条件,就可能把原来题中隐蔽的条件转换为明显条件,从而快速解题。
例: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离B点18千米的地方相遇,相遇后继续前行,在离A地8千米的地方第二次相遇,则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三分钟搞定行测数字计算题公务员

三分钟搞定行测数字计算题公务员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数字计算题常常是考察考生基本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题型之一。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的四则运算、百分数、比例与比例关系、利息与利率、速度与时间、正负数等基本计算能力。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需要一些计算技巧,但只要掌握了一些基本方法,就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解答。
首先,对于四则运算题来说,掌握快速计算的方法是关键。
例如,当遇到大数相乘的题目时,我们可以利用分解因式的方法来简化运算,例如将一个大数分解成两个较小的数相乘,然后再用分配律来计算结果。
此外,在做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可以利用进位和借位的规律来简化计算过程,从而提高计算速度。
其次,对于百分数、比例与比例关系的题目,我们需要掌握转换的方法。
例如,将百分数转换为小数,或者将比例关系转换为比例等。
同时,我们也要熟悉百分数的常用计算规则,例如百分数的加减法,百分数和小数的互相转换等。
这样,当遇到相关题目时,我们就能够迅速进行计算。
另外,利息与利率的计算也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题型。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考生对于利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我们需要熟悉利率的计算公式,例如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 = 本金×利率×时间,利率 = 利息 / 本金 / 时间。
同时,我们还要掌握相关题目中常见的利息计算方法,例如利息的加减法、利率的转换等。
此外,速度与时间也是公务员行测中常见的题型。
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到速度的计算、时间的计算以及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计算。
我们需要熟悉速度、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速度的定义公式来计算相应的速度,速度 = 距离 / 时间。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相关题目中给出的速度和时间来计算距离。
最后,对于正负数的计算,我们需要掌握正负数的四则运算规则。
例如,正数与正数相乘、正数与负数相乘、正数与正数相除、正数与负数相除等等。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正负数的加减法运算,例如正数和正数相加、正数和负数相加、正数和负数相减等等。
文本转换为数字的三种方法

文本转换为数字的三种方法哎呀,说起把文字变成数字,这事儿可真有点意思。
你知道吗,我最近就遇到了这么个情况,让我不得不动动脑筋,想了几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我有个朋友,他是个程序员,但最近他迷上了摄影。
他拍了一堆照片,每张照片都起了个名字,比如“日出”、“日落”、“街头”什么的。
他想要把这些照片上传到他的网站,但是网站要求他必须用数字来标记这些照片。
这可把他给难住了,因为他的照片名字都是文字的,怎么变成数字呢?我跟他说,别急,这事儿其实有几种方法可以搞定。
首先,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直接给每张照片编号。
比如,“日出”就是1,“日落”就是2,以此类推。
这样虽然简单,但是感觉少了点个性,毕竟每个数字背后的故事就没那么明显了。
第二种方法,我建议他可以用照片拍摄的日期作为数字。
这样每张照片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数字,而且还能让人一眼就看出照片是什么时候拍的。
比如,“日出”这张照片是在2023年4月1日拍的,那它的数字就是20230401001。
这种方法挺实用的,但是数字太长了,看起来有点复杂。
最后,我给他出了个主意,就是用照片的主题或者地点来转换成数字。
比如,“日出”可以转换成06,因为日出一般在早上6点左右嘛;“日落”可以转换成18,因为日落一般在下午6点左右。
至于地点,比如“街头”,可以转换成一个城市的区号,比如010,代表北京。
这样既简单又有意义,而且数字也不长。
我那朋友听了我的建议,觉得第三种方法挺有意思的。
他决定就用这个方法来给照片编号。
他花了一整个周末的时间,一张一张地给照片起了数字名字。
我看他忙得不亦乐乎,还时不时地跟我分享他的想法,比如“这张‘海边’的照片,我觉得可以转换成07,因为海边的日出特别美,而且7这个数字也挺吉利的。
”最后,他终于把所有照片都标上了数字,看着那些数字,他特别有成就感。
他还跟我说,这个过程让他对数字有了新的认识,原来数字也可以这么有趣,这么有故事。
你看,把文字转换成数字,其实也可以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不是吗?它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字,背后也可以有温暖的故事和情感。
行测备考:数字运算技巧

行测备考:数字运算技巧1、考生首先要明确出题者的本意不是让考生来花费大量时间计算,题目多数情况是一种判断和验证过程,而不是用普通方法的计算和讨论过程,因此,往往都有简便的解题方法。
2、认真审题,快速准确地理解题意,并充分注意题中的一些关键信息;通过练习,总结各种信息的准确含义,并能够迅速反应,不用进行二次思维。
3、努力寻找解题捷径。
大多数计算题都有捷径可走,盲目计算可以得出答案,但时间浪费过多。
直接计算不是出题者的本意。
平时训练一定要找到最佳办法。
考试时,根据时间情况,个别题可以考虑使用一般方法进行计算。
但平时一定要找到最佳方法。
4、通过训练和细心总结,尽量掌握一些数学运算的技巧、方法和规则,熟悉常用的基本数学知识;5、通过练习,针对常见题型总结其解题方法;6、学会用排除法来提高数学运算主要包括以下几类题型:基本解题方法:1、尾数排除法:先计算出尾数,然后用尾数与答案中的尾数一一对照,利用排除法得出答案;2、简便计算:利用加减乘除的各种简便算法得出答案。
通过下面的例题讲解,来帮助您加深对上述方法理解,学会灵活运用上述方法解题。
1、加法:例1、425+683+544+828A.2480 B.2484 C.2486 D.2488解题思路:先将各个数字尾数相加,然后将得到的数值与答案的尾数一一对照得出答案。
尾数相加确定答案的尾数为0,BCD都不符合,用排除法得答案A;例2、1995+1996+1997+1998+1999+2000A.11985 B.11988 C.12987 D.12985解析:这是一道计算题,题中每个数字都可以分解为2000减一个数字的形式2000×6-(5+4+3+2+1)尾数为100-15=85 得A注意:1、2000×6-(5+4+3+2+1)尽量不要写出来,要心算;2、1+2+……+5=15是常识,应该及时反应出来;3、各种题目中接近于100、200、1000、2000等的数字,可以分解为此类数字加减一个数字的形式,这样能够更快的计算出答案。
公务员备考:特殊转化法详解

公务员备考:特殊转化法详解华图教育李静所谓赋值法是给代数式(或方程或函数表达式)中的某些字母赋予一定的特殊值,从而达到便于解决问题的目的.实际上赋值法所体现的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转化思想,是公务员行测考试中最常用的一种解题思想。
在解决很多数学运算的题目中,不通过求解具体比例,或者是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方式求解,而是把未知数赋值为某个具体的量(具体的数字)代入题目中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正确答案的方法。
赋值法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运用的较多,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那么,什么样的题目可以采用赋值法、怎样赋值、如何选取适当的数值进行赋值,都是我们解题的关键,在这里,先不做具体的讲解,希望广大考生们通过下面的题目,先去细细体会一下。
例1:买甲、乙、丙三种货物,如果甲3件,乙7件,丙1件,需花费3.15元;如果甲4件,乙10件,丙1件,需花费4.20元。
甲、乙、丙各买一件,需花费多少钱?( )A.1.05元B.1.40元C.1.85元D.2.10元解析:不定方程组问题。
类似这样的题目,可以得到如下方程:3甲+7乙+丙=3.15,4甲+10乙+丙=4.20,这两个方程组成一个不定方程组;甲、乙、丙的取值是有无数种的,而最终答案只有一个,所以不管取值多少,都不影响最终结果。
这时我们可以直接赋值乙=0,代入方程组解得甲=1.05,丙=0,所以甲+乙+丙=1.05。
选A。
例2: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某种化学溶液,一个瓶子中溶质与水的体积比是3:1,另一个瓶子中溶质与水的体积比是4:1,若把两瓶化学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溶质和水的体积之比是( )。
A.31:9B.7:2C.31:40D.20:11解析:溶液问题。
题目中只给出了比例,求的也是比例,没有给出任何一个确定的值。
这时我们可以直接赋值瓶子的体积为4和5的最小公倍数20份,则两瓶子溶质与水的体积分别为15、5和16、4,可得溶质和谁的体积比为31:9。
选A。
例3:一件商品第一个月降低10%,第二月要提升多少才能回到原价?( )A.10%B.11.11%C.15%D.20%解析:经济利润问题。
数学公式转化详细过程

数学公式转化详细过程1. 引言数学公式转化是数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它涉及到数学公式的变换、化简、推导等操作,是解决实际问题和推进数学理论发展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数学公式转化的具体过程,并通过实例展示其应用和意义。
2. 数学公式转化的基本原理2.1 公式等价变换公式等价变换是指在保持等号成立的前提下,通过对公式中各项进行代换、移项、合并等操作,将其转化为更简洁或更易处理的形式。
例如,在解方程时可以通过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来将原方程转化为更简单的形式。
2.2 公式推导公式推导是指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和运算规则得出新的数学关系或结论。
例如,在几何中可以通过几何定理和性质来推导出各种几何关系。
3. 数学公式转化过程详解3.1 代入与代出在进行数学运算时,我们常常需要用已知条件代入到某个方程或不等式中,并求解未知量。
这个过程称为代入。
相反地,当我们已经得到一个复杂表达时,可以通过代出的方式将其转化为更简洁的形式。
代入与代出是数学公式转化中常用的操作。
3.2 合并同类项与分解因式合并同类项是将公式中具有相同变量和相同指数的项进行合并,以简化公式。
分解因式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为多个较简单的因子相乘,以便进行进一步计算。
这两个操作在代数中经常用到。
3.3 移项与变形移项是指通过加减法将公式中含有未知量的项移动到一边,以便于求解未知量。
变形则是通过一系列等价变换,改变公式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以达到简化或求解等目的。
3.4 求导与积分求导和积分是微积分领域中常用的操作,可以将一个函数转化为其导函数或原函数。
求导可以得到函数在某一点上的斜率或变化率,而积分则可以得到函数在某一区间上面积或累计量。
4. 数学公式转化实例4.1 例1:二次方程求根公式推导我们考虑二次方程ax^2+bx+c=0,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求根公式:x=(-b±√(b^2-4ac))/(2a)。
现在我们来推导这个公式。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2017 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地市级)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 20 题,参考时限 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根据我国宪法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切组织和个人都负有实施宪法和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B 我国在普通地方,民主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建立了相应的地方制度C 为追查刑事犯罪、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可依法对公民的通信进行检查D 我国形成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民主形式【乐恩答案】C2、关于中国外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周恩来和陈毅都曾担任过外交部长B 委内瑞拉是第一个州,同新中国建交的乌拉丁美洲国家C 另起炉灶,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教方针D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C“另起炉灶”,是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针D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邓小平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乐恩答案】B3、下列情形属于我国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是:A 甲市公安局处理治安案件出具的调解书。
B 乙市人民政府对于确认矿藏所有权的决定。
c 丙市工商局对其工作人员作出的警告处分决定D 丁市人民政府颁布的地方政府规章《丁市城市市容管理规定》【乐恩答案】B4、依据刑法修正案(九)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对伪造货币罪不再处以死刑B 对替代他人参加高考的行为应作出行政处罚。
c 组织群众在医院闹事,造成严重损失的行为是行投资C 慈善组织可以委托有服务专长的其他组织提供慈善服务D 慈善组织可咀采取基金会、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等组织形式【乐恩答案】A8、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客户存款属于:A 资产B 负债C 权益D 资金【乐恩答案】B9、关于我国著名园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十二兽首曾是颐和园的镇园之宝B 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明代崇祯年间C 《枫桥夜泊》涉及的城市是留园所在地D 苏州拙政园整体呈现均衡对称的格局【乐恩答案】C10、我国古代用“金”“石”“丝”“竹”指代不同材质、类别的乐器,下列诗词涉及“竹”的是:A 珠帘夕殿闻钟磬,白日秋天忆鼓鼙pi(二声)B 主人有酒欢今夕,请奏鸣琴广陵客C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D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乐恩答案】C11、柏拉图认为处于变化之中的事物不是真正的存在,持这种观念的人会认为以下哪项最真实?A 关于马的概念B 人的照片C 棵树D 勾股定理【乐恩答案】B12、与_____共同构成中国诗词传统源头的《楚辞》,主要作者是因谗去国、被流放到蛮荒之地的屈原,他用” _____”这一篇名诗句,表现了岁月蹉跎,时不我待的恐惧。
转为数字格式的公式

转为数字格式的公式
数学中的公式可以表示为符号和字母的组合,但有时候我
们需要将这些公式转化为数字格式,以便进行计算或者在科学报告中使用。
转为数字格式的公式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示数学关系,并且便于分析和解释。
以下是一种将公式转化为数字格式的方法:
我们需要确定每个符号和字母的数值。
例如,如果公式中
出现了数字、常量或已知的变量,我们可以直接将它们转化为对应的数值。
我们需要确定每个运算符的操作规则。
这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根据数学运算的优先级,我们可以依次计算每个运算符的结果,并将其作为中间步骤保存下来。
我们需要使用计算机编程语言或者电子表格软件来实现公
式的转化。
在编程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变量和函数来表示公式中的符号和字母,并按照运算规则进行计算。
在电子表格软件中,我们可以使用公式编辑器来输入和计算公式,并将结果显示在指定的单元格中。
我们可以将公式的计算结果以数字格式进行展示。
这可以
通过四舍五入、保留小数位数等方式来实现。
根据实际需求,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数字格式来呈现公式的结果。
将公式转化为数字格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
学知识。
通过确定每个符号和字母的数值,确定运算符的操作规则,并使用计算机编程语言或电子表格软件进行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公式的精确数字结果,并按照需求进行格式化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如何将数学语言转变成数学式子
通过最新贵州公务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测试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数理能力、常识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贵州中公教育整理了贵州省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行测中数量关系部分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和运算。
其中分析能力是解决数学运算题目的基础,对题目进行透彻分析后,很快就能找到答案。
所以,复习时考生有必要锻炼分析能力,怎么锻炼这种能力呢?中公教育专家认为,首先需要掌握言语分析的能力,其实就是将语言描述转变成数学式子的能力。
写出数学算式,进而分析每个量之间的关系,利用简便方法,快速运算,得出答案。
中公教育专家举几个例子,向大家说明,如何把语言描述转变成数学式子。
【例1】农民张三为专心养鸡,将自己养的猪交于李四合养,已知张三、李四共养猪260头,其中张三养的猪有13%是黑毛猪,李四养的猪有12.5%是黑毛猪,问李四养了多少头非黑毛猪?
A.125头
B.130头
C.140头
D.150头
【中公解析】答案C。
题目中问李四养了多少头非黑毛猪,那我们就要找到与李四养的非黑毛猪有关的量。
题干中说李四养的猪有12.5%是黑毛猪,也就是1/8是黑毛猪,那就可以推出,李四养的猪有7/8是非黑毛猪,转变成数学式子就是李四养的非黑毛猪=李四养的猪总头数N*7/8,根据整除特点就可以快速判断出,李四养的猪是能被8整除的,而非黑毛猪是能够被7整除的。
所以答案选择C。
【例2】甲、乙、丙三辆车的时速分别为60公里、50公里和40公里,甲从A地,乙和丙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途中甲遇到乙后15分钟又遇到丙,问A、B两地相距多少公里?
A.150公里
B.250公里
C.275公里
D.325公里
【中公解析】答案C。
题目中说甲从A地,乙和丙从B地同时出发,途中甲遇到乙后再遇到的丙,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出,甲和乙同时出发,途中相遇,二人走的总路程就是A、B两地之间的距离,所用时间相同,所走路程与其速度成正比,转变成数学式子就是S 甲:S乙=V甲:V乙=6:5,由这个数学式子我们可以得出,A、B之间的距离能够被11整除,观察选项只有C满足条件。
具备分析能力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理解一些巧解方法,从而能够快速的解题,那如何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呢?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在以后做数学题目时,尝试将数学语言转变成数学式子,从而加以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应用巧解方法,从而快速解题。
更多内容,一起来看看贵州公务员考试课程是如何设置教学的!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培训与辅导专家提醒您,备考有计划,才能在公考大战中拔得头筹!公务员考试题库系统邀请您一同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