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合集下载

期末试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期末试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

期末试题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 大气污染是指()A. 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浓度超过一定标准B. 空气中有害物质排放导致空气质量下降C. 空气中含有臭氧等有害气体D. 空气中含有大量灰尘和颗粒物2. 煤烟中主要有以下哪种大气污染物()A. 二氧化硫B. 一氧化碳C. 氮氧化物D. 悬浮颗粒物3. 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主要体现在()A. 土壤酸化B. 水体污染C. 植物凋落D. 可见光照射减弱4.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形式主要有()A. 移动源排放B. 非道路机械排放C. 工业废气排放D. 生活排放5. 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技术手段包括()A. 管理措施B. 机械除尘C. 燃烧改进D. 电除尘二、填空题(共10题,每题5分,共50分)1. 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和()两大类。

2. 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的颗粒物。

3. 大气污染控制中常用的燃烧改进技术有()和()。

4. 酸雨主要是由于大气中()和()的排放导致的。

5. 大气污染防治中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和()两方面。

6. 大气污染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和()两种途径。

7. 脱硫技术主要有()和()两种方法。

8. 大气污染的治理需要()和()两个方面的努力。

9. 燃煤锅炉中常用的除尘设备有()和()。

10. 大气污染治理的目标是实现()。

三、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1. 解释大气污染的形成和传输机理。

2. 介绍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危害。

3. 分析大气污染治理中的典型技术。

4. 阐述大气污染的管理措施和作用。

5. 论述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挑战和解决途径。

四、综合应用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某煤矿周边大气中PM2.5和二氧化硫浓度分别为120μg/m³和60μg/m³,超过了国家标准,需要进行治理措施。

请结合燃煤锅炉和燃煤电厂两个场景,分别设计相应的大气污染治理方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库(题型分类归纳,题目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库(题型分类归纳,题目及答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题篇1一、填空题(120分)1、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和。

2、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大气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三方面:、、。

3、环境空气质量分为级;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类;一类区执行级标准;二类区执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级标准。

4、煤的元素分析常用的基准主要有、、和四种。

5、理论空气量是指单位燃料按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空气量,它由的组成决定。

一般把超过理论空气量多供给的空气量称为,过剩空气系数是指。

6、燃料完全燃烧所必需的条件有、、、、。

通常把、和称为燃烧过程的“三T”7、空燃比定义为,它可以由燃烧方程式直接求得。

8、燃烧设备的热损失主要包括、、。

9、燃烧烟气分为、;燃烧烟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三方面:、、。

10、实际烟气体积等于、之和。

11、用显微镜法观测颗粒时,得到、、三种粒径。

12、如果某种粉尘的粒径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则无论是质量分布、粒数分布还是表面积分布,它们的相同,累积频率分布曲线在对数概率坐标图中为相互的直线。

13、粉尘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等几种(任意说出四种)。

14、评价净化装置性能的技术指标主要有、、、等三项。

15、驰豫时间为颗粒-气体系统的一个基本特征参数,它的物理意义为:由于使颗粒的速度减小到它的初速度的时所需的时间。

16、目前常用的除尘器主要有、、、等四大类。

惯性除尘器在除尘过程中除借助力的作用外,还利用了力和力的作用。

17、机械式除尘器通常指利用(重力、惯性力和离心力等)的作用使颗粒物与气流分离的装置,包括、和等。

18、在旋风除尘器内,气流的运动非常复杂,为研究方便,通常将气体在除尘器内的运动分解为三个速度分量,即、、速度。

速度是决定气流速度大小的主要速度分量。

外涡旋的切向速度于旋转半径,内涡旋的切向速度于旋转半径,在处气流切向速度最大。

19、在旋风除尘器内,粒子的沉降主要取决于离心力Fc和向心运动气流作用于尘粒上的阻力F D。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3套

15.在吸收过程中,关于吸收操作线和平衡线的关系,下列正确的是A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交B 吸收操作线与平衡线相切C 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上方D吸收操作线位于平衡线下方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少选、多选、选错均不得分)1.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控制酸雨和致酸前体物A 采用烟气脱硫装置;B 改进汽车发动机技术,安装尾气净化装置C 使用低硫煤,改进燃烧技术D 寻找氟利昂的替代工质。

2.电除尘器的主要特点是A 适用各种粉尘,且均具有很高的除尘效率B 压力损失小C 适合高温烟气净化D 处理烟气量大3.下列关于袋式除尘器除尘效率的影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A 滤袋越新,除尘效率越高B 清灰越干净,除尘效率越高C 提高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D 降低过滤风速可以提高除尘效率4.提高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率,下列哪些途径是正确的A 降低沉降室高度B 降低沉降室内的气体流速C 增加沉降室高度D 增加沉降室长度5.两台不同型号的风机并联工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实际风压与单台风机额定风压一样B 实际风压较额定风压可能增加,也可能降低C 实际风量是两台风机额定风量之和D 实际风量可能增加,也可能比其中的一台额定风量小。

三.某车间拟用活性碳吸附净化含苯废气,共采用计2个固定床组成一连续吸附流程,工况如下:☐废气:常温常压条件下,废气排放量为4.5 m3/s,进口苯浓度1800 mg/m3,出口苯浓度10 mg/m3;☐活性碳:吸附容量为0.18 kg(苯)/kg(活性炭),密度580 kg/m3☐吸附床:操作周期8 h,吸附4 h,再生3 h,备用1 h问:该工艺共需要活性碳多少立方米?(12分)四.有一串联除尘系统,第一级采用重力沉降除尘器,第二级采用电除尘器。

除尘系统设计风量为300000 m3/h,烟气温度为140℃(除尘系统设计中不考虑降温),当地大气压力为84.6 kPa,重力除尘器入口含尘浓度为30 g/m3,电除尘粉尘排放浓度为50 mg/Nm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一、1.大气由干洁空气、水蒸气、和悬浮微粒三部分组成。

2.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是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酸雨。

3.在大气污染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有硫酸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

4.中国大气污染主要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和SO2。

5.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A)um的颗粒物。

A.100 B.50 C.20 D.106.按用途分类,大气环境标准的种类和含义?答: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保障人体健康和防止生态系统破坏为目标对环境空气中各种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的限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目标而对从污染源排入大气的污染物浓度或数量的限度;大气污染控制技术标准:为达到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而从某一方面作出的具体规定;大气污染警报标准:大气污染恶化到需要向公众发出警报的污染物浓度标准。

7.熟悉大气污染物及其分类。

答:气溶胶态污染物【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体分散体系,包括:粉尘(dust)、炱(fume)、飞灰(fly ash)、烟(smoke)、雾(fog)和化学烟雾(smog)】)和气态污染物(无机气态污染物和有机气态污染物)二、1.煤的元素分析是指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定去掉外部水分的煤中主要组分碳、氢、氧、氮和硫的含量。

2.煤的成分表示方法有收到基、空气干燥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四种基准。

3.促进燃料的完全燃烧是减少烟尘量的主要措施,保证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有:适宜的空气过量系数、良好的湍流混合、足够的温度和停留时间,即供氧充分下的“三T”条件。

4.煤炭的洗选脱硫是指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对煤炭进行净化,以去除原煤中的硫。

煤炭转化技术包括煤的气化和液化。

5.天然气的组成一般为(A)A甲烷85%、乙烷10%、丙烷3% B甲烷65%、乙烷30%、丙烷3%6.燃烧过程中生成的NOx有温度型、快速型、燃料型三种类型。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气溶胶态污染物:主要有粉尘、烟液滴、雾、降尘、飘尘、悬浮物等气态污染物包括气体和蒸汽。

气体是某些物质在常温、常压下所形成的气态形式。

常见的气体污染物有:CO、SO2、NO2、NH3、H2S等。

大气污染源分类燃料的种类煤工业分析煤的工业分析包括测定煤中水分、灰分、会发分和固定碳,以及估测硫含量和热值。

燃煤锅炉的种类以及排放SO2、NOx情况烟流的扩散形状逆温种类辐射逆温;下沉逆温;平流逆温;湍流逆温;锋面逆温。

吸附再生方法加热解吸再生,降压或真空解吸再生,溶剂萃取再生,置换再生,化学转化再生等。

常用除尘器常用的除尘器可分为:①机械除尘器②电除尘器③带式除尘器④湿式除尘器机械除尘器的种类煤中硫形态煤中含有四种形态的硫:黄铁矿硫(FeS2)、硫酸盐硫(MeSO4)、有机硫(CxHySz)和元素硫。

地方性风场: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环流烟囱有效高度:应为烟囱几何高度HS与烟气抬升高度△H之和。

大气稳定度分类:①不稳定;②稳定;③中性净化装置技术指标:主要有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和压力损失等。

粉尘物理性指标:粉尘的密度;安息角与滑动角;比表面积;含水率;润湿性;荷电性与导电性;粘附性及自然性和爆炸性。

粒径分布的表示方法影响旋风除尘器效率的因素:除尘器结构、进气口、圆筒体直径和高度、排气管、排灰口、操作工艺参数流速、粉尘的状况、运行的影响影响填料塔除尘器的因素石灰/石灰石-石膏法治理烟气中SO2的基本原理碱性硫酸铝-石膏法治理烟气中SO2的基本原理氨酸法处理烟气中SO2的基本原理氧化镁法处理烟气中SO2的基本原理碱-亚硫酸铵吸收法处理烟气中NOx的基本原理计算燃烧产物的计算,煤或者重油烟气扩散的计算,地面浓度,最大浓度除尘器效率的计算吸附量的计算。

(完整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题答案.docx

(完整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题答案.docx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期末复习题第一章概述一、名词解释大气和环境空气,大气污染,温室效应,酸雨, TSP 和 PM10,二次污染物,硫酸烟雾,光化学氧化剂,能见度,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二、填空题1.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组成可以分为三部分:干结空气、水蒸气、各种杂质。

3 3.按照大气污染的范围来分,大致可分为:局部地区污染、地区性污染、广域污染、全球性污染四类。

4.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三大问题。

5.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很多,按其存在状态可概括为两大类:气溶胶状态污染物和气体状态污染物。

6.气体状态污染物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简称气态污染物,其种类很多,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碳氧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五大类。

7.从大气污染的控制角度,按气溶胶来源和物理性质,可将其分为粉尘、烟、飞灰、黑烟、雾。

8.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可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类,人为污染源按照污染源的空间分布可分为点源、面源、线源。

按人们社会活动功能不同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

按对污染物的分类统计分析可分为燃料燃烧,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

9.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平均粒径为 1.0μm,密度为 2500kg/m3,如果散射率 K =2,能见度为 8km 时颗粒物的浓度是mg/m3。

10.目前我国的大气环境污染仍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为TSP 和 SO2.11.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有三条途径:表面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食物、吸入污染空气。

12.环境空气质量控制标准按其用途可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大气污染警报标准。

按其使用范围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13.目前,我国空气污染指数的记入项目为PM10、SO2、 NO2、CO、 O3。

三、简答题1、简述硫酸烟雾与光化学烟雾的区别4、如何实现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

3.简述大气污染物对人类及环境的影响。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5份卷)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试题及答案(5份卷)

一、名词解释大气污染系: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生态环境. 大气稳定度: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

气压梯度力:单位质量的空气在气压场中受到的作用力.空燃比:单位质量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质量。

干绝热直减率:干空气块绝热上升或下降单位高度时,温度降低或升高的数值.二、填空题1、大气污染物侵入人体主要的途径:表明接触、食入含污染物的物质和水、吸收被污染的空气。

2、湿法脱硫技术包括: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海水烟气脱硫技术、湿式氨法烟气脱硫。

3、目前,常用的除尘器分为:机械除尘器、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四种.4、气态污染物控制技术基础是气体扩散、气体吸收、气体吸附、气体催化转化5、影响燃烧过程的因素是:空气条件、温度条件、时间条件、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条件。

三、简答题1、简述双模理论模型的基本要点?答:(1)当气液两相接触时,两相之间有一个相界面在相界面两侧分别存在着呈层流流动的气膜和液膜。

溶质必须以分子扩散形式从气流主体连续通过这两个膜层而进入液相主体。

(2)在相界面上,气液两相的浓度总是相互平衡,即界面上不存在吸收阻力.(3)在层膜以外的气相和液相主体内,由于流体的充分湍动,溶质的浓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即认为主体内没有浓度梯度存在,也就是说,浓度梯度全部集中在两层膜内。

2、大气分为哪几层?分别有么特点?答:(1)对流层:a虽然薄,但却集中了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蒸气,主要的大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中,天气变化最复杂。

b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主要是由于下垫面受热不均匀及其本身特性不同造成的。

D温度和湿度的水平分布不均匀.(2)平流层:气温虽高度增高而增高,集中了大部分臭氧,吸收紫外光,保护地球。

(3)中间层:气温虽高度的升高而迅速降低(4)暖层:分子被高度电离,存在大量的粒子和电子。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

1大气:是指环绕地球的全部空气的总和。

2环境空气:是指人类、植物、动物和建筑物暴露于其中的室外空气。

3大气污: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得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人们的福利,甚至危害了生态环境。

4.温室效应: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微量气体如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氯烃类、水蒸气等,可以使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无衰减地通过,但却可以吸收地表的长波辐射,由此引起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称为“温室效应”5 酸雨:在清洁的空气中被CO2饱和的雨水PH为5.6,故将PH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如雾、露、霜)称为酸雨。

6大气污染物: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排入大气,并对人类或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物质。

7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为在空气中与颗粒的沉降速度相等的单位密度(1g/cm3)的圆球的直径.8气体状态污染物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污染物,简称气态污染物9总悬浮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的颗粒物。

10可吸入颗粒物(PM10):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μm的颗粒物11一次污染物:指直接从各类污染源排到大气中的原始污染物质。

在大气污染控制中,受到普遍重视的一次污染物主要有SOx、NOx、碳氢化合物以及碳氧化物。

12二次污染物:是指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已有组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经过一系列化学或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与一次污染物质不同的新污染物质。

13硫酸烟雾:硫酸烟雾系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硫氧化物,在有水雾、含有重金属的悬浮颗粒物或氮氧化物存在时,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的硫酸雾或硫酸盐气溶胶.14光化学烟雾:光化学烟雾是在阳光照射下,大气中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氧化剂之间发生一系列光化学反应而生成蓝色烟雾。

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基本要求为目标而对各种污染物在环境空气中的允许浓度所作的限制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复习题及答案(专科)一、单项选择题1、大气的结构从下向上可分为:(D)A、对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平流层B、对流层、中间层、热成层、平流层、散逸层C、对流层、中间层、平流层、热成层、散逸层D、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散逸层2、大气颗粒物的控制措施包括(C)A、改变燃料的构成,改进燃烧方式,提高燃料利用率,以减少颗粒物的排放B、安装除尘装置,在颗粒物排放到大气环境之前,将其除掉,以减轻对大气的污染C、A和B3、SO2的污染控制措施包括(C)A、燃料脱硫B、烟气脱硫C、A和B4、目前在工程上应用的烟气脱硫手段包括(D)A、石灰/石灰石洗涤法B、氨法C、吸附法D、A、B和C5、环境标准可分为(D)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技术标准D、A、B和C6、大气的组分可分为(D)A、恒定组分:指干净大气的组分(CO2除外)B、可变组分:CO2和H2OC、不定组分;指大气中的污染物质D、A、B和C7、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包括(C)A、风、湍流、温度层结B 、风、湍流、大气稳定度C 、风、湍流、温度层结、大气稳定度D 、风、温度层结、大气稳定度8、当(A )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A 、γd ﹥γB 、γd ﹤γC 、γd=γD 、以上都不是。

9、影响大气污染的局部气流包括(B )A 、山谷风、海陆风B 、热岛效应、山谷风、海陆风C 、热岛效应、海陆风D 、热岛效应、山谷风10、高斯扩散模式是从以下哪一种理论推导出来的(B )A 、梯度输送理论B 、湍流统计理论C 、相似理论D 、A 、B 和C11、已知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为则地面轴线浓度公式为(B )A 、B 、C 、(⎪⎭⎪⎬⎫⎪⎩⎪⎨⎧⎥⎥⎦⎤⎢⎢⎣⎡-+⎥⎥⎦⎤⎢⎢⎣⎡-⨯-⨯=+--σσσσσμπ2222222exp 2exp )2exp(2),,,)()(z Z yz y H z H z yq H z y x C ⎪⎪⎭⎫ ⎝⎛-⨯-⨯=-σσσσμπ22222exp )2exp(z y z y H y q C )2exp(22σσσμπzz y H q C -⨯=-σzqC •=22D、以上都不是。

12、烟气的抬升过程依次分为哪几个阶段(C)A、(1)喷出阶段;(2)瓦解阶段;(3)浮升阶段;(4)变平阶段。

B、(1)喷出阶段;(2)变平阶段;(3)瓦解阶段;(4)浮升阶段。

C、(1)喷出阶段;(2)浮升阶段;(3)瓦解阶段;(4)变平阶段。

D、(1)浮升阶段;(2)喷出阶段;(3)瓦解阶段;(4)变平阶段。

13、烟气的抬升公式包括(C)A、布里吉斯式、国家标准推荐式B、霍兰德公式(Holland)、国家标准推荐式C、霍兰德公式(Holland)、布里吉斯式、国家标准推荐式D、霍兰德公式(Holland)、布里吉斯式14、风速的确定方法包括(A)A、对数率和指数率B、对数率或指数率C、对数率D、指数率15、烟囱高度的计算方法包括(B)A、“精确”计算法或“简化”计算法B、“精确”计算法和“简化”计算法C、“精确”计算法D、“简化”计算法16、燃烧过程的“三T”包括(C)A、燃料、时间、湍流B、空气、时间、湍流C、温度、时间、湍流D、空气、温度、湍流17、燃烧过程中形成的NOX可分为(C)A、燃料型氮氧化物、火焰边缘形成的快速型氮氧化物B、热力型氮氧化物、火焰边缘形成的快速型氮氧化物C、热力型氮氧化物、燃料型氮氧化物、火焰边缘形成的快速型氮氧化物D、热力型氮氧化物、燃料型氮氧化物18、燃料的分析结果可用哪几种方法来表示(A)A、收到基、空气分析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B、空气分析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C、收到基、干燥基、干燥无灰基D、收到基、空气分析基、干燥无灰基19、理论烟气体积由哪几种成分组成(C)A、SO2、H2O、N2B、CO2、H2O、N2C、CO2、SO2、H2O、N2D、CO2、SO2、N220、粘度产生的原因包括(A)A、气体分子间的引力、分子不规则的热运动B、气体分子间的引力C、分子不规则的热运动D、以上都不是21、物料衡算依据的规律是(D)A、万有引力定律B、能量守恒定律C、牛顿第二定律D、质量守恒定律22、判断可压缩性流体是否进行不可压缩性流动的依据(A)A、马赫数(M A)B、赫兹数C、速度D、密度23、粒径分布的表示方法包括(D)A、表格法B、图形法C、函数法D、A、B和C24、对数正态分布的特点是(A)A、无论是以质量分布还是以个数或表面积表示的粒径分布,都遵从对数正态分布,几何标准差相等B、,无论是以质量分布还是以个数或表面积表示的粒径分布,都不遵从对数正态分布,几何标准差相等C、无论是以质量分布还是以个数或表面积表示的粒径分布,都遵从对数正态分布,几何标准差不相等D、以上都不是。

25、影响颗粒阻力的因素包括(A)A、形状、粒径、表面特性、运动速度、流体的种类和性质B、形状、粒径、运动速度、流体的种类和性质C、形状、粒径、表面特性、流体的种类和性质D、形状、粒径、表面特性、运动速度26、阻力系数确定的步骤为(A)A、先计算雷诺数(R ep=d pρυs/μ),再确定流体的运动状态,最后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B、先确定流体的运动状态,再计算雷诺数(R ep=d pρυs/μ),最后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C、先选择相应的计算公式,再确定流体的运动状态,最后计算雷诺数(R ep=d pρυs/μ)D、以上都不是。

27、引入康宁汉修正因子的条件是(C)A、层流区B、粒径小于1μmC、层流区、粒径小于1μmD、以上都不是28、终端速度的计算方法包括(C)A、试差法B、K值法C、试差法、K值法D、以上都不是29、利用K值法计算终端速度时的基本思路为(A)A、计算K值→根据K值判断颗粒所处的流动区域→选择阻力系数C D→计算υsB、计算K值→选择阻力系数C D→计算υsC、计算K值→根据K值判断颗粒所处的流动区域→计算υsD、以上都不是。

30、净化装置的技术指标包括(D)A、处理气体流量B、净化效率C、压力损失D、处理气体流量、净化效率、压力损失31、机械式除尘器包括(C)A、重力沉降室、惯性力除尘器、旋风除尘器B、重力沉降室、惯性力除尘器、旋流除尘器C、重力沉降室、惯性力除尘器、旋风除尘器、旋流除尘器D、重力沉降室、旋风除尘器、旋流除尘器32、层流式重力沉降室的有关假设有(B)A、(1)气流处于层流状态,即R e<2300;(2)气体流速在整个沉降室断面处处相等;B、(1)气流处于层流状态,即R e<2300;(2)气体流速在整个沉降室断面处处相等;(3)忽略颗粒在沉降过程中的相互干扰C、(1)气流处于层流状态,即R e<2300;(2)忽略颗粒在沉降过程中的相互干扰D、(1)气体流速在整个沉降室断面处处相等;(2)忽略颗粒在沉降过程中的相互干扰33、紊流沉降室的有关假设包括(C)A、紧贴底板处有一层流边界层,进入该边界层的粉尘颗粒均被捕集分离;B、由于紊流作用,边界层以上流动区的粉尘颗粒均匀分布C、紧贴底板处有一层流边界层,进入该边界层的粉尘颗粒均被捕集分离;由于紊流作用,边界层以上流动区的粉尘颗粒均匀分布D、以上都不是。

34、旋风筒的粉尘浓度分离过程为(B)A、惯性分离→离心捕集→尘股滑落→重力卸灰B、惯性分离→离心捕集→尘股滑落→锥底浓集→重力卸灰C、惯性分离→离心捕集→锥底浓集→重力卸灰D、离心捕集→尘股滑落→锥底浓集→重力卸灰35、旋风除尘器的流场分析中,三个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D)A、速度大小关系为: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复杂程度: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B、速度大小关系为: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复杂程度: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C、速度大小关系为: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复杂程度: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D、速度大小关系为: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复杂程度:切向速度<径向速度<轴向速度36、影响旋风除尘器性能的因素有(D)A、(1)二次效应;(2)比例尺寸;(3)物理性质;B、(1)二次效应;(2)比例尺寸;(3)工作参数;C、(1)二次效应;(2)物理性质;(3)工作参数;D、(1)二次效应;(2)比例尺寸;(3)物理性质;(4)工作参数37、旋风除尘器选型的方法分为(C)A、计算法B、经验法C、计算法和经验法D、以上都不是。

38、电除尘器的主要优点有(C)A、(1)除尘效率高,可高于99%;(2)消耗能量小,压力损失一般为200-500Pa;(3)处理烟气量大,可处理500℃以下的高温、高湿烟气;B、(1)除尘效率高,可高于99%;(2)消耗能量小,压力损失一般为200-500Pa;(3)能连续操作,自动化程度高C、(1)除尘效率高,可高于99%;(2)消耗能量小,压力损失一般为200-500Pa;(3)处理烟气量大,可处理500℃以下的高温、高湿烟气;(4)能连续操作,自动化程度高D、(1)除尘效率高,可高于99%;(2)处理烟气量大,可处理500℃以下的高温、高湿烟气;(3)能连续操作,自动化程度高39、影响电晕放电的主要因素有(D)A、气体组成的影响。

B、温度的影响。

C、压力的影响。

D、以上全是。

40、对于对于1—0.3μm的粒子,其荷电机制为(C)A、电场荷电B、扩散荷电C、电场荷电和扩散荷电D、以上都不是41、粒子驱进速度的适用条件为(C)A、理论驱进速度公式是假设含尘气流在除尘器作层流运动下导出的;B、该公式计算出的粒子驱进速度,仅是粒子的平均驱进速度的近似值;C、理论驱进速度公式是假设含尘气流在除尘器作层流运动下导出的;该公式计算出的粒子驱进速度,仅是粒子的平均驱进速度的近似值。

D、以上都不是。

42、电除尘器捕集效率方程推导时的假设有(D)A、①电除尘器中的气流处于紊流状态,通过除尘器任一横断面的粒子浓度和气流分布是均匀的,速度大小等于气流平均速度υ;②在集尘极板附近的边界层,气流处于层流状态,粒子以驱进速度ω运动,不受气流速度的影响;③进入除尘器的粒子立刻达到了饱和荷电B、①电除尘器中的气流处于紊流状态,通过除尘器任一横断面的粒子浓度和气流分布是均匀的,速度大小等于气流平均速度υ;②在集尘极板附近的边界层,气流处于层流状态,粒子以驱进速度ω运动,不受气流速度的影响;③忽略电风、气流分布不均匀、被捕集粒子重新进入气流等影响。

C、①电除尘器中的气流处于紊流状态,通过除尘器任一横断面的粒子浓度和气流分布是均匀的,速度大小等于气流平均速度υ;②进入除尘器的粒子立刻达到了饱和荷电;③忽略电风、气流分布不均匀、被捕集粒子重新进入气流等影响。

D、①电除尘器中的气流处于紊流状态,通过除尘器任一横断面的粒子浓度和气流分布是均匀的,速度大小等于气流平均速度υ;②在集尘极板附近的边界层,气流处于层流状态,粒子以驱进速度ω运动,不受气流速度的影响;③进入除尘器的粒子立刻达到了饱和荷电;④忽略电风、气流分布不均匀、被捕集粒子重新进入气流等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