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2单元第3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3.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案

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观察和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2)模仿、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
2.能力目标(1)学习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检索、收集和整理有关显微镜技术发展的资料,撰写小综述报告,提高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验操作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发现问题,主动学习的兴趣。
(2)通过学习绝大多数生物(除病毒外)都是有细胞构成的,从而加强学生的物质统一性和特殊性的唯物辨证观教育。
(3)通过阅读小资料,让学生认同科学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1.重点(1)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认识和使用显微镜。
(3)临时装片的制作。
2.难点(1)有关细胞结构的基本概念,如线粒体,叶绿体、染色体等。
(2)使用显微镜。
(3)制作临时装片。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2.简介: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要求学生观察教材p33图3-1形形色色的细胞。
讲述科学研究表明,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胞,如图3-1a所表示的衣藻,草履虫,这类生物称为单细胞生物;大多数生物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如图3-1b,c所表示的血管中的红细胞和玉米叶的下表皮细胞,这类生物称为多细胞生物。
可见,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那么,怎样观察和研究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呢?有没有同学肉眼看过细胞?出示新鲜的洋葱鳞片叶,并撕取下表皮,请几位同学上讲台用肉眼进行观察,问到:你们看清楚细胞了吗?问:为什么肉眼看不清楚细胞?对,大多数细胞很微小,肉眼根本看不见。
科学家们常常使用显微镜来研究细胞(简介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今天我们就先来了解光学显微镜。
板书:一、光学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简介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
3.演示:教师举着一台显微镜,用手指着每一部件,要求学生对照教材p34图3-2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说出各部件的名称和作用。
【精品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2.3.1.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课件

3、反光镜
反光镜
作用:反射光线
小光圈 平面镜:光线亮时用 凹面镜:光线暗时用
大光圈
(三)放置玻片标本
☆把所要观 察的玻片标 本放在 载物台 上,用 压片夹 压住,标本 要正对通光孔。
(四)观察
1)转动粗准焦螺旋 , 顺时针旋转,使镜筒 缓缓 下降,直到物镜 接近玻片标本 2 ~3mm为止
结果:看不到
上
试一试:上下左右移 动玻片标本
上
图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 的移动方向_相__反___
上
像在哪个方向,玻片标 本就移向哪个方向
上
重复播放
像在哪个方向,玻片标 本就移向哪个方向
上
“偏哪,往哪移”
重复播放
上
如何找视野中的污渍?
污点可能存在的地方有: 目镜上、物镜上、玻片上
✓ 移动目镜,污点随着移动 污点在目镜上 ✓ 转动玻片,污点随着移动 污点在玻片上 ✓ 移动玻片或转动目镜,污点都不动 污点在物镜上
注意:此时眼睛一 定要看着物镜。
2)注视目镜,同 时 逆 时针方向转 动 粗准焦螺旋 , 使镜筒缓缓 上升 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3)再略微转 动 细准焦螺旋 , 使看到的物像更加 清晰。
先用粗准焦螺旋,后用细准焦螺旋 镜头先下降,后缓慢上升
(五)收镜 复原放回
1、实验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玻 片标本(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 用擦镜纸) 2、用纱布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 3、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 旁,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 4、将反光镜放在直立的位置
为什么千差万别的生物会表现出相似的 生命特征呢?
原来,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 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 功能的基本单位。
七年级生物上册2.3.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课后习题新版北师大版

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下图表示一个用右手写字的人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其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 )2.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放大倍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B.2C.4D.83.在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需要从侧面看物镜并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从侧面看物镜的目的是( )A.使物镜降到能看清物像B.使物像对准光源C.防止物镜压碎玻片标本或损坏物镜镜头D.防止污染镜头4.右图所示的结构应为显微镜的哪一部分?( )A.通光孔B.遮光器C.光圈D.反光镜5.(xx·山东德州中考)在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装片时,物像由图一转换到图二,不需要的操作是( )A.转动转换器B.调节反光镜C.转动粗准焦螺旋D.转动细准焦螺旋6.使用显微镜对光的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④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呈雪白色的视野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7.用显微镜的一个放大倍数固定的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倍数的物镜组合来观察临时装片。
当物像清晰时,每个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下图所示。
如果载玻片位置不变,用哪一个物镜在一个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多?( )A.aB.bC.cD.d8.(xx·贵州遵义中考)在显微镜使用中,下列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 )A.在观察装片时,先用低倍镜观察到清晰的物像,然后改用高倍镜B.当发现目镜上有杂质时,用餐巾纸擦拭C.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发现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变少了D.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时,右上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9.在用低倍镜观察蚕豆叶下表皮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下图所示。
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

第3章细胞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教学目的:知识目标: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和作用。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感目标: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乐于探索新知识的精神。
教学重点:认识和使用显微镜教学难点:显微镜的使用(低倍镜的使用)教法学法:观察、自学、讨论、交流、实践、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2、其中说生物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这个结构基础一般指什么?(细胞)引言:生物体一般由细胞构成,今天我们来学习------板书: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言: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命的奥秘,就必须认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板书;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引言:怎样观察和研究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呢?绝大多数细胞微小,不能用肉眼观察,科学家们常常使用什么来观察研究细胞呢?(显微镜)下面我们来认识和学会使显微镜。
活动: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显微镜的结构:自学:学生两人一组拿出一台显微镜,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并以书p34的内容和显微镜结构图进行自学。
交流:1、学生两人之间互相提问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以此检验自学过程。
2、学生1---2人上讲台进行演示,一问一答,其余学生进行评价。
引言:请同学们把显微镜放回镜箱。
二、练习使用显微镜:自学:学生两人一组以书p35的内容和观图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了解每一步骤,并动手实践进行操作练习。
交流:学生1---2名上讲台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其余学生认真观摩,并进行评价。
讨论:1、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包括哪几步?2、使用显微镜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学生讨论、交流后由学生进行归纳。
)小结: 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取镜、安放。
(2)对光。
(3)放置玻片标本。
(4)观察。
(5)收放。
2、显微镜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取送镜方法要正确。
(2)镜头的保护。
用擦镜纸擦污点。
(3)镜筒下降时,一定要使眼睛看着物镜,并使镜筒缓缓下降。
3.1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第1课时)课件-北师大版生物七年级上册【02】

练习使用显微镜
阅读教材33至34页的内容,找到显微镜的使 用分哪几步?
(1)取镜安放 (2)对光 (3)放置标本 (4)观察 (5)收放
(1)取镜和安放 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将显微镜放 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
(2)对光
1.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2.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目镜内看到 的是:倒像
试一试: 观察“上”字玻片。
上
上
上左 下右 相相 反反
上
试一试:上下左右 移动玻片标本
播放
上
图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
的移动方向__相__反___
像在哪个方向,玻片 标本就移向哪个方向
上
播放
上
上
偏哪移哪
上
播放
放大50倍,看到17
个细胞,放大300倍 看到_5_个细胞。
显微镜放大倍数变化后与之相关的变化
第3章 细胞
第1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思考:生物体共同的特征有哪些?为什么千差万别的 生物会表现出相似的生命特征呢?
原来,除病毒等以外的绝大多数生 物动都的基是本由单位细。构胞成的,细胞是生命活
科学研究表明,在生物圈中,有的生物只有一个细 胞,如衣藻、草履虫。大多数生物是由许多细胞组成 的。可见,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 和功能 单位。
目镜
物像
转换器
物镜 遮光器 反光镜
物镜 物像
光线强弱
思考:在显微镜内,光线通过的路线是怎样的?
目镜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物镜 通光孔
细准焦螺旋 镜臂
压片夹
光圈(遮光器) 通光孔
反光镜
镜座
目镜
镜筒 转换器 物镜 点击此处添加载标题物台 遮光器 反光镜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3章第1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关于显微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调节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能使镜筒上升或下降
B.当视野(shìyě)中光线较暗时,可利用直射太阳光作为光源来进行观察
C.若要把视野中位于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
标本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量越少
解析 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逆时针转动粗准焦螺旋或细准焦螺旋镜筒
(5)视野中异物位置的判断:移动玻片,异物动,则异物在玻片上;转动目镜,异 物动,则异物在目镜上;若经上述操作,异物仍不动,则异物在物镜上。
(6)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12/11/2021
第九页,共二十页。
Hale Waihona Puke 知识点1知识点2【例2】 (2015·山东菏泽中考)显微镜是生物实验中重要的观察工具,下列
内,直到整个视野呈雪白色为止。
③放置(fàngzhì)玻片标本:将写有“上”字的玻片,从压片夹后部的缝隙处插 入,然后双手向前平推,使“上”字正对通光孔中心。
12/11/2021
第六页,共二十页。
知识点1
知识点2
④观察: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直到物 镜距离玻片标本(biāoběn)2~3 mm为止。
第十页,共二十页。
知识点1
知识点2
【例3】 当外界光线较强时,调节光线强弱时选择的遮光器和反光镜正确
(zhèngquè)的一组是 (
)
A.大光圈、平面镜
B.小光圈、平面镜
C.大光圈、凹面镜
D.小光圈、凹面镜
解析 当外界光线较强时,应适当减少射入镜筒的光量。转动遮光器,让
小光圈对准通光孔,并选用平面镜。
苏教版初中生物七上第2单元第三章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共30张PPT)

1.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 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和细 胞壁等,说明其主要功能。
2.尝试用植物材料制作临时玻片标本, 并观察细胞结构。
我们眼中的植物世界形形色色:树、草、花、 果……,它们形态各异、结构不同,可它们为什 么都属于植物呢?
指导: 1.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步骤:
擦→滴(清水) →取(撕)→展→盖→染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操作过程:
(1)擦拭
(2)滴清水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操作过程:
(3)取材(撕)
撕取的表皮不宜过大。 长、宽各为0.5cm。
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操作过程:
是
( B)
A.用直线涂黑它 B.点上细小的圆点
C.用横线条涂黑它 D.随意涂黑它
3.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不易观
察到的结构是
( D)
A.细胞质
B.细胞核
C.细胞壁
D.细胞膜
4.下列叙述是否正确,试说明理由:
⑴植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结构互不相同(×)
⑵细胞壁只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的作用 (×)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3: 49:4923 :49:492 3:498/ 5/2021 11:49:49 PM
•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1.8.5 23:49:4 923:49 Aug-21 5-Aug-2 1
•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 的错儿 。23:49: 4923:4 9:4923: 49Thurs day, August 05, 2021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第一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练习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使学生学会制作临时装片;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练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
二、教学重点:1、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练习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3、临时装片的制作,认识植物细胞的结构。
难点:1、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方法;2、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3、不同类型植物细胞的认识及区别。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四、教学用具:显微镜、擦镜纸、纱布洋葱鳞片叶、番茄等。
五、课时安排:3课时六、教学过程:第1课时课前复习:1、什么是生物学?2、生物科学工作者通常利用()等方法研究有关生物的科学事实?3、实验法一般包括()等重要步骤。
导入新课:尽管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但是,它们所表现的生命活动的特征却是大同小异。
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千差万异的生物会表现出相似的生命活动特征呢?原来,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CELL)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要想探索生命的奥秘,必须认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单细胞生物: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
如衣藻、草履虫等多细胞生物:由许多细胞组成的生物。
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科学家们常常用显微镜来研究细胞。
一、活动:练习使用显微镜目的要求:说出普通显微镜主要构件的名称和用途二、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材料器具: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
方法步骤: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2、练习使用显微镜⑴取镜安放⑵对光⑶放置玻片标本⑷观察⑸收放讨论:1、显微镜的使用包括哪些步骤?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2、视野中“上”字是否倒置,其物像比实际大小放大了多少倍?3、若视野中“上”字位于左上方,怎样操作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小结:显微镜的结构包括机械部分与光学部分,正确使用显微镜的五大步骤1、取镜安放2、对光3、放置玻片标本4、观察5、收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时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普通显微镜主要构件的名称和用途;
2、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3、尝试使用低倍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表达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观察的方法。
理清脉络
构建框架
(知识积累)
1、组织学生学习室验室规则;
2、用实物来逐一介绍显微镜的各个结构及其用途;
3、教师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1、认真听讲,了解室验室的相关规则;
2、边听教师介绍边结合p32图3—2,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3、认真听讲和观察教师的操作方法;
1、为以后有一个好的室验纪律打基础;
2、完成知识目标,为以后的实验打好基础;
三、教学过程
教学策略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前面我们已经了解生物多样性,它们所表现的生命特征大同小异,如生长、繁殖等,原来,除病毒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要想看到细胞,必须要认识显微镜
1、听教师讲解,回顾旧知识。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3、完成知识目标,为后面的操作奠定基础;
学以致用
(知识运用)
1、要求学生开始进行操作;
2、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1、根据刚才所学到的知识,变理论为实践,动手做实验;
2、有问题的举手请教教师;
通过亲自操作加深对显微镜各部分的认识,掌握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完成三维目标;
课堂小结
(知识回顾)
1、引导学生完成P34讨论的1、2、3题;
2、指导学生填写实验报告单;
1、认真思考、找出答案;
2、学习如何填写实验报告单;
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有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
一、显微镜的结构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安放
(2)对光
(3)放置玻片标本
(4)观察
(5)收放
三、结论
1、上→
像倒置
2、放大倍数=目镜×物镜(的放大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