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贵州西段无砟轨道培训2015.4.2
贵广铁路贵州段、沪昆客专贵州段铁路线路防护栅栏专题会议纪要(修改)

会议纪要第 63 期贵广铁路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11月25日贵广铁路贵州段、沪昆客专贵州段铁路线路防护栅栏专题会议纪要为确保铁路总公司贵广铁路贵州段、沪昆客专贵州段工期目标,2013年11月8日,贵广铁路公司(沪昆客专贵州公司)组织成都铁路局公安局、工务处,中铁二院,中铁一院咨询院,中水七局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四川铁科沪昆客专贵州段监理项目部有关人员(参会人员见签到表),在贵阳召开了“贵广铁路贵州段、沪昆客专贵州段铁路线路防护栅栏专题会议”。
会议听取了中铁二院的设计情况介绍,运管单位、施工、监理单位提出意见和建议,就有关防护栅栏设计、施工、验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讨论。
现将有关事宜纪要如下:一、由中铁二院抓紧开展对贵广铁路、沪昆客专贵州段成都局管内防护栅栏一般地段按照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线路防护栅栏》(图号:通线〔2012〕8001、通线〔2012〕8002)进行施工图设计,并依据公司《关于加紧提供贵广铁路、沪昆客专线路防护栅栏施工图的函》(贵广工管函〔2013〕213号)要求尽快完成相关工作,以满足目前现场施工需求。
二、中铁二院要根据铁路工程建设通用参考图《铁路线路防护栅栏》(图号:通线〔2012〕8001、通线〔2012〕8002)相关规定,抓紧与成都铁路局相关部门沟通,完善防护栅栏门、防护栅栏跨越水沟等设施时封闭水篦子、桥下栅栏通道、栅栏与车站等既有建筑衔接的细部专项设计及地面坡度大于36°地段栅栏的个别专项设计。
具体按照以下标准或原则设计:1.防护栅栏门应根据成都铁路局工务、电务等部门设备检查和维修施工作业的需要和使用、管理单位意见进行设置,并应满足桥梁防灾救援通道相关要求。
2.防护栅栏跨越水沟等设施时,下部设置水篦子进行封闭,封闭网间隙不得大于10cm,并须明确材料型号、规格及固定方式。
3.桥下设置防护栅栏封闭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通道,通道宽度为既有设施(如道路、水渠等)两侧各加 1m 或按照协议要求确定,增设通道的宽度原则上不超过 8m。
沪昆客专贵州段CRTSⅠ型无砟轨道裂缝维修方案

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混凝土裂缝维修方案二0一五年十月二日沪昆客专贵州段CRTSⅠ型无砟轨道裂缝维修方案一工程概况通过对沪昆客专贵州段调研发现,各标段CRTSⅠ型双块式轨道在铺设一定时间后,于轨枕四角处出现裂缝,主要沿预制轨枕四角分布。
研究证明,离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温度应力引起的混凝土不均匀收缩造成。
如不及时维修,严重影响轨道平顺性、耐久性和行车安全性。
通过对沪昆客专贵州段各标段裂缝伤损情况现场调查,对照《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TG/GW115-2012)评定规定,各标段裂缝部分属Ⅱ级及以上伤损,须立即维修。
二编制依据《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 TG/GW 115-2012《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修补及防护》 TB/T 3228-2010《混凝土裂缝修复灌浆树脂》 JG/T 264-2010《混凝土裂缝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 JC/T 1041-2007《水工建筑物化学灌浆施工规范》 DL/T 5406-2010《客运专线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7] 85号《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充填层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9]90号三伤损分析通过踏勘发现,沪昆客专贵州段所属各标段双块式无砟轨道铺设一定时间后,混凝土普遍出现了裂缝情况,且呈规律性分布。
通过研究发现,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温度应力及新旧混凝土交接引起的,如不及时维修,将严重影响轨道平顺性、耐久性和行车安全性。
通过现场测量裂缝尺寸,对照《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TG/GW115-2012)相关评定规定,各标段部分裂缝属于Ⅱ、Ⅲ级以上伤损等级(按照评定标准,裂缝Ⅱ级伤损宽度超过0.2mm,现场实测宽度0.1-0.5mm),须立即维修。
(一)裂缝形态与分布通过对沪昆客专贵州段各标现场踏勘发现,裂缝集中深度范围为0.08-0.3mm。
经现场测量统计,部分裂缝符合《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路维修规则(试行)》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裂缝离缝Ⅱ级伤损要求(裂缝宽度大于0.3mm,见表1)的裂缝,应立即维修。
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沉降观测培训方案

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沉降观测培训方案新建沪昆铁路在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形式时,要求线下工程工后沉降必须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需要,而沉降观测及其分析评估作为判定线下工程工后沉降是否达到设计预期值的唯一依据,是决定无砟轨道铺设时间的关键。
要做好线下工程工后沉降的预测,就必须对线下工程进行精确、系统的沉降变形观测,并对观测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
为了保证新建沪昆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的顺利完成,制定本培训及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成立沪昆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室、各架子队沉降变形观测组两级组织机构。
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室,作为一级观测机构,由经理部总工师牵头,设一名观测室主任,全面负责观测资料管理工作。
各架子队沉降变形观测组设在所在架子队技术室,由各队技术主管牵头,设组长1名,每组至少配4人(至少4名专职测量技术人员)。
每个架子队设一个组,主要人员应固定,直到本项目所有观测内容结束。
各级机构中主要人员应具备基本的电脑(Excel等软件)操作能力和数据统计分析能力。
二、职责划分(一)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室职责1、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室主要负责制订全标段的观测管理制度,完成观测方案设计,制订观测作业指导书,组织各架子队观测组编制观测计划,并对各队之间的接口进行协调;组织对管段内沉降观测人员进行培训。
2、观测室主任负责组织其他成员对观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系统评价,并对最终结果负责。
(二)各架子队观测组职责1、各观测组具体负责编制其管段内的观测计划,完成所有测点的布置、埋设,并做好日常保护工作。
2、按照观测频率要求,完成所有观测项目的观测、数据采集、整理、初步分析,并将该数据上报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局经理部沉降变形观测负责人。
3、各观测组必须下辖一定数量的工人组建成专业工班,专门负责测点埋设和观测设备的巡守保护,确保变形观测点按时、准确埋设,观测设备保护完好、不丢失。
4、每个路基工点,在埋设智能数码传感观测元器件前,要修建牢固的房屋,对智能数码传感器的有线传输设备(如数据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等)进行集中安置、保护。
无砟轨道线外工艺试验段方案培训资料(doc 31页)

无砟轨道线外工艺试验段方案培训资料(doc 31页)新建南昌至赣州客专CGZQ-11标(DK329+687.5~DK378+178)无砟轨道线外工艺试验段方案中铁二局昌赣客专CGZQ-11标项目经理部2016年12月20日目录1.基本情况 (4)1.1工程概况 (4)1.2工期要求 (5)2.工程位置确定 (5)3.试验段施工计划 (6)4.评估计划 (8)5.线外工艺试验段施工 (8)5.1 作业准备 (8)5.1.1 技术准备 (8)5.1.2 现场准备 (8)5.1.3工装、设备准备 (9)5.2 技术要求 (9)5.2.1 基本要求 (9)5.2.2 配合比的确定 (9)5.2.3 施工主要目的 (10)5.3 施工工序 (11)5.4 施工方法 (12)5.4.1底座施工 (12)5.4.2 中间隔离层及弹性垫层施工 (20)5.4.3 限位凹槽(凹槽)钢筋安装 (21)5.4.4 CRTS Ⅲ型轨道板铺设 (22)6 工艺性试验评估 (51)6.1工艺试验评估小组组成 (51)6.1工艺试验流程 (51)7 人员组织机构和制度建立 (53)8 设备机具配置 (56)9 质量控制及检验 (56)9.1 混凝土底座及限位凹槽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58 9.2 中间隔离层及弹性垫层施工技术保证措施 59 9.3 轨道板安装技术措施 (59)9.4 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 (60)10 安全、环保和文明施工要求 (62)10.1 安全保证措施 (62)10.1.1安全目标 (62)10.1.2 施工安全保证组织机构及运转 (63)10.1.3 安全保证技术措施 (64)10.2 环境保护措施 (65)10.3 文明施工 (66)无砟轨道线外工艺试验段方案1.基本情况1.1工程概况新建铁路南昌至赣州客运专线CGZQ-11标正线全长45.541Km,起止里程DK329+687.5~DK378+178。
无砟轨道(桥梁地段)施工技术交底

4、施工工艺
4.1底座及凹槽施工 4.1.1工艺流程图
施工准备 基础面清理及处理
钢筋连接桥面预埋套筒 底座板钢筋绑扎 底座板模板安装 桥面预埋套筒检查及清理、处理
连接钢筋加工
配合比设计 原材料进场检验
低塑性混凝土拌制、运输
凹槽模板安装 混凝土浇筑 覆盖养生
质量检查
4、施工工艺
4.1.2施工准备 1)检查梁面高程、质量、凿毛质量,对不满足要求的进行处理, 主要工作为清洗、修补、找平;对于突起的混凝土,要进行凿 除打平;整个梁面处理完后用高压水冲洗。处理后的底座基层 达到清洁、干燥,无异物,不起皮及无凹凸,无空鼓、蜂窝、 麻面、浮渣和油污。 2)检查预埋套筒质量,对不满足要求的套筒进行处理,确保底 座板内连接钢筋与梁面套间距测放出底座板模板放 样点,同时测出放样点的高程,为模板定位提供基准。同时测 出桥面凹槽位置的四个边角点、每块底座板四角位置、0.1m 的断缝位置。 4)完成梁段挡水凸台施工,安装桥梁伸缩缝。
4、施工工艺
2)底座模板安装完成后每块底座检查一次,其安装允许偏差 见下表: 底座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检查项目 长度 宽度 允许偏差(mm) ±5 ±5 测量 检验方法
3
4
顶面高程
中线位置
±5
2
4、施工工艺
4.1.6凹槽模板安装 1)凹槽模板采用钢模定制加工。根据测量确定每块底座上两个凹槽 四角位置,凹槽模板顶面与底座顶面齐平。模板安装前对进行除锈 及涂刷脱模剂,模板组装完成后,再次复测模板位置和顶面高程, 检查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注意:曲线地段凹槽中心应根据曲线超高在横桥向进行偏移,安装模 板前需测量确定偏移量;凹槽底面与曲线超高形成的斜坡面始终保 持平行状态。
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第二卷)

沪昆客专江西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工程梁面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二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准备(1)技术依据a、《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9)117号)。
b、国家、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设计、验收标准及相关的质量、安全规范等。
c、相关设计图纸及技术交底资料(2)防水层施工前,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及相关通用图纸和规范进行认真阅读、熟悉,掌握防水层施工的设计要求验收标准,制定施工作业方案、安全保障措施及应急预案。
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安全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对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外业准备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施工前对梁体表面强度、平整度、清洁度、粗糙度、表面缺陷等项目进行核实。
对不满足技术标准的项目进行修整,修整后其质量满足《客运专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和设计要求,方可进行防水层作业,见表2-1。
表2-1 基层表面处理的检验项目、标准、检测仪器~4h后掀开薄膜,观察薄膜及待测基层表面,如有水珠或基层颜色加深,则含水率较高,反之,含水率较低并视为合格。
图2-1 梁面平整度测量2.3原材料及机械设备准备喷涂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的种类和技术条件符合设计要求。
喷涂主材纯聚脲防水材料属于甲供物资。
严格纯聚脲防水材料进场检验。
必须按照验收标准和技术条件要求,与监理人员一起对进场的每批纯聚脲防水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接受。
按规定频次进行取样抽检,自己不能做的检测试验项目,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不得漏检少检。
发现不合格的不得接受并清退出场,做好不合格记录台帐。
任何新选厂家;转厂生产、生产材料和工艺有变化、用户对产品质量有疑问或有要求时要重新进行检验。
喷涂前检查喷涂材料相应的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件。
铁路施工无砟轨道培训要点

铁路施工无砟轨道培训要点为做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的组织实施,全面提高无砟轨道建设管理和施工组织水平,又好又快地推进客运专线建设,根据目前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实施准备和组织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培训建议:一、无砟轨道施工准备1. 技术准备。
建设单位要组织做好无砟轨道施工图纸的审核与发放,设计交底,引进无砟轨道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科研攻关,组织编制预应力轨道板(枕)制造技术条件,无砟轨道施工技术细则,试验、检验和验收细则等技术文件,开展试验验证、专项咨询和专家评审,配合部有关司局做好轨道部件产品质量认证和上道审查的有关工作。
2. 施工调查。
超前做好无砟轨道施工便道,预制件、原材料、加工料的生产、存放与运输,气候等条件的现场调研。
按照有关标准和设计要求,明确提出无砟轨道施工对梁面、路基面的平面位置、高程、作业条件等的要求。
与站后单位沟通与协调,明确综合接地、过轨管线、接触网等工程的设计要求和施工安排,明确接口衔接界面。
根据现场调研与相关接口工程沟通情况,制订不同条件下的无砟轨道施工组织和物流管理方案。
长大隧道、跨越大江大河桥梁和村镇密集无畅通便道地段,要制订切实可行、满足设计和质量要求的无砟轨道施工组织和物流管理预案。
3. 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编制。
在无砟轨道实施前,建设单位要提前半年左右组织编制全线无砟轨道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专项咨询或以会议专家审查后批准执行。
施工单位要根据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安排,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各作业面的进度指标,施工起止时间,施工操作、技术、测量、质检和管理人员配备,工装设备配备计划,施工工艺,工序交接检查方法和程序,材料运输方案。
施工单位要提前编制无砟轨道各分项工程、各工序的作业指导书,经集团公司审查后报建设单位审查。
设计单位要同步编制配合无砟轨道施工的相关计划文件报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实施性无砟轨道施工组织和作业指导书必须由建设单位组织审查后才能开始施工。
无砟轨道作业培训教材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作业培训教材一、培训目的:要求掌握双块式无砟轨道支承层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要求掌握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和规范双块式无砟轨道支承层及道床板施工。
培训依据:1、兰新第二双线无砟轨道施工图及设计文件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3、《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4-2010]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 10424-2010 ]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施工控制要点:二、施工过程控制(一)、支承层施工过程控制1、支承层施工宜采用滑模摊铺机进行。
采用滑模摊铺机施工时支承层材料应采用水硬性混合料。
采用模筑法施工时,支承层材料应采用低塑性水泥混凝土。
支承层使用滑模摊铺机施工基本工艺流程:采用滑模摊铺机施工时;a引导线控制点纵向间距直线段不应大于10m,曲线段一般为5-7m. b引导线控制点定位也许偏差:平面5mm,高程士3mm.c引导线张拉到位后,相对于引导线控制点的允许偏差:平面5mm高程:士2mm2、水硬性混合料或水泥混凝土材料检查应符合规范要求。
3、支承层施工完成后检查:1)、支承层表面应平整、颜色均匀,不得有疏松和缺棱掉角等缺陷。
2)、支承层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滑模摊铺机施工时,每50m检查一处,采用模筑法施工时,每20m检查一处4、施工中注意事项:1)、采用滑模摊铺机施工时,应在12小时以内进行横向切缝。
一般情况下沿线路方向每3.9m设一横向切缝,缝深9cm缝宽0.5cm且与线下构筑物结构缝对齐。
2)、支承层宽出轨道板部分横坡应符合设计要求。
3)、支承层摊铺或浇筑完成后应洒水并覆盖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4)、气温低于5 C或雨雪天气时,不应进行支承层施工。
5)、支承层施工前,应对支承层范围内的基床表层清扫干净并适度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昆客专贵州西段无砟轨道施工培训
一、线下工程交接验收
无砟轨道开工报告的必要条件,由公司红果指挥部组织:
1. 按设计图完成全部工程。
2. 隧道内轨道基础面渗水、冒水必须处理。
3. 隧道内轨道基础面开裂必须处理,如灌浆封闭及植钢筋等。
……
二、无砟轨道开工报告
每一段均须报批开工报告,请各单位提前准备:
1. 案例一:贵广某单位擅自施工,被公司发了不良行为。
2. 案例二:长昆贵州东段某单位擅自施工,被公司发了不良行为。
三、CRTSⅠ型无砟道床
(一)、钢筋砼轨道结构
路基、隧道段为整体道床,桥上为分块道床,施工工法为轨排框架挂枕灌注砼,钢筋砼工程须内实外美:
1. 基面处理
(1) 基面必须凿毛、冲洗干净、湿润不得有积水。
(2) 施工缝处道床侧面须凿毛。
(3) 梁面预埋套筒损坏须处理。
2. 钢筋施工
(1) 道床上、下层钢筋同一断面处钢筋搭接接头不大于25%。
(2) 底座下层钢筋网、道床下层钢筋每平米垫块不少于4个。
3. 砼试验
基础工作,须项目经理、指挥长重视(现场提问,怎么重视):
(1) 控制水泥用量,控制坍落度,保证强度,路基段防砼开裂。
(2) 同条件、标养试验每循环做。
(3) 道床砼初凝前后喷雾洒水养护,终凝后保湿养护14天以上,特别是洞外路基段。
(4) 砼拌和时间150秒。
4. 砼施工
(1) 道床砼灌注顺序:横向从一头往别一头,自动温流至下一根轨枕。
(2) 道床砼须加强振捣、防止漏振、欠振。
……
5. 东段案例:
(1) 长昆贵州东段某单位在路基段……
(2) 长昆贵州东段某单位在路基段、桥上施工……
(3) 发黄牌。
(4) 轨道工程师建议发不良行为。
对这几家单位是一种促进。
(二)、轨道平顺性
1. 轨道几何状态:轨距、轨距变化率、轨向、高低、水平、扭
曲、与设计高程偏差、与设计中线偏差。
(1) 浇筑道床后松扣压件前的数据一定要采集:指定专人负责,工程部、红果指组织施工、监理跟班测量。
发现无数据的,现场直接发黄牌~一般不良行为;发现造假资料的,现场直接发一般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
(2) 长钢筋锁定后、工务进场精调前数据一定要采集。
(3) 宝桥正线高速无砟道岔平面、高程比正线无砟轨道调整量小,如高程只能调高10mm。
普安车站道岔在桥上。
2. 西段墩高、梁跨度大,温差对精调影响。
3. 东段长轨精调案例:平面5mm,高程降4mm,抬26mm;工务不懂轨道结构,只要调不过来,就要求施工单位拆。
见附件。
(三)、施工组织
与通车节点比较,西段无砟轨道施工已滞后:各单位须创造无砟轨道开工条件,均衡施工;否则将会抢工期,出现乱干、乱抢,难以保证质量。
附:二十三局案例。
(四)、总结
无砟轨道重在事前控制,指挥长、项目经理等管理层要高度重视:
1. 施工完后整改太困难。
2. 铺轨后整改更困难。
3. 工务进场精调后发现问题再来整改:损企业形象、损公司形象、损工管中心形象。
4. 运营后整改:要花开大的代价,可能会造成社会影响……
沪昆客专贵州公司工程部吴秀雄
2015年4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