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效导向方案设计与评估
成效视角下的项目评估及服务搭建

方案成效的逻辑链 学到什么/获得什么(知识/技巧) 信心/能力增加、改变想法/态度 行为改变 结果改变(状态或地位改变)
投入资源→方案活动→服务产出→初期成效→中期成效→长期成效
注意点
1
正向改变
成效必须是正 向的帮助、改 变
2
基于方案
所提出的成效 必须根基于方 案活动
3
反映方案的信念
成效是否反映 方案的核心信 念
相关方分析: 1.对回应问题或需求有更多的了解 2.发掘资源,推动参与项目工作 3.识别潜在受益者,形成助力 4.识别冲突,提前预防
如何识别: 1.重要性:处置 2.影响力:对项目产生的影响
考虑不同的介入层面
介入系统
人在情境中,对 不同的关系系统 开展针对性服务 及进行影响介入
社会
社区、学校等 家庭、朋辈群体等
◎举例: 成效:有药瘾问题的个案,接受矫正后保住他的工作 指标:持续被同一家公司雇用达6个月
如何为目标找到成效的指标
文献研究法
• 查阅相关的文献或者资料,找到目前公认的一 些证明改变的指标
• 比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适量运 动等就是比较公认的标准
• 根据相关立项文件、评估标准等制度对应指标
项目设计的逻辑链条 问题-目的-目标-具体介入内容
界定问题,分析问题
资源分析
资源 1.个人资源:如知识、技能、价值观等 2.社区组织资产:如文化、康乐、社交等组织 3.社会团体及部门资产:如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医院学校等 4.自然资源与物质资产:如社区设施、广场、图书馆、自然环境等
相关方分析
成效的类型或层次
一、学习(短期):知识、技巧、
认知、态度、意见、渴求、意欲。
工作总结的成效评估思路

工作总结的成效评估思路一、背景介绍现代社会的竞争激烈,各行各业都在不断追求卓越的绩效。
而在工作中,总结是提高自我绩效的重要手段之一。
然而,如何评估工作总结的成效,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二、明确目标和行动计划在进行成效评估时,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目标应该明确具体,例如“通过工作总结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工作总结改进工作流程”。
行动计划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例如“定期进行工作总结,分析问题原因”,“制定具体的改进方案”。
三、收集数据和信息为了评估工作总结的成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员工的反馈意见,了解员工对工作总结的看法和效果。
此外,还可以通过对比之前的工作数据,分析工作总结对绩效的影响。
四、分析数据和信息收集到数据和信息后,应进行全面的分析。
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梳理,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
同时,也要结合反馈意见进行综合分析,发现问题和潜在的改进空间。
五、评估成效和效果在分析的基础上,需要对工作总结的成效和效果进行评估。
可以通过指标评估的方法,将目标和行动计划与实际工作进行对比,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此外,也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员工或不同时间段的工作总结,比较其对绩效的影响。
六、识别问题和改进空间通过评估成效和效果,可以识别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例如,发现工作总结对提高工作效率的效果不明显,可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或培训员工。
通过深入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七、制定改进计划针对识别出的问题和改进空间,需要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
计划的重点是明确具体的行动措施和时间节点,以保证改进能够顺利进行并及时见效。
同时,也要考虑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风险的控制,确保改进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八、实施改进计划制定好改进计划后,需要组织实施并监督进展。
在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各项改进措施的落地情况,并及时调整和优化。
同时,也要与员工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为他们提供改进的支持和指导。
幼儿园开学活动方案的目标导向与成效评估

幼儿园开学活动方案的目标导向与成效评估一、引言每年开学前,幼儿园都会推出一系列开学活动,旨在为孩子们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开学活动方案的目标导向与成效评估。
二、背景介绍开学活动方案的制定应该符合幼儿园教育目标,以孩子的全面发展为重点。
一方面,活动应该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另一方面,活动还应该关注孩子的兴趣和个性,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活动内容设计为了达到目标导向,开学活动方案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来设计。
可以通过分组游戏、绘本分享等方式,帮助孩子们互相认识和了解。
同时,可以安排学习小组活动,让孩子们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活动环境创设幼儿园开学活动的环境创设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布置温馨的教室环境和装饰墙壁,以及提供美观舒适的学习用具,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此外,可以设置游戏区域和角色扮演区域,为孩子们提供多元化的学习体验。
五、教师角色定位在幼儿园开学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十分关键。
教师应该担负起引导和激发孩子学习兴趣的任务,同时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作用,为孩子们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指导。
教师还应该注重沟通和互动,在活动中与孩子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增强彼此的互信和理解。
六、评估指标为了准确评估开学活动方案的成效,需要制定一系列评估指标。
例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学习笔记和观察记录等方式,对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进行评估。
此外,还可以考察孩子们的合作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判断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七、数据分析与总结通过对评估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开学活动方案的效果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可以总结活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案。
此外,还可以将评估结果与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能力进行对比,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活动的成效。
八、需求调整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可以对开学活动方案进行需求调整和改进。
实施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估

实施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估I. 问题的背景在各行各业中,实施方案是组织实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然而,一个好的实施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效果评估对于确保项目成功和提高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实施方案的设计,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II. 实施方案的设计实施方案的设计阶段是整个项目中最关键的阶段之一。
在这个阶段,需明确项目目标、指定任务和确定时间表。
设计阶段的关键步骤包括:1. 项目目标的明确:明确项目的具体目标,确保实施方案与目标一致。
2. 任务分解和优先级:将整个项目任务分解成小任务,并为每个任务设定优先级,以确保高效的实施。
3. 时间表的制定: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预计完成时间,制定一个合理的时间表,以确保项目按时完成。
III. 实施方案的要素一个成功的实施方案应包含以下要素:1. 项目管理:设定项目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流程,并明确责任和权限。
2. 资源规划:合理评估所需资源,并进行有效的分配,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3. 风险管理: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制定应对措施,以减少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IV. 实施效果评估的重要性实施效果评估是判断一个实施方案是否成功的关键。
通过评估实施效果,可以:1. 评估目标达成情况:判断实施方案是否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2. 确定问题和瓶颈:发现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3. 提高项目管理能力:通过评估实施效果,可以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组织的项目管理能力。
V. 实施效果评估的指标和方法评估实施效果需要选择合适的指标和方法。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1. 目标完成情况:通过对比实际结果和预期目标,评估目标的完成情况。
2. 时间和成本效益:评估实施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效益。
3. 客户满意度:通过收集用户反馈,评估实施方案的客户满意度。
评估方法可以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多种方式。
VI. 实施效果评估的过程实施效果评估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1. 数据收集:收集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相关数据。
策划方案的实施成效评估

策划方案的实施成效评估一、引言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转型时代,各个领域的发展都需要有切实可行的策划方案作为推动力。
然而,一个好的策划方案的实施成效却需要经过科学的评估。
本文将探讨策划方案的实施成效评估的重要性以及其具体方法。
二、策划方案的实施成效评估的重要性1. 有效提升管理效率策划方案的实施成效评估能够帮助组织或企业客观地了解目标实现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这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还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益。
2. 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对策划方案实施成效的评估,可以评估整个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使用情况,发现是否存在资源浪费或不足的问题。
通过对资源的合理调配,能够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提高效益。
3. 为决策提供依据策划方案的实施成效评估不仅可以客观地衡量方案目标的达成情况,还可以对各项指标进行定量或定性的评估,并形成具体的数据和报告。
这些数据和报告为决策者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帮助其更好地制定决策。
三、策划方案的实施成效评估方法1. 定义评估指标体系在策划方案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评估的指标和目标。
可以将这些指标分为效益性指标、质量指标和成本指标等,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估指标体系。
2. 收集数据并建立数据分析模型通过系统地收集各项指标的数据,可以基于这些数据建立相应的数据分析模型。
这些模型可以帮助评估者更加客观地对策划方案的实施成效进行评估。
3. 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根据评估指标体系和数据分析模型,对策划方案的实施成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深入分析。
这样可以从多个维度全面了解策划方案的实施情况,发现其中的问题和亮点。
四、策划方案的实施成效评估阶段1. 规划阶段评估在策划方案规划阶段,需要评估方案目标是否合理、可行,并对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测。
同时,也需要评估所需资源是否充分。
2. 实施过程评估对策划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跟踪和评估,了解实施进度和效果。
这样可以及时掌握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调整。
成效导向方案设计与评估.doc

成效导向方案设计与评估方案计划书内容架构1298年8月修订一、计划名称以最能表达方案内容的方式为计划命名,即使是用包装性的用字命名也请以副标表达方案内容的名称,但是,尽可能直接开宗明义说明方案名称。
例如:「麻油鸡、针线情:促进移民家庭婆媳关系成长团体。
」、「美丽新境界:精神障碍者庇护性就业服务计划。
」二、计划书摘要(summary or abstract)以精简明确的文字,将整个方案的内容大要,在300-500字以内完整表达。
三、计划书的前言、缘起(introduction):内容须含本方案提出的动机与重要性,及表达本方案与组织成立宗旨之关联性。
四、处境分析、问题界定、需求评估(Situation/Problem/needs evaluation):1.处境分析:(1)定义本方案之服务对象(至少含年龄、该对象问题起因、身分、实施区域、预计服务数量等)。
(2)说明或整理该类服务对象在本方案所处当地条件或外在环境变化,并据以说明问题的本质与成因(例如当地该类服务对象特质、当地对于该类服务对象或问题的认知;现有政府、企业或民间单位资源在该类服务对象的投入;过去该类服务对象接受的处遇、服务及现在的状况等)。
(3)若本方案为延续性计划(不论是否申请联劝补助),请先描述历年贵单位对此服务对象、问题或需求所做各项服务的投入,执行之成效、现况、是否有执行上的困难,预计接续或修正方式,据以说明今年度延续服务规画之间的关联性。
2.问题界定:依据处境分析逐一定义本方案所要解决的问题为何。
3.需求评估:1本计划书架构由海棠基金会执行长陆宛苹及中华社会福利联合劝募协会副秘书长陈文良整理,参考资料:●University of Wisconsin-Extension Cooperative Extension Program Development andEvaluation@2002。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陈锦棠博士合着(2006)。
培训成效评估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培训成效评估方案的设计与实施随着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培训成为提升员工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培训的效果与投入往往无法直接对应,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培训成效评估方案来评估培训的实际效果。
本文将会介绍一个设计与实施培训成效评估方案的过程。
一、确定评估目标与指标在设计培训成效评估方案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评估的目标与指标。
评估目标要与培训的目标相一致,可以包括知识与技能的提升、态度与行为的改变以及业绩的提高等方面。
评估指标应当具有明确的量化指标或者观察指标,以便进行后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二、确定评估方法与工具评估方法与工具的选择应根据评估目标与指标来确定。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观察法、面谈法和考试等。
需要根据不同的评估指标选择合适的方法与工具。
对于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可以采用考试、测试等方法进行评估,而对于态度与行为的改变可以使用观察法和面谈法来评估。
三、制定评估计划与时间表评估计划与时间表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培训的时机和评估的时机。
通常情况下,培训结束后应立即进行评估以便及时收集数据。
评估计划应明确评估的时间节点、评估的内容和评估的人员,以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收集和分析评估数据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记录和面谈等方法来收集评估所需的数据。
收集的数据应准确、全面,并且保证数据的隐私保密性。
在数据分析阶段,可以使用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可视化等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评估结果。
五、评估结果的报告与汇总评估结果的报告应当准确、客观地反映评估的结果。
报告应包括评估的目标与指标、评估方法与工具、评估的时间和数据收集等内容,并根据评估的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和培训方案的改进措施。
同时,评估结果还应汇总反馈给培训的参与者和相关部门,以便他们对培训成效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六、持续改进与优化培训成效评估不仅仅是一个评估的过程,更是一个持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
通过对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可以发现培训的问题和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工作方案的落地与成效评估

工作方案的落地与成效评估一、引言在组织内部或项目中,工作方案的落地和成效评估是确保项目成功和效果可持续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探讨工作方案的落地过程和成效评估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帮助组织有效管理工作方案并实现预期的成效。
二、工作方案的落地工作方案的落地是指将计划中的策略、目标和任务转化为行动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步骤和实践,以确保工作方案能够落地并取得成功的成果。
1.明确目标和策略:在开始工作方案之前,必须明确目标和策略。
目标应该是具体,可测量和可行的,而策略应该能够实现这些目标。
明确目标和策略可以为整个团队提供明确的方向,并确保他们在整个项目中保持一致。
2.分解任务和制定计划:将整个工作方案分解为具体的任务,并为每个任务分配负责人和截止日期。
制定详细的计划,包括每个任务的起止时间、负责人和关键里程碑。
这将有助于团队成员理解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并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3.资源分配和沟通:确保为工作方案分配适当的资源,包括人力、物力和财力。
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流畅和透明。
定期召开会议、使用协作工具和创建共享的工作平台都是确保良好沟通的关键。
4.监控和调整:对工作方案的落地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跟踪任务的进展、解决问题和调整计划来确保项目按计划进行。
这样可以及时应对问题,并纠正偏离目标的情况,以确保工作方案最终能够实现预期的成效。
三、工作方案的成效评估工作方案的成效评估是对整个项目的效果和成果进行量化和评价的过程。
它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工作方案的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实践,可以帮助组织进行工作方案的成效评估。
1.制定评估指标:在开始项目时,就应制定清晰的评估指标。
这些指标应与工作方案的目标和策略相一致,并能够对项目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
例如,可以使用关键绩效指标(KPIs)、指标得分卡或质量评估工具来衡量项目的成效。
2.收集数据和信息:收集和分析数据是评估工作方案成效的关键步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效導向方案設計與評估
方案計畫書內容架構12
⏹計畫名稱:
以最能表達方案內容的方式為計畫命名,即使是用包裝性的用字命名名也請以附標表達方案內容的名稱,但是,盡可能直接開宗明義說明方案名稱。
例如:
「麻油雞、針線情:促進移民家庭婆媳關係成長團體。
」、「美麗新境界:精神障礙者庇護性就業服務計畫。
」
壹、計畫書摘要(summary or abstract):
以精簡明確的文字,將整個方案的內容大要,在300-500字以內完整表達。
貳、計畫書的前言、緣起(introduction):
描述服務方案提出的緣由以及本方案與機構設立宗旨的關連。
參、處境分析、問題界定、需求評估(Situation/Pr o blem/needs evaluation):
現況分析是說明活動或服務推行時的狀況或背景因素,以及因處境而產生的問題狀況與嚴重程度。
由於成效的訂定與處境分析有著密切的關係,在此要依序說明本計劃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從問題衍生的需求,並具體說明需求的內涵、數量以及迫切性,最後,需求如何轉化成為服務內容的提供依據。
肆、計畫的目的與目標(goal and objectives):
⏹目的(goal):描述方案所要達成的理想境界,已也是機構主要關心的
社會議題,希望對某一特定族群所造成的最終影響。
⏹目標(objectives)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內,預期達到的明確、具體可測量
1本計畫書架構由海棠基金會執行長陸宛蘋及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副秘書長陳文良整理,參考資料:
●University of Wisconsin-Extension Cooperative Extension Program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2002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陳錦棠博士合著,社會服務成效評估:程序邏輯模式之應用,香港基
督教女青年會,2006年9月。
2版權所有: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
的結果,此處為方案所要達到的預期效益,可分為服務或活動的產出
(Output)以及短中長期的效果(Outcome)。
伍、假設/理論基礎(Assumptions):
指在推行整個活動和服務計畫時對服務對象所持的信念,活動過程中需要持守的重要原則或達成成效的理論架構。
陸、活動或服務(Action/Service)::
說明方案執行時的服務對象、服務項目、將如何進行、由誰來執行、時程的安排、及一些細節,此部份為活動或是服務的策略與執行。
柒、投入資源(Input):
指在服務或是活動中所投入的資源,其中包括時間、人力、財力、物資、器材以及設備等,這些將有助於服務或活動的展開。
捌、評估計畫(Evaluation plan):
描述如何評量方案成效的方法,包含指標、評量工具、評量方式,以及評估資料的呈現與運用。
可以簡單敘述評估計畫,並輔以表格呈現。
資料運用則是說明未來如何運用評估結果,作為服務方案方向修正的依據、提供工作人員作為服務成果達成程度的參考,或是據此研擬進一步輔導計畫,並運用於成果報告於機構年報以及對外的責信之用。
參考表格
每個方案的成效可能有數個,選擇2-3個最具重要性,並且有能力測量的項目尋找合適指標加以測量,每個成效的指標也視可行性設定,沒有定數,
但是不宜太多以免無法彙整或聚焦。
玖、邏輯模式(Program Logic Model):
是一個概念架構,協助方案服務活動的執行者以邏輯分析的方式呈現其活動資源投入以及成效要求是否平衡?其運作是以簡單圖像方式(如附圖),來表達服務或計畫不同環節的關係,其中會顯示資源投入(Input)、所提供的活動和服務(Output)以及成效(Outcome)之間的關係,而這關係是一種邏輯性與合理性的因果關係(If-Then Relationship)。
壹拾、預算表、進度表與分工表:
⏹預算表(budget):說明為支付方案營運成本的各種可能收入來源,並詳細
列舉執行方案所需的各項支出,包括人事費等間接成本及各項直接成
本。
⏹進度表:指推行方案與時間有關的時序表達,包括規劃、呈核、籌備、
執行、評估、結案以及改善計畫等。
⏹分工表:為推動本方案所需的組織設計與人力資源配置,包括工作分
工、監督報告、協調聯繫、責任歸屬、權責相符等。
以上三表不但於邏輯模式時可檢視資源投入的邏輯聯繫是否緊密合
理,同時作為執行時管控的依據。
⏹附件(appendix):提供補充說明方案的文件。
指標(Indicators):所欲評量的成效達成的情形與評量基準稱為指標。
4
同工 義工 時間
金錢
物資 器材 技術 伙伴
資源投放Input
狀況轉變 Conditions 社會性 經濟性 公民性 環境性
行動 Actions 行為 實踐 決定 政策 社會行動
學習 Learning 認知 知識 態度 技巧 意見 渴求 意慾
長期 Long
中期
Medium
短期Short
服務成效
Outcome-Impact
假設/理論基礎 方案邏輯模式架構 PROGRAM LOGIC MODEL
處境分析 Situation
問題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