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剂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组织学变化
在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时铁超载和脂肪堆积的作用

10 ・ 0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 0 09年第 1 9卷第 2期
在 二 甲基 亚硝胺 诱 导大 鼠肝 纤维 化 时铁超 载
和脂 肪堆 积 的作 用
江 远 张 玲 何金 洋 郭兴伯
1 广州 医学院附属深圳沙井 医院肝病科 ( . 广东 深圳 ,5 8 0 ) 2 广州 中医药大学热带医学研色及普鲁士蓝染色, Ma o 电镜 下观察 。结果 : 随着胶原生成的铁 沉积于肝 小叶是腹腔 注射 D N完 伴 M 毕后的第 1日、 2 第 1日肝 组织的显著特点。但肝 细胞 脂肪 堆积仅仅发 生在 腹腔 注射 D MN完毕后 的第 2 1日。结论 : 铁 超载和脂肪堆积可能在 D 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病理 变化 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其具体机制有待进 一步研 究。 关键词 组织病理 学;肝纤维化 ;二 甲基 亚硝胺 ;铁 ;脂肪
i et n H w vr at cu ua o eaoye ocr dol a t 1 dae est no MN i et n C n ls n:I n co. o ee,f cm lini hptet cur n th 2 t cs i f j i a t n s e y e f r ao D jco . o c i n i uo -
摘
要
目的 : 探讨铁超载和脂肪堆积在 二 甲基 亚硝 胺( i e yn rs n , MN) 导的肝纤 维化 大鼠组织病理 D m t lioa eD h t mi 诱
学变化 中的作 用。方法 : 型组 大鼠( 3 ) 模 n= 0 腹腔 注射 D MN,0x ・ g ・ ~, 周连 续 3日, 4周 。模 型 A B组大 11 k ~ d 每 l 共 、 鼠分别于注射 D MN完毕后的第 1日、 2 第 1日处死 。对照组 大鼠( n=1 ) 0 腹腔 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各组 大鼠肝组织分
铁沉积对大鼠肝纤维化影响的机制研究

组, 采用二 甲基亚硝胺 ( D MN, 1 0 L ・ k g ) 腹腔注射 , 制作大 鼠肝纤维化模 型。造模大 鼠在注射 D MN 1 w后 , 再将 模 型大 鼠随机分为模 型组 ( 1 5只 ) 和去铁铵组 ( 1 2只 ) 。两组大 鼠分 别 自第 3 w开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或 1 0 0 m g ・ k g 去铁铵 , 3 次/ w , 2 w后处死动物 。取肝组织分别行 H E染色 、 Ma s s o n 染色 、 普鲁 士蓝染色 ;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肝组织 一平滑肌肌动蛋 白( 一 S M A) 的表达 ;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 F A A S ) 测定 大鼠肝组 织铁 浓度 ( H I C) ; 采 用E L I S A法检测大 鼠血清铁蛋 白、 转铁蛋 白; 使用全 自动生 化分 析仪检测肝功能 、 血清铁水平 ; 采用 P C R法检测肝 组织转 化生长因子( T G F ) 一B 1 m R N A水平 。 结果 肝组织病 理学 检查 显示 , 伴随着胶原纤维 的沉积 、 肝细胞变性 坏死和肝星状 细胞 ( H S C ) 大量活化 , 模型组大 鼠铁负载显著增加 ; 铁沿纤维间隔分布 , 主要沉 积于库普弗细胞 ( K C ) 和H S C; 模型组肝组织铁浓度 为( 0 . 7 7 8 - 4 - 0 . 0 9 8 )mg / g , 空 白对照组 为( 0 . 4 3 6 ±O . 0 4 3 )m g / g , 两组差别有统计学 意义 ( L S D — t = 5 . 1 5 , P <0 . 0 1 ) ; 去铁铵组为 ( 0 . 5 9 5±0 . 1 4 6 )mg / g , 显著低于模 型组 ( I S D 一 担一 2 . 7 6 , P<0 . 0 5 ) ; 模 型组血 清铁
大鼠肝纤维化过程中ACE2、Ang(1-7)的动态变化

o f l i ve r h o mo g e n a t e s . Th e e x pr e s s i o n of ACE 2 p r o t e i n wa s e v a l u a t e d b y i mm u no h i s t o c he mi s t r y . Re a l — t i me PCR wa s us e d t o d e t e c t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A C E 2 mR NA a n d T G F — p i m R N A. R e s u l t s Wi t h he t r a t l i v e r i f b r o s i s p r o g r e s s i o n i n l i v e r t i s s u e , t h e l e v e l s o f A C E 2 , A n g ( 1 — 7 ) , T G F — B l s h o we d a n u p w rd a t r e n d i n t h e 6 0 d a y s p r i o r t o t h e mo d e l i n g ( 尸 <O . 0 1 ) . A n g ( 1 — 7 ) d i d n o t s i g n i i f c a n t l y i n c r e a s e f r o m 6 0 d a y s t o 7 5 d a y s , w h i l e he t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A C E 2 d e c r e a s e d ( P<0 . 0 5 ) . C o n c l u s i o n T G F — p l i s p o s i t i v e l y c o r r e l a t e d w i t h l i v e r i f b r o s i s , AC E 2 、 A n g ( 1 - 7 ) p a r t i c i p a t e i n t h e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l i v e r
肝纤维化大鼠血清及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1及其抑制因子表达的变化

LUO Gu o b i a o S HU J i a n c h a n g De p a r t me n t o f G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Gu a n g z h o u Re d Cr o s s Ho s p i t a l Af f i l i a t e d t o Me d i c a l Co l l e g e o f J i n a n Un i v e r s i ti o n a l i n j e c t i o n o f c a r b o n t e t r a c h l o r i d e . A l l r a t s w e r e s a c i r i f c e d a t t h e s a me t i m e a f t e r 1 2 w e e k s . T h e l e v e l s o f
【 文献 标识 码】 A
【 文章 编 号】 1 6 7 3 — 7 2 1 0 ( 2 0 1 3 ) 0 8 ( b) 一 0 0 2 2 — 0 3
Ch a n g e s o f t h e e x p r e s s i o n o f ma t r i x me t a U 0 p r 0 t e i n a s e 一 1 a n d i t s i n h i b i t o r
[ 摘 要】目的 检测肝 纤 维化 大 鼠血 清及 肝 组织 中基质 金属 蛋 白酶一 1 ( MMP 一 1 ) 和基 质金 属蛋 白酶组 织 抑制 因子 一 1 ( T I MP 一 1 ) 表达 . 探 讨 MMP 一 1和 T I MP 一 1 在 肝 纤 维 化 中的作 用 。 方 法 2 0只雄 性 S D大 鼠随 机均 分 正 常 组及 模 型组 , 每 组各 1 0只 , 其 中模 型 组 以 四氯 化碳 腹 腔 注射 方 法 制作 大 鼠肝 纤 维化 模 型 , 1 2周 后 同 时处 死 大 鼠 , 用 酶
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早期大鼠肝窦内皮细胞及基底膜形态改变的动态研究

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早期大鼠肝窦内皮细胞及基底膜形态改变的动态研究黄月红;郭杞兰;陈治新;陈运新;张莉娟;王小众【摘要】目的:探讨四氯化碳诱导肝纤维化早期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过程。
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N组,6只)和肝纤维化模型组( M组,32只)。
M组大鼠腹腔注射50%四氯化碳蓖麻油混合液,N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剂量为2 mL/kg,每周2次,共4周。
分别于造模第3天、1周、2周和4周处死大鼠,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的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肝窦内皮细胞(LSECs)窗孔与基底膜(BM)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LSECs 表面标志物CD31及基底膜成分IV型胶原(Col IV)和层黏连蛋白(LN)的改变。
结果:HE及Masson染色显示四氯化碳造模4周早期肝纤维化已形成。
肝组织透射电镜显示四氯化碳造模第3天后开始出现LSECs窗孔直径变小及数目减少,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LSECs失窗孔现象逐步严重,至第4周时局部内皮下可见连续的基底膜。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LSECs表面标志物CD31表达随着LSECs窗孔数目的减少而逐渐增强;基底膜成分Col IV于造模第2周时表达开始显著增强并随着造模时间延长表达逐渐增强,LN于造模第4周时表达开始显著增强。
结论:肝纤维化早期大鼠局部肝组织可见典型的肝窦毛细血管化形成;肝窦壁内LN沉积是肝窦毛细血管化时形成连续基底膜的关键因素。
%[ABSTRACT]AIM:Toexplorethedevelopmentofhepaticsinusoidalcapilla rizationintheearlystageofliverfi-brosis induced by 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 in rats.METHODS:Clean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normal con-trol group (group N, n=6) and liver fibrotic model group (group M,n=32).The rats in group N were intraperitoneal in-jected with saline and the rats in group M were intraperitoneal injected with CCl 4(2 mL/kg, twice a week for 4 weeks).At the end of the 3rd day and the 1st, 2nd and 4th weeks, all rats were killed and then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ivers were observed by HE staining and Masson stra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hepatic sinusoidal capillarization was observed by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The cell sur-fac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um-associated marker CD31, collagen type Ⅳ(Col IV) and laminin (LN) was deter-mined.RESULTS:HE and Masson staining showed the formation of liver fibrosis after treatment with CCl 4 for 4 weeks. TEM showed that the fenestrate diameter of liver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LSECs) grew down, the fenestrate numbers of LSECs were decreas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iver fibrosis , and the consecutive basement membrane was formed at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he expression of CD31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efenestration , and the expression of Col IV and L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the treatment with CCl 4 for 2 weeks and 4 weeks , re-spectively .CONCLUSION:The typical hepatic sinusoidal capillarization was detect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liver fibrosis , and the deposition of LN in the liver sinusoidal walls was the mainly factor of formation of the consecutive basement mem -brane .【期刊名称】《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年(卷),期】2014(000)008【总页数】6页(P1501-1505,1531)【关键词】大鼠;肝纤维化;肝窦毛细血管化;肝窦内皮细胞;基底膜【作者】黄月红;郭杞兰;陈治新;陈运新;张莉娟;王小众【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福建福州35000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消化内科,福建福州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肝窦是肝细胞与血浆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铁调素在CCl4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模型中的动态变化

维化模型 , 通过 H E和 Ma s s o n染色验证小鼠肝损伤 及纤维化程度 , 并通过普 鲁士蓝染色检测在 肝纤维 化进展过程 中肝脏铁沉 积情
况; 通 过 两步 法胶 原 酶 原 位 灌 注 与 密 度梯 度 离 心 分 离 肝 脏原 代 肝细 胞 、 肝 星状 细 胞 、 K u p f e r 细胞 ; 通过 实时荧光定量 P C R 检 测 肝 纤 维 化 进展 过 程 中 h e p c i d i n和 肿 瘤坏 死 因 子 l T N F ) o t 、 白细 胞 介 素 【 I L ) 6 、 I L一 1 p的 表 达 水 平 。计 量 资 料 两 组 间 比 较 采 用 t 检 验 。结
41 8
临 床肝 胆病杂志 第3 1 卷第3 期2 0 1 5 年3 , E J J C l i n H e p a t o a r . 2 0 1 5
铁调素在 C C 1 4 诱导 的小 鼠肝 纤 维 化 模 型 中的 动 态 变 化
果
通过 对肝组织进行 H E和 Ma s s o n染色发现 , 肝纤维化程度随造模 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 , 停止造模 后肝纤维化 出现 自发 性逆
转; 普鲁 士蓝染色提示 , 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 , 肝脏铁沉积逐渐增加 , 造模 4周时肝脏铁 沉积面积较前增加 , 与正 常对 照组相 比差异
h e p c i d i n的表 达 在 肝 纤维 化进 展 过 程 中逐 渐 升 高 , 与 炎 症 因 子 的表 达 相 关 。
关键词 : 肝硬化 ; 铁调素 ; 疾病模型 , 动物 ; 小 鼠, 近交 C 5 7 B L
中 图分 类 号 : R 5 7 5 . 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5 2 5 6 ( 2 0 1 5 ) 0 3— 0 4 1 8— 0 6
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及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的动态变化

型肝 组 织 及 血 清相 关 指 标 呈 动 态 递进 发 展 , 为进 一 步 选 择 合 适 时机 干 预 肝 纤 维 化 进 程 提供 依 据 、 定 基 础 。 奠
I 关键词】 肝纤 维化 ;基质金属蛋 白酶 ;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一 : 鼠 l大 【 中图分类号】 5 5 R 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6 2 2 0 (0 7 0 — 3 5 0 17 — 8 9 2 0 )5 0 5 — 4
1 . )gm , 组 织 内 TM — R A及 蛋 白 同步 增 高 ; 时 , MP l 量 增 高 , 处 于 高 峰 (93 8 5 n/ 31 n/ l肝 6 I P lm N l W M — 含 2W 7 . . )g ±4 m 。 后缓 慢 降 低 , 时 含 量 最 低 (66 63 )g l然 而仍 高 出 正 常对 照组 (2136 ) m ; W 时 , A 含 量 1随 8W 4 . .1n/ , + m 3 . . n l1 + 6 H 升 幅 达 对 照 组 2倍 , 持 续 增 高 , 6W 时处 高 峰 (5 . 4 . )g ; N 于 lW、 4W 均 小 幅 递 增 , 达 后 至 3 08 02 n/ L  ̄ 6 ml 2W、 6W 高 峰 (3 .+ 51n/ lC — 12 _ .)gm ;P I含量 注药 后 lW 始 较 对 照 组 升 高 , 处 高 峰 (72 3 0 n/ lC 一 含 量 用 药 81 6W 2 .+ . )gm ;P Ⅲ 6 后小 幅升 高 。 处 于 高峰 (.  ̄ .2 n/ l 肝胶 原 纤 维 百 分 含 量 4W小 幅递 增 , 后 . 胶 原 纤 维 显 著 持 续 6W 90 1 )gm 。 6 2 4W 肝 增 高 ,w时 最 高 。 大 鼠 肝组 织 病 理 变 化 显 示 : 可 见 肝 细胞 变性 及小 点状 坏 死 灶 , 8 lW 4W 时 . 维 间 隔 伴 小 叶 结 纤 构紊 乱 , 合 肝 纤 维 化 3级 , 符 6W小 部 分 3级 , 部 4级 ; W, 硬 化 表 现 。 结 论 大 8 肝 D MN 构 建 大 鼠肝 纤 维 化 模
血铁沈著症病人肝脏纤维化及肝硬化的环境及基因调节因

血鐵沈著症病人肝臟纖維化及肝硬化的環境及基因調節因子血鐵沈著症病人肝臟纖維化及肝硬化的環境及基因調節因子台南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 葉裕民 陳彩雲 醫師血鐵沈著症的發生,是由於HFE 基因的突變(C282Y or H63D),導致transferrin saturation 增加、鐵蛋白(ferritin)的增加、伴隨著組織當中鐵質的沈積,進一步進展到肝臟纖維化或是造成其他器官的傷害。
HFE 基因的發現,使得我們可以簡單的對病人作血鐵沈著症基因方面的檢測。
肝臟是血鐵沈著症表現的重要器官,目前已知只有部份帶有HFE 基因C282Y 突變同型合子(C282Y homozygotes)的病人臨床上會發生肝臟纖維化。
除了鐵的過度累積之外,加上其他調節的因子就是導致臨床上肝臟發生纖維化的重要關鍵。
目前對於其他慢性肝臟疾病發生肝臟纖維化有了不少了解,因此也應該探討這些因素對血鐵沈著症的病人肝臟纖維化的影響。
外顯率外顯率(Penetrance)(Penetrance)(Penetrance)外顯率(penetrance)是帶有某項疾病的基因,臨床上病人表現出該項疾病的比率。
大多數C282Y 同型結合子(homozygotes)的病人都有鐵質儲存過多的情形,75~94%的病人會有transferrin saturation 的現象,64~68%的病人會有ferritin 升高的情形,代表著這項基因有滿高的生化(biochemical)外顯率。
然而這些病人臨床上真的產生疾病,亦即臨床(Clinical)外顯率仍不確定,部份原因是因為真正有經過肝臟切片證實肝臟纖維化的病人比較少見。
少數經過切片檢查的統計顯示,有10~25%的男性病人有肝臟纖維化,而有4~6%的病人會有肝硬化的情形。
女生發生的比例就少了許多。
肝臟中鐵的濃度的閾值肝臟中鐵的濃度的閾值(Threshold hepatic iron concentration)(Threshold hepatic iron concentration)(Threshold hepatic iron concentration)肝臟中鐵的濃度要到多少,會增加肝臟發生纖維化的危險性,根據幾個研究的結果,肝臟中鐵濃度的閾值: 283或是236μmol/g dry weight (dw)皆有人報告過,敏感性(sensitivity)與特異性(specificity)皆有80%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ld Chin J Digestol 2004 March;12(3):714-718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ISSN 1009-3079 CN 14-1260/R
结论: 饮食中铁过载持续一定时间可损害肝细胞 激活肝 星状细胞 减少窦内皮细胞的窗孔 导致肝窦毛细血管化 和窦周肝纤维化 故酒精性肝病造模可考虑配合使用.
徐光福, 葛桂玲, 李澎涛, 田德禄, 姜良铎, 杨晋祥. 铁剂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 组织学变化.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4;12(3):714-718
图 1 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 嵴丢失 铁颗粒沉积和紊乱的内质网. 10 000 倍.
图 3 肝窦内皮细胞内部可见颗粒物, 细胞外基底膜连续清晰. 6 000 倍.
2.2 光镜 HE 染色 正常肝组织肝索排列清晰 整齐 肝细胞含多数糖元 并呈现异型性. 中央静脉基底膜不 可见 汇管区结构正常. 铁剂组可见汇管区略微增宽 管道的基膜增厚. 肝索结构基本保留 但肝细胞结构不 清 细胞皱缩 少量凝固坏死和炎细胞浸润 间质细胞 增生活跃(图 4 5). 2.3 HE-Masson复合染色 正常组肝组织结构同前所见 中央静脉基底膜仅见轻微染色 肝细胞周围阳性染色 基本不可见. 铁剂组中央静脉基底膜明显增厚 并与轻 微窦周纤维化的纤维互相连续 肝细胞凝固坏死和部 分脂肪变性 但肝索结构基本保留(图 6 7). 2.4 免疫组化染色 正常肝组织有一定量 型胶原存在 但分布不均匀 靠近肝腺泡 区较少 而靠近肝腺泡 区较明显. 铁剂组则明显增多而两个区域无明显差别(图 8 9). 型胶原在正常组有一定含量 分布无明显差异 铁剂组略为增多 但无显著性差异(图 10 11). Laminin 在正常组染色很弱 铁剂组则明显增多 且分布均匀 (图 12 13 表 1).
Abstract
AIM: To study the histological changes of hepatic fibrosis induced by diet iron overload in SD rats.
METHODS: After living on an iron overload in diet for 63 days, ated and the livers were harvested to examine the liver indexes, morphology of hepatocytes,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sinusoid, peri-sinusoid, and distribution of collagen type III and laminin were also observed.
Changes of hepatic fibrosis induced by iron overload in SD rats
Guang-Fu Xu, Gui-Ling Ge, Peng-Tao Li, De-Lu Tian, LiangDuo Jiang, Jin-Xiang Yang
Guang-Fu Xu, De-Lu Tian, Liang-Duo Jiang, Jin-Xiang Yang, Dongzhimen Hospital of Beijing TCM University, Beijing 100700, China Gui-Ling Ge, Electron Microscopy Rresearch Center of Beijing TCM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9, China Peng-Tao Li, Basic Medicine College, Beijing TCM University, Beijing 100029, China Correspondence to: Dr. Guang-Fu Xu, Department of Digestive Diseases, Dongzhimen Hospital, Beijing TCM University, Beijing 100700, China. guangfuxu@ Received: 2003-06-06 Accepted: 2003-10-07
2004 年版权归世界胃肠病学杂志社
• 基础研究 BASIC RESEARCH •
铁剂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组织学变化
徐光福, 葛桂玲, 李澎涛, 田德禄, 姜良铎, 杨晋祥
徐光福, 田德禄, 姜良铎, 杨晋祥,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消 化内科 北京市 100700 葛桂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心电镜室 北京市 100029 李澎涛,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北京市 100029 徐光福, 男, 1962-08-02 生, 山东省淄博市人, 汉族, 1982 年武汉冶金科技 大学医学院学士, 1989 年华西医科大学硕士, 2001 年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 研究所博士, 现为东直门医院消化内科出站博士后, 副主任医师, 从事中医药 防治慢性肝病 逆转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 细胞外基质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物家族. 项目负责人: 徐光福, 100700, 北京市,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消 化内科. guangfuxu@hotmail.com 电话: 010-84290755 收稿日期: 2003-06-06 接受日期: 2003-10-07
RESULTS: On model rats there were coagulation necrosis of hepatocytes, activated HSC,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s with less fenestrae, sinusoidal capillarization and light perisinusoid fibrosis, thickened basement of central vein, more collagen types I and and laminin than those in normal controls.
进食 水 共 9 wk. 第 9 wk 末由下腔静脉放血处死动
物 自肝边缘垂直向内剪取 3-5 mm 宽的右叶组织
取靠近边缘横切 1 mm3以 30 g/L戊二醛固定液固定作透
射电镜标本 再横切 3-5 mm3 组织以 100 g/L 甲醛固
定 按常规制作光镜切片 厚 4 µm 作 HE Masson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北京维通利华公司 SD 大鼠 体质量 130-
徐光福, 等.铁剂诱发大鼠肝纤维化的组织学变化
715
150 g. 羰基铁(carbonyl iron)购自美国 Sigma 公司; 多克隆
一抗 type
collagen 和 laminin 均购自美国抗体诊
断公司(antibody diagnostic inc ADI) 由上海长岛抗体
Xu GF, Ge GL, Li PT, Tian DL, Jiang LD, Yang JX. Changes of hepatic fibrosis induced by iron overload in SD rats. Shijie Huaren Xiaohua Zazhi 2004;12(3):714-718
图 2 活化 HSC, 可见铁颗粒沉积 肿胀无嵴线粒体和细胞周围大量 胶原原纤维. 8 000 倍.
2 结果 2.1 电镜 正常肝细胞核清晰 圆形 染色质疏密均 匀 胞内无铁质沉积 线粒体正常大小 嵴清楚 粗 面内质网围绕胞核排列 可见大量糖原. 狄氏间隙星状 细胞不明显 内皮细胞有多数筛孔 外部未见明显基 底膜和胶原原纤维 由肝细胞的微绒毛紧密接触. 铁剂 组肝细胞核发生皱缩变形 线粒体普遍肿胀 无嵴 粗 面内质网数量减少 结构紊乱 可见铁颗粒沉积于肝 细胞内 肝细胞微绒毛增粗变短或者断裂. 肝星状细胞 核清晰 深染 染色质较粗大靠近核周边 在细胞附 近可见大量胶原原纤维. 血窦内皮细胞多数胞质疏松 水肿 胞质中易见致密状包含体 其形态为类圆形 数 个至十余个不等 由单层膜包绕 筛孔减少或消失 外 周被清晰完整的基底膜包绕 基底膜外尚可见胶原原 纤维(图 1-3).
三色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 用美国 3Y 公司产品 MIS-
2000 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光镜观察 拍照并使用自带软
件作图像分析半定量. 按常规制作透射电镜切片 厚
80 nm 在 80KV JEM-1200EX 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超微
结构并照相.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CONCLUSION: Iron overload in diet for some time can injure hepatocytes, activate HSC, decrease the fenestrae of sinusoidal endothelial cell, and result in sinusoidal capillarization and peri-sinusoid fibrosis. It may be better to establish an ALD model with iron overload in diet.
表 1 大鼠肝组织 , 型胶原和 Laminin 的比较( 1 000)
摘要 目的: 探讨饮食中铁过载诱导肝组织纤维化形成的组织学 变化.
方法: 采用 SD 大鼠 在饮食中适量添加铁 共饲喂9 wk
然后处死动物 收取肝组织 分别在石蜡切片和透射电
镜下观察肝组织损害 肝窦毛细血管化和窦周纤维化形成
以及
型胶原和 Laminin 的分布情况.
结果: 铁剂组大鼠可见肝细胞凝固坏死 星状细胞活化 肝窦毛细血管化和轻微窦周纤维化 型胶原和laminin含 量增多 中央静脉基底膜增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