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测试卷

冀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无处不在的能量》测试卷

第二单元无处不在的能量复习题一、填空题1.当我们玩橡皮筋动力飞机时,用力拨动螺旋桨,连接螺旋桨的橡皮筋就被绕紧,这样,橡皮筋就储存了一定的,当它放松时,能量释放出来成为,使飞机飞起来。

2.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我们可以观察到它产生的3.能量可以使或。

4. 能、能、能、能、磁能、热能等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

5.在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好地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来实现能量的转换。

像、等都是常见的能量转换装置。

6.接通电源,打开开关,电灯泡就会,把室内。

7.烤箱能把转换为。

8.电磁铁由和两部分组成。

9.电磁铁是一种将电能转化成能的装置。

10.电磁铁通电后,;断电同后,。

11.开关是一种能量控制装置,它可以出有效地控制能量转换的和。

12.台灯的旋纽开关能调节灯的亮度是通过来实现的。

二、判断题1.声控灯是利用了声音有能量的原理工作的。

( )2.台灯不能让物体运动,所以光没有能量。

( )3.太阳给地球上的生物提供光能和热能。

( )4.用橡皮筋驱动滚筒时,橡皮筋缠绕一圈和缠绕多圈时产生的力虽然不同但滚筒运动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是中一样的。

( )5.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它们能以不同的方式被储存和利用。

( )6.电风扇工作时,输入的是电能,输出的还是电能。

( )7.走马灯是在热能的作用下转动起来的。

( )8.接通电话后,电话线中有电流通过。

( )9.小明用电池驱动玩具车,这个过程山的能量转换是动能转换为电能。

( )10.声、光、电、热、磁等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可以相互转换。

( )11.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转换为电能,,电能不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 )12.走马灯内的温度越高走马灯转得越快。

( )13.把铁丝按照一定方向缠绕在一根大铁钉上就是电磁铁。

( )14.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数量越多,说明磁力越大。

( )15.制作电磁铁时,漆包线应始终顺着一个方向绕在铁钉上。

( )16.电磁铁任何时候都有磁性。

( )17.研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时可以采用对比实验。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原卷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二)(原卷版)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质量检测卷(二)一、选择题(20分)1.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是()。

A. 空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水蒸气2. 下列方法中,不能防止和减缓铁钉生锈的是()。

A. 让铁钉保持干燥B. 在铁钉上抹油C. 在铁钉上刷油漆D. 把铁钉放入盐水中3. 用蜡烛加热白糖时,白糖发生了()。

A. 只有物理变化B. 只有化学变化C. 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4. 如果在烧杯中放入一枚铁钉,使其一半在水面以上,一半在铁钉水面以下,然后置于空气中,则铁钉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

A. 空气中的部分B. 水面下的部分C. 水面和空气交界处的部分5. 下列成语或俗语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滴水成冰B. 水滴石穿C. 百炼成钢D. 冰雪消融6. 下列属于小苏打特点的是()。

A. 摸上去有黏性B. 粉末状颗粒C. 闻起来有香味D. 不溶于水7. 根据我们的实验结果,发现()中含有比较多的淀粉。

A. 马铃薯B. 猪肉C. 青菜D. 黄瓜8. 下列容器中不能盛放硫酸铜溶液的是()。

A. 塑料容器B. 玻璃容器C. 铁制容器9.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地面的水慢慢的干了B. 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C. 白糖碾碎D. 烟花爆炸10. 打开可乐瓶,会有大量的气泡冒出,这些气泡中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B. 空气C. 水蒸气二、填空题(24分)11. 铁生锈是一种(),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是()共同作用的结果。

12. 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

13. 世界是由()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14. 吃食物时,把食物磨碎属于( )变化;此外,食物进入体内后还要经过许许多多的( )变化,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15.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诗中从铁杵到针的过程属于( )变化。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中爆竹的变化属于( )变化。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测名师试题 苏教版

小学六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测名师试题 苏教版

《遗传与变异》测试题一、填空(40分)1、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现象。

2、()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3、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培育而成的。

4、()和()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5、()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6、用人工的方法也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

7、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称为();一种()。

8、“龙生九子、各有不同”“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子”是对()现象的描述9、“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桐实生桐、桂实生桂”“物生自类本种”“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是对()现象的描述10、除了人外,()()也存在遗传。

11、()使物种延续,()使物种后代出现差别。

12、没有()就没有相对稳定的生物界,没有(),生物界就不可能进化和发展。

二、判断(10分)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3、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的果大色艳,子少肉厚的。

()4、大千世界如此千姿百态,丰富多彩,是因为生物变异的缘故()5、用眼不当,造成近视是可以遗传的。

()三、选择(10分)1、生物遗传规律是孟德尔从()中发现的。

A、黄花B、豌豆 C 、桃花 D、茉莉花2、生物的变异和遗传都是生物体()的重要规律A、繁殖B、应激素C、适应性3、当用同一种颜色花的豌豆进行人工授粉后,会发现下一代豌豆的花始终是()A、同一颜色B、变异的C、不同的4、一般来说,生物自身是()变异的A、不可以产生B、可以产生C、有时可以,有时不可以5、下面哪些变异是不可遗传的()A、近视眼 B 、这伙造成的残疾 C、杂交水稻 D、A和B四、简答(40分)1、请写出关于遗传与变异的谚语。

(各写三到四个)2、人工方法使生物变异现象有什么利弊?3、美国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发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密卷(B卷)物质的变化 单元测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密卷(B卷)物质的变化 单元测试

第二单元过关检测密卷(B卷)物质的变化一、填空题。

1.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

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没有产生________,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________。

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了一种新的物质——________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________。

3.在生产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

4.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________原理制成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________;又如空气中________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壤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5.美丽的烟花,当它在空中________时,发生了剧烈的________变化,产生了五彩缤纷的色彩。

二、判断题。

6.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而且变化速度也有快有慢,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7.加热白糖的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8.因为我们摸不到看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

()9.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在不断发生变化。

()10.馒头、麦片遇到碘酒变成了蓝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就一定会生成新的物质。

()12.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有附着物生成,溶液的颜色不变。

()13.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14.用蜡烛火焰加热白糖的过程中,白糖只发生了化学变化。

()15.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三、选择题。

16.下列诗句描述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17.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为化学变化的是( )。

A.积土成山B.百炼成钢C.木已成舟D.水落石出18.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新教材】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种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可以称为“活化石”()A. 银杏B. 水稻C. 猴子2.下列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是()。

A. 兔子B. 虎C. 狼3.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A. 缺少了生物多样性,不利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B. 许多动植物可以作为药材人药C. 所有生物都具有经济价值4.下列植物中,属于开花植物的是()A. 蕨类B. 苔藓C. 凤仙花5.下列动物与鲤鱼属于同一类的是()A. 鲸鱼B. 鳄鱼C. 鲫鱼6.()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

A. 植树造林B. 建立自然保护区C. 减少废气排放7.下列动物中有“活化石”之称的是()。

A. 华南虎B. 蟑螂C. 金丝猴8.下列哪种动物是肉食性动物?A. 兔子B. 老虎C. 羊9.蚜虫,我市称之为腻虫,是春季许多蔬菜上常见昆虫。

它的身体通常约有()A. 1厘米B. 3厘米C. 1~5毫米10.“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是在每年的()A. 5月22日B. 6月22日C. 9月22日二、填空题11.具有脊柱的动物叫,如: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如:昆虫类、虾、蜗牛、蜘蛛等。

12.按有无脊柱来分,像蚯蚓这样的动物叫做动物,这样的动物还有、等,而猫、狗则属动物。

13.人类的和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并使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14.可以成为研究地球生物演变最重要的证据。

15.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具有脊柱的动物叫;没有脊柱的动物叫。

16.科学家按植物是否开花,把植物分成不开花植物和两大类,不开花植物包括、、苔藓类。

17.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现象。

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的现象叫做现象。

18.生物的多样性,包括多样性、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19.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的有效方法。

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检测题3

科学青岛版六年级下册(2023年新编)第二单元 生物与环境 单元检测题3

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测试一、选一选(将正确的序号填到括号里)1.大雨过后,我们会看到许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这是由于。

A.蚯蚓喜欢水多的环境B.雨后地面上的食物较多C.雨后土壤中的空气减少2.下列不属于有茎叶的植物的是。

A. 冬青B. 铁线蕨C.红藻3.下列植物没有果皮的是。

A.小麦B.花生C.松树4.生活在北极的北极狐身体胖胖的,有厚厚的皮毛和脂肪层,而生活在热带的沙漠狐的皮毛却少,身体也很矫健,这说明。

A.生物会影响环境B.生物会适应环境C.环境会适应生物5.出现雾霾天气时,我们不应该。

A.清晨到公园跑步B.减少室外活动C.出门戴口罩6.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

A.生活污水达标处理后排放B.为了预防虫害,给庄稼喷洒大量农药C.短途出行时,选择骑自行车7.水污染会给自然环境、动植物带来很大的影响。

下列现象属于水污染危害的是。

A. 鱼、虾等生物大量死亡B.气候变暖 C. 雾霾8.每年燕子都要迁徙,导致燕子迁徙的原因主要是。

A. 降水量的减少B.温度的变化 C. 空气质量的降低9.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推广使用含磷洗衣粉B.选择低碳出行方式C.生活垃圾分类处理10.关于保护环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多选)A.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宪法要求B.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C.保护环境应当持之以恒D.保护动植物生存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二、小法官(在括号中打“√”或“×”)1.雾霾天气会提高疾病的传播风险。

()2.肺鱼平时用鳃呼吸,在缺水状态下可以用鳔当作肺呼吸。

()3.蕨类植物属于绿色开花植物。

( )4.减少噪声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 )5.水污染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 )6.动物的行为变化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 )7.污染的水人不能喝,但可以用来浇灌树木和庄稼。

()8.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

三、脚踏实地填一填1.将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为二的方法逐步对比排列,就是在进行。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百度文库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 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百度文库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完整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下列常见植物中属于木本植物的是()。

A. 小麦B. 水稻C. 杨树2.下列哪种生物与远古的生物很相似,可以称为“活化石”()A. 银杏B. 水稻C. 猴子3.造成沙漠地区生存的动植物种类很少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 阳光太强B. 水源奇缺C. 风沙较大4.()被称为动物界的活化石。

A. 始祖鸟B. 恐龙C. 鸭嘴兽5.()被称为“古生物地质的一本书”。

A. 化石B. 文物C. 岩层D. 科学家笔记6.下列动物中有“活化石”之称的是()。

A. 华南虎B. 蟑螂C. 金丝猴7.下列哪种动物是肉食性动物?A. 兔子B. 老虎C. 羊8.被称为活化石的动物是()A. 中华鲟B. 藏羚羊C. 大象D. 狼9.被称为“植物界活化石”的植物是()。

A. 人参B. 水杉C. 珙桐D. 银杏10.下列两种动物都是脊椎动物的选项是()。

A. 蚂蚁、大象B. 兔子、鲫鱼C. 蛇、蜗牛二、填空题11.一个人与他(她)的父母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

12.动物、植物、、、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13.是我国特产,是著名的。

14.人类的和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并使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15.用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识和研究动植物。

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两大类:植物和植物;根据动物有无脊柱可把动物分为动物和动物。

16.可以成为研究地球生物演变最重要的证据。

17.具有脊椎的动物叫________,没有脊椎的动物叫________。

18.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

19.我国许多地方采取有力措施,减少对动物栖息地环境的影响。

20.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解析: C【解析】【分析】根据植物茎结构的不同,将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茎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4—7课)测试题一、填空题1、人类关于月球的神话很多,在我国古代,就有的传说2、是地球的卫星3、月球是离我们的天体,平均距离地球万千米,直径千米,体积相当于地球的4、月球的引力比地球小,只相当于地球表面引力的5、月球上没有,昼夜温差,白天最高温度可达127℃,夜间最低温度可降到-183℃6、选择从农历月初开始观察月亮的运动情况,上半月定时观察,下半月定时观察7、月球明暗两部分持续变化的状况叫做8、农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叫;农历初二、三在西部天空露出像娥眉一样的月亮,叫做,农历初七、初八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十五前后看到的圆月叫,农历二十二左右看到的明暗各半的月亮叫,农历二十七、八黎明前挂在东方天空的月牙叫。

9、月球不停地公转,公转的方向是的,月球本身,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月相变化是月球在不停地的过程中发生的。

10、从十七世纪以来,人类探索月球经历了如下过程:1609年用望远镜观察月亮;1957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1961年把送上近地轨道;美国宇航员于首次成功登上月球;我国于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二、判断题(在你认为对的题后画√,错的画×)1、月亮自转和围绕地球公转的速度都很快()2、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行山()3、月球上能够长植物()4、月相的变化是月球自转形成的()5、月亮能够自己发光()6、我国第一飞上太空的英雄叫杨利伟()7、飞上太空的湖北籍宇航员叫聂海胜()8、晚上月亮最亮的时候是农历十五前后()9、月亮上有桂花树和玉兔()10、月亮表面昼夜温差不大()三、选择题(将你认为对的题号填入题后“()”号内)1、你认为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月球是地球的卫星B、月球是地球的行星C、月球能够发光D、月球表面很平坦2、月球表面具有如下特征()A、月球上有风雨雷电B、月球上没有岩石C、月球表面引力较小D、月球上有水3、月相的变化规律是()A、先大后小B、先小后大再变小C、先亮后暗D、先暗后亮4、月相的成因是()A、地球自转B、月球自转C、地球围绕太阳公转D、月球围绕地球公转5、最早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国籍是()A、美国人B、英国人C、苏联人D、中国人6、用肉眼观察月亮能够看到()A、月亮像一个盘子B、月亮上有人C、什么都看不到D、能够看到月亮上模糊的环行山7、你认为对的描述是()A、月球比地球小B、月球比地球大C、两个一样大D、无法比较四、问答题1、月球上的环行山是怎样形成的?2、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风雨雷电现象吗?3、月球上有像地球上这样的树木花草、虫鱼鸟兽吗?4、同一天晚上,我们看到的月亮始终在天空的同一个位置吗?5、在一个月内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6、月相的周期性变化可能是怎样形成的?7、我国古代关于人类登上月球的传说故事是什么?8、宇航员登月前要做哪些准备?五、实验技能题1、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同一天晚上,月球的位置是怎样变化的?2、交流观察到的现象,讨论:不同日期,月球明亮部分的形状和方向有变化吗?3、讨论课本P20上的内容,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中间的空白处4、总结月相变化是怎样形成的?5、请你收集几首与月球相关的诗或词,对其中对或错的内容实行解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
1.让身体热起来,常用的方法有:( ),( ),( ),( )等。
2.钟摆摆动快慢是一定的,这个规律是由( )发现的。
3.挂钟走快,只要把摆线调( )些就行了。
4.古人取火的方法有:( ),( ),( )等。
5.电灯泡发光,是( )能转化为( )能;电壶烧水是(
)能转化为( )能;手折铁丝是( )能转化为( )
能。
6.凡是能够提供( )的物质统称为能源。
7.研究电磁铁的性质时,我们采用( )实验法来做比较。
8.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并以不同的方法( ),( )。
9电磁铁是利用( )通过缠绕的线圈产生( )的装置;由(
)和( )组成。电磁铁是把(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10.电风扇工作时是把( )能转化为( )能。

二.判断。
1.煤、石油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 )
2.电磁铁的磁性大小与线圈匝数和电流大小有关。 ( )
3.能量不会自生自灭,也不会消失,只是形式互相转化。 ( )
4.电磁铁和磁铁的性质是完全相同的。 ( )
5.用力推动摆锤,摆就会摆动的较快。 ( )
6.电磁铁通电时磁力大,断电时,磁力小。 ( )
三.选择题。
1.地球上的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来自于( )
A 煤 B 水 C 太阳
2.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
A 地热能 B太阳能 C 水能 D潮汐能
3.电磁铁磁力大小和( )无关
A 电池正负极 B 电池多少 C 线圈匝数
4.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 )
A 电视 B 电铃 C 电话 D 电饭锅
5.( )是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A 电灯 B 电动机 C 发电机
四、回忆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一)实验:通电的电圈
实验原理:通电后的线圈有磁性
实验器材:大铁钉、带绝缘外皮的细导线、小铁钉、电池、指南针、电
池(多个)、小铁钉等。 实验操作与记录:(步骤略)
1、根据实验器材先制作一个电磁铁,根据你所制作的电磁铁,说一
说,
电磁铁是由_________和_________构成的,它是_________能转化为
_________能的装置。
2、研究电磁铁的特性:(步骤略)
将电磁铁连接电源,用它接近小铁钉,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电源断掉后,再接近小铁钉,现
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磁铁和磁铁相比,电
磁铁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南、北极。
3、制作一个小电磁起重机(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
关系的)。
(1)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串联电池(多个电池排列在一起)的
多少是否有关系,
设计实验时,要使哪些条件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些条件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串联电池越多,可以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电磁
铁的磁力。
(2)要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的多少是否有关系,设计实
验时,要使哪些条件相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哪些条件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
论:线圈匝数越多,可以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电磁铁
的磁力。
4、电磁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广泛,请你举例说明。(至少3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