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_葛洲坝联合调度下的船舶调度优先级算法
三峡(正常运行期)—葛洲坝

三峡(正常运行期)—葛洲坝水利枢纽梯级调度规程主管单位: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批准单位:水利部2015年9月目录1 总则 (1)2 调度运用参数与指标 (5)3 水文气象情报与预报 (13)4 调度控制水位与流量 (15)5 防洪调度 (18)6 发电调度 (20)7 航运调度 (23)8 水资源调度 (28)9 水工建筑物安全运行 (30)10 库区及坝下游河道管理 (37)11 水库调度运行管理 (40)1 总则1.0.1 为科学调度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明确调度和运行管理各方职责,在确保梯级枢纽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梯级枢纽的综合效益,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初步设计、《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结合三峡水利枢纽175m试验性蓄水期调度运行实践,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正常运行期。
1.0.3 三峡水利枢纽的调度任务是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防洪、发电、航运、水资源利用等综合效益。
葛洲坝水利枢纽是三峡水利枢纽的航运反调节枢纽,调度任务是对三峡水利枢纽日调节下泄的非恒定流过程进行反调节,在保证航运安全和畅通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发电效益。
三峡水利枢纽与葛洲坝水利枢纽是不可分割的梯级枢纽,必须联合统一调度。
1.0.4 三峡水利枢纽的调度原则为兴利调度服从防洪调度,发电调度与航运调度相互协调并服从水资源调度,协调兴利调度与水环境、水生态保护、水库长期利用的关系,提高三峡水利枢纽的综合效益。
1.0.5 三峡水利枢纽按照初步设计确定的特征水位运行。
即正常蓄水位175.0m,防洪限制水位145.0m,枯期消落低水位155.0m。
葛洲坝水利枢纽正常运行水位66.0m,最低运行水位暂定为63.0m。
枢纽的其它运行控制水位及运行方式按本规程第4章(调度控制水位与流量)规定执行。
1.0.6 三峡—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的防洪与水资源调度单位为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国家防总)和长江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以下简称长江防总);发电调度单位为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以下简称国调);航运调度单位为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长航局)和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以下简称三峡通航局);梯级枢纽的运行管理单位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集团), 通航建筑物的运行管理单位在整体竣工验收前专题报国务院研究确定。
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调度规程

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调度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的通航调度工作,保障船舶过坝安全、畅通、高效、有序,充分发挥三峡工程航运效益,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根据《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条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过闸船舶安全检查暂行办法》《三峡(正常运行期)-葛洲坝水利枢纽梯级调度规程》《三峡-葛洲坝枢纽河段通航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的通航调度。
通过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的船舶及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必须遵守本规程。
第三条本规程由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以下简称“三峡局”)负责具体实施。
相关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航道部门、长江航运公安机关及枢纽通航调度相关单位和部门按规定履行各自职责。
第二章通航调度管理水域第四条通航调度管理水域范围:上起云阳长江大桥(长江上游航道里程291.3公里),下至石首长江大桥(长江中游航道里程375.5 公里),全长541.8公里。
第五条通航调度管理水域按照距离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由近到远划分为核心水域、近坝水域、控制水域、调度水域。
(一)核心水域:宜昌长江公路大桥(长江中游航道里程610.8公里)至庙河(长江上游航道里程62.5公里)之间的水域。
(二)近坝水域:枝城长江大桥(长江中游航道里程568.3公里)至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之间的水域和庙河至巴东长江大桥(长江上游航道里程122.4公里)之间的水域。
(三)控制水域:荆州长江大桥(长江中游航道里程481.5公里)至枝城长江大桥之间的水域和巴东长江大桥至巫山长江大桥(长江上游航道里程168.0公里)之间的水域。
(四)调度水域:石首长江大桥(长江中游航道里程375.5公里)至荆州长江大桥之间的水域和巫山长江大桥至云阳长江大桥(长江上游航道里程291.3公里)之间的水域。
第六条三峡局、海事管理机构根据本规程和过坝船舶联动控制有关规定,结合重点水道通航管控要求,对通航调度管理水域内过坝船舶实施总量控制和分段管理。
三峡-葛洲坝枢纽河段通航管理办法

三峡-葛洲坝枢纽河段通航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三峡-葛洲坝枢纽河段(以下简称枢纽河段)通航管理,维护水上通航秩序,保障船舶安全、便捷、有序通过该河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航道法》、《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避碰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枢纽河段从事与通航有关的活动适用于本办法。
第三条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以下简称长航局)主管枢纽河段通航管理工作。
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以下简称三峡通航管理机构)负责本办法的具体组织实施。
相关海事、航道管理机构及长江航运公安机关按本办法规定履行各自职责。
第二章航行与停泊第四条船舶进入枢纽河段前,应对舵、锚、主辅机、航行信号、通信、助航、消防、救生、应急设备以及装载与系缆设施等进行检查,确保船舶适航、船员适任。
装有GPS、AIS等船载终端的船舶应保持其船载终端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第五条通过枢纽河段的船舶应按有关规定接受安全检查。
第六条船舶在通过枢纽河段的曲溪至乐天溪、大沙坝至鲤鱼潭、母猪嘴至中水门航段时,船长、轮机长应值守。
第七条船舶过坝应按三峡通航管理机构的调度指令发航,按通行信号有序进出船闸、升船机及引航道。
第八条船舶通过三峡船闸引航道、升船机引航道及其共用引航道时应遵守以下规定:(一)各自靠本船右舷一侧行驶;(二)进出升船机的船舶应避让进出三峡船闸的船舶;(三)进出升船机上、下引航道的上行船舶横驶过河时,应让清顺航道行驶的船舶;(四)进三峡船闸的上行船舶,遇等让区内进升船机下引航道的船舶时可从该船左舷通过,船舶通过期间应加强联系并留足安全距离。
第九条当升船机下引航道右侧隔流堤上行信号标揭示绿色信号时,拟进升船机的船舶可进入升船机下引航道;揭示红色信号时,拟进升船机的船舶应在等让区等让。
当升船机下引航道右侧隔流堤下行通行信号标揭示绿色信号时,允许升船机下引航道内的船舶下行;揭示红色信号时,禁止升船机下引航道内的船舶下行。
三峡—葛洲坝梯级枢纽联合调度运用

关 键 词: 合 调 度 ; 合 效益 ; 级 水 电站 联 综 梯 摘 要 : 峡一 葛 洲 坝 梯 级 枢 纽 规模 大 , 力 联 系 密 切 , 用环 境 复 杂 , 个 枢 纽 的 统 一 联 合 调 度 运 用 是 实 现 梯 级 三 水 运 两
枢纽 科 学 调 度 的保 障 。依据 梯 级 枢纽 的任 务 、 用 特点 及 上 游洪 水 特 性 . 三 峡一 葛秽I 梯 级 枢纽 实 施 联 合调 度 的 运 对 + 坝
Ke od:o t i a h cmpee s ebn f; acd yrpw r ttn yW r sj n ds t ; o rhni eetcsaehdoo e a os i p c v i s i
Ab t a t h e r e — e h u a c s a e r s ro r a e a lr e s ae ls y r u i e ain a d a c mp e sr c :T r e Go g s G z o b a c d e e v i h v a g c l ,a co e h d a l rl t n o l x s c o
5
. 屯 喜
. 址
葛洲坝梯 级枢 纽 联合 调 度运 用
.
L. S
. . I. 址 J 址
业
. 驰
. — 址 L. — . — . 址 善 S 喜 S
. S
.
址 . 驰
赵 云发 , 继顺 , 志 武 张 刘
( 国长江 电力股份 有 限公 司 , 北 宜 昌 4 3 3 ) 中 湖 4 1 3
电源 电 站机 组 2台( 机 容 量 量 7 单 0万 k ) W ,工 程 总 装 机 容 量 2 2 0万 5 k 。 电站 机组 最 大 引 用流 量 约 3 0 / W 10 0 m3 s 12 葛 洲 坝 水 利枢 纽 .
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调度规程

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通航调度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的通航调度工作,保障船舶过坝安全、畅通、高效、有序,充分发挥三峡工程航运效益,提升长江黄金水道功能,根据《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条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过闸船舶安全检查暂行办法》《三峡(正常运行期)-葛洲坝水利枢纽梯级调度规程》《三峡-葛洲坝枢纽河段通航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的通航调度。
通过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的船舶及其所有人、经营人、管理人必须遵守本规程。
第三条本规程由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以下简称“三峡局”)负责具体实施。
相关省(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海事管理机构、航道部门、长江航运公安机关及枢纽通航调度相关单位和部门按规定履行各自职责。
第二章通航调度管理水域第四条通航调度管理水域范围:上起云阳长江大桥(长江上游航道里程291.3公里),下至石首长江大桥(长江中游航道里程375.5 公里),全长541.8公里。
第五条通航调度管理水域按照距离三峡-葛洲坝水利枢纽—1—由近到远划分为核心水域、近坝水域、控制水域、调度水域。
(一)核心水域:宜昌长江公路大桥(长江中游航道里程610.8公里)至庙河(长江上游航道里程62.5公里)之间的水域。
(二)近坝水域:枝城长江大桥(长江中游航道里程568.3公里)至宜昌长江公路大桥之间的水域和庙河至巴东长江大桥(长江上游航道里程122.4公里)之间的水域。
(三)控制水域:荆州长江大桥(长江中游航道里程481.5公里)至枝城长江大桥之间的水域和巴东长江大桥至巫山长江大桥(长江上游航道里程168.0公里)之间的水域。
(四)调度水域:石首长江大桥(长江中游航道里程375.5公里)至荆州长江大桥之间的水域和巫山长江大桥至云阳长江大桥(长江上游航道里程291.3公里)之间的水域。
第六条三峡局、海事管理机构根据本规程和过坝船舶联动控制有关规定,结合重点水道通航管控要求,对通航调度管理水域内过坝船舶实施总量控制和分段管理。
三峡-葛洲坝联合过闸调度的研究-创新创业项目

方案二
对两个目标同时优化
单目标算法
多目标算法
三峡-葛洲坝联合过闸调度问题求解
算法1 结合三峡过闸调度技术规程, 船闸的尺寸等参数,并对船舶 的申报信息进行技术统计,设 计相应的算法。
三峡-葛洲坝联合过闸调度问题求解
算法2 单目标优化算法 寻找并设计高效的智能 算法用于高维度,非线 性约束的时间表优化。
三峡-葛洲坝联合过闸调度问题的研究
1. 立项背景 2.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3. 项目方案及关键技术路线 4. 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5. 项目预期取得的成果
项目预期取得成果
• 提交一套利于提高三峡-葛洲坝联合通航调度综 合效率的方案和理论。
• 拟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3篇,其中被SCI、EI和ISTP收录1-2篇以上,课 题进展阶段小结及研究总结报告。
三峡-葛洲坝联合过闸调度问题的研究
1. 立项背景 2.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3. 项目方案及关键技术路线 4. 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5. 项目预期取得的成果
三峡-葛洲坝联合过闸调度问题的研究
1. 立项背景 2. 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3. 项目方案及关键技术路线 4. 研究基础与工作条件 5. 项目预期取得的成果
将倒闸计划安排在 1 号船闸,其次是 3 号船闸,2 号船闸尽量避 免倒闸) 葛洲坝三个船闸的载荷比例(16:20:42) (2)船舶航行的相关约束 船舶过坝时间大于到锚地时间等硬性约束 船舶等待时间约束,尤其是旅游客船待闸时间。 船舶航向方向与闸次方向一致
三峡-葛洲坝联合过闸调度问题数学模型
(3)闸室排挡约束
• (3) Yuan X, Ji B, Zhang S, et al. A New Approach for Unit Commitment Problem via Bi nary Gravitational Search Algorithm. 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14; 22:249-260. (A类, IF: 2.679)
葛洲坝枢纽河段航运条件及航运调度规程技术研究

三峡-葛洲坝枢纽河段航运条件及航运调度规程技术研究报告简本1 概述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综合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具有防洪、发电和航运等巨大的综合效益,葛洲坝水利枢纽是三峡工程的反调节航运梯级。
三峡工程按水库的蓄水分期分为围堰发电期、初期运行期和正常运行期。
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10日蓄水至135m,进入围堰发电期,2006年10月28日蓄水至156m,进入初期运行期,运行若干年后蓄水至175m,进入正常运行期。
2003年6月三峡工程蓄水至135m后,三峡库区航运条件明显改善,三峡工程的航运效益将得到进一步显现。
但三峡工程是综合利用工程,水库运用水位和运用方式受防洪、发电、排沙等要求限制,三峡和葛洲坝水利枢纽的梯级联合调度运行在带来巨大航运效益的同时,也将对长江中上游的航运条件造成重大影响,范围包括库尾变动回水区、常年库区、坝区、两坝间和葛洲坝以下相关河段,涉及到航道、港口、船舶和坝区通航等多方面。
水库调度运行将制订一个综合的梯级调度规程来规范,而航运调度规程是制订三峡-葛洲坝梯级调度规程的重要部分,是充分发挥三峡工程航运效益的重要保障。
因此,研究三峡河段航运条件和航运调度规程至关重要。
2004年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专题会议纪要指出,三峡总公司要抓紧委托长江委编制156m水位运行调度规程方案,并积极协调水利部、交通部、国家电网公司,争取尽快完成156m水位运行调度规程的讨论、修编和报三峡建委审批工作,同时,请交通部制定有关156m水位运行的航运规程。
为此,交通运输部要求长航局提前启动研究工作,并于2007年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计划中立项“三峡-葛洲坝枢纽河段航运条件及航运调度规程技术研究”。
本项目主要研究了三峡—葛洲坝枢纽梯级调度运行对长江航运的影响问题,提出了在枢纽梯级调度中保障航运安全的关键技术参数和相应的航运调度规程,通过研究较好地解决水库运行对库尾航道、坝区通航条件、船闸运行、两坝间水流条件、坝下航道水深等的不利影响,为参与制定《三峡(初期运行期)-葛洲坝水利枢纽梯级调度规程》提供了技术支撑,以保障长江航运安全并充分发挥三峡工程航运效益。
基于三峡—葛洲坝通航枢纽匹配运行的 联动船舶待闸分区控量研究

基于三峡—葛洲坝通航枢纽匹配运行的联动船舶待闸分区控量研究1. 引言1.1 引言引言是文章的开篇部分,其目的是为读者介绍文章的主题和研究背景,并引导读者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本文将围绕基于三峡—葛洲坝通航枢纽匹配运行的联动船舶待闸分区控量研究展开讨论。
三峡—葛洲坝通航枢纽是中国重要的水运交通枢纽之一,为船舶进出提供了便利条件。
由于船舶数量的增加和运行情况的复杂性,如何有效地控制船舶的待闸分区和运行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通过分析三峡—葛洲坝通航枢纽的运行机制和船舶的联动控制特点,提出一种分区控量策略,旨在优化船舶的等待和通航流程,提高运输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验证所提出的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旨在为提高水运交通枢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船舶待闸分区控量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2. 正文2.1 研究背景三峡—葛洲坝通航枢纽是中国长江上最重要的水运枢纽之一,其运行对长江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起着关键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航道的船舶运输量不断增加,给通航枢纽的运行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
目前,通航枢纽的待闸船舶经常出现拥堵现象,导致船舶通行效率低下,甚至引发船舶事故。
如何有效地控制船舶的进出,提高通航枢纽的运行效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联动船舶待闸分区控量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三峡—葛洲坝通航枢纽的运行特点和现有问题,探讨采用分区控量策略来优化船舶的进出流程,提高通航枢纽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通过数据分析与模拟实验,验证提出的控量策略的有效性,并为通航枢纽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2.2 相关概念解释相关概念解释部分是对于本研究中涉及到的一些专业术语和概念进行解释和说明。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涉及到以下几个关键概念:1. 三峡—葛洲坝通航枢纽:指位于长江中游的三峡—葛洲坝船闸,是长江上重要的航运枢纽之一,连接着上游和下游的航运交通,承担着运输货物和人员的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引 言
随着三峡船闸正式投入运行, 过坝船舶逐渐 增多, 三峡大坝和葛洲坝的运行工作日益繁重, 对 三峡2葛洲坝梯级水利枢纽通航实行统一的行业 调度管理体制就成了一个迫切的需求。 三峡2葛洲坝联合调度的实质就是根据过坝 船舶流量、 船舶特性 ( 船舶类型、 装载货物种类、 船 舶过闸尺度、 主机功率等) 、 通航条件、 通过能力以 及航道、 水情、 气象等相关因素, 按照 “先到先过、 重点优先兼顾” 的原则, 以最大限度利用闸室面积 和最大限度地减少船舶待闸时间为目标, 追求单 位时间内的通过能力最大化, 经济、 合理的安排闸 次和调度船舶流。 如何合理的设置已申报船舶的权重, 生成船 舶流排序? 这就要求对当前申报过闸的船舶进行 全面综合的评价。 但因为影响船舶权重的因素繁 多, 而且部分因素会随着时间及外部环境变化而 变化, 本文基于船舶静态属性和与静态属性相关 的动态属性, 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原理来分析。 通 过数值实验来测试动态权重公式, 再综合所有相 关属性来进行决策分析, 最后得出合理的船舶权 重排序。
index ) C I =
和习惯, 计划一般分为 24 h 作业计划和 4 h 作业 计划两种) , 根据实际通航情况还可以选择短期作 业计划[ 6 ]。 因此需要在排计划之前生成一个按权 重排序的船舶流, 即对当前时刻的状态给予排序。 排完 1 个计划后再次调用权重算法生成下 1 个船 舶流, 来生成下 1 个计划。 动态权重的属性主要有通航情况和待闸时间 两种, 其中待闸时间的影响较大。 对实际中的某一 艘船, 即使其静态权重很小, 如果待闸时间很长, 那么它的综合权重也应该很大, 而且船舶等级越 高 ( 静态权重越大) , 船舶的静态权重随着待闸时 间增长的速度应该更快一些。 也就是, 船舶的动 态权重是一个与待闸时间和静态权重相关的量。 因而需要确定一个与船舶静态权重和等待时间为 参数的权值函数, 该函数至少具有 2 个特征: 一 是非负性, 二是递增性 ( 与待闸时间相关) 。 排队 论认为系统 ( 按优先权排队) 中成员的重要性具 有 “指数效应” , 也就是, 如果某个成员被延误 ( 没 有被服务) 而等待, 那么该成员接受服务的重要 程度是呈指数递增的[ 5 ]。 因此, 可选用一个指数 函数来确定每一过闸船只的动态权重。 根据心理 学中对不满意问题的数学描述和排队论, 可以设 动态权重 ( 5) w d j = pw sj exp ( k td ) 式中: w sj 为该船的静态权重; td 为待闸时间; p 和k 为比例系数, 可根据通航情况不同而变动。 由于 w sj 和 td 是外部给定的, 因此动态权重公式中p 和k 系数是动态权重公式的待定变量, 动态权重公式 的确定将归结为如何确定 p 和 k 系数。 本文提出 通过给定确定的各类静态权重的船舶排序结果来 反推 p 和 k 系数的思路。对第 j 条船, 其权重w j = w sj + w d j , 那么对于给定的一组船舶, 则可根据其 合理的权重排序来反推 p 和 k 系数, 问题的实质 等价于设定什么 p 和 k 可以始终保持船舶权重排 序合理。 反推 p 和 k 系数的方法可以通过拟合系 数, 或者通过神经网络来得到合理的系数。
R I 的值是这样得到的, 用随机方法构造 500 个样本矩阵: 随机地从 1 ~ 9 及其倒数中抽取数字
′ 构造正互反矩阵, 求得最大特征根的平均值 Κ m ax , ′ Κ n m ax 。 n- 1 ( 3 ) 计算一致性比例 ( con sistency ra t io ) CR
在属性, 即在船舶申报过闸之后就不再改变的属 性。 而动态属性则是随着时间以及外部环境的变 化而变化的属性。 静态的属性可分为船舶类型、 船舶尺度、 船舶 隶属、 过坝方式和货种等 5 个方面, 其具体说明如 表 1 所列。 调度原则如下。 船舶类型: 涉外旅游船比一般旅游船优先, 一 般旅游船比客船优先, 客船比货船优先。 船舶尺 度: 尺度较大的船舶优先。 船舶隶属: 外国籍船舶比一般船舶优先。 过坝方式: 连过 2 坝的船舶优先。 货物类型: 集装箱船比一般货船优先。
128
交通与计算机 2006 年第 6 期 第 24 卷 总 133 期
三峡2葛洲坝联合调度下的船舶调度优先级算法
甘 勇 齐 欢 肖恒辉
(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 430074)
摘 要 船舶调度优先级算法是三峡2葛洲坝联合调度系统的核心算法之一, 但因为影响船 舶权重的因素繁多, 而且部分因素会随着时间及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 因此很难加以量化。针对此 问题, 提出了一种动态权重与静态权重相结合的模型。该模型通过模糊综合评价计算静态权重, 并 应用心理学指数模型计算动态权重, 计算结果为船舶提供了有效的过坝综合权重。 该模型的正确 性和有效性已在实际调度系统的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关键词 船舶调度;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动态权重 中图法分类号: U 691+ . 3 文献标识码:
]。 具体算法为
m in
y ij - y j r ij = m ax M m in ( yj - yj
3
- M 0) + M
i
( 3)
2. 1. 2 求得各属性的权重值w
模糊综合评价的应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确定 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 各指标的权重值。层次分析法 (ana lyt ic h iera rchy [ 324 ] 是对一些较为复杂、 较为模糊 p rocess, A H P ) 的问题作出决策的简易方法, 它特别适用于那些 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 实现层次分析法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 1) 构造判断矩阵A。首先由决策人把目标的 重要性进行成对比较。假设评价系统有n 个目标, 把第 i 个目标对第 j 个目标的相对重要性记为 a ij , 通过 a ij 的值就可以得到判断矩阵A。
表 1 静态属性 静态权重属性 说 明 船舶类型 主要分为两大类: 公务船和非公务船 船舶过坝时的长、 宽、 吃水和水面以 船舶尺度 上最大高度等 指船舶的隶属省份、 集团、 公司和外 船舶隶属 国籍船舶等 过坝方式 分为仅过 1 坝和连过 2 坝 分为集装箱、 煤炭、 矿石、 水泥和钢 货物类型 材等
动态属性可从通航情况和待闸时间两方面考 虑, 如表 2 所列。
表 2 动态属性 动态权重属性 待闸时间 通航情况 说 明 船舶等待过闸时间 ( 只计算未过闸 船舶) 通航情况是对报告期内申请过闸 船舶的面积之和与可用闸次面积 2 者 对比状况的描述
1 影响船舶流排序的主要因素以及
调度原则
标很难或根本不能用适当的统计数据来衡量其优 劣。 常常需要请若干个同行专家对评价的对象按 指标打分, 再用各专家打分的平均值作为相应指 标的属性并据此确定被评价对象的优劣。 假设被 邀请的各位专家意见的重要性相同, 则每个专家 在评价中理应发挥同样的作用。 但是, 对同一批被 评价对象的同一指标, 由于不同专家的打分习惯 不同, 所给分值所在区间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 为 使各位专家的意见在评价中起同样重要的作用, 应该把所有专家的打分值范围规范化到相同的分 值区间 [M 0 - M
影响船舶流排序的主要因素可分为静态属性 和动态属性 2 个方面。 静态属性主要指船舶的内
收稿日期: 2006207216; 修改稿收到日期: 2006211207
待闸时间: 待闸时间越长权重越大 ( 体现先到 先过) , 等级较高的船舶随着待闸时间的增加, 其
三峡2葛洲坝联合调度下的船舶调度优先级算法—— 甘 勇 齐 欢 肖恒辉
矩阵标准化后转化为相对隶属度矩阵R。 y 11 … y 1m Y = y n 1 … y nm R 11 … R 1m R = R n 1 … R nm ax ) 1 标准变换。设 y m 是决策矩阵第 j 列中的 j
in 最大值, y m 是决策矩阵第 j 列中的最小值, j m in y ij - y j 效益型属性 m ax m in yj - yj ( 2) r ij = m ax y j - y ij 成本型属性 m ax m in yj - yj 2) 专家打分数据的预处理。有时某些性能指
致性。一般 n 越大, C I 越大, 即人为造成的偏差越 大。
( 2) 查 找 相 应 的 平 均 随 机 一 致 性 指 标 R I ( random index ) , 如表 3 所列。
表 3 平均一致性指标 R I 阶数 n
3 4 5 6 7 8 9 10
R IC (n ) 0. 58 0. 90 1. 12 1. 24 1. 32 1. 41 1. 45 1. 49
a 11 A = a n1
… a 1m … a nm
2) 用本征向量法求得最大特征根 Κ m ax 和权重 向量w i。 根据判断矩阵, 计算某一准则下各因素的相 对权重, 得出权重向量。 计算相对权重有许多方
130
交通与计算机 2006 年第 6 期 第 24 卷 总 133 期
法, 最早提出、 应用最广泛、 最实用且又有重要理 论意义的是特征根法。 其思路是: 解判断矩阵A 的 特征根问题。 m axw 。式中 Κ m ax 为 Aw = Κ A 的最大特 征根。 它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 归一化后就是排序 权向量 ( 即权重) 的一个估计, 即可求出Κ m ax 及相应 的特征向量w , 并将此作为排序权向量 ( 权重) 。 3 ) 对矩阵A 的一致性校验。对单一准则下的 权重向量进行一致性检验, 即要求判断矩阵大体 上满足一致性。 其步骤如下: ( 1 ) 计 算 一 致 性 指 标 C I ( con sistency Κ n m ax 。 n- 1 C I 的值越大, 表明判断矩阵离完全一致性越 远; C I 的值接近 0, 表明判断矩阵越接近于完全一
129
权重值的增加速度比等级较低的船舶更快一些。 通航情况: 是对报告期内申请过闸船舶的面 积之和与可用闸次面积两者对比状况的描述, 可 以分为通过能力富余和通过能力不足 2 种情况。 通过能力富余: 当需要通过船闸的船舶不是很多, 没有达到船闸通过能力的极限。 这时因为船舶抵 达时间的随机分布和船闸闸室面积 ( 闸室面积大 于单艘船舶面积, 一般需要在同一闸室内安排尽 可能多的船舶艘次, 以提高闸次面积的利用率) 等 特性, 仍然需要对船舶权重进行排序。 通过能力不 足: 船闸的通过能力与船舶过坝需求的矛盾突出, 船舶出现严重滞留和积压时的情况。 在通过能力富余的情况下, 待闸时间在综合 权重中所占的比重较大; 相反, 在通过能力不足的 情况下, 待闸时间所占的比重及其重要性相对要 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