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政园中部空间处理和上海辰山植物园比较
拙政园分析完整版

立水边、秀美倩巧。
其雪梅中总,香部体亭云是旁布蔚植拙局梅亭政以,:园暗水雪香的池香浮主为,动景指。中梅又区心花称,,。冬为云亭亭蔚。精台,华楼指所花榭木在皆繁。临盛面。水此积而亭约建适1宜,8早.池5春亩广赏。 树茂,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 明。总的格局仍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 风格。以荷香喻人品的“远香堂”为中部拙政园主景区 的主体建筑,位于水池南岸,西为“雪香云蔚亭”,东 为“待霜亭”。远香堂之西的“倚玉轩”与其西船舫形 的“香洲”(“香洲”名取以香草喻性情高傲之意)遥遥 相对,两者与其北面的“荷风四面亭”成三足鼎立之势, 都可随势赏荷。倚玉轩之西有一曲水湾深入南部居宅, 这里有三间水阁“小沧浪”,它以北面的廊桥“小飞虹” 分隔空间,构成一个幽静的水院。
花木为胜
远香堂、荷风四面亭的荷 (“香远益清”,“荷风来四面”)
花木为胜
倚玉轩、玲珑馆的竹 “倚楹碧玉万竿长” “月光穿竹翠玲珑”
花木为胜
待霜亭的桔 (洞庭须待满林霜”)
花木为胜
听雨轩的竹、荷、芭蕉 (“听雨入秋竹”,“蕉叶 半黄荷叶碧,两家秋雨一家 声”)
花木为胜
玉兰堂的玉兰 “此生当如玉兰洁”
花木为胜
拙政园向以“林木绝胜”著称。早期王氏拙 政园三十一景中,三分之二景观取自植物题 材。至今,拙政园仍然保持了以植物景观取 胜的传统,荷花、山茶、杜鹃为著名的三大 特色花卉。仅中部二十三处景 观,百分之八十是以植物为主景的景观。
花木为胜
“夹岸植桃,花时望若红霞”
花木为胜
丛桂参差,垂柳拂地,“林木茂密,石藓然”
空间布局
西花园
洒兰雪”诗意而名,堂中南面置漆
上海辰山植物园游览过后感想

上海辰山植物园游览过后感想上海辰山植物园可真是个好地方。
一进去就感觉像是闯进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
那大片大片的植物,种类多得让人眼花缭乱。
眼睛都不知道该往哪儿看了,就像小孩子进了糖果店,每个都想瞅一瞅。
温室里的植物更是奇特。
那些热带植物,叶子大得像把小伞,感觉能把自己整个儿遮起来。
还有些植物的花朵,颜色艳丽得不像话,就像画家用最浓烈的色彩涂抹出来的。
在这里,仿佛能看到全世界的植物都聚在一起开大会,每一株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植物园里的湖泊也很迷人。
湖水清澈得能看到湖底的石头和游动的小鱼。
湖周围的垂柳就像一个个温柔的姑娘,发丝轻垂在湖面上。
坐在湖边的长椅上,微风轻轻吹过,那感觉就像妈妈的手在抚摸自己的脸,特别舒服。
走在园子里的小路上,脚下是软软的泥土和落叶。
时不时还能听到鸟儿的歌声,那声音清脆得像有人在耳边敲响了小铃铛。
有时候还会遇到一些小动物,小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眼睛滴溜溜地转,好像在跟你玩捉迷藏。
在辰山植物园里,时间好像都变慢了。
没有城市里的喧嚣和忙碌,只有植物和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这里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能让人忘记所有的烦恼和疲惫。
我觉得上海辰山植物园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它不仅仅是一个植物园,更像是一个能让人心灵得到慰藉的港湾。
不管是谁,只要走
进这里,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被这里的一切所感染。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上海辰山植物园景点介绍

上海辰山植物园景点介绍上海辰山植物园位于上海杨浦区,是由上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世界级植物园。
植物园毗邻上海辰山半岛公园,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植物园核心区、培育区和生态观赏区,总规划面积约1000公顷,是中国植物园专业里得到保护和研究的最大单体。
植物园核心区主要有四大景观:中国花卉景观、热带雨林景观、亚洲乔木林景观和灌木林景观,它们具有多样的景点、特色植物和生态群落,各自又有不同的特色。
中国花卉景观包括两个贴近辰山江的花园,有仿古胡同、古典园林、花园林和中药材展示区等多种景观。
此外,还布置了许多野生植物,如鸟英松、青松、白桦、黑松等。
热带雨林景观是植物园最受游客欢迎的景点,它们包括热带雨林、阿拉斯加森林和熊猫生态园。
在热带雨林里,有红头斑鸠、火烈鸟、金丝猴等热带动物,还有各种原始植物,如桃金娘、球兰、鹿角枫等。
在阿拉斯加森林里,让游客们体验冰岛的神秘感,在熊猫生态园中,有体验熊猫文化和观看活动的机会。
亚洲乔木林景观以乔木森林的形式建设,包括乔木森林、森林小径和林间道,是植物园收集、研究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游客观赏野生动植物良好的景观。
尤其是在森林小径上,有很多原始植物,它们有着各自特有的形态和色彩,令人叹为观止。
灌木林景观以数量庞大的灌木林为主,其中也有不少仿生景观,有湿地景观、湖泊景观、滩涂景观和灌木丛景观等,令植物园整体景观更加丰富多彩。
培育区是植物园的绿色教育基地,除了有仿生群落植物展示区外,还有草地景观、宝石景观、温室景观等。
这里的植物更加精,其中的仿生群落植物展示区,是植物园里最具特色的景点,其中有珍稀动植物,如嫩叶榕、椰子、宫粉桃等。
生态观赏区是植物园里最繁华的景点,以古树名木为主,其中有德国杉、波斯梨、垂柳、松杉、野梅、苍耳等,其中的苍耳更是植物园的著名景点,拥有“上海第一棵苍耳木”的美称。
此外,植物园还有大量的活动,如每月举行的花卉比赛、拍照比赛、特技表演、音乐会、花车游行等,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植物园的热闹景象。
拙政园空间分析知识讲解

建筑设计 |拙政园空间分析姓名:穆垚班级:环艺106班学号:201005014612 指导教师:岳璐目录一、园林简介二、园林内部构成三、园林表现特点四、园林空间与功能五、园林空间处理手法六、总结园林简介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拙政园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绿水环绕,水面面积约占全园面积1/3,水是全园的纽带和灵魂。
据《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
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
”充分反映出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
园林内部构成东园东区的面积约31亩,地势空旷,平岗草地,竹坞曲水,芙蓉树、天泉亭等亭阁点缀其间。
兰香堂是东部主厅,厅中部屏门南侧为漆雕《拙政园全景图》,把全园景色融于一壁。
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
拙政园东园重要的景点有秫香馆、松林草坪、芙蓉榭、天泉亭等,拙政园的纪念品店也设在此处。
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
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
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茶室)。
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
中园从东部进入中园,一泓清池映入眼帘,古树,垂柳拂水,湖石峻秀。
远处一洞隐约可见。
池南厅堂林立,错落有致。
池北岩岛,溪桥相连,百年枫杨。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面积约18.5亩。
其总体布局以水池为中心,亭台楼榭皆临水而建,有的亭榭则直出水中,具有江南水乡的特色。
总的格局保持明代园林浑厚、质朴、疏朗的艺术风格。
激情_求解于绿色_上海辰山植物园建筑设计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Vol.41,No.11,2011工业建筑2011年第41卷第11期1编者按:上海辰山植物园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绿色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配套工程,是城市化进程中构建和谐城市、优化生态环境、共创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的示范项目。
辰山植物园位于上海松江新城北侧,佘山西南,规划用地约202ha ,由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等四大功能区组成。
项目规划设计的总体构思解构于篆书的“园”字。
“园”字的外框由堆坡形成的绿色植物环绕带———绿环构成,它宛如一条绿缎将植物园的科研中心、入口综合建筑及大跨度铝合金弧形温室建筑群等连成一体,并起到分隔园区内外空间的作用。
然而由于缺乏可借鉴的经验和依据的规范,同时受竣工期的限制,在深厚软弱土层上堆坡对临近建构筑物不利影响的控制及大跨度弧形铝合金温室建筑群的设计等,都对园区主体结构的设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以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李亚明总工为首的上海辰山植物园项目团队,通过现场和试验室的试验及多方案的细致对比分析,在较短的周期内,以合理的方案圆满完成了主体结构的设计,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本刊特组织该项目组的部分论文,对辰山植物园项目的试验研究、建筑和结构设计中的部分成果予以报道。
激情,求解于绿色———上海辰山植物园建筑设计宗劲松张皓咸珣(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041)摘要:上海辰山植物园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让绿色演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配套工程。
对于公共建筑设计领域,上海辰山植物园的建筑设计颠覆了传统园林建筑的概念,呈现了一个非常独特、个性鲜明的项目。
在设计方案国际招标中,德国瓦伦丁规划组合以其总体规划理念的独特优势脱颖而出。
辰山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建筑物造型复杂、体量巨大,形态与总体环境相互交融;绿色、节能的设计理念得到了贯彻和实施;建筑的技术和艺术得到完美统一。
关于拙政园的建筑赏析

拙政园建筑赏析
拙政园,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它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集山水、建筑、雕刻、园艺于一体,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
以下是拙政园的建筑赏析。
一、建筑风格
拙政园的建筑风格体现了典型的江南园林的特点,淡雅、自然、精致。
园内建筑以白墙、灰瓦、栗柱为主要特色,与周围的山水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
同时,园内的建筑风格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等。
二、建筑布局
拙政园的建筑布局严谨,层次分明。
园内建筑以水为主体,以山石、花木为辅,形成了“山水相映、楼台倒影”的景象。
园内的建筑布局注重空间的变化和景色的层次感,通过借景、隔景、透景等手法,创造出一种幽深、雅致的氛围。
三、建筑细节
拙政园的建筑细节处理得非常精致,充满了艺术感。
园内的门窗、檐口、梁架等部位都有精美的雕刻和绘画装饰,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
此外,园内的石雕、砖雕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四、植物配置
拙政园的植物配置也是其特色之一。
园内植物种类繁多,四季常绿,花木繁茂。
通过合理的配置,形成了“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斑斓、冬景苍翠”的四季景色。
同时,园内的植物配置也与建筑相得益彰,共同营造出一种幽静、雅致的氛围。
总的来说,拙政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严谨的建筑布局、精致的建筑细节和优美的植物配置,展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
它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珍贵遗产。
拙政园空间分析

拙政园空间分析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建筑设计 |拙政园空间分析姓名:穆垚班级:环艺106班学号:4612指导教师:岳璐目录一、园林简介二、园林内部构成三、园林表现特点四、园林空间与功能五、园林空间处理手法六、总结园林简介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苏州四大古名园之一,也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拙政园占地面积52000平方米,又分东园、中园、西园三部分。
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绿水环绕,水面面积约占全园面积1/3,水是全园的纽带和灵魂。
据《王氏拙政园记》和《归园田居记》记载,园地“居多隙地,有积水亘其中,稍加浚治,环以林木”,“地可池则池之,取土于池,积而成高,可山则山之。
池之上,山之间可屋则屋之。
”充分反映出拙政园利用园地多积水的优势,疏浚为池;望若湖泊,形成晃漾渺弥的个性和特色。
园林内部构成东园东区的面积约31亩,地势空旷,平岗草地,竹坞曲水,芙蓉树、天泉亭等亭阁点缀其间。
兰香堂是东部主厅,厅中部屏门南侧为漆雕《拙政园全景图》,把全园景色融于一壁。
其规模大致以明朝王心一所设计的“归园田居”为主。
拙政园东园重要的景点有秫香馆、松林草坪、芙蓉榭、天泉亭等,拙政园的纪念品店也设在此处。
园的入口设在南端,经门廊、前院,过兰雪堂,即进入园内。
东侧为面积旷阔的草坪,草坪西面堆土山,上有木构亭,四周萦绕流水,岸柳低垂,间以石矶、立峰,临水建有水榭、曲桥。
西北土阜上密植黑松枫杨成林,林西为秫香馆(茶室)。
再西有一道依墙的复廊,上有漏窗透景,又以洞门数处与中区相通。
中园从东部进入中园,一泓清池映入眼帘,古树,垂柳拂水,湖石峻秀。
远处一洞隐约可见。
池南厅堂林立,错落有致。
池北岩岛,溪桥相连,百年枫杨。
中部是拙政园的主景区,为精华所在。
完整版)苏州拙政园分析

完整版)苏州拙政园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中的一朵奇葩,数量众多、布局别具匠心、建筑巧夺天工、景致变化多端。
苏州拙政园是苏州各个园林中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始建于公元15世纪初的明代,占地面积平方米,全园分东、中、西三部分。
中园和西园是拙政园的主要部分。
从空间的对比、仰视与俯视、渗透与层次、堆山理水等多个造园设计原则来分析,拙政园符合了私家园林的众多造园手法。
每个建筑都经过仔细推敲,做得非常有意思。
私家园林面积相对较小,因此必须采用对比的手法来展示各种空间。
欲扬先抑是其中一种。
拙政园的入口位于中园南面,通过一个狭小的走廊进入腰门,利用腰门前的小庭院空间种植黄杨、桂和竹,营造园林幽静恬远的氛围。
园门朴素、淡雅,进入腰门后,映入眼帘的是用土石垒成的山,在山上种植乔木、花草,形成一个天然屏风来挡住园中的主体建筑——远香堂。
从游廊绕过土山后,空间就豁然开朗起来,园中大片大片的湖景,筑景顿时袭来,使人从空间上获得愉悦感。
用土山代替常用的影壁,使人不能一览无余地看到全园的景色。
拙政园的入口采用的也是园林中常用的手法,欲扬先抑,营造出极佳的效果。
远香堂是中园的主体建筑,也是整个拙政园的主体建筑,中部的诸多建筑都是围绕着远香堂来为中心来展开的。
___原为主人宴请宾客之处,四面皆为通透长处窗,可以看到四周的美景。
往东,可看到假山之上的绣绮亭,透过通透的窗,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形成对景。
往北是广阔的湖水,湖中植荷花,景色宜人。
与北山上的雪香云蔚亭形成对景,又能隐约见到北山上的另外一亭待霜亭的一角,一藏一露,给人以无尽的想象,趣味十足。
园林中的曲折廊道和通幽小道常常让人联想到。
这些廊道有两种作用。
首先,曲折的廊道不仅可以形成流线上的曲折,还可以形成空间上的曲折,使空间富有变化。
其次,廊道作为一种狭长的带状空间,具有极强的空间引导性,既起引导人流的作用,又起分割空间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拙政园中部空间处理与上海辰山植物园比较
1.拙政园的分析
拙政园的园林艺术,在中国造园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而中部景区,又是拙
政园的精华所在。说道拙政园的中部景区,那是全园的主体和精华所在,主景区
以大水池为中心,水域有聚有散,聚处辽阔,散处曲折。水池东西两侧留有水口,
伸出水尾,疏水若无尽。水中筑有东、西两岛山,将水池分为两部分,西山“雪
香云蔚亭”立于其上,东山“待霜亭”藏于其中,两山之间有溪谷,架小桥,栽
植柑橘梅花,暗合待霜亭,香雪海。西山西南角“荷风四面亭”恰处于水池中央,
西、南各有一曲桥,系统“柳荫曲路”,南街“南轩”,为全园之交通枢纽。中园
之中,最精妙借景,还在于巧借北寺塔。园中水域广袤,曲径通幽,正暗合淡泊
舒朗之意。
远香堂之名取自周敦颐的“香远益清,亭亭净值”,拙政园中部主要厅堂。
堂是一座四平厅,平面为矩形。南北为主向,开有一列落地长窗,东西两面亦是,
但一般均关闭,这一四周为窗的做法在古典园林营造学上成为落地明罩,能是厅
堂内非常空透,方便赏景。堂之南数步,是一泓清池,其间一色清雅花砖铺地,
池边栽广玉兰数株,枝叶扶苏。池上架一座小桥,跨水而去,通向彼岸的黄石假
山和曲廓。山岩古拙,古榆依石,幽竹摇曳,坐厅中南望,是一轴自然古木竹石
小景,看不出明显的入口腰门,堪称园林造景上的“隔”的大手笔。所谓“定厅
堂为主”,所以远香堂的选址是极为重要的。“筑垣须广,空地多存”厅堂周围,
视野开阔,向北望去。正是中部水池,池中芙蓉,香远益清,透过中窗正将“雪
香云蔚亭”借入其中,“顿开尘外想,拟入画中行”。作为主体建筑。远香堂运用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多种造园手法,有着重要的地位。
梧竹幽居建筑风格独特,构思巧妙别致的梧竹幽居是一座亭,为中部池东的
观赏主景。此亭背靠长廓,面对广池,旁边梧桐遮荫、翠竹生情。亭的绝妙之处
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形成四幅花窗掩映、小桥流水、湖光山色、
梧桐清韵的美丽框景画面,意味隽永。四门中,分别描述了北面青竹石笋,四面
嫩荷吐尖,南面梧桐秋雨,东面梅花怒放,正合“切要四时,何关八宅”之意
雪香云蔚亭,园水池西边山岛之巅,系一古朴雅健的矩形方亭。雪香是古代
诗人形容洁白有香之花景的常用语,有的指白菊,有的指杏花,但最多的是指梅
花,如梅林便有香雪海之雅称。此小亭高踞一园之上,似乎与云相映,四周植梅
多本,冬春开花,冷香四溢,故名。池中山岛,全以自然景为胜,四望一片郁郁
苍苍,极为野趣。这一画的景色恰如南朝梁诗人王籍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
更幽”所描绘的意境。亭中悬一额,“山花野鸟间”,雪香云蔚亭是主厅远香堂隔
水的主要对景,它既是赏景的好去处,又是重要的点景之笔,在拙政园中部的风
景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荷风四面亭,池中西岛西南方的六角小亭。这里山岛伸出一只三角形小角,
池水周环,三条游路交汇于亭前:东一比,小路绕山岛而来;南边三曲平桥浮水
可通主厅远香堂的西邻倚玉轩;正西,经由五曲桥可直接柳荫曲路游廓,是拙政
园中路游览的交通枢纽。同时小 亭四面贴水,位置地平,绰约立于池中央,与
高处的雪香云蔚亭相映成趣,是整个水景画面的中心。荷风四面亭与两侧曲桥是
拙政园中部埋水的大手笔。有此一亭两桥,便使中部水面有了明显的分离,而两
曲桥桥身空透,桥栏地平,使视线能一直延伸过去,这种似分非分的处理,仍保
持了池水的开阔和绵延。小亭是桥的中介和加强,若是无亭,两桥相接便显得过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长,与江南园林的风格相违,又使池面相对显得狭小,有此一亭,可使这池中小
景现出两种虚实变化的对比:亭身空透,无遮无拦,与山脚石矶正好互对互称;
桥下有水谓之虚,亭下有石谓之实,从远处赏景,又是横向的一虚一实的对比。
其额悬于东向柱上,两边挂有一联板对“四壁荷花二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画
龙点睛的告诉游览者这一景区的迷人意境。风吹墙动,绿浪翻滚,清香四溢,色、
香、形俱佳。春荷艳,秋水明,冬山静,荷风四面亭不仅最宜夏暑,而且四季皆
宜。
绣绮亭,枇杷园北边假山上的长方亭。登高远眺是古典园林游赏风景的重要
方式,私家花园尽管占地不大,但每每也要设立高处的赏景小筑。绣绮亭是拙政
园中部水池南边唯一的山巅亭台,这里向北可观望大荷花池及水中两座山岛,南
看便是洁静的枇杷小园,西边与远香堂互为对景,东向则是海棠春坞等几组组成。
山下湖石围成的自然形花坛中种植多本牡丹,每当阳春三月,姚黄魏紫,娇艳欲
滴,登亭四望红花绿叶,烂漫如锦。小亭造型很是清秀,四角起翘轻盈又舒展,
台座、柱身及屋顶之间的比例恰到好处,充分展现了古典园林小筑之美。亭西檐
下,悬挂着横卷形成的匾额,上边行楷写着亭名。
香洲位于水边,正当东、西水流和南北向河道的交汇处,三面环水,一面依
岸。登“船”是由三块石条组成的跳板,站在船头,波起涟漪,天地开敞明亮,
满园秀色令人心爽。前眺倚玉轩,左望见山楼,右顾小沧浪。烈日酷暑,此地却
荷风阵阵,举目清凉。天寒地冻,这里照样是鸟飞鱼翔,胜似春光。舫西是船尾,
有小门通往玉兰堂后,门楣题额“野航”两字,取杜甫“野航恰受两三人”诗意,
点出了景观主题。拙政园中的这条早船,不仅建筑手法典雅精巧,引人入胜,还
能使人感悟到一种对高洁人格的追寻。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倚玉轩又称南轩。位于远香堂西侧临池,是四周带廓的三开间小轩主向朝西,
与早船香洲隔水相望。步下三级石阶向北,即是兰曲平桥,去荷风四面亭,向南
有游廓,通向小飞虹廓桥。这一带曲廓弯环回转,形成一曲尺形的小庭院,园内
原先种植青竹数十竿。小轩东廓直接主厅北边的大月台,与之成掎角之势,是拙
政园中部名景之一。小轩在建筑上也颇有特色。为了方便赏景,共有三个出口,
除西向主门外,向南、向东的轩廓上均有出入口,堪称处处领虚。屋顶为歇山构
造,曲线优美,歇山山花探入水面,从对岸山岛看来,其倒影上下相衔,分外姣
好。
拙政园中部空间,处处景物皆有意蕴,种种手法精妙得体,正所谓“虽由人
做,宛自天开”
2.辰山植物园的分析
辰山植物园是以华东区系植物收集、保存与迁地保护为主,融科研、科普、
景观和休憩为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园中的辰山是佘山山系中的一座孤山,如环
绕公园的绿带,爬到山顶可俯瞰公园全景。公园内的矿坑花园和两湖、小岛非常
值得一看,其中,矿坑原址为一处采石场遗址,设计者通过生态修复,并对深潭、
坑体、迹地及山崖进行适当的改造,使其成为一座风景秀美的花园。
辰山植物园分中心展示区、植物保育区、五大洲植物区和外围缓冲区等四大
功能区。中心展示区建造了矿坑花园、岩石和药用植物园等26个专类园。中心展
示区与辰山植物保育区的外围为全长4500米的绿环,展示了欧洲、非洲、美洲和
大洋洲的代表性适生植物。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矿坑花园。矿坑花园位于上海植物园西北角,邻近西北入
口。主要通过绿环道路和辰山市河边主路与整个植物园相连。在辰山植物园整体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
规划中,矿坑定位为建造一个精致的特色花园,总体目标是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
园艺花园,项目主题是修复式花园。通过对现有深潭、坑体、迹地及山崖的改造,
形成以个别园景树、低矮灌木和宿根植物为主要造景材料,构造景色精美、色彩
丰富、季相分明的沉床式花园。
设计立意源于中国古代“桃花源”隐逸思想,利用现有的山水条件,设计瀑
布、天堑、栈道、水帘洞等与自然地形密切结合的内容,深化人对自然的体悟。
利用现状山体的皴纹,深度刻化,使其具有中国山水画的形态和意境。同时参考
嘉庆府志载,立意于辰山“十景”:洞口春云、镜湖晴月、金沙夕照、甘白山泉、
五友奇石、素翁仙冢、丹井灵源、崇真晓钟、义士古碑、晚香遗址。
以空间结构为设计基础(保证整体性),以精细的质感为设计诉求,植物材
料满足植物园展示、科教功能,植物空间层次丰富、结构合理、色彩雅致。
3.总结与分析
艺术源于场地本身。辰山植物园(矿坑花园)是一个富于挑战也富于趣味的
项目,景观设计既借鉴了西方,又从历史的语汇中挖掘,得到的是一个不拘于形
不泥于理论的结果。而拙政园(中部景区)传承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精髓(筑垣
须广,空地多存,任意为持,听从排布),充分体现建筑与环境的匹配,与理水
艺术。
拙政园与辰山植物园在不同的年代建造,但是都体现了人们对园林的美的
追求。
WORD格式-可编辑
专业知识--整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