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真题
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含答案

江苏省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化学(含参考答案)限时7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B —11C —12N —14O —16Cl —35.5Cr —52Fe —56Ag —108Nd —144一、单项选择题:共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我国探月工程取得重大进展。
月壤中含有Ca 、Fe 等元素的磷酸盐,下列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的是A.OB.PC.CaD.Fe2.反应2242PbS+4H O =PbSO +4H O 可用于壁画修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S 的结构示意图为B.22H O 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C.24SO -中S 元素的化合价为6+ D.2H O 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3.实验室进行铁钉镀锌实验。
下列相关原理、装置及操作不正确的是A.AB.BC.CD.D4.明矾()422KAl SO 12H O ⎡⎤⋅⎣⎦可用作净水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半径:()()3AlK r r ++> B.电负性:()()χO χS >C.沸点:22H S H O> D.碱性:()3Al OH KOH>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而不改变反应的焓变,常见催化剂有金属及其氧化物、酸和碱等。
催化反应广泛存在,如豆科植物固氮、石墨制金刚石、2CO 和2H 制33CH OCH (二甲醚)、25V O 催化氧化2SO 等。
催化剂有选择性,如24C H 与2O 反应用Ag 催化生成(环氧乙烷)、用22CuCl /PdCl 催化生成3CH CHO 。
催化作用能消除污染和影响环境,如汽车尾气处理、废水中3NO -电催化生成2N 、氯自由基催化3O 分解形成臭氧空洞。
我国在石油催化领域领先世界,高效、经济、绿色是未来催化剂研究的发展方向。
完成下列小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豆科植物固氮过程中,固氮酶能提高该反应的活化能B.24C H 与2O 反应中,Ag 催化能提高生成3CH CHO 的选择性C.22H O 制2O 反应中,2MnO 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2SO 与2O 反应中,25V O 能减小该反应的焓变6.下列化学反应表示正确的是A.汽车尾气处理:222NO 4CON 4CO ++催化剂B.3NO -电催化为2N 的阳极反应:3222NO 12H 10e N 6H O-+-++=↑+C.硝酸工业中3NH 的氧化反应:32224NH +3O 2N +6H OΔ催化剂D.2CO 和2H 催化制二甲醚:22332O 2CO H CH OC 3H 6H −−−−++→催化剂高温、高压7.下列有关反应描述正确的是A.32CH CH OH 催化氧化为3CH CHO ,32CH CH OH 断裂C-O 键B.氟氯烃破坏臭氧层,氟氯烃产生的氯自由基改变3O 分解的历程C.丁烷催化裂化为乙烷和乙烯,丁烷断裂σ键和π键D.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由3sp 转变为2sp 8.碱性锌锰电池的总反应为22Zn 2MnO H O ZnO 2MnOOH ++=+,电池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
2024年高考真题化学(山东卷)含答案

2024年全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山东卷)化学(含参考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中国书画是世界艺术瑰宝,古人所用文房四宝制作过程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竹管、动物尾毫→湖笔B. 松木→油烟→徽墨C. 楮树皮→纸浆纤维→宣纸D. 端石→端砚2. 化学品在食品工业中也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活性炭可用作食品脱色剂B. 铁粉可用作食品脱氧剂C. 谷氨酸钠可用作食品增味剂D. 五氧化二磷可用作食品干燥剂3. 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正确的是A. 的系统命名:2-甲基苯酚B. 分子的球棍模型:C. 激发态H原子的轨道表示式:D. 键形成的轨道重叠示意图:4. 下列物质均为共价晶体且成键结构相似,其中熔点最低的是A. 金刚石(C)B. 单晶硅()C. 金刚砂()D. 氮化硼(,立方相)5. 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两者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 石灰乳除去废气中二氧化硫,体现了的碱性B. 氯化铁溶液腐蚀铜电路板,体现了氧化性C. 制作豆腐时添加石膏,体现了的难溶性D. 用氨水配制银氨溶液,体现了的配位性6. 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的是B.用试纸测定溶液A. AB. BC. CD. D7. 我国科学家在青蒿素研究方面为人类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青蒿素研究实验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通过萃取法可获得含青蒿素的提取液B. 通过X射线衍射可测定青蒿素晶体结构C. 通过核磁共振谱可推测青蒿素相对分子质量D. 通过红外光谱可推测青蒿素分子中的官能团8. 植物提取物阿魏萜宁具有抗菌活性,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显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2:1:1的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F 19 Al 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化学部分为第7~13题)
B.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发生了散射;豆浆属于胶体,因此,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的散射,B说法正确;
C. 可用于丝织品漂白是由于其能与丝织品中有色成分化合为不稳定的无色物质,C说法不正确;
D.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因此,其可用作水果罐头的抗氧化剂是由于其容易被氧气氧化,从而防止水果被氧化,D说法不正确;
(4)如果焙烧后的产物直接用酸浸取,是否可行?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
(5)“沉淀”步骤中生成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产生 _______。
9. 钴配合物 溶于热水,在冷水中微溶,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备: 。
具体步骤如下:
Ⅰ.称取 ,用 水溶解。
Ⅱ.分批加入 后,将溶液温度降至 以下,加入 活性炭、 浓氨水,搅拌下逐滴加入 的双氧水。
(2)电喷雾电离等方法得到 ( 等)与 反应可得 。 与 反应能高选择性地生成甲醇。分别在 和 下(其他反应条件相同)进行反应 ,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 的曲线是_______(填“a”或“b”。300K、 时 的转化率为_______(列出算式)。
(3) 分别与 反应,体系的能量随反应进程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两者历程相似,图中以 示例)。
(3)反应条件D应选择_______(填标号)。
高考真题化学说题

高考真题化学说题高考化学真题题目是中学生备考的一大焦点,其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其中,解答题中的“说题”要求考生阐述某一现象或问题的原理、过程、应用等,为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一个重要考察点。
下面我们就以一道高考真题为例,探讨化学说题的解答技巧。
【高考真题】某地某学校的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亚硝酸钠溶液反应制备新鲜的氧气气体。
实验中观察到氧气气体反应管中有深蓝色气泡产生,并且有可燃气体逸出。
求解释氧气气体的产生原理及深蓝色气泡的成因。
解题步骤如下:1. 了解实验反应类型和条件。
根据题目描述,可以确定这是一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验。
其中,过氧化氢是氧化剂,在亚硝酸钠存在下被还原为氧气;亚硝酸钠是还原剂,在过氧化氢存在下被氧化。
2. 分析氧气气体的生成原理。
根据反应类型,过氧化氢在亚硝酸钠溶液中被还原的过程产生氧气气体。
氧气气体生成量与反应物的摩尔比成正比,可以利用化学计量关系计算生成氧气的量。
3. 推导深蓝色气泡的成因。
由于题目描述实验中观察到深蓝色气泡产生,并且有可燃气体逸出,可以判断深蓝色气泡是氧气气体与空气中的某种成分发生反应形成的产物,且反应是可燃气体逸出的充分条件。
4. 总结实验结果及分析。
根据上述步骤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氧气气体来自过氧化氢和亚硝酸钠反应,深蓝色气泡由氧气与其他成分反应而成,并伴有可燃气体逸出。
为了进一步分析深蓝色气泡的成因,可以进行实验室测试,找出深蓝色气泡的组成成分及反应机制。
通过以上解题步骤,我们对化学真题中的说题类型有了初步了解。
在解答化学真题时,考生应该注重对实验现象的描述、反应过程的分析、物质转化的计量关系等方面的应用,合理运用所学知识,清晰表达观点,把握解题思路,切忌模糊不清或跑题偏离。
希望广大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充分掌握高考化学说题的解答技巧,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4 年高考河北卷化学试题真题卷含答案

2024年高考河北卷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燕赵大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对下列河北博物院馆藏文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青铜铺首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B.透雕白玉璧主要成分是硅酸盐C.石质浮雕主要成分是碳酸钙D.青花釉里红瓷盖罐主要成分是硫酸钙【答案】D【详解】A.青铜铺首是青铜器,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锡合金,A正确;B.透雕白玉璧是玉石,玉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B正确;C.石质浮雕是汉白玉,汉白玉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正确;D.青花釉里红瓷盖罐是陶瓷,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D错误;故选D。
2.关于实验室安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BaSO4等钡的化合物均有毒,相关废弃物应进行无害化处理B.观察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视C.具有标识的化学品为易燃类物质,应注意防火D.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和通风【答案】A【详解】A.BaSO4性质稳定,不溶于水和酸,可用作“钡餐”说明对人体无害,无毒性,A错误;B.钠与水反应剧烈且放热,观察烧杯中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时,不能近距离俯视,B正确;C.为易燃类物质的标识,使用该类化学品时应注意防火,以免发生火灾,C正确;D.硝酸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使用时应注意防护和通风,D正确;故选A。
3.高分子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线型聚乙烯塑料为长链高分子,受热易软化B.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受热易分解C.尼龙66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D.聚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玻璃)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透明度高【答案】B【详解】A.线型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塑性,受热易软化,A正确;B.聚四氟乙烯由四氟乙烯加聚合成,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受热不易分解,B错误;C.尼龙66即聚己二酰己二胺,由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合成,强度高、韧性好,C正确;D.聚甲基丙烯酸酯由甲基丙烯酸酯加聚合成,又名有机玻璃,说明其透明度高,D正确;故选B。
2023年高考全国甲卷化学真题及答案

时Al(OH)3 的溶解度为
10一 (10一1
=10-3 mol . L一 1,故 B 错误;
C.由图可知,当铁离子完全沉淀时,铝离子尚未开始沉淀,可通过调节溶液 pH 的方法分步沉淀Al3+ 和 Fe3+ ,
故 C 正确;
( ) D . 由图可知, Al3+沉淀完全时,pH 约为 4.7 , Cu2+ 刚要开始沉淀,此时 c Cu2+ = 0. 1mol . L一 1 , ( ) 若 c Cu2+ = 0.2mol . L一 1> 0. 1mol . L一 1,则 Al3+、Cu2+会同时沉淀,故 D 错误;
(6) “热分解”生成粉状钛酸钡,产生的 nCO2 :nCO = _______。
【答案】(1) 做还原剂,将BaSO4 还原
(2) S2 - + H2 O
一HS- + OH-
(3) c
(4)
①. 不可行 ②. CaS也会与盐酸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CaCl2 ,导致BaCl2 溶液中
混有CaCl2 杂质无法除去、最终所得产品的纯度降低
的 BaS 和微溶于水的 CaS;烧渣经水浸取后过滤,滤渣中碳粉和 CaS ,滤液中有BaCl2 和BaS;滤液经酸
化后浓缩结晶得到BaCl2
晶体;
BaCl2
晶体溶于水后,加入TiCl4 和
(NH4
) 2
C2
O4
将钡离
子充分沉淀得到
BaTiO
(C2O4
) 2
;
BaTiO
(C2O4
) 2
经热分解得到BaTiO3
( ) Ksp Fe(OH)3 = c(Fe3+ ) .c3 (OH一 ) = 10一2.5 10一 12 3 = 10一38.5 ,故 A 错误; ( ) B.由点(5,6)可知,此时 pH=5,pOH=9,则Ksp Al(OH)3 = c(Al3+) .c3(OH一 ) =10一6 10一9 3= 10一33 ,pH = 4
2023年高考新课标理综化学真题及精品解析

202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理科综合化学学科1.化学在文物的研究和修复中有重要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竹简的成分之一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 B.龟甲的成分之一羟基磷灰石属于无机物C.古陶瓷修复所用的熟石膏,其成分为Ca(OH)2D.古壁画颜料中所用的铁红,其成分为Fe 2O 32.光学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聚碳酸异山梨醇酯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高分子材料可降解 B.异山梨醇分子中有3个手性碳C.反应式中化合物X 为甲醇D.该聚合反应为缩聚反应3.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学式为()()233434C NH B OCH Cl éùéùëûëû,部分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23C NH éùëû为平面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晶体中存在N-H …O 氢键B.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C<N<OC.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B<C<O<ND.晶体中B 、N 和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相同4.一种以25V O 和Zn 为电极、()332Zn CF SO 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其示意图如下所示。
放电时,2+Zn 可插入25V O 层间形成x 252Zn V O nH O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25V O 为正极B.放电时2+Zn 由负极向正极迁移C.充电总反应:252x 252xZn+V O +nH O=Zn V O nH O ×D.充电阳极反应:-2+x 252252Zn V O nH O-2xe =xZn +V O +nH O ×5.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A常温下将铁片分别插入稀硝酸和浓硝酸中,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无明显现象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B取一定量23Na SO 样品,溶解后加入2Ba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2024年甘肃高考化学试卷(真题+答案)

2024甘肃高考真题化学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框。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Si-28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成语涉及金属材料的是A.洛阳纸贵B.聚沙成塔C.金戈铁马D.甘之若饴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A.2+Ca 和-Cl 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图均为B.3PH 和2H S 的电子式分别为和C.2223CH =CHCH CH CH 的分子结构模型为D.126C 、136C 和146C 互为同位素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物质性质用途A次氯酸钠氧化性衣物漂白B氢气可燃性制作燃料电池C聚乳酸生物可降解性制作一次性餐具D 活性炭吸附性分解室内甲醛A.AB.BC.CD.D4.下列措施能降低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催化氧化氨制备硝酸时加入铂B.中和滴定时,边滴边摇锥形瓶C.锌粉和盐酸反应时加水稀释D.石墨合成金刚石时增大压强5.X 、Y 、Z 、W 、Q 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8。
Y 原子核外有两个单电子,Z 和Q 同族,Z 的原子序数是Q 的一半,W 元素的焰色试验呈黄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 、Y 组成的化合物有可燃性B.X 、Q 组成的化合物有还原性C.Z 、W 组成的化合物能与水反应D.W 、Q 组成的化合物溶于水呈酸性6.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装置不正确的是AB C D 灼烧海带制海带灰准确量取1500mL .稀盐酸配制一定浓度的NaCl 溶液使用电石和饱和食盐水制备22C H A.A B.B C.C D.D7.某固体电解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极1的多孔结构能增大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B.电极2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2-2O +4e =2OC.工作时2-O 从多孔电极1迁移到多孔电极2D.理论上电源提供-2mole 能分解21molH O8.曲美托嗪是一种抗焦虑药,合成路线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合物I和Ⅱ互为同系物CH O SO在条件①下反应得到苯甲醚B.苯酚和()322NaHCO溶液反应C.化合物Ⅱ能与3D.曲美托嗪分子中含有酰胺基团9.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相对应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用蓝色石蕊试纸检验某无色溶液,试纸变红该溶液是酸溶液B用酒精灯灼烧织物产生类似烧焦羽毛的气味该织物含蛋白质C乙醇和浓硫酸加热,产生的气体使溴水褪色该气体是乙烯D氯化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氢氧化钠的碱性比氢氧化镁强A.AB.BC.CD.D10.甲烷在某含Mo催化剂作用下部分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E=1.41eVB.步骤2逆向反应的ΔH=+0.29eVC.步骤1的反应比步骤2快D.该过程实现了甲烷的氧化11.兴趣小组设计了从AgCl中提取Ag的实验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还原性:Ag>Cu>FeB.按上述方案消耗1molFe 可回收1molAgC.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是()2++2++344Cu NH +4H =Cu +4NH ⎡⎤⎣⎦D.溶液①中的金属离子是2+Fe 12.2β-MgCl 晶体中,多个晶胞无隙并置而成的结构如图甲所示,其中部分结构显示为图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负性:Mg<ClB.单质Mg 是金属晶体C.晶体中存在范德华力D.2+Mg 离子的配位数为3温室气体2N O 在催化剂作用下可分解为2O 和2N ,也可作为氧化剂氧化苯制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