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品管七大手法研习班培训教材页
品管新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60页)

▪ 检讨整体的内容,可以再三修正,并将主题放于中
间。
▪ 粘贴卡片,画箭头。 ▪ 明确重点、将重要原因加以着色。 ▪ 写出结论、作总结,提出改善对策。
第二章 关联图
▪ 六、判别方法
▪ 箭头只进不出是问题
问题
▪ 箭头只出不进是主因
主要因素
▪ 箭头有进有出是中间因素 中间因素
▪ 出多于进的中间因素是关键中间因素也可
第二章 关联图
▪ 用关联图进行分析
培训不够
部门联系不够
未追查回复
作业疏忽
没专人送报表
回复时间长
品质异常单结案时间长
资料遗失
未定回复时间
追踪方式不好
追查不明确
第三章 系统图
▪ 一、定义
▪
系统图就是为了达成目标或解决问题,以[目的—
—方法]或[结果—原因]层层展开分析,以寻找最恰当
的方法和最根本的原因。系统图目前在企业界被广泛
▪ 3、中央集中型(向外扩散)
8
1
3
9
2
问题
7
10
4 5
6
11
第二章 关联图
▪ 五、关联图的制作 ▪ 决定主题,并依主题决定动作成员。 ▪ 列举原因,预先由主席定义主题,并要求成员预先
思考,收集资料。
▪ 整理卡片。 ▪ 集群组合,以推理将因果关系相近之卡片加以归类。 ▪ 以箭头联结原因结果,尽量以为什么发问,回答寻
因关连关系。
▪ 表现形式不受拘束,图形可自由书写,有助 于因素之间的连接和转换。
▪ 不同成员图形呈现不同面貌,但结论应很相 近。
第二章 关联图
▪ 四、关联图的类型 ▪ 1、多目的型(两个以上目的)
品管七大手法培训教材(PPT 107页)

三.用邏輯推理法製作特性要因圖 1.確定品質的特征 2.將品質特性寫在紙的右側,從左至右畫一箭頭 (主骨),將結果用方框框上. 3.列出影響大骨(主要原因)的原因,也就是第二 層次原因作為中骨,接著列出第三層次原因 4.根據對結果影響的重要程度,標出重要因素 5.在魚骨圖中標出必要信息 注意事項: 利用5個為什麼進行追踪原因
查檢表 統計完成即可利用QC七大手法 中的柏拉圖加工整理,以便掌握問題的重 心.
查檢表
操作者 不良種類 月 日 月 日
尺寸
缺點 A
材料
其他
尺寸
缺點
B
材料
其他
第三章 層別法
一.何謂層別法?
層別法就是針對部門別.人別.工作方法別. 設備.地點等所收集的數據,按照它們共同的 特徵加以分類.統計的一種分析方法.也就是 為了區別各種不同原因對結果的影響,而以個 別原因為主,分別統計分析的一種方法.
B.定性數據:以人的感覺判斷出來的數據,例如:水 果的甜度或衣服的美感.
四.整理數據應注意的事項
1.問題發生要採取對策之前,一定要有數據作為依 據.
2.要清楚使用的目的. 3.數據的整理,改善前與改善后所具備條件要一 致.
4.數據收集完成之后,一定要馬上使用.
第二章 查檢表
一.何謂查檢表? 為了便於收集數据,使用簡
散佈圖的研判
散佈圖的研判一來般來說有六種形態. 1.在圖中當X增加,Y也增加,也就是表示 原因與結果有相對的正相關,如下圖所 示:
Y
0
品管新七大手法培训教材

品管新七大手法培训教材第一大手法:过程控制在品管领域中,过程控制是一项关键的手法。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调节,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在过程控制中,关键是要建立合适的指标和流程,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第二大手法: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品管中常用的手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找到根本原因,为改进提供依据。
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可以识别问题的发生和规律,找到改进生产过程的关键点,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统计分析的应用可以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竞争力。
第三大手法: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品管的核心理念之一,即不断地寻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执行改进措施、评估效果,循环往复,使产品和过程不断优化和完善。
持续改进需要全员参与,建立改进文化,不断挑战现状,追求卓越,持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大手法:质量管理工具质量管理工具是品管中常用的辅助手法,如排列图、直方图、散点图、因果图、流程图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
合理地运用质量管理工具可以提高问题的识别和分析效率,帮助企业更快地找到解决方案,提升品质管理水平。
第五大手法: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品管中重要的手法之一,通过建立明确、精确、操作规程规范标准,使生产过程和各种管理活动具有可度量性、可重复性,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标准化管理可以减少随机性和不确定性,降低质量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质水平。
第六大手法: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品管中不可忽视的手法之一,它延伸了品质管理的范围,涵盖了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产品交付的全过程。
优化供应链可以降低成本、缩短交货周期、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和稳定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增加企业的竞争力。
第七大手法:团队合作与沟通团队合作与沟通是品控中至关重要的手法之一,只有团结协作、信息共享、心手相连,才能确保品控活动的顺利进行和目标的实现。
品管七大手法精典培训教材

【图4-1】「电视机顾客投诉」柏拉图
柏拉图制作
1)决定数据期间;
2)决定水平横轴:除其他外,按发生数据由大至小,由左至右排定类型顺序;
3)决定左右纵轴:依据最大频次和比例决定左、右纵轴的刻度;
4)长条图绘制:在横轴个类上,将数据大小按左轴刻度画出长条图;
5)折线图绘制:在横轴个类上,将个类数据占总数的累计比例,按右轴刻度画出图点,并用直线由左至右连结;
「直方图」=「品质概要」
【图8-1】汽缸头径长直方图
直方图制作
1)数据范围: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2)计算全距:由「最大值」减「最小值」而得全距值。
3)组数组距:先参考数据总量决定组数,再求算组距=全距÷组数。
4)上下组界:求算各组之上、下组界。
5)组中心点:求算各组之组中心点。
组中心=(上组界+下组界)÷2
日期
不良种类
月日
月日
月日
月日
尺寸
A
1
缺点
材料
其他
尺寸
缺点
B
2
材料
其他
【图3-1】车床加工查检表
10000KM时定期保养
顾客宝号:日期:
车牌号码:保养费用:
车种款式:行驶公里:
作业者:
□电瓶液量□空气滤清器
□水箱□机油
□胎压□分电盘盖
□火星塞□化油器
□风扇皮带
注:4检查9调整6更换
【图3-2】汽车定期保养查检表
【注意】效果确认时应考量:
-不同比较期间的项目和对象是否一致
-季节性的变化是否对数据有影响
-对策外的要因是否对数据有影响
【图4-2】改善前後「电视机顾客投诉」柏拉图
品管新七大手法训练教材培训课件

17
6.做圖:
A.卡片如有無法分入任何一組時.則單獨留下來. B.組的編成若完成后.可對全体做構造性了解的圖解.
再將几個相互位置關係的展開配置.然後用適當的記 號劃出卡片的相互關係
7.口頭發表
對已圖解的內容講出來.並將所想的粗略意見加以說明
8.將KJ圖文章化.並將資料的內容做明白記述
*注意:
事實的記述用肯定語氣表示.解釋的記述則以“大概如
品管新七大手法訓練教材
4
五:各手法在計劃階段使用的時機:
PLAN1:事實很混沌.需要整理.需要明確的將問題顯現 (關聯圖&KJ法)
PLAN2:針對目的.實施問題解決的手段的尋求.目的與 手段的關聯明確確定的階段(系統圖&矩陣圖)
PLAN3:當手法選定之后.以時間系列性的順序加以設定 .作成成功的可能性很高的計劃階段(箭頭圖&PDPC)
品管新七大手法訓練教材
15
3.語言資料的卡片化: 收集到的語言資料將其區別和切開.成為具有
獨立而意義最小的句子(盡量保持原有的意義).并 整理成簡潔的卡片.
4.卡片分類整理: 卡片依語言資料的親和性來湊集.不按道理而
按情念(即感覺)湊集.讀卡片之中.若有相似的紙片 就把它放在一起
品管新七大手法訓練教材
品管新七大手法訓練 教材
二.目的:
1.使學員學習運用相關手法清晰表達邏輯思維 2.使學員更好的使用P.D.C.A管理循環
PLAN: N-7.甘特圖.實驗計劃法 DO: DOE.田口方程.查檢表
CHECK: 直方圖.管制圖.柏拉圖.推移圖.檢定.變異數分析 ACTION: 柏拉圖.查檢表
品管新七大手法訓練教材
此”.“如此想”區別之.
品管新七大手法培训课件

第二章 品管新七大手法概述
❖兩種品管七大手法的區別:
品管七大手法
品管新七大手法
理性面
感性面
大量的數據資料
大量的語言資料
問題發生後的改善 問題發生前計劃、構想
❖兩種品管手法之間相輔相成;
第三章 關聯圖
一、定義:
❖就是把關係複雜而相互糾纏的問題及其 因素,用箭頭連接起來的一種圖示分析工具 ,從而找出主要因素和專案的方法。
•未分类
•追查表不明确
•部门距 •离太远
•未签收
•表格不佳
第四章 系統圖
一、定義: ❖系統圖就是把要實現的目的與需要採取
的措施或手段,系統地展開,並繪製成圖 , 以明確問題的重點,尋找最佳手段或措施 的一種方法。
第四章 系統圖
二、適用範圍: ❖新産品研製過程中設計質量的展開; ❖制訂質量保證計劃,對質量活動進行展開; ❖可與因果圖結合使用; ❖目標、方針、實施事項的展開; ❖明確部門職能、管理職能; ❖對解決企業有關質量、成本、交貨期等問 題的創意進行展開。
•3
•5
第三章 關聯圖
❖應用型(與系統圖、矩陣圖等聯用)
第三章 關聯圖
•五、關聯圖做法:
❖決定題目—以標記寫出主題; ❖ 小組組成—集合有關部門人員組成小組; ❖資料收集—運用腦力激蕩,尋找原因; ❖ 用簡明通俗的語言作卡片; ❖ 連接因果關係製作關聯圖; ❖ 修正圖形—討論不足,修改箭頭; ❖ 找出重要專案、原因並以標記區別; ❖ 形成文章—整理成文章使別人易懂; ❖ 提出改善對策;
思考題
•XX公司發現報表發出到結案的時間太長,往 往延誤處理問題的時效,造成作業上的困擾, 請用關聯圖法尋找原因。以“報表作業時間長 ”爲題目。
品质管理七大手法培训教材共109页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品质管理七大手法培训教材
26、机遇对于有准备的头脑有特别的 亲和力 。 27、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28、目标的坚定是性格中最必要的力 量泉源 之一, 也是成 功的利 器之一 。没有 它,天 才也会 在矛盾 无定的 迷径中 ,徒劳 无功。- -查士 德斐尔 爵士。 29、困难就是机遇。--温斯顿.丘吉 尔。 30、我奋斗,所以我快乐。--格林斯 潘。
品管培训系列教材-QC七大手法(DOC 21页)

品管培训系列教材QC七大手法200X年4月一、QC七大手法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由于受国际制裁,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为扭转困境,日本确定了以质量为中心的技术救国之国策。
在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的指导下,许多日本质量管理专家致力于统计方法简化的研究工作。
他们先后提出新老七种手法,新七种手法为:KJ法、关联图、系统图、矩阵图、矢线图、PDPC法、矩阵数据解析法;老七种手法为: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及分层法。
由于使用上述十四种方法时,只要求应用者懂得应用程序和规则即可就象工人使用榔头、扳手一样方便,因此又称为统计工具。
这就是新老七种手法,又称新老七种工具的原因。
以上的十四种工具,最常用的是老七种工具,即为我们常说的品管七大手法,在下面的章节中将逐一介绍。
七种工具中调查表既适用于数据分析,又适用于非数字数据分析。
分层法、因果图适用于非数字数据分析;控制图、直方图、排列图和散布图适用于数字数据分析。
对品管七大手法,也许你早已熟悉它,也许你还很陌生,但只要能学好此教材,并确实将其应用在工作上,不远的将来,你也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品管大师”!二、柏拉图(一)概念柏拉图是为了从最关键的到较次要的项目进行排序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它是通过区分最关键的与最次要的项目,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佳的改进效果。
在工厂里,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往往不知从哪里着手,而事实上大部分的问题,只要能找出几个影响较大的要因,并加以处置及控制,即可解决问题的80%以上。
要想取得最佳的效果,应当运用“抓主要矛盾、抓重点、抓关键”的原则,选择影响大的重要质量问题进行质量改进,选择起关键作用的主要原因去解决质量问题,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排列图又称为重点图或ABC法。
排列图的另一个别名叫柏拉图,这是因为排列图是美国品管大师裘兰博士(Joseph.Juran)运用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 (Pareto)的系统图加以延伸所创造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2.不符合规格 A.平均值偏左(或偏右) 如果平均值偏向规格下限并伸展至规格下限左 边,或偏向规格上限伸展到规格上限的右边,但制 程呈常态分配,此即表示平均位置的偏差,应对固 定的设备,机器,原因等方向去追查. 上限
8 7 6 5 4 3 2 1 0
下限
13
17
一.计量值管制图
作为管制制程的计量值管制图,一方面以平均数管制 图管制平均数的变化,以全距管制其变异的情形.本节 将介绍平均数与全距管制图,将就管制图在制程中的 每一步详加描述. 计量值管制图的种类如下:
数据
名称
平均数与全距管制图
管制图
X—R管制图
计量值
平均数与标准偏差管制 X —S管制图 图 个别值管制图 X管制图
30
21 11 11 3
2
35 30 25
下限SL130
30
上限SL180
21
20 15
11
10 5 0
119.5~ 126 126~ 132.5
10
11
11
3
3
132.5~ 139
139~ 145.5
145.5~ 152
152~ 158.5
158.5~ 165
165~ 171.5
四.如何依据图案的分布状态判断
20
样本组 22 23 24 25
样本组
X1 39 31 40 46
X2 39 33 40 44
X3 39 35 40 41
X4 40 39 41 41
X5 45 35 42 39
1 2 3 4 5 6 7 8 各组平均 40.4 39. 41 40. 41. 41. 41. 39. 8 4 2 2 2 6 数 5 3 4 3 4 2 6 8 全距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样本组 各组平均 39 41 40.6 38. 37. 41. 45. 40. 8 4 2 6 6 数
实例:平均数与全距管制图
某厂制造全铜棒,为控制其质量,选定内径为管制项目,并决定以X-R管 制图来管制该制程的内径量度,并于每小时随机抽取5个样本测定,共 收集最近制程之数据125个,将其数据依测定顺序及生产时间排列成25 组,每组样本5个,每组样数5个,记录数据如下:
18
样本组 1 2 3 4 5 6 7 8
5
6
4.双峰型
有两种分配相混合,例如两台机器或两种不同原料 间有差异时,会出现此种情形,因测定值受不同 的原因影响,应予层别后再作直方图.
9 8 7 6 5 4 3 2 1 0
7
5.离散型
测定有错误,工程调节错吴或使用不同原材 所引起,一定有异常原存在,只要去除,即可制 造出合规格的制品
10 9 8 7 6 5 4 3 2 1 0
9 8 7 6 5 4 3 2 1 0
3.如图所示为绝壁形,另外一边拖着尾巴,这种偏态型在 理论上是规格值无法取得某一数值以下所产生之故, 在质量特性上并没有问题,但是应检讨尾巴拖长在技 术上是否可接受;例治工具的松动或磨损也会出现拖 尾巴的情形.如下图所示:
10 9 8 7 6 5 4 3 2 1 0
8 7 6 5 4 3 2 1 0
10
B.一则无余裕:制品偏向一边,而另一边有 余裕很多,若制程再变大(或变小),很可 能会有不良发生,必须设法使制程中心值 与规格心值吻合才好.
7 6 5 4 3 2 1 0
11
C.两侧无余裕:制品的最小值均在规格内,但都在规 格上下两端内,且其中心值与规格中心值吻合,虽 没有不良发生,但若制程稍有变动,说会有不良品 发生之危险,要设法提高制程的精度才好.
X1 40 40 42 40 42 43 43 37
X2 40 42 39 40 39 41 38 43
X3 38 39 41 39 42 41 37 43
X4 43 39 43 42 43 40 42 35
X5 41 39 40 41 40 41 41 40
19
样本组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如图中显示中间高,两边低,有集中的趋势,表 示规格.重量等计量值的相关特性都处于安全 的状态之下,制品工程状况良好.如下图所示:
10 9 8 7 6 5 4 3 2 1 0
3
4
2.如图中显示缺齿形图案,图形的柱形高低不一呈现缺 齿状态,这种情形一般就来大都是制作直方图的方法 或数据收集(测量)方法不正确所产生.如下图所示:
7 6 5 4 3 2 1 0
下限
上限
15
六.直方图在应用上必须注意事项
1.直方图可根据由形图按分布形状来观 察制程是否正常.
2.产品规格分布图案可与标准规格作比 较,有多大的差异. 3.是否必要再进一步层别化.
16
第八章
管制图
从每日生产的产品线中所测得的零 乱数据中,找出经常发生和偶然发生事 故的数据,以便帮助找出问题原因,这就 是非依靠管制图不可. 管制图分为两大类,本文每一类举 一例进行讲解
1
直方图例
NO 1 2 3 组界 119.5~126 126~132.5 132.5~139 组中心点 122.75 129.25 135.75 次数 3 11 10
4
5 6 7 8
139~145.5
145.5~152 152~158.5 158.5~165 165~171.5
142.25
148.75 155.25 161.75 168.25
8
6.高原型
不同平均值的分配混合在一起,应层别之后再作直方图
10 9 8 7 6 5 4 3 2 1 0
9
五.与规格值或标准值作比较
1.符合规格
A.理想型:制品良好,能力足够.制程能力在规格界 限内,且平均值与规格中心一致,平均值加减4倍 标准偏差为规格界限,制程稍有变大或变小都不 会超过规格值是一种最理想的直方图.
B.分散度过大:实际制程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均超过规 格值,有不良品发生(斜线规格),表示标准偏差太大, 制程能力不足,应针对人员,方法等方向去追查,要 设法使产品的变异缩小,,或是规格订的太严,应放 宽规格.
8 7 6 5 4 3 2 1 0
下限
上限
14
C.表示制程之生产完全没有依照规格去考虑,或规 格订得不合理,根本无法达到规格.
X1 39 40 43 38 36 40 42 36 37 40 47
X2 41 44 38 40 35 39 46 40 39 37 40
X3 41 42 39 36 39 40 46 43 40 39 39
X4 36 40 41 39 38 39 47 41 38 39 36
X5 38 39 42 41 39 48 47 43 42 43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