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工艺规范测试大纲.
卷烟工艺规范

二、控制指标向控制参数转变;
三、人工控制经验决策向自动控制科学决策。
提出了在制品质量检测岗位的质量检测职能逐步转 变为在线仪器仪表检测校验的职能,建立了批内质量 的概念,明确了卷烟工艺对改进卷烟产品内在质量的 贡献。 我厂个生产工序要结合我厂的工艺设备特点,贯彻 执行《卷烟工艺规范》,不断完善和提高我厂工艺技 术水平,提高在制品和最终产品的控制精度,实现我 厂的产品质量目标和效益目标。
卷烟工艺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
包括工序工艺、原辅材料质量检验项目、卷烟工 艺流程、车间环境及温湿度管理、技术管理及工 艺纪律等等。
工序工艺:包括工艺任务、技术条件、设备性 能及技术要点等技术内容。 卷烟工艺规范的实施及考核,是强化工艺管理的 一个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工艺规范的实施,把企 业工艺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2、配丝贮丝
使烟丝各组分进一步掺配均匀,贮存一段时间, 使烟丝含水率平衡、施加的添加剂均匀渗透,改善烟丝 的物理特性和感官质量,并起到前后工段的平衡缓冲作 用的工艺过程。
三、工艺质量检测
1、物料含水率 指物料中水分质量占物料总质量的比率,以百分数表 示。
2、物料温度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3、烟片结构
一、术 语
1、原料 指烟片、烟梗和再造烟叶(造纸法)。
2、卷烟工艺
将烟片、烟梗等原辅材料制造成卷烟产品的方法和技术。 3、工序
指卷烟加工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加料、烘丝、加香等。
4、工段 由若干个工序组成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制叶丝、制梗丝等。
5、工艺规范 生产某种产品时应遵守的加工方法的技术法规或标 准。
卷烟工艺规范

卷烟工艺规范
卷烟工艺规范是指在卷烟生产过程中要遵守的一系列规定和要求,旨在保障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以下是卷烟工艺规范的一些要点:
1. 原料准备:选择优质的烟叶作为卷烟的主要原料,确保烟叶的干燥、质量和风味符合要求。
2. 制丝工艺:制丝是卷烟生产中的核心工艺环节。
制丝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等参数,确保烟丝的均匀性和适中的含水量。
3. 加香和调配:根据卷烟品牌的要求和市场需求,进行香料的添加和配比。
添加过量的香料会影响卷烟的品质,而添加过少则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4. 包装工艺:包装是保护烟丝,确保卷烟新鲜和卫生的重要环节。
包装过程中要注意包装材料的质量,以及包装机械的工作效率和卫生状况。
5. 质量检测:在卷烟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多项质量检测,如烟叶的含水率、糖分含量、烟丝的拉力和含水量等。
这些检测可以确定产品的质量指标是否符合标准,以及必要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6. 环保措施:卷烟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废水,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卷烟企业要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如设置
烟尘收集装置、废水处理设施等,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7. 安全生产:卷烟生产过程中有一定的火灾和爆炸风险,因此要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演练。
通过遵守卷烟工艺规范,可以保证卷烟产品的质量稳定和生产的安全性。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获得政府的监管部门的认可和支持。
《卷烟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卷烟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学时:40 实验学时:3 学分:2.5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卷烟工艺学》是烟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为了促进烟草行业的科技进步,提高烟草原料和卷烟产品的质量安全性,既满足消费者的要求,又对消费者健康负责。
故它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其主要任务是:一是对烟叶原料的评吸,鉴定烟叶品质的优劣;二对卷烟产品的评吸,评定卷烟质量的优劣。
二、教学内容和方法(一)评吸工作的分类烟草行业的评吸工作分为四类:一是单料烟的评吸,其目的是鉴定烟叶质量的好坏,以指导烟叶种植、配方和发酵工艺的改进。
二是叶级配方的评吸,多用于新产品开发和老产品改造工作,其目的是为了调整和改进叶级配方。
三是加料加香的评吸,其主要目的是选择适宜的加料加香品种及合理的使用比例。
四是产品对比评吸,一是指同一牌号不同生产日期或配方调整、工艺改进的产品;二是指同类型、同等级、不同牌号产品的对比评吸。
其目的是检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以便于更新改造。
(二)何谓感官评吸烟草及其制品的评吸,主要是通过感官评吸进行评价。
感官评吸就是指通过人体感官司去感受烟气的作用,即通过人体的嗅觉、味觉感受去品评产品内在质量的优劣。
当然,这些感官的感受还要通过神经系统、大脑的记忆、语言的表达去完成,而且必须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参与评吸或工作。
(三)评吸基本功一个“瘾君子”可以品评卷烟,但称不上评吸人员,只有经过感官训练后才能担当评吸工作。
而一个优秀的评吸工作者,不仅应该具备良好的味觉、嗅觉、视觉感官功能以及健康的身体,而且还要有勤学苦练、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要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记忆能力。
一个优秀的评吸人员,应该具备以下三个基本功:1. 准确性。
对烟气质量作出准确的判断,并能运用专业的词汇正确描述;2. 灵敏性。
感觉器官对烟气的感受灵敏度高,能鉴别出香味、吃味的变化,包括加料、加香的变化。
3. 再现性。
在对同一样品的反复评吸中,能做到各次判断,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卷烟制造工艺规范2003版

卷烟工艺规范国家烟草专卖局颁发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4目录第一篇总则和技术经济指标1.1 总则1.2技术经济指标第二篇工艺流程2.1 工艺流程的内容2.2 工艺流程的合理性2.3 工艺流程例图(见附件)2.4 工艺流程中的时间2.5 工艺加工能力的核定2.6 工厂生产能力的核定2.7 图例说明第三篇烟片处理3.1 备料3.2 开箱和计量3.3 切片3.4 松散回潮3.5 烟片预配3.6 筛分和加料3.7 配叶贮叶第四篇白肋烟处理4.1 烟片增温4.2 加里料4.3 白肋烟烘焙4.4 加表料4.5 贮叶第五篇制梗丝5.1备料5.2 筛分与回潮5.3 贮梗5.4 烟梗增温5.5 压梗5.6 切梗丝5.7 梗丝加料回潮5.8 梗丝膨胀与干燥5.9 梗丝风选5.10 梗丝加香5.11 贮梗丝第六篇制叶丝6.1 烟片增温6.2 切叶丝6.3 叶丝增温增湿6.4 叶丝干燥第七篇掺配加香7.1 比例掺配7.2 加香7.3 配丝贮丝第八篇膨胀叶丝(CO2)法8.1 叶丝浸渍8.2 松散、贮存、喂料8.3 叶丝膨胀8.4 冷却回潮8.5 叶丝风选8.6 膨胀叶丝贮存第九篇烟支卷接包装9.1 烟丝配送9.2 烟支卷接9.3 烟支包装9.4装箱第十篇滤棒成形10.1 工艺任务10.2 来料标准10.3 质量要求10.4 设备性能10.5 技术要点第十一篇通用技术与环境条件11.1 定量喂料及计量11.2 工序连接与输送11.3 在线检测11.4 除杂系统11.5 计算机控制系统11.6 生产环境第十二篇过程检测12.1 检测任务12.2 检测原则及要求12.3 检测项目及取样方法12.4 检测方法第十三篇关键设备工艺性能点检13.1 点检目的13.2 点检原则13.3 点检项目(见附表)13.4 部分项目检测方法附录A 工序加工质量评价(参考件)14.1 质量评价目的14.2 质量评价内容14.3 质量评价方法14.4 综合质量评价附录B 术语(参考件)15.1 工艺管理15.2 工序工艺15.3 工艺质量检测附录C 饮用标准和规范附录D 设备举例(参考件)附录E 《卷烟工艺规范》修订说明(参考件)附录F 工艺流程图附录G 烟片分组加工部分工艺流程图(参考件)第一篇总则和技术经济指标1.1 总则《卷烟工艺规范》是科研成果及生产实践经验的集成,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可行性,对卷烟生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灵活的加工技术和灵活的加工方法及先进的管理方法,满足其生产需要,提高加工的稳定性,达到用较少投入生产稳定的高质量产品之目的。
卷烟工艺教学大纲

(1) 叶组配方 不同类型烟叶:白肋烟低于烤烟与香料烟。 不同品种(系): 不同部位:下部叶低于上部叶; 烟叶等级:等级高的,焦油量低。 (2)烟丝状况 烟丝宽度适宜、造碎少、成丝率高、烟丝卷曲度好、适 量掺配膨胀丝、再造烟丝的则填充力强、燃烧性好,可有 效地降低焦油的生成量 。 2、卷烟原料的量 主要指单支卷烟的耗丝量。 (1)耗丝量高:产生的焦油量高; (2)耗丝量多:填充力差、燃烧不好,增加焦油生成量; (3)耗丝量多:烟丝密度大、通气差、吸阻增大,抽吸口 数增加,焦油的生成量 也增加。 (二)烟支的规格 烟支的长度与圆周,决定了烟丝柱的体积,也就决定了 烟丝燃烧的量,从而影响焦油的生成量 。
七、单料烟感官质量评定的指标有哪些? 1、外观质量: 颜色、光泽、油分、组织。 2、内在质量: 香气、吃味、杂气、刺激性、劲头、燃烧性、 灰色。 3、香气类型 八、成品烟感官质量评定的指标有哪些? 光泽、香气、谐调、杂气、刺激性、余味。
烟叶的复烤陈化与贮存
烟叶复烤的目的与方法: 烟叶复烤,是烟叶继调制以后的又一次 干燥。它是将烟叶从农产品转变为工业生 产原料的一个整理与准备性的加工过程。 烟叶复烤的目的 1、调整烟叶的水分:18%---12-13% 2、杀虫灭菌 3、去除沙土、杂物及不符合等级的烟叶
原料准备 梗叶分离 复烤 包装
打叶复烤技术优点: • 减少运输周转工作量; • 有利于专业化生产; • 减少回潮工作量,节约能源,减少造碎 • 有利于烟草的国内外贸易; • 缩短卷烟厂的工艺路线,节约投资; • 拓宽了卷烟厂的配方范围; • 减少城市污染; • 提高烟草利用率,有利于烟叶的综合利用。
(三)生理强度:生理强度(劲头),主要是烟碱 对人体生理的一种效应,使吸烟者感到满足与兴 奋的程度。 (四)安全性:指卷烟原料在燃烧时,所产生的各 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成分,应控制在一定的标准 以内。 十六、卷烟燃烧的区域:高温燃烧区、热解蒸馏区、 低温冷凝区。 十七、主流烟气(Mainstream Smoke, MS)指从 卷烟的滤嘴端吸出的烟气。 侧流烟气(Sidestream Smoke, SS)指抽吸 间隙从燃烧端释放出来,以及透过烟纸扩散,而 直接进入环境的烟气。 十八、烟气气溶胶的组分有哪些? (1)气相物质(2)粒相物质(3)烟气中的半挥 发性成分
卷烟工艺规范

卷烟工艺规范卷烟工艺规范是指在卷烟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卷烟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和执行的一系列工艺规范和操作程序。
下面是一份卷烟工艺规范的简要范例,共计1000字。
一、原料准备1. 原烟丝:选择质量良好、含水率适宜的原烟丝,进行质检,确保无异味和病虫害,并按照规定的配方比例进行筛选和混合。
2. 香料和添加剂:选择符合标准的香料和添加剂,按照配方要求进行混合,并进行质检,确保无毒害物质和过量添加。
二、切丝工艺1. 切丝机调试:切丝机的切割刀片要保持锋利,碾压轮要平衡,刀片和碾压轮的间隙要适中,保证切割效果和切丝速度。
2. 切丝速度:根据不同的烟丝配方和烟丝水分含量,调节切丝速度,实现切割均匀,不破损烟丝。
三、烘丝工艺1. 烘丝温度和时间:根据不同的烟丝种类和配方,确定烘丝温度和时间,进行烘丝过程。
烘丝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烟丝质量下降。
2. 烘丝设备:确保烘丝设备的调节精确,保持烘丝温度的稳定性,确保烘丝效果均匀。
四、薄荷滤嘴加香工艺1. 加香方式: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薄荷香料浸液,进行滤嘴加香。
加香液浓度要符合标准,加香时间要恰当,确保加香效果均匀。
2. 加香温度:加香时,控制加香液的温度,确保香精不挥发和破坏烟丝的香气。
五、卷烟机工艺1. 卷烟速度和杆厚控制:根据不同的卷烟规格和配方要求,控制卷烟机的卷烟速度和杆厚,确保卷烟紧密、均匀。
2. 烘烤温度和时间:根据卷烟规格和配方,确定烘烤温度和时间,烘烤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烟丝烤焦或变味。
六、包装工艺1. 包装材料:选择符合标准的包装材料,确保无异味和破损,并进行质检。
2. 封装工艺:根据卷烟规格和包装要求,调整封装设备的参数,确保包装质量合格。
七、成品质检1. 外观检查:对卷烟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烟丝的颜色和质地,包装外观的完整和清洁度。
2. 抽吸性能:对卷烟进行抽吸性能测试,包括烟雾量、烟气味道等。
八、记录和存档1. 生产数据记录:对每个生产批次的关键工艺参数和质量指标进行记录,便于追溯和分析。
烟草行业-烟草新版工艺规范 精品

总则和技术指标1、科研成果2、生产实践经验第三张:新规范贯彻四项原则提出了卷烟加工的目标:卷烟企业在贯彻执行《规范》时,有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灵活的加工技术和灵活的加工方法及先进的管理方法,满足其生产需要,提高加稳定性,达到用较少投入生产稳定的高质量产品之目的。
第四张;质量、安全、效益第五张:1、原材料2、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3、质量指标间的平衡;4、质量与指标的统一;5、工艺参数控制(质量与控制);6、进行批内质量评价;7、关键设备工艺性能进行点检;8、水、蒸汽、压缩空气质量;9、在制品质量检测岗位的职能;10、降焦减害;11、先进性与经济性第六张:原材料满足产品设计要求原料:烟片、再造烟叶(造纸法)、烟梗材料:卷烟纸、接装纸、成形纸、滤棒、包装材料;第二十二张: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精细加工,深化分组处理,充分发挥原料使用价值,改善产品质量1、先进的工艺、技术、合理的工艺流程;2、满足工艺要求的先进设备;3、控制方法4、工序质量评价和参数优化;5、分组处理第二十三张先进的工艺、技术、合理的工艺流程,制丝工艺技术水平分析及提高质量的技术集成研空推广项目(制丝集成推广)打叶复烤工艺参数优化技术制丝工艺参数优化技术卷烟生产工序质量评价技术白肋烟加料与烘焙技术卷烟控焦技术提高CO2膨胀烟丝质量技术再造烟叶应用技术和降低烟叶消耗技术两项应用技术研究,即小叶组配方技术研究、叶丝和梗丝在线膨胀瓣技术(HXD和STS)应用研究。
第二十四张合理的工艺流程烟片处理工段:烟片预配、加料前筛分制梗丝:复烤粳采用水洗+蒸梗、烟梗增湿+压梗白肋烟处理:加里料前烟牌增温、两次加里料、白肋烟烘焙过程中湿度的控制CO2叶丝膨胀过程中:切丝后增温增湿、叶丝风选第二十九章:满足工艺要求的先进设备HXD叶丝干燥、STS梗丝膨胀,水洗梗、新型白肋烟烘焙机、微波松散杀虫、异物剔除、新型切丝机、就地风选第三十章:➢(3)控制方法➢指标转向参数结果转向过程手动转向自动分段转向集第三十七章:(4)工序质量评价和参数优化工序质量评价(分析):工艺技术参数对感官质量影响程度的综合评价方法。
卷烟工艺规范01第一篇卷烟工艺制造总则和技术指标

卷烟工艺规范01第一篇卷烟工艺制造总则和技术指标第一篇总则和技术经济指标1.1 总则《卷烟工艺规范》,是科研成果及生产实践经验的集成,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先进性、可行性,对卷烟生产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采取灵活的加工技术和灵活的加工方法及先进的管理方法,满足其生产需要,提高加工的稳定性,达到用较少投入生产稳定的高质量产品之目的。
1.1.1 任务1.1.1.1 制造稳定的、符合设计要求的卷烟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1.1.1.2 提高卷烟产品安全性。
1.1.1.3 降低原材料、能源及活劳动消耗。
1.1.2 要点1.1.2.1 原材料满足产品设计要求。
1.1.2.2 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精细加工,深化分组处理,充分发挥原料使用价值,改善产品质量。
1.1.2.3 以提高综合质量为前提,注重各项质量指标之间的平衡。
1.1.2.4 提高加工精度,达到指标与质量指标的高度统一。
1.1.2.5 对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进行有效控制,实现由控制指标向控制参数转变、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转变、由人工控制经验决策向自动控制科学决策转变。
1.1.2.6 进行批内质量评价。
1.1.2.7 定期对关键设备及在线仪器、仪表工艺性能进行点检,保证其准确、稳定、可靠,满足控制和工艺要求。
1.1.2.8 水、蒸汽、压缩空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供应稳定,计量准确;在制品流量稳定。
1.1.2.9 在制品质量检验岗位的质量检验职能逐步转变为对在线仪器仪表检测校验职能。
1.1.2.10 利用各种减害措施,提高卷烟产品的安全性。
1.1.2.11 合理利用人力、设备资源,采用先进管理方法,做到先进性与经济性的协调统一,使投入产出合理。
1.2 技术经济指标1.2.1 主要工艺质量指标1.2.1.1制丝a) 烟丝应达到下列指标要求:注:含水率标准偏差用于设备校验和有集中控制的日常检测,样品数应多于50个(以下同此)。
C)梗丝应达到下列指标要求:d) CO2膨胀烟丝应达到下列指标要求:1.2.1.2 烟支卷接及包装a)卷烟物理指标应达到下列指标要求:1.2.2 主要原材料损耗和消耗1.2.2.1 原料a)原料总损耗率小于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测试内容在工艺测试前,应对在线仪器仪表及设备的工艺性能进行点检,保证其准确、稳定、可靠,满足控制和工艺加工的要求。
各工序自动控制系统的传感器件、执行器件动作灵敏、执行准确。
中央控制室计算机控制系统工作正常。
1.1烟片处理烟片处理工段主要工序测试项目如下:1.2白肋烟处理白肋烟处理工段主要工序测试项目如下:1.3制梗丝制梗丝工段主要工序测试项目如下:1.4制叶丝制叶丝工段主要工序测试项目如下:1.5掺配加香掺配加香工段主要工序测试项目如下:1.6膨胀叶丝(CO2法)膨胀叶丝(CO2法)工段主要工序测试项目如下:1.7烟支卷接包装烟支卷接包装工段主要工序测试项目如下:1.8滤棒成形滤棒成形工段主要工序测试项目如下:1.9消耗及损耗测试原材料消耗及损耗测试项目如下:2测试方法2.1仪器仪表及设备保障能力2.1.1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2.1.1.1砝码法用标准砝码通过电子皮带称,记录电子皮带秤的显示值,记录3次。
计算公式如下:)(1...................................%.........100⨯-=fff f d P P C δ式中:f d δ—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
f P —已知标准砝码重量(kg )。
f C —电子皮带秤显示重量(kg )。
计算3次的平均值。
2.1.1.2实物法用已知重量的实物通过电子皮带称,记录电子皮带秤的显示值,记录3次。
计算公式如下:)(2.............................................%.........100⨯-=sss ds P P C δ式中:ds δ—电子皮带秤计量精度(%)。
s P —已知物料重量(kg )。
s C —电子皮带秤显示重量(kg )。
计算3次的平均值。
2.1.2物料流量波动值生产正常后,通过一定时间(最少10min )烟草物料,追踪并记录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
按下公式计算: M B -X BΦB (%)= ×100% (3)P B 式中:ΦB ―流量波动(%)。
M B ―最大流量(kg/h )。
X B ―最小流量(kg/h )。
P B ―设定流量(kg/h )。
2.1.3水、香精香料流量计计量精度设定流量计的流量,稳定后,用容器收集1分钟所流出的物料重量,求出实际流量。
测量3次。
计算公式如下:)(4..............................................%.........100⨯-=LLL L P P C δ 式中:L δ—流量计计量精度(%)。
L P —设定流量(L/h )。
L C —实际流量(L/h )。
计算3次的平均值。
2.1.4在线水分仪探测精度在物料正常通过时,取物料按烘箱法测其含水率,并同时记录取样时水分仪显示值。
计算公式如下:)(5 (1))(12--=∑=n Y X S ni i i式中:S —探测精度(%)。
i X —实测第i 次物料含水率(%)。
i Y —显示第i 次物料含水率(%)。
n —检测的次数。
2.1.5在线温度仪探测精度用温度仪探测放有标准温度计的油浴,根据温度仪量程选择3个不同温度段的油浴,测量油浴温度并记录其显示值。
计算公式如下:)(6...........................................%.........100⨯-=www w P P C δ式中:w δ—温度仪探测精度(%)。
w P —温度仪显示值(℃)。
w C —标准温度计显示值(℃)。
计算3个温度段探测精度的平均值。
2.1.6筒体转速用秒表测量1分钟滚筒转动的圈数。
测量3次,计算平均值。
2.1.7物料厚度目测认物料均一展开后,在网带或振槽上横截面方向等距离选择3个点,测量物料厚度。
测量3次,计算平均值。
2.1.8网面(断面)风速在网面横截面方向等距离选择5个点,用风速仪的探头分别置于5个点,测量其风速值。
计算5个点的平均值。
2.1.9网带速度用秒表测定网带移动1米所用的时间,求出实际速度。
测定3次,计算平均值。
2.1.10管道风速、风量在管道上设置测风速孔,测风孔距离弯道1.5mm 以上,在管道同一截面上均匀设置5个测试点,测量其风速值。
每点测定3次,计算风速平均值。
风量计算公式如下:Q f =V f ×S f ×3600 (7) 式中:Q f—风量(m3/h)。
V f—风速(m/s)。
S f—风管截面积(m2)。
2.2 主要工艺参数读取并记录设备、在线仪器仪表有关显示数据(读取不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
2.3工艺质量2.3.1物料含水率2.3.1.1取样及制样方法A 烟片、烟梗和烟(梗、叶)丝待生产正常后,在出料口接取的样品中随机取样50g。
若为烟片或梗,需迅速切成宽度不超过8mm的小片或块状,混合均匀后,根据使用的检测仪器,取一定的样品置于样品盒内。
B 烟支在不同机台上等时间随机取样各40支,混合均匀后再从中取出40支。
把烟支迅速剥离,将烟丝混合均匀后,根据使用的检验仪器,取一定的样品置于样品盒内。
或同时测定不同机台等时间间隔地烟支含水率,取其平均值。
2.3.1.2仪器与方法检测仪器与操作程序参照YC/T28.8-1996《卷烟物理性能的测定水分》有关要求执行。
2.3.2物料温度2.3.2.1取样及制样方法各工序的测温点应在出口处约300mm 处。
2.3.2.2仪器与方法仪器:点温计或红外测温仪。
方法:用绝热容器迅速盛装被测物料,将点温度计插入容器中心,当点温计温度不再升高时,读取温度显示值,或用红外测温仪距离物料100~300mm 处测量物料温度。
2.3.3烟片结构 2.3.3.1取样及制样方法按YC/T147-2001《打叶烟叶 质量检验》有关要求执行。
2.3.3.2仪器与方法按YC/T147-2001《打叶烟叶 质量检验》有关要求执行。
2.3.4加料(香)精度设定料(香)施加比例,根据实际通过一批物料的实际香精香料施加比例,计算加料(香)精度。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δL Ⅹ―加料(香)精度(%)。
P L Ⅹ―香精香料设定比例(%)。
C L Ⅹ ―香精香料实际比例(%)。
2.3.5含水率标准偏差有自动采集系统的,待生产正常后,进行自动采集。
无在线控制系统的,待生产正常后随机从水分测定仪上读取50个以上数据,计)(8............................................%.........100⨯-=lxlxlx x l P P C δ算标准偏差。
2.3.6梗丝填充值2.3.6.1取样及制样方法按“膨胀梗丝填充值测定标准”有关要求执行。
2.3.6.2仪器与方法仪器:GDS410梗丝填充值测定仪;电子天平,感量1/100g 。
方法:按“膨胀梗丝填充值测定标准”有关要求执行。
2.3.7烟(叶、梗)丝结构2.3.7.1取样及制样方法待生产正常后,在出口处,用取样盘接取烟(叶、梗)丝4000g ,混合均匀后用四分法缩至1000g 。
将取来的约1000g 叶丝、梗丝或烟丝(混合丝),称重并记录。
2.3.7.2仪器与方法仪器:YQ -2烟丝振动分选筛;电子天平,感量1/10g 。
方法:将样品置于振筛皮带上,启动振动筛分,收集3.35mm 和2.5mm 网孔上的叶丝、梗丝或烟丝(混合丝),1.00mm 网孔下的碎丝,分别称重并记录。
计算公式如下:%100⨯=Gt T c c ………………………………………(9) 100⨯=Gt T sh sh %………………………………………(10) 式中:T c —整丝率(%)。
T sh ―碎丝率(%)。
t c ―3.35mm 和2.50mm 网孔上物料重(g )。
t sh ―1.00mm 网孔下物料重(g )。
G ―被检物料重(g )。
2.3.8整丝率降低2.3.8.1取样及制样方法待生产正常后,在进口处和出口处,分别用取样盘随机接取叶(梗)丝4000g ,混合均匀后用四分法缩至1000g 。
将所取来的约1000g 物料分别称重并记录。
2.3.8.2仪器与方法仪器:YQ -2烟丝振动分选筛;电子天平,感量1/10g 。
方法:将样品置于振筛皮带上,启动振动筛分,收集3.35mm 和2.5mm 筛网上的物料,分别称重并记录。
计算公式如下:21c c T T T -=∆ (11)式中:T ∆—整丝率降低(%)。
T c 1―风送、风选、CO 2膨胀前叶(梗)整丝率(%)。
T c 2―风送、风选、CO 2膨胀后叶(梗)整丝率(%)。
2.3.9烟(梗)丝纯净度2.3.9.1取样及制样方法待生产正常后,在出料口处,随机取样100g 。
幷将取来的约100g 烟(梗)丝称重并记录。
2.3.9.2仪器与方法仪器:电子天平,感量1/10g 。
方法:将样品中的梗块、梗签、杂物等捡出,称重并记录。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Q c ―烟(梗)丝纯净度(%)。
φn ―样品中梗块、梗签及杂物重(g)。
G ―被检样品重(g)。
2.3.10叶丝宽度2.3.10.1取样及制样方法待生产正常后,在切叶丝机出口处,随机取样50g ,置于样品盒中。
从样品中随机选取30根叶丝。
2.3.10.2仪器与方法仪器:烟草投影仪。
方法:将30根叶丝,用烟草投影仪测量宽度。
计算平均值。
2.3.11叶丝弹性2.3.11.1取样及制样方法待生产正常后,在叶丝干燥机出口处,用取样盘接取样品400g 。
从所取的样品中每次取出70g ,取5次。
2.3.11.2仪器与方法仪器:烟丝弹性测定仪:样品容器内径95mm,高度240mm ,测头压力7.4kg,施压速度(30±3)mm/s ,施压时间7s ,间隔时间10s ;电子天平,1/100g 。
)(12............................................%.........100⨯-=GG Q n c φ方法:将取得的70g 样品放入样品容器内,施加7.4kg 的压力,施压7s ,记录其样品高度,释压10s 后记录其烟丝高度。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R -烟丝弹性(%)。
H 1-施压7s 时样品高度(mm )。
H 2-释压10s 后样品高度(mm )。
计算5次的平均值。
2.3.12烟(叶)丝填充值2.3.12.1取样及制样方法待生产正常后,在出口处,随机取样100g ,置于样品盒中。
按按YC/T152-2001《卷烟 烟丝填充值的测定》有关要求进行制样。
2.3.12.2仪器与方法仪器:按YC/T152-2001《卷烟 烟丝填充值的测定》有关要求执行 方法:按YC/T152-2001《卷烟 烟丝填充值的测定》有关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