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音乐下册《山野放歌》第1课时 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 山野牧歌——《☆打支山歌过横排》课件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山野牧歌——《☆打支山歌过横排》课件  2023—2024学年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不分男女老少
初步聆听:
兴国山歌的风格特点
联唱、合唱、小演唱等,其中,独唱和对唱 较为常见,且常伴有即兴编撰的特点。
内容丰富。兴国山歌的内容涵盖了爱情、 生活、劳动、历史、时政等多个方面,常以
呀嘞”作为开头,结尾则以“心肝哥”(或 “同志哥”)呼应,形成独特的演唱风格。
一起学唱:
兴国山歌的作用
自然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环境
感谢聆听再见
一、文化传承作用: 兴国山歌植根于客家 文化的深厚土壤中,
涵盖了客家人生活的 方方面面, 饱含着丰
厚的客家文化信息从 某种意义上说, 兴国
山歌是客家人繁衍生 息的一幅历史画卷。
二、革命时期的 特殊历史作用: “红色山歌之乡 ”
兴国山歌的形成环境
兴国山歌并非大自然的副产品, 也不是普通的语言 ,而是如同食物 和服饰那样深深扎根于人类社会的 特定环境中。客家人独特的生存环 境造就了他们独特的心灵秉性,也 孕育了他们用来表达心性的山歌艺 术
兴国山歌简介
兴国山歌是随着客家 先民的迁入山区而产 生的,它萌芽于唐末, 到宋代,因深受唐宋 诗词的影响而渐趋成 熟并广为流传。她既 保留了古朴的中原音 韵,又颇具浓老百 姓的喜怒哀乐, 信手 拈来, 出口成歌,在
民间广受流传,成为 兴国县最具代表性的 民间艺术,兴国山歌 的起源、传唱和嬗变 ,与客家的历史文化 、生存环境和民俗习 惯息息相关。
打支山歌过横排 ——兴国山歌
聆听歌曲,你知道这是什 么体裁的音乐吗?
兴国简介
地理位置:兴国县位于,江西省中南 部、赣州市北部。
历史:兴国县建县始于三国,吴嘉禾 五年(236年)置平阳县,北宋太平兴 国七年(982年)以年号“太平兴国” 为县名。
独特的地理位置,悠 久的历史,孕育了颇 具特色的兴国文化

初中 山野放歌 教案

初中 山野放歌 教案

初中山野放歌教案课程名称:初中音乐课时:2课时年级:八年级教材:《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目标:1. 能够用欢快、舒展的声音演唱歌曲《山野放歌》。

2. 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变化,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山野放歌》的歌词和旋律。

2. 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演唱技巧。

教学难点:1. 歌曲中节奏的变化和对应的演唱技巧。

2. 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教学准备:1. 录音机、音响设备。

2. 乐谱和歌词。

3.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首欢快的歌曲,引导学生跟着节奏拍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感受,教师总结。

二、新歌教学(15分钟)1. 教师出示乐谱和歌词,引导学生朗读歌词。

2.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唱。

3. 教师讲解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学生跟随练习。

4. 教师指导学生演唱技巧,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接龙练习。

2. 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鼓励并提出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歌曲《山野放歌》,学生跟唱。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教师总结。

二、深入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旋律练习,教师指导。

3.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比赛。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学生进行歌曲演奏,如钢琴、吉他等。

2. 学生互评,教师总结。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鼓励并提出建议。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歌曲演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学会歌曲《山野放歌》,并能够理解和欣赏音乐的美。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3第三单元山野放歌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3第三单元山野放歌

新人音版第16册音乐教案课题:第三单元——山野放歌学校:姓名:日期: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备注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五十六个民族的艺术异彩分呈,今天赣南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兴国山歌”成为了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瑰宝,这不仅是兴国人的骄傲,也是江西人的骄傲!我们作为江西人,应该做“兴国山歌”的火炬传递者,为“兴国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接上一棒。

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查找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

你们去查找了吗?二:展示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1.请学生举手来宣读自己准备的资料内容。

(以第一个学生的内容为基础,其他学生分别举手补充)2.老师总结并补充(幻灯显示内容,学生每人发一分,并请学生课后将同学们说到的而老师没有查到的内容加入在后面)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管辖。

兴国95%以上的人口均为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及其后裔。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只有用兴山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兴国山歌”历史悠久,有自唐宋流传到至今的说法。

中原的古风遗韵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以独特的民间风格,灵活的形式,多变的手法,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旋律,深远的影响,扎根于人民之中,历千百年而不衰,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

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创造一种美好、轻松的音乐环境引出课题让学生通过PPT更加直观的掌握和了解“兴国山歌”的相关知识。

三、“兴国山歌”的艺术、风格特点:“兴国山歌”有固定的歌头格式:“哎呀嘞——哎”,音调既高且长,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引人注意。

语言生动,旋律优美。

兴国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因而,千百年来,历久不衰,深受群众喜爱。

“兴国山歌”有独唱、对唱、联唱、轮唱等形式;有锁歌、盘歌、斗歌、猜花、丢观音、黄鳅咬尾、绣褡裢、藤缠树、树缠藤等种类;有遥唱体山歌,跳觋、民俗歌、叙事山歌等表演类型。

第3单元 山野放歌-1学唱欣赏《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第3单元 山野放歌-1学唱欣赏《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设计 人音版初中音乐八年级下册
(以第一个学生的内容为基础,其他学生分别举和特征。)
(哎呀鳓——哎)
(曲调高亢悠扬,先声夺人)(仿佛人们面对着美丽的大自然深情呼唤,悠扬的歌声在回荡山谷,余音绕耳不绝,令人浮想联翩,目不暇接,心旷神怡,感慨万千。)(用高位、激情、圆润的声音来演唱)
(曲调高亢悠扬,亲切感人,生动地表现了客家人明快、朴实、爽朗、豪放的山野气息。)
2.带入客家方言读歌词并理解歌词意义。[打——唱;横排——两山之间崎岖的山路,石(sa)、禾(wo)、鞋(hai) ]
3.学唱歌曲并感受歌曲的风格特点;联想歌曲的意境。找出最能体现“
4.欣赏《打支山歌过横排》。(播放名家范唱或老师范唱)
三、曲式分析及歌曲处理
(一)分析设问(幻灯显示)
1.歌曲的曲式结构?(一段体)
(把学生分成四小组合作交流创作)
温情提示:幻灯显示
(一)创编歌曲
(二)表演与评价
提示:演唱形式可以是独唱、对唱、轮唱、小合唱等
(师生共同合作,共同评价)
五、小结
师:今天,我们同唱了兴国山歌,还演唱了自己创作的“兴国山歌”,感受了客家人明快、豪放的山野气息,体会了客家人简朴、快乐的幸福生活。相信,一声高亢的“哎呀嘞——”已打动了你的心;一首悠扬的兴国歌已唤起了你的爱。同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高歌《打支山歌过横排》,让这份快乐和爱,伴随你到天涯海角,让兴国山歌传遍海角天涯!
2.歌曲中用了哪些装饰音?
装饰音在歌曲中取到了什么作用?
3.找出最能体现“兴国山歌”风格特点的那一句?
有什么特点?仿佛联想到了什么?该如何来演唱这句?
4.歌曲的风格特点;联想歌曲的意境。
5.歌曲中除了第一句,旋律落差大吗?(不太大)用了几个音?(“1、2、6”三个音)

最新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教案 3第三单元《山野放歌》

最新人音版音乐八年级下教案 3第三单元《山野放歌》

新人音版第16册音乐教案课题:第三单元——山野放歌学校:姓名:日期: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我们祖国地大物博,文化悠久,五十六个民族的艺术异彩分呈,今天赣南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兴国山歌”成为了世界优秀音乐文化的瑰宝,这不仅是兴国人的骄傲,也是江西人的骄傲!我们作为江西人,应该做“兴国山歌”的火炬传递者,为“兴国山歌”的传承和发展接上一棒。

上节课老师布置同学们去查找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

你们去查找了吗?二:展示有关“兴国山歌”的资料1.请学生举手来宣读自己准备的资料内容。

(以第一个学生的内容为基础,其他学生分别举手补充)2.老师总结并补充(幻灯显示内容,学生每人发一分,并请学生课后将同学们说到的而老师没有查到的内容加入在后面)三、“兴国山歌”的艺术、风格特点: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管辖。

兴国95%以上的人口均为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及其后裔。

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只有用兴山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

“兴国山歌”历史悠久,有自唐宋流传到至今的说法。

中原的古风遗韵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以独特的民间风格,灵活的形式,多变的手法,生动的语言,优美的音乐旋律,深远的影响,扎根于人民之中,历千百年而不衰,成为我国民间艺术一颗璀璨的明珠。

兴国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山歌之乡"。

所以,“兴国山创造一种美好、轻松的音乐环境引出课题让学生通过PPT更加直观的掌握和了解“兴国山歌”的相关知识。

“兴国山歌”有固定的歌头格式:“哎呀嘞——哎”,音调既高且长,具有强烈的音乐旋律感,引人注意。

语言生动,旋律优美。

兴国山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因而,千百年来,历久不衰,深受群众喜爱。

“兴国山歌”有独唱、对唱、联唱、轮唱等形式;有锁歌、盘歌、斗歌、猜花、丢观音、黄鳅咬尾、绣褡裢、藤缠树、树缠藤等种类;有遥唱体山歌,跳觋、民俗歌、叙事山歌等表演类型。

山野放歌第一课时

山野放歌第一课时

课题:16册第三单元山野放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打支山歌过横排》教学目标:1.能对中国民歌中的山歌唱法感兴趣,了解山歌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音乐特点,并能以自己所喜爱的形式参与、体验和表现。

2.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有韵味地演唱歌曲,能分析和体验兴国山歌的风格特点。

3.复习民歌三种主要体裁、民族五声调式知识、知道山歌,波音倚音等知识。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用高亢和明亮的声音来演唱《打支山歌过横排》,能评价兴国山歌的特点。

难点是哎呀嘞哎的开腔演唱,以及第七八九小节和倚音波音的演唱。

教学准备:熟练歌曲,伴奏熟练,课件制作,配套电脑光盘。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复习以前学过的音乐内容。

我国民歌中三种重要体裁:山歌,小调,号子。

之前我们学习了小调和号子,下面请生通过歌曲来做出判断类型。

播放歌曲《军民大生产》,《无锡景》,《打支山歌过横排》。

第二部分:点出课题,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

1.初步感受聆听山歌,介绍山歌特点。

听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对鸟》、《什么结子高又高》(选自《刘三姐》)片段学生回答和老师介绍。

山歌指在山间野外从事劳动的人们抒发感情即兴编唱的民歌。

山歌特点,语言上采用方言演唱,歌词通俗易懂,音调高亢,声音嘹亮,节奏自由舒展,常加入一些衬词衬句。

音乐性格热情奔放,表现方式坦率、直露。

演唱形式有个人独唱、二人对唱、领唱与和腔等。

2.重点学唱江西——兴国山歌《打支山歌过横排》打支就是唱支的意思。

兴国介绍。

位于江西省中南部,赣州市北部,是中国客家居民聚居的主要县份之一,也是全国著名的红军县、烈士县、将军县、和苏区模范县,素有山歌之乡之称。

A.听歌,回答演唱者声音特点和歌曲速度。

B.看乐谱时候发现了什么?装饰音:倚音和波音、和延长音记号。

C.分句学唱旋律。

一句一句学习。

注意装饰音的演唱,节奏,力度,音高。

D.练习较难掌握的节奏。

拍一拍,念一念。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节奏?结合文化中情感上还是生活中来回答。

初中音乐八年级3山野放歌

初中音乐八年级3山野放歌
教学难点:
唱好歌头“哎呀嘞——哎”,掌握歌 曲中的装饰音和弱位起唱拍的演唱方 法,唱出歌曲的特点、风格。
兴国山歌,是流行于以兴国为 中心延及赣、粤、闽、桂数省 的客家民歌,也是全国著名的 红军县、烈士县。素有“山歌 之乡”之称。
《打只山歌过横排》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江
西兴国山歌。
2/4 拍;
速度:中速稍慢;
7、歌曲中除了第一句,旋律落差大吗?用了几个音?
不太大;运用“1,2,6”三音的创作手法,音 域只在纯四度内盘旋,最后停留在主音上结束, 旋律激情动人,娓娓道来。
今天,我们同唱了兴国山歌, 感受了客家人明快、豪放的山野气 息,体会了客家人简朴、快乐的幸 福生活。相信,一声高亢的“哎呀 嘞——”已打动了你的心;一首悠 扬的兴国民歌已唤起了你的爱。同 学们,让我们再次深情高歌《打只 山歌过横排》,让这份快乐和爱, 伴随你到天涯海角,让兴国山歌传 遍海角天涯!
乐曲从弦乐四重奏开始,然后转 为木管,间以竖琴的装饰性滑奏 和长笛的华彩乐句,宛若姑娘手 中的飞针走线。
(4)太阳出来喜洋洋
这是一首爽朗明快的四川山歌: “太阳出来喜洋洋, 挑起扁担上山岗, 手中拿把开山斧, 不怕虎豹和豺狼。”
乐队全奏贯穿全曲,铜管 乐器粗野的呐喊,弦乐从压抑 到爆发的转接,以及定音鼓的 狂燥敲击,表现了雄性勃发的 阳刚之气。
的山歌,多为少年儿童所唱,曲调活泼, 唱词生动,富有情趣,常带有吆喝性的衬 词.
田秧山歌
• 田秧山歌主要常用于插秧、车 水等劳动中,是为了鼓舞劳动 者的情绪,提高功效,由专门
江西兴国山歌
教学重点:
学会用有感情、优美豪放的声音去演 唱歌曲,采用合作与交流的方法来创 作、表现“兴国山歌”,进而感受和 体验“兴国山歌”,的意境、情绪和 风格。

山野放歌1

山野放歌1

第三单元山野放歌(总第7课时)一、课前思考1、教材分析: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西北民歌最具代表性的“花儿”和“信天游”。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青海花儿,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脚夫调》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表现脚夫的复杂心情。

人民音乐家洗星海说过:“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

”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

民歌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因此在内容上有鲜明的人民性。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并以多样化的体裁、歌唱形式和内容,反映本民族特有的历史、民俗、性格、情趣和文化传统。

民歌的起源和音乐的历史一样久远。

早在原始社会就伴随着人类的狩猎、搬运、祭祀、仪式等活动而萌生。

它与人类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那些反映生产和生活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

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民歌的创作和演唱以即兴性为基本特征,同一首民歌曲调因不同的唱词,可以随兴所至地发挥,有所创新,有所变化。

《上去高山望平川》是“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声誉极高。

这首歌的歌词采用“民间格律诗”的形式和手法写成。

其典型特征是采用“双句双字尾”的格式。

这首歌的旋律高亢开阔、自由舒缓、富有西北民歌的典型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汇的热情。

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起、承、转、合”等。

三、教学重点:1、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感情、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2、了解民歌体裁“花儿”与“信天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野放歌
第1课时
学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山歌吗?
2
学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
初次聆听
3
学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
认识兴国山歌
兴国山歌的旋律起伏度较小
,基本音域大多在五度左右,且
常常由三音列“6 1 2”、四音
列“6 1 2 3”及五音列“5 6 1
2 3”构成。兴国山歌的另一个
显著特征是歌前以“哎呀嘞哎”
开腔,结尾又加有“同志哥”的
衬腔,使之成为赣南兴国山歌的
主要特征之一。
4
学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
学唱歌曲
5
学唱歌曲《打支山歌过横排》
完整演唱初次聆听
7
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认识信天游
信天游是流传在中国西北广大地 区的一种民歌形式。这是一部用老镢 镌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世巨著, 这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其歌 词是以七字格二二三式为基本句格式 的上下句变文体,以浪漫主义的比兴 手法见长。
8
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再次聆听
9
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10
欣赏《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完整聆听
11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随着音乐了解了多彩多样的民族音乐文化,民歌是 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是文化瑰宝,只有根植于民族的土壤才能 焕发出勃勃生机。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喜爱我国的民歌, 去呵护它,守望它,让它枝繁叶茂芳香四溢。
12
谢谢观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