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议论文阅读训练之论证思路梳理
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及解题方法

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及解题方法在阅读议论文时,我们需要理解作者的观点,同时对其论证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议论文阅读的论证思路,并提供解题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议论文。
一、理解作者观点在阅读议论文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作者的观点。
作者的观点通常是通过论点来表达的,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理解:1. 仔细阅读引言部分:引言部分通常包含了作者对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的介绍,通过阅读引言可以初步了解作者的观点。
2. 寻找主题句:在文章的段落中,主题句通常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它可以提供关于作者观点的直接信息。
3. 注意修辞手法和态度词语:作者经常使用修辞手法和态度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使用情感色彩的词语、强调某个观点的重要性等。
二、分析作者论证过程理解作者观点后,我们需要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
作者的论证过程决定了他们的观点是否令人信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分析:1. 识别论证方式:作者可能使用不同的论证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比如举例、比较、对比、归纳、引用权威观点等。
我们需要确定作者使用了哪些方式,并理解其意义和效果。
2. 辨别论据和论点:在作者的论证过程中,他们会提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我们需要辨别哪些是论据,哪些是论点,并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和逻辑。
3. 评估论证的逻辑和说服力:我们需要评估作者的论证逻辑是否严密,并思考论据是否充分和有效。
同时,考虑论证过程中是否存在偏见或逻辑漏洞。
三、解题方法在解答议论文题目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帮助我们组织和表达答案:1. 揭示论点和主旨:首先,确定题目中议论的主要点和作者的观点,然后在答案中明确表达。
可以使用直接引用方式或用自己的话概括。
2. 分析论据和论证方式:在回答问题时,分析并阐述作者使用的论据和论证方式。
可以列举具体的论据或引用文章中的片段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探讨论证的逻辑和有效性:对作者的论证逻辑进行评估,并提供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梳理论证思路

②西方人有一句意义深远的妙语:“当人生给你酸涩 的柠檬时,你就把它榨成一杯甜美的柠檬水。”中国 也有一句相似的歇后语:“含着黄连吹口哨——苦中 作乐。”幽默能战胜苦难,化解恨意,排除幽怨。拥 有幽默感的人,能随时抓住生活中富有趣味的一面, 而不怨天尤人,自寻烦恼。 ③历经磨难的冯友兰先生,也认为幽默是人生中不可 缺少的调味剂。他曾长久地遭到同时代学者的质疑, 也曾面对狂热学生的批判,但一切的苦难他都挺过来 了,在这当中幽默功不可没。正如他自己所说:凡事 成功都不容易,不成功,只好“一笑了之”。如此, 就是幽默感。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不成功就要烦恼发 问,会凭空增添许多痛苦,甚至会精神崩溃。
【读完就练】 幽默,酸涩生活的调味剂 王艳 ①人生在世能够快快乐乐、开开心心地过一生, 这是每一个人心中的梦想。尼采却说:“人生 就是一场苦难。”谁都无法心想事成、无忧无 虑地过一辈子,因为人生路上,总会有些不如 意,总会有些无奈。而幽默可以淡化人的消极 情绪,消除沮丧和痛苦,让我们脱离尴尬或痛 苦的窘境,让我们的心在沉重的压力下得到适 当的放松和休息。
参考答案:第③段列举名人事例论证成功的人 都是先确定明确的目标,然后专心朝这个目标 努力;第④⑤⑥段分析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 何做到专心。(意思对即可。共4分)
示例二:(2011· 河北省第16题)请简要分析选 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3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中某个语 段的论证思路的能力。作为议论文中的段落, 一般也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问题的思路进行的,所以只有看看它是如何提 出问题的,如何论证的,再看看如何总结的就 可以了。
参考答案: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 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 论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古谚作精道理论据,再 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之论证思路

中考议论文阅读专题复习之论证思路内乡县余关初中李玉平复习目标学会梳理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复习重点与难点用语言规范准确表述论证思路。
教法学法教师重方法引领,点拨,学生自主、合作重练习。
复习过程一、导入并板书:同学们,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起整个地球。
对于我们九年级学生来说,给我一种方法,我会成功拿下中考。
今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梳理论证思路的方法。
板书:论证思路二、知识竞答师:首先我们进行知识竞答,看哪些同学回答得又流利有正确。
(大屏幕出示问题,学生抢答。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2、什么叫论点?3、论据有几种类型?4、什么叫论证?5、常见论证方法有:6、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师: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知识,对于我们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有如下要求:(师出示课标要求,学生齐读)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师:我们再来了解近年来河南中考考查论证思路的题型。
(出示2010年——2014年论证思路阅读题和分值,生看大屏幕。
)(2010·《匠人与大师》)请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4分)(2011·《坚持“一件事原则”》)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③——⑥段的论证思路。
(4分)(2014·《读书与阅历》)请简要分析③段的论证思路。
(4分)师:由课标要求及论证思路在中招考试的分值可以看出:论证思路在议论文阅读考试中必不可少,非常重要。
因此请看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出示复习目标:生齐读师:针对考试,就是要求我们能用语言规范准确地表述论证思路。
下面我们默读培根《论美》中的这段话,思考、分析,从中寻找,归纳出梳理论证思路的具体方法。
(大屏幕出示语段及四个问题)三、甄题辨法。
师:同学们默读语段,思考下边的四个问题,在导学案上做好批注。
①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
②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③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
如何归纳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如何归纳议论文的论证思路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如何归纳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在议论文阅读测试中,归纳某个自然段、或者某部分论证思路,是一种比较难的题型。
大部分学生要在这里丢分,能够100%回答正确的同学极少。
究其原因:一是学生没有懂得归纳论证思路是做什么;其二是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基础知识——不会判定论点、论据、论证方法、论证角度、论证结构和结论;其三是没有读懂文本,弄不明白部分与部分、句与句的关系。
一.论证思路的定义就是作者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先后都做了哪些事。
其语言表述形式是:作者先......然后.......接着......再.......进而.......又.......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或者提出什么倡议等等)。
论证的过程越复杂,步骤越多,这些词运用得越多。
其中“作者先后做的事”,主要包括以下12种:开头部分,看作者是否做了这三件事:1.提出论点——是否提出了观点,提出了什么观点?2.提出分论点——作者在阐述观点时,是否提出了几个分论点,通过直接论证分论点,间接论证中心论点?3.过渡——作者是否运用过渡句,引出论据?主体部分,看作者是否做了这六件事:4.选择论据——引用了什么内容,充当什么论据?5.确定论证方法——运用什么论证方法?6.选择阐述角度——从哪个角度(正面还是反面);7.深入剖析增强论证力度——作者举出事实论据后,是否对论据进行了剖析说理?8.追加比喻论证——作者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基础上,是否又运用比喻论证对文章的观点进行了阐述?9.追加推理论证——作者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基础上,是否运用推理,对自己的观点再次进行了论证?结尾部分看作者是否做了这三件事:10.消除误解——作者在归纳总结前,是否强调了什么,以避免读者误解观点,保证论证逻辑的严密性。
11.总体归纳总结——作者是否对前面的论证进行了总体上的归纳总结?12.做出结论——作者在归纳总结时,是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或者发出了什么倡议或警示?【要注意的问题是】有的段落先举出X个论据从正面进行论证,然后又举出Y个论据,从反面进行论证,在解说论证思路时,要先从整体归纳其正反对比这种论证方法,然后再针对具体的论据进行分析,不能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思路的梳理

题型1:分析某(些)段的论证过程
读《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②段的论证过程。
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 ②贝多芬曾说,只有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才能成就卓越。江 苏女孩吴晶从小双目失明,站在这样的“人生起跑线”上,她却乐观自 信,在艰难中磨练自己,最终不仅成了杰出的残疾运动员,还是一名品 学兼优的大学生。今年初,美国的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都 同意接收她入学。吴晶虽然“输在起跑线上”,但同样“跑”出了精彩 的人生。再如,浙江的滕头村在创业发展之初,“起跑”时也大不如人, 但坚持不懈的努力却使它成为闻名中外、富甲一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典型。所以,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充满自信,不言 放弃,才能将“起跑线上的输”最终转变为“终点上的赢”。
⑦阿西莫夫的事例告诉我们,如果你本来在某些方面没有优势,却一再地坚持, 总想将弱势变成优势,就很有可能一事无成。舍弃自己的短项,是为了强化自己的长 项,从而让自己更接近成功的目标。
简要分析⑤—⑦段的论证过程。
简要分析⑤—⑦段的论证过程。 ⑤世界顶尖级科幻小说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从事生物化学研究
1.[2019•淄博改编] 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82页第1题第(1)、
(2)、(3)题。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填空,完成对本文论证思路的梳理。
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之论证思路”复习笔记

中考议论文之论证思路知识点梳理专题导入多年前有个俄国的无神论的学者。
一天,他在某大会场向人们讲上帝绝对不可能存在。
当听众感觉他言之有理时,他便高声向上帝挑战说:“上帝,假如你果真有灵,请你下来,在这广大的群众面前把我杀死,我们便相信你是存在的了!”他故意静静地等候了几分钟,当然上帝没有下来杀死他。
他便左顾右盼地向听众说:“你们都看见了,上帝根本不存在!”怎知有一位妇人,头上裹着一条盘巾,站起来对他说:“先生,你的理论很高明,你是个饱学之士。
我只是一个农村妇人,不能向你反驳,只想请你回答我心中的一个问题:我信奉耶稣多年以来,心中有了主的救恩,十分快乐;我更爱读《圣经》,越读越有味,我心中充满耶稣给我的安慰;因为信奉耶稣,人生有了最大的快乐。
请问:假如我死时发现上帝根本不存在,耶稣不是上帝的儿子,圣经全不可靠,我这一辈子信奉耶稣,损失了什么?”无神论学者想了好一会儿,全场寂静无声,听众也很同意农村妇人的推理,连学者也惊叹好单纯的逻辑,他低声回答:“女士,我想你一点儿损失也没有。
”农村妇人又向学者说道:“谢谢你这样好的回答。
我心中还有一个问题:当你死的时候,假如你发现果真有上帝,圣经是千真万确,耶稣果然是神的儿子,也有天堂和地狱的存在,我想请问,你损失了什么?”学者想了许久,竟无言以对。
上帝存在吗?你来论证吧!(小故事导入,引导学生对问题要有自己的看法,并且学会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灵活运用一些论证方法。
)知识详解论证思路的试题特点:1、本题考查学生理清文章思路,把握议论文内部逻辑层次的能力。
论证思路题的考查类型:1、文章某(些)段的论证过程。
2、文章的某些段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证的?3、文章的某部分能否删除, 为什么?4、文章的某部分能否调换,为什么?题型1:分析某段的论证过程例一:读《冠军,曾“输在起跑线上”》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②段的论证过程。
贝多芬曾说,只有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才能成就卓越。
江苏女孩吴晶从小双目失明,站在这样的“人生起跑线”上,她却乐观自信,在艰难中磨练自己,最终不仅成了杰出的残疾运动员,还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大学生。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议论文阅读之论证思路

议论文之论证思路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原文翻译:景春说:“公孙衍(yǎn)、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作为首位,是妇人家遵循的行为准则。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得志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想一想,孟子是怎么论证点的?【考点解读】议论文中运用恰当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除了讲究一定的论证方法之外,还必须通过一定的过程展开,这就是论证思路。
阅读议论文,需要梳理论证思路,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
一般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叫引论——本论——结论。
一篇议论文如何提出问题、如何分析问题、如何解决问题需要我们清楚地把握。
通过对2015--2019年宿迁4年中考试卷的分析和梳理,我们发现,议论文阅读中梳理论证思路的题目不少,分值一般在3-4分,主要是让你指出某些段落的论证思路,或者是全文的论证思路。
试题的呈现方式多以简答题为主,它要求学生能够清楚地把握作者的论述过程。
中考议论文专题复习之论证思路

在写作前,应明确自己的中心论点,确保全文围绕这一论点展开论 证。
丰富论据
在论证过程中,应提供充分的论据支持论点,可以引用名人名言、 历史事件、统计数据等。
优化语言表达
注意用词准确、语句通顺、逻辑严密,避免使用模糊或歧义的表达方 式。同时,可以适当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06 中考真题模拟训 练及解题技巧指 导
在学术领域中,良好的论 证习惯是促进学术交流、 推动学术进步的重要因素 。
02 识别和分析论证 思路方法论述
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通读全文
首先,要快速浏览全文, 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基本观 点。
理解背景
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 者立场和文章所讨论的问 题。
把握大意
通过阅读全文,明确文章 的中心思想和主要观点。
掌握一些常用的论证方法和技巧,如因果分析、归纳分 类、演绎推理等,提高论证的逻辑性和严密性。
THANKS
感谢观看
使论点更加具体、生动,增强说服力 。
道理论证法
含义
通过引用名言、警句、格言等道 理来支持或证明论点的论证方法
。
作用
增强论点的权威性和说服力,使 论证更加深刻、有力。
应用举例
在论述“诚信是做人之本”时, 可以引用诸如“言必信,行必果 ”、“人无信不立”等名言警句
,来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对比论证法
含义
力。
针对模拟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 答题方法指导,包括如何提炼论 点、如何展开论证、如何运用论
据等。
强调答题规范,要求学生注意字 迹工整、卷面整洁、语言流畅等
。
备考策略总结
制定合理的备考计划,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
关注时事热点和社会问题,拓宽视野,增强论证的说服 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走是一项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
①论点__①_
行走可以放松心情获得心灵的自由
__②__ __③_
__④_
18.有人认为,第⑦段可以删去一个外国哲学家的事 例,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4分)
JIAN PING WEST MIDDLE SCHOOL
例文二:和为贵(2015年福建龙 岩市中考题)
10.简述本”?(4分)
JIAN PING WEST MIDDLE
例文三:和为贵(2016SC年HOOL四川巴中 市中考题)
• 27.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如何实现“各得其所、各安 其位”的?(6分)
• 28. 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原文中摘取出来的,你认为应该放 在文中第几段之后?请阐明理由。 (4分)
论证思路的典型题型
二、梳理段落的论证思路
1、分析某段的论证过程。 方法:连词+论证方法+论据概括+论点
2、分析几段的论证思路。 方法:明确观点、读懂分层、分析论证、
清晰表述 3、分析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
方法:将论证的主体分层、提炼概括每层 的主要内容。
论证思路的典型题型
二、梳理段落的论证思路
与哪段文字论述的观点或文字相符 论证了什么观点,得出结论。
论证结构
4. 对照式: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 或者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一 种事物(或意见)。
JIAN PING WEST MIDDLE
例文四:(2013年上S海CHOO市L 中考题)
19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论证结构是_(6分)
论证思路的典型题型
一、梳理文章(作者)的论证思路
1、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2、简要分析全文的论证过程。 3、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4、作者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
论证思路的典型题型
答题方法: 1、通读全文,圈画关键词句,分层; 2、从论证方法入手,按顺序分析每一层,并 指出论证了什么; 3、对于态度、看法、观点、结论的文字,分 析时可直接引用或提炼。 4、表述方式:首先作者提出……观点,然后 ……,接着……,最后得出……结论。
4、分析某段的内容能否去掉? 方法:
该段的内容是什么? 上下文的内容是什么? 与上下文存在怎样的关系?(照应还是重复?) 得出能否去调的理由。
论证思路的典型题型
二、梳理段落的论证思路
5、文章中的段落顺序能否调换? 方法: 提炼、概括段落主要内容; 辨析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 6、试题中的相关文字应该放在文中哪一段前后? 方法:提炼、概括试题中相关文字的主要内容
JIAN PING WEST MIDDLE SCHOOL
中考议论文阅读训练之
论证思路梳理
上海市建平中学西校 刘明诚 2016年10月20日
JIAN PING WEST MIDDLE SCHOOL
首先,文章列举了历史上六个著名人 物的事例,有力论证人才要再忧患 中造就的道理;
然后,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 炼的必要性,说明人处困境能激发 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
20.下面这段文字能与文中哪一段形成对比论证? 请具体阐明理由。(6分)
美国开国元勋华盛顿连任两届总统后,民众依 然希望他担任第三届总统,但为了推动美国的民主 进程,无论民众再怎么拥戴,大公无私的他还是毅 然做出了谁也无法更改的决定:不参加第三届总统 竞选。他舍弃权利的举动是美丽的,他转身离去的 背影亦是人间最动人的。
论证思路
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是指作者在 论述某个观点时的思维过程。
讲究观点确切、层次明晰; 讲究论证方法、论证材料组合; 考查综合、理解、辨析、概括能力。
JIAN PING WEST MIDDLE SCHOOL
例文一:《让行走成为人生的必
修课》(2016上海市中考题)
16.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8 分)
最后,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JIAN PING WEST MIDDLE SCHOOL
《考试手册》关于“现代文阅读 能力”考试目标的描述
• (8)能梳理文章的思路,分析文 章的结构:议论文(总分、并 列、层进、对照)。
JIAN PING WEST MIDDLE SCH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