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的论证思路

合集下载

议论文论证思路

议论文论证思路

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 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 强文章的说服力) 2.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 ,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论证了观点 ,让人印象深刻) 3.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 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 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 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 “归谬法”。在多数议论文中往往是综合运用的
4.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较复杂,这与 具体的引用材料有关,有引用名人名 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佚事 、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其作用要具 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 、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 ,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下读。
2、理解议论文的一般结构与思路
“提出问题(提出论点或论题)——分析问 题(证明论点)——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或强化论点)”这是议论文的一般结构。
需要注意的是,论点或论题是以什 么方式提出来的;作者是如何围绕论点从 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证的;文章的结构方式 是总分式(分总,总分总),层进式,还 是并列对照式等。
• 2、文章的某些段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证 的?
• 3、文章的某部分能否删除, 为什么?
• 4、文章的某部分能否调换,为什么?
把握论证思路需要注意:
• 1.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 2.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章先说了什么
,后说了什么。 • 3.明确论证中使用了论证方法。 • 4.明确论证的角度,即是正面论证还是反面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此外在驳论中往往还采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批驳方法和归谬法

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及解题方法

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及解题方法

议论文阅读论证思路及解题方法在阅读议论文时,我们需要理解作者的观点,同时对其论证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介绍议论文阅读的论证思路,并提供解题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议论文。

一、理解作者观点在阅读议论文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作者的观点。

作者的观点通常是通过论点来表达的,它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理解:1. 仔细阅读引言部分:引言部分通常包含了作者对问题的背景和重要性的介绍,通过阅读引言可以初步了解作者的观点。

2. 寻找主题句:在文章的段落中,主题句通常出现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它可以提供关于作者观点的直接信息。

3. 注意修辞手法和态度词语:作者经常使用修辞手法和态度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使用情感色彩的词语、强调某个观点的重要性等。

二、分析作者论证过程理解作者观点后,我们需要分析作者的论证过程。

作者的论证过程决定了他们的观点是否令人信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分析:1. 识别论证方式:作者可能使用不同的论证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比如举例、比较、对比、归纳、引用权威观点等。

我们需要确定作者使用了哪些方式,并理解其意义和效果。

2. 辨别论据和论点:在作者的论证过程中,他们会提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论点。

我们需要辨别哪些是论据,哪些是论点,并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和逻辑。

3. 评估论证的逻辑和说服力:我们需要评估作者的论证逻辑是否严密,并思考论据是否充分和有效。

同时,考虑论证过程中是否存在偏见或逻辑漏洞。

三、解题方法在解答议论文题目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帮助我们组织和表达答案:1. 揭示论点和主旨:首先,确定题目中议论的主要点和作者的观点,然后在答案中明确表达。

可以使用直接引用方式或用自己的话概括。

2. 分析论据和论证方式:在回答问题时,分析并阐述作者使用的论据和论证方式。

可以列举具体的论据或引用文章中的片段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探讨论证的逻辑和有效性:对作者的论证逻辑进行评估,并提供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议论文论证思路介绍

议论文论证思路介绍

议论文论证思路介绍本文将从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方面进行介绍,包括问题引入、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反驳论证等方面。

议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论证达成共识或者影响读者的态度,因此,其论证思路至关重要。

首先,问题引入是议论文论证的第一步。

引入问题需要简洁明了,可以通过事实、数据、比喻等方式来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读者思考。

例如,当我们写一篇关于环境污染的议论文时,可以引出一些当前环境污染的数据和影响,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关注。

其次,论点明确是议论文的核心所在。

论点应该明确、清晰,能够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提出论点时,需要考虑到读者的立场、观点、心理等因素,因此,需要选择适当的论点来影响读者的态度。

例如,当我们写一篇关于教育问题的议论文时,可以提出“素质教育”、“应试教育”等不同立场的论点。

论据充分也是议论文的重要构成部分。

论据应该有充足的事实、数据、证据等来支撑论点,从而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论据的来源可以是调查、统计、实验等,需要经过验证和证明。

在选择论据时,也需要注意其与论点的相关性和合理性,避免引用无关或不可信的论据。

反驳论证是提高议论文说服力的关键。

论文中可以提出与自己观点相反的意见或者反驳别人的观点,从而使读者能够看到不同角度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反驳论证的目的在于强调自己的观点和论据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同时也需要注意不要攻击对方或者过于激烈,遵守学术论文的规范和道德。

综上所述,议论文的论证思路是一个相对复杂和系统的过程,需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

问题引入、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和反驳论证是其中的关键步骤,需要我们在写作时认真思考和运用,从而提高文章的说服力和价值。

议论文论证思路及例题

议论文论证思路及例题

议论文论证思路及例题一.学习目标1、学会具体分析议论文某个文段或者整篇文章的论证思路2.了解议论文的结构与论证思路的关系,熟悉一般答题格式。

结构:引论——本论——结论“最后”一类表承转的词语。

建议:连词+论证方法+论据概括+论点例题:①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

②父母可以陪伴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③你无法在所有的时空里称心如意拥有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鸟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

④于是,有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有了“香九龄,能温席”的孝行;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慨叹……⑤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问:请你简要分析上述文字的论证过程。

解题分析:(3)解决问题(结论):得出什么结论;强调什么中心论点;号召人们什么;补充论证了什么。

B、论点在开头:格式: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或名言(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的结论。

论点在结尾:格式:首先举了(引了)……例子(名言)(从正反两方面),然后得出什么结论(或证明了……的观点)例题:毛泽东同志在湖南师范读书时,正由于课外阅读了《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起作用,他们的功成名就也是主观努力的结果。

问:说出论证过程例题:要不耻下问。

〈〈论语? 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

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

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会谈到“不耻下问”。

我国南北朝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

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

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象小学生那样,拜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

议论文论证思路

议论文论证思路

议论文论证思路
在写议论文时,可以采用以下论证思路:
1. 提出主题:明确论文的主题和立场,可以通过引入一个问题或争议来引起读者的兴趣。

2. 提供背景信息:简要介绍论文所讨论的问题的背景和相关的背景知识,确保读者对问题有基本的了解。

3. 提出论点: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或立场,并提出支持该观点的理由,可以是具体事实、数据、研究结果或逻辑推理。

4. 提供论据:列举并解释支持论点的具体证据,可以引用专家的观点、研究结果或实例,使论点更具说服力。

5. 分析论据:对论据进行分析和解释,说明它们如何支持论点,并回应可能的反对意见或质疑。

6. 对比观点:对反对意见或不同观点进行分析,说明它们的缺点或不合理之处,并指出自己的观点相对于其他观点的优势。

7. 提出结论:总结主要观点和论据,再次强调自己的立场,并指出该观点的重要性和影响。

8. 提出建议或展望:根据论文的主题和立场,提出进一步研究、解决问题或改进现状的建议,并展望可能的未来发展。

以上思路可以根据具体的议论文题目和内容进行灵活运用,组织论文结构,确保论文逻辑清晰、有说服力。

3议论文之论证思路(知识+题目)

3议论文之论证思路(知识+题目)

议论文之论证思路一、知识结构(一)论证思路之段落考查某一段或某几段论证思路,一定要对段落的每一句话进行分析,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注意剖析,将相同的归类合并,观点提出。

常见的答题思路:【典例一】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①在我国书法史上,流传着“二王”的一段佳话。

王羲之“临池学书”,为节省时间顺手用池水涮笔,结果把一池清水染成墨池。

若干年后,其子王献之磨墨练字,用完了整整十八缸水。

这些故事,都在说明一个道理:人生欲有所成,关键是砥砺一颗恒心。

②古往今来,有恒者事竟成。

一个人未必具备出众的天赋,但如果拥有异于常人的执着,“千磨万击还坚劲”“咬定青山不放松”,就能把“恒”字写进自己的品格,守得云开见月明,成就不凡事业。

“词学宗师”夏承焘专注于词学研究和教学,以毕生之力旁搜远绍、取精用弘,终成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革命战士”吴玉章四十年如一日,再苦再难也不忘教书育人,坚持革命、坚持办教育、坚持做好事,造就了一大批人才。

事实上,无论何种行业或领域,不管是做学问还是做事情,倘若没有水滴石穿的韧性,缺乏坐得住、沉得下的脾性,都难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成绩。

③然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贪图安逸、缺乏毅力,往往让事情无疾而终。

譬如,有的人遇到挫折就乱了阵脚,逃避矛盾、蛰伏起来;有的人干工作浮在表面,看上去勤勤恳恳,看上去勤勤恳恳,其实心里根本就没有恒定的目标;还有的人习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做不到一锤接着一锤敲,累积不出实绩。

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要做成一件事情重要的是专注于目标,毫不动摇、勇往直前;心态一旦浮躁,注定难以走出浅尝辄止、兜兜转转的人生迷宫。

④恒心是成功的催化剂,而养恒心最离不开意志和勇气。

葆有坚强的意志,才能在恶劣环境中坚如磐石,在乱云飞渡时不忘初心;备非凡的勇气,才能面对恐惧不退缩,遭受打击不怯懦,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

对个体来说,追求善始善终,就必须剔除急功近利之心,舍弃徘徊犹豫之意,自觉培养敢于正视困难的勇气和不甘落后的志气,用一生写好一个“恒”字。

议论文论证思路

议论文论证思路
接着用江苏女孩吴晶和浙江滕头村的事例证明了不悲观失望,奋 起直追、坚持不懈才能“赢在终点”(1分);
3所以,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充满自信,不言 放弃,才能将“起跑线上的输”最终转变为“终点上的赢”。
最后指出充满自信、不言放弃对“赢在终点”的重要作用(1 分)。这样,有理有据地证明了文章的中心论点。
议论文论证思路
• 文章第3段是怎样论证“宠辱不必在乎” 这层意思的?

《许多事不必在乎》
• ①宠辱不必在乎。②人生是个曲折过程,有 得有失,有升有沉,可以得人宠信,也会遭 诬受辱。③古往今来,这样的人和事演绎了 千千万万,谁能数得清? ④ 故达观者宠亦淡 然,辱亦泰然,早就有“宠辱不惊,看庭前 花开花落”之说。⑤我们自然也应学会从容 面对。
议论文论证思路
议论文论证思路
1、文章(某些段)的论证过程(论 证思路)。
2、文章的某些段是从哪几个角度论 证的?
3、作者是如何证明论点的 4、文章的某部分能否删除, 为什么? 5、文章的某部分能否调换,为什么?
议论文论证思路
1.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章 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
议论文论证思路
• 再如,浙江的滕头村在创业发展之 初,“起跑”时也大不如人,但坚 持不懈的努力却使它成为闻名中外、 富甲一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 所以,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是无济 于事的,只有充满自信,不言放弃, 才能将“起跑线上的输”最终转变 为“终点上的赢”。
议论文论证思路
1贝多芬曾说,只有在不利和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才能成就卓 • 越首先。用贝多芬的话论证面对不利和艰难的遭遇不悲观失望、坚持
• 接着运用引证法, 以达观者的正确态度和名言论述了 “宠辱不必在乎”的道理。

议论文论证思路及例题

议论文论证思路及例题

议论文论证思路及例题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议论文论证思路及例题一.学习目标1、学会具体分析议论文某个文段或者整篇文章的论证思路2.了解议论文的结构与论证思路的关系,熟悉一般答题格式。

结构:引论——本论——结论论证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论证思路题的考查类型:1、文章(某些段)的论证过程(论证思路)。

2、文章的某些段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证的3、文章的某部分能否删除, 为什么4、文章的某部分能否调换,为什么三.对于论证思路的把握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2.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

3.明确论证中使用了论证方法。

4.明确论证的角度,即是正面论证还是反面论证。

分析论证思路,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的词语。

建议:连词+论证方法+论据概括+论点例题:①珍惜亲情的“有效期限”。

②父母可以陪伴你的上半生,却无法呵护你的下半生;儿女能够陪伴你的下半生,却不可能参与你的上半生……③你无法在所有的时空里称心如意拥有你想要的全部天伦之乐,就像一只鸟无法在每一个季节都拥有自己优美的歌喉。

④于是,有了孔子“父母在,不远游”的教诲;有了“香九龄,能温席”的孝行;有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慨叹……⑤亲情的“有效期限”贯穿了我们生命的全过程,充塞着我们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问:请你简要分析上述文字的论证过程。

解题分析:▲步骤一:将文段(文章)内容进行分层。

▲步骤二:开始概括每层次所写的内容。

概括时尽量使用原句,并把原句用引号引起来。

如本段文字就可以把三个层次概括为:▲步骤三:根据内容层次决定答题时使用连接词语,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连接你的分析句子。

答案:※小结规律:A、将议论文的整体结构的三部分具体化陈述出来:(1)提出问题(引论):用什么方式(比喻、名言、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论题(具体地写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论证思路的定义
就是作者为了证明某个观点,先后都做了哪些事。

其语言表述形式是:作者先......然后.......接着......再.......进而.......又.......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或者提出什么倡议等等)。

论证的过程越复杂,步骤越多,这些词运用得越多。

其中“作者先后做的事”,主要包括以下12 种:
开头部分,看作者是否做了这三件事:
1.提出论点——是否提出了观点,提出了什么观点?
2.提出分论点——作者在阐述观点时,是否提出了几个分论点,通过直接论证分论点,
间接论证中心论点?
3.过渡——作者是否运用过渡句,引出论据?
主体部分,看作者是否做了这六件事:
4.选择论据——引用了什么内容,充当什么论据?
5.确定论证方法——运用什么论证方法?
6.选择阐述角度——从哪个角度(正面还是反面);
7.深入剖析增强论证力度——作者举出事实论据后,是否对论据进行了剖析说理?
8.追加比喻论证——作者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基础上,是否又运用比喻论证对文章的
观点进行了阐述?
9.追加推理论证——作者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基础上,是否运用推理,对自己的观
点再次进行了论证?
结尾部分看作者是否做了这三件事:
10.消除误解——作者在归纳总结前,是否强调了什么,以避免读者误解观点,保证论证
逻辑的严密性。

11.总体归纳总结——作者是否对前面的论证进行了总体上的归纳总结?
12.做出结论——作者在归纳总结时,是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或者发出了什么倡议或警示?
【要注意的问题是】有的段落先举出X 个论据从正面进行论证,然后又举出Y 个论据,从反面进行论证,在解说论证思路时,要先从整体归纳其正反对比这种论证方法,然后再
针对具体的论据进行分析,不能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二、判定论证结构,找到解题脉络
一部分或一个自然段,让我们归纳其论证思路,我们只有先明确了作者的论证结构,才
能从框架上把握文章的脉络,无论是几个自然段构成的一个部分,还是一个复杂的自然段,
都有其常规结构。

这里我要从四个角度向大家做以阐述。

(一) 2 种基本形式(如图所示)
(单一的事实论据并列的总分总结构模式图示)
(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平行并存的总分总结构模式图)
(二) 4 种简化形式
(单一事实论据——省略论点的总分总结构模式图示)(单一事实论据——省略论点和过渡的分总式论证模式图示)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并存——省略论点的总分总结构模式图)
(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并存——省略论点、过渡的总分总结构模式图示)
(三)复杂化结构形式
(四)纵式结构(相对考的次数比较少)
前面三种形式,都属于横式结构,所谓的纵式结构,就是在横式结构的基础上,再增加
一个论证部分,具体阐述如何将上面被论证的观念,运用于实践过程中——即在实践中我们如何运用理论。

横式机构只论证理论的正确性,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纵式结构,在证明
论点后,强调实践运用,强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

三、常规答题方法(针对复杂化结构形式)
(1)作者先提出了观点;
( 2)接着运用过渡,引出X 个事实论据和Y 个道理论据,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正反对
比论证,综合论证论点;
( 3)正面论证部分,先引用张三、李四、王五.....的事例,充当事实论据,运用举例论
证,之后又针对这几个事例进行深入剖析,强调,进一步证明论点;反面论证部
分,先引用某甲、某乙、某丙的名言(名言以外用集合名称谚语、俗语等代替),充当
道理论据,运用道理论证,之后再针对几个名言(谚语、俗语、警句等)进行深入剖析,
强调
;进一步证明论点。

( 4)最后总结,得出结论(发出什么号召;发出什么警示)
【注意事项】
1.答题时,省略形式,省去了哪一部分,就砍掉那部分答案,不第一部分内容加在“首先”之后;
2.中间有添加推理论证、比喻论证的部分,在哪里添加的,就在哪里增加这一环节。

3.强调某个内容,避免读者误解的内容,在哪里出现,我们就在哪里添加。

4.纵使结构的段落,最后一点一定要添加——最后作者阐述了在实践中运用
的个途径(或者方法)。

四 .具体解题演示
阅读下面的短文,概括这一部分的论证思路
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当畏惧错误。

倘若你想把一切错误都关在门外,那
你也必将永远被关在真理的门外;倘若你想避免任何失败,那你也必定永远得不到成功。

有人说:“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不会有真理降世。

”这是有道理的。

奠定电磁学实验基础的
法拉第,正是由于不怕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经过近十年的艰辛努力,才终于使磁铁产生
了电流,开拓了电磁学的新领域。

欧立希也以惊人的毅力,在失败了数百次之后,才成功
地制成了药品坤凡纳明。

无怪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获取诺贝尔奖金时深有感受地说:“回
顾⋯⋯最后通向发现(量子论)的漫长曲折的道路,我对歌德的话记忆犹新。

他说,人们
若要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

”当然,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可
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而是说不要因为惧怕错误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

这也怕那
也怕,是成就不了事业的。

概括这段文字的论证思路,首先我们要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读懂这段文字的宏观
结构。

(1)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当畏惧错误——这是作者的观点。

(2)A. 倘若你想把一切错误都关在门外,那你也必将永远被关在真理的门外;
B.倘若你想避免任何失败,.......便不会有真理降世。


——这是两个比喻论证,从反面论证畏惧错误带来的危害。

(3)这是有道理的——这一句是对两个比喻论证的剖析和总结。

(4)奠定电磁学实验基础的法拉第....... 。

欧立希 ...... ——这是两个事实论据,运用举例论证,从正面论证观点。

(5)无怪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 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

”——这是一个道理论据,运用道理论证,从正面论证作者的观点。

(6)当然,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
态度,而是说不要因为惧怕错误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

——强调不畏惧错误不是不努力
防止和减少错误、不是犯了错误满不在乎,避免读者误解作何的观点,增强论证的逻辑严
密性。

(7)这也怕那也怕,是成就不了事业的——这是对全段文字的总结,是由观点得出
的结论。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画出结构图示如下:
问题答案:(1)作者先提出论点: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当畏惧错误;(2)接着引用两个比喻论证从正面进行论证,再引用两个事实论据、一个道理论据,从反
面论证,整体采用正反对比论证方法论证观点;(3)在反面论证时,作者两次进行比喻论证,然后归纳总结,强调畏惧错误带来的危害;在进行正面论证时,先后列举法拉第和欧
立希两人的事例,充当事实论据,运用举例论证证明观点,然后引用普朗克的名言,充当
道理论据,运用道理论证证明观点。

(4)然后,作者强调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不是说我们可以不努力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犯了错误可以满不在乎,澄清了观点的内涵,消除人
们的误解;(6)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这也怕那也怕,是成就不了事业的。

值得注意的是,回答这种题型时,一定要先理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画出这部分或这
一自然段的结构图示,这样条理就会清清楚楚;同时,答案中回答提出论点和得出结论的
部分,必须指出具体提出的论点是什么、得出了什么具体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