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意”和“语义”用法辨析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语言基础(正确理解运用实词虚词-结合语境、精准辨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课件-语言基础(正确理解运用实词虚词-结合语境、精准辨析)

【理解小练2】 根据语境,请你对网友甲的问题在横线处作出恰当的解释回复。每
处不超过30个字。 网友甲:“燃”本来是指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其反应过程极其复 杂。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 物理现象。可是,最近常听人说,××歌曲好“燃”,电影《厉害了,我 的国》“燃”爆了!这里的“燃”,到底该如何理解? 回复:这里的“燃”是个网络热词。××歌曲好“燃”,是指①__________; 而在说电影“燃”爆了时,则常常是指②____________。
早早(叠词的 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 第一阶段为2016~2021年,主要考查近义实词、虚
新高考 结构语义) 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3分) 词的选用。以实词为主,所选词语不偏不怪,皆为
Ⅰ卷 像……似的 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 生活、学习中常见常用的,难度不大。所用题型为
语境可以消除歧义,明确语义。比如,“游击队对日寇的进攻是早 有准备的”“他没有听取导师的建议,对论文的观点加以修改,变更全 文的结论”之类的句子,孤立地看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在特定语境 中,语义却是明确的。
结合语境,也可以分析言外之意,如理解陈涉所说的“燕雀安知鸿 鹄之志”、王安石所说的“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的用意,并可深入 研讨语境对形成语言风格、表现人物性格的影响。同样,也可以清楚地 分析在特定语境中有意误解语意的原因。
第三人 名词,另外的人或事物。如:这件事不是排他的。
称“他” 指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实指。如:这段时间,他很
辛苦。
人称代词
用法及举例
泛指,任何一个人。如:生活中总有这样一个人,他总是
第三人 很快乐。
称“他” 虚指,用在动词和数量词之间。如:最近事情太多,理不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高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之辨析和正确使用词语课件

一是要合乎事理;一是要合乎习惯。
“颁布”对象是群体,同“法令、法规、条例、纲领

等词搭配;
用 是否有固定 “颁发”对象是个体,同“勋章、奖状、证书等词搭
对 的搭配对象 配。

“改进”后面只能跟“工作、方法、技术”
“改良”后面只能跟“生活、条件、关系”
(三)用法辨析 3.看其不同的词性和语法功能 近义词语的词性和语法功能有的是有区分的。
近义词
共同义
侧重点
疏离 均表示“疏”的结 “离”只表“疏”的状态
疏远

“远”则是“疏”的程度,且程度较重
[例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义务。这是法定义务,不因双方
约定而免除。
(2)第一次庭审时,原告律师向法庭所作的
揭露了三年来原告在这
起家庭暴力案件中遭受虐待的真相。
信任
善于
答案 B
解析 “称道”是称赞、称述的意思;“称奇”是认为奇妙的意 思。“称奇”比“称道”词义重,根据语言环境,这里应选“称 奇”。“信任”指相信而敢于托付;“信赖”指信任并依靠,词 义比“信任”重。根据语境,这里应选“信赖”。“善于”是在 某方面有特长,表示在某一专业方面特别精通;“善于”也有 在某方面具有特长的意思,但并不含有特别精通之意,程度 比“善于”差得多。根据语境,应选“善于”。
2.语体色彩不同 词语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 雅和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这些我们称之 为语体色彩。语体色彩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分。对话、文艺作 品多用口语,口语具有通俗、浑厚、生动的风格。书面语有文雅、庄重的 风格,多用于郑重场合、理论文章中。如:
边练边悟2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高考语文复习辨析词语含义+句式效果比较课件(1)

高考语文复习辨析词语含义+句式效果比较课件(1)
命早已枯萎,不见绿色。 象征义,生活生机、活力 3.扶贫工作者给这片贫瘠荒芜的土地带去了绿色。象征义,希望
4.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人们的生活观念正在发生改变,现在,大家都
喜欢购买绿色食物。 象征义,健康的
掌握多义词的义项。 能结合语境巧妙分析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等。
“精气神”原是道教术语,指人体内的元精、元气、元神。 此处指精神力气,为引申义。
6,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 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能不能改成“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 裂的竹竿:她分明纯乎是一个乞丐了”?为什么?)
④内容情感角度。
⑤语体:口语与书面语、文学语体、新闻语体等
大雪,对飞禽走兽来说也许是一道绞索:飞禽难以见到压在雪下的食物,走兽 在雪地上留下被追捕的线索。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狐狸、野兔、鼠类留下一行行圆溜溜、梅花状、 点状的脚印。”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原句对不同动物脚印的描写单独成句,更能突出不同脚印各自的特点;②原句 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狐狸、野兔、大概是鼠类的脚印分别比作一串串珍珠链、一 圈圈花边、一行行省略号,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不同脚印的形状。(每点 2 分,共 4 分,如 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必分析其含义和表现力。
教材课后练习题:
联系课文内容,分析以下句段。 5.“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祥林嫂,你放着罢!我来拿。”四婶又慌忙的说。 她转了几个圆圈,终于没有事情做,只得疑惑的走开。 “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 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 (四坤前后两次不让样林搜动祭具,祥林搜两次反应大不相同,为什么?比段一下,“祥林搜,你 救着罢!”和“你放着罢,样林嫂!”在表达上有什么不问?)

明确辨析成语的方法

明确辨析成语的方法

一、明确辨析成语的方法1.从意义上辨析成语相互间有意义上的差别,即使是意义相近、相关的成语仍有语义轻重的不同、表达重点的不同、范围大小的不同。

例:“自命不凡”和“自以为是”辨析:这两个成语都有“自以为正确”的意思。

但“自以为是”指主观不虚心,语意较轻“自命不凡”指自以为了不起,比别人高明,语意较重。

2.从结构上辨析成语的结构类型很多,有主谓式、动宾式、并列式、兼语式等,成语的结构不同,意义、用法也往往不同。

例:“弦外之音”和“弦外有音”辨析:这两个成语都喻指说话或行文中另有间接透露而不明说的话。

但“弦外有音”是主谓式,指的是事,多作谓语、定语、状语;“弦外之音”是偏正式,指的是物,多作主语、宾语。

3.从色彩上辨析成语色彩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成语的色彩不同,在使用时也有所不同。

例:“侃侃而谈”和“夸夸其谈”辨析:这两个成语都形容说话多,但两者感情色彩不同,前者是褒义,后者是贬义。

二、成语使用中的“八戒”一、戒望文生义病例:在语文老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改掉了文不加点的毛病。

在此句中,作者显然将“文不加点”的“点”理解成了“标点”,“写文章不加标点”确实是毛病,应该改掉。

但是“文不加点”的真正含义却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这非但不是毛病,反而是非才思敏捷的写作高手不能达到的优点,为什么要改掉呢?二、戒褒贬不分病例:我英勇的公安人员在车站守株待兔,一举将杀人后潜逃的罪犯擒获。

“守株待兔”是一个人们熟知的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五蠹》。

说的是宋国有一个耕田的人,一天看见一只奔跑的兔子撞在地里的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

这意外的收获使他非常高兴,他于是放下手中的农具,整天在树桩旁守着,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但以后他再也没有得到,他的愚蠢行为却成为笑料。

韩非子在文中借此讽刺了那些据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

后来人们常用此成语来比喻有的人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成功。

高中语文成语题十种辨析方法

高中语文成语题十种辨析方法

2. 举案齐眉——请看下面句子:“我跟大壮是同 桌,他人虽然憨厚老实、拙于言辞,但头脑非常 聪明且积极上进,每次考试不是他第一,就是我 夺冠,我俩总是你追我赶、不相上下。我很庆幸 在中学时能有这样一个互敬互助、举案齐眉的好 同学。”
“举案齐眉”,词典解释为:案,古时有脚的托盘。汉 代梁鸿的妻子给他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高高 的。后泛用以形容夫妻相敬。可见,此成语只能用于夫 妻之间,对象是特指的,同学间如此运用,闹出了笑话。
“贻笑大方”,词典解释为:大方,即大方之家, 识见广博的人,后泛指有专长的人;整个成语表 示“被内行的人笑话”。成语本身就包含着“被 动”,前面再加上“被人”,就纯属多余,这便 造成了成份赘余。
2.“江雪琴真不愧为党的好女儿,虽然她已被敌 人打得浑身遍体鳞伤,但仍然坚贞不屈,英勇地 与敌人做斗争。”
剧目。
贬义,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这句用其
本义是正确的
①每当夜幕降临,饭店里 灯红酒绿热闹非凡。②我 很胖,可是这位小护士很 快就选了一条血管,一针
句①中的“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 了,不再含有贬义。因而使用是正确的。句②中的“一针 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 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
方法四注意用语得体防范“谦敬错位”
成语是约定俗成的,某些成语的使用须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 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 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 敬错位。

关注对象身份:语句中所涉及的人物身份 (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

敬 谦
明确场合信息:语句所体现的场合
“遍体鳞伤”,词典解释为:满身的伤痕像鱼鳞 一样密。形容伤势非常重。成语本身含有“满 身”、“整个身体”的意思,而前面再加上“浑 身”字样,语义明显重复,导致了成份的赘余。

“因为”与“由于”的语义和语用比较

“因为”与“由于”的语义和语用比较

“因为”与“由于”的语义和语用比较话支递管''技术协作信息2仅话(7)总II95I因为,,I?''句由于"的语义和语用比较●金英实摘萎:本文通过对例句的分析,比较了"因为"与"由于"在语义和语用方面的差别.文章首先分析了二者在语法意义上的不同.然后指出二者在语用方面的区别.最后提出一些教学建议.关麓词:因为;由于;语义;语用"因为"与"由于"都是表示原因的关联词语.朝鲜族学生很难分清两个词的区别,我想这里有四个方面的原因.①学生接触两个词的时间不同."因为"一词出现于小学课本,而且口语中常用;"由于"(连词)一词出现于初中课本,而且口语中不常用.②课本中出现的次数不同."因为"出现的次数多,而"由于"出现的次数少.③《中朝词典》,《中韩词典》没有说清两个词的区别.④"由于"与"因为"不属于较难的关联词.所以,教师讲课时往往忽视它.不交代清楚两个词的语义和语用差别.《现代汉语词典》把"由于"定为介词,"因为"定为连词;《现代汉语八百词》和《汉语常用虚词词典》把它们定为兼类词,即介词和连词.我们暂把它定为兼类词,而且只讨论作为连词时的语义和语用比较.本文试通过对课本和学生作文例句的分析,比较"由于"与"因为"在语义和语用上的差别. 一,语义上1.各词典对两个词的释义.(1)各词典对"由于"的释义大致相同.《现代汉语八百词》的释义:表示原因;因为. 《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的释义:表示因果关系,用在因果复句的偏句里,表示原因或理由. 《现代汉语虚词例释》的释义:表示原因..三本较有权威的词典都认为"由于"的基本语法意义是表示原因.通过对例句的分析,我们也发现确实如此.同时,我们还看到"由于"主要是强调理由,重在分析原由.强调理据.0(2)各词典对"因为"的释义大致相同.《现代汉语八百词》的释义:表示原因.《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的释义:表示原因,连接因果关系.《现代汉语虚词例释》:表示原因.三本都认为"因为"的语法意义是"表示原因".但"因为"不仅表示原因,而且它重在说明原因.讲述事实.2.两个词的语义偏向不同."由于"与"因为"虽然都表示原因或理由,但是"由于"所引领的句子常常会带有不愉快,不如意,消极或贬斥一类的语义偏向.前一分句使用"由于"的句子,后一分句常使用"致使,以致,以至"一类的词,常会引出"一种不好的或不正常的结果".调查结果表明被试人中占83%的人对"由于"句格式作出了"不愉快"或"不太愉快"的语感评价,而"因为"句,有83%的人对它作出了"一般" 或"愉快"的语感评价.对具体书本的调查结果是"由于"总体上能给人以"不愉快"(78%)的语感, "因为"句能给人以"一般"或"愉快"(70%)的语感.②也就是说."由于"句倾向于表示"不愉快", "因为"句倾向于表示"一般","愉快".这也许跟"由于"句的搭配,即前一分句使用"由于"的句子,后一分句常使用"致使,以致,以至"一类的词有关.汉族学生即使没有理论知识,凭语感也能说出具体句子中应该用哪个词,因为他们对两个词有语义认知.但是对朝鲜族学生作文例句的分析表明,朝鲜族学生没有这种语感,没有这种认知, 所以应该注重理论上的传授.二,语用上1."由于"多用于书面语,不大用于口语,而"因为"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经常使用.2."因为"和"由于"一般都用于陈述句.但是"因为"也可用于反问句,而"由于"却一般不能用于反问句.(1)0难道因为前人没做过,我们就不能做吗?+难道由于前人没做过,我们就不能做吗? 3."因为"句能表示推测,而"由于"句一般不能表示推测.(2)o因为大概不会有什么稀奇东西,所以就不去看了.+由于大概不会有什么稀奇东西,所以就不去看了.4."由于"和"因为"都可连接分句,但是"因为"还可以连接句子,而"由于"不能.(3)0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o老人家把小风搂在怀里,不住地问长问短.因为她这么大年纪,下辈只有这个孙女了. 5."因为"与"由于"都可以同"所以"搭配,但是"由于"还可以同"因此,因而"搭配,而"因为" 不能.(4)o因为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o由于太阳离地球太远了,所以我们看上去只有一个盘子那么大.(5)t可是,我要说,这是因为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因此,就没有能够了解到我们的战士.o可是,我要说,这是由于他跟我们的战士接触太少,因此,就没有能够了解到我们的战士.6.连词"因为"可以直接用在后一小句,而连词"由于"不能.连词"由于"放在表示结果的分句之后,用以进一步申述或补充说明原因时,"由于"前往往有"是".如:(6)0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r正义是杀不完的!由于真理永远存在! (7)"/r庄稼没长好,由于严重的干旱.o庄稼没长好,是由于严重的干旱.7."因为"前可加"正",而"由于"前不能加"正".如:(8)0正因为你的文化水平低,领导上才首先叫你去参加这个文化补习班."/r正由于你的文化水平低,领导上才首先叫你去参加这个文化补习班.三,教学建议学生学习"因为"与"由于"的过程中造成偏误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母语干扰,目的语干扰,学生的学习策略,教材的误导,教师讲解的不充分等等.我们可以适当增加"由于"句练习的数量,通过加强语言输入刺激,最终使学生掌握这一结构.我们还可以找一篇文章,删掉"因为"与"由于",让学生重新填写,然后加以总结,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并进行讲解.也就是说,教师不但让学生从语义上掌握"因为"与"由于",更要从语用上明确两个词的功能差异.参考文献…1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1;【2】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词典.浙江教育出版社. 1986(6);【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01:【4】现代汉语虚词例释.商务印书馆.1996(7);【5】5延边教育出版社汉语文编辑室.九年义务教育汉语文课本.延边教育出版社.2000;『61屈哨兵."由于"句的语义偏向.中国语文.2002 (1);『71邢福义."由于"句的语义偏向辨.中国语文. 2002(4).注释①邢福义"'由于'句的语义偏向辨"《中国语~}2002.4;②屈哨兵"'由于'句的语义偏向"《中国语文》2002.1.I作者单位:延边大学艺术学院文化基础部) ?77?。

语义、语意与语用:略谈语文文本解读的内容与方法

语义、语意与语用:略谈语文文本解读的内容与方法

语义、语意与语用:略谈语文文本解读的内容与方法
李煜晖;苏荣格
【期刊名称】《中学语文教学》
【年(卷),期】2024()4
【摘要】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不同于汉语言文学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从学生认知过程和需要来看,语义、语意和语用是语文文本解读的主要内容。

明确三者的内涵与层级关系,借助语典做好语义训释,立足文本语境和文外语境理解语意,面向学生阐释作家的语用观念和语用方法,有助于破解文本解读的现实问题,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总页数】5页(P19-23)
【作者】李煜晖;苏荣格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解读文本回归语用本位——构建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的策略研究
2.文本解读:“解”和“读”融合度的探索——略谈《历史与社会》文本解读的方法
3.解读文本回归语用本位——构建小学语文语用型课堂策略的思考
4.回归语文本体,凸显语用价值——谈语用视角下小学说明文教学内容的重构和突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课件)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   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考点(课件)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B 同的一项是(3分)( ) A.她尽量高高地跳起脚尖,希望车厢里的人能看见她的脸。 B.我们班同学就数他能说,讲起话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C.新颁布的控烟条例规定,绝大多数公共场所都不能吸烟。 D.以前这条小河上没有桥,人们只能涉水而过,非常不便。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 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 ,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 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 说,身材是否肥胖,主要看体质指数。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 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 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5.(2022新高考Ⅰ卷21题)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
C 一项是(3分)( )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考点突破】
一.考点:同词异境词语意义用法辨析
C 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 B. 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 C. 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 D. 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I)网络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记住所有的信息,毕竟互联网随时可以帮我们查阅。不 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通过一些训练提升记忆力,也一直是 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II)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 快。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 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 (2023年新课标I卷22T)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 意上的不同。(3分) (1)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2)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答案】①“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属于扩大夸张,其意思是互联网并不能够决所有 的问题,“像……似的”表示看似是,但其实不是,总体上表示否定。②“像洗冷水澡似的”是打比方 (比喻),表示“凉风飚进他的袖口”的感觉就如同“洗冷水澡”一样,“像……似的”表示“与…… 相似”。(3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 ,在 日常使 用 中常常混 淆。且看下 面例句 : 1 安居 ” .“ ,在 我们这样一 个社会 ,实在是个
语 意复杂 的词汇。拥有一处 产权房 的心理安全感 ,
理 的 、心 闲气定的讲述 和论说 。 (圆融 ・ 《 思辨 ・ 质
朴》 ,
民日 报》 20 年 3 1 ) 09 月 6日
同 的词语 。哪一个正确 呢?我们 需要先分 析 “ ” 意
“ ”二 字 的不 同,进而 区分 “ 意 ”和 “ 义 ” 义 语 语
的用法 。
展 现 。 ( 越 千年 的诗 风》 从 民 日报》 21 , 00
年 7月 3 日) 0
“ , 《 意” 说文解 字》 云 “ 也 。从 心 ,察 言 志 而知 意也 ,从 心从 音 。於记 切 。 “ , 《 ” 义” 说文 解 字》 云 “ 己之威仪也 ,从我羊 ” ,宋 代徐铉 校订 时说 “ 臣铉 等 日 :此 与 善 同意 ,故 从 羊 ,宵 寄
日)
上 ;8 意 料 ,猜测 ;9 怀 疑 。 “ ”应 是 “ ” . . 义 仪 之本 字 ,其 本 义 为 “ 仪 、仪 容 ” 《 威 。 汉语 大 词 典》 列举 其 义项 为 :1 谓符 合 正 义或 道 德规 范 ; . 2 指按 照正义 或道 德规范 的要 求 ;3 认 为合 乎正 . . 义或 道德 规范 而加 以称 许 ;4理 应 ;5 适 应 ,顺 . .
意 义及 其 演 变 。 当使 用 者 要 表 述 “ 义 学 的 ” 语 、 “ 义 学 上 的 ” “ 义 学意 义 上 的 ” 时 ,使 用 语 、 语 “ 义学 ”显得 哕 嗦 ,便 简化 为 “ 义” 语 语 。因此 现 代 文章 中提 到 “ 义” 语 ,多指语 言学意义上 的词语
5 由于受汉语 的影 响及 对英语 词义 了解 的不 . 2 念 头 ,想法 ;3 胸怀 ,内心 ;4 情 意 ,感 情 ; . . . 5 意味 ,情 趣 ;6 意气 ,气势 ;7 思 念 ,放在 心 . . .
深 ,很 多同学在 写 时常 会犯 一些 语 义重 复之类
的错 误 。 (语 义重复 的典 型错 误》, 《 《 中学 教 与 学》 20 0 3年第 3期) 6 北京 急救 中心在每辆 急救 车上都 配备这种 . 小册 子 。手册 里的 8种语 言都 用 中文标 明 了语 义 。 当遇 到既 不懂英 文 、又不 懂 中文 的患 者时 ,急救 人 员可 以请他 们通过手册 来表达需 求 。 (医疗 卫 《 生保 障 “ 天候’ 全 , 《 人民 日报》 2 0 0 8年 7月 2 9
SE CRE TARY
亨学习— SP 图 A● CN■ OI 一 MO N
近现代 的注疏 中已成 固定搭 配 。
现代汉语 中 “ 语义 ”一词 又与 “ 语义 学 ”密
切 联 系 。汉语 把 英语 的 sm nis翻译成 语 义学 。 e at c 语 义学 属于 语言 学 的一 个分 支 ,主 要研 究词 语 的
应 ;6 名 分 ;7 善 良 ,亦 指 善 良的行 为 ;8 意 . . .
义 ,道理 ;9 引 申为用 意 ;1. 义 ,情谊 ;1 . . 0恩 1 指保持 恩义 、情谊 ;1. 2 谓用 于施舍 、救济 的 ,为 公益 而不取报酬 的 ;1 . 3 名义上 的 ,假 的。
7 在作 者那里 ,一些 被多 次 “ . 他解 ”的词 句
言一 学- 习 嚣 l — ’ = : ’ - ’ J -
l ) 矗 {, S 0( 酣 AN; 0N
缡鹦
口缑 智 杰
“ 意 ”和 “ 义 ”二词 读 音相 同 ,意 义相 语 语
和语义 ,又 一次有 了 “ 自解” ,然而却 没有逞强 夺 路 之嫌 ,没有 力不 从心 的遮 掩 ,反之 却是 入情 人
球 时报》 2 1 0 0年 9月 3日) 上述 例句 表 达 “ 句 的 意思 ” “ 语 、 词语 的 意 义” 时 ,分别 使用 了 “ 意” 和 “ 义 ”两个 不 语 语
3 他们 依据原 诗 的语 句 ,采 取 《 . 涛经》 中常
用 的赋 比兴手 法 ,用现代 白话创作 了 1 1首写意歌 曲 ,使 得原诗 的语 意得 到 了通 俗 的表 述和完 整 的
2 显然 ,前三 种行 为框 不 住汪 建 中 的行 为 。 . 唯有 “ 他操 纵证券 市场 的行 为 ”这一 语意 模糊 其 的 “ 兜底 条款 ” ,方能将 其 网入 。 ( 市第 一黑 徽 嘴冉 度被审查起 诉》, 《 环球 时报》 2 1 0 0年 3 1 月
日)
“ 一事件 ”或 “ 这 这样 处理 ” ( 有气节》, 《 。 ( ( 环
远远 要大于其 居住的舒适感 。 ( : 雒 样走过 蜗居 时
8 相 对而言 ,汉语较 少用代 词 ,在指 代不 清 . 容 易造 成语 义模糊 甚至 误解 的情 况下 ,翻 译时 往 往 改用 代词所 指代 的名 词 ,所 以这一 句最 好改 为
代》 《 时报》 20 年 1 月 3 , 环球 09 2 0日)
@÷

《 现代 汉 语 词 典》 ( 五 版 ,20 第 05年 ) 中
“ ”字 的基 本 义是 “ 意 意思 ;心 愿 ” “ ”字 的 , 义 基本义 是 “ 公正合 宜 的道理 ;正 义” ,因此在 下列 用法 中 ,二字 的区别很 明显 :
不 意 、不 义 。主 意 、 主 义
切。 ”由此可见 , “ 意” 的本义是 “ 意志 、愿 望” ,
4 在病 句辨析 中,语 意重复 是很常 见的 ,也 .
是 高考 中常考 的一大难 点 。 (语意重复 病句 的常 《 见类 型》,
期)
二课
( 中版) 0 5年第 1 高 ,2 0 2
《 汉语大 词典》 列举 其引 申义有 :1 意思 ,见解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