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的回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7 《友谊的回声》 ︳人音版 (五线谱)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演唱课《友谊的回声》教学设计学校:执教人:教案首页课题《友谊的回声》课型演唱教学课时一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充分聆听,动作律动等方法,能用歌声表现大自然有趣的回声现象并能运用清新、自然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通过情景式的引导和编唱感受和声等,能够唱好歌曲,从而理解并表现歌曲所表达的同学间真挚美好的友谊之情。
知识结构图轻松愉快舒展深情低音区开始中音区旋律起伏变化变化再现前一乐段末句切分节奏f pp 力度对比渐强、渐弱渐慢变化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力度变化有感情地演唱歌曲难点:唱好歌曲,理解并表现歌曲所表达的同学间真挚美好的友谊之情。
学情分析学习起点预测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了常用的力度记号,并且有一定对力度的感受与实践运用能力,因此用歌声表现山谷回声并通过充分聆听,情景引导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还是较容易掌握的。
学习困难预测本首歌曲并不难,但想要唱好旋律的起伏推动以及情感的层层递进,还是需要教师充分的引导练习。
歌曲中句末处的和声编唱和感受改变节拍后悠扬的旋律,需要通过手势律动,唱谱练习等方法进行突破。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钢琴纱巾打击乐器(碰钟、三角铁)板书设计友 f pp 谊2/4X X 0的回3/4声教学反思呈现现象学生通过“喊山塑造声音状态”——“跟琴解决回声音准”——“打击乐器表现f pp力度”等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教学方式,基本能够听准、唱准歌曲。
弱起进入处老师反复强调,练习。
歌声的荡漾、深情还可以做的更好,学生声音有些放不出来。
归因分析1.每个环节落实较扎实,学唱环节可以多跟几遍钢琴或录音,更加熟悉旋律与歌词。
2.给学生尝试和展现的机会还是比较少,害怕学生出现问题,老师带领的次数较多。
改进措施1.通过“人声”“打击乐器声”表现回声的f pp环节,教师的语言不要过多,时间可以缩短,因为是巩固复习知识,所以复习f p力度,提示pp表示很弱,运用人声,乐器声表现即可。
2.纱巾的运用还需精心设计,不需要全部歌曲运用,重点放在f pp表现上或是乐段、乐句体验上,应突出侧重点。
【观课评课】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友谊的回声》评课议课

《友谊的回声》评课议课
“音乐课程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实践”,基于这样的理念引导,甄文老师“回声”这一教学内容作了如上教学设计。
音乐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中的音乐,如何让学生从生活中的音乐中提炼出音乐的本质,将对音乐的认识提升到另一高度,这是我们音乐课堂上所要追求的。
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
教师仔细分析教材,深入研究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过渡自如,不留任何痕迹,保持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性。
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学生的学。
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
在课堂实践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当教案的预设与生成不一致的时候,甄文老师的反应迅速果断,在歌曲演唱中还要注意对每一次的演唱提出更细致的要求,让学生每一次的演唱都有目标,难点的部分在整首歌曲的演唱中还得重点提示,让学生更为巩固,还要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活跃气氛等等。
这次案例研讨使我受益非浅,学生课堂表现非常好,可以看出平时音乐课上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学生还是掌握的很不错的。
我还有认识到了创设情境教学的重要性,比如:设计好导语,巧妙的提问,讲故事,做游戏,建立想象的空间。
这些都为我今后的音乐教学指明了方向,音乐课各个环节的过渡语有如一座桥梁,只有有了这座桥,走的才会很顺畅,让人有一种美的享受。
《友谊的回声》PPT课件2 (共19张PPT)

原声:强 回声:弱
f p
f
pp
i
6
0|
i
你 pp
6
好
0|
V
你 好 f
7 5 你 好
0|
7 5 你 好
0|
f
pp
V
i
噢 f
6
0|
i
噢 pp
6
0|
7 5 噢
0|
7 5 噢
0|
友 谊 的 回 声
5 1 3 | 1 - | 1 4 5|6
我喊一
.
-|
声,
喊一
声,
f
噢
pp
噢
f
噢
pp
噢
返回
i 6 0|i 6 0|7 5 0|7 5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友谊的回声教案

友谊的回声教案友谊的回声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课文《友谊的回声》。
2.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主题和情感。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友谊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并背诵课文《友谊的回声》。
2.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其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友谊意识。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友谊的回声》2. 录音机3. 图片、小道具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观看一段友谊的视频片段,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对友谊的思考和兴趣。
2. 学习课文:分段学习课文《友谊的回声》,并进行词汇和句子的解释和讲解。
3. 听录音:播放课文的录音,并让学生跟读和模仿录音。
4. 配合图片:出示课文中的配图,让学生根据图片理解课文,并进行口头描述。
5. 分组朗读: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组内互相朗读和配合,感受友谊的温暖。
6. 话题讨论:让学生就课文中的友谊表现和自己身边的友谊情况进行讨论,展开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7. 朗诵课文:通过手抄课文和课外练习,让学生能够背诵课文,并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六、巩固拓展:1. 规划友谊周:组织学生在一周时间内开展各类友谊活动,如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鼓励等,增进班级和谐氛围。
2. 反思友谊:让学生回顾和思考自己与他人的友谊关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进一步提升友谊意识。
3. 创作友谊小故事: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写一则关于友谊的小故事,并进行朗读和分享。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友谊这一主题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他们更多地停留在表面的了解和表达上。
下一步的教学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挖掘友谊的深层次和多样性,让他们更加真实地理解和体验友谊的回声。
友谊的回声教案

友谊的回声教案
教案简要描述:
本教案旨在通过课堂活动和互动来培养学生友谊的意识和能力,帮助他们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并学会建立和维护友谊关系。
通过小组
讨论、角色扮演和反思等任务,教案将帮助学生发展积极的友谊价
值观,提高他们的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
教案目标:
1. 了解友谊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发展积极的友谊价值观,如尊重、信任和支持。
3. 提高学生的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
4. 学会建立和维护健康的友谊关系。
教学准备:
1. 展示板或黑板
2. 音乐播放器
3. 学生纸张和笔
4. 角色扮演卡片
教学活动和步骤:
步骤1:引入友谊的概念(10分钟)
a. 在黑板上写下标题“友谊的回声”,并请学生分享对友谊的定义和他们认为友谊的重要性。
b. 引导学生思考友谊是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并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步骤2:探索友谊价值观(15分钟)
a. 在展示板上列出几个友谊价值观,如尊重、信任、支持和包容。
解释每个价值观的含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
b. 分成小组,要求学生讨论并列举其他重要的友谊价值观。
c. 鼓励学生分享组内的讨论结果,并展示到展示板上。
步骤3:角色扮演活动(25分钟)
a.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角色扮演卡片,上面写有一个友谊情境。
友谊的回声教案

友谊的回声教案教案:友谊的回声教学目标:1. 了解友谊的重要性和价值。
2. 学习歌词“友谊之光”并能够正确演唱。
3. 通过活动和讨论促进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体验。
教学准备:1. 一张友谊的海报。
2. “友谊之光”歌曲的音频或视频资源。
3.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友谊的海报,提问:“你们觉得友谊是什么?”2. 反思友谊的重要性和价值,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和体验。
第二步:学唱歌曲(10分钟)1. 播放“友谊之光”的音频或视频。
2. 分发歌词给学生,并一起读一遍。
3. 按照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教学生正确地演唱歌曲。
第三步:学生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分发一些友谊相关的话题,如“真正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或“在困难时期如何对待朋友?”2. 学生在小组中讨论并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3.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第四步:反思和总结(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活动和讨论,并提问:“在你们的讨论中,你们发现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2. 学生回答后,总结出友谊的共同特点和重要性。
扩展活动: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并在班级或学校中分享。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表达他们对朋友的感激和关心,比如写信或送一份小礼物。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
2. 收集学生写的关于友谊的文章,评估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在班级或学校里组织友谊日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和体验。
2. 调查不同年龄段的人对友谊的理解和看法,并进行比较分析。
2022年人音小学音乐四下《友谊的回声》 (2)

《友谊的回声》说课稿一说教材《友谊的回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四年级第七课的演唱歌曲,静静湖水,山谷,大海,沙滩,大森林这些美丽的景色就是一幅清新淡雅的唯美画面。
通过大自然的景象回声抒发着对友谊的追求和赞美。
歌曲四二拍。
清新,活泼,富有动感。
歌曲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个由三个乐句组成的乐段。
第一乐句由低音区开始,第二乐句是第一个乐句的变化重复,采用了切分节奏,通过由低向高的旋律进行,发出了越来越热情的呼喊,第三乐句揭示了歌曲的主题,表现了孩子们不仅是在向大自然发出呼唤,更是对友谊的炽热的追求。
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是小学进入转折点的重要阶段,喜欢展示自己的演唱和演奏技能。
声音很纯,很亮,学生学习音乐主要还是兴趣而发。
这个年纪已经具有音乐审美、感知能力。
学生在音乐理解能力有很大提高。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与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用清新,欢快的声音又感情的演唱歌曲《友谊的回声》2、过程与方法目标: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表现出大自然的美与神秘。
学生在探究、以及师生合作中学会歌曲;在聆听、实践、合作等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和表现歌曲,体会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优美的音乐情境和游戏中,学会“f ”、“pp”强弱记号,并能自信的,自如地运用到歌曲的表演中。
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认为本节课重点是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我认为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掌握八分前半拍休止OX XX |切分节奏掌握以及运用。
教学难点:1、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f ”“p ”学习使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强弱。
2、掌握八分前半拍休止OX XX | ……。
四、说教法“音乐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基本理念。
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水平和认知特点,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设计课程思路。
歌曲《友谊的回声》教学反思

歌曲《友谊的回声》教学反思《友谊的回声》这首歌,歌曲的篇幅较长,难点较多,我通过肢解的`方式,逐个突破的方法来学习歌曲。
在教唱环节我主要是让学生用u哼唱旋律,初步感受音高的走向,然后找出切分节奏的乐句,逐个突破,我在这个环节的处理较为成功,主要我觉得是抓住细节的部分,如第一部分最后这个乐句,既有切分,又有前八分休止符,又有圆滑线,我先让学生唱切分节奏的旋律,然后提醒学生注意圆滑线,为了歌声变得连贯,我提醒学生在第四小节后吸气,学生唱起来就动听许多。
在这个环节的处理上,我觉得前休止还处理得不是特别理想,我是通过轻轻一拍来提醒学生,其实可以告诉学生这里可以急吸气来解决,可能效果会更好。
这首歌曲中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乐句“回声回声,神秘的回声,可爱的回声”,这里体现的正是“原声在前,回声在后”的特点。
这样的演唱方式就是轮唱。
那么它是怎样表现回声比原声弱的特点的呢?我先请同学自由发表意见,再对同学分成两组进行实践的演唱练习,学生在演唱中感受了两种不同的力度,自然就对f、P的学习显得轻而易举了。
《白桦林好地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首简短流畅的加拿大民歌。
歌词的描绘和曲调的有机配合,即刻在人们的眼前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图景,水、山、森林、湖泊这些美丽的自然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使人置身于迷人的大自然风光之中。
全曲由“ 1 2 3 5”五个音组成,歌曲为自然小调式,旋律围绕着小调的主三和弦“ 1 3”三个音加以发展。
音程的跳进为主,使得曲调稳定中略带欢快和活泼的情绪表现。
曲中有两处用切分音节奏加强了对比。
最后的衬词“蓬得得蓬蓬”模拟了军鼓的敲击,别具特色。
结束时两次在主音la上拉长节拍,好像一队在这里郊游的少年儿童在鼓声伴随下走向山林之中,充满着童趣,抒发了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用优美的声音演唱,正确运用力度和速度处理歌曲。
2.能够用身边的资源创造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