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以及各科内容7
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大纲

年中医执业医师《针灸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细目一:经络系统的组成细目二:十二经脉要点:.十二经脉的名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属络表里关系.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细目三:奇经八脉要点:.奇经八脉的名称.奇经八脉的循行分布.奇经八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四:十五络脉要点:.十五络脉的分布.十五络脉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五:十二经别要点:.十二经别的分布.十二经别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六:十二经筋要点:.十二经筋的分布.十二经筋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细目七:十二皮部要点:.十二皮部的分布.十二皮部的作用及临床意义第二单元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细目一:经络的作用要点:.联系脏腑,沟通内外.运行气血,营养全身.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细目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要点:.诊断方面.治疗方面第三单元腧穴的分类要点: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第四单元腧穴的主治特点和规律细目一:主治特点要点:.近治作用.远治作用.特殊作用细目二:主治规律要点:.分经主治规律.分部主治规律第五单元特定穴要点:.特定穴的分类及概念.五输穴、原穴、络穴、背俞穴、募穴、八脉交会穴、八会穴、郄穴、下合穴、交会穴的内容及临床应用第六单元腧穴的定位方法要点:.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第七单元手太阴肺经、腧穴要点:.经脉循行.主治概要.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中府、尺泽、孔最、列缺、太渊、鱼际、少商第八单元手阳明大肠经、腧穴要点:.经脉循行.主治概要.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商阳、合谷、阳溪、偏历、手三里、曲池、肩髃、扶突、迎香第九单元足阳明胃经、腧穴要点:.经脉循行.主治概要.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承泣、四白、地仓、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梁门、天枢、归来、梁丘、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条口、丰隆、解溪、内庭、厉兑第十单元足太阴脾经、腧穴要点:.经脉循行.主治概要.常用腧穴的定位和主治要点:隐白、太白、公孙、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大横、大包第十一单元手少阴心经、腧穴要点:.经脉循行.主治概要。
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内科学》考试大纲新

2022年中医执业医师笔试《内科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堵塞性肺疾病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3.并发症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6.治疗细目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并发症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三:支气管哮喘要点:1.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四:肺炎要点:1.概述(1)概念(2)分类2.肺炎链球菌肺炎(1)病因与发病机制第1页/共11页(2)临床表现(3)并发症(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3.肺炎支原体肺炎(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1.病因2.病理与分类3.临床表现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原则其次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一:心力衰竭要点:1.病因2.病理生理3.临床分型4.心功能分级细目二:慢性心力衰竭要点:1.临床表现2.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细目三:急性心力衰竭要点:第2页/共11页1.临床表现2.诊断与鉴别诊断3.治疗细目四:心律失常要点:1.分类2.发生气制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1.过早搏动(1)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诊断(4)治疗2.阵发性心动过速(1)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诊断(4)治疗3.心房抖动(1)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诊断(4)治疗细目六:缓慢性心律失常要点:房室传导阻滞(1)病因(2)临床表现(3)心电图诊断(4)治疗细目七:心脏瓣膜病要点:第3页/共11页1.二尖瓣狭窄(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并发症(5)治疗2.二尖瓣关闭不全(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3.主动脉瓣狭窄(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4.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病因(2)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细目八:原发性高血压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并发症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要点:1.危急因素2.临床分型细目十:心绞痛第4页/共11页要点: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十一:心肌梗死要点:1.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胃炎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病理3.临床表现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二:消化性溃疡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病理3.临床表现4.并发症5.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细目三:胃癌要点:1.病因第5页/共11页2.病理3.临床表现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原则细目四:溃疡性结肠炎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病理3.临床表现与临床分型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五:肝硬化要点:1.病因2.临床表现3.并发症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六:原发性肝癌要点:1.病因2.病理3.临床表现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原则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肾小球肾炎要点:1.病因2.临床表现第6页/共11页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二:尿路感染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三:慢性肾衰竭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治疗第五单元血液系统疾病细目一:缺铁性贫血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二:再生障碍性贫血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三:急性白血病要点:第7页/共11页1.病因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四:白细胞削减症要点:1.概念2.病因与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五:特发性血小板削减性紫癜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第六单元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细目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二:糖尿病要点:1.概念与分类2.病因与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并发症5.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第8页/共11页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病因(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5)治疗第七单元结缔组织病细目一:类风湿关节炎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病理3.临床表现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细目二:系统性红斑狼疮要点:1.病因2.病理3.临床表现4.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5.诊断与鉴别诊断6.治疗第八单元神经系统疾病细目一:癫痫要点:1.病因2.分类与临床表现3.诊断与鉴别诊断4.治疗细目二:脑梗死要点:第9页/共11页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三:脑出血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细目四:蛛网膜下腔出血要点:1.病因与发病机制2.临床表现3.试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4.诊断与鉴别诊断5.治疗第九单元常见急危重症细目一: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獐死要点:1.概念2.病因3.诊断4.心肺复苏细目二:休克要点:1.概念2.病因与分类3.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4.诊断5.治疗细目三:上消化道出血第10页/共11页让知识带有温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大纲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大纲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是指经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的中医临床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达到一定水平的人员。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具备运用中医药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和常见病的预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一、考试内容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知识、经络、脏腑、病机、辨证论治等内容。
2.中医诊断学:包括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等诊断方法和技巧。
3.中医方剂学:包括中医方剂的基本知识、方剂的组成、功效、运用等。
4.中医针灸学:包括针灸的基本理论、针灸穴位的选取、针刺技巧等。
5.中医诊疗技能:包括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方法和技巧。
二、考试要求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要求考生具备以下能力:1.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
2.具备熟练的中医诊断技能,能够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准确诊断疾病。
3.熟悉中医方剂的组成、功效和运用,能够根据病情合理选用中医方剂。
4.掌握针灸的基本理论和技巧,能够准确选取针灸穴位,施行针刺治疗。
5.熟悉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能够进行常见病的预防、保健。
三、执业范围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执业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
2.中医常见病的预防、保健。
3.中医药的常见药物的选择和使用。
4.针灸的常见病的治疗。
5.中医药的常见病的辨证论治。
四、职业发展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作为中医临床工作的基础岗位,具有广泛的职业发展空间。
1.进一步深造:可以通过继续深造,提升自己的中医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能力,从而成为中医医师或中医专家。
2.开设诊所: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和技能开设中医诊所,为患者提供中医诊疗服务。
3.医疗机构工作:可以在医疗机构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患者提供中医诊疗服务。
4.中医药科研:可以从事中医药科研工作,为中医药的发展做出贡献。
年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考试大纲

年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治疗细目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三:支气管哮喘要点:.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四:肺炎要点:.概述()概念()分类.肺炎链球菌肺炎()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病因•病理与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第二单元循环系统疾病细目一】心力惫竭1.WE二病理生理3 •临床分型4心功能分圾细目二:慢性心力衰蝎要点:I临床表现二实验室检查忌其他检査M诊斷豈鉴别诊断4一治疗细目三:急性心力衰竭要点:」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四:心律失常要点:.分类•发生机制.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过早搏动()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诊断()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诊断()治疗.心房颤动()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诊断()治疗细目六:缓慢性心律失常要点:房室传导阻滞()病因()临床表现()心电图诊断()治疗细目七:心脏瓣膜病要点:.二尖瓣狭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八:原发性高血压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九: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要点:.危险因素.临床分型细目十:心绞痛要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十一:心肌梗死要点:.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第三单元消化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冒炎宴点I1.病因与发病机制M临床表现4 一实验室检査及其他检查3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二:消化性淒疡宰占*.J-d_ x、、、■1病因与炭病机制2:病理工临床耒现4讲发症5强室检査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工治疗细目三:胃癌要点: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细目四:溃疡性结肠炎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与临床分型•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五:肝硬化要点:.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六:原发性肝癌要点:.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第四单元泌尿系统疾病细目一:慢性肾小球肾炎要点:.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二:尿路感染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细目三:慢性肾衰竭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治疗第五单元血液系统疾病细目一:缺铁性贫血要点:.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中医类实践技能考试内容要求及操作方式一、考试内容要求(一)临床技能1.临床诊断能力(1)中医四诊的方法、内容及运用技巧;(2)西医常规体格检查的方法、内容及运用技巧;(3)常规辅助检查的运用指征及临床意义,包括血、尿、大便常规检查,常用生化检查,心电图检查(正常心电图、室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心房纤颤、急性心肌缺血、典型心肌梗死等),X线检查(正常胸片、肺炎、气胸、腹部平片等);(4)常见疾病的中医诊断(包括病名、证型)、西医诊断及中医类证鉴别能力。
2.辨证论治能力(1)根据四诊检查结果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进行辨证分析的能力;(2)治则、治法的准确性;(3)选方、用药(包括选穴、手法等)的准确性、合理性;(4)诊疗计划的合理性。
3.病历书写能力(1)病历书写规范,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案规范》(2000年版)有关要求;(2)条理清楚,语言通顺,重点突出,医学术语运用规范;(3)病案内容客观、准确地反映患者病情。
4.常见病证的诊断、类证鉴别及辨证论治1.感冒2.咳嗽3.肺痈4.哮证5.喘证6.胸痹(心痛)7.心悸8.血证9.不寐10.郁证11.胃痛12.呕吐13.泄泻14.痢疾15.腹痛16.便秘17.水肿18.腰痛19.淋证20.消渴21.胁痛22.黄疸23.眩晕24.头痛25.中风26.痹证27.肠痈28.崩漏29.肺炎喘嗽30.小儿泄泻5.常见病种的诊断及处理原则1.上呼吸道感染2.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3.支气管哮喘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5.充血性心力衰竭6.糖尿病7.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8.急性肾盂肾炎、慢性肾盂肾炎9.高血压病10.脑血栓形成、脑出血11.急性胃炎、慢性胃炎12.消化性溃疡13.细菌性痢疾14.急性胰腺炎15.胆囊炎16.乙型病毒性肝炎17.缺铁性贫血18.风湿热19.类风湿性关节炎20.急性阑尾炎2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22.小儿腹泻6.辅助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1)心电图:a.正常心电图b.室性期前收缩c.窦性心动过速d.窦性心动过缓e.心房纤颤f.急性心肌缺血g.典型心肌梗死(2)X线片:a.正常胸部正位片b.肺炎c.气胸d.正常腹部平片(3)实验室检查结果:a.血、尿、大便常规b.血清钾、钠、氯、钙c.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d.血糖e.肝功能f.肾功能(二)基本操作1.体格检查;2.中医望诊、闻诊、切诊、针灸、推拿等技术操作;3.基本心肺复苏术;4.无菌操作(戴无菌手套、穿脱隔离衣、穿脱手术衣)。
中医执业考试大纲

中医执业考试大纲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内容体系,主要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临床知识、诊断技能和中药、针灸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大纲的一些主要部分:
1. 中医学基础理论:这部分主要考察对中医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包括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辩证等。
2. 中药与方剂:要求考生掌握中药的药性、功效、主治病症等,以及常用方剂的组成、功效和主治病症等。
3. 针灸学:要求考生掌握针灸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包括经络、穴位、针灸方法等。
4. 中医临床医学:要求考生掌握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
5. 诊断技能:要求考生掌握中医诊断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包括望、闻、问、切等。
总体来说,中医执业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能够运用中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中药和方剂知识,以及针灸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大纲

2023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是指导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考试的内容、范围、难度和要求,对于考生备考和复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以下是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致的大纲:
一、中医基础理论:
1. 中医学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发展简史。
2. 阴阳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3. 脏腑经络学说的基本知识。
4. 病因病机理论的基本知识。
二、中医诊断学:
1。
望闻问切四诊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中医证候的分类和诊断标准。
3. 中医病名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4. 中医诊断的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三、中医治疗学:
1. 中药的基本知识和药性理论。
2. 方剂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原则。
3. 针灸推拿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4. 食疗养生的基本知识和应用原则。
5. 中医保健和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四、中医临床学:
1. 中医内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2. 中医外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3. 中医妇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4. 中医儿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5. 中医五官科学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病的诊疗方法。
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具体考试大纲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发布的正式文件为准。
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医学综合考试)

一、考试目的
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考试,选拔具备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学人才。
二、考试内容
1. 基础医学部分: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 临床医学部分: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口腔科学、皮肤性病科学、精神病学、康复医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3. 公共卫生学部分:包括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环境卫生学、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儿少卫生学、卫生毒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三、考试形式
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采用笔试形式进行,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选择题主要测试考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非选择题主要测试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时间与地点
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通常每年举行一次,具体时间和地点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一安排。
五、考试合格标准
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总分为100分,其中选择题占60%,非选择题占40%。
考试成绩达到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六、考试复习与辅导
为了帮助考生顺利通过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考试,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和相关教育机构会组织培训课程和辅导资料,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复习方式和辅导材料。
同时,考生还可以参加模拟考试和历年真题练习,以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寒饮停胃证与寒滞胃肠证的区别:前者胃脘痞胀、胃中有振水声。
后者腹痛剧烈,兼有肠道症状。
51、食滞胃肠证与胃肠气滞证的区别:前者厌食、脘腹胀痛、呕吐得减,矢气臭秽,脉滑。
后者疼痛走窜不定,时重时缓,脉弦。
52、肠热腑实证:又名…阳明腑实证‟,临床以…肠燥便秘‟或…热结旁流‟为特异症状。
53、肠燥津亏证:以津液亏虚;大便燥结为主要表现,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涩)数。
54、肠道湿热证:里急后重、便后不爽为主要临床特征。
55、膀胱湿热证:小便频急;色黄;涩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56、胆郁痰扰证:惊悸;烦躁;胁胀;眩晕;口苦;舌红苔滑腻,脉弦。
十一、相兼证:
1、心肾不交证:上有心火亢盛;下有肾水不化,即:心火不能下延于肾;肾水不能上济于心,故曰心肾不交。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一书中的概念释为:心与肾的阴液虚亏,阳气偏亢。
实属谬论。
P110]
2、心肾阳虚证:具有心阳虚与肾阳虚的两组症状。
3、心肺气虚证:以宗气不足为主要特征,…心悸‟…胸闷‟…气短‟为临床主要症状。
舌淡苔薄,脉弱。
4、心脾气虚证与心脾血虚证的区别:前者以气虚摄纳不足,运化不利为主要表现,后者以心神失养为主要表现。
两证合并可称为…心脾两虚证‟,既出现消化异常,同见心神失养症状。
5、心肝血虚证:心悸;多梦;眩晕;肢麻;舌淡,脉细为主要临床症状。
6、脾肺气虚证:…纳少;便溏;‟与…气短;咳喘‟两组症状同见。
7、肺肾气虚证:(肺主呼吸,肾主纳气)…呼吸表浅‟为主要症状,兼见两脏气虚的各自表现。
8、肺肾阴虚证:…干咳少痰‟;…骨蒸潮热‟;…腰膝酸软‟并见。
9、肝火犯肺证:(木火刑金证)…急躁易怒‟与…咳嗽阵作‟并见,伴随…口苦‟;脉弦。
10、肝胆湿热证:口干口苦;两胁胀痛为主要特征,重症表现为身目黄染。
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11、肝经湿热下注证:多见二阴病症。
12、肝胃不和证:(肝气犯胃证)…两胁胀痛‟与…嗳气吞酸‟并见。
脉弦。
13、肝郁脾虚证:(木克脾土证)…情志抑郁‟与…纳呆腹泻‟并见。
脉弦。
14、肝肾阴虚证:头晕目眩;耳鸣;胁痛,腰膝酸软;健忘为主要表现。
舌红少苔脉细数。
15、脾肾阳虚证:畏寒肢冷;下腹冷痛;五更泄泻;全身水肿;小便不利。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十一、六经辨证要点:
1、太阳病证的主要表现(源于《伤寒论》)“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掌握太阳经病中…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临床症状区别:前者有汗,恶风,脉浮缓;后者无汗,恶寒,脉浮紧。
3、掌握太阳腑证中…太阳蓄水证‟与…太阳蓄血证‟的主要临床症状区别:前者发热恶寒,小便不利,脉浮;后者发狂,小便自利,脉沉。
4、掌握…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主要临床症状区别:前者具有四大症状…身大热‟…口大渴‟…汗大出‟…脉洪大‟;后者为…潮热‟…汗出‟…痞满‟…便秘‟…脉实‟。
5、了解少阳病证的临床症状与特征,了解其半表半里的病机特点是决定寒热往来的特殊发热形式根源。
6、太阴脾经病证的病机特点:脾阳虚弱,寒湿内生。
7、了解…少阴寒化‟与…少阴热化‟的病机特点以及临床症状区别。
8、厥阴病证是外感病证传变发展的后期阶段,主要表现形式为…阴阳对峙‟、…寒热错杂‟、…厥热胜复‟。
9、了解厥阴病的主要临床表现特点。
10、传经——病邪沿六经相传的过程。
11、循经传——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12、越经传——病邪跳过一经或多经而传的过程。
13、表里传——病邪沿相互表里的两经传变。
14、直中——外感病邪直入三阴经。
15、合病——病邪未经传变,而出现两经或三经同病的现象。
16、并病——某一经病未解,又见他经发病的现象。
十二、卫气营血辨证要点:
1、掌握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各自的临床症状特点。
十三、三焦辨证要点:
1、掌握上焦(心肺)、中焦(脾胃)、下焦(肝胆)病证的临床症状特点。
——————————————本部分完————————————————
中药学
一、药性
1、中药的…四气‟——指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所显示的寒、热、温、凉。
2、中药的…五味‟——指药物对人体的作用所显示的酸、苦、甘、辛、咸。
扩展的五味包括:淡、涩。
3、五味的药理作用:酸(收、涩)、苦(燥、泄)、甘(缓、补)、辛(散、行)、咸(软、泻)。
淡(渗)、涩(收)。
4、中药的升、降、浮、沉——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向。
5、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四气五味;药物质地;炮制方式;方剂配伍。
6、中药的归经——指药物在治疗疾病中作用于人体脏腑经络的特异效果。
7、中药的毒性——指药物对人体所产生的毒副作用。
8、药物毒性的影响因素:药性;炮制;配伍;剂型;用量;给药途径;时间;患者体质;年龄;证候。
9、药物酒炙则升;姜炙则散;醋炙则收;盐炙则下。
10、旋覆花与莱菔子:“诸花皆升,惟旋覆独降;诸子皆降,惟莱菔独升。
”
二、中药的配伍
1、中药配伍使用的目的——增加药效;抑制毒性;整体治疗。
2、掌握中药…七情‟的配伍关系。
(单、须、使、畏、杀、恶、反)
3、麻黄+桂枝;石膏+知母;白术+苍术——相须。
4、黄芪+茯苓;大黄+芒硝——相使。
(后者…使‟前者药效提高)
5、半夏、南星-生姜——相畏。
(前者…畏惧‟后者,可以降低毒性)
6、生姜-半夏、南星——相杀。
(前者…杀‟后者的毒性)
7、人参-莱菔子——相恶。
(前者…恶‟后者,被降低药效)
8、熟练掌握…十八反‟…十九畏‟的内容。
(十九畏的…畏‟不是…相畏‟含义,而同于十八反。
)
9、十八反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参类包括:人参、沙参、丹参、玄参)
10、十九畏歌诀——硫磺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三、用药禁忌
1、中药方剂的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证候禁忌;妊娠禁忌;饮食禁忌。
2、妊娠禁忌的重点:忌毒性;忌竣下;忌破血;忌辛热。
3、甘草、黄连、桔梗、乌梅——忌猪肉。
4、鳖甲——忌苋菜。
5、常山——忌葱。
6、地黄、何首乌——忌葱、蒜、萝卜。
7、丹参、茯苓——忌醋。
8、土茯苓、使君子、人参——忌茶。
9、薄荷、柿蒂——忌螃蟹
10、人参、党参、黄芪——忌萝卜、浓茶。
四、中药的剂量、用法
1、掌握中药使用剂量的规律:药性规律;剂型规律;病证规律;季节规律。
2、了解中药煎制方法,了解…文火‟…武火‟的使用方法。
3、了解中药煎制工艺名词的含义:先煎、后下、包煎、另(单)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带水。
(掌握各种煎制工艺所针对的相关代表药物。
)
4、朱砂——不入煎剂。
五、中药各论部分
1、按照《大纲》中的内容要求,掌握中药各论的重点药物。
2、掌握中药各个分类的共性。
3、掌握中药的特殊功效:如紫苏——解鱼蟹毒。
姜——…呕家圣药‟。
4、掌握特殊配伍关系:如栀子配伍三黄——入三焦。
5、掌握特殊药物的用法用量:如冰片入丸药,0.15-0.3g。
苏合香入丸药,0.3-1g。
6、掌握经典用药方法:如…下血必升举,吐衄必降气‟——指止血药物配伍行气药物的使用关系。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指治疗风证时配伍养血行血药物的使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