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西和县小东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甘肃陇南地区金矿床地质特征_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1—白关—党川褶皱带 2—洮河复向斜 3—白龙江复背斜 4—文县—康县复向斜 5—摩天岭复背斜 6—侵入岩 7—构造单元分界线 8—金矿床( 点) 9—县区
图 2 陇南地区金矿床分布图
岩组合,矿体受次一级断裂及岩性的控制,矿体长一般
100 ~ 1 000 m,宽 1 ~ 8 m( 低品位的矿体厚度可达 20 多 m) ,金平均品位 3 × 10 -6 左右( 一般为 2 × 10 -6 ~ 5 × 10 - 6 ) ,金属矿物主要为金银系列矿物—毒砂—黄铁
3 金矿床类型及地质特征
陇南地区金矿床类型主要有微细浸染型、破碎蚀
变岩型、石英脉型( 见表 1) 。
3. 1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
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主要分布在陇南地区的北部,
处于中秦岭成矿带中,以李坝、金山金矿床为典型代
表。矿床发育于礼县—高桥断裂的旁侧,产出于中泥
盆统西汉水组、舒家坝组,岩性为一套碎屑岩—碳酸盐
南部成矿带,含金地层为中下元古界一套变质基 性—中基性火山岩( 绿片岩) 及变砂岩、变砾岩、千枚 岩、变凝灰质砂岩。地层含金丰度较高,上部碎屑岩 含金 1 × 10 - 9 ~ 11 × 10 - 9 ,下部碎屑岩含金大于 6 × 10 - 9 ,中部火山岩含金 12 × 10 - 9 ~ 41 × 10 - 9 ,细碧岩 含金 162. 5 × 10 - 9 ,含铁白云岩高达 660 × 10 - 9 ,碧口 群地层金元素的高含量为变质热液型金矿体的形成
西和县四儿沟门金矿床成矿规律分析

警
似 状 、 脉 状 似层状 、 脉 状 似层 状 、 脉 状 } l F 2 F 3
该 区地层普遍发 生了 区域性 浅变质作用 。 变 质程度很浅 ,
属绿 片 岩 相
2 矿 区 地 质
四儿沟 门金矿 床处 于四儿沟门 一 小东沟 一安家岔金成矿带
4 四 儿沟 门金矿 床 威矿 特 征及 规 律
四儿沟门金矿床矿体形态复杂 ,分支复合 、 收缩 膨 人 象
明 , 矿 床 地 层 普 遍 发 生 了 区域 性 浅 变 质 作 川 . 成矿期终 f J 多 次构 造运动 ,主要发 育有北 东 向、 东 两 向、南北 向 - L l f l 断 裂 该矿床成矿于海西 一印支期 , 经过 了沉积成岩和 卤水热液改造 两个 阶段 , 构 造运动 的 同时 , 在 深部伴随 有 卤水热 液 的对 流 ,
矿 日前 共发 现较 好 的矿体 有 4 条 ,分别 受 F 1 、 F 2、 F = { 、 F 4 断裂破碎带控制 , 主要 金 矿体 特 征 表 1 角 l I 。。。。 ^ 表 1 四 儿沟 门 金矿 床 主要 矿体 特 征一 览 表 。
腑
该 主要发育海西 一印支期小型 中酸性侵入体 。
1 . 1 地 层
区域 内 … 露 地 层 主要 为 上 古 生 界 泥 盆 系 、 新生界 第i 系 、
第四系及 少苗 『 1 1 生界 迭系 。f 古生界泥盆系为浅海一 滨海 陆 棚相沉积 , 为一套浅变质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类复理式 建造 。
1 . 2 构 造
矿 断 裂构造 发育 , 主 要的断 裂构造有 4 条, 分 别是 、 F 2 、 F 3 、 F 4 。 F 1 断裂东端与草 关花 岗闪长岩 体相通 , 南两 兀 滩子 区域 露长达 9 k m。 断裂总体北倾 , 局部反倾 , 断裂带宽 , 早 期 具 张 裂性 质 , 晚期具压扭性 质 , 矿 化 卞要 集 中 于 晚 期 』 丰 } f 性断裂带 『 f 1 。 F 1 断裂严格控制着 本矿』 X = 1 群 矿体 的彤态 、 规模 、 产状及展布等特征 , 是矿区主要的控矿 、 容矿 构造 之 - ; 卜 2 断 裂为一形 成较 晚的正 断层 , 走向为近东西向 , 南倾 , 控制2 社 矿 体, 具 多期次活动 性质 。 是 本矿 主要 的控矿 构造之 一 ; F 、 F 4 断裂均为 F 1 的次级平行断裂 , 分别控制 3 撑 、 4 社 矿体的腱 这些断裂均为含矿断裂。
甘肃省西和县小东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区域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古生界泥盆系、少量 的中生界三迭系及新生界第三系、第四系。上古生
界泥盆系为浅海 - 滨海陆棚相沉积,为一套浅变质 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类复理式建造。主要岩 性为变砂岩、变粉砂岩、千枚岩、灰岩、生物灰岩、板 岩等,总厚度大于 2 500 m。自下而上分为: 下统吴 家山组,中统安家岔组、西汉水组和上统洞山组。
①D2 a2-1a : 岩性以黄绿色钙质粉砂质绢云母千 枚岩为主,其间夹有黄褐色薄层砂质板岩及灰色砂 质灰岩透镜体,该亚层为本区的主要含矿层位,已发 现多条表内金矿体。
②D2 a2-1b: 岩性以黄绿色粉砂质绢云母千枚岩 为主,其间夹有多层浅灰色砂质灰岩透镜体,其间仅 发现表外金矿( 化) 体。
⑵D2 a2-2 : 岩性以浅灰绿色钙质砂岩、黄绿色薄 层状粉砂质板岩为主,其间夹有灰色粉晶灰岩透镜 体,目前尚未发现具工业意义的金矿体。 3. 2 构造
隋风春
( 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 天水总队 甘肃 天水 741025)
摘 要: 通过对小东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初步认为该矿床属于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层控沉积 - 变质矿
床。矿体产于中泥盆统安家岔组( D2 a2-1a ) 地层中,受层位和层间断裂破碎带控制,含矿岩石为石英脉、硅化灰岩和 含铁方解石石英脉。基于以上的认识,探讨了小东沟金矿的找矿前景,指出了找矿方向。
1 引言
小东沟金矿床处于四儿沟门 - 小东沟金成矿带 中段,位于草关花岗闪长岩体南东约 3. 5 km 处。该 矿床是 1996 年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天水总队在西 成地区检查评价 1: 50000 水系沉积物异常时发现 的,经后来的地质勘查工作,大致查明了该矿床具有 一定的找矿前景。
西和四儿沟门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近矿 围岩蚀 变主要 有硅 化 、绢 云母化 、碳 酸盐化 ,矿化 主要 有 褐铁 矿化 、雄 ( 雌)黄 化 。其 中硅 化、褐 铁矿化 、雄 ( 雌 )黄化 与
金矿化 关系密切 。
3 控矿 因素及找矿标 志
3 . 1 控 矿 因素
2 . 1 . 2 构造 矿 区构造主要 以断裂构造为主 ,褶皱构 造次之 。
趋势 为 3 5 。~ 4 0 。 的走 向,且呈 现 出 7 O 。~8 5 。 的倾 角 ,分 别 对 3 #矿体 以及 4 #矿体实施 控制。
2 . 2 矿体地 质特征 2 . 2 . 1 矿体特 征
F 3 、F 4 断 裂地 带 :这 些断 裂层 为 F 1 的次 级平 行断 裂层 ,整体 形成的层 间断裂 地带更有利 于矿 床的形成 ,构造条件十分 有利。 矿 区内金 分散流 异常 ( Hf A u 1 8 )与金 次生 晕异常 ( HC A u T )十 分吻合 ,范 围较大 ,在 F 1 旁侧分 布较集 中 ,金次生 晕异常具 有分带 和 浓集 中心 ,长轴 方 向与 2 ≠ ≠ 矿 体展 布一 致 ,最 高值 达 8 8 0 P P b ,化
D2 x 2 — 2 :薄 ~中厚层粉 晶灰岩 ,产 状 1 9 0 。
3 4 0 。 / 4 0 。 。
D2 x 2 . 1 :灰 ~黄绿 色薄 ~中厚层石 英砂岩 、 粉 砂质板 岩 ,产 状
D3 d 1 . 2层与 D2 x 2 — 1 在该 区呈断层 ( F 1 )接触 。 D2 x 2 — 2层与 D2 x 2 — 1层在该 区范 围内呈 断层 ( F 2 )接触 。 D2 x 2 — 3与 D2 x 2 — 2为整合接触 ,二者 为主要赋矿层位 。
小沟里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

小沟里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连全海【摘要】小沟里金矿属石英脉型金矿,产于西秦岭泥盆系中统碎屑岩中,矿床规模已达中型.通过对其成矿地质特征的研究,总结分析了它的控矿因素,以期为外围找矿提供依据,为矿山生产服务.【期刊名称】《甘肃科技》【年(卷),期】2012(028)021【总页数】4页(P44-46,93)【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小沟里【作者】连全海【作者单位】甘肃省成县国土资源局,甘肃成县742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51小沟里金矿床位于甘肃省成县二郎乡境内,于1991年由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一○六队发现,并于1991年至2004年完成地质普查、详查工作,历时达14年。
该金矿属石英脉型金矿,目前控制规模已达中型,矿床矿化带东西长6km,南北宽1.5km,由南向北分为Ⅰ、Ⅱ、Ⅲ3个矿带,从西向东分为三洋坝和小沟里两个矿段。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矿床位于西秦岭泥盆系多金属成矿带的西成铅、锌、铜多金属矿田中部。
西成铅锌矿田大地构造处于昆仑秦岭地槽褶皱区秦岭褶皱系的礼县—榨水海西冒地槽褶皱带中部。
区域主构造线为东西向,矿田内褶皱发育,以吴家山复背斜为骨架,两翼被次级褶皱复杂化。
该背斜对区内地层和矿带的展布起控制作用。
轴面西部向北倒转,东部直立。
矿田东部地段其北翼有干渔廊向斜,王家山背斜;南翼有三架山背斜、谢家沟向斜及毕家山背斜等。
断裂以东西向为主,北东—北北东向次之,再次为北西向。
矿田南部人土山—江洛断裂为横贯东西的区域性大断裂,长期活动,基本上控制了泥盆系和三叠系的分布,总体特征是由北向南逆冲。
北部的黄渚关断裂呈北西西—东西向展布,东段向北陡顷,由于活动的长期性,黄渚关杂岩体既沿其侵入又被挤压破碎发生位移,为由北向南的斜冲断层。
其中,次级裂隙构造是小沟里矿区的主要含矿构造。
矿田东部侵入岩较发育,岩体有糜署岭花岗闪长岩、黄渚关二长花岗岩、沙坡里二长花岗岩、厂坝二长花岗岩等。
甘肃省西和县四儿沟门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冀 晓清
天水 712) 40 5
( 甘肃省有 色金属地质勘查局 天水 四儿沟 门金矿床地质特征 的分析研究 , 步认 为该 矿床属 于受构造破 碎带控 制的层控 热水沉 积 一 初
变质矿床 。矿体产 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组 ( 2 ) D X 地层 中, 受层 位和层 间断 裂破碎带控 制 , 含矿 岩石为石英 脉 、 硅化
活动较活跃 , 种种迹象表 明, 在本区找金具有较好的 找矿前景 。
2 2 构 造 .
一
2 区域地质概况
该 区大地 构造 位置 处于 秦岭褶 皱 系西秦 岭海西
区域 内出露地 层 主要 为上 古 生 界 泥 盆 系 , 生 新
界第三系、 第四系及少量的中生界三迭系。 上古生界泥盆系为浅海 一 滨海陆棚 相沉积 , 为
一
套 浅变 质 的碎 屑岩 和碳 酸盐 岩组 成 的类 复理 石建
矿床是 19 9 6年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天水总队在西 成地 区检 查 评 价 1 50 0水 系沉 积 物 异 常 时发 现 :0 0
一
造。主要岩性为变砂岩 、 变粉砂岩 、 千枚岩、 灰岩 、 生 物灰岩 、 板岩等 , 总厚度大于 250m。自下 而上分 0 为: 下统吴家山组 , 中统安家岔组、 西汉水组 和上统
洞 山组 。
的, 经后来的地质普查工作 , 大致查 明该矿床内具有 定 意义 的工 业 矿 体共 6条 。近几 年 来 , 当地 民采
第3 2卷第 2期 2 1 4月 0 0年
甘
肃
冶
金
V0 . 2 No 2 13 . Ap . 2 0 r , 01
GAN U ME L UR S TA L GY
文 章 编 号 :6 24 6 (0 0 0 4 4 -4 17 - 1 2 1 )2 1 10 4 0
甘肃地区金属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研究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 7月上70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甘肃地区金属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研究杜红伟(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 735000)摘 要: 甘肃地区是我国地质构造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岩浆活动频繁,成矿地质条件较有利,因而在这片区域分布着大量的金属矿产资源。
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达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需要进一步了解该地区地质状况和该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状况,为科学规划开采活动提供指导。
为此对甘肃地区金属矿床类型及找矿方向进行研究。
根据矿床成因对金属矿床类型进行划分,大体划分为岩浆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火山岩型、斑岩型几类,分析其矿床式、矿种和成矿时代;针对甘肃地区的金矿、铜矿、铅锌矿和钨矿几个主要金属矿产资源,对其找矿方向进行研究。
关键词:甘肃地区;金属;矿床类型;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8)13-0070-2Study on type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metal deposits in Gansu areaDU Hong-Wei(Gansu fourth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Jiuquan 735000,China)Abstract:Gansu area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ex geological structures in China, with frequent magmatic activity and favorabl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so a large amount of metal mineral resources are distributed in this area.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protect the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chieve the balanc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in this area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in this area, and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scientific planning of mining activities. Therefore, the type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s of metal deposits in Gansu area are studied. According to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 the types of metal deposits are divided into magmatic, skarn, hydrothermal, volcanic and porphyry types, and their ore deposits, ore species and metallogenic age are analyzed, and several main metallic mineral resources for gold, copper, lead-zinc and tungsten deposits in Gansu area are used to find ore prospecting direction Research.Keywords: Gansu area; metal; deposit type; prospecting direction收稿时间:2018-06作者简介:杜红伟,男,生于1982年,汉族,甘肃平凉人,本科,职称地矿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金属矿产勘查。
甘肃省西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_崔进寿

第26卷 第6期2010年3月甘肃科技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Vol.26 No.6Mar. 2010甘肃省西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崔进寿(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酒泉735000)摘 要:西沟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北缘、磁海-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内的旧井-金庙井南断裂带东段北侧,金矿化严格受该断裂带次级断裂控制。
矿石类型以碎裂蚀变岩型金矿石和石英脉型金矿石为主,金的赋存状态主要为粒间金和裂隙金。
围岩蚀变以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硅化为特征。
变砂岩、断裂构造、中酸性侵入岩是控制矿床的基本条件,断裂构造相互交接处的破碎蚀变带与化探异常发育部位是找矿的有利地段。
关键词:金矿床;地质特征;找矿方向;西沟;甘肃省中图分类号:P618.01 历年来大中型矿床深受地学界的关注,而众多小型矿床加在一起潜在的经济价值同样也是可观的,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甘肃省瓜洲县虽无一个较大的金矿,曾一度成为甘肃省产金大县,这与其众多小型金矿及金矿化点的勘查与开发有着密切的关系。
西沟金矿就目前来说是一小而富的金矿床,对其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探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即根据目前的工作情况所获取的地质资料,对其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为同一地区地质找矿提供借鉴。
1 区域地质背景西沟金矿位于塔里木板块、敦煌地块北缘、磁海-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内[1],受控于旧井-金庙井南断裂带北侧的次级断裂带。
矿床处于旧井加里东摺皱带的四十里井复式向斜北翼。
磁海-红柳园-白山堂晚古生代陆内裂谷带是甘肃北山地区主要的成矿带,新金厂—金庙井金、铁成矿带[2]及小西弓—帐房山Au、Fe、W、Pb、Zn、Cu金属矿床预测区[3]就分布在该陆内裂谷带内,已发现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金属矿种有金、铁、铜、铅、鋅、钨等。
赋矿地层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白湖群(Chbh)第一岩组浅变质的碎屑岩系,属于中—下元古界变质期金庙沟—金庙井变质带,为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的低绿片岩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岭印支 冒地槽褶皱带 ( 曲一 舟 旬阳冒地槽褶皱带 ) Ⅲ1 岷县一 昌断褶带 ; i . ; . 宕 l2 迭部一 都断褶皱带 ; . i 武 I 南秦岭 V
南接秦岭印支褶皱带 。西成矿田属秦岭多金属成矿 带的西延部分( 1 。 图 )
2 1 地 层 .
岩、 绢云母千枚岩等。是邓 家山式铅锌矿 的赋矿层
位。
区域 内 出露地 层 主 要 为上 古 生界 泥 盆 系 、 量 少 的中生界三迭系及新生界第三系、 四系。上古生 第
泥盆系上统洞山组( , ) D d 。本矿区位于该层与 D X 的接 触部位 。主要 岩 性为 粉 砂质 绢云 母 绿 泥 层 石板岩、 细砂岩、 粉晶灰岩等。
新生界 第 四系 ( 。黄 土 及 河 床 冲击 、 积 物 Q) 坡
( 2 。 图 )
\、
“\
—
临夏
0定 西
l  ̄ l i
o
o
』
~ 里 皱/\ 东 \ 褶/ \ 靴
I
宕 成 县
,~ 一 — ‘ Hl
碌曲
l 潭 临
鸡
做 喜巍元隆 扬台 印皱岭新代 O 南碧 古起 汉 秦口 聋 子 中 地
家 山组 , 中统安 家岔组 、 西汉水 组和 上统洞 山组 。
泥 盆系 中下 统吴家 山组 ( 。主要 为 变质 砾 DW) 岩、 石英 片岩 、 炭硅质 岩 、 岩等 。 含 大理 泥 盆系 中统 安家岔 组 ( ) D a 。主 要 为 中厚层 灰 岩 、 岩 、 物灰岩 、 大理 生 千枚 岩 , 炭质千枚 岩 等 。是 含
斜为 主要构 造骨 架 。该 背斜 核部 由下泥 盆统 吴家 山
组 ( 及 中泥 盆 统 安 家 岔 组 ( : ) 成 , 翼 分 DW) Da 组 两
别为 西汉水 组 ( ) D x 和洞 山 组 ( ) 成 。背 斜 向 Dd组
西倾伏 , 部倾 伏 端 被 四儿 沟 门 断裂 ( , 错 断 , 西 F) 失 去完 整性 。广金 坝复 式 背斜 南翼 次级 背斜 ( 际 为 实
1 5. 9 1 Ma。
门断裂( 、姚家河断裂( F) 剡家河金矿点)该断裂 , 为后 期 断裂 ,切断东 西 向构造 。
Ab t a t h o g n l ss o e lg c lc aa tr t s o a d n g u g l e o i,a p ei n r e o n t n i d sr c :T r u h a ay i n g oo i a h r ce si fXio o g o od d p st rl i c mia y rc g i o s ma e i
绿泥板岩 , 中厚层生物灰岩 ;. 3 中泥盆统西汉水组 上段变石英砂 岩, 粉砂质板岩 , 中厚层粉晶、 泥晶灰岩 ;. 4 中泥盆统西汉水组下 段中厚层细粒石英砂岩 , 薄层泥晶灰岩 ;. 5 中泥盆 统安家岔组黄
区域 内主要 发育 有东西 向 、南 北 向及北 东东 向 三组 断裂 ( 主要是 受人 土 山 一江 洛 与董 河 一黄 渚 关
图 2 甘肃省西和县小东沟金矿区 区域地质略图
2 2 构造 .
裂( ) 并且大量发育有东西向层间断裂带。三洋 , 坝 、三华 咀金矿 床均 赋存 于这些 层 间裂 隙带 内。 南北 向断裂: 主要有元滩子 、丁家山、王坝等
断裂 , 规模较 小 , 当这些 小断裂 与东 西 向层 间裂 隙 带 交汇处 , 有利 于成 矿 , 且矿体 在此 膨大 。 并
矿 床 是 19 96年甘 肃 有 色地 质 勘查 局 天水 总 队在 西 成 地 区检 查 评 价 15 00水 系 沉 积 物 异 常 时 发 现 :00
一
界 泥盆 系为浅海 一滨 海 陆棚 相 沉 积 , 一套 浅 变 质 为 的碎屑岩 和碳 酸盐 岩组成 的类 复理式建 造 。主要 岩 性 为变砂 岩 、 变粉 砂 岩 、 千枚 岩 、 岩 、 灰 生物 灰 岩 、 板 岩等 , 总厚 度大 于 250m。 自下 而 上 分 为 : 统 吴 0 下
厂坝式 铅锌矿 的赋矿层 位 。
的, 经后来的地质勘查工作 , 大致查明了该矿床具有 定 的找矿 前景 。
2 区域 地 质 概 况
小东 沟金矿 区大 地构造 位置 处于秦 岭褶皱 系西 秦岭 海西褶 皱 带 东段 。其北 为 秦 岭加 里 东褶 皱 带 ,
泥 盆 系 中统 西汉 水 组 ( : ) D X 。主 要 岩 性 为 : 中 厚层粉 晶灰岩 、 物灰 岩 、 粒 石英 砂 岩 、 砂 质 板 生 细 粉
l a lsa d fa tr d z n s h r - e r gr k r u r e n , i c t dl so e ,a d i n b a g c i q a t f d fu t n r cu e o e .T e oe b a n c s ae q a t v i s sl ae me tn s n o — e rn act- u r e i o z i i r i l e z v is O h a i o e a o e k o l d e h rs e ta d o e tt n o r n Xio o g o od d p stae d s u s d en . n t eb ss ft b v n w e g ,t ep o p c n r n ai f e i a n g u g l e o i r ic s e . h i o o d
S e gc u UI F n — h n
( i su G ooyG opo as of ru tl elg n xl ao ueu Tas ̄ 7 12 , hn ) Ta h i elg ru f nuN ne o s a o yadE po t nB ra , i h 4 0 5 C ia n G r Me G o ri n
一
系列具一 定 规 模 的灰 岩 分 布 区 ) 育 , 轴 面 均 发 其
圆 6圆
7固
8因
9
1 0
向南倾 , 向北倒转 , 向西倾伏 。这些 背斜 构造 是成 矿 的有 利地段 , 控制 着铅 锌矿体 的展 布 。
2 2 2 断裂 构造 . .
1 第四系黄土及残坡积物 ;. . 2 上泥盆统洞 山组 石英砂岩 , 绢云母
图 1 西 秦 岭 地 区大 地构 造 分 区 图
盆纪 地层 , 华力 西 、 受 印支 、 山期构 造 变动 , 燕 产生 了 不 同规模 的褶皱 和断裂 构造 。
2 2 1 褶 皱 构 造 ..
根据前人对西 一 成地区区域地层及构造框架的
研究认 为 : 区域上 以近 东西 向展 布 的广 金 坝 复 式 背
隋风 春
( 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 天水总 队 甘肃 天水 7 12 ) 4 05
摘
要: 通过对小东沟金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研究 , 步认 为该矿床属 于受构造破碎带控 制的层控 沉积 一变 质矿 初
床 。矿体产于 中泥盆统安家岔组( ) D a 地层 中 , 受层位 和层 间断裂破碎带 控制 , 含矿岩石 为石 英脉 、 化灰岩和 硅 含铁方解石石英脉 。基于以上的认识 , 了小东沟金矿的找矿前景 , 出了找矿方向。 探讨 指
西成铅锌矿 田位于人土山 一 江洛断裂与董河 一 黄渚关断裂之间。 在 两 断裂所 夹 持 的菱形 断块 内 , 泛 发 育 有泥 广
E- al SL L . o m m i: G YJ  ̄J c 2i 6 眦 ㈣ 。 瓣 … 一 叠
7 6
甘
肃
冶
金
第3 4卷
北 东 向断裂 : 主要分 布 于该 区西 北部 , 四儿 沟 有
第3 4卷第 2期 21 02年 4月
甘
肃
冶
金
Vo . 4 N . 13 o 2
Ap ., r 201 2
CANS U METALL URGY
文 章 编 号 :624 6 【0 2 0 40 4 6 17 - 1 2 1 )2 37 - 4 0
甘 肃省 西和 县 小 东 沟金 矿床 地质 特 征及 找 矿前 景 探讨
两大 断裂影 响所致 ) 。
绿色细粒石英砂岩 , 绢云母绿泥千枚岩夹薄层 生物灰岩 ;. 6 下泥
盆统安溪沟组 中厚层粉晶灰岩 , 粉砂质绢云母千枚岩 ;. 7 印支期 花 岗闪长岩 ;. 8 华力西期花岗闪长岩 ;. 9 地质界线 ;0 断裂破碎 1. 带及编号
东西 向断 裂 : 部 分 沿 背斜 轴 部 或 两翼 的层 问 大 发生, 一般 规模 较 大 , 长可 达 十余 千米 , 最 主要 有 北 山 一画 眉山 断裂 ( 、见 干 山 、 歇 台 寺 一斜 门断 F)
嬲 :GJ2m E…L@・ ! 1o m S 6 。Y a Lc i !
第 2期
隋风春: 甘肃省西和县小东沟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7 5
中生 界 三 迭 系 ( ) T 。薄 一中厚 层 灰 岩 、 板 岩 砂 等新 生 界第 三系 ( : R) 红色 、 红色 砂砾 岩 。 砖
bde cu esaa f ideD vna ni h om t n D ) adcn o e ys a o znadit t t oisoc rnt rt o dl eoi A j caFr a o ( 2 , n ot l db rt hr o n e r i i h t m n a i a rl t a i n m a.
Ke od : o eoi;elg a caat sc ;rset f r— a h Xadngu yW r s gl dps goo cl hrc rt spopc o oesr ; i ogo d t i e i i ec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