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复习提纲(全)
工程地质学复习提纲

岩石与矿物概念、区别矿物: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岩石:由一种或多种矿物以一定的规律组成的自然集合体鉴别矿物的方法:矿物的形态——晶簇、纤维状、粒状、钟乳状、土状、块状矿物的物理性质——颜色、条痕、光泽、透明度、硬度(矿物抵抗外力刻划、压入、研磨的能力)、解理(受打击后,沿一定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和断口三大岩石的主要鉴别特征、常见主要类型岩石的结构:指岩石中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的形状和大小和彼此间的组合方式。
岩石的构造:指岩石中的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方式和填充方式。
岩浆岩:物理组成——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粒结构和不等粒结构;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分类——酸性岩:花岗岩(深成侵入岩)、花岗斑岩(浅成侵入岩)、流纹岩(喷出岩)中性岩:闪长岩(深成侵入岩)、正长岩(深成侵入岩)、安山岩(喷出岩)基性岩:辉长岩(深成侵入岩)、辉绿岩(浅成侵入岩)、玄武岩(喷出岩)超基性岩沉积岩:由沉积物经过压固、脱水、胶结和重结晶作用变成的坚硬岩石物理组成——沉积物颗粒(矿物成分)和胶结物结构——碎屑结构:砾状结构、砂质结构和粉砂质结构泥质结构:泥岩和页岩结晶结构:石灰岩和白云岩生物结构:生物化石构造——层理构造:由于沉积环境的变化,先后沉积的物质大小、形状、颜色和成分发生变化,显示出成层现象。
水平层理、波状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分类——碎屑岩类: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沉积碎屑岩(砾岩、砂岩)粘土岩类: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和生物化学岩:石灰岩和白云岩变质岩:原有的岩石,受到高温、高压和化学成分的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剧烈变化而形成的岩石。
矿物组成结构——变余结构、变晶结构、压碎结构构造——片理构造:顺着平行排列的面,将岩石劈成薄片状。
片状构造、千枚状构造、片麻状构造、板状构造块状构造分类——接触变质岩、动力变质岩、区域变质岩常见的变质岩——片岩、千枚岩、片麻岩、板岩、石英岩(石英砂岩)、大理岩(石灰岩和白云岩)、角岩1、地质年代表(系或纪)地质年代:地壳发展的时间段落单位——宙、代、纪、世岩层: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地层:某一地质时代所形成的一套岩石单位——宇、界、系、统确定地质年代的方法:相对地质年代——地层层序法、古生物比较法、标准地层对比法、地层接触关系(整合接触、平行不整合接触、角度不整合接触)绝对地质年代——同位素法岩浆岩的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与地层的接触关系——侵入型和沉积型地质年代表:震旦纪Z、寒武纪E、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二叠纪P、三叠纪T、侏罗纪J、白垩纪K、第三纪R、第四纪Q岩层产状: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和产出状态三要素——走向、倾向、倾角表示方法——象限角表示法(N60E/30SE)、方位角表示法(150)2、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平行或单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不整合构造3、褶皱和断裂构造的基本特征、描述的基本要素、类型、工程意义和研究方法褶皱: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产生一系列弯曲,不丧失连续性分类——背斜:岩层向上拱起,老地层在中间,两侧对称出现有老到新的地层向斜:岩层向下凹曲,新地层在中间,两侧对称出现有新到老的地层要素——核部、翼部、轴面、轴、枢纽类型——按轴面产状:直立、倾斜、倒转、平卧按枢纽产状:水平、倾伏野外识别——穿越法(垂直岩层走向):地层重复对称出现追踪法(平行岩层走向):查明褶皱延伸方向变化工程地质评价——对建筑工程: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塌陷)对道路工程:选线、隧道、基础稳定性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偏压、地下水、边坡稳定性、岩体稳定性断裂:在构造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达到一定程度,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破裂或沿破裂面产生相对位移。
工程地质 复习纲要

工程地质 复习纲要P6——重力:地球表面的重力是指地面处所受的地心引力和该处的地球自转离心力的合力重力异常:根据重力与纬度关系所计算出的各地重力值叫做正常重力值。
由于各地岩石种类与构造不一样,用重力仪测定的重力值与正常重力值常不符合,这种偏差成为重力异常。
P7——磁偏角:地磁指午线与地理指午线间有一夹角叫做磁偏角。
磁偏角、磁倾角、磁场强度称为地磁三要素。
P9——地球内部结构: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主要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发现有两处极明显的分界面,叫地震分界面。
第一地震分界面(又叫莫霍面),在平均深度33km 处;第二地震面又叫古登堡面),在地深2898km 处P10、P40——软流层:在大约70~250km 深度的位置上有一个横波S 波的低速层,科学家们因此推测该物质的塑形程度较高,可能呈熔融状,在动力作用下可以发生缓慢的流动,并称之为软流层P12——地壳分为两层:硅铝层(上)和硅镁层(下)。
地壳的物质不仅在垂直方向上有显著差异,而且在水平方向上,陆地和海洋地区也有很大的差异,即陆地上层有很厚的花岗岩质层,而海洋区则主要是玄武岩质层,在太平洋底和某些内陆海底只有硅镁层而没有硅铝层。
因此,地壳又可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
地壳均衡原理:在某一定深度以上,上覆岩石对地幔的压力处处相等,处于一种均衡状态,地质学家称之为“地壳均衡原理”。
注:海洋地块比大陆地块更坚硬P13——地质作用:由于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和地面形态发生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各种作用P16——地质作用形式:内动力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震作用)外动力地质作用(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 两者关系:对立统一1、地壳上升(内)与剥蚀作用(外);2、地壳下降(内)与沉积作用(外)3、地壳长期稳定与准平原的形成 由此而形成千姿百态的地形地貌P20——矿物的物理学性质(矿物在受力后表现的物理性质):硬度;解理和断口。
工程地质学总复习提纲

工程地质学总复习提纲第一讲绪论复习思考题1.说明人类工程活动和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
(可见课本8、9页)2.什么是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请参考绪论第一章1.6{P11})3.建筑物地基稳定的基本要求是什么?(请参考绪论第一章1.5{P10})第二讲地球概述复习思考题1.说明地球的内、外圈层构造。
地球内圈:地壳(crust):由固体岩石构成,平均厚度16km, 分硅铝层(花岗岩层)和硅镁层(玄武岩层)。
地幔(mantle):上地幔是熔融状态物质, 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下地幔主要是由铁镁氧化物和硫化物组成。
地核(core):由比重较大的铁镍合金组成,平均密度大于10g/cm³。
外核是液态的,内核是固态。
地壳运动主要起因于地幔物质的对流。
地球外圈:大气圈(atmosphere):是地球以外的空间,它提供生物需要的CO2和O2 ,对地貌形态变化起着极大的影响。
水圈(hydrosphere):由大气圈的水蒸气凝结成降雨形成海洋和湖泊沼泽及地下水。
水与地表岩石相互作用,作为最活跃的地质营力促进各种地质现象的发育。
生物圈(biosphere):渗透在水圈、大气圈下层和地壳表层的范围之中,对于改变地球的形态起着重要的作用。
2.说明地质作用的概念、类型。
由自然动力引起地壳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发生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地质作用。
按动力来源分为:内力地质作用;外力地质作用3.内力地质作用分为哪些类型?哪种作用占主导地位?内力地质作用:由地球内部的能(旋转能、重力能、辐射热能)引起。
地壳运动:水平和升降运动;岩浆作用:岩浆形成、运动、演化、冷凝;变质作用:在高温、高压并有化学物质参与下,岩石发生成分、结构构造的变化,生成新的岩石;地震作用:地内机械能突然释放,以弹性波的形式传播到地表引起猛烈冲击。
地壳运动在内力地质作用中起主导地位。
4.外力地质作用有哪些营力?按什么程序进行?外力地质作用的营力:河流的侵蚀;地下水的潜蚀;湖泊海洋的冲蚀;风的吹蚀;冰川的刨蚀等。
完整版工程地质学复习资料整理

工程地质学第二章岩石成因类型及其工程地质特征1. 岩石按成因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
2•存在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热元素和化合物,称为矿物。
其中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石矿物。
如常见的石英、正长石、方解石等。
3. 矿物的物理性质有颜色(自色、他色、假色)、光泽(造岩矿物绝大部分属于非金属光泽)硬度(矿物的硬度的确定,是根据两种矿物对刻时互相是否刻伤的情况而定。
)、解理和断口。
4. 当岩浆的内部压力小于上部岩层压力时,迫使岩浆停留下,冷凝成岩浆岩。
5. 依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将岩浆岩分三类:深成岩、浅成岩、喷出岩。
6. 岩浆岩的产状有:岩基、岩株、岩盘、岩床、岩脉。
7. 岩浆岩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8. 岩浆岩的结构分为:全晶质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微粒结构)、半晶质结构、非晶质结构。
9. 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布情况。
常见构造主要有: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10. 常见的岩浆岩有酸性岩类、中性岩类、基性岩类。
11. 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表下不太深的地方,由松散堆积物在温度不高和压力不大的条件下形成的。
12. 沉积岩主要由碎屑物质、粘土矿物、化学沉积矿物、有机质及生物残骸组成。
13. 在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中,粘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有机质等,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是物质组成上区别于岩浆岩的一个重要特征。
14. 沉积岩分类:碎屑岩类、粘土岩类、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
15. 沉积岩的结构:碎屑结构、泥质结构、结晶结构、生物结构。
16. 沉积岩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17. 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19. 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在地壳中受到高温、高压及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在固体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岩石。
工程地质复习提纲(全)

工程地质1.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学和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他研究土木工程中的地质问题,可见工程地质学是为了解决地质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2.工程地质学中的地质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自然地质作用与现象等3.圈层构造:地壳,地幔,地核4.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5.地壳中的化学元素,除极少数呈单质存在外,绝大多数的元素都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地壳中。
这些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称为矿物。
其中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常见:石英,正长石,方解石。
6.造岩矿物绝大部分是结晶质7.矿物的物理性质,决定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
8.矿物的物理性质: 1 颜色:自色,他色,加色2 条痕色:与实际颜色不一定相同3 光泽4 硬度划分: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5 解理,断口:矿物受打击后,能延一定方向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断裂面称为断口。
解理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相互消涨的,解理完全是则不显断口。
反之,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
9.(岩浆岩)岩浆岩依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分为三大类:深成岩(3000米),浅成岩,喷出岩(火山岩)10.岩浆岩的产状是反映岩体空间位置与相互关系及其形态特征,产状有:岩基,岩株,岩盘,岩床,岩脉。
11.根据SIO2的含量分为:(1)酸性岩类(大于65%)(2)中性岩类(52-65%) (3)基性岩类(45-52%)(4)超基性岩类(小于45%)12.(结构)岩浆岩的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分为:1.全晶质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微粒结构)2.半晶质结构3.非晶质结构13.(构造)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布情况分为:1.块状构造2.流纹状构造3.气孔状构造4.杏仁状构造14.(常见的岩浆岩)1.酸性岩类:花岗斑岩,流纹岩2.中性岩类:安山岩3.基性岩类: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15.(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表不太深的地方,由松散堆积物在温度不高和压力不大的条件下形成的。
工程地质复习提纲(参考)

工程地质复习提纲(参考)(2009.9)一、绪论1、工程地质的研究对象2、工程地质条件的概念及其包含内容二、地质作用1、地质作用的概念2、内外力地质作用的概念、作用方式及结果3、风化作用的概念、特征及其对岩石性质的影响4、残积层及其特点5、剥蚀与风化的区别6、沉积、搬运、成岩作用及其作用方式7、变质作用,影响变质作用的因素8、土的形成原因三、矿物与岩石1、岩石的结构与构造2、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常见的岩浆岩;喷出岩与侵入岩的特征3、沉积岩的结构与构造,常见的沉积岩4、变质岩的结构与构造,常见的变质岩5、变晶结构与重结晶结构6、影响岩石性质的主要因素7、造岩矿物的概念;常见的变质矿物四、地质构造1、地质构造、地质年代的概念;地层的新老顺序2、沉积岩的相对地质年代确定方法3、根据岩浆岩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确定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确定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方法4、岩层产状的概念、要素及其表示方法5、褶曲、褶皱构造的概念与特征6、背斜褶曲与向斜褶曲的区别、出露特征及表示方法7、节理、断层的概念、分类及其对岩石工程的影响(评价)五、第四纪地质与地貌1、地貌的概念2、形成地貌的主要原因,影响地貌的因素3、构造、剥蚀平原的特征4、中国第四纪地层的沉积物分带分布规律5、人类化石的意义六、地下水1、地下水对岩石、土木工程的主要影响2、地下水的不良作用3、地下水的埋藏类型及其特征4、潜水、承压水的概念与特点5、承压水对工程的影响6、潜蚀的作用及其产生条件7、坡积层、洪积层与冲积层的特征八、岩体结构及其稳定性分析1、岩体、结构面、岩体结构、岩体稳定的概念2、岩体结构面的成因类型3、层状、散体岩体结构对土木工程稳定性的影响九、不良地质现象及其防治1、崩塌的概念2、防治滑坡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措施3、泥石流的概念、形成条件4、岩溶的概念、形成条件5、土木工程防震的基本原则。
工程地质复习提纲

第一章矿物与岩石问题 1.三大岩类的结构和构造类型、特征 如何? 2. 造岩矿物、解理、风化作用的含义 如何? 3.地壳的类型及组成结构如何? 4.矿物的物理性质和力学性质主要包 含哪些?
第二章地层与地质构造 1.地质作用的含义、类型及特征如何? 2.地质构造对工程建筑物的稳定性有何影 响? 3.断层构造及皱褶构造的类型各有几种? 各自特征如何? 4. 标准地层剖面和标准化石的含义如何? 5.地质图的含义及类型如何?
第八章 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1. 赤平极射投影的原理如何? 2. 根据赤平投影对滑动可能性如 何进行分析?
第三章水的地质作用
1.河流阶地的含义、类型及特征如何? 2.裂隙水的类型及特征如何? 3.岩溶水的含义及特征如何? 4.含水层、透水层、不透水层、隔水层的 含义如何? 5. 古构造运动与古构造、新构造运动与 新构造、现代构造运动与现代构造的含义 如何?
第四章 岩石和特殊土的工程性质 1.岩土的重度(容重)含义及类型如何? 2.岩石的吸水率、饱水率、饱水因数,软化 系数含义如何?其工程意义如何? 3.岩石的力学性质指标主要有哪些?各自 的含义及特征如何? 4.岩石的抗冻性含义及抗冻性等级? 5.岩石工程分类的常用依据有哪些?常分 为哪些类? 6.软土的含义及工程性质如何?
第五章 不良地质现象及问题 1.岩溶作用可对工程建设造成哪些危害? 2.影响地震烈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地震烈度含义、类型及相应关系如何? 4.地震对工程建设有哪些破坏影响? 5.地震强度等级的划分方案及特征如何? 6. 地震烈度等级划分方案及特征如何?
第六章 地下洞室工程地质问题 1. 岩体的构成及其含义如何?岩体结构类型和 特征如何? 2. 地应力的含义及其构成类型如何?岩爆的形 成条件及含义如何? 3. 岩体质量指标RQD和岩石坚固系数f的含义及 其实用意义如何? 4. 围岩压力的含义、类型及其实用意义如何? 5. 岩石的完整系数含义及其对围岩稳定性特征 有何影响? 6. 围岩稳定性的划分依据与等级方案如何?
工程地质期末考试提纲.doc

工程地质第一章绪论1.工程地质条件: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地标地质作用地形地貌2.工程地质问题:地难稳定性问题斜坡稳定性问题洞室围沿稳足性问题区域稳定性问题第二章地壳的物质组成1.地质作用就是形成和改变地壳物质组成和内部构造,塑造地壳外部形态特征的各种自然作用。
其中内力地质作用包括:构造运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震。
外力地质作用包括: 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同结成岩作用。
2.矿物是地壳中的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天然单质或化合物。
矿物的硬度:由低及高猾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3.岩石按照其形成方式有火成岩(岩浆作用)、沉积岩(外力作用)和变质岩(变质作川)火成岩代表岩石:花闻岩(未喷出,侵入岩,最广泛)玄成岩(喷出岩)碎屑沉积岩:砾岩砂岩(砂土)粉砂岩粘土岩变质岩:人理岩板岩沉积岩最蕪本、最敁著的特征是rt有层理构造第三章地质年代与第四纪地质概述1.地质年代单位:宙、代、纪、世地层年代单位:宇、W、系、统2.相对年代的确定方法: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3.C—14专用于测定:新地质事件和大部分考古材料的年代4.第四纪历史距今200力‘年左右5.残积土(残积物):岩石经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后残留在原地的碎們物坡积土(雨水或雪水):厚度变化人坡陡处较薄,坡脚处较厚洪积土(人雨或融雪水):在沟U往往呈扇状分布,洪积扇冲积土:河流冲积物湖泊冲积十海洋沉积土冰渍土冰水沉积士第网章地质构造1.地质构造:构造运动使岩层发生变形和变位,形成的产物为地质构造。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断层、节理。
断层和节理又称为断裂构造。
2.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最人锐角)3.褶皱:岩层受力而发生弯曲变形褶皱有两种难本形态:向斜和竹斜特征背斜:向上弯曲核部老,两翼新向斜:向下弯曲核部新,两翼老形成原因:属于地层接触关系屮的不整合接触,即角度不整合接触。
新老地层产状不一致以角度相交,地层时代不连续,反映期间曾发生过剧烈的构造运动,致使新老地层发生褶皱断裂,地壳上升遭受风化剥蚀,形成剥蚀Ifii,而后地壳下降至:水Ifti以下接受沉积,进而形成新地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地质1.工程地质学是介于地学和工程学之间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他研究土木工程中的地质问题,可见工程地质学是为了解决地质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之间矛盾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
2.工程地质学中的地质因素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自然地质作用与现象等3.圈层构造:地壳,地幔,地核4.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5.地壳中的化学元素,除极少数呈单质存在外,绝大多数的元素都是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地壳中。
这些存在于地壳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称为矿物。
其中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
常见:石英,正长石,方解石。
6.造岩矿物绝大部分是结晶质7.矿物的物理性质,决定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
8.矿物的物理性质: 1 颜色:自色,他色,加色2 条痕色:与实际颜色不一定相同3 光泽4 硬度划分: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5 解理,断口:矿物受打击后,能延一定方向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
不具方向性的不规则断裂面称为断口。
解理分为: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解理的完全程度和断口是相互消涨的,解理完全是则不显断口。
反之,解理不完全或无解理时,则断口显著。
9.(岩浆岩)岩浆岩依冷凝成岩浆岩的地质环境的不同,分为三大类:深成岩(3000米),浅成岩,喷出岩(火山岩)10.岩浆岩的产状是反映岩体空间位置与相互关系及其形态特征,产状有:岩基,岩株,岩盘,岩床,岩脉。
11.根据SIO2的含量分为:(1)酸性岩类(大于65%)(2)中性岩类(52-65%) (3)基性岩类(45-52%)(4)超基性岩类(小于45%)12.(结构)岩浆岩的的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晶粒的大小,形状及其相互结合的情况。
分为:1.全晶质结构(粗粒结构,中粒结构,细粒结构,微粒结构)2.半晶质结构3.非晶质结构13.(构造)岩浆岩的构造,是指矿物在岩石中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分布情况分为:1.块状构造2.流纹状构造3.气孔状构造4.杏仁状构造14.(常见的岩浆岩)1.酸性岩类:花岗斑岩,流纹岩2.中性岩类:安山岩3.基性岩类:辉长岩,辉绿岩,玄武岩15.(沉积岩)沉积岩是在地表和地表不太深的地方,由松散堆积物在温度不高和压力不大的条件下形成的。
它是地壳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层状的岩石。
16.沉积岩的物质组成1.碎屑物质(火山灰)2.黏土矿物(高岭石,水云母)3.化学沉积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石膏) 4.有机质及生物残骸)在沉积岩的组成物质中,黏土矿物,方解石,白云石,有机质等,是沉积岩所特有的,是物质组成上区别于岩浆岩的一个重要特征。
17.沉积岩的分类:1碎屑岩类2.黏土岩类3. 化学及生物化学岩类18.沉积岩的结构:1.碎屑结构(砾状结构砂质结构粉砂质结构:A:硅质胶结B:铁质胶结C:钙质胶结D:泥质胶结)2.泥质结构3.结晶结构4.生物结构19.沉积岩的构造:沉积岩的构造是指其组成部分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间的排序关系。
沉积岩的最主要的构造是层理构造。
20. 根据形成层理的条件不同,分为:水平层理,斜层理,交错层理等。
21.根据层理可以推断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和搬运介质的运动特征。
22.层与层之间的界面,称为层面。
上下两个层面间成分基本均匀一致的岩石,称为岩层。
它是层理最大的组成单位。
一个岩层上下层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成为岩层的厚度。
在短时间内岩层厚度的减小称为变薄。
厚度变薄以至于消失称为尖灭。
两端尖灭就称为透镜体。
大厚度岩层中的所夹的薄层称为夹层。
23.沉积岩的层理构造,层面特征和含有化石,是沉积岩在构造上区别于岩浆岩的重要特征。
24.常见的沉积岩:凝灰岩,砾岩,砂岩,泥岩,页岩,石灰岩,白云岩25.(变质岩)变质岩是由原来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在地壳中受高温,高压,和化学成分加入的影响,在固态状态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后形成的新的岩石。
所以,变质岩不仅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而且还常保留着原来的某些特征。
26.变质作用的因素:高温,高压和化学成份的加入27.变质岩的一般特征:1.矿物成分:变质岩的矿物成分,除保留原来岩石的矿物,如石英,云母,闪角石,辉石,方解石,白云石等外,由于发生了变质作用而产生的许多心得变质矿物,如榴子石,滑石,绿泥石,蛇纹石等。
根据变质岩特有的变质矿物,可以把变质岩与其他岩石区别开来。
2.结构和构造:变质岩的构造,主要是片理构造和块状构造。
其中片理构造是变质岩所特有的是从构造区别与其他岩石的一个显著标注。
片理构造分类:1.板状构造(板岩) 2.千枚状构造(千枚岩)3.片状构造(云母片岩) 4.片麻状构造(片麻岩)变质岩除了以上的片理构造外,如果岩石主要是由粒状矿物组成时,则成致密块状构造,如大理岩和石英岩。
28.常见的变质岩:片麻岩,片岩,千枚岩29.地球发展的时间段落称为地质年代。
30.岩层的地质年代有两种,一种是绝对地质年代,另一种是相对地质年代。
所以在地质工作中,一般以应用相对地质年代为主。
31.沉积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1.地层对比法 2.地层接触法3.岩性对比法4.古生物化石法32.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方法:1.侵入接触 2.沉积接触33.地层年代的单位与地层单位:使用范围(国际性)地质年代单位(代世纪)地层单位(界系统)p2834.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我们把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行迹,称为地质构造。
35.未经构造变动的沉积岩层,其形成时的原始产状是水平的,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沉积的新岩层在上,称为水平构造。
36.原来水平的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产状发生变动。
其中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岩层向同一个方倾斜,形成单斜构造37.组成地壳的岩层,受到造应力的强烈作用,是岩层形成一系列的波状弯曲而未丧失其连续行的构造,称为褶皱构造。
38.褶皱构造中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
都有核部,翼,轴面,轴及枢纽等几个组成部分,一般称为褶曲要素39.褶曲的基本形态分为背斜褶曲和向斜褶曲40.褶曲按轴面产状分为:1.直立褶曲2.倾斜褶曲 3.倒转褶曲4.平卧褶曲41.按褶曲的枢纽产状可分为:1.水平褶曲2.倾伏褶曲42.(褶皱构造)褶皱是褶曲的组合形态,两个或两个以上褶曲构造的组合,称为褶皱构造43.褶皱构造的工程地质评价和野外视察p3544.(断裂构造)构成地壳的岩体,受力作用发生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程度后。
使岩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产生各种大小不一的断裂,称为断裂构造45.断裂构造是地壳上层常见的地质构造,包括断层和裂隙(节理)46.裂隙也称为节理47.裂隙按成因分为:构造裂隙和非构造裂隙48.构造裂隙是岩体受地应力作用随岩体变形而产生的裂隙49.构造裂隙按裂隙的力学性质分为:张性裂隙和扭性裂隙50.飞构造裂隙是由成岩作用,外动力,重力等非构造因素形成的裂隙。
如原生裂隙,风化裂隙,卸荷载裂隙等。
51.(断层)岩体受力作用断裂后,两侧岩块沿断裂面发生了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称为断层。
52.断层的组成:1.断层面和破碎带 2.断层线 3.上盘和下盘 4.断距53.断层的分类方法:1.正断层 2.逆断层 3.平推断层54.断层的野外识别p4255.(不整合)形成年代不连续的两套岩层重叠在一起的现象,这种构造形迹,称为不整合56.堆积物的沉降顺序是衔接的,产状是彼此平行的,在形成的年代上也是顺序连续的,岩层之间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
57.不整合类型:1.平行不整合: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之间的地质年代不连续,缺失沉积间短期的岩层,但彼此间的产状基本上是一致的,看起来貌似整合接触,所以又称为假整合。
2.角度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又称为斜交不整合,简称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不仅不整合面上下两套岩层间的地质年代不连续,而且两之间的产状也不一致,下伏岩层与不整合面想叫有一定的角度,这是由于不整合面下部的岩层,在接受新的沉积之前发生过褶皱的变动的缘故。
58.土是连续,坚固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大小悬殊的颗粒。
在原地残留或经过不同搬运方式,在各种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堆积物。
59.土是由颗粒(固相)水溶液(液相)气(气象) 所组成的三相体系60.土的粒度成分是决定土的工程性质的主要内在因素之一,因而也是土的类别划分的最主要依据61.土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组成的,颗粒大小以直径(mm)计,称为粒径。
界于一定粒径范围的土粒,称为粒组;而土中不同粒组颗粒的相对含量,称为图的粒度成分(或颗粒级配)。
它以各组颗粒的重量占该土颗粒总重量的百分数来表示。
62.在工程上粒组的划分在于使同一粒组土粒的工程性质相近,而与相邻土粒的性质有明显的差别。
63.土粒粒组的划分:砾石2mm 砂砾(粗0.5-2.0 中0.25-0.5 细0.1-0.25)64.颗粒愈小,与水的作用愈强烈。
所以毛细作用有无到毛细上升高度逐渐增大;透水性由大到小,甚至不透水,逐渐由无黏性和塑形以及吸水膨胀性等一系列特殊性质;在力学性质上,强度逐渐变小,受外力时,愈易变形。
65.对于粒径大于0.075mm的粒组土,可用筛分法测定。
粒径小于0.075mm的粉粒和黏粒难以筛分,一般可以根据土粒在水中匀速下沉时的速度与粒径的理论关系,用比重计或液移管法测得颗粒级配。
66.根据土的固体颗粒的矿物成分成分:1.原生矿物 2.不溶于水的次生矿物 3.可溶盐类及易分解的矿物 4.有机质67.高岭石类(这类矿物组成的黏性土的膨胀性和压缩性等均较小蒙脱石类:当土中蒙脱石含量较多时,土的膨胀性,和压缩性等都将很大,强度则剧烈变小伊利石,水云母:其亲水性及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界于蒙脱石和高岭石之间。
68.有机质:当其在黏性土中的含量达到或超过5%(在砂土中的含量达到或超过3%时),就开始对土的工程性质具有显著的影响。
69.土中水:结合水和非结合水70.结合水: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71.非结合水:液态水(毛细水,重力水),气态水(水蒸气),固态水(冰)72.结合水:结合水是指受分子引力,静电引力吸附于土粒表面的土中水。
73.毛细水对土的工程性质及建筑工程的影响在于:A:在非饱和土中局部存在毛细水时,毛细水的弯液面和土颗粒接触处的表面引力反作用于土粒,使土粒之间由于这种毛细压力而挤紧,土因而具有微弱的内聚力,称为毛细内聚力或假内聚力。
B:毛细水上升接近建筑物基础地面时。
,毛细压力将作为基底附加压力的增值,而增大建筑物的沉降。
C:毛细水上升接近或浸没基础时,在寒冷地区将加剧冻胀作用。
D:毛细水浸润基础或管道时,水中盐分对混凝土和金属材料常具有腐蚀作用。
74.(土的结构)在沿途工程中,土的结构是指颗粒本身的特点和颗粒间相互关系的综合特征,具体:1、土颗粒本身的特点:土颗粒大小、形状和磨圆度及表面性质(粗糙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