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

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搭建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实现对输入信号的放大,并验证其放大性能和稳定性。
二、实验原理。
高频功率放大器是一种能够对高频信号进行放大的电路。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等元件对输入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从而得到输出信号。
在实际搭建电路时,需要考虑元件的参数选取、电路的稳定性以及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等因素。
三、实验器材。
1. 信号发生器。
2. 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板。
3. 示波器。
4. 直流稳压电源。
5. 电阻、电容等元件。
四、实验步骤。
1. 将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板搭建好,并连接好电源和信号源。
2. 调节信号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输入合适的高频信号。
3.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波形,记录波形的幅度和相位差。
4. 调节输入信号的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情况。
5. 测量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功率等参数,分析功率放大器的放大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我们得到了高频功率放大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波形,并记录了其幅度和相位差。
同时,我们还对输入和输出信号的电压、功率等参数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高频功率放大器的放大性能和稳定性。
六、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关于高频功率放大器的结论。
我们验证了高频功率放大器对输入信号的放大效果,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评估。
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改进的方向,为今后的研究和实验提供了指导和思路。
七、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通过搭建高频功率放大器电路,验证了其放大性能和稳定性。
我们不仅掌握了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原理和实验方法,还积累了实验数据和分析经验。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高频功率放大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八、参考文献。
[1] 《电子电路实验指导书》。
[2] 《电子技术基础》。
[3] 《电路原理与设计》。
以上就是本次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的报告内容,谢谢阅读。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勘查专业适用信息学院实验中心2014年9月目录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 1 -实验一电子仪器使用及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测试 ..................................... - 3 -实验二晶体管共射极放大电路.................................................................. - 6 -实验三多级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仿真) ........................................... - 10 -实验四由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文氏电桥振荡器(仿真) ............... - 12 -实验五集成运算放大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部分《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 17 -实验一组合逻辑电路................................................................................ - 17 -实验二触发器............................................................................................ - 19 -实验三计数器设计.................................................................................... - 22 -实验四计数、译码和显示电路设计(仿真) ......................................... - 23 -第一部分《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实验一电子仪器使用及常用元件的识别与测试一、实验目的1.掌握常用电子仪器的基本功能并学习其正确使用方法;2.学习掌握用双踪示波器观察和测量波形的幅值、频率及相位的方法;3.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简单测试方法。
高频电路“-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实训指导书

《高频电子技术》实训指导书电子工程系编制二○一一年十月实训注意事项高频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因此,实训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参加实训的同学在实训过程中要结合课程。
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严肃、认真、踏实的科学作风和爱护国家财产的优良品德。
为此,有关实训要求如下,希共同遵守。
1.实训前必须仔细阅读实训指导书,搞懂原理,明确任务,作好有关计算,了解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有准备地进行实训。
2.按实训内容,实训小组应讨论具体步骤,在实训过程中,既要有适当分工(如操作、记录等)又要求每人都全面了解,应当做到互相照顾,共同提高。
3.接线及所焊电路必须由本组同学认真检查,并经实训指导人员复查同意后,方能接通电源,开始实训。
4.实训过程中,要认真做好记录。
并与预习时的估计和分析结果相对照,如有不合之处,应检查误差原因。
5.保持实训室安静、整洁,不得在实训室吸烟,不得高声喧闹。
讲解实训有关内容时要认真听讲,非本次实训仪器设备不得动用。
6.实训完成后,应关掉电源,将仪器和阠线整理好,恢复原状,所用实训板、仪表和工具等,应办好借还手续。
7.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去掉电源,保持现场,并立即向指导实训人员报告,并认真检查原因,从中吸取教训,由于违背实训室规章制度所造成的人身事故或设备事故,情节重者,应严肃处理。
8.实训报告必须每人独立完成一份,字跡要清楚。
并于规定日期完成,报告一般包括下列内容:1)电子产品原理图;2) 实训结果及分析;3) 实训的收获、体会和建议。
目录实训注意事项 (2)目录 (3)前言 (4)一、实践教学目标 (4)二、实践教学规划 (4)三、实训时间的安排 (4)四、编写说明 (4)课程内容及安排 (5)前言一、实践教学目标高频电路是应用电子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理论性、工程性与实践性很强。
通过学习本课程,能了解无线通信系统主要单元电路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为学习本专业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高频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简本)

目录实验一:扩展通频带 (1)实验二: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5)实验三:LC振荡电路 (8)实验四: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 (12)实验五:调幅与检波 (17)实验六:三极管混频器 (24)实验一:扩展通频带实验目的1.掌握共射-共基组合电路法扩展通频带的原理和特性。
2.掌握负反馈法展宽通频带的方法与原理。
实验原理及说明在实际宽频带放大电路中,要展宽通频带,也就是要提高上限工作频率,主要使用组合电路法和反馈法。
组合电路法组合电路法广泛采用共射-共基组合电路,如图1.1所示。
共射电路的电流增益和电压增益都多比较大,但是,由于受到密勒效应的影响,它的上限截止频率比较低,从而带宽受到限制。
共基极电路没有密勒效应存在,所以其上限工作频率远高于共射电路。
在共射-共基组合电路中,上限截止频率由共射极的上限截止频率决定。
利用共基电路输入阻抗小的特点,将它作为共射电路的负载,使共射电路输出总阻抗大大减小,进而使密勒电容大大减小。
这样,共射-共基组合电路的综合高频性能有所改善,从而有效地扩展了共射电路的通频带,亦即拓展了整个组合电路的上限工作频率。
由于共射电路负载减小,所以共射电路的电压增益也会减小,但是,共基电路可以提供足够大的电压增益,以弥补电压增益的损失。
因此,组合电路的整体电流增益和电压增益都比较大。
负反馈法调节负反馈电路中的某些参数,可以改变反馈深度,从而调节负反馈放大器的增益和频带宽度。
如果以牺牲增益为代价,可以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
图1.2所示电路是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电压并联型负反馈放大电路。
将电路中的A 1、A 2点分别与A 点连接,可以得到不同负反馈电阻的反馈通路,构成“电压并联”型的负反馈放大器。
由于运算放大器内部电路由多级放大电路组成,它的电压放大倍数很高,一般可以达到105以上。
为了在深度负反馈时不产生自激振荡,在运算放大器内电路中通常都加有补偿电容。
SR 124.7kR 3R 4CC 图1.1 共射-共基通频带扩展电路对于内接补偿电容的运算放大器,它的开环上截止频率很低(一般只有几赫兹)。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B5)

第一章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1.1 实验设备认识及门电路功能测试一、实验目的1. 熟悉万用表及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平台的使用方法;2. 掌握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方法;3. 了解TTL 器件和CMOS 器件的使用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门电路的逻辑功能。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1. 电子技术综合实验平台 一台2. 万用表 一块3. 器件(1) 74LS02 一片(四二输入或非门) (2) 74HC86 一片(四二输入异或门)(3) 74LS03 一片(四二输入与非门(OC)) (4) 74LS00 一片(四二输入与非门)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 测试74LS02和74HC86的逻辑功能。
注意CMOS 电路的多余输入端不得悬空,应按需要接成相应的高低电平。
表中V O 为不加负载时的电压,即开路输出电压。
2.OC 门上拉电阻计算及逻辑功能测试 2.1 OC 门上拉电阻的计算OC 门输出端可以并联连接,即OC 门可以实现“线与”逻辑,但必须接一个合适的上拉电阻R L ,计算方法如下:式中:m — 负载门总输入端数 n — OC 门并联的个数 m ' — 负载门个数 I OH — OC 门输出管截止时的漏电流(对于74LS03按I OH =50μA 计算)I LM — OC 门输出管导通时允许的最大灌电流(按V OL ≤0.3V,I LM ≤7.8mA 估算)CC OHL(max)OH IHV V R nI mI -=+CC OL L(min)LM IL V V R I m I -='-I IH — 负载门每个输入端的高电平输入电流(对于74LS00按I IH =0.01 A) I IL — 每个负载门的低电平输入电流(对于74LS00按I IL =-0.25mA 估算) V CC — 电源电压(5V) V OH — 输出高电平(按3V 估算) V OL — 输出低电平(按0.3V 估算)图1.1-12.2 OC 门“线与”应用将各OC 门输入端A 、B 和C 分别接逻辑开关;Z 、Y 1和Y 2分别接LED 指示灯,连接电路图如图1.1-1所示。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精)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精)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精))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精)的全部内容。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吴琼编沈阳大学信息学院目录实验一:高频电子仪器使用练习 2 实验二: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及通频带展宽实验实验三:幅度调制器实验9 实验四:小功率功率调频发射、接收实验13课程编号:11271141 课程类别:学科必修适用层次:本科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课程总学时:64 适用学期:第5学期实验学时:16 开设实验项目数:4撰写人:吴琼审核人:张明教学院长:范立南实验一:高频电子仪器使用练习一、实验目的与要求了解高频信号发生器基本结构及用途,学习该仪器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本系统由实验箱和外接实验模块两部分组成,其中外接模块采用插拔式结构设计,便于功能的扩展。
实验箱带有一个0Hz~120KHz的低频信号源、一个20KHz~10MHz的高频信号源、一个音频接口单元。
实验箱可使用自带电源,也可通过右上角的4针电源接口从外部引入。
高频电路单元采用模块式设计,将有关联的单元电路放在一个模块内.高频模块可插在实验箱的4个固定孔上,配合高、低频信号源和频率计即可进行高频电路实验.三、实验内容和步骤1、电源接口测试实验箱提供的五组电源(-8V、+5V、—5V、-12V、+12V输出。
当电源正常时,各组电源对应的指示灯均被点亮。
用万用表测量各输出点的电压值,与电源标准值相对照,填表1—12、低频信号源本实验箱采用集成函数发生器ICL8038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频率为0Hz—120KHz连续可调。
TPE-GP4高频4综合实验箱指导书(天大)

L20 0 5
10.7
(1). 用 扫 频 仪 调 C2 02 0 双回路谐振曲 线 GND R2 01 1 接线方法同 上 3(3)。观 P20 0 3 C2 00 5 " 察双回路谐 振曲线,选 R2 01 2 Cc=3pf, 反复 调整 CT2003、 GND CT2004 使 两 回路谐振在 10.7MHz。
4
宽带放大器与集中选择式滤波器
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集中选择滤波式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1. 了解宽带放大器集成电路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 了解陶瓷滤波器的特点和使 用方法。 3. 熟悉扫频仪的使用。
二、预习要求
1. 查阅有关宽带集成电路的相 关资料。 2. 了解陶瓷滤波器的原理与使 用。三、ຫໍສະໝຸດ 验仪器设备III目
1.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2.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录
实验一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1
实验二 集中选择滤波式高频小信号放器 …………………………………………5 实验三 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 …………………………………………………8 实验四 LC 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 ………………………………………………13 实验五 石英晶体振荡器 ………………………………………………………… 17 实验六 低电平振幅调制器 实验七 ………………………………………………………19 …………………………………………………23
TPE-GP4 高频综合实验箱
实 验 指 导 书
清华大学科教仪器厂
前
言
实验是学习电子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 容,提高学生实际工作技能,培养科学作风,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实 践技术工作奠定基础具有重要作用。为配合教学需要,我们新研制了 TPE-GP4 高频综合实验学习机。 该学习机仍属于 TPE—GP 系列产品,与 TPE-GP2 相比,TPE-GP4 所提供的实验是基于建立一个完整的无线电收发系统而设置的, 因此更 强调电路的系统性、相关性和综合性。电路的设计多采用原理性强的典 型电路,以便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学习与分析。同时,尽量多地介绍一些 功能相同但电路形式不同的单元电路, 以便学生掌握各电路的共性与差 异。 本学习机采用了整板结构形式,所有的实验均集成在同一电路板 上,并且面板上绘制了电原理图,连接方便,易于教学和使用。内置电 源直接将直流连接到各单元电路,并用独立的按键开关切换。同时还设 置了外供电源,采用自锁紧插孔,为用户的外挂电路提供电源。 电路的设计多采用原理性强的典型电路, 以便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学 习与分析。各实验单元电路板既可完成独立的单元实验,又可通过适当 连接完成系统性实验。 为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同时为 了更好地使用 TPE-GP4 高频学习机,我们特编写了这本实验指导书。 实验项目的编排和指导书的编写主要以近年来出版的以面向 21 世纪课 程教材“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 , “通信电子电路” , “高频电路”等高校 教材,同时也参考了中等专业学校电子信息类教材“高频电子线路”等 资料, 因此该实验指导书有较强的通用性。 指导书的编写力求简明扼要, 突出实验要求与过程,必要时结合工作原理对电路特点加以说明。对于
高频电路实验指导书

高频电路实验济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实验中心实验要求1、如果条件许可,实验前将实验内容进行EWB仿真。
2、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任务。
预习要求如下:1)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要的估算。
2)预习各实验内容及步骤。
3)熟悉实验所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使用仪器和学习机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在使用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并根据实验指导书中的常见问题自查,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4、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后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没有把握者应经指导老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
5、高频电路实验注意:1)将实验板插入主机插座后,即已接通地线,但实验板所需的正负电源则要另外使用导线进行连接。
2)由于高频电路频率较高,分布参数感应的影响较大。
所以在接线时连接线应尽可能短。
接地点必须接触良好,以减少干扰。
3)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点设置是否准确,输入信号是否过大。
6、实验时应注意观察,如发现有破坏异常性现象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护现场,报告指导老师。
找出原因、排除故障,经指导老师同意后再继续实验。
7、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
8、实验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
所记录的实验数据经指导老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
9、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仪器电源、并将仪器、工具、导线等按附录七的要求归类整理好,检查完毕方可离开,否则扣实验操作分。
10、实验前每个同学必须写预习报告,实验中记录数据,老师签字后才可以带走,实验后写实验报告(实际实验操作报告)。
实验报告写法见最后一页。
11、实验前必须详细阅读本实验指导书!目录目录 (III)实验一熟悉实验仪器 (3)实验二利用二极管函数电路实现波形转换 (7)实验三调谐放大器 (9)实验四高频功率放大器(丙类) (13)实验五 LC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 (19)实验六石英晶体振荡 (22)实验七振幅调制器与解调器(利用乘法器) (24)实验八集成电路构成的频率调制器与解调器 (27)附录一BT3-D型频率特性测试仪 (36)附录二 LSG-17型宽频带信号发生器 (38)附录三 XD-22C型低频信号发生器技术说明书 (39)附录四 DA22A型超高频毫伏表 (40)附录五示波器的原理及使用 (41)附录六 NFC-1000C-1多功能计数器的使用 (43)附录七实验台仪器线缆整理图 (44)实验一熟悉实验仪器一、实验目的熟悉BT3-D型频率特性测试仪、LSG-17型宽频带信号发生器、XD-22C型低频信号发生器、DA22A型超高频毫伏表、NFC-1000C-1型多功能计数器、XJ4339型双踪示波器、MY-65型万用表的,TPE-GP2高频电路实验学习机功能及具体使用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频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目录实验一、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 2 实验二、通频带展宽----------------------------------------------5 实验三、LC与晶体振荡器 ---------------------------------------- 8 实验四、幅度调制与解调---------------------------------------- 18 实验五、集成乘法器混频实验 ----------------------------------- 19实验六、变容二极管调频器与相位鉴频器-------------------------22实验一、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与选择性。
2)、了解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并掌握频带的展宽。
3)、掌握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二、实验预习要求实验前,预习教材选频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相应章节。
三、实验原理说明1、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基本原理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电路是构成无线电设备的主要电路,它的作用是放大信道中的高频小信号。
为使放大信号不失真,放大器必须工作在线性范围内,例如无线电接收机中的高放电路,都是典型的高频窄带小信号放大电路。
窄带放大电路中,被放大信号的频带宽度小于或远小于它的中心频率。
如在调幅接收机的中放电路中,带宽为9KHz,中心频率为465KHz,相对带宽Δf/f0约为百分之几。
因此,高频小信号放大电路的基本类型是选频放大电路,选频放大电路以选频器作为线性放大器的负载,或作为放大器与负载之间的匹配器。
它主要由放大器与选频回路两部分构成。
用于放大的有源器件可以是半导体三极管,也可以是场效应管,电子管或者是集成运算放大器。
用于调谐的选频器件可以是LC谐振回路,也可以是晶体滤波器,陶瓷滤波器,LC集中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等。
本实验用三极管作为放大器件,LC谐振回路作为选频器。
在分析时,主要用如下参数衡量电路的技术指标:中心频率、增益、噪声系数、灵敏度、通频带与选择性。
单调谐放大电路一般采用LC回路作为选频器的放大电路,它只有一个LC 回路,调谐在一个频率上,并通过变压器耦合输出,图1-1为该电路原理图。
中心频率为f0带宽为Δf=f2-f1图1-1. 单调谐放大电路为了改善调谐电路的频率特性,通常采用双调谐放大电路,其电路如图12-2所示。
双调谐放大电路是由两个彼此耦合的单调谐放大回路所组成。
它们的谐振CEc1f0.707021u频率应调在同一个中心频率上。
两种常见的耦合回路是:1)两个单调谐回路通过互感M 耦合,如图1-2(a )所示,称为互感耦合双调谐振回路;2)两个单调谐回路通过电容耦合,如图1-2(b(a ) 互感耦合 (b ) 电容耦合图1-2. 双调谐放大电路若改变互感系数M 或者耦合电容C ,就可以改变两个单调谐回路之间的耦合程度。
通常用耦合系数k 来表征其耦合程度:互感耦合双调谐回路的耦合系数为式中C ′1与C ′2 是等效到初、次级回路的全部电容之和。
图1-3. 双调谐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2、实际线路分析由BG 1101等元器件组成单调谐放大器,由BG 1102等元器件组成双调谐放大器,它们的输入端(J 1101和J 1102)接6.5MHz 调制波信号。
切换开关K 1101用于改变射级电阻,以改变BG 1101的直流工作点。
切换开关K 1102用于改变LC 振荡回路的阻尼电阻,以改变LC 回路的Q 值。
切换开关K 1103可改变双调谐回路的耦合电容,以观测η<1,η=1,η>1三种状态下的双调谐回路幅频特性曲线。
0))(( 2'1'21C C C C Ck L L Mk ++==耦合系数为: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的12--η12-+η四、实验仪器与设备THKGP高频电子线路综合实验箱;扫频仪;高频信号发生器;双踪示波器。
五、实验内容与步骤首先在实验箱上找到本次实验所用到的单元电路,然后接通实验箱电源,并按下+12V总电源开关K1,以及本实验单元电源开关K1100。
1、单调谐放大器增益和带宽的测试。
将扫频仪的输出探头接到电路的输入端(J1101),扫频仪的检波探头接到电路的输出端(TP1102),然后在放大器的射极和调谐回路中分别接入不同阻值的电阻,并通过调节调谐回路的磁芯(T1101),使波形的顶峰出现在频率为6.5MHz 处,分别测量单调谐放大器的增值与带宽,并记录之。
2、双调谐放大电路的测试。
1)、改变双调谐回路的耦合电容,并通过调节初、次级谐振回路的磁芯,使出现的双峰波形的峰值等高。
测量放大器的带宽以及双峰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之。
2)、不同信号频率下的耦合程度测试。
在电路的输入端(J1102)输入高频载波信号(0.4V,其频率分别为6.1,6.5,6.9MHz),用示波器在电路的输出端(TP1104)分别测试三种耦合状态下的输出所产生的载波信号,其频偏可用电位器W401进行调节。
六、实验注意事项在调节谐振回路的磁芯时,要用小型无磁性的起子,缓慢进行调节,用力不可过大,以免损坏磁芯。
七、预习思考题1、试分析单调谐放大回路的发射极电阻Re和谐振回路的阻尼电阻R L对放大器的增益、带宽和中心频率各有何影响?2、为什么发射极电阻Re对增益、带宽和中心频率的影响不及阻尼R L大?3、在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中,为什么耦合电容大的(紧耦合)会出现双峰,小的耦合电容(松耦合)会出现单峰?八、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单调谐放大电路在不同参数下的频响曲线,并求出相应的增益和带宽,并作分析。
2、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双调谐放大电路在不同参数下的频响曲线,并求出相应的带宽和双峰宽度,并作分析。
实验二、通频带展宽一、实验目的1)、掌握通频带测量方法2)、根据已学知识原理设计展宽通频带常用的方案3)、采用现有的仪器设备,验证所设计的方案二、实验预习要求实验前,预习教材高频电子线路选频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反馈控制电路等章节,写出设计方案、验证方案及实验预习报告。
三、实验说明“通频带展宽”实验是《高频电子技术》实验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性实验,通频带是无线通信电路最重要的特性参数之一,而宽带电路是现代通信系统追求的目标,展宽电路的通频带这一实践性强的实验,有助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学以致用的兴趣。
本实验目的是了解展宽通频带的常用方法,据所学知识设计通频带展宽的方案,并采用现有的仿真软件和仪器设备验证所设计的方案。
要求根据理论教学知识、广泛查阅资料,独立设计方案,并使用多种测量手段和方法验证设计方案。
实验需用到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反馈控制电路等射频设计方面的知识,实验手段和方法主要有软件仿真和实验室硬件验证两种,可灵活选用,或者配合应用。
实验研究的领域主要针对无线通信电路的通信频带,提高电路的适应性和处理宽带信号的能力。
四、实验条件THKGP系列高频电子线路综合实验箱扫频仪双踪示波器高频信号发生器低频函数发生器仿真软件Proteus,EWB,Matlab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根据所设计的通频带展宽的方案,画出详细的电路图;2、根据电路已知参数和待测参数,选定测量仪器、列出测量方法和步骤,以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正确性;3、完成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和图形曲线等;4、根据测量结果,分析讨论方案的优缺点;5、完成实验报告。
六、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必须根据已学知识认真设计通频带展宽的方案,并且了解各种实验仪器的功能、熟悉它们的使用与操作方法。
2、实验时,必须认真思考,根据所设计的测量电路选定所需的实验器材。
3、其它与实验一相同。
七、预习思考题1、展宽高频电网络通频带常用的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优缺点;2、根据已学知识,设计通频带展宽的方案,并思考所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及优缺点。
八、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数据,并绘制相应的频率特性曲线。
2、总结所采用的通频带展宽方法的优缺点。
3、思考所设计通频带展宽电路的特点及其应用。
实验三、LC 与晶体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和晶体振荡器的基本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2)、比较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工作点,了解工作点对振荡波形的影响。
3)、测量振荡器的反馈系数、波段复盖系数、频率稳定度等参数。
4)、比较LC 与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度。
二、实验预习要求实验前,预习教材正弦波振荡器相应章节。
三、实验原理说明三点式振荡器包括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哈脱莱振荡器)和电容三点式振荡器(考毕兹振荡器),其交流等效电路如图3-1。
起振条件 1)、相位平衡条件:X ce 和X be 必 需为同性质的电抗,X cb 必需为异性质 的电抗,且它们之间满足下列关系:2)、幅度起振条件:图3-1.三点式振荡器式中:q m ——晶体管的跨导,F U ——反馈系数, A U ——放大器的增益, q ie ——晶体管的输入电导, q oe ——晶体管的输出电导, q'L ——晶体管的等效负载电导, F U 一般在0.1~0.5之间取值。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1)、电容反馈三点式电路——考毕兹振荡器图3-2是基本的三点式电路,其缺点是晶体管的输入电容C i 和输出电容Co 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较大,且频率不可调。
LCX X X X Xc o C L ce be 1 |||| )(=-=+-=ω,即)(Au1* 'ie L oe m q q q Fu q ++>(a ) 考毕兹振荡器 (b ) 交流等效电路 图3-2. 考毕兹振荡器2)、串联改进型电容反馈三点式电路——克拉泼振荡器电路如图3-3所示,其特点是在L 支路中串入一个可调的小电容C 3,并加大C 1和C 2的容量,振荡频率主要由 C 3和L 决定。
C 1和C 2主要起电容分压反馈作用,从而大大减小了C和C 对频率稳定度的影响,且使频率可调。
(a )克拉泼振荡器 (b )交流等效电路图3-3. 克拉泼振荡器3)、并联改进型电容反馈三点式电路——西勒振荡器电路如图3-4所示,它是在串联改进型的基础上,在L 1两端并联一个小电容C 4,调节C 4可改变振荡频率。
西勒电路的优点是进一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振荡频率可以做得较高,该电路在短波、超短波通信机、电视接收机等高频设备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
本实验箱所提供的LC 振荡器就是西勒振荡器。
L1L1(a )西勒振荡器 (b )交流等效电路图3-4. 西勒振荡器3、晶体振荡器本实验箱提供的晶体振荡器电路为并联晶振 b-c 型电路,又称皮尔斯电路,其交流等效电路 如图3-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