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查体(视、触、叩诊)详解

合集下载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这项检查通常由医生或者医疗专业人员执行,旨在检查腹部的外观、触感、听诊和叩诊等方面,以获取关于腹部器官功能和病理状态的信息。

下面将详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步骤和相关要点。

1. 患者准备在进行腹部体格检查之前,患者需要脱掉上身的衣物,保持腹部暴露。

同时,医生或者医疗专业人员应确保检查环境肃静、温暖,并提供足够的隐私。

2. 观察腹部外观医生首先会子细观察患者腹部的外观。

他们会注意腹部是否对称、膨胀或者凹陷,是否有皮肤变化(如红斑、瘀斑、疱疹等),是否有腹股沟突出或者腹部疝气等异常。

3. 触诊腹部触诊是腹部体格检查中的重要步骤之一。

医生会用手轻轻触摸患者的腹部,以感受腹壁的张力、肌肉的紧张程度以及腹部器官的位置和大小。

触诊时,医生应使用适量的润滑剂,以减少对患者的不适感。

4. 腹部听诊医生会使用听诊器在腹部不同区域进行听诊。

他们会注意是否有肠鸣音(肠道蠕动的声音)的存在、强度和频率。

肠鸣音的异常可能提示消化系统的问题,如肠梗阻或者炎症。

5. 叩诊腹部叩诊是通过敲击腹部来评估腹部器官的位置、大小和密度。

医生会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不同区域,并根据声音的音调和音量来判断腹部器官的状态。

例如,浊音可能表示有液体或者固体存在,而清音则可能表示有气体存在。

6. 深部触诊在完成表面触诊后,医生可能会进行深部触诊,以评估腹部器官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他们会用手指轻压腹部,以感受腹部器官的质地、轮廓和挪移性。

通过深部触诊,医生可以检查肝脏、脾脏、肾脏等器官的异常。

7. 其他辅助检查根据需要,医生可能会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测量腹围、测量腹部压痛点、检查肛门和直肠等。

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腹部健康评估。

总结: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通过观察腹部外观、触诊、听诊和叩诊等步骤,医生可以获取关于腹部器官功能和病理状态的信息。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引言概述:腹部体格检查是医学中常用的一种体检方法,通过观察和触诊腹部,可以了解人体内脏器官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是否存在异常。

本文将详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外观检查1.1 腹部形状:观察腹部是否对称、平整或者隆起,有无腹肌紧张、肌肉萎缩等异常情况。

1.2 皮肤状况:检查腹部皮肤是否有红肿、瘀斑、疱疹等异常,以及有无疤痕、肿块等病变。

1.3 肚脐检查:观察肚脐是否突出、凹陷或者有分泌物,以及有无疼痛、红肿等异常情况。

二、触诊检查2.1 腹部压痛:用手指轻轻按压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是否有压痛感,以及疼痛的程度和位置。

2.2 腹部包块:通过触诊检查,检查腹部是否有肿块、包块等异常,观察其大小、质地和挪移性。

2.3 肝脏和脾脏触诊:通过特定的手法触摸腹部,检查肝脏和脾脏是否肿大,以及有无异常的硬度或者结节。

三、听诊检查3.1 肠鸣音:用听诊器在腹部不同区域听诊,观察肠鸣音的频率、音量和性质,判断肠道是否正常蠕动。

3.2 血管杂音:通过听诊器听诊腹部血管,检查是否有异常的血管杂音,可能提示血管狭窄或者破裂等问题。

3.3 腹部血管搏动:通过听诊器听诊腹部主要血管,观察血管搏动的频率、节律和力度,评估血管功能是否正常。

四、敲诊检查4.1 肝脏敲诊:用手指轻轻敲击腹部特定区域,观察敲击音的响度和音调,判断肝脏是否有肿大或者异常。

4.2 胃肠气体敲诊:通过敲击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敲击音的分布和音调,判断胃肠道内是否有过多的气体积聚。

4.3 腹水敲诊:通过敲击腹部不同区域,观察敲击音的特点,判断腹腔内是否有积液,可能是腹水的表现。

五、特殊体位检查5.1 腹部压痛体位:在不同的体位下,观察腹部是否有压痛感,以及疼痛的位置和程度的变化,有助于定位病变。

5.2 腹部肿块体位:在不同的体位下,观察腹部肿块的位置、形态和挪移性的变化,有助于判断其性质和来源。

5.3 腹部脏器移位体位:通过改变体位,观察腹部脏器的位置和挪移性,有助于判断脏器是否有异常的位置偏移。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体格检查引言概述:腹部体格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部器官的健康状况。

通过仔细观察、触摸和听诊腹部,医生可以获取重要的诊断信息。

本文将介绍腹部体格检查的五个部分,包括外观检查、触诊、听诊、叩诊和肠鸣音评估。

一、外观检查:1.1 腹部形状:观察腹部的形状,包括是否对称、是否膨隆或凹陷等。

异常的腹部形状可能与脏器肿瘤、腹水或腹肌松弛等疾病相关。

1.2 皮肤状况:检查腹部皮肤的颜色、纹理、湿度等。

黄疸、皮疹或瘀斑等皮肤病变可能与肝脏、胆囊或肾脏疾病有关。

1.3 腹部脐部:观察脐部的位置、形状和颜色。

脐疝、脐部炎症或脐部出血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

二、触诊:2.1 表面触诊:用手轻轻触摸腹部表面,检查是否有异常的肿块、硬结或压痛。

这些异常可能与肿瘤、炎症或脏器扩大等疾病有关。

2.2 深部触诊:医生会用手指轻压腹部,检查脏器的位置、大小和硬度。

脾脏、肝脏、肾脏和肿块等疾病可能通过深部触诊来评估。

2.3 手法触诊:医生会使用特定的手法,如反跳痛和肌肉紧张等,来评估腹部器官的功能和疼痛反应。

三、听诊:3.1 肠鸣音:医生会用听诊器听取腹部的肠鸣音。

正常的肠鸣音是连续且均匀的,异常的肠鸣音可能与肠道梗阻、炎症或肠胃功能紊乱等有关。

3.2 血管杂音:医生还会检查腹部的血管杂音,以评估动脉和静脉的血流情况。

异常的血管杂音可能与血管狭窄、血栓形成或动脉瘤等有关。

3.3 腹部听诊:医生会在腹部不同区域进行听诊,以检查是否有腹部腹水、气体或肠鸣音异常。

四、叩诊:4.1 针对腹部不同区域进行叩诊,医生会用手指敲击腹部,以评估脏器的位置、大小和密度。

异常的叩诊音可能与肝脾肿大、腹水或肿块等有关。

4.2 叩击边界:医生会在腹部不同区域找到脏器边界,如肝脏、脾脏和肾脏等,以确定其大小和位置是否正常。

4.3 叩诊音:医生会根据叩诊音的不同,判断腹部脏器是否正常,如鼓音、浊音或实音等。

五、肠鸣音评估:5.1 频率和强度:医生会用听诊器听取腹部的肠鸣音,并评估其频率和强度。

腹部查体

腹部查体
于左腰部第7-10肋处,试将脾从后向前托起。右 手平放于腹壁,方向与肋缘垂直,自脐平面由下 至上逐渐向肋缘方向移动,并配合呼吸,触诊要 领与触诊肝脏方法相同。 ▪ 右侧卧位:如仰卧位未能触及脾脏,可嘱病人右 侧卧位,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曲再如前法检查。
下腹部
左上 腹部
左下 腹部
视诊 (Inspection)
注意事项:
➢ 病人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注意 避免受凉。
➢ 光线充足、柔和,从头侧或足侧射来。
➢ 医生站于患者右侧
视诊
视诊内容:
1、腹部外形 2、呼吸运动 3、腹壁静脉 4、胃肠型和蠕动波 5、腹壁其他情况(皮疹、疝、腹纹、斑、痣等)
➢ 平 坦:平卧位时腹前面处于肋 缘至耻骨联合平面或略低凹
➢ 饱 满:小儿及肥胖者腹部较圆, 略高于肋缘及耻骨平面。
➢ 低 平:消瘦者腹部下凹低平
➢正常人:男性及小儿以腹式呼吸为主

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
➢腹式呼吸减弱消失:见于腹膜炎、腹水、 剧烈腹痛、腹内巨块、妊娠、膈肌麻痹。
➢腹式呼吸增强:见于癔病、胸水。
3.腹壁静脉
▪ 正常人:不显露, 瘦者或皮肤白皙者 略可见。
➢ 腹壁紧张度减低或消失: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瘦弱的人,或刚放过大量腹水的病人。
➢ 正常腹部触诊时:不引起疼痛,如由浅入 深触诊发生疼痛,称压痛(tenderness)。
➢ 压痛点:局限于一点的压痛如阑尾点(脐与右髂 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胆囊点(右锁骨中 线与肋缘交界处)
➢ 反跳痛:如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迅速将手抬起, 腹痛加重,称反跳痛(rebound tenderness)---腹 膜壁层受炎症累及。
或某些传染病如(麻疹、猩红热、斑疹伤寒)、 及药物过敏等

腹部体格检查_图文

腹部体格检查_图文
正常肝上界于第5肋间隙,肝下界于右季 肋下缘(右锁骨中线)。
肝脏及胆囊叩诊
肝浊音界下移——肺气肿,张力性气胸。 肝浊音界上移——右肺不张,肺纤维化。 肝浊音界消失——胃肠穿孔,人工气腹,间位
结肠。代之以鼓音。 肝浊音界缩小——急性肝坏死,暴发性肝炎,
胃肠胀气,肝硬化。 肝浊音界扩大——肝炎,肝癌,脓肿,肝淤血
肠鸣音(gurgling sound)
肠鸣音减弱——3-5分钟1次,说明 肠蠕动明显减少,见于老年人便 秘,胃肠动力低下,低血钾。
肠鸣音消失——听诊5分钟没有听到 肠鸣音,肠蠕动几乎消失,见于 肠麻痹,急性腹膜炎等。
临床意义:
1.肝脏大小 肝位置下移:体型、内脏下垂、肺气肿等 肝肿大: 弥漫性:肝炎、肝淤血、早期肝硬化 、 脂肪肝、血液病、寄生虫病 局限性:肝脓肿、囊肿、肿瘤 肝缩小:急或亚急性肝坏死、肝硬化晚期
临床意义:
2.质地:从软到硬分3度: 软———唇——正常肝、急性肝炎质。 中等——鼻——肝淤血、慢性肝炎。 硬———额——肝癌。 囊性感——脓肿、囊肿。
肝脏触诊
触诊方法:单手、双手触诊法及钩指触诊法 触诊要点:a、用食指前外侧指腹触肝
b、沿腹直肌外缘,平脐水平开始 c、腹式呼吸配合,稍前下压,稍后抬起 d、避免肝上摸肝(肝下缘下方开始) e、注意双线触诊(右肋缘下、剑突下) f、大量腹水时可冲击触诊
肝脏触诊内容及描述:
⑴大小:右肋下〈1cm,剑突下〈3cm ⑵质地 :(三级:软如唇;韧如鼻;硬如额) ⑶表面形态及边缘:整齐、光滑 ⑷压痛 ⑸搏动 ⑹肝区摩擦感
腹部体格检查_图文.ppt
腹部检查
学习目的:了解腹部检查是全身体格检查 的一个重要部份。
学习要求:掌握腹部检查的内容、方法、 步骤及临床意义。

腹部查体讲义

腹部查体讲义

完整编辑ppt
38
• 注意:右锁骨中线和前正中线分别触诊描 述;敏感触诊部位示指前端桡侧;腹肌发 达,右手宜置于腹直肌外缘;密切配合呼 吸动作,吸气时指抬速度后于腹壁,呼气 时指压速度前于腹壁;右腹饱满,注意下 移初触诊部位;腹水多可用浮沉触诊法。
• 鉴别:横结肠(索条状)、腹直肌腱划、 右肾下极。
度肥胖患者腹膜虽有炎症,但腹壁紧张可不明显。
完整编辑ppt
35
• 1、2腹壁紧张度减低 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 或大量放腹水后,亦见于经产妇或老年体 弱。脊髓损伤。
完整编辑ppt
36
2、压痛及反跳痛
• 压痛:提示腹壁或腹腔内脏器的病变,鉴 别?。
• 反跳痛:提示腹膜壁层已经受炎症累及。 方法?
胆囊点、McBurney点。 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 注意:异位压痛点!
2、血管杂音:
动脉性(瘤、狭窄):静脉性(连续嗡鸣声)
完整编辑ppt
27
• 3、摩擦音:
• 4、搔弹音:
医师左手持听诊器鼓型体件置于剑突下 的肝左叶上,右手沿右锁骨中线自脐部向 上轻弹或搔刮腹壁,搔弹处未达肝缘时, 只听到遥远而轻微的声音,当搔弹至肝脏 表面时,声音明显增强而近耳。
协助测定肝下缘和微量腹水,还可以用来确定扩张的胃界。
完整编辑ppt
17
腹部体格检查
• 体表标志、分区 • 视诊 • 听诊 • 触诊 • 叩诊
完整编辑ppt
18
腹部体格检查
• 体表标志: 肋弓下缘、剑突、腹上角、脐、髂 前上棘、腹直肌外缘、腹中线、腹股沟韧带、耻 骨联合、肋脊角。
• 分区: 四分法:右上、右下、左上、左下腹部。 九分法:平—肋弓下缘、髂前上棘;竖—髂前上 棘与中线连线中点线。左右上腹(季肋部)、左 右侧腹(腰部)、左右下腹(髂窝部)、上腹、 中腹(脐部)、下腹(耻骨上部)。

正常腹部查体医学PPT课件

正常腹部查体医学PPT课件
正常腹部检查
1
实 习 项 目
1.腹部的体表标志和分区。 2.腹部的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检查。
2
腹部检查方法

视诊 听诊 触诊 叩诊
3
腹部的体表标志




肋弓下缘 剑突 髂前上棘 脐 腹直肌外缘 腹中线 腹股沟韧带 肋脊角
4
腹部分区---四区法
5
腹部分区---九区法

46
二.肝叩诊percussion of liver
Positioning of the hand when percussing for the lower border of the liver.
Percussion of the upper border of the liver.
47
肝脏叩诊
48
正常肝界

匀称体型者的正常肝界
右锁骨中线:上界在第5肋间,下界位于右季肋 下缘。肝上下径,约为9-11cm; 右腋中线:上界为第7肋间,下界相当于第10肋 骨水平; 右肩胛线:上界为第10肋间。

49
三、胃泡鼓音区(Traube space)


左前胸下部肋缘以上,约呈半圆形,为胃底弯窿含气而 形成。 上界:膈及肺下缘 下界:肋弓 左界:脾 右界:肝左缘。 正常情况下应该存在(除非在饱餐后),大小则受胃泡含 气量的多少和周围器官组织病变的影响。 明显缩小或消失 见于脾肿大,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肝左叶肿 大,也见于急性胃扩张或溺水患者。
34
压痛及反跳痛

压痛(tenderness)
-胆囊点压痛标志胆囊的病变 -McBurney点压痛标志阑尾的病变

腹部查体(视、触、叩诊)详解

腹部查体(视、触、叩诊)详解
第五章
腹部查体
目的与要求
• 掌握腹部体表标志,分区
• 熟练掌握腹部检查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 • 了解腹部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腹部检查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 光源充足,检查床高低适宜
• 检查者站位 ,手温暖,指甲 • 充分解释 • 动作轻柔,注意检查顺序 • 患者排空膀胱,低 quadrant) 肝左叶、脾、胃、小肠、胰体、 胰尾、左肾上腺、左肾、结肠 脾曲、部分横结肠、腹主动脉
右下腹(right lower quadrant) 左下腹(1eft lower quadrant) 盲肠、阑尾、部分升结肠、小肠、乙状结肠、部分降结肠、小肠、 右输尿管、膨胀的膀胱、增大的 膨胀的膀胱、增大的子宫、女性 子宫、女性右侧输卵管、男性右 左侧卵巢和输卵管、男性左侧精 侧精索、 索、左输尿管
☞ 腹腔积液和卵巢囊肿的鉴别(难点)
☞ 移动性浊音(重点)
☞ 腹腔积液的临床意义
部位,通过人体 正常的或不正 常的薄弱点或 缺损、孔隙进
• 色素
• ①皮肤皱褶处有褐色素沉着(Grey-Turner征) ,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 ②左侧腰部皮肤呈蓝色,系血液经腹膜后渗至皮 下所致,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ddison病 ) • ③脐周围或下腹壁呈蓝色为腹腔内大出血征象( Cullen征),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九区法各区主要脏器
左上腹部(左季肋部) 右上腹部(右季肋部) 上腹部 肝右叶、胆囊、结肠 胃、肝左叶、十二指 脾、胃、结肠脾曲、 肝曲、右肾、右肾上腺 肠、大网膜、横结肠、 胰尾、左肾、左肾 胰头胰体、腹主动脉 上腺 右侧腹部(右腰部) 升结肠、空肠、右肾 中腹部(脐部) 十二指肠、空肠和 回肠、腹主动脉、 肠系膜、大网膜 下腹部 回肠、乙状结肠、 输尿管、胀大的膀 胱或增大的子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腹部外形(重点)
②腹壁皮肤 ③呼吸运动 ④腹壁静脉 ⑤脐部 ⑥胃肠型和蠕动波 ⑦上腹部搏动
视诊 注意事项
• ①被检查者应采取仰卧位; • ②充分暴露全腹;
• ③医生站立于患者右侧;
• ④按一定顺序全面观察。
精品课件
18
视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腹部外形 (二)腹壁皮肤 (三)呼吸运动 (四)腹壁静脉 (五)脐部 (六)胃肠型及蠕动波外形 (七)上腹部搏动
下腹下 腹部腹
精品课件
10
精品课件
11
精品课件
12
四区法各区主要脏器
右上腹(right upper quadrant) 肝、胆囊、幽门、十二指肠、 小肠、胰头、右肾上腺、右肾、 结肠肝曲、部分横结肠、下腔V
左上腹(left upper quadrant) 肝左叶、脾、胃、小肠、胰体、 胰尾、左肾上腺、左肾、结肠 脾曲、部分横结肠、腹主动脉
露腹部。
腹部叩诊内容
① 腹部叩诊音 ② 腹腔积液的叩诊(重点) ③ 肿块的叩诊 ④ 肝脏和胆囊的叩诊(难点) ⑤ 脾脏叩诊 ⑥ 胃泡鼓音区 ⑦ 肾脏叩诊 ⑧ 膀胱叩诊
嘱患者做仰卧起坐动作,使腹壁肌肉紧张, 如肿块更加明显,说明是在腹壁上, 反之在腹腔内(被收缩变硬的腹肌所掩盖)。
精品课件
22
正常腹部 平坦
精品课件
23
全腹膨隆 晚期肝硬化患者
精品课件
24
局部膨隆
上腹中部膨隆→肝 右叶肿大、胃癌、 胃扩张、胰腺肿瘤
或囊肿。
精品课件
25
全腹凹陷
舟状腹→恶病质 ,如结核病、恶 性肿瘤等慢性消
右下腹(right lower quadrant) 左下腹(1eft lower quadrant)
盲肠、阑尾、部分升结肠、小肠、乙状结肠、部分降结肠、小肠、
右输尿管、膨胀的膀胱、增大的 膨胀的膀胱、增大的子宫、女性
子宫、女性右侧输卵管、男性右 左侧卵巢和输卵管、男性左侧精
侧精索、
索、左输尿管
精品课件
腹部
精品课件
3
第一节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第二节 腹部视诊
第四节 腹部叩诊
第三节 腹部触诊
第五节 腹部听诊
精品课件
4
第一节 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 (一)体表标志 • (二)腹部分区
精品课件
5
• ㈠腹部范围 • 上起横膈,下至骨盆,前面及侧面为腹壁
,后面为脊柱及腰肌。在此范围内包含腹 壁、腹膜腔和腹腔脏器等。
精品课件
19
(一)腹部外形
1、正常腹形
消瘦者
健康正力型
肥胖、小儿、餐后
精品课件
低平
平坦
饱满
20
异常腹形
膨隆
凹陷
普遍膨隆
局部膨隆
腹腔积液
局部脏器 肿大
腹腔积气
腹内肿瘤
普遍凹陷 局部凹陷
舟状腹
腹壁瘢痕 挛缩
极度消瘦 严重脱水
巨大肿块
炎性包块
妊娠晚期
腹壁肿物
肥胖
疝 精品课件
21
腹腔内与腹壁上局部性肿块的鉴别:
• 异常情况下,上腔静脉阻塞时,静脉血流方向为 自上而下;下腔静脉阻塞时,静脉血流方向为自 下而上。
精品课件
32
上腔静脉阻塞时,静脉血流方向为自上而下 下腔静脉阻塞时,静脉血流方向为自下而上
精品课件
33
(五)脐部
常见的异常有: 脐疝、脐部肿瘤、炎症等。
(六)胃肠型及蠕动波:
正常人看不到,梗阻时出现, 幽门梗阻:胃型 、胃蠕动波 肠梗阻: 肠型 、肠蠕动波(多在脐周) 严重梗阻:多个蠕动波、肠型 肠麻痹: 蠕动波消失,腹胀,肠型
第五章 腹部查体
目的与要求
• 掌握腹部体表标志,分区 • 熟练掌握腹部检查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 • 了解腹部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精品课件
2
腹部检查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 光源充足,检查床高低适宜 • 检查者站位 ,手温暖,指甲 • 充分解释 • 动作轻柔,注意检查顺序 • 患者排空膀胱,低枕平卧,屈膝,充分合理暴露
• 色素
• ①皮肤皱褶处有褐色素沉着(Grey-Turner征) ,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
• ②左侧腰部皮肤呈蓝色,系血液经腹膜后渗至皮 下所致,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Addison病 )
• ③脐周围或下腹壁呈蓝色为腹腔内大出血征象( Cullen征),见于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精品课件
29
13
九区法各区主要脏器
右上腹部(右季肋部) 上腹部
左上腹部(左季肋部)
肝右叶、胆囊、结肠 胃、肝左叶、十二指 脾、胃、结肠脾曲、
肝曲、右肾、右肾上腺
肠、大网膜、横结肠、 胰尾、左肾、左肾 胰头胰体、腹主动脉 上腺
右侧腹部(右腰部) 升结肠、空肠、右肾
中腹部(脐部) 十二指肠、空肠和 回肠、腹主动脉、 肠系膜、大网膜
左侧腹部(左腰部) 降结肠、空肠或回 肠、 左肾
右下腹部(右髂部) 盲肠 阑尾 回肠下端 淋巴结 女右侧卵巢及 输尿管 男性右侧精索
下腹部 回肠、乙状结肠、 输尿管、胀大的膀 胱或增大的子宫
精品课件
左下腹部(左髂部) 乙状结肠 女性左 侧卵巢及输卵管 男性左侧精索
14
精品课件
15
精品课件
16
第二节 视诊 • 内容
耗性疾病。壁 瘢痕收缩所致。
精品课件
27
(二)腹壁皮肤:
1、色素:
2、腹纹:白纹、紫纹
3、皮疹:麻疹、猩红热、伤寒、荨麻疹等
4、瘢痕:外伤、手术、皮肤感染
5、疝: 6、弹性:
任何脏器或组 织离开原来的
部位,通过人体
正常的或不正
常的薄弱点或
缺精品损课件 、孔隙进
28
• ㈡体表标志 • 肋弓下缘、胸骨剑突、髂前上棘、耻骨
联合、脐、腹直肌外缘、腹中线、腹股沟 韧带、腰方肌外缘、第12肋骨及肋脊角。
精品课件
6
精品课件
7
精品课件
肩胛下角
肋脊角
8
二、腹部分区 四区法 九区法
精品课件
9
腹部主要脏器
右 上左 上 腹上
右腹上腹 部 左上腹腹
右侧腹 中腹部 左侧腹
右右下腹 下 左下右腹
精品课件
34
第四节 腹部叩诊
(一)目的
(1)明确某些脏器的大小、有无叩击痛; (2)胃肠积气情况; (3)腹腔内有无积气、积液、包块等; (4)证实触诊结果。
(二)方法
间接叩诊法
• (三)注意事项
• ①光源充足,检查床高低适宜; • ②检查者站位 ,手温暖,指甲; • ③动作轻柔,注意检查顺序; • ④患者排空膀胱,低枕平卧,屈膝,充分合理暴
•疝
① 脐疝 ②白线疝 ③切口疝 ④股疝 ⑤腹股沟疝
精品课件
30
(四)腹壁静脉
①正常人腹壁静脉一般看不清清楚; ②腹壁静脉曲张,是门静脉循环障碍或上、下 静脉回流受阻时的征象; 血流方向检查方法-指压法
精品课件
31
• 正常情况下,脐水平线以上的腹壁静脉自下向上 流入上腔静脉;脐水平线以下的腹壁静脉自上而 下流入下腔静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