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住院病人睡眠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影响夜班护理质量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

影响夜班护理质量的原因分析及管理对策郑彩云李慧敏李素梅新疆兵团农七师医院邮编833200夜班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每天24小时的护理工作中,夜班占了一半的时间。
夜班护理人员不但要搞好病房管理,负责全病区所有病人的一切治疗、护理、抢救工作,还要随时准备接收新病人,并要为下一班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对比日间护理和晚班护理,具有护理人员数量少,工作量大,病人病情突变率高及护理观察难度大、护士工作危险性增大等特点,导致夜间发生护理缺陷的风险率非常高[1]。
因此,提高夜班护理工作质量是护理工作全面质量管理十分重要的内容,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护理质量的水平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我院护理部通过对2007~2008年影响夜班护理质量的原因分析,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使夜间护理质量较前有所提高。
现将具体情况报告1 资料来源1.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研究对象为本院12个临床科室的60名临床医生,120名病房护士,200名住院病人及家属。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问卷是在参考有关文献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行设计。
问卷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有关影响夜班护理质量的调查内容;第三部分为意见征求。
由被调查人员按提供的选项进行选择,均为单项选择。
1.3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百分比构成。
结果:夜班护士单人医生满意人数43人,满意率76.67%护士满意人数74人,满意率61.67%,病人满意人数181人,满意率90.50%;夜班护士双人医生满意人数59人,满意率98.33%护士满意人数111人,满意率92.50%,病人满意人数193人,满意率96.50%。
2存在问题2.1存在不安全的隐患。
护士的操作让家属替代,巡视病房不及时,不能按分级护理要求观察病情。
一个护士值班,当取药、送检时,造成病区无人。
2.2护理记录不规范,2.32.4护理工作量大,超负荷工作使护士心力交瘁,免疫力下降,身体素质差。
住院病人睡眠障碍原因分析

人 情绪 不安 。大 多数 病 人 反 映 噪 声 来 源 主 要 有 护 士 交 接 班 查 房 时 开 、 门声 , 疗 车 发 出 的 响 声 , 上 病 房 椅 子 拖 拉 关 治 楼 声 , 护 人 员 谈 话 声 、 声 、 动 声 等 等 , 可 干 扰 病 人 睡 眠 陪 鼾 走 均
一 住 院 病 人 睡 眠 障碍 原 因分 析
陈嘉 妍
C AUSE AN Y S OF I A E T AL SI NP Tl N S’SL E S E P Dl ORDER S
垂 ~ 掌
【 摘
C N iy n HE Ja a
要】 目的
探讨住院病人 睡眠障碍原 因及 护理对策 。方法 用 自行设 计 问卷 , 查影 响住 院病 调
质量。
月对 40例 住 院 病 人 进 行 调 查 , 出 影 响他 们 睡 眠 的 原 因 , 0 找
制订 和落实相应 的护理 措施 , 证有效 的睡眠 , 高治疗 效 保 提
果 , 报告如下。 现
1 资 料 与 方 法
3 2 焦虑 .
凡是神 志清醒 的病人对 自身的疾病均有 着或多
表 1 影 响病 人 睡 眠心 悸 等 导致 舒 适 改变 而难 于入 眠 。 心 3 5 其他 因素 病 人 角 色 的改 变 , 有 的生 活 规 律 被 打 破 , . 原 日间输 液 治 疗 长 时 间 卧床 , 天 睡 眠过 多 以及 医务 人 员 对 病 白 人 睡 眠质 量 的重 要 性 认 识 不 够 , 只考 虑 到治 疗 疾 病 而 没 有 考 虑 到 如何 提 高 睡 眠质 量 。 4 护 理 对 策 4 1 创 造 良好 的住 院 环 境 . 病 人 新 人 院 时 , 管 护 士 要 热 主
影响开胸术后病人睡眠质量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1开胸术后病人睡眠 的基本情 况 开胸 术后病 人一般在 晚 . 上 93 :0开始睡眠 , 早上 5 3 起 术 , :0 卧床 时间为 8h 实 际睡眠 , 为 5h 睡眠效 率为 6 .%( 际睡眠时 间除以卧床时间) , 25 实 。 22开胸 术后 病 人 睡 眠质 量 ( S i 开 胸术 后 病 人总 分 为 . pQ ) 83 ±4 3 ,本组 睡 眠质 量调 查 占 5 结果显示 开胸术后病人 大部分 睡眠质 量均 较差 , 布情况 见 分
床 护理 工 作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临 床 护 理 的一 项 重要 工 作 内 容 。
一
3 1疼痛 本组 病人 8 %出现 伤 口疼 痛 , . 5 它是影 响术 后开胸 11调查对象 本组 6 例 开胸术后病人 。其 中男 4 例 , l 病人睡眠最主要 的因素 。术后疼痛不仅造成患者 心理上和情 . 0 2 女 8 例, 年龄 3 ~7 岁 。职业 : 6 9 非体力劳动者 5例 , 体力 劳动者 2 感上的不愉悦 , 0 更是一种 复杂的生理反应 , 严重 时可导致机体 例, 退休者 3 例 。调查对象均能用语言表达 自己的感受 。 5 各系统 出现紊乱 , 术后 恢复产生众多的不 良反应 , 对 因此术后 12调查 工具 采 用匹兹堡 睡眠质量 指数 ( i brS e ul 减轻伤 口疼痛有助于 改善病 人 的睡眠质 量。调查 表 明, . P t u l pQ a. t s e i 管理 t, ne , , i量表和 自编影 响睡眠 因素调查 表对住 院病人 疼痛主要障碍是对疼 痛估计 不足 , y Idx rQ ) S 管理 疼痛 的知识不 够 。正 睡眠质量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 确的疼痛等级评估是 治疗疼 痛 的关 键 。当病 人 主诉 疼痛 时 , 13调 查 方 法 用 pQ 评 价 开 胸 术 后 病 人 睡 眠 质 量 。p Q 由 护士应仔细询问并观察疼 痛 的原 因 , . si Si 根据病 人 主诉 疼痛 等级
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摘要】本文对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旨在提高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普遍较差,多因环境噪音、护理干扰等因素所致。
为改善病人睡眠质量,作者提出了一系列护理措施和建议,例如控制噪音、规律作息、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等。
文章还介绍了睡眠监测技术的应用和睡眠障碍的干预方法。
研究总结显示,合理的护理措施和有效的干预方法能显著提高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对护理实践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包括深入探讨睡眠障碍的机制和开发更有效的护理模式。
【关键词】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护理、睡眠监测技术、睡眠障碍、护理实践、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病人选择住院治疗,而睡眠作为人体的重要生理活动之一,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影响。
由于疾病本身以及医院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内科住院病人往往面临睡眠质量下降的问题,给病人的康复带来困难。
内科住院病人由于疾病的困扰和治疗的影响,常常在夜间出现失眠、睡眠质量差、睡眠时间不足等问题。
这不仅会导致病人白天疲倦乏力,影响康复效果,还可能加重原有疾病的症状,甚至诱发其他健康问题。
对于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了解影响因素,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和建议,以保障病人的睡眠质量,对于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意义内科住院病人是一类特殊的病人群体,他们常常受疾病困扰和治疗干扰,容易出现睡眠问题。
而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康复情况和治疗效果。
对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进行调查研究,探讨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和建议,对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促进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研究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不仅有助于了解病人的睡眠状态,还可能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和隐性危害因素,为临床护理提供更为全面和科学的依据。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对策作者:任琰娜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并提供护理对策。
方法:共纳入12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按pSQl总分≥5或PSQl总分60岁、情绪障碍、咳嗽、心衰病史、头痛、对疾病的担忧存在相关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神经内科;睡眠质量;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16—02睡眠障碍是指睡眠量不正常以及睡眠中出现异常行为的表现,也是睡眠和觉醒正常节律性交替紊乱的表现,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常与躯体疾病有关。
睡眠是维持人体生命的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人体必不可少,因此,睡眠障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期失眠会导致大脑功能紊乱,对身体造成多种危害,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心J。
本研究即探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一2012年3月人住我院神经内科的患者共120例,其中脑梗塞64例,脑出m 36例,其他20例,其巾男73例,女47例,年龄48—70岁,平均(58.6±8.5)岁,所有患者均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按PSQI总分≥5或PSQi总分0.05)。
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急性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
1.2方法:所有观察对象均详细记录相关信息,并使用统一的调查表进行调查,且均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
PSQI用于评定被试最近1个月的睡眠质量,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其巾第19个自评条目和5个他评条目不参与计分,在此仅介绍参与计分的18个自评条目,18个条目组成7个成分,每个成份按0~3等级计分,累积各成份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为0—2l,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
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睡眠质量对于病人的康复非常重要,而内科住院病人在医院中的睡眠质量普遍较差。
对于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并相应地提供护理是非常必要的。
睡眠质量调查:为了全面了解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我们可以结合以下方法进行调查:1. 睡眠质量自评量表:可以使用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等量表,要求病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相关问题,以评估其睡眠质量。
2. 睡眠监测仪器:可以使用便携式睡眠监测设备,对病人的睡眠状态、睡眠时间和睡眠质量进行监测和记录。
3. 护理记录:护士可以在每次巡视时记录病人的睡眠情况,包括睡眠时间、睡眠质量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1. 问卷调查:编制问卷,包括常见可能影响睡眠的因素,如噪音、灯光、温度、病人自身疼痛或不适、医疗护理等,并让病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
2. 访谈: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访谈,询问他们对睡眠质量不佳的原因的看法,并记录下来。
3. 数据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可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针对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不佳,护士可以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 优化睡眠环境:减少噪音、控制灯光亮度、调节室温、保持空气流通等,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
2. 疼痛管理:及时评估和处理病人的疼痛,减少疼痛对睡眠的影响。
3. 药物管理:根据医嘱合理使用催眠药物,但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和依赖性。
4. 心理支持: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病人应对可能的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缓解其影响睡眠的因素。
5. 定期巡视:在巡视病房时,尽量减少干扰病人睡眠的行为,如熄灭室内灯光、轻轻打开病房门等。
6. 教育宣教:向病人和家属提供关于良好睡眠习惯的教育,如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午睡过长等。
总结:通过睡眠质量调查来了解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可以为提供有效的睡眠质量护理提供依据。
睡眠质量护理主要包括优化睡眠环境、疼痛管理、药物管理、心理支持、定期巡视和教育宣教等措施。
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一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问题。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病人治疗水平的提高,病人的住院时间逐渐延长,而睡眠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许多内科病人由于疾病症状、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或不适感、不适床位等因素,导致其睡眠质量下降,严重影响了其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睡眠对人体的代谢、免疫功能、神经系统功能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睡眠质量能够提高病人的免疫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
关注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探讨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调查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评估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为提高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提供可行性建议,促进其康复。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以探讨如何改善病人的睡眠状态,提高其住院期间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通过深入了解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情况,有效评估其睡眠质量,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减少睡眠障碍对病人的不良影响,为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内科住院病人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护理服务,促进其康复,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
1.3 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内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影响因素,评估睡眠质量,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估效果,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康复速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医疗费用。
从护理角度出发,为临床护士提供相关的护理注意事项和建议,提高护理质量,增强对病人的关怀和照顾,提升病人的满意度和信任感。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将有助于加深对内科住院病人睡眠问题的认识,加强护理工作与科研实践的结合,为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的持续提升,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做出积极贡献。
某医院住院老年病人睡眠状况及护理对策

老年人 由于生理和病理的原 因, 睡眠质量普遍偏低 , 主要 眠的因素( -1. 5eo o )夜问去厕所( Z3 3 ,_ . 9 , X- 2 7 ,-  ̄ 5 , ' 8 - X=. 5/-3 ) 4 x 2 O 睡眠问题是夜间睡眠觉醒增 多和睡眠深 度下降 ,还包括 白天 自身疾病 (2l. 4P O 0 ) X=O1 ,= . 1和精神 心理 因素('22 0 , 6 0 X= 9. 0 - 0 疲劳 、 困倦 、 瞌睡增 多和入 睡较早等。老年人睡 眠障碍在 很大 P Oo o与 睡眠质量之间 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 ) o 其他 因素无统 程度上影响生活质量 , 也是导 致老年人其他疾病 的患病 率显 计学意义 。 著上升 的原 因之一。同时 , 因睡眠障碍可伴 发心 脏病 、 抑郁症 、 23 I老年病 人睡眠质量影响 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痴呆症 和其 他慢性病 症 ,可使老年睡 眠障碍病 人原发病情加 将单因素分析后 得到的影响睡眠质量 的影响 因素作为 自 重 。若病人睡眠不好 , 则可妨碍伤 口愈合 , 延长住 院时间 , 增加 变量 ,S I P Q 得分 作为因变量 , 采用逐步多元 线性 回归统计分析 感染 的可能性 , 至病死率 升高。因此 , 甚 良好 的睡眠对住 院病 方法进行分析 , 经逐步 拟合 , 4个 自变量 即夜 间易醒或早睡 有 人来说非常重要【 。为 了解住 院老年病人 睡眠质量及影 响因 ( )疼痛不适 ( 2 、 l I x1 、 x ) 自身疾病 ( 3和感觉冷( 4 , x) x )进入方程 , 素 ,我们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调查表对 老年病人 的睡 眠质 即“ 最优” 方程为:l . 800 3 + .6 X - . 5 30 8X 。 Y 1 7 + . X1 0 3 2 0 3 X + . 4 4 _3 7 0 2 0 量进行 了观察 , 以期为老年病人 睡眠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 . 此 回归方程 的决定系数 R- . 4 说 明逐步拟合 的多元线性 回 - 4  ̄O1 , _ - 1资料 与方 法 归方程的应变量 ( 睡眠质量 ) 自变量 x 、 2x 、 4解释部分 被 1x 、 3x 1 研究对象 . 1 占 1.%, 4 4 其他未观察到 的因素及偶然因素的原 因占 8. 5 %。 6 表 1 老年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 的线性 回归分析 21 年 1 01 0月~ 0 1 1 某 医院 6 2 1 年 2月 0岁 以上 老年病 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住院病人睡眠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5-11-04T15:17:10.533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第1期作者:张祖平李静平王蕊红[导读] 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300053 分析影响病人睡眠因素,提高病人睡眠质量。
方法:用问卷的形式对100例初次住院病人在3—5天内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
( 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300053)
【摘要】分析影响病人睡眠因素,提高病人睡眠质量。
方法:用问卷的形式对100例初次住院病人在3—5天内的睡眠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80%—90%的病人夜间睡眠质量差。
结论: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应该控制影响病人睡眠因素,努力提高病人睡眠质量。
【关键词】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护理对策
睡眠是人体休息,达到恢复体力的主要方式,高质量的睡眠使人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身心健康。
长期失眠或似睡非睡的朦胧性睡眠可引起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糜,甚至出现神经衰弱,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紊乱而加重原有疾病。
因此我们在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给病人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提高其睡眠质量是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手段。
我们曾对100例初次住院的病人在入院后3—5天内睡眠情况进行了问卷式调查,发现有80%—90%的病人,反映夜间睡眠差,晨起后有疲倦感,不如在家睡眠好,有的甚至无法入睡。
老年病人和女性病人更为明显。
1、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差的原因分析:
1.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是影响睡眠的第一大因素。
病房特殊的气氛,嘈杂的声音,灯光的刺激,床铺色泽的白色氛围,其他病人及陪侍人的谈话,鼾声,走动声及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操作声等等,均可干扰病人睡眠质量。
1.2病理、生理因素:
疾病的困扰,身体的不适是导致病人不能安静入睡的第二因素。
如:疼痛、鼻塞、气短、咳嗽等等均可影响病人睡眠。
1.3模式化的护理
夜班护士常规性的两小时巡视病房一次,凌晨6点测试体温,采集血标本等模式化的护理往往会打扰病人睡眠。
1.4病人的心理因素
凡是神志清醒的病人对自身的疾病均有着或多或少的焦急和担心。
特别是外伤病人有时表现为愤怒,不平静,对突如其来的伤害不能接受,担心疾病的预后,对住院费用的承受力,考虑自己住院对工作、学习及家庭的影响等情绪的波动,导致机体网状内皮系统活动增强,交感神经兴奋致使病人不能入睡或夜间醒来次数增加。
1.5其他因素
病人角色的改变,原有的生活规律被打破,日间输液治疗长时间卧床,白天睡眠过多以及医务人员对病人睡眠质量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考虑到治疗疾病而没有考虑到如何提高病人睡眠质量。
2、如何改善病人睡眠质量:
2.1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
病人新入院时,责任护士通过热情接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帮助病人尽快适应环境,尽量安置单间。
多人间病房护士应给予相互介绍,嘱病友之间相互关照,尽量不干扰他人。
加强探陪制度管理,教育陪侍人夜间活动要轻;晚间护理结束后要关大灯开地灯;病房设置色调柔和的窗帘;保持床位整洁舒适。
2.2尽量减轻疾病症状:护士仔细观察病情,耐心倾听病人主诉,对病人反映的问题及时回报医生,并配合医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控制或减轻病人的不适症状。
2.3调整工作流程
夜班护士做到“四轻”即: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调整护理工作流程,实行个体化,人性化护理。
即对不同个体采用不同流程,在非急诊情况下决不叫醒病人测量生命体征和采集标本,在不影响疗效的前提下不在病人睡眠时做治疗。
2.4做好心理护理
护士加强与病人的交流与沟通,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疏导。
如:对愤怒不平者予以宽慰,对担心预后者予以解释;对焦虑不安者与主管医师协商给予适当的镇静安眠药。
2.5调整病人睡眠时间
帮助病人制定作息时间,白天输液治疗时尽量不睡着,可看报、听音乐、与人交谈等。
能活动的病人应增加活动量以限制白天睡眠时间,保证夜间睡眠。
2.6改变医务人员对病人睡眠的认识
组织学习,使医务人员认识到高质量的睡眠是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因素,从而引起重视,从多方面创造条件,提高病人睡眠质量。
3、小结
住院病人睡眠质量比入院前下降对临床治疗护理有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加强对病人睡眠质量的关注和评估,并积极采取措施控制影响因素,尽量满足不同病人的需要,提高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
参考文献
冯湛华,护士睡眠质量的调查分析 [ J ],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