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测量技术课后答案样本
精密工程测量思考题目二(参考答案)

精密工程测量思考题目二(参考答案)1.一项精密工程测量方案的设计应包括哪几项内容。
82.精密工程测量中提高精度主要有哪些措施与方法。
143. 简述现代精密量距设备主要特点。
364. 简述精密全站仪TCA2003仪器的主要特点。
455.精密工程测量中精度的确定原则。
6.简述监测网观测资料的数据筛选主要统计检验方法。
1超限观测值整体检验,F统计量2.超限观测值局部检验:B检验法-, 检验法7.简述与最小二乘估法相比抗差估计优点,说出1-2种抗差估计定权方法。
8.精密工程水平控制网的设计方法1.水平控制网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方法(模拟法或与解析法配合使用的综合方法)。
2.优化设计的主要内容:图形设计、观测方案设计和旧网改造的设计。
3.水平控制网的质量要求:精度标准、可靠性标准、费用标准、监测网的灵敏度标准。
4.9.精密电子经纬仪的主要特点1)角度标准设备:采用编码度盘及编码测微器的绝对式采用光栅度盘并利用莫尔干涉条纹测量技术的增量式。
2)微处理器,主要功能:控制和检核各种测量程序;实现电子测角,并计算竖轴倾斜引起的水平角及竖直角的改正。
实现电子测距和计算,对所测距离进行地球曲率和气象改正,并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如水平距离、高差及坐标增量的计算等。
将观测值及计算结果显示在显示器上或自动记录在电子手簿上或存储器内。
3) 竖轴倾斜自动测量和改正系统是供仪器自动整平及整平剩余误差对水平盘读数和竖盘读数的自动改正。
4)现代电子经纬仪具有自动观测功能(带有马达伺服装置和CCD摄像镜头,能够自动搜索目标、精密照准、按程序进行测量和记录)。
10.简述高精度的精密距离测量和距离变化的测定主要方法(1)机械的测距方法(线尺和标尺)(2)利用调制光的光电测距技术(3)电子机械测量方法,其中包括伸长计、应变计等(4)干涉测量法11.常用的精密准直测量方法有哪几种(1) 光学方法(导线法、小角法、测角自准直法,采用精密经纬仪和固定觇牌;准直望远镜法);(2) 机械法(引张线法);(3) 激光法(直接法、衍射法及干涉法测量等)。
精密测量技术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

精密测量技术知到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2023年最新武汉职业技术学院项目一测试1.三坐标测量机在测量之前,首先要()。
参考答案:分析工件了解工件的测量要求2.测座分为固定式测座和()。
参考答案:旋转式测座3.使用三坐标测量机测量零件,在测量过程中零件发生移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对测量和测量结果无影响4.测头校验的目的:测头半径的补偿以及()。
参考答案:获得各个角度的关联5.三坐标测量主要应用领域为()。
参考答案:航空航天领域;模具工业;机械制造业;汽车工业6.根据不同形状零件特征的测量需求,测针形状主要分为球形测针和()。
参考答案:柱形测针;星形测针;盘形测针7.三坐标测量机开机时,需要进行开机前的准备工作。
用酒精和无纺布,对()进行清洁参考答案:工作台;导轨;探球8.当测头与工件发生较严重的碰撞后,应该重新校正所有测头。
()参考答案:对9.三坐标测量机的组成包括主机、探测系统、控制系统、软件系统、气源、电源。
()参考答案:对10.接触式扫描测头又称为开关测头,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测头。
()参考答案:错项目二测试1.找正工件坐标系的第一轴,测量第一基准平面后,取其法向矢量作为第一轴向Z正,锁定X轴旋转自由度、Z轴的平移自由度以及()。
参考答案:Y轴的旋转自由度2.手动创建坐标系插入新建坐标系A1,可以使用快捷键()。
参考答案:Ctrl+Alt+A3.评价一个平面的平面度时,至少需要几个点()。
参考答案:44.手动测量圆柱时,圆柱的矢量是()。
参考答案:由测量的第一层圆指向第二层圆5.下列属于三坐标测量机测量元素的是()。
参考答案:圆柱;圆锥;圆;球6.坐标系一共有三种,分别是()。
参考答案:数模坐标系;机器坐标系;工件坐标系7.操纵杆控制测针的移动方向,旋转为Z轴方向的移动,那么()。
参考答案:顺时针旋转为Z轴的正方向;逆时针旋转为Z轴的负方向8.在空间坐标系中,让右手食指指向X轴正方向,中指指向Y轴正方向,拇指指向Z轴正方向,这就是“笛卡尔”坐标系。
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刘品

一.1、按优先数的基本系列确定优先数:(1)第一个数为10,按R5系列确定后五项优先数。
解:后五项优先数是16,25,40,63,100。
(2)第一个数为100,按R10/3系列确定后三项优先数。
解:后三项优先数是200,400,800。
2、试写出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常用值)。
解:R10优先数系从1~100的全部优先数是1,1.25,1.6,2,2.5,3.15,4,5,6.3,8,10,12.5,16,20,25,31.5,40,50,63,80,100。
3、普通螺纹公差自3级精度开始其公差等级系数为:0.50,0.63,0.80,1.00,1.25,1.60,2.00。
试判断它们属于优先数系中的哪一种?其公比是多少?解:它们属于R10 (0.50,2.00),公比是1.25。
三.1、孔的基本尺寸D=50mm,最大极限尺寸D max=50.087mm,最小极限尺寸D min=50.025mm,求孔的上偏差ES,下偏差EI 及公差T D,并画出公差带图。
解:根据公式可得孔的上偏差ES=D max-D = 50.087-50 = +0.087 mm孔的下偏差EI=D min-D = 50.025-50 = +0.025 mm孔的公差T D=︱D max - D min︱=0.062 mm+ 0 -+0.087+0.025 502、设某配合的孔径为027.0015+φ,轴径为016.0034.015--φ,试分别计算其极限尺寸、极限偏差、尺寸公差、极限间隙(或过盈)、平均间隙(或过盈)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与配合公差带图。
解:(1)极限尺寸:孔:D max =φ15.027 D min =φ15轴: d max =φ14.984 d min =φ14.966 (2)极限偏差:孔:ES=+0.027 EI=0 轴:es= -0.016 ei= -0.034 (3)尺寸公差:孔:T D =|ES-EI|= |(+0.027)-0|=0.027 轴:T d = |es-ei|=|(-0.016)-(-0.034)|=0.018 (4)极限间隙:X max = ES -ei=(+0.027)-(-0.034)=+0.061 X min = EI -es=0-(-0.016)=+0.016平均间隙()0385.021min max +=+=X X X av(5)配合公差:T f = T D + T d =0.027+0.018=0.045 (6)尺寸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如图所示。
精密测量技术常识试题3(新)

一、填空(每题1分,共21分)1、光滑工件尺寸检验标准中规定,验收极限应从被检验零件的______尺寸向移动一个安全裕度A。
2、测长仪测头正确的调整是;用平面测头时,其工作面应_____仪器的测量轴线,用球形测头时,其球心应_____仪器的测量轴线上。
3、测量光面极限量规主要使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
4、万能测长仪能测量的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
5、形位公差值选择总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形状公差中,当被测要素是一空间直线,若给定一个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__之间的区域。
若给定任意方向时,其公差带是____区域。
7、圆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圆柱度的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轴线对基准平面的垂直度公差带形状在给定两个互相垂直方向时是______________。
9、由于____________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当____不大于给定的圆柱度公差值时,可以肯定圆柱度误差不会超差。
10、径向圆跳动公差带与圆度公差带在形状方面____,但前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__,而后者公差带圆心的位置是____。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题1分,共5分〕1、某实际要素存在形状误差,则一定存在位置误差。
()2、端面圆跳动公差和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两者控制的效果完全相同。
()3、某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为0.05mm,那么这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不大于0.05mm。
()4、若某轴的轴线直线度误差未超过直线度公差,则此轴的同轴度误差亦合格。
()5、圆柱度公差是控制圆柱形零件横截面和轴向截面内形状误差的综合性指标。
()三、选择题(将下列题目中所有正确的选择出来,每题2分,共16分)1、尺寸公差带图的零线表示__尺寸线。
a.最大极限b.最小极限c.基本d.实际2、属于形状公差的有__。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

第3章测量技术基础习题参考答案1、测量的实质是什么?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哪几个要素?答:⑴测量的实质是将被测几何量L与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μ进行比较,以确定被测量的量值的操作过程,即L/μ=q,或L=μq。
⑵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方法和测量精度四个要素。
2、量块的作用是什么?其结构上有何特点?答:⑴量块的作用:a、用于计量器具的校准和鉴定;b、用于精密设备的调整、精密划线和精密工件的测量;c、作为长度尺寸传递的实物基准等。
⑵非测量面;测量面的表面非常光滑平整,具有研合性,两个测量面间具有精确的尺寸。
量块上标的尺寸称为量块的标称长度ln。
当ln<6mm的量块可在上测量面上作长度标记,ln>6mm的量块,有数字的平面的右侧面为上测量面。
3、量块分等、分级的依据各是什么?在实际测量中,按级和按等使用量块有何区别?答:⑴量块分等的依据是量块测量的不确定度和量块长度变动量的允许值来划分的。
量块分级主要是根据量块长度极限偏差和量块长度变支量的最大允许值来划分的。
⑵区别是:量块按“级”使用时,是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
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制造误差将被引入到测量结果中去,但固不需要加修正值,故使用较方便。
量块按“等”使用时,是以量块栏定书列出的实例中心长度作为工作尺寸的,该尺寸排除了量块的制造误差,只包含栏定时较小的测量误差。
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4、说明分度间距与分度值;示值范围与测量范围;示值误差与修正值有何区别?答:其区别如下:⑴分度间距(刻度间距)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标尺或度盘上两面三刀相邻刻线中心之间的距离,般为1-2.5mm;而分度值(刻度值)是指计量器具的刻度尺或度盘上相邻两刻线所代表的量值之差。
⑵示值范围是指计量器具所显示或指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而测量范围是指在允许的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出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范围。
⑶示值误差是指计量器具上的示值与被测量真值的代数差;而修正值是指为消除系统误差,用代数法加到未修正的测量结果上的值。
(完整版)测试技术部分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 测试技术基础知识1.4 常用的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哪3种?对某量进行了8次测量,测得值分别为:82.40、82.43、82.50、82.48、82.45、82.38、82.42、82.46。
试用3种表达方式表示其测量结果。
解:常用的测量结果的表达方式有基于极限误差的表达方式、基于t 分布的表达方式和基于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等3种1)基于极限误差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0max x x δ=±均值为8118i x x ==∑82.44因为最大测量值为82.50,最小测量值为82.38,所以本次测量的最大误差为0.06。
极限误差max δ取为最大误差的两倍,所以082.4420.0682.440.12x =±⨯=±2)基于t 分布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x t x x ∧±=σβ0标准偏差为s ==0.04样本平均值x 的标准偏差的无偏估计值为ˆx σ==0.014 自由度817ν=-=,置信概率0.95β=,查表得t 分布值 2.365t β=,所以082.44 2.3650.01482.440.033x =±⨯=±3)基于不确定度的表达方式可以表示为0x x x x σ∧=±=±所以082.440.014x =±解题思路:1)给出公式;2)分别计算公式里面的各分项的值;3)将值代入公式,算出结果。
第2章 信号的描述与分析2.2 一个周期信号的傅立叶级数展开为12ππ120ππ()4(cos sin )104304n n n n n y t t t ∞==++∑(t 的单位是秒) 求:1)基频0ω;2)信号的周期;3)信号的均值;4)将傅立叶级数表示成只含有正弦项的形式。
解:基波分量为12ππ120ππ()|cos sin 104304n y t t t ==+ 所以:1)基频0π(/)4rad s ω=2)信号的周期02π8()T s ω==3)信号的均值42a = 4)已知 2π120π,1030n n n n a b ==,所以4.0050n A n π=== 120π30arctan arctan arctan 202π10n n nn bn a ϕ=-=-=-所以有0011()cos()4 4.0050cos(arctan 20)24n n n n a n y t A n t n t πωϕπ∞∞===++=+-∑∑2.3某振荡器的位移以100Hz 的频率在2至5mm 之间变化。
中国计量学院精密仪器作业题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一章 作业与思考题1.在测长机上用绝对法测量一尺寸为L=800±0.02mm 的工件。
设测长机的机身材料为铸铁 (α1=10.4×10-6/ºC)。
工件材料为钢(a2=11.6×10-6/ºC ),上午测量时的温度:工件为 21ºC ,测长机为20 ºC ;下午测量时,工件为24ºC ,测长机为21 ºC 。
求上、下午测量值的差别。
★上午 下午解法一:上午测得下午测得解法二:2. 相对法测量量块,已知标准量块和被检量块的温度分别为20.5ºC 和21ºC ,量块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为 a =11.6×10-6/ºC ,测得被检量块相对标准量块的偏差为0.011mm ,由检定证书知标准量块的长度为(1000-0.004)mm ,求被检量块在20ºC 时的长度是多少?★被测量块在时对其标称长度偏差3. 已知一千分尺校对棒长1000mm ,棒两端一端为平面,另一端为球面,在测长机上用绝对法直接测量其长度,问(1)测长机的测头应如何选择;(2)校对棒应如何定位、放置。
(3)若1m 对棒允许的最大示值误差为±20um ,测量时的温度为25℃,问温度误差是否要修正?为什么?(对棒的线膨胀系数为11.6×10-6/ºC ,测长机的线膨胀系数为10.4×10-6/ºC )提示:依据最小变形原则选择测头的形状,支撑点位置,1221,20t C t C︒︒==''1224,21t C t C︒︒==2211663[(20)(20)]800[10.410(2020)11.610(2120)]9.2810L L t t mmαα---∆=---=⨯--⨯-=-⨯''2211662[(20)(20)]800[10.410(2120)11.610(2420)]2.8810L L t t mmαα---∆=---=⨯--⨯-=-⨯319.5210mm -∆=⨯''222111[()()]L L L L t t t t mmαα∆=∆-∆---仪器工件==0.0195220C ︒2600.0040.01111.610(20.521)10000.0040.0110.00580.001210000.0012(10000.0012)Ds r C L L L L mmL L L mm -∆=∆+∆+∆=-++⨯⨯-⨯=-+-==+∆=+=+(1)测长机的测头应如何选择:依据最小变形原则选择测头的接触形式为点接触,则对棒的平面端选球面测头,对棒的球面端选平面测头。
测试技术课后答案

作业一1、欲使测量结果具有普遍科学意义的条件是什么?答:①用来做比较的标准必须是精确已知的,得到公认的;②进行比较的测量系统必须是工作稳定的,经得起检验的。
2、非电量电测法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基本思想:首先要将输入物理量转换为电量,然后再进行必要的调节、转换、运算,最后以适当的形式输出。
3、什么是国际单位制?其基本量及其单位是什么?答:国际单位制是国际计量会议为了统一各国的计量单位而建立的统一国际单位制,简称SI,SI制由SI单位和SI单位的倍数单位组成。
基本量为长度、质量、时间、电流强度、热力学温度、发光强度,其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安培、开尔文、坎德拉、摩尔。
4、一般测量系统的组成分几个环节?分别说明其作用?答:一般测量系统的组成分为传感器、信号调理和测量电路、指示仪器、记录仪器、数据处理仪器及打印机等外部设备。
传感器是整个测试系统实现测试与自动控制的首要关键环节,作用是将被测非电量转换成便于放大、记录的电量;中间变换(信号调理)与测量电路依测量任务的不同而有很大的伸缩性,在简单的测量中可完全省略,将传感器的输出直接进行显示或记录;信号的转换(放大、滤波、调制和解调);显示和记录仪器的作用是将中间变换与测量电路出来的电压或电流信号不失真地显示和记录出来;数据处理仪器、打印机、绘图仪是上述测试系统的延伸部分,它们能对测试系统输出的信号作进一步处理,以便使所需的信号更为明确。
5、举例说明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无需经过函数关系的计算,直接通过测量仪器得到被测量值的测量为直接测量,可分为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两种。
直接将被测量和标准量进行比较的测量方法称为直接比较;利用仪器仪表把原始形态的待测物理量的变化变换成与之保持已知函数关系的另一种物理量的变化,并以人的感官所能接收的形式,在测量系统的输出端显示出来,弹簧测力。
间接测量是在直接测量的基础上,根据已知的函数关系,计算出所要测量的物理量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