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报告田间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最新种白菜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最新种白菜社会实践报告总结

最新种白菜社会实践报告总结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选择了农业领域中的白菜种植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亲身体验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现代农业技术在白菜种植中的应用及其对提升农业产量和品质的作用。

以下是我们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

一、实践目的与意义我们的目标是探索如何通过科学种植方法提高白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了解农民在实际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

此外,我们也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增强团队合作能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过程1. 准备工作:在实践活动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文献调研,了解了白菜的生长周期、种植技术和市场需求等基本信息。

2. 田间实践:我们与当地农民一起参与了白菜的种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全过程,并记录了相关的操作细节和管理方法。

3. 技术应用:我们尝试引入了一些现代农业技术,如滴灌系统、生物防治等,以期提高水资源和肥料的利用效率,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4. 数据收集与分析:在整个种植周期中,我们定期收集白菜生长数据,包括植株高度、叶片数量、病害发生率等,并进行了详细的数据分析。

三、实践成果1. 产量提升:通过科学管理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引入,我们观察到白菜的平均产量较传统种植方式有了显著提升。

2. 品质改善:采用有机种植和生物防治技术,白菜的品质得到了改善,口感更佳,营养成分也更丰富。

3. 环境保护:减少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有助于保护土壤和水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 农民培训:我们为当地农民提供了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掌握新的种植方法,提高了他们的种植技能和市场竞争力。

四、问题与建议1. 问题:尽管产量和品质有所提升,但现代农业技术的普及率仍然较低,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有限。

2. 建议:建议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财政补贴和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农民的职业教育和培训。

五、结论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们不仅学习到了白菜种植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还对农业现代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白菜育种实验报告总结

白菜育种实验报告总结

白菜育种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育种实验,研究并提高白菜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

实验方法1. 品种选择选择了几个在当地种植条件下生长良好的白菜品种,包括优良丰收、脱水白、香脆等。

2. 播种培育将白菜种子在育苗盘中进行温室育苗,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促进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达。

在适宜的时机将幼苗移植到田地中。

3. 土壤改良对田地进行适量的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施用,以改良土壤结构和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4. 病虫害防治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如及时喷施农药等,保持白菜的健康生长状态。

5. 浇水管理根据白菜生长的需要,合理浇水,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

6. 采收和品质评估根据白菜的生长周期,合理选择采收时间。

采摘后,对白菜的大小、产量和品质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得到了一些初步结果:1. 不同品种的白菜在生长速度和产量方面存在差异。

优良丰收品种的生长速度和产量明显高于其他品种。

2. 适当的土壤改良措施能够改善土壤质量和白菜根系发育情况,提高白菜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3. 组织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对白菜生长的不利影响。

4. 合理的浇水管理有助于维持白菜的生长需要,避免因水分不足或过多而导致的生长不良。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白菜育种实验,我们对白菜的生长特点和育种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品种选择、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浇水管理等因素对白菜的生长和产量都有重要影响。

未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品种的白菜生长特性、病虫害防治措施和育种技术,以进一步提高白菜的生长速度、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1. 张三, 李四, 王五. 白菜育种技术综述[J]. 农业科学技术, 2019, 20(1):15-20.2. 刘六, 杨七. 白菜产量与栽培技术的关系研究[J]. 农田水利, 2020, 25(3):35-40.。

白菜肥料效应田间校正试验报告

白菜肥料效应田间校正试验报告

白菜肥料效应田间校正试验报告作者:郭巧珍来源:《农家科技》2018年第02期摘要:玉田县土肥站为了获取准确可靠的测土配方施肥参数,进行了白菜肥料效应田间校正试验,建立施肥指标体系。

摸清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土壤供肥能力,作物养分吸收量等基本参数,构建玉田县白菜施肥模型,为施肥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依据。

研究表明了用测土配方施肥对白菜优化施肥、在产量方面的表现优于常规施肥,增产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白菜肥料效应;田间校正;试验报告一、试验目的本试验的目的是,通过白菜肥料效应田间校正试验,为白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的校正及优化肥料配方提供依据,以达到提高白菜产量,提高白菜品质,增加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目的。

通过田间试验,综合比较肥料投入,作物产量,经济效益等指标,客观的评价测土配方施肥效益。

二、试验地点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为试验点,试验定在玉田县亮甲店镇学田庄村邱成文承包地。

三、试验方法试验设置常规施肥、测土配方施肥、空白三个处理。

其中测土配方施肥3亩,常规施肥处理1亩,空白对照处理100m2。

1.常规施肥处理选定试验点后,调查本县实验户前三年平均施肥量、施肥品种和施肥方法等情况。

(肥料主要指氮、磷、钾肥)2.空白处理自然生长,不施任何肥料。

3.测土配方施肥处理综合几年来本地土壤养分状况、白菜需吸收养分、以前试验结果等确定此次试验配方肥。

四、试验实施1.试验作物试验作物白菜。

同一作物、不同品种的需肥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田间试验应明确所用的作物品种,选择当地主栽作物品种北京三号。

2.施肥方式常规施肥区:亩施三元复合肥全部用于基肥。

测土配方施肥区:该区配方设计用单质肥料进行配比,全部作基肥施用。

3.肥料品种及施肥量肥料品种:硫酸钾(50%)、缓释尿素(46%)、尿素(46%)、一铵(N15%P2O548%)、复合肥(15-15-15)。

施肥量:常规施肥区:N 7.5、 P2O5 7.5、 K2O 7.5,亩施复合肥50公斤。

2012年大白菜田间肥效试验

2012年大白菜田间肥效试验

2012年大白菜田间肥效试验一、试验地点选择及试验品种选择土壤肥力一致、保水保肥的的地块作为试验地,位于香口乡上香口村蔬菜专业合作社郭喜吉墒田。

试验品种为:。

试验田面积0.3亩。

二、试验田基本情况1、土壤养分情况:试验田土壤类型为:黄泥土。

PH值为6.0。

有机质为25.2g/kg。

碱解氮含量为:152.0mg/kg。

有效磷含量为37.0mg/kg。

速效钾平均含量为:221mg/kg。

2、试验田2011年产量情况:1500kg/亩。

三、试验设计1、试验设计:试验面积2.03亩(空白对照0.03亩,习惯施用复合肥1.0亩,测土配方施肥配方肥1.0亩)。

每亩播3200株(厢宽1.2m,覆膜60cm,栽双行,株、行距35×60cm)。

2、处理内容:①、空白对照;②、习惯施用复合肥;③、施用配方肥。

3、施肥水平:中:低:中。

按照秭归县辣椒“肥料养分施用指标”,按每亩目标产量1750公斤需肥量计算,氮肥按“缺乏”标准确定用量,每亩需纯氮20公斤;磷肥按“严重缺乏”标准确定用量,每亩需施磷9.0公斤;钾肥按“缺乏”标准确定用量,每亩需施钾9.0公斤。

4、各处理肥料用量:①、空白对照。

②处理习惯施肥,亩施45%复混肥(15:15:15)50公斤、磷肥50公斤做底肥;追肥每亩施尿素15公斤。

③处理施用30%(15:6:9)配方复混肥,每亩100公斤作底肥,加磷肥25公斤,追肥每亩施尿素11公斤。

各个处理施肥量如下:四、田间管理:田间栽培、管理由农户按常规技术统一管理,同时按省站要求进行调查记载。

五、总结验收1、理论单产与实际单产相结合。

2、采集植株样品,并进行考种。

3、进行试验数据综合分析。

辣椒示范对比试验田间示意图。

白菜的实验报告

白菜的实验报告

白菜的实验报告
《白菜的实验报告》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对白菜进行一系列的实验,以探究其生长过程和生长环境对其生长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在不同的土壤条件下种植白菜,比较其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土壤对白菜生长的影响,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其次,我们将在不同光照条件下观察白菜的生长情况。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光照对白菜生长的影响,为合理安排种植环境提供依据。

最后,我们还将在不同温度下观察白菜的生长情况,以探究温度对白菜生长的影响。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不同温度对白菜生长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白菜的生长规律,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这次实验,培养学生对植物生长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希望这次实验能够取得成功,为我们的科研工作和教学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2019-白菜实验报告-精选word文档 (5页)

2019-白菜实验报告-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白菜实验报告篇一:白菜报告-田间实验报告白菜调查报告在201X年9月16日到201X年10月28日这段时间内,我们对白菜的生长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定期调查,调查的频率是每周一次。

调查及分析如下:一、大白菜生长调查 1. 调查数据记录汇总调查对象:试验田白菜调查区第8、9、10行最外端的3棵白菜,分别编号为1、2、3。

说明: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所调查的编号为2的白菜生长异常,没有结球,叶子呈现细长条状向上直立生长,所以我们没能继续观察进入结球期后2号白菜的生长状况。

调查心得:在对白菜生长的连续调查中,通过反复的实践对于白菜调查的项目和方法有了熟悉的体会,能够熟悉的了解白菜的生长规律,以及在实际的生产当中白菜的产量有哪些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

2.白菜生长调查数据分析:根据我们获得的原始数据对株高、开展度以及叶球大小的数据进行了汇总计算了3棵白菜的平均值如表二:调查日期 201X/9/16 201X/9/23 201X/10/8 201X/10/14 201X/10/21201X/10/28株高(CM) 28.7 36.8 47.9 47.6 48.9 50.6开展度(CM) 53.667 63.733 69.8 81.3 80.8 80.3叶球大小(CM3)1799.14 1898.64 1994.88 2088.46依照表二可以做出白菜株高、开展度、叶球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图2、图3:从大白菜生长的株高和开展度(图1、图2)来观察大白菜的生长情况可以看出,前期随着白菜的生长植株的高度和开展度都增加,而白菜的株高在10月上旬开始趋于稳定而,植株的开展度从十月中旬开始趋于稳定,这是因为白菜的生长进入了结球期,主要进行叶球的生长和充实,株高和开展度不在有大幅度的增长。

种植白菜的观察报告

种植白菜的观察报告

种植白菜的观察报告一、大白菜对生长环境的需求:大白菜是适于在温和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蔬菜。

它不耐炎热,也不抗寒。

大白菜蒸腾强度大,对水分的消耗量大,而其根系分布又较浅,浅层土壤水分易大量蒸发,常造成水分供应不足。

光合作用是产生有机物质最重要的途径,对大白菜的生产量和品质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光合作用只有在光照条件下才能进行。

土壤是大白菜耐以生存的地方,是提供矿物质营养和保存水分的场所。

因此,温度、水分、光照以及土壤对大白菜的生长都起着重要作用,应严格要求。

1、温度:大白菜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10-22℃,高于26℃时生长不良高于30℃时则难以适应。

另外,大白菜的各个生育期对温度的要求也不同。

发芽期适宜温度为20-25℃,8-10℃即可发芽,但所需时间较长。

26-30℃发芽虽迅速,但幼苗虚弱。

幼苗期对温度变化有较强的适应性,适宜温度为20-25℃,温度过高,在26-28℃时,幼苗虽能适应,但生长不良,易感病毒病。

幼苗可耐长期-2℃的低温,甚至短期-5℃--8℃的严寒。

莲座期对温度的要求较为严格,适宜温度范围为17-22℃。

温度过高,莲座叶生长快但不健壮;温度过低则生长迟缓。

结球期对温度的要求最严格,适宜温度为12-22℃。

结球前期要求德温度比后期可稍高些。

休眠期对温度的要求较低,以0-2℃为宜。

在-2℃以下易发生冻害,高于5℃,呼吸作用旺盛,消耗养分过多。

生殖生长期内,返青期及抽薹期的适宜温度为期12-22℃,开花结果期的适宜温度为17-22℃。

在结球期适宜的昼夜温差对增加物质积累,减少夜间损耗有极大作用,昼夜温差以8-12℃为宜。

2、光照:大白菜为需要中等强度光照的蔬菜。

大白菜中下部的莲座叶光合作用光的补偿点低,适于密植,合理密植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

但是植株过密,光照不足,则会造成叶片变黄,叶肉薄,叶片趋于直立生长,大幅度减产。

3、水分:大白菜生育期应供应充分的水分。

幼苗期土壤干旱,及因高温干旱发生病毒病,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白菜试验

白菜试验

微生物菌剂肥效验证试验报告(白菜)摘要:该产品在黑龙江不同地区试验验证,微生物菌剂与肥料配合使用对白菜增产效果明显。

处理1比处理4(对照)增产1067千克/亩,增产率17.3%,差异极显著。

处理2(灭活)比处理4(对照)增产133千克/亩,增产率2.2%,差异不显著。

处理3(清水)比处理4(对照)增产18千克/亩,增产率为0.3%,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产量白菜农家肥1试验目的微生物菌剂在不同地区白菜上应用的肥效效果,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特此试验。

2材料与方法2.1供试材料供试肥料:微生物菌剂、农家肥。

供试品种:白菜(抗病秋大王)。

2.2试验布置2.2.1试验地点:2.2.2试验时间:2012年3月—11月2.2.3试验执行人:2.2.4试验设计采用小区试验,设4个处理,三次重复,随机区组。

每小区采用6行区,行距0.7米,行长10米,小区面积42㎡。

处理1 常规施肥亩施1500kg农家肥+盛瑞康微生物菌剂0.5kg/亩。

处理2 常规施肥亩施1500kg农家肥+盛瑞康微生物菌剂(灭活)0.5kg/亩。

处理3 常规施肥亩施1500kg农家肥+0.5kg清水。

处理4(ck)常规施肥亩施1500kg农家肥做底肥2.2.4.2小区排列图2.2.5试验地基本情况土壤类型:黑土,质地:疏松,肥力等级:中偏上。

地势平坦,排水良好。

3田间管理与观察2012年7月15日播种,行距70㎝,株距45㎝,2012年11月6日收获。

在整个生育期内共灌水3次。

处理1小区比其它处理出苗齐,苗壮,结球期叶色浓绿,叶宽厚实,株型稍高,结球较为紧实,整个生育期无病虫害发生。

4试验结果及分析4.1产量测定白菜测产表1处理代号重复代号株数㎡每处理随机选5点,每点取3株平均值均重㎡折合亩产kg增减产kg增产% 株高cm周长cm1 Ⅰ 3 39.8 43.5 10.7 7137Ⅱ 3 40.2 44.7 11.3 7537Ⅲ 3 39.6 43.2 10.5 7004平均 3 39.9 43.8 10.8 7226 1067 17.3 2(灭活)Ⅰ 3 38.2 41.3 9.7 6470Ⅱ 3 38.0 40.8 9.5 6337Ⅲ 3 39.2 40.5 9.1 6070平均 3 38.5 40.9 9.4 6292 133 2.2 3(清水)Ⅰ 3 38.1 40.7 9.2 6136Ⅱ 3 38.2 40.2 8.9 5936Ⅲ 3 38.8 41.0 9.7 6460平均 3 38.4 40.6 9.3 6177 18 0.3 4(对照)Ⅰ 3 38.5 41.0 9.5 6337Ⅱ 3 38.2 39.5 8.7 5803Ⅲ 3 38.6 40.8 9.5 6337平均 3 38.4 40.4 9.2 61594.2方差分析产量调查方差分析表2 单位:kg/亩总平方和SS T=2755050.9,处理间平方和SS A=2250444.3,区组间平方和SS B=67523.2,误差平方和SSe=43708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菜调查报告
在2013年9月16日到2013年10月28日这段时间内,我们对白菜的生长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定期调查,调查的频率是每周一次。

调查及分析如下:
一、大白菜生长调查
1.调查数据记录汇总
调查对象:试验田白菜调查区第8、9、10行最外端的3棵白菜,分别编号为1、2、3。

说明:在调查过程中我们所调查的编号为2的白菜生长异常,没有结球,叶子呈现细长条状向上直立生长,所以我们没能继续观察进入结球期后2号白菜的生长状况。

调查心得:在对白菜生长的连续调查中,通过反复的实践对于白菜调查的项目和方法有了熟悉的体会,能够熟悉的了解白菜的生长规律,以及在实际的生产当中白菜的产量有哪些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

2.白菜生长调查数据分析:
根据我们获得的原始数据对株高、开展度以及叶球大小的数据进行了汇总计算了3棵白菜的平均值如表二:
3) 叶球大小(CM) (CM开展度CM株高(调查日期)
53.667 2013/9/1628.7
63.733 36.8 2013/9/231799.14 2013/10/847.9 69.8
1898.64 2013/10/14 47.6 81.3
1994.88 2013/10/2180.8 48.9
2088.46
50.6
2013/10/28 80.3
依照表二可以做出白菜株高、开展度、叶球大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图2、图3:
从大白菜生长的株高和开展度(图1、图2)来观察大白菜的生长情况可以看出,前期随着白菜的生长植株的高度和开展度都增加,而白菜的株高在10月上旬开始趋于稳定而,植株的开展度从十月中旬开始趋于稳定,这是因为白菜的生长进入了结球期,主要进行叶球的生长和充实,株高和开展度不在有大幅度的增长。

白菜于10月上旬进入结球期,叶球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大,从调查的数据作出的叶球体积曲线来看,叶球体积的增大有线性的趋势,但由于调查的样品数量有限不能确定线性增长速率的普遍性。

在白菜结球后,植株的株高和开展度都趋于稳定,所以叶球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叶球的直径,所以叶球的增大是由于叶球得到充实后叶球的直径增大。

二、收获后大白菜植物学性状调查
2.
白菜收获后我们对大白菜的植物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了调查,调查情况见表1.:大白菜植物学性状及经济性状调
调查时间2011白菜品种:中76
54.4株高c植株性
开展度c82*65
叶片(外叶)性外叶16
最大叶(宽c54*29
形长
叶38叶柄及中肋长c5.4叶柄宽c1.2叶柄厚c
绿叶柄色叶正面绒
锯齿叶
稍叶面皱
叶球紧实叶球性
叠叶球顶部包合状
浅叶球颜
叶球顶部形
50.8
c叶球高度叶球宽度(直径c37
1.57
球形指数.
长筒形叶球性状2034 叶球重量(g)60 )净菜率(%37 球叶数浅黄叶球内叶颜色
3.2
cm)中心柱长度(中心柱基部粗度(cm) 4.2
中心柱形状椭圆形
顶芽分化和短缩茎侧芽萌发情况软叶)叶比(中肋//帮76白菜品种中
白产量测定:2.
进行测中经济性状的考查可以对中白76根据实测的有关种植密度的数据以及表2 产。

计算过程如下:80~85cm 行距:行长:5.85m 株数:14
667棵=1935×14=每亩的株数5.85×0.8253.39Kg 单个毛菜重量:2.034Kg
单个净菜产量:的毛菜产量:763.39×19356560Kg=中白19352.03476中白的净菜产量:×=3936Kg白菜解剖调查: 3.
4.调查分析:我们所测的一颗中白76的净菜率是60%,与查的资料中75%左右的净菜率有较大的差距,与资料中显示的4Kg左右的毛菜重量也有一定的差距,所以我们测得的亩净菜产量与中白76的高产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有:我们测的白菜的样本很小只有一株,具有特殊性不能反映种植中大多数白菜的经济性状情况;测得的毛菜产量与现实中种植的中白76的毛
菜产量差距不大,但是净菜率不高造成我们的净菜产量没有体现出中白76净菜率高的优势,可能是因为种植过程中因为人的活动或病虫害对白菜植株的外围叶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使得构成产量的净菜重量减小;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我们在考查净菜的时候去除了过多的外围叶片。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