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模板
现浇结构(钢筋、模板、混凝土)

钢筋砼结构质量控制要求
钢筋进场时,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筋
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
9、钢筋钢筋绑扎
1、钢筋绑扎的准备工作
a、首先对操作工人进行班前技术交底。
b、核对下料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纠正增补。
c、钢筋在绑扎前应对施工料单和图纸进行核对,如有不相符应优先以图纸为准。
渝建【2012】301号的规定:
四、钢筋连接(一)、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对钢筋连接的有关规定: 1、 5.4.2 在施工现场,应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机构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的规定抽取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焊接接头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应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接头力学性能试验报告。 2、 5.4.3 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C、现浇板钢筋绑扎: 1、工艺流程:清理模板 → 模板上画线 → 绑扎板底受力筋 → 绑扎负弯矩钢筋 2、先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钢筋间距。 3、按划好的间距,先摆放钢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4、在现浇板中有梁时,应先绑板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 5、 板筋的起步筋位置一般取距梁侧模5cm。 6、绑扎板底筋时应将两端伸到梁中,板筋、负弯矩钢筋每个相交点均要全数绑扎。 7、如板为双层钢筋,下部钢筋短跨在下,长跨在上。上部钢筋短跨在上,长跨在下,两层筋之间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的位置。 8、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砼垫块,间距一般为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板的保护层厚度应为15mm,
混凝土模板拆卸时间标准

混凝土模板拆卸时间标准混凝土模板拆卸时间标准一、引言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模板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设备。
混凝土模板的使用在建筑业中非常常见,其主要作用是支撑混凝土浇筑后的形状和尺寸。
模板拆卸是混凝土结构建造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而模板拆卸的时间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工程进度。
因此,制定合理的混凝土模板拆卸时间标准对于保证建筑质量和工程进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标准制定依据1.《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2011)中规定的混凝土拆模时间;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GJ 63-2006)中规定的混凝土拆模时间;3.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4.施工现场实际情况。
三、标准内容1.混凝土模板拆卸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类型、气温和湿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确定。
2.混凝土模板拆卸时间的计算公式如下:混凝土模板拆卸时间=混凝土强度设计值×系数其中,系数根据气温和湿度等因素进行确定。
3.混凝土模板拆卸时间系数的确定如下:(1)气温:当气温为25℃时,系数为1;当气温高于25℃时,每升高1℃系数增加0.02;当气温低于25℃时,每降低1℃系数减少0.02。
(2)湿度:当湿度为60%时,系数为1;当湿度高于60%时,每升高1%系数减少0.02;当湿度低于60%时,每降低1%系数增加0.02。
4.混凝土模板拆卸时间的具体标准如下:(1)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60%时,可进行支模拆卸。
(2)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可进行中板拆卸。
(3)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时,可进行底板拆卸。
4.标准执行的时间和地点混凝土模板拆卸时间标准的执行时间和地点应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四、标准执行1.施工单位应根据混凝土模板拆卸时间标准,合理制定施工方案,保证拆卸时间的准确性。
2.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检查混凝土的强度和湿度等因素,根据标准重新计算拆卸时间。
3.施工单位应根据标准要求,进行拆卸作业,确保施工质量。
混凝土模板工程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

混凝土模板工程施工注意事项及质量要求一、设计与材料选择混凝土模板工程对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
在设计和材料选择阶段,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1.安全性:模板结构必须能够承受施工工序和混凝土浇筑的重压。
必须确保模板的承载能力,以防止模板变形和破坏,保证工人的安全。
2.经济性:在选择模板材料时,应充分考虑其成本效益。
模板材料的价格应适中,能够满足施工质量要求并且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3.材料性能:模板材料需要具备一定的硬度、耐用性和抗湿性,以保证混凝土能够顺利浇筑并形成坚固的结构。
二、模板制作合理而高效的模板制作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
在模板制作过程中,请注意以下要点。
1.材料选择:模板材料应选用高质量的胶合板或钢模板。
胶合板需要具备平整度、强度和耐用性等特点。
不同部位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模板,以满足质量和经济性的要求。
2.尺寸控制:在制作模板时,要确保尺寸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模板的尺寸应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进行检测和调整,以确保模板与混凝土结构的互相配合。
三、模板安装模板安装是混凝土模板工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正确的安装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和不稳定。
1.安装平整度:模板必须安装在平整的基础上,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偏差。
对于高层结构和大跨度结构,更要注意安装平整度,避免倾斜和不平整造成的结构弱点。
2.连接牢固:模板的拼接和连接应该坚固可靠,以防止结构变形和模板脱落。
使用适当的连接件,并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安装,避免松动和倾斜。
四、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过程是模板工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合理的浇筑方法和注意事项是保证质量的关键。
1.浇筑计划:在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浇筑计划,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和浇筑速度。
避免浇筑过快或过慢造成的质量问题。
2.浇筑方式:混凝土浇筑时应采用均匀地铺设的方式,避免过程中的段差和空隙。
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填满模板,形成均匀坚固的结构。
五、浇筑后的处理与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适当的处理和养护对于最终的结构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混凝土板模板结构原理

混凝土板模板结构原理混凝土板模板结构原理一、基础知识混凝土板模板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它是指模板支撑着混凝土板的一种建筑结构形式。
混凝土板模板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承载楼板荷载并传递到支撑结构上。
二、混凝土板模板结构的构成混凝土板模板结构由混凝土板、模板和支撑构件三部分组成。
1.混凝土板混凝土板是混凝土板模板结构的主体,它是由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构成,混凝土板的厚度一般在100mm以上。
混凝土板的作用是承载楼板荷载并传递到支撑结构上。
2.模板模板是混凝土板模板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用来支撑混凝土板的。
模板的材料一般为钢板、木板、竹板等。
模板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可重复使用的木板或钢板模板,一种是只能使用一次的纸板模板。
3.支撑构件支撑构件是用来支撑模板的,它一般由钢材或木材制成。
支撑构件的选择要考虑到承载能力、稳定性和施工方法等因素。
三、混凝土板模板结构的原理混凝土板模板结构的原理是通过模板支撑混凝土板,混凝土板在混凝土浇注后逐渐固化,最终形成一种承载荷载的楼板结构。
具体原理如下:1.模板的作用混凝土板模板结构中的模板是用来支撑混凝土板的,模板的作用是在混凝土浇注后保持混凝土板的形状,直到混凝土固化为止。
模板的选择要考虑到施工时间、混凝土浇注方式和混凝土强度等因素。
2.混凝土的作用混凝土板模板结构中的混凝土是用来承载楼板荷载的,混凝土板的厚度和强度要根据楼板荷载、使用要求和施工条件等因素来确定。
混凝土浇注后要进行充分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支撑构件的作用支撑构件是用来支撑模板和混凝土板的,支撑构件的选择要考虑到承载能力、稳定性和施工方法等因素。
支撑构件的设置要满足混凝土板的支撑要求,同时保证支撑构件的安全和稳定。
四、混凝土板模板结构的施工流程混凝土板模板结构的施工流程分为模板安装、混凝土浇注和拆模三个阶段。
1.模板安装模板安装是混凝土板模板结构施工的第一步,模板的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注意模板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混凝土模板尺寸标准

混凝土模板尺寸标准混凝土模板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要工具,它用于支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形状和尺寸。
模板的尺寸标准是混凝土施工中必须遵循的重要要求,其设计和制造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本文将从模板尺寸标准的定义、尺寸标准的分类、尺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模板尺寸标准的定义模板尺寸标准是指在混凝土施工中所采用的模板的尺寸规范,包括模板的长、宽、高等尺寸参数以及相关的制造、安装和使用要求。
模板尺寸标准是混凝土施工中的基础标准之一,它对于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尺寸标准的分类根据模板的用途和所需的尺寸要求,模板尺寸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地面板模板:地面板模板是用于铺设地面混凝土的模板,其尺寸一般为2.4米×1.2米,厚度为10-20厘米左右。
2、墙板模板:墙板模板是用于建造混凝土墙体的模板,其尺寸一般为2.7米×0.6米,厚度为10-20厘米左右。
3、柱板模板:柱板模板是用于建造混凝土柱子的模板,其尺寸一般为0.6米×0.6米,厚度为10-20厘米左右。
4、楼板模板:楼板模板是用于建造混凝土楼板的模板,其尺寸一般为4.8米×1.2米,厚度为10-20厘米左右。
5、梁板模板:梁板模板是用于建造混凝土梁的模板,其尺寸一般为3米×0.6米,厚度为10-20厘米左右。
三、尺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模板尺寸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使用环境的特殊要求、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等。
在制定模板尺寸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设计要求:模板的尺寸和制造要求需要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要求进行制定,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2、使用环境要求:模板的尺寸和制造要求需要根据使用环境的特殊要求进行制定,例如在高海拔、恶劣气候等特殊环境下的使用要求。
3、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模板的尺寸和制造要求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例如施工现场的空间限制、道路状况等。
混凝土模板的设计和制作方法

混凝土模板的设计和制作方法一、前期准备1. 确定模板尺寸和形状:在制作混凝土模板前,需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模板的尺寸和形状,包括长度、宽度、厚度和曲线等。
2. 选择合适的材料:模板材料应该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同时还要具备防水、防火、抗震等性能,常用的材料有钢板、胶合板、高密度聚乙烯板等。
3. 设计模板结构:在确定模板尺寸和材料后,需要进行模板结构设计,包括模板的支撑、连接和固定等。
二、制作模板1. 制作模板基础:先根据模板的尺寸和形状,在地面上搭建模板基础,可以采用钢管支撑或木质支撑。
2. 制作模板骨架:根据模板结构设计,使用钢管或木材制作模板骨架,通过连接件和螺栓将各个部分连接起来。
3. 安装模板面板:根据模板尺寸和形状,选用合适的材料制作模板面板,将其安装在模板骨架上,采用螺栓或钢丝绳进行固定。
4. 处理模板表面:为了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质量,需要对模板表面进行处理,包括清洗、打磨、涂刷模板油等。
5. 检查模板质量:在模板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模板的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符合要求。
三、使用模板1. 安装模板支撑:在混凝土浇注前,需要先安装模板支撑,将模板放置在预定位置上,采用钢管或木材进行支撑。
2. 固定模板:在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固定,采用螺栓或钢丝绳将模板固定在支撑上,确保模板不会移动或变形。
3. 浇注混凝土:在模板固定后,可以开始进行混凝土浇注,需要根据混凝土特性和模板设计要求进行浇注,掌握混凝土浇注技巧和注意事项。
4. 拆卸模板:在混凝土浇注完成后,需要拆卸模板,将模板从混凝土上取下,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法进行拆卸,同时要注意安全。
四、模板维护1. 清洁模板:在模板使用后,需要对模板进行清洁,清除混凝土残留物和污垢,同时涂刷模板油保护模板表面。
2. 维修模板:如果模板出现损坏或变形等情况,需要进行维修,对于轻微的损坏可以进行修补,对于严重的损坏需要更换模板。
3. 存放模板:在模板使用完成后,需要进行存放,将模板妥善保管,避免受到日晒雨淋和机械损坏,延长模板使用寿命。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是指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所采用的支撑结构。
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在建筑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施工安全。
因此,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设计、施工和验收三个方面对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进行介绍。
首先,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设计。
设计阶段是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起点,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后期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支撑结构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同时,还需要考虑支撑结构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施工便利性,确保支撑结构能够满足混凝土浇筑的需要,同时保证施工安全。
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次,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施工。
施工是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关键环节,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支撑结构的安装和拆除符合要求。
施工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和操作经验,严格按照施工图纸和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支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最后,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验收。
验收是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最后一道关,验收结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在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支撑结构的安装质量、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行检查和评定,确保支撑结构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同时,还需要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记录资料进行审核,确保施工过程的合法合规。
只有通过严格的验收程序,确保支撑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和安全。
总之,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在建筑施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施工和验收是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三个关键环节。
只有在这三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保证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 模板

混凝土模板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和成本效益等优点,因此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混凝土模板作为混凝土浇筑的支撑结构,起着承载混凝土和塑性混凝土的作用,对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混凝土模板的分类。
混凝土模板按材质可分为木模板、钢模板、竹模板、塑料模板等。
木模板是最常用的一种,它可以再生利用,成本较低,但容易受潮、变形和开裂。
钢模板具有高强度、耐用性好的特点,但成本较高。
竹模板轻便、易于加工,但使用寿命较短。
塑料模板具有重量轻、不易变形的特点,但成本较高,使用范围较窄。
二、混凝土模板的施工要点。
1. 模板的搭设。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先搭设好模板,确保模板的平整和牢固。
搭设模板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保证模板的尺寸和位置准确无误。
2. 模板的支撑。
模板的支撑结构要牢固可靠,能够承受混凝土和混凝土自重的压力。
支撑点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撑点要平稳地分布在模板下方,避免出现局部压力过大而导致模板变形或破损。
3. 模板的防漏处理。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前,需要对模板进行防漏处理,以防止混凝土浇筑时漏浆现象的发生。
常用的防漏方法有在模板接缝处进行密封处理,或者在模板表面涂刷防漏涂料等。
4. 模板的拆除。
混凝土凝固后,需要及时对模板进行拆除。
拆模时要注意轻拆轻放,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同时,要保证拆模的顺序和方法正确,避免出现拆模不当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或变形的情况。
5. 模板的维护和保养。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对模板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及时修补损坏部分,保持模板的平整和牢固。
在使用完毕后,要对模板进行清洁和防锈处理,以便下次再次使用。
三、混凝土模板的质量控制。
1. 模板的尺寸和平整度要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出现变形和错位现象。
2. 模板的支撑结构要牢固可靠,能够承受混凝土和混凝土自重的压力。
3. 模板的防漏处理要到位,避免出现混凝土浇筑时漏浆现象的发生。
4. 模板的拆除要顺序正确,方法得当,避免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不必要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