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氨酸和赖氨酸品质鉴定1(2)

合集下载

实习四 蛋氨酸的感官

实习四 蛋氨酸的感官

2.2 磷酸二氢钾溶液:200g/L。 2.3 碘化钾溶液:200g/L。 2.4 碘溶液:c(1/2I2)约0.1mol/L。 2.5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约 0.1000mol/L。 2.6 淀粉溶液:10g/L。
蛋氨酸的感官鉴定与理化分析
三、纯度测定:
3 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 0.3g( 精确至 0.0002g) 移入 500mL 碘量瓶 中,加入 100mL 无离子水,然后分别加入下列试 剂:10mL磷酸氢二钾溶液、l0mL磷酸二氢钾溶液、 10mL 碘 化 钾 溶 液 , 待 全 部 溶 解 后 准 确 加 入 50.00mL 碘溶液 (2.4) ,盖上瓶盖,水封,充分摇 匀,于暗处放置30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 液 (2.5) 滴定过量的碘,近终点时加入 1mL 淀粉指 示剂,滴定至无色并保持30s为终点,同时做空白 试验。
性状:白色薄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有特 殊气味。味微甜。熔点280~281℃ (分 解)。10%水溶液的PH值5.6~6.1。有旋 光性(有手性碳原子)。对热及空气稳定。 对强酸不稳定,可导致脱甲基作用。溶于 水(3.3g/100ml,25℃ )、稀酸和稀碱。 极难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
(2)羟基蛋氨酸:深棕色粘稠液体,有含硫基团的特 殊气味,易溶于水。比重(120℃)为1.22~ 1.23),有腐蚀性。分子式:C5H10O3S 结构式:CH3S—CH2—CH2—CH—COOH ︳ OH
3.蛋氨酸的生产厂家 目前主要靠进口,主要有德国迪高沙公司 (99%DL-蛋氨酸),诺伟司公司(液体蛋 氨酸、羟基蛋氨酸钙—艾丽美),安迪苏 公司(99%DL-蛋氨酸、88%羟基蛋氨酸— 罗迪美)。
二、感官鉴定 DL—蛋氨酸: 乳白色,颗粒小而均匀,大

饲料中赖氨酸的测定国标方法

饲料中赖氨酸的测定国标方法

饲料中赖氨酸的测定国标方法
饲料中赖氨酸的测定国标方法是GB/T 20303-2006《动物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

该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样品的制备:将样品分解成游离氨基酸。

2. 色氨酸的去除:使用碳酸盐作为载体,混合样品,并在高温下进行脱色处理。

3. 化学反应:将样品和试剂混合并在高温下进行化学反应,使得赖氨酸与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新的产物。

4. 滴定测定:将反应后的产物滴定,测定其中赖氨酸的含量。

5. 计算结果:根据滴定结果计算出样品中赖氨酸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样品制备时需要使用酶水解技术来将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这需要对酶的种类、添加量、水解时间等方面进行控制,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试剂的质量和滴定过程的精度,以避免误差的产生。

dl—蛋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dl—蛋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dl—蛋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蛋氨酸,是一种含有硫的非极性氨基酸,对于人体而言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因此,准确地测量食品中的蛋氨酸含量对于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章将介绍几种经典的蛋氨酸含量测定方法。

一、Sakaguchi法测定蛋氨酸含量Sakaguchi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蛋氨酸的含量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水溶液中找到可形成紫色化合物的蛋氨酸与α-萘乙酸亚铁相互作用。

测定步骤如下:1. 取0.5 ml的标准蛋氨酸溶液,加入2 ml的NaOH溶液,并加入10%的丙酮溶液混合均匀。

2. 在混合液中加入1 ml的α-萘乙酸亚铁溶液并混合均匀。

3. 保持混合液在室温下反应15分钟。

4. 在紫色化合物的峰值处,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吸收值,计算样品中的蛋氨酸含量。

二、碘酸盐法测定蛋氨酸含量碘酸盐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蛋氨酸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其原理是蛋氨酸中的蛋白质在酸性条件下被分解成碘酸盐和酰胺。

测定步骤如下:1. 取1 g食品样品加入10 ml的3M HCl溶液。

2. 将样品加热至85℃,直到样品脱除气泡为止,撇去不附着在样品上的油脂和杂质。

3. 在样品中加入5 ml的氯代苯甲酸,然后在样品中加入2 ml的闪光粉。

4. 在混合液中加入10 ml的0.2 M的碘酸钾,并快速搅拌混合。

5. 将混合物倒入紧闭的锥形瓶中,并于30分钟内加入0.2 M的钼酸铵。

然后加入0.3 M的苯丙胺溶液并搅拌混匀。

6. 将混合物通过过滤器过滤,用2 M的硫酸调节pH至4.0,然后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量吸收值,计算样品中的蛋氨酸含量。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蛋氨酸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高效,精确的分离和分析分子的方法,与传统的色谱分析相比,使用HPLC能够提高罕见成分的检测灵敏度。

HPLC测定蛋氨酸含量的步骤如下:1. 取1.0 g样品,使用盐酸进行水解反应,在酸性环境中降解并释放蛋氨酸。

2. 将水解后的样品筛选并过滤。

赖氨酸实验报告

赖氨酸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赖氨酸的提取与鉴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赖氨酸的提取方法。

2. 了解赖氨酸的鉴定方法。

3. 探究赖氨酸在不同生物样品中的含量。

二、实验原理赖氨酸是一种必需氨基酸,广泛存在于动物和植物中。

本实验通过酸水解法提取赖氨酸,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鉴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基于分子中某些基团对紫外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鸡蛋、鸡肉、牛肉、豆类、小麦等。

2. 实验仪器:酸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离心机、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赖氨酸的提取(1)称取一定量的生物样品,加入10倍体积的0.1mol/L盐酸溶液,搅拌均匀。

(2)将混合液煮沸30分钟,使蛋白质变性。

(3)冷却后,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7.0。

(4)加入10倍体积的95%乙醇,静置过夜。

(5)离心去除沉淀,收集上清液。

(6)将上清液用95%乙醇进行醇沉,离心去除沉淀。

(7)将沉淀用少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赖氨酸溶液。

2. 赖氨酸的鉴定(1)配制赖氨酸标准溶液:准确称取赖氨酸标准品,用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一定体积,得到100μg/mL的赖氨酸标准溶液。

(2)测定吸光度:将赖氨酸标准溶液和样品溶液分别进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测定波长为258nm。

(3)绘制标准曲线:以赖氨酸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计算样品中赖氨酸含量:根据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的赖氨酸浓度,计算样品中赖氨酸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赖氨酸的提取本实验成功提取了鸡蛋、鸡肉、牛肉、豆类、小麦等生物样品中的赖氨酸。

2. 赖氨酸的鉴定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成功鉴定了赖氨酸。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5.0μg/mL,相关系数R²=0.998。

3. 赖氨酸含量测定不同生物样品中赖氨酸含量如下:鸡蛋:3.5mg/g鸡肉:4.2mg/g牛肉:5.0mg/g豆类:2.8mg/g小麦:2.0mg/g六、实验结论1. 本实验成功提取了鸡蛋、鸡肉、牛肉、豆类、小麦等生物样品中的赖氨酸。

dl—蛋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dl—蛋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dl—蛋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蛋氨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1. 硫酸盐法:将样品加入硫酸,经加热和酸水解后,蛋氨酸和半胱氨酸转化为对应的硫酸盐,经过还原和酸化后,用比色法或荧光法测定。

2. 水解法:用酸或碱水解样品,将生成的氨基酸经过分离和检测,测定样品中蛋氨酸的含量。

3. 比色法:用υ-吡咯烷酮(Ninhydrin)作为指示剂,将Ninhydrin加入样品中,在高温下两者反应,生成紫色产物,测定紫色产物的吸光度,计算出蛋氨酸的含量。

4. 液相色谱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或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进行分离和检测。

以上方法均可用于蛋氨酸含量的测定,具体方法应根据实验目的和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分析。

真假蛋氨酸的鉴别

真假蛋氨酸的鉴别

真假蛋氨酸的鉴别
李敏
【期刊名称】《宁夏农林科技》
【年(卷),期】1997(0)6
【摘要】真假蛋氨酸的鉴别*李敏(宁夏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银川750002)蔺启贺(宁夏饲料工业开发总公司)蛋氨酸作为限制性氨基酸,对提高猪、禽的各种生产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蛋氨酸在畜禽饲料中被广泛地应用。

但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假冒蛋氨酸,给饲料企业和饲养...
【总页数】1页(P48)
【作者】李敏
【作者单位】宁夏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6.7
【相关文献】
1.真假蛋氨酸的鉴别方法
2.赖氨酸和蛋氨酸的真假鉴别方法
3.真假蛋氨酸的鉴别
4.市售赖氨酸及蛋氨酸的真假鉴别
5.真假蛋氨酸咋鉴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l-赖氨酸质量标准

l-赖氨酸质量标准

l-赖氨酸质量标准L-赖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氨基酸,它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L-赖氨酸质量标准对于生产和销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是一份关于L-赖氨酸质量标准的详细介绍。

L-赖氨酸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化学式、化学结构、分子量、外观、溶解性等。

L-赖氨酸的化学式为C6H14N2O2,化学结构为H2N-CH2-CH2-CH2-CH(NH2)-COOH,分子量为146.19、L-赖氨酸为无色结晶体,外观为白色结晶或结晶粉末。

L-赖氨酸可溶于水,微溶于甲醇和乙醇,不溶于乙醚和醚。

L-赖氨酸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氨基基团和羧基部位。

L-赖氨酸具有两个反应中心,即羧基和氨基。

羧基可以与其他化合物发生酸碱反应、酯化反应等;氨基可以与酸酐反应生成酰胺、与醛酮反应生成酮胺,以及与缩合酶反应生成酸酰胺。

此外,L-赖氨酸还可以产生酰基互变异构。

L-赖氨酸的纯度标准在国际上通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V-Vis)进行检测。

HPLC是一种高效精确的分析方法,可以测定L-赖氨酸在样品中的浓度,并与纯品进行对照。

UV-Vis则是一种简便的方法,通过测量L-赖氨酸在紫外-可见波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来确定其含量。

L-赖氨酸的含量标准根据不同的用途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食品级L-赖氨酸的纯度要求在98%以上,饲料级L-赖氨酸的纯度要求在99%以上,医药级L-赖氨酸的纯度要求在99.9%以上。

这是因为不同用途的L-赖氨酸对纯度的要求也不同,食品和饲料级L-赖氨酸用作营养补充剂,对纯度要求相对较低;而医药级L-赖氨酸用于药物制剂,对纯度要求较高。

除了含量标准,L-赖氨酸还需要符合其他一些质量标准,如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微生物限度等。

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食品和饲料级L-赖氨酸需要严格控制重金属的含量。

微生物限度则是针对食品和饲料级L-赖氨酸中可能存在的细菌、霉菌等微生物进行检测,确保产品的卫生质量。

蛋氨酸的优劣鉴别及其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蛋氨酸的优劣鉴别及其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蛋 氨 酸 是 动 物 机 体 内主 要 限 制性氨基酸 , 参于体内胆碱 、 它 肾
磷 酸 二 氢钾 , 酸 氢 二 钾 , 磷 碘 化 钾 , , 酸 钠 , 酸 钾 , 酸 碘 碳 硫 硫 铜 ,浓 硫 酸 ,mo/ Na 1 lL OH 溶 液 ,
上腺素 、肌酸和胱氨酸 的合成及
近 几 年 ,我 国 的 饲 料 工 业 不 断 发 展 ,饲 料 行 业 的竞 争 也 日益 加 剧 。 而 饲 料 质 量 的优 劣 决 定 着
01 茚三酮溶液 ( .% 丙酮做溶剂) ,
5 m/ %( V)亚 硝 基 铁 氰 化 钠 溶 液 ( 用 前 配 制 ) 1 %( V) 碘 化 使 ,0 m/ 钾 溶 液 ,%( V) 硼 酸 溶 液 , 2 m/ 甲 基 红 一溴 基 酚 绿 混 合 指 示 剂 , 硫 酸 铜 饱 合 溶 液 ,mo/ HC1 液 , 6 lL 溶
l 前 言
或 浅 黄 色 结 晶 体 , 光泽 , 感 较 有 手
光滑 。 而 劣 质 蛋 氨 酸 常 为 灰 白色
杯 ;5 mL碘 量 瓶 ;0 mL棕 色 容 20 50
量 瓶 ;0mL、5 mL 容 量 瓶 ; 10 20
或 黄 色 粉 末 ,无 光 泽 ,手 感 较 粗
糙。 232 气味 优 质 蛋 氨 酸 可 闻到
维普资讯
检 测分析
法 测 定 羧 基 ,而 氨 基 和 甲硫 基 都 可 用 化 学 分 析 法 进 行 测 定 。对 于 纯 蛋 氨 酸 产 品 ,含 甲硫 基 的 量 和 含 氨 基 的量 相 等 ,只 要 测 甲硫 基
或 氨 基 中任 一 基 团 就 可 得 到 其 含 量 。但 饲用 的 蛋 氨 酸 是 未 提 纯 的 的 不 同 , 含 甲硫 基 的 量 和 含 氨 基 液 于 锥 形 瓶 中 ,加 入 6 6 l mL mo/ L HC1 液 及 1mL1%( V) 溶 0 0 m/ 碘 化 钾 溶 液 , 于 暗 处 放 置 5 i, a r n 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两种氨基酸的简介1.1一般特色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各种氨基酸对畜禽机体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并非全部需由饲料来直接供给。

只有那些在畜禽体内不能由畜禽组织细胞自我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才需由饲料给予补充。

各种成年畜禽共同的必需氨基酸有8种: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

生长畜禽除此之外还要加上精氨酸和组氨酸。

雏鸡的必需氨基酸在此基础上,还要再加上甘氨酸、胱氨酸和酪氨酸(共13种)。

一般情况下,反刍动物(幼年反刍畜除外)因为有瘤胃微生物的作用,不需专门补给这类氨基酸。

蛋氨酸是饲料最易缺乏的一种氨基酸。

蛋氨酸与其它氨基酸不同,天然存在的L-蛋氨酸与人工合成的DL-蛋氨酸(DL-methionine) 的生物利用率完全相同,营养价值相等,故DL-蛋氨酸可完全取代L-蛋氨酸使用。

蛋氨酸的使用可按畜禽营养需要量补充,一般添加量为0.05%~0.2%,即500~2000g/t。

蛋氨酸在家禽饲料中使用较为普遍。

赖氨酸是各种动物所必需的氨基酸,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一般为L-赖氨酸的盐酸盐(L-lysine monohydrochloride)。

我国制定的饲料级L-赖氨酸盐酸盐国家标准,规定L-赖氨酸盐酸盐(以干基计)≥98.5%。

在饲料中的具体添加量,应根据畜禽营养需要量确定。

一般添加量为0.05%~0.3%,即500~3000g/t。

但在计算添加量时应注意:按产品规格,其含有98.5%的L-赖氨酸盐酸盐,但L-赖氨酸盐酸盐中的L-赖氨酸含量为80%,而产品中含有的L-赖氨酸仅为78.8%。

目前赖氨酸添加剂主要用于猪、禽和犊牛饲料。

1.2生产情况1.1.1蛋氨酸近年来,国内外市场对蛋氨酸的需求逐年强劲增长,成为需求增长最快的氨基酸品种之一。

在中国市场,每年都要从国外大量进口蛋氨酸,现已成为中国化学原料药进口的大宗产品,近年中国对蛋氨酸的需求量还将持续增长,中国是世界第2大饲料生产国,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7%~8%,主要依靠大量进口来满足。

在中国市场,日本公司占据了43%份额、德固赛为21%、诺伟司10%、安迪苏为21%,其他占5%。

目前,市场销售的蛋氨酸有4个品种,分别为固体蛋氨酸、液态羟基蛋氨酸(MHA)、液体蛋氨酸钠盐和固体羟基蛋氨酸钙盐。

其中固体蛋氨酸和MHA分别占据世界市场的前两位。

在美国蛋氨酸市场主导产品是MHA,固体产品占次要地位。

而在中国情况恰好相反,不过液体产品也逐渐被市场认识并接受,市场份额不断提高。

目前国内的蛋氨酸生产能力较为有限,主要依靠进口,我国蛋氨酸主要进口的国家有:比利时、日本、法国、美国。

2013年中国进口蛋氨酸量达到13万t,国产紫光蛋氨酸约2.5万t;中国市场总供应量16万t。

1.1.2赖氨酸在现代畜牧养殖业和饲料工业中,赖氨酸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没有工业赖氨酸,现代养殖业是不可想象的。

近几年我国赖氨酸产能高速增长。

2011年,全球赖氨酸需求强劲引发赖氨酸新一轮产能扩张周期。

2011年我国赖氨酸产能扩张相对严重,大成、希杰、伊品、东方希望、正大菱花,以及新进入的梅花、星湖、黑龙江成福等企业使得全球赖氨酸市场供大于求的趋势愈演愈烈。

目前比较成熟的产品有赖氨酸盐酸盐、蛋白赖氨酸、液体赖氨酸等。

赖氨酸盐酸盐特点是纯度高,颗粒均匀,抗潮性能优越,目前该产品在世界范围已经被广泛接受。

2003年以前,中国市场主要赖氨酸产品为98.5%的赖氨酸盐酸盐,品种比较单一。

大成生化公司于2003年自行研发生产65%赖氨酸硫酸盐,是继德国德固萨公司后,世界上第二家生产赖氨酸硫酸盐的制造商,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2013年,我国共出口赖氨酸与赖氨酸酯及盐19.1万t,进口量为5966t,我国的赖氨酸存在较大产能过剩,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由于天然饲料的氨基酸含量差异大,且平衡性差。

使用氨基酸添加剂,可平衡或补足特定畜禽生产所要求的氨基酸需要量,保证配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含量和氨基酸之间的比例平衡。

添加氨基酸作为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有效手段,是配方饲料中用量较大的一类添加剂。

根据FAO估计,当前全世界对限制性氨基酸的需要量,赖氨酸为500万t,蛋氨酸为400万t,苏氨酸为370万t,色氨酸为120万t。

现在的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

目前全世界蛋氨酸、赖氨酸与色氨酸的年产量分别为40万t、20多万t与1000多t,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比例分别为60%、80 %~90%与10%。

色氨酸是一种动物易缺乏的氨基酸,因此潜在需要量很大。

目前其价格较贵,产销矛盾突出。

作为第4限制性氨基酸的L-苏氨酸正在研究开发,在北欧国家已有用作饲料添加剂。

除了必需氨基酸外,对非必需氨基酸也引起人们重视。

据报道,正在研究的还有异亮氨酸和精氨酸、用以促进幼鸡生长发育的甘氨酸、添加在鱼饲料中的丙氨酸等。

目前广泛用作饲料添加剂的是赖氨酸与蛋氨酸。

1.3作用动物体内存在一系列酶系,可将一些氨基酸的前体或衍生物转化成L-氨基酸,进而为动物体吸收利用,发挥营养功能。

目前已工业生产、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的氨基酸类似物有蛋氨酸羟基类似物(DL-Methionine hydroxy anadogue,MHA),又称液态羟基蛋氨酸,化学名称:DL-2-羟基-4-甲硫基丁酸,分子式C5H10O3S,分子量150.2,产品外观为褐色粘液。

使用时可备喷雾器将其直接喷入饲料后混合均匀,操作时应避免该产品直接接触皮肤。

据报道,MHA作为蛋氨酸的替代品使用,如其效果按重量比计,相当于蛋氨酸的65%~88%。

MHA产品还有DL-蛋氨酸羟基类似物钙盐(DL-Methionine hydroxy anadogue calcium ,MHA-Ca),又称羟基蛋氨酸钙盐,化学名称:DL-2-羟基-4-甲硫基丁酸钙盐,分子式(C5H9O3S)2Ca,分子量338.4。

MHA-Ca是用液态羟基蛋氨酸与氢氧化钙或氧化钙中和,经干燥、粉碎和筛分后制得。

据报道,MHA-Ca作为蛋氨酸的替代品使用,其效果按重量比计,相当于蛋氨酸的65%~86%。

二.饲料质量检测技术在实际的生产、监督检验中,常常会依据具体的检验背景和检验任务选择不同的检验方法,主要包括:(1)感官检验法,此法主要用于对特定饲料原料进行色泽、手感、味道等方面的鉴别,在大宗饲料原料比如玉米、鱼粉、豆粕、蛋氨酸等的验收中发挥巨大作用,能够比较快速的对原料品质进行初步判断,但需要检验员对原料的感官品质能够熟练掌握,并具备丰富的现场检验经验。

(2)显微镜镜检法,此法主要用于饲料原料的进一步鉴定,在感官检验出现怀疑的情况下,特别是可能出现掺假的情况,可以借助显微镜对原料进行观察,判断是否存在非本原料的成分存在,此法配合一些化学的方法(点滴试验)可以有效地对原料进行掺假分析;(3)化学分析法,此法贯穿饲料检测的全部内容,是饲料分析技术的主体,在实际的分析测试中,往往需要将重量分析法、滴定分析法及仪器分析法进行结合,才能有效的完成检测任务;(4)近红外分析法(NIRS),该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测定成份由测定水分、粗蛋白质、脂肪、糖、淀粉、纤维素等成份发展到测定饲料中的某些有害成份,如棉酚、总葡萄苷、植酸磷以及氨基酸、可利用氨基酸和有效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饲料检验的手段与方法逐步多样化,比如用酶联免疫检测法可以对瘦肉精、氯霉素、磺胺、激素、安定等常见药物残留进行检测,用免疫金技术可以进行微生物、氯霉素等、磺胺等的检测;采用PCR的方法也可用于饲料的品质鉴定和掺假分析。

三.蛋氨酸品质鉴定3.1感官检验本品为白色或浅灰色粉末或片状结晶。

在水中略溶,在乙醇中极微溶解,溶解于稀酸与氢氧化钠(钾)溶液。

3.2蛋氨酸体视显微镜检验7倍体视显微镜观察20倍体视显微镜观察3.3蛋氨酸掺假检验3.1.1感官鉴别蛋氨酸手感油腻,无粗糙感觉;而掺假蛋氨酸一般手感粗糙,不油腻。

蛋氨酸具有较浓的腥臭味,近闻刺鼻,用口尝试,带有少许甜味,无涩感,;而掺假蛋氨酸味较淡或有其他气味。

3.1.2物理鉴别溶解性:蛋氨酸易溶于稀盐酸和稀氢氧化钠,略难溶于水,难溶于乙醇,不溶于乙醚。

方法1:取约5g样品用100mL蒸馏水溶解,摇动数次,约2~3分钟后,纯品几乎完全溶解,溶液清亮无沉淀,样品是蛋氨酸;如溶液混浊或有沉淀则样品不是蛋氨酸或是掺假蛋氨酸。

方法2:分别取1g蛋氨酸产品置于2个250mL三角瓶中,分别加入1:3(V:V)的盐酸溶液和400g/L的氢氧化钠溶液各50mL,假冒蛋氨酸不溶或部分溶解于上述溶液,下部有白色沉淀,上部溶液浑浊,而真蛋氨酸应溶于上述溶液,且溶液澄清。

3.1.3化学鉴别方法1 掺入植物性成分的检测蛋氨酸纯度为98.5%以上,且不含植物成分;而许多掺假蛋氨酸含有大量面粉或其他植物成分。

取样品约为5g,加100mL水溶解,滴加碘溶液(1g碘化钾溶于100mL水中,加0.3g碘),边加边摇动,如果溶液变蓝色,则掺入面粉或其他植物性成分。

方法2 与硫酸铜反应取30mg蛋氨酸产品于50mL小烧杯中,加入饱和硫酸铜溶液1mL,假冒蛋氨酸不变色或呈浅蓝色,而真蛋氨酸蓝色。

方法3 称取试样5mg,加2mL氢氧化钠溶液,振荡混匀,加0.3mL 亚硝基铁氰化钠溶液,充分摇匀,在35~40℃下放置10min,冰浴冷却2min,加入10mL盐酸溶液,摇匀,溶液呈赤色。

四.赖氨酸盐酸盐的测定4.1感官检验本品为白色或淡褐色粉末,无味或微有特殊气味。

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及乙醚。

其水溶液(1+10)的pH=5.0~6.0。

有旋光性。

4.2体视显微镜检验7倍提示显微镜观察20倍体视显微镜观察4.3掺假检验4.1.1感官鉴别正品为白色或浅黄色后浅褐色结晶粉末,伪品或掺假着颜色较暗,呈灰白色粉末。

掺杂掺假多用石粉、石膏或淀粉等。

4.1.2物理鉴别方法1 溶解性方法2烧灼正品产生的气体系碱性,可使湿的ph试纸变为蓝色,则掺入淀粉试纸变红。

4.1.3化学鉴别方法:茚三酮反应取少量样品置于试管中,加入1ml10g/L茚三酮丙酮溶液,加水2ml,摇匀,加热至沸,静止,溶液呈紫红色为正品,不产生紫红色为伪品。

参考文献1.张子仪. 中国饲料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李德发.中国饲料大全.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3.白元生.饲料原料学.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4.李春丽.饲料与饲料添加剂.北京轻工出版社,20115.张丽英. 饲料分析及饲料质量检测技术(第3版).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6.周安国.饲料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7何绮霞.饲料原料及产品的基本成分分析(之二)——几种常规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及快速检测.广东农业科学,2008,098刘祥,王振忠.肉骨粉的品质鉴定与掺假识别.河南畜牧兽医,2005(4):369郭志强,宋代军,顾维智.玉米DDGS的营养价值及应用.饲料工业(9):15~1610.贾连平.. DDGS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硕士论文,2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