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情况分析

合集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建议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建议

53国内刊号 C N 61-1499/C 2020年02月(下)摘 要: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自2005年正式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乌国自2015年加入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双方在经贸合作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

本文梳理并分析了中乌经贸合作的最新进展,并为双边经贸合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乌兹别克斯坦;经贸合作;进展;建议一、中乌经贸合作的法律基础与乌国的法律环境1.中乌经贸合作的法律基础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具备良好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2005年,两国正式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2012年上升为战略合作伙伴,2016年6月进一步上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

中乌之间的合作主要是经贸合作,两国已于2011年建立副总经理级别的政府间合作委员会,下有7个分委会,包括经贸、交通、科技、能源、农业、人文、安全分委会,就两国往来及关心的合作领域经常性交流与合作,已经形成了“政府间合作委员会+分委会”为主导的合作平台,是中乌合作的重要平台与推力。

自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乌国积极参与并推动。

2013年签署《中乌友好合作关系条约》,2015年6月17日,两国商务部门签署了《关于在落实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框架下扩大互利经贸合作协定书》,2016年签署了《关于大宗商品贸易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乌国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为中乌双边贸易带来巨大的机遇,也为双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提供了合作基础。

2.乌兹别克斯坦的营商环境自2016年12月Ш.М.米尔济约耶夫就任乌兹别克斯坦以来,便开始了一系列优化国内营商环境的政策发布与实施。

米尔济约耶夫一上任,便公布了7项施政纲领,[1]宣布延续伊斯兰卡里莫夫时期包括政治和经济在内的施政方针,明确未来将推动经济领域自由化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实现2030年之前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米尔济约耶夫政府公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总统令。

首先,以《2017-2021年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五个优先发展领域的行动战略》为指导的政策纲领,明确了国家发展的五个具体优先发展方向为:完善国家和社会体制;确保法治至上,进一步改革司法和法律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及自由化;完善社会服务;确保国家安全,族裔间和谐和宗教宽容,推行审慎、互利和建设性外交政策。

中国国际贸易形势分析

中国国际贸易形势分析

中国国际贸易形势分析近年来,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随着全球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也面临不同的挑战,这些挑战往往会影响到中国的国际贸易形势。

本文将围绕这个主题,深入分析当前中国国际贸易形势,并探讨未来发展趋势。

一、国际贸易环境变化近年来,全球贸易环境发生了很多变化,世界各国的银行利率和汇率也在不断波动。

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断加强,如对中国征收关税、退出TPP等,也影响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

同时,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政策的调整,以及人民币国际化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

二、进出口贸易形势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根据2019年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全年进口总额为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0%。

其中,进口限制的稀土、废钢、废铝等资源价格有所上涨。

而出口总额为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5%。

从商品结构来看,出口主要集中在机电产品、纺织品、鞋类、玩具等轻工制品方面。

同时,一些高科技制品和服务类型的贸易也在逐渐增加。

三、贸易伙伴中国的贸易伙伴相对较为广泛,其中,东盟国家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

除此之外,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也是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

在与美国的贸易中,中国的贸易顺差仍然很大,钢铁、轻工制品、电子产品等仍然是中国主要的出口产品。

与东盟的贸易中,中国的贸易逆差较大,主要进口农产品、矿石等资源类产品。

同时,中国与欧盟的贸易也不断拓展,其中汽车行业的合作是重点。

四、中国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未来,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投资合作,有效扩展中国的贸易伙伴和进出口量。

2.重视贸易伙伴多元化的政策,在加强与传统贸易伙伴的同时,加强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合作,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

3.注重高科技制品、服务贸易等新型贸易形态的发展,大力发展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科技产业,不断提高中国贸易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问题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问题分析引言“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旨在通过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和共建基础设施,促进互联互通,推动共同繁荣。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我国的跨境电商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跨境电商已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

据统计,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达到8.8万亿元,同比增长16.5%。

我国跨境电商行业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跨境电商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跨境电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海关监管和通关难题、质量监管和消费风险、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物流配送和运营成本等问题逐渐显现,制约了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前亟需探讨的问题之一。

【字数要求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跨境电商面临的问题,探讨存在的挑战和障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建议。

通过对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研究,可以为政府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

本研究旨在为解决海关监管和通关难题、质量监管和消费风险、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物流配送和运营成本等方面的问题提供可行的措施和建议,推动我国跨境电商行业的蓬勃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

2. 正文2.1 跨境电商发展现状跨境电商在我国自从“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后得到了迅速发展。

随着政府政策的支持和消费升级的趋势,我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达到8.8万亿元,同比增长16.5%,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位居全球第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市场的发展,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呈现出多种形式。

“一带一路”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带一路”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一带一路”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国际合作倡议,旨在推动世界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从2013年提出至今,此倡议已经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的积极响应,成为了一个全球互联互通的国际合作平台。

对我国国际贸易来说,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我国的国际贸易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二是拓展我国国际贸易的市场空间。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我国不仅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更进一步拓展了与世界各国的贸易伙伴关系。

这不仅拓宽了我国的国际贸易市场空间,同时也带动了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成为我国的贸易伙伴,促进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三是提升我国国际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我国的出口商品和服务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产品转变,提高了我国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我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向质量更高、效益更大的产品转变,提升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的效益。

通过这种方式,我国的国际贸易不仅实现了规模的快速增长,更提高了质量和效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是助力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

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入了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使得我国的实体经济更加融洽地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在沿线国家的投资和建设项目也为我国的国际贸易带来了更大的需求,为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助力我国的实体经济发展。

五是促进我国的国际贸易平衡发展。

通过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我国的进口和出口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一方面,我国加强了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增加了对外贸易的出口,同时也加强了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合作,增加了对外贸易的进口。

我国引进了更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我国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从而实现了我国的国际贸易的平衡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国际贸易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无疑,我国的国际贸易将因此更加立体、便利、丰富,同时也将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发展策略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发展策略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及发展策略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6-6-21 11:10:42 点击:12015年3月28日,中国政府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开创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一带一路”方略不仅传承了古代丝绸之路亲善交流、开放包容的精神,更结合当代国内外局势,超越了传统丝绸之路,成为我国当前的重要国家战略,其重点是实现“五通”,其中“贸易畅通”即与贸易伙伴在协调透明的贸易环境中展开更加密切和广泛的合作。

世界贸易组织(WTO)于2014年11月宣布《贸易便利化协定》议定书通过,我国于次年9月正式接受该议定书,在国际社会上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同时也加速了中国与主要伙伴国的贸易便利化改革。

一、贸易便利化的提出及发展贸易便利化最早是1923年在国际联盟的议程中被提出的,当时其主要任务是建立各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体系,尽可能地降低国家间的交易成本。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创新,贸易便利化的内涵也在不断充实,并逐渐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的重要议题,受到各类组织的关注。

世界贸易组织认为贸易便利化是对国际贸易程序的简化和协调,包括了国际贸易货物流动所需要的收集、提供、沟通及处理数据的活动、做法和手续,即国际贸易程序和文件的系统化与合理化;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对贸易便利化中贸易程序的界定更加具体,即指海关程序、国际运输、贸易保险和支付及过境时必须履行的程序和手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提出贸易便利化通常是指运用新技术和其他相关措施,简化和协调与贸易有关的程序及行政障碍,降低成本,推动货物和服务更好地流通;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贸易便利化是指涵盖国际贸易全过程的可以使贸易流动更便利的信息流及相关程序的简化和标准化。

世界贸易组织在1996年召开的首届部长级会议中开始将贸易便利化纳入其工作议程,在2001年于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中细化了在该领域应该开展的工作,2002年根据《多哈宣言》的授权,进一步提出了确定各成员尤其是发展中成员和最不发达成员贸易便利化的优先权等工作重点。

贸易对象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

贸易对象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

贸易对象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摘要“一带一路”沿线涉及国家众多,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与中国的贸易规模不尽相同。

随着“一带一路”侣议的推行和发展,中国与沿线国家签订了许多国际合作协议,经济合作持续深化,贸易关系日渐密切。

贸易活动必须考虑贸易成本,而完善的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更是保障社会运行必不可少的因素。

当前,设施联通已是“一带一路”侣议的主要目标,已有学者的研究表明铁路质量等因素是影响贸易成本的显著因素,而继续全面研究基础设施与贸易成本的关系,对中国开展对外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有积极意义。

本文结合全球贸易促进报告分析了当前“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在交通基础设施和电信基础设施方面的现状,发现不少与中国双边贸易成本高的国家,交通和电信基础设施水平也比较落后。

然后,本文结合交通设施和电信设施的特点,分析了基础设施可能对贸易成本造成影响的机制。

关键词:双边贸易成本;“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国际经济合作1 绪论1.1研究背景近年以来,由于中国人口红利逐渐衰退,劳动力成本优势降低,外贸作为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其增长动力有疲软的趋势。

中国适时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侣议,以促进与沿线国家经济合作,提高中国外贸活力。

根据“一带一路”网大数据报告,截止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除中国外共有71个国家,这些国家的人口有34.4亿,达到全世界的47.6%,GDP达到14.5万亿美元,占全球的18.4%,沿线国家贸易总额9.3万亿美元,达到了世界总额的27.8%。

如今“一带一路”已经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全球公共产品和前景最为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

实现沿线国家之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侣议最终的目标。

其中贸易畅通和设施联通是其中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而贸易成本和基础设施建设则是与这两个目标密切相关的话题。

1.2研究意义1.2.1理论意义从我们的常识上认识,基础设施一定会影响贸易成本,本文的研究测度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双边贸易成本,并对贸易对象基础设施水平与双边贸易成本的关系进行研究验证。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及应对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及应对

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及应对【摘要】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贸易一直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文章介绍了中国国际贸易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后,从中国国际贸易的优势和劣势、挑战以及发展趋势入手,全面剖析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问题。

结合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提出了应对措施,包括加强贸易合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等建议。

总结指出,中国国际贸易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未来应注重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国际合作,进一步提升市场准入便利化,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在全球贸易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实现互利共赢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中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优势、劣势、挑战、发展趋势、应对措施、总结、展望、建议。

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扮演着重要的国际贸易角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国际贸易的地位日益重要。

中国的国际贸易总量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并且在世界贸易中占据着重要的份额。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中国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中国政府的开放政策和全球化战略,以及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提升。

中国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并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的贸易合作关系。

中国的国际贸易主要以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和纺织品为主,其中机电产品的出口量占据很大比重。

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也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的国际贸易现状呈现出多元化和开放化的趋势,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提供了重要支撑和机遇。

1.2 研究意义研究中国国际贸易现状的意义在于深入了解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外部平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中国国际贸易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中国国际贸易面临的挑战,探讨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国际经济形势,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中的竞争力。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应对措施探究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应对措施探究

1作者简介:刘一舟(2000— ),男,汉族,安徽淮南人。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法学。

改革开放以来,为能更好、更快地融入国际经济大环境,“一带一路”成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格局、加强国际间区域合作的重要一环。

截至2020年1月,中国已同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在“一带一路”影响下,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进而影响世界贸易格局[1]。

但“一带一路”倡议在推进过程带来的摩擦及冲突也在所难免。

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规避贸易摩擦,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意义重大。

一、“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2019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达1.90万亿美元,占中国货物贸易总额的41.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出口总额为1178.8亿美元,其中服务出口总额达380.6亿美元。

其中出口9837.6亿美元,进口9173.9亿美元;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进出口总额1178.8亿美元,其中出口380.6亿美元,进口798.2亿美元。

(二)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的优势分析1.有效提升进出口贸易额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逐年增长。

2013~2019年,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04万亿美元增至1.34万亿美元。

伴随国家间贸易待遇、关税及救济制度的完善及人民币获得特别提款权后,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进出口贸易额仍将不断攀升。

2.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去”在产业聚集效应突出大背景下,中国同相关国家间的产能合作不断升级,境内、境外收入水平得到显著提升[2]。

因中小企业具备较强的市场环境适应力,在国际贸易中竞争力颇强,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去”成为“一带一路”的闪光点。

3.有助于实现进出口贸易便利化在“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下,2013~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华直接投资超500亿美元,设立企业超过2.2万家[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情况分析 文 / 童友俊 中国国际贸易研究中心理事长 瀚闻资讯董事长

2015年3月,中国政府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描绘了贯穿亚欧大陆,一头连接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连接发达欧洲经济圈,涵盖中间广大腹地的“一带一路”战略路线图。 “一带一路”沿线64国家所属区域与名称 一路一带沿线区域 国家名称 一路一带沿线区域 国家名称 东北亚2国 蒙古 西亚北非16国 沙特阿拉伯 俄罗斯 阿联酋

东南亚11国 印度尼西亚 阿曼 泰国 伊朗 马来西亚 土耳其 越南 以色列 新加坡 埃及 菲律宾 科威特 缅甸 伊拉克 柬埔寨 卡塔尔 老挝 约旦 文莱 黎巴嫩 东帝汶 巴林

独联体6国 乌克兰 也门共和国 白俄罗斯 叙利亚 格鲁吉亚 巴勒斯坦 阿塞拜疆 中东欧16国 波兰 亚美尼亚 罗马尼亚 摩尔多瓦 捷克共和国

南亚8国 印度 斯洛伐克 巴基斯坦 保加利亚 孟加拉国 匈牙利 斯里兰卡 拉脱维亚 阿富汗 立陶宛 尼泊尔 斯洛文尼亚 马尔代夫 爱沙尼亚 不丹 克罗地亚 一路一带沿线区域 国家名称 一路一带沿线区域 国家名称 中亚5国 哈萨克斯坦 阿尔巴尼亚 乌兹别克斯坦 塞尔维亚 土库曼斯坦 马其顿 吉尔吉斯斯坦 波黑 塔吉克斯坦 黑山

针对以上“一带一路”沿线64个主要国家,基于中国海关总署提供的我国对外贸易大数据,本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情况进行分析。

一、中国主要贸易出口国家及产品种类 201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64国家出口额总计637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我国2014年出口贸易总额的27%,增速超过我国总出口贸易增速(6.1%)。2010年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国家贸易出口大幅增长,2012年之后增幅减缓,但增速也均维持在10%以上,远高于我国总体出口贸易增长速度。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出口额36634542501356916370

增长率24.00%10.37%13.52%11.93%

0.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图1-1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国家贸易出口额及增速 单位:亿美元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东

北亚的俄罗斯和南亚的印度等地区。机电类产品出口所占比重最高(33%)。201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家和主要产品种类如表1-1: 表1-1 我国主要出口国家和主要产品种类 主要出口 国家 主要产品种类 出口额(亿美元) 越南 机电产品;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钢铁;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附件等 637 印度 机电产品;机械器具;有机化学品;肥料;钢铁及制品;塑料及制品;家具等 542

俄罗斯 机电产品;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非针织服装及衣着附件;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毛皮、人造毛皮及其制品等 537

新加坡 机电产品;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船舶及浮动结构体;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沥青物质;矿物蜡;家具等 489 马来西亚 机电产品;家具;寝具、褥垫、弹簧床垫、软坐垫及类似的填充制品;未列名灯具及照明装置;发光标志、发光铭牌及类似品;活动房屋等 464 印度尼西亚 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 机电产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沥青物质;矿物蜡;钢铁;钢铁制品等 391 阿联酋 机电产品;机械器具及零件;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家具等 390 泰国 机电产品;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钢铁;塑料及其制品;钢铁制品;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等 343 伊朗 机械器具及零件; 机电产品;车辆及其零件;家具;寝具等 243 菲律宾 机电产品;钢铁;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沥青物质;矿物蜡;车辆及其零件等 235

沙特阿拉伯 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 机电产品;家具;寝具、褥垫、弹簧床垫、软坐垫;灯具及照明装置;发光标志;活动房屋等 206 土耳其 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 机电产品;塑料及其制品;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等 193 波兰 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 机电产品;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家具;寝具等 143 巴基斯坦 机电产品;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化学纤维长丝;化学纤维纺织材料制扁条及类似品;钢铁;化学纤维短纤等 132 哈萨克斯坦 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核反应堆、锅炉、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 机电产品等 127 孟加拉国 棉花;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 机电产品;化学纤维短纤;针织物及钩编织物;化学纤维长丝;化学纤维纺织材料制扁条;塑料及其制品等 118 埃及 机电产品;机械器具;针织服装及附件;车辆及零件;塑料及制品;钢铁等 105 表1-2 2014年中国主要出口国家所占比重及近年出口额增长情况 主要出口国家 2014年出口额所占比重 2012年增速 2013年增速 2014年增速 越南 10.00% 17.59% 42.03% 31.17% 印度 8.51% -5.66% 1.58% 11.95% 俄罗斯 8.43% 13.24% 12.57% 8.24% 新加坡 7.68% 14.54% 12.56% 6.66% 马来西亚 7.28% 30.98% 25.74% 0.93% 印度尼西亚 6.13% 17.34% 7.72% 5.77% 阿联酋 6.13% 10.28% 12.99% 16.85% 泰国 5.38% 21.41% 4.88% 4.82% 伊朗 3.82% -21.44% 21.85% 72.26% 菲律宾 3.68% 17.37% 18.49% 18.40% 沙特阿拉伯 3.23% 24.26% 1.54% 9.83% 土耳其 3.03% -0.18% 13.88% 8.78% 波兰 2.24% 13.23% 1.52% 13.37% 巴基斯坦 2.08% 9.91% 18.79% 20.22% 哈萨克斯坦 2.00% 14.99% 14.04% 1.33% 孟加拉国 1.85% 2.04% 21.77% 21.41% 埃及 1.64% 12.93% 1.67% 25.09%

近三年来,我国主要产品年出口额基本保持稳步增长,其中对越南和伊朗出口增长幅度较大,分别比2013年增长31.17%和72.26%。2014年,我国出口额大于100亿美元的17个国家占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国家总出口额83.11%。

二、中国主要贸易进口国家及产品种类 201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64国家进口贸易额总计4834亿美元,同比增长2.6%。占我国2014年进口贸易总额的25%,增速超过我国总进口贸易增速(0.4%)。2010年以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国家贸易进口大幅增长,2012年增幅开始减缓,但增速也均维持在2%以上,远高于我国总体进口贸易增长速度。 图2-1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国家贸易进口额及增速 单位:亿美元 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主要集中在中东、东北亚的俄罗斯和东南亚地等地区。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沥青物质的进口量最大,占到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进口额的42.58%。2014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贸易额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家和主要产品种类如表2-1: 表2-1 我国主要进口国家和主要产品种类 主要进口国家 进口主要产品种类 进口额 (亿美

元) 马来西亚 机电产品、矿物燃料、沥青物质、机械器具及零件、动、植物油、脂、橡胶及制品、塑料及制品、仪器及设备、有机化学品、矿砂等 557

沙特阿拉伯 矿物燃料、有机化学品、塑料及制品、盐、硫磺、泥土及石料、石膏料、石灰及水泥、铜及制品、矿砂、矿渣及矿灰、絮胎、毡呢及无纺织物等 485

俄罗斯联邦 矿物燃料、木及木制品、木炭、镍及其制品、鱼、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及其他水生无脊椎动物、矿砂、矿渣及矿灰、肥料、木浆等 416

泰国 机电产品、机械器具及零件、橡胶及其制品、塑料及其制品、有机化学品、食用蔬菜、根及块茎、矿物燃料、矿物蜡等 383 新加坡 机电产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塑料及其制品、机械器具及零件、有机化学品、仪器及设备、杂项化学产品、钢铁制品、书籍等 308 伊朗 矿物燃料、塑料及其制品、矿砂、矿渣、有机化学品、盐、石膏料、石灰及水泥、铜及其制品、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或柑橘属水果的果皮等 275

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出口额32264399458547144834

增长率36%4%3%2.55%

0%5%10%15%20%25%30%35%40%45%50%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5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