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力学题库(5)

岩石力学题库(5)
岩石力学题库(5)

第一部分 填空题

1、岩石力学定义

①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态的理论和应用的科学,是探讨岩石对其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的反应的科学。识记(1分/空) ②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形、破坏规律以及工程稳定性等问题。识记(1分/空)

2、岩石力学研究内容

①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可概括为基本原理、实验室和现场试验、实际应用。识记(1分/空)

3、岩石力学研究方法

①岩石力学研究方法主要有工程地质研究法、试验法、数学力学、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理解(1分/空)

4、岩石的常用物理指标

①在工程上常用到的物理指标有:容量、比重、孔隙率、吸水率、膨胀性、崩解性等。识记(1分/空)

②岩石的容量γ是指岩石的单位体积(包括岩石孔隙体积)的重力,单位是3/m KN 与岩石密度ρ的关系为:8.9?=ργ。 识记(1分/空)

③岩石的密度ρ是指岩石的单位体积的质量(包括孔隙体积)单位是3/m kg 与岩石容重γ的关系为:8.9?=ργ。识记(1分/空) ④岩石的比重就是岩石的干的重力除以岩石的实际体积,再与4。C 时水的容重相比。计算公式是:s w s

s W G νγ=。识记(1分/

空)

⑤孔隙率是指岩石试样中孔隙体积与岩石试样总体积的百分比,工程设计上所用的孔隙率常是利用w s d r G γη-

=1计算出来。识

记(1分/空)

⑥孔隙率是反映岩石的密度和岩石质量的重要参数。孔隙率愈大表示岩石中的空隙和细微裂隙愈多,岩石的抗压强度随之是降低。理解(1分/空)

⑦表示岩石吸水能力的物理指标有吸水率和饱和吸水率,两者的比值被称为饱水系数,它对于判别岩石的抗冻性具有重要意义。理解应用(1分/空)

⑧岩石的吸水能力大小,一般取决于岩石所含孔隙的多少以及孔隙和细裂隙的连通情况。岩石中包含的孔隙和细微裂隙愈多,连通情况愈好,则岩石吸入的水量就愈多。理解(1分/空) ⑨岩石的抗冻性就是岩石抵抗冻融破坏的性能,一般用抗冻系数和重力损失率两个物理指标来表示。识记(3分/空)

5、岩石的渗透性及水对岩石的性状影响

①岩石的渗透性是指在水压力的作用下,岩石的孔隙和裂隙透过水的能力。表示岩石渗透能力的物理指标是渗透系数k 。识记(1分/空)

②渗透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介质对某种特定流体的渗透能力,它的大小取决于岩石的物理特性和结构特征。理解(1分/空) ③水对岩石性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岩石的抗冻性、膨胀性、崩解性、软化性。

④岩石的软化是指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降低强度的性质,常用的物理指标为软化系数,即饱和抗压强度与抗压强度的比值。识记(1分/空)

⑤岩石的膨胀性是指岩石浸水后体积增大的性质。这种现象的发生必备条件是岩石中含有粘土矿物。表示岩石的膨胀性能的

物理指标是膨胀力和膨胀率。识记(1分/空)

⑥岩石的软化性是指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降低强度的性质。岩石软化作用的机理是由于是水分子进入岩石分子间间隙而削弱分子间连结能力造成。理解识记(2分/空)

6、岩体结构

①岩体是指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会有诸如裂隙、书理、层理、断层等地质界面组成的现场岩石。识记(2分/空)

②岩石是由液相、固相、气相三相组成的天然矿物集合体。识记(1分/空)

③岩体结构包括结构面和结构体,从数量上表示裂隙的发育程度的常用指标有裂隙频率和裂隙度。识记(2分/空)

④岩体结构面按成因可分为原生结构面、构造结构面及次生结构面三种。识记(1分/空)

⑤裂隙频率(K)是指岩体内单位长度直线所穿过裂隙的条数。识记(2分/空)

⑥裂隙度有二向裂隙度和三向裂隙度之分。二向裂隙度是指岩体内一个平行于裂隙的截面口,裂隙的面积与整个岩石截面积比值,三向裂隙度是指某一组裂隙在岩体中所占总面积与总体积之比。识记(1分/空)

⑦岩体的力学性质不同于一般固体介质,它具有显著的不连续性、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理解(1分/空)

⑧描述岩体内裂隙发育程度的指标有:裂隙频率(K)、裂隙度其中裂隙度有二向裂隙度和三向裂隙度之分。识记(1分/空)

7、岩体工程分类

①米勒(M iller)和迪尔提出岩石分类方法考虑了单轴抗压强度和岩石的弹性模量二个力学指标,根据岩石的单轴干抗压强度把岩石化分为五级又根据模量比把岩石划分为H、M、L三级,两者相结合把每类岩石划分了十五个等级。识记(1分/空)

②RMR分类即比尼奥斯基岩体工程分类,考虑了岩块强度、地下水、节理间距、节理状态、RQD值等五项因素,进行评分。再根据节理裂隙的产状变化对RMR初值加以修正。识记(1分/空)

8、岩石的破坏

①岩石的破坏形式:脆性破坏、延性破坏、弱面剪切破坏。

②岩石的脆性破坏:岩石在达到破坏时,没有显著变形。

③岩石的延性破坏:岩石在达到破坏时,变形量很大,没有明显的破坏应力。

9、岩石力学强度的定义

①岩石的力学强度是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力学指标,分别是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

②同一岩石其各种强度中最大的是单轴抗压强度,中间的是抗剪强度,最小的是单轴抗拉强度。

③岩石的抗压强度就是岩石试件在单轴压力(无围压)作用下,抗压破坏的极限能力。它在数值上等于破坏时的最大压应力。

④岩石的抗拉强度就是岩石试件在单轴拉力作用下,抗拉破坏的极限能力,在数值上等破坏时的最大拉应力。

⑤影响岩石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一般有:矿物成份、结晶程度和颗粒大小、胶结情况、生成条件、风化作用、密度、水的作用、试件形状和尺寸、加荷速度等。

⑥常用来测定岩石抗拉强度的试验方法有直接抗接试验,是在拉力机上进行;间接的巴西试验法(或称为劈裂法)是在压力机上进行。

⑦岩体的强度不仅与组成岩体的岩石的性质有关,而且与岩体内的结构面有关,此外,还与其所受的应力状态有关。

⑧岩石的抗剪强度就是指岩石抵抗剪切破坏(滑力)的能力,用凝聚力C和内摩擦角Φ来表示。

⑨常用来测定岩石抗剪强度的室内方法有:直接剪切试验、楔形剪切试验、三轴压缩试验。

⑩岩体的抗剪强度常用现场强度试验来测定,具体方法有:现场直接剪切试验,现场三轴压缩试验。

⑾在整理直剪试验资料时,作出试验破坏全过程曲线,该曲线上

p τ,代表裂隙发展强度(或极限强度)

、f τ代表峰值强度、o τ代表剩余强度。

○11岩石的剪切试验可分为抗剪断试验、抗剪试验(或称摩擦试验)以及抗切试验(在剪切面上不加法向荷载的情况下剪切)三种。

10、岩石的破坏准则

①已学过的岩石强度破坏准则有最大正应力、最大正应变,最大剪应力,八面体剪应力,莫尔理论及莫尔库仑准则,格里菲斯理论,修正的格里菲斯理论,伦特堡理论,经验准则等。 ②下面四个公式对应的破坏准则是:

0))()((22322222

1=---R R R σσσ(最大正应力理论) R 2)()()(223231221=-+-+-σσσσσσ(最大八面体剪应力理论)

[]{}[]{}[]{}0)()()(222132232122312=-+--+--+-R R R σσμσσσμσσσμσ(最大正应变理论)

()[]()[]()[]0221222232231=------R R R σσσσσσ (最大剪应力理论) ③下面四种破坏准则的计算公式是:

最大正应力理论:0))()((22322222

1=---R R R σσσ 最大正应变理论:

[]{}[]{}[]{}

0)()()(222132232122312=-+--+--+-R R R σσμσσσμσσσμσ

最大剪应力理论:()[]()[]()[]0221222232231=------R R R σσσσσσ 八面体剪应力理论:R 2)()()(223231221=-+-+-σσσσσσ ④莫尔理论的关系式是 :)(στf =莫尔库仑准则的关系式是:?στtg c f += 。 两者的关系是:莫尔库仑理论是莫尔理论在低应力状态下,莫尔包络线为直线的一种形式。

⑤岩石的性质不同莫尔包络线的形式不同。对于脆性材料莫尔包络线是摆线或双曲线形式。对于塑性材料莫尔包络线是抛物线形式。

⑥岩石的性质不同莫尔包络线的形式不同。对于脆性材料莫尔包络线是摆线或双曲线形式。对于塑性材料莫尔包络线是抛物线形式。

⑦格里菲斯理论把岩石看作为有细小裂隙的不均质材料,岩石之所以破坏是由于在裂隙边壁上拉应力集中引起细小裂隙的发生发展所致。修正的格里菲斯理论则认为岩石破坏除拉应力集中所致外,还可以是压应力集中引起裂隙沿裂隙长轴方向发生剪切破坏。

⑧格里菲斯理论把岩石看作有细小裂隙的不均质材料,这种理论适合于“判断”脆性材料的破坏。

⑨不能用于判断脆性岩石破坏的强度准则有:最大剪应力理论、八面体剪应力理论。

⑩不能用于判断塑性岩石破坏的强度准则有:最大正应力理论,最大正应变理论。

⒒已知岩块的内摩擦角和内聚力,则岩块的抗压强度:??sin 1cos 2-=c Rc ,理论上的抗拉强度:?

?sin 1cos 2+=c Rt 。

○⒓在公式??σσN c N 231+=中,?

N c 2代表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11、岩体强度和结构面对岩体强度的影响

①均质岩石破坏面与主应力面总成一定的关系,当抗压破坏时,破裂面与最大主应力成245.?-角,当拉断时,破裂面就是最大主应力面。

②试验发现,当结构面处于某种方位时(用倾角表示)在某些应力条件下,破坏不沿结构面发生,而是仍在岩石材料内发生。只有当o j 90<<β?的条件下,才可能沿结构面发生破坏,若围岩保持不变 ,当 结构面倾角245j o ?β+=的情况下,岩体最易沿结构而破坏。

③节理岩体地下洞室边墙在结构面倾角j ?β>情况下,边墙岩体有处于不稳定状态的可能。

④均质岩体内某点的应力状态满足??σσσσsin 23131<++-cctg 时,该点处于稳定状态。(同莫尔库仑准则)

12、岩石中水对强度的影响

①一般来说,某些岩石受水影响而性质变坏主要是由于胶结物的破坏所致。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中,对岩石强度最有影响的是孔隙和裂隙中的水压力。

②在三轴试验中随着孔隙水压力的减少同种材料从脆性性状,向延性性状进行变化。即孔隙水压力的作用是增加材料的脆性性质。

第二部分 单选

1、岩石的常用物理指标。 识记(2分/题)

①A.(V W

=γ √ ) B. (V W S

=γ )

C. (V W

m =γ ) D. (Vs W s

d =γ )

② a. w s V W G γ=(√ ) b. w

w

s V W W G γ-=

( ) c. w s

s V W G γ=( ) d. w

s s V W

G γ=( )

③ a.W S G γγη-=1( ) b. W

S G γγ

η+=1(

) c. W S d

G γγη-=1(√ ) d. W

S d

G γγη+=1(

) ④ a.d e k w μγ123

=( √ ) b. d e k w μγ63

=( ) c. d e k w μγ122

=( ) d. d e k w μγ62

=( )

⑤a.pA QL k w

γ=( √ ) b. LA Qp k w

γ=( ) c. PA QL k w γ=( ) d. LA QP

k w

γ=( )

2、岩体工程分类

⑥模量比是指: 识记(2分/题)

a. 岩石的 单轴抗压强度和它的弹性模量之比。(√ )

b. 岩石的 弹性模量和它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

c. 岩体的 单轴抗压强度和它的弹性模量之比。()

d. 岩体的 弹性模量和它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⑦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与单抗干抗压强度之间关系:应用(2分/题)

a.25倍的点荷载指数约等于单轴抗干抗压强度。(√)

b.点荷载指数约等于25倍的单轴抗干抗压强度。()

c.5倍的点荷载指数约等于单轴抗干抗压强度 .()

d.点荷载指数约等于5倍的单轴抗干抗压强度.()

⑧节理裂隙产状变化对隧道稳定最有利的状态是下列那种情况。 应用(2/题)

a 、节理走向垂直于隧道轴线,且顺倾向开挖。()

b 、节理走向垂直于隧道轴线,且逆倾向开挖倾向。(√)

C 、节理走向平行于隧道轴线。()

3、岩石的破坏形式:

①岩石内结晶晶格错位的结果,引起岩石的

a 、脆性破坏

b 、塑性破坏

c 、弱面剪切破坏 ②岩石中细微裂隙的发生和发展结果引起岩石的

a 、脆性破坏

b 、塑性破坏

c 、弱面剪切破坏

2、岩石的强度及其试验

③室内静荷载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要求加荷速度:

a.0.5_0.8MPa/s

b. 0.5_1.0MPa/s

c. 0.3_0.5MPa/s

d. 0.3_0.8MPa/s

④a.DL P R t πmax 2= b. D

L P R t πmax 2= c. DL P R t πmax 6= d. D

L P R t πmax 6= ⑤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一般与单轴抗拉强度间成下列哪种关

系:

a.Rc=(1-4)Rt

b.-10)Rt

c. Rt=(1-4)Rc

d. Rt=(1-4)Rc

⑥在直剪试验中,施加一垂直荷载之后,逐渐施加水平荷载,直至试件发生剪切破坏,试件的体积最终会

a 、始终不变

b 、减小

c 、增大

⑦三轴压缩试验试件的破裂面与大主应力1σ之间夹角为: a.45o -φ/2 b. 45o +φ/2 c. 45

o d. 90o ⑧同一种岩石其单轴抗压强度Rt ,单轴抗拉强度Rc ,抗剪强度τf 之间一般存在下列哪种关系

a 、Rt

b 、R

c

⑨岩石试件中有一结构面,试件在单轴压缩情况下,若沿结构面破坏,要求荷载与该结构面法线夹角应

a.0o 附近

b.30o 附近

c.60o 附近

d. 90o 附近

4、岩石的破坏准则

① a. ασσσσσ2co s 223131-++= b. ασσσσσ2cos 223131--+= c.ασσσσσ2sin 223

13

1-++= d. ασσσσσ2sin 2

23

13

1--+= ② 下面岩体的那种应力状态是稳定状态 a.?σσσσcctg 23131++-

σσσσcctg 23131++- >sin α c.

?σσσσcctg 23131++- =sin α ③ a.

?σσσσcctg 23131-+- =sin α b. ?σσσσcctg 23131++- =sin α c. ?σσσσcctg 23131+++ =sin α d. ?

σσσσcctg 23131-++ =sin α ④a.)(42y xy Rt Rt στ+= b. )(42y xy Rc Rt στ+=

c. )(42x xy Rt Rt στ+=

d. )(42x xy Rc Rt στ+=

④ a.??sin 1co s 2-=

c Rc b. ??sin 1cos 2+=c Rc c. ??cos 1sin 2-=c Rc d. ?

?cos 1sin 2+=c Rc ⑥a. ??co s 1sin 2-=

c Rt b. ??sin 1cos 2+=c Rt c. ??co s 1sin 2+=

c Rt d. ?

?sin 1cos 2-=c Rt 第三部分 判断

1、岩石的物理性质

①岩石是由液相、固相、气相三相组成的天然矿物集合体。(√)

②岩体是指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会有诸如裂隙、书理、层理、断层等地质界面组成的现场岩石。(√)

③岩石的软化性是指岩石与水相互作用时降低强度的性质。岩石软化作用的机理是由于是水分子进入岩石分子间间隙而削弱分子间连结能力造成。(√)

④岩石的孔隙愈高,表明空隙和细裂隙愈多,岩石的强度随之降低。(√)

⑤岩石的饱水系数越高,其越冻性能越好。(*)

⑥岩石的比重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比重,大部分比重介于

2.50至 2.80之间,一般情况下的酸性岩石的比重要比基性超基性岩石的比重高。(*)

2、岩体工程分类

⑦岩石质量指标ROD值即为岩芯采取率。(*)

⑧RMR分类法考虑了岩石强度、节理间距、节理状态及地下水状态和RQD值等综合因素对岩体质量进行评判。(*)

3、岩石的破坏特征

①岩体在荷载作用下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值叫做单轴抗压强度()

②岩石的脆性破坏是由于岩石中裂隙的发生和发展的结果所致()

③岩石的脆性破坏是指岩石在荷载作用下,没有显著的变形便突然破坏()

④岩石在破坏之前的变形很大,且没有明显的破坏荷载,这种岩石材料具有脆性特征()

⑤岩石的塑性破坏是由于岩石内结晶品格错位的结果所致()

4、岩石的强度

①岩石的抗压强度可由单轴压缩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获得()

②一般情况下,岩块在三向应力状态下抵抗破坏的能力要比单向受力条件下要高。()

③一般而言,结晶岩石比非结晶岩的强度高,粗粒结晶的岩石比细粒结晶的岩石强度高。()

④对沉积岩来说,胶结情况和胶结物的物质组成对强度的影响很大,一般而言,钙质胶结比泥质胶结和硅胶结的岩石强度要偏低()

⑤把岩块的各种强度值进行对比,一般是抗压强度>抗剪强度>抗拉强度()

⑥一般情况下,岩体的强度可由岩块强度来代表。()

5、岩石的破坏准则

①最大正应力理论是用来判断塑性岩石破坏的理论。()

②最大正应变理论是用来判断脆性岩石破坏的理论。()

③最大剪应力理论是用来判断塑性岩石破坏的理论。()

④最大剪应力理论是用来判断脆性岩石破坏的理论。()

⑤格里菲里理论把材料看作非均质的含有许多细微裂隙的介质,其认为岩石之所以破坏是由于在孔隙周边压应力集中引起。

⑥根据莫尔理论可推测岩石的剪切峰值强度只要应力组合适合可以无限增大()

⑦根据莫尔一库伦准则可证明均质岩石的破坏面法线与大应力方向间夹角为()

6、岩石中水对强度的影响结构面特性对强度的影响,结构面特征对强度的影响。

①岩石中孔隙压力的作用是可以冲加岩石材料的塑性性质。()

②岩石中孔隙水压力的作用是可以冲加岩石材料的脆性性质。()

③岩体受空间应力的作用,表示垂直应力,表示水至应力,当岩体内结构面的倾角满足,的条件时,才可能沿结构面发生破坏。()

④在低应力状态下,结构面的粗糙程度对结构面的抗剪强度有影响。即结构面粗糙度超高,抗剪强度越大。()

⑤在剪切破坏过程中,试件体积的变化是逐渐减小。()

⑥岩体中存在一组相互平等结构面、垂直结构面和平行结构面作抗压单轴试验时,在其它条件不多的情况下两者所对应的峰值强度大小相差很大。()

⑦岩体的强度不仅与组成岩体的岩石性质有关,而且与岩体内的结构面有关,此外,还与其所受的应力状态及地下水有关。()

第四部分简答题

1、岩石力学的定义

岩石力学它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态的理论和应用的科学,是探讨岩石对其周围物理环境中力场反应的学科,具体而言,研究岩石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和破坏规律以及工程稳定性等问题。

2、岩石力学研究内容

岩石力学的主要领域:

a、基本原理,包括岩石的破坏、断裂、蠕变以及岩石内应力、应变理论等的研究。

b、实验室试验和现场(原位)试验,包括各种静力和动力方法,以测定岩块和岩体在静力和动力荷载下的性状以及岩体内的初始应力。

C、实际应用方面,包括地表岩石地基,地表挖掘,地下洞室、光面破碎、岩爆等问题的研究。

3、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

岩体力学研究中必须采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a、工程地质研究法。

b、试验法(现场、室内)

c、数学力学分析法

d、综合分析法

4、岩石的物理性质

①岩石是由几相组成:由固相、液相、气相三相组成。(2分)

②岩石的常用物理指标有哪些?它们与岩石的强度之间大致有什么关系?

岩石的常用物理指标有:容量、比重、孔隙率、吸水率、膨胀性、崩解性。

与岩石抗压强度存在一定关系的物理指标有:容量、比重、孔隙率、吸水率,一般是容量、比重越大,岩石抗压强度越高,孔隙率或吸水率越大,岩石的抗压强度越低。

5、岩石结构

① 何为结构面?结构面按成因分为几类?研究结构面特性时应从注意那些特征?

结构面是指岩体中的各种地质界面,它包括物质分异面和不连续面,诸如层面和断层面。

结构面按成因分为:原生结构面(层理、不整合面、层面、软算夹层等)、 构造结构面(断层、节理裂隙)、次生结构面。 研究结构面时应注意其规模,物质组成及结合状态、连续性、密集程度等。

②详细说明比尼奥斯基岩体工程分类方法的原理,考虑因素及优缺点。(15分)

RMR 岩体工程分类方法是——考虑诸各因素综合分析后对岩体的工程性质和性能作出质量判定。它首先考虑了组成岩体的岩石材料的抗压强度,岩石的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状态以及地下水的状况,其次根据节理、裂隙产状变化对以上判断所得结论进行修正。这种分类方法考虑因素全面,但我们知道,在实际工程中,岩体稳定性与地应力场的具体分布有密关系,而这种分类方法中却未加考虑。

第五部分 计算题

1 已知岩样的容重γ=22.5kN/m 3,比重80.2=s G ,天然含水量%80=ω,试计算该岩样的孔隙率n ,干容重d γ及饱和容重m γ。

2 有一长 3.0m 、截面积0.6m 2的大理岩柱体,求在环境温度骤然下降40℃条件下,岩柱散失的热量及因温差引起的变形大小?(已知大理岩石比热C g J c /85.0=,线膨胀系数C /1105.15-?=α)。

3 在由中粒花岗岩构成的工程岩体中,有三组原生节理互成直角相交,各组节理的间距分别为10cm 、30cm 和50cm ,试计算裂隙频率和结构体的大小,并判断该岩体属于哪种结构类型。

4 据现场观测,中粒花岗岩体中节理均呈微张开(宽度小于1mm),节理面有轻度风化,但保持潮湿状态,又实测点荷载指数为 3.5,如按最有利的条件开凿直径15m 的隧洞,试估算无支护条件下的洞壁最长稳定时间。

5 将一个岩石试件进行单轴试验,当压应力达到100MPa 时即发生破坏,破坏面与大主应力平面的夹角(即破坏所在面与水平面的仰角)为65°,假定抗剪强度随正应力呈线性变化(即遵循莫尔库伦破坏准则),试计算:

1)内摩擦角。

2)在正应力等于零的那个平面上的抗剪强度。

3)在上述试验中与最大主应力平面成30°夹角的那个平面上的抗剪强度。

4)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5)预计一下单轴拉伸试验中的抗拉强度。

6)岩石在垂直荷载等于零的直接剪切试验中发生破坏,试画出这时的莫尔圆。

6 将直径为5cm 的岩心切成厚度为2.5cm 的薄岩片,然后进行劈裂试验,当荷载达到5000N 时,岩片即发生开裂破坏,试计算试件的抗拉强度。

7 岩石试件的单轴抗压强度为120MPa ,泊松比25.0=μ。

1)岩石试件在三轴试验中破坏,破坏时的最小主应力为

90MPa ,中间主应力为160MPa ,试根据八面体剪应力理论的破坏准则及最大正应变理论的破坏准则推算这时的最大主应力1σ;

8 设岩体内有一组节理,其倾角为 55=β,节理面上的凝聚力为120=j c kPa ,内摩擦角为 30=j ?,孔隙水压力w p ,边墙岩体内大主应力为垂直方向1000=y σkPa ,在这岩体内开挖一个洞室,必须对边墙施加140kPa 的水平压力才能使边墙稳定,试推算节理面上的孔隙水压力w p 。

9 在用地震波法动力测试中,已经测得纵波波速s m C p /4500=,横波波速s m C s /2500=,设岩体的密度3/2700m kg =ρ,试计算E 和μ。

10 在圆形试验洞的洞壁上的测点1处进行应力测量(用应力解除法),应变花按等边三角形布置,见题5-1图中黑粗线,其中有一应变元件布置成与z 轴平行量测1ε(见题5-1图)。今测得三个方向的应变为:6110402-?=ε,6210334-?=ε,6310298-?=ε,已知岩石的弹性模量E =4×104MPa ,泊松比μ=0.25。

1)试求测点1处的大小主应变max ε、min ε以及它们的方位。

2)试求大、小主应力max σ、min σ。

3)试求该点处的纵向应力z σ(即沿z 方向的法向应力)。

4)今在与点1同一横断面上的测点2处测得切向应力2,θσ=10.8MPa ,试求岩体的初始应力v p 和h p 。

11 今在10=K 的均质石灰岩体地表下100m 深度处开挖一个圆形洞室,已知岩体的物理力学性指标为:25=γkN/m 3,C =0.3MPa ,?=36°试问洞壁是否稳定?

12 设有一排宽度为15m 、高度h =7.5m 的圆角矩形洞室。它们的间距(中心到中心)为25m 。这排洞室在均质、各向同性的砂岩

中的300m 深度处。岩体的物理力学性指标为:γ=25.6kN/m 3,抗压强度c R =100MPa ,抗拉强度t R =10MPa ,泊松比μ=0.5,10=K ,试求洞群的安全系数。

13 在地下50m 深度处开挖一地下洞室,其断面尺寸为5m ×5m 。岩石性质指标为:凝聚力c =200kPa ,内摩擦角 33=?,容重γ=25kN/m 3,侧压力系数7.00=K 。已知侧壁岩石不稳,试用太沙基公式计算洞顶垂直山岩压力及侧墙的总的侧向山岩压力。

14 某圆形隧洞直径8m ,围岩裂隙很发育,且裂隙中有泥质填充。隧洞埋深为120m ,围岩的力学指标为:c =400kPa ,?=40°,考虑到隧洞衬砌周围的回填不够密,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有相应的降低。

1)试求塑性松动圈子的厚度(取c 0=0.25c );

2)试求松动压力a p 。

15 某地拟开挖大跨度的圆形隧洞,需事先确定开挖后洞壁的应力值。为此在附近相同高程的试验洞内作了岩体应力测量工作,测得天然应力为:4.1=v p MPa ,h p =2MPa ,试求开挖后洞壁A 、B 、C 三点的应力。

16 在上题中,将洞室改为宽高比B/h =0.5的椭圆洞室,试计算相应点A 、B 的应力;其次改为B/h =2的椭圆洞室,计算相应点A 、B 的应力,试讨论三种情况中哪一种最有利,哪一种最不利。

17 设有一直墙拱顶地下洞室,围岩中有一组结构面,其倾角β=46°。结构面的强度指标为j c =0,j ?=40°。结构面上的孔隙水压力w p =200kPa 。已知洞室侧壁垂直应力为y σ=1MPa ,洞顶的水平应力x σ=500kPa ,问侧壁和洞顶是否稳定,若不稳定,则进行支护,洞壁支护和洞顶支护上的压力各为多少?

18 在岩石中开挖一圆形洞室,其半径m r 50=,用喷混凝土层支护。混凝土抗压强度为24MPa ,已知i p =0.4MPa ,求喷层厚度。

19 有压隧洞的最大内水压力p =2.8MPa ,隧洞(内)半径为2.3m ,用厚度为0.4m 的混凝土衬砌。已知混凝土的弹性模量1E =1.8×104MPa ,泊松比333.01=μ。岩石的弹性模量2E =1.1×104MPa ,泊松比2μ=0.367。试求:

1)离中心2.5m 处的衬砌内的应力;

2)离中心3.5m 处的围岩附加应力。

20 设岩基上条形基础受倾斜荷载,其倾斜角 18=δ,基础的埋置深度为3m ,基础宽度b =8m 。岩基岩体的物理力学性指标是:γ=25kN/m 3,c =3MPa ,?=31°,试求岩基的极限承载力,并绘出其相应的滑动面。

21 某混凝土坝重90000kN(以单位宽度即1m 计),建在岩基上。岩基为粉砂岩,干容重d γ=25kN/m 3,孔隙率n =10%。坝基内有一倾向上游的软弱结构面BC ,该面与水平面成15°角。结构面的强度指标为:凝聚力j c =200kPa ,内摩擦角j ?=20°。建坝后由于某原因在坝踵岩体内产生一条铅直张裂隙,与软弱结构面BC 相交,张裂隙的深度为25m ,设BC 内的水压力按线性规律减少。问库内水位上升高度H 达到何值时,坝体和地基开始沿BC 面滑动?

22 有压隧洞的最大内水压力p =2.5MPa ,隧洞直径为4m ,用厚度为0.4m 的混凝土衬砌,已知混凝土的弹性模量E '=1.5×104MPa ,泊松比1μ=0.3,岩石弹性抗力系数0k (注意:即半径为1m 时的k )=5000MPa/m ,试求离隧洞中心5m 处的附加应力。

23 设坚硬岩石中有压隧洞的内水压力p =3000kPa ,洞半径a =3.5m ,试用叶格尔建议的方法求最小覆盖层厚度。

24 有一岩坡如题9-1图所示,坡高H =100m ,坡顶垂直张裂隙深40m ,坡角 35=α,结构面倾角 20=β。岩体的性质指标为:γ=25kN/m 3,j c =0,j ?=25°。试问当裂隙内的水深w Z 达何值时,岩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25 已知均质岩坡的 30=?,c =300kPa ,γ=25kN/m 3,问当岩坡高度为200m 时,坡角应当采用多少度?如果已知坡角为50度,问极限的坡高是多少?

26 设岩坡的坡高50m ,坡角 55=α,坡内有一结构面穿过,其倾角 35=β,在边坡坡顶面线10m 处有一条张裂隙,其深度为Z=18m 。岩石性质指标为γ=26kN/m 3,i c =60kPa , 30=j ?,求水深w Z 对边坡安全系数s F 的影响。

2011岩石力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1、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 ( A )岩体中含有大量的不连续面 ( B )岩体中含有水 ( C )岩体为非均质材料 ( D )岩石的弹性模量比岩体的大 2、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 A )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 ( B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 C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减少的现象 ( D )岩体的强度比岩石的小 3 、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A)岩石类型、埋深 (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 (C)岩体的完整性和岩石的强度 (D)岩体的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 4、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石的坚硬程序确定是按照()。 (A)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B)岩石的抗拉强度 (C)岩石的变形模量 (D)岩石的粘结力 5、下列形态的结构体中,哪一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A)锥形(B)菱形(C)楔形(D)方形 6、沉积岩中的沉积间断面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结构面?() (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C)次生结构面 7、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发生在() (A)劈理面(B)解理面(C)结构 (D)晶面 8、同一形式的结构体,其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A)柱状>板状>块状 (B)块状>板状>柱状 (C)块状>柱状>板状 (D)板状>块状>柱状 9、不同形式的结构体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 (A)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 (B)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聚合型结构体 (C)聚合型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文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 (D)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 10、岩体结构体是指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围限起来,将岩体分割成相对的完整坚硬的单无块体,其结构类型的划分取决于() (A)结构面的性质(B)结构体型式 (C)岩石建造的组合(D)三者都应考虑

岩石力学复习题 2解析

《岩石力学》测试题一 西南科技大学考试试题单 考试科目:岩石力学 (不必抄题,但必须写明题号,试题共计三大题) 一、解释下列术语(每小题4分,共28分) 1.岩石的三向抗压强度岩石在三向同时受压时每个单向分别的强度极限 2.结构面具有一定形态而且普遍存在的地质构造迹象的平面或曲面。不同的结构面,其 力学性质不同、规模大小不一。 3.原岩应力岩石在地下未受人类扰动时的原始应力状态 4.流变在外力作用下,岩石的变形和流动 5.岩石的碎胀性岩石破碎后的体积VP比原体积V增大的性能称为岩石的碎胀性,用碎胀系数ξ来表示。 6.蠕变岩石在保持应力不变的条件下,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的现象 7.矿山压力地下矿体被开采后,其周围岩体发生了变形和位移,同时围岩内的应力也 增大和减小,甚至改变了原有的性质。这种引起围岩位移的力和岩体变化后的应力就叫矿山压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42分) 1.岩石的膨胀、扩容和蠕变等性质间有何异同点? 都是岩石形状改变的一种类型,膨胀和扩容时岩石的体积会增大,扩容和蠕变时需要受力2.岩体按结构类型分成哪几类?各有何特征? 整体块状 层状 碎裂

散体 3.用应力解除法测岩体原始应力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4.格里菲斯强度理论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5.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可以有几种破坏形式? 压缩破坏拉伸破坏剪切破坏 6.喷射混凝土的支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喷射混凝土的厚度是否越大越好?为什么? 三、计算题(30分) 1.将一岩石试件进行三向抗压试验,当侧压σ2= σ3=300kg/cm2时,垂直加压到2700kg/cm2试件破坏,其破坏面与最大主平面夹角成60°,假定抗剪强度随正应力呈线性变化。试计算:(1)内磨擦角φ;(2)破坏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3)在正应力为零的那个面上的抗剪强度;(4)假如该试件受到压缩的最大主应力和拉伸最小主应力各为800kg/cm2,试用莫尔园表示该试件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本题20分) 2.岩体处于100m深,上部岩体的平均容重γ=2.5T/M3,泊松比μ=0.2,自重应力为多少?当侧压力系数为1.0时,自重应力为多少?(本题10分 《岩石力学》测试题二 双击自动滚屏

岩石力学题第二章习题

、习题1、B 2、 D 1.2大部分岩体属于()。 (A )均质连续材料(B)非均质材料 (C)非连续材料(D)非均质、非连接、各向异性材料 2.1岩石的弹性模量一般指()。 (A)弹性变形曲线的斜率(B)割线模量 (C)切线模量|( D)割线模量、切线模量及平均模量中的任一种 (A)- B =、( C)一( D)'- 2.3由于岩石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它的抗拉强度,所以岩石属于()。 (A )脆性材料(B )延性材料 (C)坚硬材料 | ( D)脆性材料,但围压较大时,会呈现延性特征 2.4剪胀(或扩容)表示( )。 (A)岩石体积不断减少的现象(B)裂隙逐渐闭合的一种现象 (C)裂隙逐渐涨开的一种现象| ( D)岩石的体积随压应力的增大逐渐增大的现象 2.5剪胀(或扩容)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A)岩石内部裂隙闭合引起的(B)压应力过大引起的 (C)岩石的强度大小引起的(D)岩石内部裂隙逐渐张开的贯通引起的 2.6岩石的抗压强度随着围岩的增大()。 (A)而增大( B)而减小(C)保持不变(D)会发生突变 2.7劈裂试验得出的岩石强度表示岩石的()。 (A )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单轴抗拉强度(D )剪切强度 2.8格里菲斯准则认为岩石的破坏是由于()。 (A)拉应力引起的拉裂破坏](B)压应力引起的剪切破坏 (C)压应力引起的拉裂破坏(D)剪应力引起的剪切破坏 2.9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 (A)它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 (B)它认为材料的破坏是由于拉应力所致 (C)它没有考虑岩石的非均质特征 (D)它没有考虑岩石中的大量身长裂隙及其相互作用 2.10岩石的吸水率是指()。 (B)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干重量之比 (C)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 (D)岩石试件天然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 2.11已知某岩石饱水状态与干燥状态的抗压强度之比为0.72,则该岩石()。 (A)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B )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C)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较好(D)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2.12当岩石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且比较大的时候,一般应将岩石考虑为()。 (A )弹性体(B)塑性体(C)弹塑性体(D)完全弹性体 2.13在岩石抗压强度试验中,若1.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 。 (A)岩石就是岩体 (B )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 的

岩石力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岩石力学考试试题 1、岩体的强度小于岩石的强度主要是由于(A )。 (A )岩体中含有大量的不连续面 (B )岩体中含有水 (C )岩体为非均质材料 (D )岩石的弹性模量比岩体的大 2、岩体的尺寸效应是指( C )。 (A )岩体的力学参数与试件的尺寸没有什么关系 (B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增大的现象 (C )岩体的力学参数随试件的增大而减少的现象 (D )岩体的强度比岩石的小 3 、影响岩体质量的主要因素为( C )。 (A)岩石类型、埋深 (B)岩石类型、含水量、温度 (C)岩体的完整性和岩石的强度 (D)岩体的完整性、岩石强度、裂隙密度、埋深 4、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中岩石的坚硬程序确定是按照(A )。 (A)岩石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 (B)岩石的抗拉强度 (C)岩石的变形模量 (D)岩石的粘结力

5、下列形态的结构体中,哪一种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D )(A)锥形(B)菱形(C)楔形(D)方形 6、沉积岩中的沉积间断面属于哪一种类型的结构面?( A )(A)原生结构面(B)构造结构面 (C)次生结构面 7、岩体的变形和破坏主要发生在( C ) (A)劈理面(B)解理面(C)结构 (D)晶面 8、同一形式的结构体,其稳定性由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B ) (A)柱状>板状>块状 (B)块状>板状>柱状 (C)块状>柱状>板状 (D)板状>块状>柱状 9、不同形式的结构体对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次序为( A ) (A)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B)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方形结构体>聚合型结构体(C)聚合型结构体>菱形结构体>文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D)聚合型结构体>方形结构体>锥形结构体>菱形结构体10、岩体结构体是指由不同产状的结构面组合围限起来,将岩体分割成相对的完整坚硬的单无块体,其结构类型的划分取决于

最新岩石力学试题及答案

岩石力学试卷(闭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沉积岩按结构可分为()、(),其中,可作为油气水在地下的良好储层的是(),不能储存流体,但是可作为油气藏的良好盖层的是()。 2、为了精确描述岩石的复杂蠕变规律,许多学者定义了一些基本变形单元,它们是()、()、 ()。 3、在水力压裂的加压过程中,井眼的切向或垂向的有效应力可能变成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达到地层的() 时,井眼发生破裂。此时的压力称为()。当裂缝扩展到()倍的井眼直径后停泵,并关闭液压系统,形成(),当井壁形成裂缝后,围岩被进一步连续地劈开的压力称为()。如果围岩渗透性很好,停泵后裂缝内的压力将逐渐衰减到()。 4、通常情况下,岩石的峰值应力及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率降低而(),而破坏前应变则随着应变率降低而()。 5、一般可将蠕变变形分成三个阶段:第一蠕变阶段或称();第二蠕变阶段或称();第三蠕 变阶段或称()。但蠕变并一定都出现这三个阶段。 6、如果将岩石作为弹性体看待,表征其变形性质的基本指标是()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 A、该准则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 B、该准则没有考虑岩石的非均质的特性 C、该准则忽略了岩石中裂隙的相互影响 2、在地下,岩石所受到的应力一般为()。 A、拉应力 B、压应力 C、剪应力 3、一般情况下,岩石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4、地层坍塌压力越高,井壁越()。 A、稳定 B、不稳定 C、无关 5、初始地应力主要包括() A、自重应力和残余应力 B、构造应力和残余应力 C、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岩石力学试题及答案

岩石力学试卷(闭卷)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 分) 1、沉积岩按结构可分为()、(),其中,可作为油气水在地下的良好储层的是(),不能储存流体,但是可作为油气藏的良好盖层的是()。 2 、为了精确描述岩石的复杂蠕变规律,许多学者定义了一些基本变形单元,它们是()、()、()。 3、在水力压裂的加压过程中,井眼的切向或垂向的有效应力可能变成拉应力,当此拉应力达到地层的()时,井眼发生破裂。此时的压力称为()。当裂缝扩展到()倍的井眼直径后停泵,并关闭液压系 统,形成(),当井壁形成裂缝后,围岩被进一步连续地劈开的压力称为( 、选择题(每题2分,共10 分) 1、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 A 、该准则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 B、该准则没有考虑岩石的非均质的特性 C、该准则忽略了岩石中裂隙的相互影响 2、在地下,岩石所受到的应力一般为()。 A、拉应力 B、压应力 C、剪应力 3、一般情况下,岩石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4、地层坍塌压力越高,井壁越()。 A、稳定 B、不稳定 C、无关 5、初始地应力主要包括() A 、自重应力和残余应力 B 、构造应力和残余应力 C、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 三、判断改错题(每题2分,共10 分) 1、岩石中的孔隙和裂隙越多,岩石的力学性质越好。)。如果围岩渗透性 很好,停泵后裂缝内的压力将逐渐衰减到()。 4、通常情况下,岩石的峰值应力及弹性模量随着应变率降低而),而破坏前应变则随着应变率降低而()。 5、一般可将蠕变变形分成三个阶段:第一蠕变阶段或称( 变阶段或称()。但蠕变并一定都出现这三个阶段。 );第二蠕变阶段或称();第三蠕6、如果将岩石作为弹性体看待,表征其变形性质的基本指标是()和()。

《岩石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印 (1)

《岩石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 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已知岩样的容重为γ,天然含水量为0w ,比重为s G ,40C 时水的容重为w γ,则该岩样的饱和容重m γ为( A ) A. ()()w s s G w G γγ++-011 B. ()()w s s G w G γγ+++011 C. ()()γγ++-s s w G w G 011 D. ()()w s s G w G γγ+--011 2. 岩石中细微裂隙的发生和发展结果引起岩石的( A ) A .脆性破坏 B. 塑性破坏 C. 弱面剪切破坏 D. 拉伸破坏 3. 同一种岩石其单轴抗压强度为c R ,单轴抗拉强度t R ,抗剪强度f τ之间一般关系为( C ) A.f c t R R τ<< B. f t c R R τ<< C. c f t R R <<τ D. t f c R R <<τ 4. 岩石的蠕变是指( D ) A. 应力不变时,应变也不变; B. 应力变化时,应变不变化; C. 应力变化时,应变呈线性随之变化; D. 应力不变时应变随时间而增长 5. 模量比是指(A ) A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和它的弹性模量之比 B. 岩石的 弹性模量和它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C .岩体的 单轴抗压强度和它的弹性模量之比 D .岩体的 弹性模量和它的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6. 对于均质岩体而言,下面岩体的那种应力状态是稳定状态( A ) A.??σσσσsin 23131<++-cctg B.?? σσσσsin 23131>++-cctg C. ??σσσσsin 23131=++-cctg D.??σσσσsin 23131≤++-cctg 7. 用RMR 法对岩体进行分类时,需要首先确定RMR 的初始值,依据是( D ) A .完整岩石的声波速度、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状态与地下水状况 B. 完整岩石的强度、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状态与不支护自稳时间 C. 完整岩石的弹性模量、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状态与地下水状况 D. 完整岩石的强度、RQD 值、节理间距、节理状态与地下水状况 8. 下面关于岩石变形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B ) A. 弹性就是加载与卸载曲线完全重合,且近似为直线 B. 在单轴实验中表现为脆性的岩石试样在三轴实验中塑性增强 C. 加载速率对应力-应变曲线没有影响 D. 岩基的不均匀沉降是由于组成岩基的不同岩石材料含水量不同导致的 9. 下面关于岩石水理性质描述正确的是( B )

岩石力学习题库及答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各向异性:岩石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力学性质随方向不同而表现出差异的性质。 2、软化系数:饱水岩样抗压强度与自然风干岩样抗压强度的比值。 3、初始碎胀系数:破碎后样自然堆积体积与原体积之比。 4、岩体裂隙度K:取样线上单位长度上的节理数。 5、本构方程:描述岩石应力与应变及其与应力速率、应变速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物理方程)。 6、平面应力问题:某一方向应力为0。(受力体在几何上为等厚薄板,如薄板梁、砂轮等) 1.平面应变问题:受力体呈等截面柱体,受力后仅两个方向有应变,此类问题在弹性力学中称为平面应变问题。 2.给定载荷:巷道围岩相对孤立,支架仅承受孤立围岩的载荷。 3.长时强度:作用时间为无限大时的强度(最低值)。 4.扩容现象:岩石破坏前,因微裂隙产生及内部小块体相对滑移,导致体积扩大的现象 5.支承压力:回采空间周围煤岩体内应力增高区的切向应力。 1.平面应力问题:受力体呈等厚薄板状,所受应力为平面应力,在弹性力学中称为平面应力问题。 2.给定变形:围岩与母体岩层存在力学联系,支架承受围岩变形而产生的压力,这种工作方式称为给定变形。 3.准岩体强度:考虑裂隙发育程度,经过修正后的岩石强度称为准岩体强度。4.剪胀现象:岩石受力破坏后,内部断裂岩块之间相互错动增加内部空间在宏观上表现体积增大现象。 5.滞环:岩石属滞弹性体,加卸载曲线围成的环状图形,其面积大小表示因内摩擦等原因消耗的能量。 1、岩石的视密度:单位体积岩石(包括空隙)的质量。 2、扩容现象:岩石破坏前,因微裂隙产生及内部小块体相对滑移,导致体积扩大的现象。 3、岩体切割度Xe:岩体被裂隙割裂分离的程度: 4、弹性后效:停止加、卸载,应变需经一段时间达到应有值的现象。

高等岩石力学试题答案1

1. 简述岩石的强度特性和强度理论,并就岩石的强度理论进行简要评述。 答:岩石作为一种天然工程材料的时候,它具有不均匀性、各向异性、不连续等特点,并且受水力学作用显著。在地表部分,岩石的破坏为脆性破坏,随着赋存深度的增加,其破坏向延性发展。 岩石强度理论是判断岩石试样或岩石工程在什么应力、应变条件下破坏。当然岩石的破坏与诸多因素有关,如温度、应变率、湿度、应变梯度等。但目前岩石强度理论大多只考虑应力的影响,其他因素影响研究并不深入,故未予考虑。 (1). 剪切强度准则 a. Coulomb-Navier 准则 Coulomb-Navier 准则认为岩石的破坏属于在正应力作用下的剪切破坏,它不仅与该剪切面上剪应力有关,而且与该面上的正应力有关。岩石并不沿着最大剪切应力作用面产生破坏,而是沿其剪切应力和正应力最不利组合的某一面产生破裂。即: ?στtan +=C 式中?为岩石材料的内摩擦角,σ为正应力,C 为岩石粘聚力。 b. Mohr 破坏准则 根据实验证明:在低围压下最大主应力和最小主应力关系接近于线性关系。但随着围压的增大,与关系明显呈现非线性。为了体现这一特点,莫尔准则在压剪和三轴破坏实验的基础上确定破坏准则方程,即: ()στf = 此方程可以具体简化为斜直线、双曲线、抛物线、摆线以及双斜直线等各种曲线形式,具体视实验结果而定。 虽然从形式上看,库仑准则和莫尔准则区别只是在于后者把直线推广到曲线,但莫尔准则把包络线扩大或延伸至拉应力区。 c. 双剪的强度准则 Mohr 强度准则是典型的单剪强度准则,没有考虑第二主应力的作用。我国学者俞茂宏从正交八面体的三个主应力出发,提出了双剪强度理论和适用于岩土介质的广义双剪强度理论,并得到了双剪统一强度理论: () 3211t b b σσσασ=+--α ασσσ++≤1312 ()t b b σασσσ=-++31211 αασσσ++≥1312 式中α和b 为两个材料常数,是岩石单轴抗拉强度。在主应力空间里,上式代表一个以静水应力轴为中心轴具有不等边十二边形截面的锥体表面。 (2). 屈服强度准则 a. Tresca 屈服准则

岩石力学复习题

概念 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力学性状和岩石对各种物理环境的力场产生效应的一门理论科学。 岩石:是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它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成的自然体。 岩体:由结构面和结构体组成的地质体。 结构面:指岩体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成因和不同特性的地质界面。 岩石结构:岩石矿物颗粒的大小、形状、表面特征、颗粒相互关系、脉结类型等。 软化系数指岩石试样在饱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σcw 与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σc 之比 弹性模量E;单向受压时,弹性变形范围内正应力与轴向应变之比 变形模量:单向压缩时,轴向应力与轴向总应变的比值 泊松比:岩石在单轴压缩条件下横向应变与纵向应变之比 抗压强度岩石试件在单轴受压条件下出现破坏时,试件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抗拉强度:岩石试件在单轴拉伸条件下出现破坏时,试件单位面积上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抗剪强度:岩石试件在剪切荷载作用下,抵抗剪切滑动破坏的能力。 流变性:指在外力不变的条件下,岩石应力或应变随时间而变化的性质。 蠕变:当应力保持恒定时,应变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准岩体强度:由完整岩石试件的强度和岩石完整性系数K 确定。 完整性系数(龟裂系数)——根据弹性波在岩体和该岩石试件中的传播速度比。 普氏系数:f=σC/10 原岩应力:原岩中天然赋存的应力称为原岩应力,又称为初始应力、天然应力或地应力 自重应力:地壳上部各种岩体由于受到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应力。它是由岩体自重引起的 构造应力:由地质构造作用产生的应力称为构造应力. 侧压系数:某点水平应力与垂直应力的比值. 狭义地压 :因围岩位移和冒落破坏而作用在支架上的压力 广义地压:将巷道无支护条件下原岩对围岩的压力 地压现象:围岩发生变形、出现裂隙、断裂冒落和支架破坏的现象 次生应力(二次应力)岩体开挖扰动了原岩的自然平衡状态,使一定范围内的原岩应力发生变化,变化后的应力称为次生应力或二次应力。 变形地压 :岩体受支架约束而产生的对支架的压力 散体地压:如果假设支架,冒落下的岩体会以重力的方式作用在支架上。此时支架所承受的压力。 崩落角:指地表裂缝区的最边缘至井下采空区下部边界线的连线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 移动角:地表位移边界线至采空区下部边界线的连线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 问题 1. 岩石与岩体的区别。 岩石是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物体。岩体,是指一定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地质体,它经历了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经受了各种地质作用,并在 %钻孔总长度 以上岩芯累计长度10010?≥=cm RQD

岩石力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岩石力学(专科) 一、名词解释: 1.岩体 2.围岩 3.稳定蠕变 4.柔性支护 5.塑性破坏 6.稳定蠕变 7.剪胀8.长期强度 9.脆性破坏10.端部效应 11.构造应力12.松脱地压 13.非稳定蠕变14.结构面充填度 15.变形地压16.延性 17.蠕变18.岩体结构 19.真三轴试验20.扩容 21.剪胀率 二、问答题: 1.解释锚杆支护的挤压加固作用,并指出其适用条件。 2.说明不连续面的起伏对不连续面抗剪强度的作用,写出无充填规则齿状不连续面的抗剪强度表达式。 3.解释锚杆支护的组合作用,并指出其适用条件。 4.什么是常规三轴压缩试验?试指出在常规三轴试验中,随围压增大,岩石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特征。 5.解释断层和水对露天矿边坡稳定性的作用。 6.说明岩石单轴压缩试验中产生端面效应的原因,如何消除端部效应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7.岩石有哪些基本破坏方式?莫尔-库论理论和格里菲斯理论分别适用于哪种破坏方式? 8.对岩石进行三轴压缩试验,试问在不同的围压条件下,岩石的变形性质、弹性模量和强度可能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9.简述采用喷射混凝土对巷道进行支护的力学作用。 10.如何根据岩石的单轴压缩试验曲线确定岩石的三种弹模?岩石的三种弹模分别反映岩石的什么特征? 11.岩石在普通试验机上进行单轴压缩试验,试问有哪几种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形式(要求画出相应的曲线)? 三、判断题: 1.图1所示为被一组节理切割的岩体所处的受力状态(应力圆)以及组成岩体的岩石的强度曲线(a )和节理强度曲线(b ),图中节理面法线与最大主应力之间的夹角为α。试判别图中表示的分析结果是否正确。 [ ] a.岩体沿节理剪切破坏( ) b. 岩体沿节理剪切破坏( ) 图1 2.设计一条水平坑道断面如图2所示,其长轴与原岩应力分量p 平行,短轴与原岩应力分量q 平行。已知1/>q p 。这样的坑道断面布置将使围岩处于较好的应力状态或是不好的应力状态。 [ ]

岩石力学试题及答案

岩石力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绝大多数得岩浆岩是由下列组成() A、结晶矿物 B、非结晶矿物 C、母岩 D、岩石块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等围三轴试验得实用性弱 B、地下工程是三围的,所以做三轴力学实验很重要 C、岩体强度不是岩体工程设计的重要参数 D、节理结构面不是影响岩体强度得重要因素 3、关于围岩得说法错误的是() A、围岩愈好洞室逾稳定 B、围岩压力大小与洞室跨度成反比 C、围岩逾差压力值相应就大 D、围岩压力大小与洞室跨度成正比 4、下面关于平面滑动得一般条件错误的是() A、滑动面的走向必须与坡面平行或接近平行 B、滑动面得倾角必须大于坡面倾角 C、滑动面的倾角必须大于该平面的摩擦角 D、岩体中必须存在对于滑动阻力很小的分离面 5、岩浆岩体产生的裂隙一般是张开的,从冷却表面向深处一般为数米到多少米?() A、10-20m B、5-10m C、10-15m D、20-25m 6、岩体力学性质的改变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错误的() A、坡体岩体风化越深,稳定坡脚越小 B、风化作用使坡体强度减小,坡体稳定性大大降低 C、坡体岩体风化越深,稳定坡脚越大 D、坡体岩体风化越深,斜坡稳定性越差 7、对片麻岩渗透系数与应力关系得试验表明当应力变化范围为5MPa时,岩体渗透系数相差---倍。() A、20 B、70 C、100 D、50 8、世界上测定原岩应力最深测点已达() A、2000m B、3000m C、4000m D、5000m 9、对于山岭地下工程,一般埋深超过多少米基本上都可以划分为深埋地下工程() A、10 B、50 C、30 D、40 10、地下开挖体得变形和破坏,除于岩体内得初始应力状态和洞形有关外,主要取决。() A、围岩的岩性 B、围岩的结构 C、围岩的岩性及结构 D、围岩的大小

岩石力学试卷

岩石力学试卷 Section A Term Explaination术语解释 1.brittle of rock 岩石的脆性 2.shear strength of rock 岩石的剪切强度 3.in-situ stress 原地应力 4.fracture pressure破裂压力 5.Yoang’s modulus 杨氏模量 6.principal stress主应力 Section B Brief Description简要描述 1.Describe the effective stress principle描述有效应力原理 2.Describe the influence of confining pressure on the deformation and strength characters of rock mechanics描述围压对岩石变形和强度特征的影响 3.Briefly describe the shear strength criterion of Coulomb-Vavier简要介绍Coulomb-Vavier抗剪强度准则4.Describe Brazilian test steps and how to obtai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rock with it 描述巴西实验的步骤,以及如何用它获得岩石抗拉强度 Section C calculations计算题 1.In order to study the strength feature of an sandstone ,we select two samples to do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岩石力学-学生习题1

岩石力学 一、第二章 2.1 判断: 1. 岩石颗粒间联结分为结晶联结和胶结联结两类,一般而言,胶结联结岩石比结晶联结岩石强度高。 3. 岩石颗粒间联结分为结晶联结和胶结联结两类,岩浆岩是胶结联结。 2.2 判断: 1. 岩石重度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岩石力学性质的优劣,通常岩石重度愈大,其力学性质愈差 3. 岩石的重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埋深有关,一般而言,靠近地表岩石重度大,深层岩石重度小。 5. 岩石相对密度是岩石干重量除以岩石体积所的量与1个大气压下4℃纯水重度比值。(×) 7. 岩石的相对密度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相对密度,岩石中重矿物含量越多其相对密度越大。 8. 岩石空隙率越大,岩石中的孔隙和裂隙就越多,岩石的力学性能越差。 9.岩石的吸水率的大小取决于岩石中孔隙数量和细微裂隙数量的多少。 11. 一般而言,岩石孔隙愈大、愈多、孔隙和细微裂隙连通情况愈好,岩石的力学性能愈差。 13. 岩石的饱水率是指岩石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重量的比值百分率。 15. 饱水率反映岩石中裂隙和孔隙的发育情况,对岩石的抗冻性有较大影响。 17. 饱水系数越大,岩石的抗冻性越好。 18. 饱水系数小于91%,岩石可免遭冻胀破坏。) 18. 饱水系数是指岩石吸水率与饱水率比值的百分率。 19. 饱水系数是指岩石含水率与饱水率比值的百分率。 20. 饱水系数是指岩石含水率与吸水率比值的百分率。 21. 饱水系数是指岩石饱水率与吸水率比值的百分率。 选择: 1. 岩石相对密度s G 为: A) w s s Vr W G = B )w s Vr W G = C )w s s s r V W G = D )w s s r V W G = 2. 岩石的孔隙比是指: A )岩石孔隙体积与固体体积的比值; B )岩石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比值; C )岩石孔隙和裂隙体积与岩石体积比值; D )岩石孔隙和裂隙体积与岩石固体体积的比值。 3. 岩石的饱水率sa w 为: A )岩石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干重量比值的百分率; B )岩石在强制状态下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重量比值的百分率; C )岩石吸入水的重量与岩石重量的比值百分率;

矿大岩石力学历年试卷

中国矿业大学2010~2011学年第 2 学期 《矿山岩体力学》试卷(A)卷答案 考试时间:12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名词解释(20分,每题2分) 1、岩体:是由岩块和各种各样的结构面共同组成的综合体。 2、体力:分布在物体整个体积内部各个质点上的力,又称为质量力。 3、结构面:在岩体中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地质界面,这种地质界面称为结构面。 4、岩石的孔隙度:是岩石中各种孔洞、裂隙体积的总和与岩石总体积之比,常用百分数表示,故 也称为孔隙率。 5、岩石的软化系数:是指水饱和岩石试件的单向抗压强度与干燥岩石试件单向抗压强度之比。 6、岩石强度:岩石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破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 7、破坏准则:用以表征岩石破坏条件的应力状态与岩石强度参数间的函数关系,是在极限状态下 的“应力—应力”关系。 8、岩石的弹性:指卸载后岩石变形能完全恢复的性质。 9、岩石的流变性:指岩石在长期静载荷作用下应力应变随时间加长而变化的性质。 10、地应力:指存在于地层中的未受工程扰动的天然应力。也称原岩应力、初始应力。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2分) 1、下列那个不是矿山岩体力学的特点(B ) A)工程支护多为临时结构物 B)只关心岩石在弹性阶段的力学性质 C)工作面不断移动 D)煤岩经常受瓦斯气体作用与影响 2、围压对岩石极限强度(峰值强度)有较大影响,随着围压的增加,岩石的三轴极限强度将(B )A)减小B)增大C)不变D)不一定增大 3、在岩石的室内单轴压缩试验中,对同一岩石试样所进行的试验中,如其余的条件均相同,则下列试样强度最高的是( A ) A)圆柱形试件B)六角菱柱形试件 C)四角菱柱形试件D)三角菱柱形试件 4、岩石的破坏形式不取决于下列哪个(C ) A)岩石的性质与结构面性质

最新岩石力学试卷二及答案

20 ~20 学年第学期级专业试题 学号:姓名: ……………………………………密…………封……………线………………………………… 1、岩石的常用物理指标有哪些?它们与岩石的强度之间大致有什么关系?(5分) 2、现场测定岩体变形指标的试验方法有哪些?(5分) 3、简述水对岩石强度的影响。(5分) 4、影响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主要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5分) 5、什么是岩体初始应力场?岩体内产生应力的原因有哪些?(5分)

20 ~20 学年第学期级专业试题 学号:姓名: ……………………………………密…………封……………线………………………………… 6、何谓喷锚支护,它与传统的老式支护有何区别?(5分) 二、作图题(5分) 什么是岩石的蠕变?试作图说明岩石流变三阶段的特点: 三、填空题: (0.5/空)(共20分) 1、岩石力学是研究岩石的,是探讨岩石对 。岩石力学研究的主要领域可概括为、、。 研究方法主要有、、、。 2、岩石的破坏形式:、、。 3、影响岩石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一般有:、和、、 、、、、、等。 4、格里菲斯理论把岩石看作为有材料,岩石之所以破坏是由于在 引起细小裂隙的发生发展所致。修正的格里菲斯理论则认为岩石破坏除拉

20 ~20 学年 第 学期 级 专业 试题 应力集中所致外,还可以是 引起裂隙沿裂隙长轴方向发生 。 5、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 和泊松比μ,用它们来表示G: λ: 、 K: 。 6、在1=o k 的四周等压地应力场rH v h ==σσ作用下,围岩中的径向应力r σ都 岩体中的初始应力;切向应力θσ则 岩体中的初始应力,在洞壁上达最大值 。由理论上可以证明,开挖洞室的影响范围是 。 7、岩压力是由于洞室开挖后岩体 和 而形成的。由于岩体 而对支护或衬砌的压力,称为“变形压力”;将由于岩体 而而对支护或衬砌的压力,称为“松动压力”。 8、按压力拱理论分析,在可形成压力拱的洞室内,压力拱的高度是 ,洞室顶部的最大垂直压力在拱轴线上大小为 ,洞室任何其它点的垂直山岩压力等于 。 四、选择题:(2/题)(共10分) 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 (A )岩石就是岩体 ( ) (B )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的 ( ) (C )岩体代表的范围大于岩石 ( ) (D )岩石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 ) 2、a.)(42 y xy Rt Rt στ+= ( ) b. )(42 y xy Rc Rt στ+= ( ) c. )(42 x xy Rt Rt στ+= ( ) d. )(42 x xy Rc Rt στ+= ( ) 3、岩质边坡的圆弧滑动破坏,一般发生在( )。 (A )不均匀岩体 (B )薄层脆性岩体 (C )厚层泥质岩体 (D )多层异性岩体 4、计算岩基极限承载力的公式中,承载力系数 主要取决于下列哪一个指标? ( ) (A ) (B )C (C ) (D )E 5、下列关于岩石初始应力的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 )。 (A )垂直应力一定大于水平应力; (B )构造应力以水平应力为主;

高等岩石力学练习题详解

岩体力学习题 1、何谓岩体力学? 谈谈你对岩体力学的认识和看法。 1)岩体力学是力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岩体在各种力场作用下变形与破坏规律的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是一门应用型基础学科。 2)认识和看法:对于岩体力学的认识看法,主要还是体现在其形成发展的过程以及研究对象内容所囊括的重要意义。 岩体力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与岩体工程建设的发展和岩体工程事故分不开的。岩块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地下洞室受天然水平应力作用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下半叶。20世纪初出现了岩块三轴试验,1920年,瑞士联合铁路公司采用水压洞室法,在阿尔卑斯山区的阿姆斯特格隧道中,进行原位岩体力学试验,首次证明岩体具有弹性变形性质。1950~1960年,岩体力学扩大了应用范围,从地下洞室围岩稳定性研究扩展到岩质边坡和地基岩体稳定性研究等。1957年,法国的J.塔洛布尔著《岩石力学》,从岩体概念出发,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岩体力学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方法及其在水电工程上的应用。至50年代末期,岩体力学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60年代以来,岩体力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对不连续面力学效应和岩体性能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成果和发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离散元法先后被引入,岩体中天然应力量测的加强与其分布规律不断被揭示。 岩体力学的理论基础直接来源于弹塑性力学,同时也包含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方面的知识,只是研究对象细化到了岩土体这一材料上,故而其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大量岩体工程的开展必须要保证其既安全稳定又经济合理,所以要通过准确地预测工程岩体的变形与稳定性、正确的工程设计和良好的施工质量等来保证。其中,准确地预测岩体在各种应力场作用下的变形与稳定性,进而从岩体力学观点出发,选择相对优良的工程场址,防止重大事故,为合理的工程设计提供岩体力学依据,是工程岩体力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和任务。岩体力学的发展是和人类工程实践分不开的。起初,由于岩体工程数量少,规模也小,人们多凭经验来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岩体力学问题。因此,岩体力学的形成和发展要比土力学晚得多。随着生产力水平及工程建筑事业的迅速发展,提出了大量的岩体力学问题。诸如高坝坝基岩体及拱坝拱座岩体的变形和稳定性;大型露天采坑边坡、库岸边坡及船闸、溢洪道等边坡的稳定性;地下洞室围岩变形及地表塌陷;高层建筑、重型厂房和核电站等地基岩体的变形和稳定性;以及岩体性质的改善与加固技术等等。对这些问题能否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将会对工程建设和生产的安全性与经济性产生显著的影响,甚至带来严重的后果。 2、何谓岩块、岩体? 试比较岩块与岩体,岩体与土有何异同点? 1)岩块:指不含显著结构面的岩石块体,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 2)岩体:指在地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由岩块和结构面网络组成的,具有一定的结构并赋存于一定的天然应力状态和地下水等地质环境中的地质体,是岩体力学研究的对象。 3)岩块与岩体:岩块是构成岩体的最小岩石单元体,岩体包含岩块; 岩体与土:土不具有刚性的联结,物理状态多变,力学强度低等,因而也不具有岩体的结构面。 3、何谓岩体分类? RMR 分类和Q 分类各自用哪些指标表示? 怎样求得? 1)岩体分类:在工程地质分组的基础上,通过对岩体的的一些简单和容易实测的指标,将工程地质条件与岩体参数联系起来,并借鉴已建的工程设计、施工和处理等方面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对岩体进行归类的一种方法。

岩石力学作业

岩石力学习题 第一章绪论 1.1 解释岩石与岩体的概念,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1.2 岩体的力学特征是什么? 1.3 自然界中的岩石按地质成因分类可分为几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1.4 简述岩石力学的研究任务与研究内容。 1.5 岩石力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第二章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2.1 名词解释:孔隙比、孔隙率、吸水率、渗透性、抗冻性、扩容、蠕变、松弛、弹性后效、长期强度、岩石的三向抗压强度 2.2 岩石的结构和构造有何区别?岩石颗粒间的联结有哪几种? 2.3 岩石物理性质的主要指标及其表示方式是什么? 2.4 已知岩样的容重=22.5kN/m3,比重,天然含水量,试计算该岩样的孔隙率n,干容重及饱和容重。 2.5 影响岩石强度的主要试验因素有哪些? 2.6 岩石破坏有哪些形式?对各种破坏的原因作出解释。 2.7 什么是岩石的全应力-应变曲线?什么是刚性试验机?为什么普通材料试 验机不能得出岩石的全应力-应变曲线? 2.8 什么是岩石的弹性模量、变形模量和卸载模量?

2.9 在三轴压力试验中岩石的力学性质会发生哪些变化? 2.10 岩石的抗剪强度与剪切面上正应力有何关系? 2.11 简要叙述库仑、莫尔和格里菲斯岩石强度准则的基本原理及其之间的关系。 2.12 简述岩石在单轴压力试验下的变形特征。 2.13 简述岩石在反复加卸载下的变形特征。 2.14 体积应变曲线是怎样获得的?它在分析岩石的力学特征上有何意义? 2.15 什么叫岩石的流变、蠕变、松弛? 2.16 岩石蠕变一般包括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点? 2.17 不同受力条件下岩石流变具有哪些特征? 2.18 简要叙述常见的几种岩石流变模型及其特点。 2.19 什么是岩石的长期强度?它与岩石的瞬时强度有什么关系? 2.20 请根据坐标下的库仑准则,推导由主应力、岩石破断角和岩石单轴抗压强度给出的在坐标系中的库仑准则表达式,式中。 2.21 将一个岩石试件进行单轴试验,当压应力达到100MPa时即发生破坏,破坏面与大主应力平面的夹角(即破坏所在面与水平面的仰角)为65°,假定抗剪强度随正应力呈线性变化(即遵循莫尔库伦破坏准则),试计算: 1)内摩擦角。 2)在正应力等于零的那个平面上的抗剪强度。

(完整版)岩石力学题第二章习题

一、习题1 、B 2 、D 1.1岩石与岩体的关系是()。 (A)岩石就是岩体(B)岩体是由岩石和结构面组成的 (C)岩体代表的范围大于岩石(D)岩石是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1.2大部分岩体属于()。 (A)均质连续材料(B)非均质材料 (C)非连续材料(D)非均质、非连接、各向异性材料 2.1岩石的弹性模量一般指()。 (A)弹性变形曲线的斜率(B)割线模量 (C)切线模量(D)割线模量、切线模量及平均模量中的任一种 2.2岩石的割线模量和切线模量计算时的应力水平为()。 (A)B、(C)(D) 2.3由于岩石的抗压强度远大于它的抗拉强度,所以岩石属于()。 (A)脆性材料 (C)坚硬材料(D)脆性材料,但围压较大时,会呈现延性特征 2.4剪胀(或扩容)表示()。 (A)岩石体积不断减少的现象 (C)裂隙逐渐涨开的一种现象(D)岩石的体积随压应力的增大逐渐增大的现象2.5剪胀(或扩容)发生的原因是由于()。 (A)岩石内部裂隙闭合引起的(B (C)岩石的强度大小引起的(D)岩石内部裂隙逐渐张开的贯通引起的 )。 (A)而增大(B)而减小(C)保持不变(D)会发生突变 2.7劈裂试验得出的岩石强度表示岩石的()。 (A)抗压强度(B)抗拉强度(C)单轴抗拉强度(D)剪切强度 )。 (A)拉应力引起的拉裂破坏(B)压应力引起的剪切破坏 (C)压应力引起的拉裂破坏(D)剪应力引起的剪切破坏 2.9格里菲斯强度准则不能作为岩石的宏观破坏准则的原因是()。 (A)它不是针对岩石材料的破坏准则 (B)它认为材料的破坏是由于拉应力所致 (C (D)它没有考虑岩石中的大量身长裂隙及其相互作用 2.10岩石的吸水率是指()。 (A (B)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干重量之比 (C)岩石试件吸入水的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 (D)岩石试件天然重量和岩石饱和重量之比 0.72,则该岩石()。(A)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不良(B)软化性强,工程地质性质较好 (C)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较好(D)软化性弱,工程地质性质不良 2.12当岩石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且比较大的时候,一般应将岩石考虑为()。 (A)弹性体(B)塑性体(C)弹塑性体(D)完全弹性体 2.13在岩石抗压强度试验中,若加荷速率增大,则岩石的抗压强度()。

岩石力学习题库及答案

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各向异性:岩石的全部或部分物理、力学性质随方向不同而表现出差异的性质。 2、软化系数:饱水岩样抗压强度与自然风干岩样抗压强度的比值。 3、初始碎胀系数:破碎后样自然堆积体积与原体积之比。 4、岩体裂隙度K:取样线上单位长度上的节理数。 5、本构方程:描述岩石应力与应变及其与应力速率、应变速率之间关系的方程(物理方程)。 6、平面应力问题:某一方向应力为0。(受力体在几何上为等厚薄板,如薄板梁、砂轮等) 1.平面应变问题:受力体呈等截面柱体,受力后仅两个方向有应变,此类问题在弹性力学中称为平面应变问题。2.给定载荷:巷道围岩相对孤立,支架仅承受孤立围岩的载荷。 3.长时强度:作用时间为无限大时的强度(最低值)。 4.扩容现象:岩石破坏前,因微裂隙产生及内部小块体相对滑移,导致体积扩大的现象 5.支承压力:回采空间周围煤岩体内应力增高区的切向应力。 1.平面应力问题:受力体呈等厚薄板状,所受应力为平面应力,在弹性力学中称为平面应力问题。 2.给定变形:围岩与母体岩层存在力学联系,支架承受围岩变形而产生的压力,这种工作方式称为给定变形。 3.准岩体强度:考虑裂隙发育程度,经过修正后的岩石强度称为准岩体强度。 4.剪胀现象:岩石受力破坏后,内部断裂岩块之间相互错动增加内部空间在宏观上表现体积增大现象。 5.滞环:岩石属滞弹性体,加卸载曲线围成的环状图形,其面积大小表示因内摩擦等原因消耗的能量。 1、岩石的视密度:单位体积岩石(包括空隙)的质量。 2、扩容现象:岩石破坏前,因微裂隙产生及内部小块体相对滑移,导致体积扩大的现象。 3、岩体切割度Xe:岩体被裂隙割裂分离的程度: 4、弹性后效:停止加、卸载,应变需经一段时间达到应有值的现象。 5、粘弹性:岩石在发生的弹性变形具有滞后性,变形可缓慢恢复。 6、软岩(地质定义):单轴抗压强度小于25MPa的松散、破碎、软弱及风化膨胀类岩石。 1.砂土液化:饱水砂土在地震、动力荷载或其它物理作用下,受到强烈振动而丧失抗剪强度,使砂粒处于悬浮状态,致使地基失效的作用或现象。 2.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能力有所增强的效应。 3.卓越周期: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经过各种不同性质的界面时,由于多次反射、折射,将出现不同周期的地震波,而土体对于不同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的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对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突出、明显,这种被选择放大的波的周期即称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 4.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所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5.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性质、地质结构、水文地质、物理地质现象和天然建筑材料六个方面。 6.滑坡:斜坡岩土体在重力等因素作用下,依附滑动面(带)产生的向坡外以水平运动为主的运动或现象。 7.振动液化:饱水砂、粉砂土在振动力的作用下,抗剪强度丧失的现象。 8.卓越周期:岩土体对不同周期的地震波有选择放大作用,某种岩土体总是以某种周期的波选择放大得尤为明显而突出,这种周期即为该岩土体的卓越周期。卓越周期的实质是波的共振。 9.混合溶蚀效应:不同成分或不同温度的水混合后,其溶蚀性有所增强,这种增强的溶蚀效应叫做混合溶蚀效应。 10.基本烈度:指在今后一定时间(一般按100年考虑)和一定地区范围内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遇到的最大烈度。它是由地震部门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及地区地震地质条件等的综合分析给定的,对一个地区地震危险性作出的概略估计,作为工程抗震的一般依据。 11.活断层:是指目前正在活动着的断层,或是近期曾有过活动而不久的将来可能会重新活动的断层。 12.水库诱发地震:是指由于人类修建水库工程,水库蓄水所引起的地震活动,称为水库诱发地震。 13.崩塌:斜坡岩土体中被陡倾的张性破裂面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体并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跳跃而下,这种现象或运动称为崩塌。 二、填空题: 1、矿物、结构、构造是影响岩石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三个重要因素。 2、已知岩石的孔隙率为5%,则其孔隙比为0.053。 3、岩石在不同的应力作用下,其极限强度的大小满足抗剪强度>抗拉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