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精品课件(含视频)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共20张PPT)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公元前二二一年, 秦王嬴政大一统; 定都咸阳称皇帝, 建立中央集权制。 中央丞相和太尉, 御史大夫辅皇帝; 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十六郡始设置。 统一货币度量衡, 小篆成为规范字。
焚书坑儒搞专制, 古代文化受损失。 北拒匈奴修长城, 南统越族开灵渠。 西起临洮至辽东, 万里长城称奇迹。 秦朝疆域广又大, 东到东海西陇西, 北从长城到南海, 疆域四至勿忘记。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二、巩固统一
思考:国家统一了, 现在威风了。但是, 这么大的国家该怎 么治理呢?给朕想 想办法!
政治上:确立பைடு நூலகம்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制、诏

皇帝独尊
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御 史
事 尉 政相 察大

郡(守)
县(令或长)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地郡
方县
君 主 专
行制 政的 的实 基行
制 本,
模开
中 央
式 。
创 了

集后
权历


政治上: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试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并填表
项目
最高统治者 称呼
最高统治者 权力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42021/9/42021/9/42021/9/49/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4日星期六2021/9/42021/9/42021/9/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42021/9/42021/9/49/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42021/9/4September 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42021/9/42021/9/42021/9/4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

2024年秋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秦统一中国(课件)

统一文字 统一货币
巩固统一的 统一度量衡
措施
统一车轨、修路开渠 修筑长城
课堂练习
1. 秦朝建立的时间是 ( D )
A.公元前260年 C.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356年 D.公元前221年
2. 下列各项属于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是( A )
①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②丞相分管行政
③太尉分管军事 ④御史大夫分管监察
料,说一说:圆形方孔为什么成为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
形制?
从制造上来说,圆形方孔钱中间的方 孔可以固定在模具上,便于加工整治,打 锉毛边。从使用上来说,圆形的边缘不易 磨损;铜钱中间的孔也为携带和计数提供 了便利。
结构梳理
背景
秦灭六国 过程
意义
皇帝制度
秦统一 建立中央集 中央 三公九卿制度
中国
权制度 地方——废分封、行郡县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目标导航
1. 了解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 掌握秦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 3. 理解秦朝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交通、军事
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认识到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和人民的愿望,
是历史的进步。
新课展开
一、秦灭六国
1.秦灭六国前的社会形势:
皇权 成为秦王朝政治 独尊 制度的基本特征。
“天下之事无小大
皇帝 权力高度集中的
皆决于上”
至上 标志。
“朕为始皇帝。后世 以计数,二世三世至 于万,传之无穷。”
“家天下”的皇位 皇位 继承制是君主权力 世袭 集中的另一体现。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文化上:统一文字
小篆
文字的统一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 课件(共23张PPT)
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地方 上建立郡县制。
中央设三公,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组成
地方推行郡县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太 尉 丞 相 御 史 大 夫中央政府
(掌管军事) (掌管行政) (掌管监察)



郡(守)

地方政府
县(令或长) 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比较周朝和秦朝的有关制度
项目
周朝
秦朝
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王
皇帝
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周天子在名义 皇权至高无上 上是天下共主
统治地方的行政制度 建立 分封制 建立郡县制
1、分封制实施的时期是奴隶制时代,郡县制实施的时 期是封建制时代。
2、分封制中的诸侯王世袭,权力很大,呈发展膨胀趋 势。郡守县令都是朝廷直接任命,受皇权制约较强。
3、分封制易导致国家分裂,郡县制有利国家统一。 4、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国家的进步。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的统一
(1)时间: 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2)人物:赢政 (3)都城:咸阳
灭六国的历史意义 (1)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 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 (2)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 趋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措施
皇权至高无上,“始皇帝”——秦始皇
材料二: 秦朝行政体系示意图(见图三)
(1)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据材料一,指出”秦王“的 历史贡献。 秦始皇(嬴政) 秦统一中国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指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 分别指出其历史影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精品课件(共28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精品课件(共28张PPT)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你看到了什么?
战国形势图
春秋初期 形势图
战国形势图
找不同 找共性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废除井田制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
开阡陌,急(重视)耕战之赏, 奖励耕战 ……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 始皇,遂并天下。
国富
——《汉书· 食货志上》
1.这里涉及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统一:部分联成整体,分歧归于一致;
一致的,整体的,单一的。
——《现代汉语字典》
材料研读
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
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说文解字》 (1)材料中反映了秦统一前哪些方面的“异”? (2)这些方面的“异”对于国家发展会有什么 影响?请选择一方面来谈。
材料研读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里耶出土的秦律竹简 里耶出土半两
长城一带
陇西 东海
南海
谢谢!
铜量
八斤铜权 秦诏版
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 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 疑者皆明壹之。 ——秦诏版文
里耶出土的秦律竹简 里耶出土半两
活动三:史料证据手拉手
铜量
八斤铜权 秦诏版
廿六年皇帝尽并 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 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 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 疑者皆明壹之。 ——秦诏版文
专 制 主 义
廷 尉
典 客
宗 正
郡(守)
治 粟 内 史
地方政府
县(令) 县(令)
亭 里

中 央 集 权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不)能改矣, 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 分之为县,俾(bǐ使)才可长民者(管理百姓 的人)皆居民上(登上统治地位),以尽其才, 而治(掌握)民之紀(法律),亦何为而非(不 是)天下之公乎? ——王夫之《读通鉴论· 卷一》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共39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共39张PPT)
(2)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 币,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 的交流。 (3)统一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4)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加强了各地的 交通往来
统一文字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小篆)
(隶书)
度[长度]
量[容积]
中国农业银行 [重量]

圆形方孔钱
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 秦一尺约今23.1cm 量---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 秦一升约今202ml
2、秦始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不包括
A.加强皇权 B.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C.统一道路的宽窄 D.实行分封制
3、秦朝开创了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的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刀形币 C.铲形币 B.蚁鼻钱 D.圆形方孔钱
8*23.1=184.8(厘米) 400*0.5=200(斤)
分析中国古代历史朝代表,体会中国历史发展主流
国家状态 朝代名称பைடு நூலகம்
秦 汉
朝代起止时间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 公元前206—公元220
合计时间
统一
隋 唐
元 明 清 三国两晋南北 朝时期
公元581—公元618 公元618—公元907
公元1260—公元1368 公元1368—公元1644 公元1644—公元1911 公元220—公元589
(2)修筑长城: ①目的:北击匈奴
②起止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辽东
咸阳
临洮
郭沫若:与长城 南北相呼应,同 为世界之奇观。
灵渠
畅未来
一马平川
三、秦的疆域
长城一带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秀课件

部编本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优秀课件

核心:郡守县令等 由皇帝直接任免
意义: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三 老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亭长 亭 里正 里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
目的: 巩固统治 性质: 古代重要的地方 行政制度
分封制 郡县制
不同点:
官员产生 方式 划分标准 影 响
世袭产生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易形成分裂割据
皇帝任免 按地域划分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 课
秦统一中国
夷平六国,统一称霸 高高在上,诸君看吧 国计掌中,功高孤家 朕之江山,美好如画 秦灭六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的疆域四至
学习目标
• 1识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史实, 了解其重要意义 • 2、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 的具体内容。 • 3、认识秦的统一符合历史发展潮 流
一、秦灭六国(夷平六国,统一称霸)
……想当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成 为秦国最强的对手,长平之战,生死 抉择,秦巧使离间计,赵军四十多万 成白骨…… 朕13岁登基,22岁亲政,奋六世 之余烈,十年征战,亡六国之诸侯, 谁人战绩高过孤家? 众爱卿讲讲朕成就霸业的原因有哪 些呀?
小组讨论 代表发言
嬴政(秦王)
文化方面:书同文
小篆 隶书
秦《绎 山刻石》
秦统一后废除各国的文字,将李斯整理的笔划比较简单的小 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使用。以后民间流行笔划更为简单 的隶书。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使不同地
域的人们能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交通方面:车同轨
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
影响:加强了对全国的军 事控制和发展了交通事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精品课件
(1)内容:①确立皇帝制度; ②中央三公九卿;(三公名称及职责) 皇帝 ③地方郡县制度 ①皇权至上,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 三公 (2)特点:②地方绝对服从中央;(“强干弱枝”) 郡县 ③皇帝直接任免
(3)影响: ①巩固统一; ②加强了对人民统治,恶化了人民的处境
阅读《史记· 秦始皇本纪》里记录秦统一六国后群臣进行的一场宫 廷辩论: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镇 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延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 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 一统,皆为郡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 哉!廷尉议是。” ①王绾与李斯争论的焦点是什么?
嬴政(前259—前210) 秦第34代君主 赵正 9年孤独生活 13岁即位(前247年) 21岁亲政(前239年) 软禁太后 逼死吕不韦 统一全国 第四次巡游病死(前210年)
吕不韦像
一、秦统一六国
1、过程: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①先灭弱韩:前230年
②离间灭赵:前228年
4、统一的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 局面,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 了基础,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
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 安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 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二、建立集权统一国家(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 毛泽东诗词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21张PPT)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课件(共21张PPT)
3、地方行政制度
太 尉 皇帝 丞 相 御 史 大 夫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行政长管称郡守;郡下设县,长官称县令 或县长。 郡县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县以下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最高统治者
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 权力,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 中央政府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异同点。
项目 划分原则 政治制度 分封制 血缘关系 奴隶制 世袭 郡县制 地域 封建制 不世袭(皇帝任免)

同点
官员产生
与中央关系 影响
相对独立 容易出现地方割据,
分裂国家
直属中央管理 地方服从中央,有利于国家
统一
共同点
都是地方行政制度;根本目的都是巩固统治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长城的修筑抵御了匈奴的进攻,巩固 了北边边防,保护了中原生产的发展,是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象征。
长城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东 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 海 的封建国家,也是当 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南海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请问材料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 施?有什么意义?
君 主 专 制
(军事) (行政)
(监察)

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地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县
中 央 集 权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文化、经济、交通统一)
措施
文化
统一文字 隶书 小篆
作用
经济
交通
军事
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 推行,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 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 流与发展。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 统一货币 有利于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圆形方孔半两钱 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便利了经济的发展。 统一度量衡 统一车辆和道路宽窄 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沟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了南 开凿灵渠 北的水运交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立中央集权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至 高无上,总览全国军政大权。
秦始皇像
三皇皇:天皇 地皇 泰皇 五帝帝:黄帝 颛顼 帝喾 尧 舜
确立中央集权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君 主

太 丞 御史

尉 相 大夫
中央政府

郡(守) 县(令)
郡县制
地方政府
央 集 权
确立中央集权
思考:秦统一前秦国以外的地方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地 方,郡县制与之比较有何不同?
作用: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 通八达
交通方面
开凿灵渠
作用:便利 了南北的水 运交通
军事方面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辽东
临洮
灭六国后,开拓边疆。
长城一带
陇西 咸阳
东海
南海
课堂小结: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第九课
秦统一中国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学习目标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1、了解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史实; 2、掌握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 3、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4、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3、经过:
统一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楚 秦灭六国的进程


新课讲授
4、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5、意义:
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 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的封建国家。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焚书坑儒”。 1、焚书----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准许留下有关医药 、占卜和种植的书,其他都要烧掉。2、坑儒-----再有 议论儒家诗书的都要判处死刑,后把暗中批评他的一批 儒生,在咸阳活埋。
经济方面
韩赵魏 布币
统一货币
楚贝币
统一度量衡
度[长度]
量[容积]
圆形方孔钱
衡[重量]
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交通方面
统一车轨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 ,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修筑了驰道、直道等 统一规格的道路。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的使 用效率,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 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
车轨
车子两轮间 的距离。
新课讲授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钱 币
1、文化上:
统一文字 命丞相李斯等人划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小
篆,作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经济上:
(1)统一货币 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
国流通;
(2)统一度量衡 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制度,所有度量衡 器由国家统一监制。
02
知道秦的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 统一的措施(重点)
03
了解秦统一中国对后世的影响 (难点)
自学指导 带着问题认真阅读P42-45,用笔划出关键词
01 找找秦统一六国的条件、时间和意义
02 概括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相关内容 (中央、地方)
03 归纳秦为巩固统一在经济、文化、交 通、军事等方面采取的措施
新课讲授
(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丞
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


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

由朝廷直接任免。郡县制
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
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
模式。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皇帝
最高统治



太 尉Leabharlann 军 事御史 大夫监 察
中央政府
专 制 中 央 集


地方政府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战国末期,秦国如秋风扫 落叶般横扫六国,即将实现 统一中国大业。这时,赵国 刺客“无名”为了阻止秦国 灭赵,决定刺杀秦王嬴政。 而就当刺杀计划顺利进行之 时 ,同样身为赵国刺客的“ 残剑”却希望刺客“无名” 放弃刺杀秦王,以使秦国能 够统一天下,其中有何缘由 呢?
视频:《英雄》
学习目标
01
掌握秦统一全国的基本史实(重 点)
郡县制 分封制
通过郡县制皇帝和朝廷牢牢控制治全国各地的权力,并把 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郡县制的 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思想文化
统一文字
作用:使政令能够在全 国顺利推行,也使不用 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 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与发展
小篆
隶书
知识拓展
焚书坑儒
课程导入
朗读古诗,从古诗中,同学们 能得出哪些信息?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李白
新课讲授
一、秦灭六国
灭韩
1、背景和原因:
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安定;
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超过东方六国;
秦王嬴政招募人才等,积极策划。
2、时间: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
新课讲授
二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1、 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军 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
(2)在中央设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治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 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
新课讲授
国家统一对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 文化交流有什么好处?
讨论
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 利于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
有利于各民族间经济的相互联系和发展;
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经济才能发展,国 家才能繁荣昌盛。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 | 上册
问题思考
说说秦能够灭六国的原因?
①战国时期连年征战,影响了经济和社会稳定,人民渴望 和平; ②商鞅变法为秦的统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③秦王嬴政雄才大略,任用贤才。
公元前221 年
定都咸阳
合作探究
说说秦统一六国产生了哪些意义?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 的新局面; ②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③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顺应历史发 展的趋势和潮流
一、秦灭六国 1、原因: 2、意义: 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中央:丞相、御史
大夫、太尉;地方:郡县制)
2、思想文化:统一文字(小篆)
3、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度量衡 4、交通:统一车轨、修筑灵渠
5、军事: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统一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