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重庆市县级优课)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第九课2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识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含义、地位及其主要意义。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学会从复杂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重点难点】1、重点: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矛盾分析法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难点: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问题情境1:讲述《袋鼠与笼子》的故事有一天,动物管理员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10米加高到20米。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笼子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到30米。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大为紧张,决定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50米。
又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
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问题探究1:用哲学的观点分析为什么管理员的做法不能制止袋鼠多次跑出笼子?生讨论回答(略)二、情景分析合作探究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主次矛盾辨证关系原理师结合故事分析归纳:人们常说:牵牛要牵牛鼻子,做事要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然后抓住关键下手。
故事中关门是关键,是主要矛盾,加高笼子是次要的。
如果始终不关门而只是一味地加高笼子,袋鼠仍然会跑出来,这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并引出以下问题: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二者的关系如何?问题情境2: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低级阶段。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改)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全面的、一分为二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坚持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结合自身的高二生活来体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相互统一,能够运用哲学观点来认识自我,养成全面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师:这些格言给怎样共同的哲学感悟?
学生欣赏格言,通过思考回答问题
、
通过《格言欣赏》让学生放松身心,自觉进入课堂,并检验学生对上一节课矛盾的概念理解是否到位,并呼应本课课题《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在格言中我们看到了善恶、有为无为、言教和身教。有善就有恶,有为就有无为,有言教就有身教……,当然善是相对于恶而存在的,有为师相对于无为而存在的,言教是相对于身教而存在的,他们彼此都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所以体现出来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2)因为马云意识的只有在众多机会中抓住重点,抓住主要矛盾才能够抓住商机,谋求企业发展。
学生通过投影仪展示的答案,来检验自己是否回答的正确。
思考回答
1.那么依照马云说说机会只能抓一个,抓一只兔子,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不用再寻找更多机会了?为什么?
学生回答:
并不意味着我们不再寻找其他机会,因为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转化,所以在抓住一只兔子的同时,也要统筹兼顾其他机会。
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谈一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对立和统一的观点。
书写标题: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二、课堂自主学习
师:请同学们进入
课堂自主学习阶段:
1.齐读导学案考纲要求、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案(新人教必修4)第九第二框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主次矛盾的含义,矛盾主次方面的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主次矛盾的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能力目标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学会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应特别注意逐步提高学生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待人和事,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既是一个思维方法问题,也是一个道德问题、觉悟问题。
【重点和难点】1、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教学过程】【学习过程】【导学设计】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探究问题:在学校工作中,主要有三项工作任务,一是教学,二是后勤供应,三是行政管理。
思考:(1)以上三个矛盾中,哪个矛盾之主要矛盾?为什么?(2)学校工作能否只注重教学,忽视其他问题?为什么?1、含义:主要矛盾次要矛盾2、联系:3、方法论: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着重把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二、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含义及其辩证关系探究问题:俗话说:“多无足赤,人无完人”。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1、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2、联系:3、方法论:我们看问题,既要着重把握矛盾的,要抓住主流,又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
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1、理论依据:2、含义:坚持两点论坚持重点论3、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关系:4、反对的错误倾向:四、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2、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3、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⑴⑵【巩固提升】【学习过程】【导学设计】一、选择题1.所谓主要矛盾,是指( )A.急需解决的矛盾B.新出现的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矛盾D.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2.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教学设计思路】遵循从个别到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认识顺序,以和学生密切相关的教育为贯穿全课的主线,以《探索.发现》现场版为授课形式,实现哲学生活化、哲学人文化的新课标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2、教学难点: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去处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和谐。
2、能力目标:使学生初步形成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分析和解决各种矛盾的能力,学会从错综复杂的事物中抓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能力。
3、知识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四、【教学方法】讨论法、师生平等对话五、【教学手段】多媒体、讲授。
六、【教学过程】(引子)mover长清一中各个社团活动及其他活动照片;背景音乐竹笛曲《雪中莲》(课前3分钟)师:首先,感谢咱们学校小记者团拍摄的咱们长清一中的漂亮照片让我没来之前就感受到了咱们长清一中的美,大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
我想借用大师罗丹的话:哲学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哲学,而是缺少发现。
今天,这儿就是《探索.发现》节目的演播现场,我也过一把主持瘾,担任《探索.发现》节目的主持人,大家就是节目现场的嘉宾,等一会《探索.发现》片头曲吹哨声响后咱们就模拟进入节目的演播现场,好吗?[导入]:上课铃响起师:大家好,欢迎来到《探索.发现》现场,我是连晓芹。
因为今天到场的嘉宾是学生,所以,我们今天《探索.发现》的主题就围绕教育来进行。
师:大家先来看一张照片。
你对照片中的这个人的第一印象是什么?生:答师:他个头不高,既不帅也不酷,看外表属于那种扎在学生堆里就找不着的人。
大家再来看对他的一个简介。
现在大家对他的印象应该深刻了吧?生:答师:大家想不想听听他成功的原因?(投影)视频。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二 、 学 过 程 教
所接受 , 说明不同民族 的文化 具有共性 , 以② 项正确 ; 所 ③项 不符合题 意 ,
材料并未体现矛盾的斗争 性与统一性 的关 系; 尊重文化 的 多样性 , 要认 就 同本 民族文化 。 尊重其他 民族 文化 , 求同存异 , 和谐相 处, 以尊重 文化 的 所
各 有其 特 点 。
据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统计 , 截至 2 1 年 1 0 1 2月底 , 我国微 博用户达到
有省、 自治 区、 直辖市和特别行政 区。微博在 多起公共事件和公 共讨论 中, 充分展现其及时传播信息、 捷发布言论 和反馈舆情 的功能 。对此有 网民 快
同一事物 的矛盾在不 同发展 阶段各有 不同的特 点 ; 其三 , 事物 矛盾的双 方 2 5亿 。 . 占网民总数的4 . % 。 87 政府部 门通过认证的新浪微博覆盖了全国所
在 全 书 中处 于 十 分 重 要 的 地 位 。 1 主要 内容 及 解 析 .
3 统一的认识 方法 。板书 : . ( ) 点论 1两
( 重 点论 2) ( 反对一点论和均衡论。 3)
巩 固新课回顾本节课 的知识结构 , 出重点、 点。师问 : 节课 我们 突 难 这 学习什么?请同学们在本子上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体 系列 出。
事物。 2 教 学 难 点 . 在 本 节课 的 教 学 中 . 生 可 能 遇 到 的 问题 是 难 以 区 分 主 次 矛 盾 、 盾 学 矛 主 次 方 面 及 其 方 法 论 的 运 用 , 生 这 一 问 题 的 原 因是 二 者 有 相 似 的概 念 。 产 要 承 认 文 化 的 同一 性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导入一:1、“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2、学习经常要求抓住重点。
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把握主要矛盾,解决主要矛盾。
)一、主、次矛盾的知识讲解。
(导入2分钟,知识讲解5分钟)(1)主次矛盾的含义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次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存在的前提条件: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A.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第二次国内革命时,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次要矛盾是民族矛盾等抗战后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矛盾是次要矛盾B.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原理及方法论:主次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①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②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即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3)学以致用:下列作法体现或违背了什么原理或要求A.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主次、抓不住重点、中心B.荷花好看也要绿叶相扶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也有影响,不能忽视C.牵牛要牵牛鼻子要抓住主要矛盾,抓住重点和关键D.擒贼先擒王要抓住主要矛盾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知识讲解。
(5分钟)1、含义: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
2、关系:①相互排斥②相互依赖、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注意: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3、矛盾的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两者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1)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要求我们看问题要抓住主流。
(2)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矛盾的主要方面。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教学设计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一、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3.9 运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事物自身“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理解矛盾分析方法的普遍意义,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解决问题抓住主要矛盾。
“祸福相倚”与“得失转化”的有关事例,揭示了对立统一关系。
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讨论生活中的实例,并说明其普遍意义。
“牵牛要牵牛鼻子”蕴涵着抓主要矛盾的观点。
¨“对症下药”“因地制宜”等蕴涵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撰文:《矛盾论》读后感。
【地位解析】本框内容是《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第二框。
本框所探讨的矛盾分析方法——作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可以说是整个矛盾观的归宿,整个辩证法的核心,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矛盾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于此,整个唯物辩证法就完整地呈现给我们: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告诉我们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接着上一单元侧重从方法论角度,继续回答“如何正确看待我们周围的世界?”因此,在全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智慧,全员全程参与教学过程,每个人成为课堂的主人。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反对形而上学对矛盾的抹煞和否定。
学会用矛盾的观点,坚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信心;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教学难点:如何区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案

课堂探究:
(1)在辽沈战役中存在哪些矛盾?
(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在锦州?
(3)辽沈战役的胜利在哲学上说明什么问题?
进入新课:
(1)在辽沈战役中,毛泽东提出先攻打锦州,这是夺取辽沈战役胜利的关键。
因为锦州是通向关内咽喉又是敌军关内外,陆海空联结的总枢纽,还是敌军唯一在陆上物资补给基地。
其哲学依据是复杂事物中,主次矛盾关系原理。
创设情境二:
课堂探究:
1、你如何理解“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句话?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请结合自己实际,谈谈你想法。
、三峡工程利弊分析
本堂课用学生历史课上学习的辽沈战役等实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选材典型,环节精巧,教法灵活,活动充分,体现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特点。
教学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同学们的创造热情,通过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的学习与探索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是非常难理解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多体验和感悟,才能真正理解、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本节知识理论性较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这两个概念极易混淆,
学生难理解。教学中结合学生自身的困惑,引发学生探究问题,通过师生对
话,组织探究活动。与学生实际相结合,并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让学生主动
参与到情境当中,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探究分析,分析一个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理解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2.能力目标
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矛盾分析法来认识和解决问题,避免思维片
面性和行动的盲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信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来正确地
看待自己和他人。
三、教学难点、重点
两点论和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四、教学课时
两课时。
五、教学策略
情景陶冶式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协作式教学策略、探究式教学策
略。
六、教学过程
复习旧课
1.什么是矛盾?
2.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
3.什么是矛盾的特殊性?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总结:既然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具有特殊性,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
探讨如何用矛盾的观点正确看待我们个人的问题。
导入新课
情景一:多媒体展示视频 《长寿湖旅游行协2016宣传片》
探究一:我区生态游打造还是相当成功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在众多
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中,哪个因素最为关键?各因素之间又有何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资金不足作为主要矛盾,与其他矛盾又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
提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概念,展示“主次矛盾关系示意图”,结合长
寿湖生态游中存在的诸多矛盾分析主次矛盾的关系。
探究2:请运用探究1中得出的结论,为我区的生态旅游业发展提出哲学
建议。
方法论:(1)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2)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想一想:体现这两个方法论的名言警句
学生思考回答
讨论:你认为应如何合理安排学习与生活?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学习是主要矛盾,其他是次要矛盾,应集中力量抓好学习,但
也不能忽视娱乐等次要矛盾。
情景二
我国生态旅游业的作用(利弊)
探究3: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红色旅游业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