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肺胀中医护理学方案计划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护理方案

中医内科护理方案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 穴。
3.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 盲等穴。
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离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 罗音最明显处。
5.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6.遵医嘱中药雾化。
6
编辑版ppt
(二)喘息、气短
1.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 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中医内科护理方案
1
编辑版ppt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 定期)
2
编辑版ppt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 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 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 舌苔薄白或腻。
(二)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 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 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 舌质淡、舌苔白。
2.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 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 听音乐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 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 天突等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7
编辑版ppt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 肺、皮质下等穴。
3
编辑版ppt
(三)肺肾气阴两虚证 :喘息,气短,动则加 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 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 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
4
编辑版ppt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咳嗽、咳痰 (二)喘息、气短
5
编辑版ppt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优秀PPT资料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优秀PPT资料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三焦、胰、交感、神门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足三里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足三里等穴。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膏方:宜早晨和晚上睡前空腹温水调服,服药期 间避免油腻、海鲜、辛辣之品,戒烟、限酒,忌食萝卜、忌 饮浓茶。感冒、咳嗽痰多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暂停服用。 膏方开启后应冷藏(其他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2.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3.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4.拔火罐(详见附录2)。 5.中药离子导入(详见附录2)。 6.中药泡洗(详见附录2)。 7.艾灸(详见附录2)。 8.中药雾化(详见附录2)。
(三)五音疗法 宜选用商调、羽调音乐,于15时~19时欣赏《阳春白雪》、 《黄河》、《金蛇狂舞》等曲目可助长肺气;于7时~11时欣 赏《梅花三弄》、《船歌》、《梁祝》等曲目,可促使肾气 隆盛。 (四)物理治疗 1.胸部叩击(详见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2.有效咳嗽(详见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3.振动排痰。
(五)呼吸功能锻炼 1.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详见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2.全身呼吸操练习:以缩唇呼气配合肢体动作为主,吸气 用鼻,呼气用嘴。第一节:双手上举吸气,放下呼气, 10~20次;第二节:双手放于身体侧面,交替沿体侧上移 下滑,10~20次;第三节:双肘屈曲握拳,交替向斜前方 击拳,出拳吸气,还原呼气,10~20次;第四节:双腿交 替抬起,屈曲90°,抬起吸气,放下呼气;第五节:吹悬 挂的小纸球训练。
肺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中医护理方案
毛晓敏
一、常见证候要点

肺胀中医护理优化方案

肺胀中医护理优化方案

肺胀中医护理优化方案兰方美杨丹丹【摘要】目的通过对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科室肺胀患者中医护理方案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发现肺胀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后,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也缩短了患者年均住院时间,降低了治疗费用,认为应用护理方案可有效缓解病情,防止病情加重,减少并发症,提高肺胀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肺胀;中医护理;优化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是以气道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且呈进行性发展,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反复住院的特点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升为第四位老年人的主要死亡原因,肺胀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1】。

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发病次数,,改善肺功能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已成为COPD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笔者所在科室突出中医护理特点,对老年肺胀患者进行了精心护理及个体化健康指导,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科收治COPD稳定期患者480例,其中男280例,女200例,年龄60-78岁,病程2-23年,肺脾气虚证120例、肺肾气虚证180例、肺肾气阴两虚证180例.其诊断均符合我国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医学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011版)》.2。

辨证分型及观察要点2。

1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

2.2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

2.3肺肾气阴两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或乏力;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头晕;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盗汗;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

中医院呼吸科护理工作计划

中医院呼吸科护理工作计划

中医院呼吸科护理工作计划
周一:
1. 对呼吸科病房进行全面清洁消毒,确保病人环境卫生
2. 检查并整理呼吸设备,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3. 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的呼吸系统检查和诊断
周二:
1. 对呼吸科病房病人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呼吸状况
2. 协助医生进行治疗操作,如吸痰、氧疗等
3. 指导病人进行呼吸康复训练
周三:
1. 参与呼吸科病房的教育宣传活动,向病人和家属传授呼吸系统保健知识
2. 检查并补充呼吸科病房的医疗物资
3. 协助病人进行呼吸系统康复评估
周四:
1. 组织呼吸系统护理培训班,提升护理团队的专业技能
2. 参与科室的例会,对护理工作进行总结和讨论
3. 参与呼吸科病房环境的改善工作
周五:
1. 进行病人出院后的随访工作,确保病人康复情况
2. 整理呼吸科病房的工作记录和病历资料
3. 协助医生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的科研工作。

肺胀的方案 1

肺胀的方案 1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2015年一、常见证候要点1.急性加重期:(1)寒饮伏肺:咳嗽气急,甚则喘鸣有声,痰多易咯,色白清稀多泡沫,胸膈满闷,形寒肢冷,喜热饮。

舌淡苔白滑,脉细弦或沉弦。

(2)痰浊阻肺:胸满,咳嗽痰多,痰白粘或带泡沫,气喘,劳则加重,怕风易汗,脘腹痞胀,便溏,倦怠乏力。

舌体淡胖或紫暗,苔薄腻或浊腻;脉弦滑。

(3)痰热壅肺:但热不寒,气急胀满,咳喘,痰黄粘稠,不易咯出,烦躁,面红,口渴但不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浮数。

(4)阳虚水泛:面浮足肿,腹满尿少,心悸,喘咳不得卧,咳痰清稀,面唇青紫,舌胖质暗,苔白滑,脉沉细或结代。

2.稳定期:(1)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乏力,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脉沉细或细弱。

(2)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自汗,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或细弱。

(3)肺肾气阴两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自汗,盗汗,易感冒,腰膝酸软,耳鸣,头昏乏力,干咳少痰或咳痰不爽,手足心热,舌质淡或红、舌苔薄少或花剥,脉沉细或细数。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咳嗽、咳痰1.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4.遵医嘱足部中药泡洗。

5.遵医嘱中药雾化吸入。

(二)喘息、气短1.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2.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列缺、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

【精】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精】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呼吸功能锻炼: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全身呼吸操锻炼,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
遵遵医医嘱 嘱耳中3穴药.遵贴离压子医,导取入嘱肺,、离拔气子管导火、入神的罐门部、位,皮为质背取下部等湿大穴罗。音椎最明、显处定。 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
第四节:双腿交替抬起,屈曲90°,抬起吸气,放下呼气;
间穴避位免 贴油敷4腻(.遵、详海见医鲜附、录嘱辛2)辣。中之品药,戒离烟、子限酒导,忌入食萝,卜、离忌 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罗音最 明显处。 干咳或少痰、咳嗽不爽;
(三)自汗、盗汗 1.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 避免汗出当风。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四)腹胀、纳呆 1.病室整洁,避免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漱口。 2.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肠 蠕动,减轻腹胀。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三焦、胰、交感、神门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足三里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足三里等穴。
(五)呼吸功能锻炼
1.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详见喘病中医护理方案)
胸部叩击2(.详全见喘身病中呼医护吸理方操案)练。 习:以缩唇呼气配合肢体动作为主,吸气
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
用鼻,呼气用嘴。第一节:双手上举吸气,放下呼气, 宜选用商调、羽调音乐,于15时~19时欣赏《阳春白雪》、《黄河》、《金蛇狂舞》等曲目可助长肺气; 10~20次;第二节:双手放于身体侧面,交替沿体侧上移 饮食宜少量多餐,每餐不宜过饱,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烹调方式以炖、蒸、煮为宜,忌食辛辣、煎炸 或 自呼过我吸甜按 道、 摩传下 击过 印染咸 堂病滑拳之 、流品 迎行,,。 香期、间1出合,0谷避拳~、免内去吸2关公0、共气次足场三所,;里,、防还第三止阴感原三交受、外呼节涌邪泉诱气:等发穴或,双位加,重1肘以病0促情~屈进。气2曲血0运握次行,拳;增强,第体质交四。 替节向:斜双前腿方交 呼有吸效道 咳传嗽替染(病详抬流见行喘起期病间中,,医避护屈免理去方曲公案共)9场。0所°,防,止感抬受外起邪诱吸发或气加重,病情放。 下呼气;第五节:吹悬 挂的小纸球训练。 向患者讲解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肺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肺胀病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肺胀病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

肺胀病中医护理方案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对我科2022.01.01-12.31肺胀病21例患者进行分析统计如下:痰热郁肺8例、痰浊壅肺7例、肺肾气虚5例、肺脾气虚1例。

平均年龄: 69岁,平均住院日:9天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一)咳嗽、咳痰1.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肺、气管、神门、皮质下等穴。

3.遵医嘱拔火罐,取大椎、定喘、肺俞、风门、膏盲等穴。

4.遵医嘱中药离子导入,离子导入的部位为背部湿罗(二)喘息、气短1.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2.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等。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列缺、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穴。

7.遵医嘱艾灸,取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等穴,用补法。

(三)自汗、盗汗1.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

2.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肺、内分泌、肾上腺等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四)腹胀、纳呆1.病室整洁,避免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漱口。

2.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三焦、胰、交感、神门等穴。

5.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足三里等穴。

6.遵医嘱艾灸,取中脘、足三里等穴。

应用的主要中医护理技术:耳穴贴压、穴位敷贴、穴位按摩、中药泡洗、艾灸。

二、护理方案应用情况分析(一)主要中医护理措施应用情况1.主要辨证施护方法应用情况2.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中医护理技术应用频率高的项目是穴位贴敷、耳穴贴压、中药泡洗。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ppt课件

肺胀中医护理方案  ppt课件

ppt课件
5
(二)喘息、气短 1.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 吸氧效果。 2.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 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3.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 腹式呼吸等。 4.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交感、心、胸、肺、皮质下等穴。 6.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列缺、内关、气海、关元、足三里等 穴。 7.遵医嘱艾灸,取大椎、肺俞、命门、足三里、三阴交、气 海等穴,用补法。
ppt课件
13
(三)情志调理 1.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及时予心理疏导。 2.采取说理开导、顺情解郁、移情易性等方法对患者进行 情志护理,并注意充分发挥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四)康复指导 1.呼吸功能锻炼: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全身呼吸操锻炼, 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 2.病情较轻者鼓励下床活动,可每日散步20~30分钟或打 太极拳等。病情较重者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 等主动运动,或予四肢被动运动, 3.自我按摩印堂、迎香、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涌泉等穴位,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4.进行耐寒训练,如入秋后开始用凉水洗脸等。
肺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
中医护理方案毛晓敏 Nhomakorabeappt课件
1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肺脾气虚证:咳嗽,喘息,气短,动则加重;神疲、 乏力或自汗;恶风,易感冒;纳呆或食少;胃脘胀满或腹胀 或便溏;舌体胖大或有齿痕,舌苔薄白或腻。
(二)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 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 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痰浊壅肺证:胸满,短气喘息,稍劳即著,咳嗽痰多,咯痰白粘或带泡沫,气喘,劳则加重,怕风易汗脘腹痞胀,便溏,倦怠乏力。

舌体淡胖,或紫暗,苔薄腻或浊腻;脉细滑。

(二)痰热郁肺证:咳逆,喘息气粗,胸闷,烦躁,痰黄粘稠,不易咯出,面红,口干但饮水不多,舌质红,苔黄腻,脉象浮数。

(三)痰蒙神窍证:咳逆喘满不得卧,痰鸣声响;意识朦胧,表情淡漠,或谵妄,烦躁不安, 撮空理线,严重者昏迷;或肢体震颤,抽搐。

舌质暗红或紫绛,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数。

(四)阳虚水泛证:面浮足肿,腹满尿少,心悸喘咳不得卧,咳清稀痰,形寒怕冷,气短动则甚,面唇青紫,舌胖质暗,苔白滑,脉沉细数或结代。

(五)肺肾气虚证:喘息、气短,动则加重,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易感冒,恶风,腰膝酸软,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尿,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细弱。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咳嗽、咳痰
1.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控制在50%~60%。

减少环境的不良刺激,避免寒冷或干燥空气、烟尘、花粉及刺激性气味等;
2.取舒适体位,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深呼吸的方法。

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拍背,痰液无力咳出者,予雾化吸入、胸部叩击或振动排痰;
3.每日清洁口腔2次,保持口腔卫生,有助于预防口腔感染、增
进食欲;
4.密切观察咳嗽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规律以及咳痰的颜色、性状、量及气味等;
5.遵医嘱穴位贴敷,选取膻中、肺俞、脾俞、肾俞、大椎、天突等穴;
6.遵医嘱拔火罐,选择背部太阳经及肺经,辨证取穴,运用闪罐、走罐、留罐等多种手法进行治疗;
7.遵医嘱针灸:根据不同证候选择热敏灸、雷火灸等,辨证取穴或循经取穴,如肺脾气虚证配气海、丰隆,肺肾气虚证配太溪等;
8.遵医嘱穴位注射:可选曲池穴、足三里、尺泽、丰隆穴,或者辨证取穴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9.遵医嘱使用中药雾化、穴位埋线、中药离子导入、电针疗法、沐足疗法、砭石疗法、五音疗法、经络刺激疗法等。

(二)喘息、气短
1.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避免灰尘、刺激性气味;
2.观察喘息气短的程度及有无紫绀,遵医嘱给予氧疗,观察吸氧效果;
3.取合适体位,如高枕卧位、半卧位或端坐位,指导采用放松术,如缓慢呼吸、全身肌肉放松、五音疗法等;
4.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常用的锻炼方式有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吹气球、行走锻炼等;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大椎、定喘、肺俞、脾俞、天突等穴;
6.指导患者清淡饮食,忌食肥甘油腻、辛辣甘甜之品,戒除吸烟习惯,避免海腥发物。

(三)自汗、盗汗
1.保持病室整洁、安静,空气清新流通,温湿度适宜;
2.衣着柔软、透气,便于穿脱;汗出时及时擦干汗液、更衣,避免汗出当风;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神阙等穴;
4.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原则。

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进食清热生津之品,忌煎炸、肥腻、辛辣之品。

(四)腹胀、纳呆
1.病室整洁,避免刺激性气味,咳痰后及时用温水漱口;
2.顺时针按摩腹部10~20分钟,鼓励患者适当运动,促进肠蠕动,减轻腹胀,指导进食粗纤维食物,适当饮水;
3.遵医嘱穴位贴敷,取中脘、气海、关元、神阙等穴;
4.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肥甘厚味、甜腻之品,正餐进食量不足时,可安排少量多餐,避免在餐前和进餐时过多饮水,避免豆类、芋头、红薯等产气食物的摄入。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膏方:宜早晨和晚上睡前空腹温水调服,服药期间避免油腻、海鲜、辛辣之品,戒烟、限酒,忌食萝卜、忌饮浓茶。

感冒、咳嗽痰多或其他急性疾病时应暂停服用。

膏方开启后应冷藏(其他详见附录口服中药)。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
(二)特色技术
1.穴位贴敷(详见附录)
2.拔火罐(详见附录)
5.中药雾化:遵医嘱用药,给予超声雾化吸入治疗,每日2次,
每次15~20分钟。

(三)五音疗法
宜选用商调、羽调音乐,于15时~19时欣赏《阳春白雪》、《黄河》、《金蛇狂舞》等曲目可助长肺气;于7时~11时欣赏《梅花三弄》、《船歌》、《梁祝》等曲目,可促使肾气隆盛。

(四)物理治疗
1.胸部叩击(详见哮证中医护理方案)
2.有效咳嗽(详见哮证中医护理方案)
3.振动排痰(详见哮证中医护理方案)
(五)呼吸功能锻炼
1.缩唇呼吸及腹式呼吸(详见哮证中医护理方案)
2.全身呼吸操练习:以缩唇呼气配合肢体动作为主,吸气用鼻,呼气用嘴。

第一节:双手上举吸气,放下呼气,10~20次;第二节:双手放于身体侧面,交替沿体侧上移下滑,10~20次;第三节:双肘屈曲握拳,交替向斜前方击拳,出拳吸气,还原呼气,10~20次;第四节:双腿交替抬起,屈曲90°,抬起吸气,放下呼气;第五节:吹悬挂的小纸球训练。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室内勿摆放鲜花;
2.顺应四时,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勿汗出当风。

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防止感受外邪诱发或加重病情。

(二)饮食指导
1、饮食宜清淡可口、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或过甜、过咸之品;
2、肺肾气虚证:宜食补益肺气、肾气的食品,如枸杞子、黑芝
麻、核桃、木耳、山药、杏仁、桂圆、牛肉、猪心、羊肉等;
3、寒饮束肺者,忌食生冷水果;
4、痰热郁肺者,可饮清热化痰之品;
5、有心衰和水肿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6、汗出较多者,可多饮淡盐水,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等;腹胀纳呆者可用山楂、炒麦芽少许代茶饮;
7、饮食宜少量多餐,每餐不宜过饱,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烹调方式以炖、蒸、煮为宜,忌食辛辣、煎炸或过甜、过咸之品。

(三)情志调理
1.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及时予心理疏导;
2.采取说理开导、顺情解郁、移情易性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并注意充分发挥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四)康复指导
1.呼吸功能锻炼: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全身呼吸操锻炼,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
2.病情较轻者鼓励下床活动,可每日散步20~30分钟或打太极拳等。

病情较重者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主动运动,或予四肢被动运动;
3.自我按摩印堂、迎香、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4.进行耐寒训练,如入秋后开始用凉水洗脸等。

五、护理难点
患者对呼吸功能锻炼依从性差
解决思路:
1.向患者讲解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肺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提
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
2.为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锻炼方案,采取多种指导和教育的方法,使患者易于接受和掌握;
3.提供病友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分享锻炼体会,提高患者锻炼的信心;
4.定期随访,鼓励坚持锻炼。

六、护理效果评价
附: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肺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医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数: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文化程度:纳入中医临床路径:是□否□证候诊断:痰浊壅肺证□痰热郁肺证□痰蒙神窍证□阳虚水泛证□肺肾气虚证□其他□
二、护理依从性及满意度评价
三、对本病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实用性强☐实用性较强☐实用性一般☐不实用☐
改进意见:
四、评价人(责任护士)姓名:技术职称:完成日期:护士长签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