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 期中期末 必学12篇文言文高频考点(人教版)01

初一语文 期中期末 必学12篇文言文高频考点(人教版)01
初一语文 期中期末 必学12篇文言文高频考点(人教版)01

作者简介

诵读识字

余忆/童稚zhì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miǎo 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xi àng 为wèi 之强ji āng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lì/云端,为之/怡y í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āo 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lì凸者为丘,凹者为壑hè,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há ma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wéi 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不求甚解知大意

本文写了哪几件趣事?用自己的话形象地叙述。

咬文嚼字解字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沈复:(1763-?)字三白,号梅逸,长洲(今

江苏苏州)人。清代文学家。著有《浮

生六记》,是他的一部自传体作品,本

文节选《闲情记趣》。

童趣

深入思考求真意

作者是一个有情趣的人,能够发现“物外之趣”你认为要怎样能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考点总结

?通假字

强:通“僵”僵硬

?古今异义

余:古:我

现:剩余、多余

盖:古:原来是

现: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方:古:正

现:不偏斜

?一词多义

⑴观:①昂首观之〔看〕

②作青云白鹤观〔景观〕

⑵时:①余忆童稚时〔时候〕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

⑶以:①徐喷以烟〔用〕

②以丛草为林〔把〕

⑷为:①项为之强〔因为〕

②以丛草为林〔当作〕

③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被〕

⑸之:①昂首观之〔代词,蚊子〕

②物外之趣〔的〕

③心之所向〔不译〕

④观之,兴正浓〔代词,蚊子〕

⑤驱之别院〔代词,癞蛤蟆〕

中考成语链接

再接再厉

厉:通“砺”磨刀石

测试题

1.给下列词语注音

童稚.藐.小鹤唳.怡.然

凹.凸土砾.壑.癞虾蟆

...

2.解释下面词语的含义

强:

3.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语的含义

余:古:

现:

盖:古:

现:

4.一词多义

⑴观:①昂首观之〔〕

②作青云白鹤观〔〕

⑵时:①余忆童稚时〔〕

②故时有物外之趣〔〕

⑶以:①徐喷以烟〔〕

②以丛草为林〔〕

答案

1.zh ì mi ǎ o lì yí āo lì hè làihá ma

2. 通“僵”僵硬

3. 我

剩余、多余

有遮蔽作用的东西

原来是

4.看景观时候时常用把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

与朱元思书 一、体裁介绍 南朝时,我国文坛上盛行着一种讲求辞藻、声律、对偶的骈体文,这种文体的作品,大多追求一种形式主义的倾向。但这些骈体文中也不乏优秀作品,《与朱元思书》就是其中一篇出色的写景小品文。 二、简介作者 吴均(469——520),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出身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善诗文。其诗清新,且多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他的文章,称为“吴均体”。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写给朱元思的书信节选,全文已散佚,朱元思其人其事皆不可考。1.表明富春江天朗气清的壮丽背景(全貌)的句子是。2.既写出江流宛转,小舟随波逐流的情形,更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心情的句子是。 3.总写所感,统领全文的语句是,。 文言积累卡片 通假字: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词类活用:风烟俱净(消净、消散,形作动)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漂流,名作动) 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形作动) 互相轩邈(向高处和远处伸展,名作动) 一词多义:天下独绝(极),百叫不绝(停止) 负势竞上(向上),横柯上蔽(在上面) 古今异义:一百许里(左右/允许) 蝉则千转不穷(穷尽/贫穷) 经纶世务者(治理/政治规划) 1、总概本文山水特征的语句是哪一句?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作者笔下的水是怎样的情状的呢?请根据文中的有关词语说说水的特点。 静:清澈;水动:急猛。 3、作者眼中的山是怎样的?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山的?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以动写静,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显示出山的“奇”。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鄙弃功名利禄,流连山水,向往归隐山水生活。 主旨: 作者以侧面烘托的方法表现出山水之美,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之情,含蓄地流露出爱慕美好的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五柳先生传 自传,传记文的一种,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 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020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5文言文必考4大题型题型2课内夯基,语境推断——文化常识题测试

题型2 课内夯基,语境推断——文化常识题 1.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五典,传说中我国最古老的书籍,有“三坟五典”之说。也可指五常之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B.主簿,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时期,主簿官职仍存在于各级官署中,如杨修曾为曹操主簿。 C.阁老,唐代以中书舍人的年资长久者为“阁老”,到明代,只有内阁阁臣才可被称为“阁老”。 D.兖州,古“九州”之一,在今河南东北部、河北南部和山东西部。 解析:选C C项,“只有内阁阁臣才可被称为‘阁老’”错。明代亦称大学士及翰林学士入阁办事者为“阁老”,不限于内阁阁臣。 2.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世荫,指在封建时代子孙后代因为先世官爵而得到官职。 B.行幸,古代指皇帝出行,也可以指皇帝留宿妃妾宫中。 C.万乘,即万辆兵车。天子地方千里,能出兵车万乘,因而“万乘”可以代指天子。 D.禁中,也作“禁内”,指帝王接见大臣,商讨、处置国家重要事务的办公场所。未经帝王允许,其他人不可随便进出。 解析:选D D项,“禁中”指帝王所居的宫苑。 3.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B.参知政事,宋代的一个常设官职,相当于副宰相,设置这一官职的根本目的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车驾本是帝王所乘的车,亦用为帝王的代称。 D.烽燧,即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白天放烟叫燧,夜间举火叫烽。 解析:选D D项,应是“白天放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 4.下列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公车,汉代官署名,为卫尉的下属机构,设公车令,掌管宫殿司马门的警卫。天下上事及征召等事宜,经由此处受理。 B.部伍,即“部曲行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也泛指部队。 C.典试,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由皇帝出题,官员到地方主持。 D.归葬,指归葬本土,是我国古代丧葬的一种重要习俗。因从军、仕宦等原因亡故外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必背古诗文言文(完整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 孙权劝学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课外古诗词背诵 竹里馆王维(唐)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二课内文言文阅读练习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给下列各句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A.原因B.凭借C.就着D.由于 【答案】 C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A.修饰B.整治 C.高,长D.美好 【答案】 C (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 A.朝向B.奔向 C.从前D.假如 【答案】 C 2.对下列各句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岂不痛哉②死生亦大矣③当其欣于所遇④则与斗卮酒 A.①感叹句②感叹句③宾语前置句④陈述句 B.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C.①反问句②判断句③陈述句④宾语前置句 D.①感叹句②反问句③介宾结构后置④省略句 【答案】 B 3.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意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 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 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 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 【答案】 C 4.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 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的含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 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 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 【答案】 A

初二下学期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内文言文复习

八下语文导学案 课内文言文复习 一、词语释义 1.直视无碍() 2.望峰息心() 3.经纶世务者()4.横柯上蔽() 5.因以为号焉() 6.性嗜酒() 7.每有会意() 8.造饮辄尽() 9.期在必醉()10.衔觞赋诗() 11.环堵萧然() 12.祗辱于奴隶人之手()13.骈死于槽枥之间() 14.一食或尽粟一石() 15.无从致书以观() 1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7.援疑质理() 18.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19.暂凭杯酒长精神()20.自将磨洗认前朝()21.留取丹心照汗青()22.高处不胜寒() 23.隶而从者() 24.俶尔远逝()25.四面竹树环合() 26.增其旧制() 27.巴陵胜状()28.横无际涯() 29.浊浪排空()30.薄暮冥冥()31.春和景明() 3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33.或异二者之为()34.醉翁之意() 35.云归而岩穴瞑()36.山肴野蔌()37.非丝非竹() 38.冻风时作()39.偕数友出东直() 40.柔梢披风() 41.恶能无纪() 42.结庐在人境() 43.问君何能尔() 44.直挂云帆济沧海()45.高者挂罥长林梢()46.秋天漠漠向昏黑() 47.将军角弓不得控() 二、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写出所通的字,并释义) 1.蝉则千转不穷 ( ) 2.窥谷忘反 ( )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 4.才美不外见 ( ) 5.食之不能尽其材 ( ) 6.其真无马邪? ( ) 7.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 8.同舍生皆被绮绣 ( ) 9.百废具兴 ( ) 10.属予作文以记之( ) 11.玉盘珍羞直万钱 ( ) 12.恶能无纪 ( ) 1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资料

孙权劝学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ǔ)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渊博的学者吗?只是粗略地阅读,让你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有我多呢?我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后来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有志之士分开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或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而后分别。 字词释义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 15、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罢了。 16、乃:于是,就。 17、及:到了…的时候。 18、

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文化常识总结必备

课内文言文文化常识汇编 必修一 《诗经》两篇? 1、《诗经》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诗三百》,汉代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是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它共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是赋、比、兴三大类。“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2、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指代少年时代。 3、卜筮是古代民间占问吉凶的两种方法,是古代巫术的一种表现。指用龟甲,筮草等工具预测某些事项,不同的时代使用的方法有不同,历代也有创新。 《离骚》? 1、考:指已故的父亲。 2、三后: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三后”一般指夏禹、商汤、周文王。 《孔雀东南飞》? 1、“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2、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有时泛指一般的诗经。 3、初阳岁:农历冬末春初,即冬以后,春之前。? 4、初七:乞巧节,指农历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向织女星祈祷,祈求提高刺绣缝纫技巧,称为“乞巧”。? 5、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6、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合适,这叫“六合”。?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7、青庐:用青布搭成的帐篷,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 8、黄昏:十二个时辰之一,是戌时。?人定:是亥时。? 9、12个时辰: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10结发:束发。古时人到了一定的年龄(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也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11、罗敷:指古代美女的通名。 12、床:是古代的坐具。 13、城郭:古代内城叫做城;外城叫做郭。 《汉魏晋诗三首》 1、《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最早见于《文选_》。? 2、河汉:银河。 3、长歌、短歌:是指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4、行: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5、杜康:相传古代发明造酒的人,后用作酒的代称。 6、周公吐哺:周公:周武王之弟姬旦。相传周公求贤若渴,凡有士人来访,立即接待,以至于“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 7、双鲤鱼(鱼书):指代书信。古人常把两块刻有鲤鱼图形的木板合在一起制成木盒,中夹书信。故称鱼书。 必修二 《阿房宫赋》 1、四海:古代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但亦因时而异,说法不 一。后指全国各地。 《赤壁赋》

八年级语文课内古诗文言文

八年级语文课内古诗文言文练习 9.《三峡》(北魏)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chóng)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 )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zhāo )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ān )千二百里,虽乘奔(bēn )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yǎn)多生怪柏(bǎi),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jiàn)肃,常有高猿长啸,属(zhǔ )引凄异,空谷传(chuán)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cháng),猿鸣三声泪沾裳(cháng)。 《三峡》郦道元 一.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 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在)(毫无)(通“缺”)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正午半夜)(太阳月亮)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漫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上)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快) 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极高的山峰)(冲荡)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在) 7.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动词,连接)(延长)(凄凉怪异) 二.翻译句子: 1.重岩叠嶂,隐天避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丘陵,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3.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5.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高考语文文言文复习1:必修1课内文言文复习

必修一课内文言文复习《烛之武退秦师》 一、温故知新(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画线的句子)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 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 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 ..()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二、词语小结(解释加点字的意思,虚词需要标出用法) 1.封:①既东封.郑 ②肆其西封. 2.军:①亮率诸军.攻祁山 ②晋军.函陵 ③万人为一军. 3.阙:①不知天上宫阙. 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4.辞:①不辞.劳苦 ②停数日,辞.去 ③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5.鄙:①北蛮夷之鄙.人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6.微:①防微.杜渐 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7.若: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若.入前为寿 ③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8.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③且焉.置土石 ④复驾言兮焉.求 三、文意理解:

初中七年级 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及答案(Word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衰玩焉。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赐也日损。”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②不若己者。……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③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孔子家语》)【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说:谈论。③化:融为一体。④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则商也日益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C.水陆草木之花一老河兵闻之 D.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陈康肃公善射 (2)用“/”给乙段中的画线文字断句。(限断两处)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4)人生在世,应该如何修炼自身,让自己不断进步发展?请联系甲乙两文的内容,阐述你的看法。 【答案】(1)B (2)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3)①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中洗涤过,却不显得妖艳。 ②商喜爱同比自己贤明的人在一起,赐喜欢谈论才质比不上自己的人。 (4)示例:人成长与他外在环境有关系,我们要与优秀的人交朋友,增加自己的学识,提高自己的修养,正如乙文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另外,要坚守本心,不忘初心,即便外在环境不如意,也应如周敦颐笔下的莲一般,保持独立高洁的人格,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分析】(1)A.前者“更加”,后者“进步,长进”。B.加下划线词的意思相同。都是表转折的连词。C.前者助词“的”,后者代词,指讲学家说的话。D.前者“品行高尚的人”,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练习题 《三峡》 一、作家作品 《三峡》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地理学家。《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二、基础知识梳理 (一)基于教材的重点词语解释 1.自.三峡七百里中自:___________________ 2.略无阙 ...处略无:___________________ 阙:___________________ 3.自非亭 ..自非:___________________ ...午夜分 亭:___________________ 夜分:___________________ 4.不见曦月 ..曦月:___________________ 5.至于夏水襄陵 ..襄陵:___________________ 6.沿溯 ..阻绝沿:___________________ 溯:___________________ 7.虽乘奔.御风奔:___________________ 8.不以疾 ...也不以疾:___________________ 9.则素湍 ..绿潭素湍:___________________ 10.回清 ..倒影回清:___________________ 11.绝.·多生怪柏绝:___________________ 12.飞漱 ..其间飞漱:___________________ 13.清荣.峻茂荣:___________________ 14.良.多趣味良:___________________ 15.每至晴初霜旦 ....晴初:___________________ 霜旦:___________________ 16.林寒涧肃.肃:___________________ 17.属引 ..凄异属:___________________ 引:___________________

2013年高考语文课内文言文【名词的活用】归纳学生___________安乡一中____龚德国

2013年高考课内文言文名词活用习案 (一) 名词活用为形容词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二) 名词活用为动词 1.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2.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屠慧褒始舍.其址。 3.不冠.不袜. 4.不可不语. 5.策.扶老以流憩 6.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7.臣乃敢上.璧 8.臣少多疾病 ..。 9.臣少仕.伪朝 10.臣语.曰 11.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12.祠.韦苏州 13.道.芷阳 14.德何如则可以王.? 15.羝乳.乃得归 17.东亦客.也 18.而后乃今将图南. 19.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 20.范曾数目.项王 2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22.非其夫人之所织不衣.。 23.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 24.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25.怀.其璧26.缓板.而歌. 27.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 28.惠等哭,舆.归营 29.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30.籍.吏民,封府库 31.既祖.: 3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33.皆白衣冠 ...以送之 34.皆名.天下 35.今夫差衣.水犀甲者亿有三千。 36.今我来思,雨.(yù)雪霏霏。 37.谨拜表.以闻 38.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39.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 40.绝不饮食 .. 41.君子不齿. 42.况吾与子渔樵 ..于江渚之上 43.乐琴书 ..以消忧 4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5.历职.郎署 46.吏.吴两载 47.蔺相如前.曰 48.履.至尊而制六合 49.面.北为平远堂 50.目.吴会于云间。 51.乃朝服 ..,设九宾 52.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 53.沛公军.霸上 54.沛公欲王.关中 55.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56.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57.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 58.秦伯说,与郑人盟.。 59.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戒五日,舍.相如广成传舍。 60.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61.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62.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63.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64.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65.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66.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67.汝又不果.来 68.舍.相如广成传舍 69.甚至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70.师.道之不复: 71.始舍.于其址。 72.树.之以桑 73.顺流而东.也: 7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 ...以送之。 75.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76.天雨.雪 77.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78.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79.无得而状. 80.吾得兄事.之 81.吾师.道也 8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83.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

高中语文必修—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

高中语文必修1 5 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 说明:本练习考查的是必修教材文言文常见实词、虚词和句式。请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划线的句子,注意活用和句式。然后结合教材的注释和课堂笔记,用红笔进行订正..,不懂之处做出标志。 高中语文必修1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1) 4.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 泛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 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 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 )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 ()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5. 荆轲刺秦王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 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 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 闻教! ”遂自刎。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己.(),无可奈何,乃遂收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课内所有文言文练习题集锦

部编版八下语文课内所有文言文练习题集锦,复习必备 l 文言文 第一课《桃源源记》 第一篇: 【甲】《桃源源记》 【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xún):确实。④浣:洗衣。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并怡然自乐() ②悉如外人() 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2. 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B.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C.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D.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以刀劈狼首 B.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其一犬坐于前 C.余顾而慕之结友而别 D.盖江北之俗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②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5.【甲】文中的第二段和【乙】文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请你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谈。(4分) 第二篇: 【甲】林尽水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②便要还家:() ③子之哭也:()④小子识之:() 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一样的一项是()(4分) A.何为不去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苛政猛于虎也贤于材人远矣 C.夫子式而听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D.乃不知有汉蒙乃始就学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4分)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 4.从表达方式看,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填2字);从艺术表现手法看,甲文主要运用了(填2字)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乙文主要运用了 (填2字)的手法突出主题。(每格限填1字)(3分)

上海语文高考课内文言文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 1.通假字 早缫而绪("而”通“尔”,你们)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孳”同“滋”,繁殖、滋生) 2.句式 1.判断句 以“……也”表示判断。 例:官理,非吾业也 2.倒装句 橐驼,不知始何名 苟有能反(于)是者 3省略句 传其事以(之)为官戒也 而卒以(之)祸 苟有能反(于)是者 然吾居(于)乡 (主语)鸣鼓而聚之 4宾语前置 故不我若也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吾又何能为哉 3.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名,名词用作动词,称呼 (2)驼业种树业,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职业 (3)且硕茂早实以蕃实,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4)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高大茂盛 (5)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蕃,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结实早而且多(6)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名词用作动词,用抓、掐 (7)鸣鼓而聚之聚,动词的使动词法,使……聚集 4.一词多义: 虽 虽窥伺效慕。(即使) 虽曰爱之。(虽然) 故 其土欲故。(旧) 故不我若也。(所以) 实 早实以蕃。(结果实,名作动) 不抑耗其实而已。(果实) 其实害之。(实际) 若 其置也若弃。(像) 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故不我若也。(如,及,比得上)

而 鸣鼓而聚之。(表承接,一说表目的,可不译。) 字而幼孩。(通“尔”,你们) 旦视而暮抚。(表并列,又) 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顺接,可译“于是”) 为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从事) 吾又何能为哉(做) 5.古今异义的词 1、故乡人号之“驼”(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的人;今义:指出生或长期居住在一起的人,家乡人。) 2、既然已(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不抑耗其实而已(古义:它的果实;今义:副词,承接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4、若不过焉则不及(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5、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古义:我们小民;今义:指人格卑下的人。) 病梅馆记 1 古今异义的词语: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智力古:智:智慧力:力量今: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 2一词多义: ⑴病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使动用法: 使……成为病态。 而江浙之梅皆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形容词,病态的,做“梅”的定语。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以广贮江宁、、之病梅名作动,呈病态、成为病态。 ⑵欹、疏、曲 梅之欹之疏之曲“欹”、“疏”、“曲”三字都是形容词,倾斜、稀疏、弯曲。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欹”、“疏”、“曲”三字都是形作名,倾斜的枝干、稀疏的枝叶、弯曲的枝条。 为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作为)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做) 3常用虚词: ⑴以 梅以曲为美,以欹为美,以疏为美,把、拿 未可明诏大号以绳天下之梅也来 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可以:能够 (另一说法是:以,按,“以”后省略“之”,代病态的审梅标准。)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把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来、用来 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凭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

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孙权,劝学,孙权劝学 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lǔ)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大将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太多为借口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渊博的学者吗?只是粗略地阅读,让你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情多,怎么能比得上有我多呢?我经常读书,认为读书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从此就开始学习。后来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大吃一惊,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吴下的阿蒙了!”吕蒙说:“有志之士分开三日,就应该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你知道这件事怎么这么晚啊!(或指鲁肃愚钝)”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而后分别。 字词释义 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或帝王的自称。 10、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11、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2、但:只,仅。 13、涉猎:粗略地阅读。 14、见往事:了解历史。见,见解,见识;往事,指历史。15、耳:表示限制,语气词,罢了。16、乃:于是,就。17、及:到了…的时候。18、过:到;拜访。 19、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20、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21、非复:不再是。 22、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附答案) 一、阅读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吴均),回答问题。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从流飘荡()(2)急湍甚箭() (3)猛浪若奔()(4)横柯上蔽() 2、用现代汉语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 3、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作者有怎样的志趣和情怀。 4、把下列表达的感情与文章最接近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 二、比较阅读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着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乙)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以:②期:③劳:④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 甲段文字中直接表现作者性格和品质的语句是。乙段文字 中统领全文、点明作者品德的语句是 4.甲、乙两段文字表现了作者共同的情怀和志趣,试加以概括。 三、阅读《马说》片断,回答问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食或尽粟—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近五年高考语文全国卷文言文阅读大全

一、 2016年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甲科,知会稽县。民田镜湖旁,每患湖溢。公亮立斗门,泄水入曹娥江,民受其利。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之者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九,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仁宗末年,琦请建储,与公亮等共定大议。密州民田产银,或盗取之,大理当以强。公亮曰:“此禁物也,取之虽强,与盗物民家有间矣。”固争之,遂下有司议,比劫禁物法,盗得不死。契丹纵人渔界河,又数通盐舟,吏不敢禁,皆谓:与之校,且生事。公亮言:“萌芽不禁,后将奈何?雄州赵滋勇而有谋,可任也。”使谕以指意,边害讫息,英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寻加户部尚书,帝不豫,辽使至不能见,命公亮宴于馆,使者不肯赴。公亮质之曰:“锡宴不赴,是不虔君命也,人主有疾,而必使亲临,处之安乎?”使者即就席。熙宁三年,拜司空兼侍中,河阳三城节度使,明年,起判永兴军。居一岁,还京师。旋以太傅致仕,元丰元年卒,年八十,帝临哭,辍朝三日,公亮方厚庄重,沉深周密,平居谨绳墨,蹈规矩;然性吝啬,殖货至巨万,初荐王安石,及同辅政,知上方向之,阴为子孙计,凡更张庶事,一切听顺,而外若不与之者。常遣子孝宽参其谋,至上前略无所异,于是帝益信任安石。安石德其助己,故引擢孝宽至枢密以报之。苏轼尝从容责公亮不能救正,世讥其持禄固宠云。(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囊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D.契丹是古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