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一词多义整理

需掌握的文言实词(共136个,按拼音排序)【安】1.安能辨我是雄雌?怎么2.安求其能千里也?怎么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4.君谓计将安出?怎么5.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怎么6.多歧路,今安在?哪里7.子曰“汝安知鱼乐”哪里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安逸9.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养10.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卑】先帝不以臣卑鄙身份低微【被】1.同舍生皆被绮绣通“披”穿2.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本】1.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本来2.此之谓失其本心本来3.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本来4.庄子曰:“请循其本”根源【比】1.曹操比与袁绍相比2.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相比3.其两膝相比者靠近4.比至陈等到【鄙】1.先帝不以臣卑鄙见识短浅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毕】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全、都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全、都3.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完毕4.吾与汝毕力平险用尽【别】1.士别三日分别2.与世无别区别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告别4.驱之别院另外【兵】1.兵革非不坚利也兵器2.上使外将兵士兵【病】未果,寻病终.得病【策】1.执策而临之鞭子2.策之不以其道鞭打3.策勋十二转记录【曾】1.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加强否定语气2.曾不吝情去留加强否定语气3.计其长曾不盈寸加强否定语气4.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尝】(书中该词都解释为曾经)1.未尝识书具曾经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曾经【长】1.惟长堤一痕与“短”相对2.舟首尾长八分有奇长度3.北山愚公长息曰长久4.而或长烟一空大片5.幼有所长成长6.以君为长者敦厚7.宋无长木多余的【朝】1.朝服衣冠早晨2.山间之朝暮也早晨3.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4.皆朝于齐朝拜【诚】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确实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确实3.帝感其诚诚心4.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如果【出】1.卷石底以出露出2.奋袖出臂露出3.水落而石出者露出4.不复出焉出去5.皆出酒食拿出6.君谓计将安出产生7.不敢出一言以复发出8.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使出9.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在国外10.方出神脱离【初】1.初极狭起初2.初,权谓吕蒙曰当初3.每至晴初霜旦刚4.令初下刚刚【辞】1.未尝稍降辞色言辞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脱3.旦辞爷娘去告辞【从】便舍船,从口入自问所从来自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跟从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跟从战则请从跟从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跟从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听从从民欲也顺从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向当余之从师也跟...学习择其善者而从之学习从流漂荡顺、随鲦鱼出游从容不急迫溯洄从之追寻【达】1.达于汉阴到达2.乡书何处达传达3.不求闻达于诸侯显达4.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旦】1.旦辞爷娘去早晨2.每至晴初霜旦早晨3.旦日第二天【当】1.当是时在2.当奖率三军应当3.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应当4.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当5.今当远离将要6.今当涂掌事主持7.木兰当户织对着8.咨臣以当世之事当今9.会当凌绝顶终当【道】1.任重而道远道路2.不足为外人道也。
文言文一词多义

1. 安:1、怎么(安求其能千里也) 2、养(衣食所安)2. 卑:1、低下(非天质之卑) 2、身份低微(先帝不以臣卑鄙)3. 备: 1、周全、详尽。
(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2、具备。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3、准备。
(犹得备晨炊《石壕吏》)4. 被:1、影响(被于来世) 2、同“披”,穿(皆被绮绣)5.鄙:1、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2、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3、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6.毕:1、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2、全部(群响毕绝《口技》)7. 薄:1、迫近,接近。
(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2、轻视。
(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3、厚度小。
(薄如钱唇《活板》)8. 策:1、马鞭。
(执策而临之《马说》) 2、鞭打、驱使。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3、记录。
(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4、计谋。
(成语“束手无策”)9.长:cháng 1、长度。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2、与“短”相对。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3、长久(长寿)。
(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4、永远。
(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5、zhǎng,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6、zhǎng,头领。
(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10.称:1、chèn相当、配合(称其气之小大/不能称前时之闻)2、chēng称赞(先帝称之曰能)11. 诚:1、诚心(帝感其诚)2、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3、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12.惩:1、苦于(惩山北之塞《愚公移山》) 2、惩罚13.驰:1、骑(愿驰千里足) 2、驱车(追赶)(公将驰之)14.出:1、发、起(方其出海门) 2、在边疆打仗(出则方叔、召虎) 3、来到(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兵) 4、产生(计将安出)15. 辞:1、推辞(蒙辞以军中多务) 2、语言(未尝稍降辞色)16. 次:1、编次。
高一语文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

烛之武退秦师一词多义○若1.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代词,你。
《捕蛇者说》)2.南宫适出,子曰:“君子哉若人!”(代词,这,这样,如此。
《论语·宪问》)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假如。
《烛之武退秦师》)4.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
(选择连词,或,或者。
《汉书·高帝纪》)5.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似乎,好像。
《桃花源记》)○辞1.公辞焉。
召孟明、西乞、白乙。
(拒绝)《肴之战》2.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
(文词)《送东阳马生序》3.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托辞,辩解之辞)《季氏将伐颛臾》4.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推辞。
《烛之武退秦师》)5.停数日,辞去。
(告别。
《桃花源记》)6.不辞劳苦。
(推托)○之1.辍耕之垄上。
(往,到。
动词。
《陈涉世家》)2.子犯请击之。
(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秦军)。
《烛之武退秦师》)3.是寡人之过也。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的。
《烛之武退秦师》)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
《烛之武退秦师》)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师说》)○说1.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说理,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捕蛇者说》2.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陈述,动词)《桃花源记》3.神仙诡诞之说。
(说法)《梅花岭记》4.范增说项羽曰。
(shuì劝说)《鸿门宴》5.秦伯说,与郑人盟。
(同“悦”,喜欢,高兴。
《烛之武退秦师》)○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境;边远的地方。
《为学》)。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陋;目光短浅。
《曹刿论战》)。
/先帝不以臣卑鄙3.孔子鄙其小器(鄙视。
《训俭示康》)。
4.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轻贱。
《孔雀东南飞》)。
5.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文言文4—一词多义(实词)

四、一词多义——实词归纳1.爱,ài(1)名词,恩惠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左传·昭公二十年》)——等到子产死去,孔子听说这件事后,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为我们留下来的恩惠啊。
”(2)动词①给人恩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吴广平素给人恩惠,士兵有很多肯为他所用。
②喜爱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韩愈《师说》)——喜爱他的儿子,选择良师教他们。
③怜惜,同情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左传·子鱼论战》)——怜惜那些鬓发斑白的老人,还不如向他们投降。
④吝惜,舍不得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孟子·齐桓晋文之事》)——齐国虽然不算广大富裕,但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⑤通“薆”,隐蔽,躲藏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诗经·邶风·静女》)——躲藏起来不见面,(急得我)抓耳挠腮来回走。
(3)形容词,吝啬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百姓都认为您是吝啬啊。
2.安,ān(1)形容词①安全,平安谢庄遂安。
(《冯婉贞》)——谢庄于是就安全了。
②安稳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风雨中像大山一样安稳。
③安定,舒适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季氏将伐颛臾》)——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动词①安身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使人安身立命的衣物食品,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出来分给别人。
②安置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
(《三国演义·失街亭》)——离山十里有王平在那里安置营地。
③抚慰,安抚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
(《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如果刘备和(刘表的儿子及部将)那些人同心协力,上下一致,就应该加以抚慰,和他们结成同盟好友。
④使……安定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使他们到来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文言文一词多义

文言文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一般地说,一词多义的各个义项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食”字,①吃。
《捕蛇者说》:“退而甘食其土之有。
”②吃的东西,食物。
《曹刿论战》:“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③专指饭。
《隆中对》:“百姓孰敢不箪食(sì)壶浆以迎将军乎?”④读sì,喂。
《马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⑤通“蚀”,亏损。
《易·丰》“月盈则食。
”在一个句子里,我们怎样确定一个词究竟用的是多义中的哪个意义呢?主要是联系上下文,认真阅读,认真分析,增强阅读能力。
一词多义是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的。
这样,我们应该从理解一个词的本义入手来理解和掌握它的各个引申义和假借义。
?掌握一词多义的方法1.了解词义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词的本义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就词的来源说的,即该词最初的意义,如“向”的最初意义是朝北的窗户,“兵”的最初意义是兵器,“走”的最初意义为跑等。
另一种理解是就词的应用来说的。
把最常用的那个意义算作词的本义,也叫“基本意义”。
如“兵”的基本意义是“兵士”,“走”的基本意义是“步行”。
在现代汉语中所谈的基本义是指后者。
例:(1)战则请从[跟随](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攻伐](3)范增数目项王[眼睛](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换取]?引申义是从基本义发展出来的,同基本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的意义。
如“深”的基本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的距离大。
如说:“这条河很深”、“这个院子很深”、“深山”、“深耕”。
这几个“深”用的都是“深”的基本义。
从深的基本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①深奥,深刻,深入。
如:“道理很深。
”②深厚,深刻。
如:“友谊很深。
”③时间久。
如:“夜深人静。
”④浓,重。
如:“颜色太深。
”“深”的引申义和基本义的联系是建立在相类似的基础上的。
例:指出下列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高中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

“同”和“通”的区别
•
“同”是指古代的很多异体字。比如孔乙己曾经说过的茴香豆茴
字的四种写法,这四种写法之间就可以说A同B。
•
“通”一般是指狭义的通假字。
•
它们是有一定的区别的。
•
“通”:表示通假字,是指“写错或印错的字 ”通“作者本来要
写的字”
•
“同”:一是表示古今字,即“文中的古体字”等同于“现代汉
• [今义]鼻涕
•窃 以 为 与 君 实 游 处 相 好 之 日 久 。
(《答司马谏议书》)
窃 • [古义]私下,私意,“我”的谦 词
• [今义] 偷窃
如:“很”,古义是凶 狠,表示的程度很深,现在表 示的程度则更弱化了
如:“怨”,古义表示 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 责备。
“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 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传》)
“不(fǒu)”通“否”
异读和破读
• 文言文中的词在特定的语境中往往有特殊的读音。 • (1)破音异读:改变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的的词性
和意义。王(wàng,为王)天下;衣(yì,穿)褐 • (2)通假异读:属(zhǔ,通“嘱”)予作文以记
之;君子生(xìng,通“性”)非异也 • (3)古音异读:有些专有名词还保留着古音。周景
“ 矜”,通“鳏” guān,老而无妻的人。 16、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望岳》
“曾”,通“层”。
范纯礼传
纯礼字彝叟,以(因为)父仲淹荫(庇荫。因祖先有功劳或官职而循例 受封,得官),知(做……知县)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北宋第四个 皇帝赵祯的寝陵)建,京西转运使(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 中央或地方官职)配木石砖甓(pì瓦)及工徒(工匠)于一路(宋元时期 的行政区划名),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把)白(报告,禀告)陵使韩 琦,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他日,众质(质问、责问)之, 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一年或四季)缮(修缮)治(管理)无虚 日(空闲的日子),今乃(居然,竟然)与百县均(均摊)赋,曷若(何 如,不如)置(搁置)此,使之奉(供奉)常时用(用度)乎?”琦是 (认为……对)其对(对答,应答)。还朝,用为三司(盐铁、户部、度 之)盐铁判官(古代官职、隶属盐铁部) ,以比部员外郎(刑部比部司次 官)出(京官外任)知遂州。
高中必备文言文一词多义

高中文言文必备一词多义1.若:①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假如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代词,你④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⑤若何:怎么办,怎么样⑥若……何:“对……怎么办”“对……怎么样”2.说:①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②《师说》《捕蛇者说》一种文体③秦伯说,与郑人盟通“悦”高兴④范增说项羽曰劝说、劝服⑤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言论、说法3.辞:①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拒绝②停数日,辞去告辞、告别③不辞劳苦推托④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⑤《归去来兮辞》一种文体⑥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辞谢,婉言道歉。
4.鄙:①言语粗鄙粗俗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④孔子鄙其小器轻视5.微:①人微言轻轻微的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暗暗地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⑤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不暴露、深奥⑥夫祸患常积于忽微喻指细小的东西6.之:①辍耕之垄上到②子犯请击之代词,他们,指代秦军③是寡人之过也连接定语与中心语的结构助词,的。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知:①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知道②如寡人者,安与知耻感到,懂得③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主持,管理④孰为汝多知乎通“智”,知识,智慧8.复: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繁复②其有敢不尽力乎?请复战再③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再④复之以掌,虚若无物通“覆”遮盖⑤不敢出一言以复回复⑥师道之不复可知矣恢复9.既:①既而儿醒,大啼不久②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已经③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10.劝:①果行,国人皆劝劝勉、鼓励②劝君更进一杯酒劝说、劝服遂①自杀未遂成功②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于是③遂使之行成于吴于是11.当:①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介词,在……时候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据、把守④当将率三军,北定中原应当⑤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要或介词“正当”⑥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抵挡抵抗⑦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对酒当歌对着,面对⑧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一定、肯定⑨犯法当死判处,判罪12.朝:①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见②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③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13.孰: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谁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通“熟”仔细地③是可忍,孰不可忍什么,疑问代词14.诚:①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真心、诚意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的确,确实③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假使、假如15.善:①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与恶相对,善良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优点、长处③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④王曰:“善”工好的、答应⑤素善留侯张良友好、亲善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做好、处理好⑦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须臾喜欢、羡慕16.间①奉命于危难之间时候、期间②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偶尔③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参与④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⑤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空隙⑥从郦山,道芷阳间行小路、从小路17.质:①文质彬彬质地,底子②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做人质抵押③质疑问难质问18.及: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到达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趁着③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以及④徐公何能及君也比得上⑤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等到19.甚:①不若长安君之甚厉害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严重③目似瞑,意暇甚相当很④好读书不求甚解深,仔细20.少:①少时,一狼径去一会儿②太后之色少解稍微③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年轻④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皆少之。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晋陶渊明独爱菊: 喜欢安君安与项伯有故: 怎麽沛公安在: 那里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安定毅良久稍安安心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麽衣食所安,弗赶加也: 享受既来之,则安之: 使动无情郎安在哪里按按诛五人: 查究缇骑按剑而前: 按着包举一滴可以包函谷怀着包住包举宇内名词用作状语像……一样暴暴霜露: 显露忠义暴于朝廷: 显露暴秦之欲无厌: 残暴被幸被齿发蒙受如被冰雪遭受本予本非文人花士: 本来,原本本图宦达: 希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根本抑本其成败之迹: 推究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根鄙言语粗鄙粗俗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意动,以…为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顾不如蜀鄙之僧载: 边远的地方敢竭鄙怀浅陋比比去,以手阖门: 及,等到天涯若比邻: 并列,挨着纳比笼中并列,挨着比权量力: 比较比吾乡临之死则已后矣: 比较比得软脚病近来宰严限追比追征敝侯生摄敝衣冠: 破旧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疲劳,困乏因人之力而敝之: 使动,损害毕少选当毕结束毕尽于此全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非兵连祸结: 战争斯用兵之效也: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穷兵黩武: 军队而秦兵又至矣: 军队草木皆兵: 士兵病故病且殆: 穷困病偻: 患病君之病在肌肤: 疾病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有病以夭梅病梅为业: 使动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担心,忧虑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困苦不堪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缺点,弊病(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疲劳,困乏)并并受促织恩荫一并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连搏水石相搏: 击,拍森然欲搏人: 抓,扑薄日薄西山: 迫近门衰祚薄: 浅薄有薄德于古今浅薄的厚古薄今: 意动日以厌薄轻视拨曲终收拨当心划拨子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转轴拨弦三两声拨动弹奏策振长策而御宇内: 鞭子蒙故业,因遗策: 策略,计谋策扶老以流憩: 著着退而论书策: 竹简策勋十二转: 书写,记曾风景旧曾谙:曾经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adv连…都曾益其所不能: 增常非常之观: 平常,寻常常在于险远: 常常,副词胜地不常常存长一技之长: 长处,特点长歌当哭: 放声求木之长: 生长无长无少: 年纪大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朝服衣冠: 在早晨诚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真心诚意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实在诚怛人心实在此天意诚难测确实诚不可忍确实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果真诚能见可欲: 果真,表假设诚知其如此果真帝感其诚: 诚心诚意乃能衔哀致诚诚意致负诚托真心诚意帝感其诚诚意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乘车聊乘化以归尽: 顺应着秦以区区之地,至万乘之势: 一车四马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趁着,就着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趁着自京师乘风雪: 冒着耻耻学于师: 意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意动知耻而后勇: 羞耻出家君作宰路出名区过无出其右者超出因出己虫拿出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朔气传金柝: 传递,传送其传之非其真也: 传来的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莫辞更坐弹一曲推辞吾何辞焉推辞卮酒安足辞:推辞,拒绝不辞劳苦推托辞不赴命:辞谢停数日辞去告别,告辞不遑辞候告辞何辞为:告辞我从去年辞帝京离开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水边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轮到又间令吴广至次所旁丛祠中:驻扎从惑而不从师:跟从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跟从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殆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殆有神护者:大概,表揣测的语气词思而不学则殆:疑惑旦旦日,客从外来:第二天旦辞爷娘去:早晨其若吾乡临之旦旦有是哉:天天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天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时然五人之当行也:面对,对着当其南北者:在(某地或某时)及山颠崖限当道者:处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把守,占着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阻挡当奖率三军,被定中原:必定他日,汝当用之:会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他日汝当用之:将对酒当歌对着木兰当户织对着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倘”,如果失期当斩:判罪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有大石当中流:挡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当臣生当陨首:应当老当益壮应当当任东宫:任,充当惴惴恐不当意合乎道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知识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策之不以其道:方法于是废先王之道:思想,主张有碑仆道:道路何可胜道也哉:说得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得双石于潭上:得到,找到不能得日:得到耳得之而为声:得到此言得之:适宜诚不得已:可以吾得兄事之:必须,一定,副词不得极夫有之乐也:能够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能够愿得生归能够往往有得:心得,收获等等终军之弱冠同于等死死国可乎同样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吊吊有忧,贺有喜:慰问,安慰形影相吊:安慰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安慰死则往吊哭之:吊念祭奠死者董董道而不豫:遵守董事长:监督董之以严刑:监督断自可断来信:回绝三日断五匹制成一匹)截下来度内立法度:规章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计算万里赴融机,关山度若飞:通渡,超过(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揣度)恶彼且恶乎待哉wu 何宾语前置而舍瑟而作:连词,表承接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与:承接或百步而后止:表承接锲而舍直,朽木不折:承接,就鸟倦飞而知还:承接骊山北构而西折:承接赂秦而力亏: 承接而秦兵又至矣:承接咏而归:连词,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修饰顺流而东行:修饰时矫首而遐观:修饰谁得而族灭也:修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修饰墙往往而是:修饰往往而剧修饰河流屈曲而南:修饰南名词用作动词向南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知名而行无过矣:并列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意:并列蟹六跪而二螯:并列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并列黑质而白章:并列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并列余固笑而不信也:并列而适类于予:并列虽辱而愚之:并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学而时习之:递进而况石乎: 递进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顺承,表因果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表转折不敢言而敢怒:却,转折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转折思谦充而自牧:来籍吏民,封府苦,而待将军:来而征一国者通“能”尔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子路率尔对曰:形容词词尾,…的样子问君何能尔:这样,那样君尔妾亦然:这样时尔未为久:助词诺诺复尔尔:如此如此如获知尔:你以吾一日长乎尔:于(定楚国,如反掌尔:通”耳”,而已)(尔夜风恬月朗:这,那,指示代词)发百发百中:把箭射出去,发射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征发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野芳发而幽香:花开,开放而大声发于水上:发出,发生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出发主人忘归客不发出发非常之谋难于促发:发动舜发于畎亩之中:启用,被任用而又有剪发度门:头发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送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发一灯可以燎阿房点燃语未毕而大声忽发爆发扣树三发量词下凡凡四方之士:所有的凡在故老:所有的固凡为愚者:所有的凡富贵之子:凡是,大凡凡六百一十二言:总共愚泉凡六穴:总共方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方圆,纵横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纵横各一里,面积单位有朋自远方来:地方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正方是时:正当方其破荆州:当吴之民方痛心焉:正不懂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是非准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方向,方位)(秦王方还柱走:正在,副词)非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不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错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废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停止,废止即除魏阉废赐之址以葬之:废弃的老贼欲废汉自立久已:废除稽废时日:拖延,浪费废先王之道:废除封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封闭,封合自寄一封书: 量词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又欲肆其西封: 疆界既东封郑: 意动,以…为疆界夫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句首语气词夫大国,难测也: 句首发语词,将议论夫夷以近: 发语词夫晋,何厌之有: 发语词逝者如斯夫: 语气词余观夫巴陵胜状: 代词,那不得极夫游之乐: 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那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人夫起大呼: 丈夫扶将好自相扶将: 服侍出郭相扶将: 扶持抚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担任巡抚先妣抚之甚厚: 对待不抚壮而弃秽兮: 凭借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繁复唧唧复唧唧: 繁复,又其间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再幸复得此妇: 再勿复怨鬼神:再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之甚也: 恢复红罗复斗帐: 双层负负栋之柱: 背负,承担负隅顽抗: 倚靠负债累累: 欠忘恩负义: 辜负致负诚托辜负苍山负雪: 背负隅顽抗: 依仗久负盛名: 享有忘恩负义: 违背身负重伤: 受覆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倒覆之以掌反盖克终者盖寡: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大概,推测盖在殷忧: 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盖失强援: 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盖音谬也: 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盖其流甚下: 表原因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发语词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发语词,大概盖将自其变者观之: 表假设语气日初出大于车盖: 车盖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超过敢敢竭鄙怀谦词冒昧告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祷告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告诉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告诉惧其不已,告之于帝: 禀告,上报而告以成功: 报告,禀告自告奋勇: 表明告汝十二郎之灵: 告慰则告诉不许: 申诉鼓微风鼓浪: 振动噌吰入钟鼓不绝: 名词添然鼓之: 击鼓微风鼓浪: 拍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险要的地势雍州之地,淆函之固: 险固故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使动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少年固强之坚持得予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既,已人固有一死: 本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本来故不在战矣: 本来轻重固何如哉: 实,本来余固笑而不信: 本来斯固百年之机遇: 实在必固其根本: 使动,巩固,使…牢固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牢固,稳固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究竟,到底君子固穷?故君安与项伯有故: 有旧,交情其培欲平,其土欲故:旧的豫章故郡旧的此物故非西产通“固”本来知是故人来: 老朋友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桓侯故使人问之: 特意故作不良计: 故意故吾不害其长矣: 所以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故天子一跬步所以公问其故: 原因以故其后名之曰: 原因以予故,咸以愚辱之: 原因何故不使知原因故乡人号之驼: 所以,因此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因此固凡为愚者: 因此故钱塘之人日日侯焉因此大人故嫌迟: 总是,老是顾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拜访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反而大行不顾细谨: 计较怪毅怪视之奇怪地固已怪之矣意动表示心理活动观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景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看,动词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考察归皆背晋以归梁: 归附,归依江表英豪皆归附之: 归附,归顺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返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返回因求假暂归: 返回其归书也必速: 归还若水之归下也: 汇集不图子自归: 出嫁后五年,吾妻来归: 出嫁国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国家则有去过怀乡,忧谗畏讥: 国都果吾去汴州汝不果来实现成为现实果行国人皆劝果绝地果如成言果然果真过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错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过分过五关,斩六将: 经过以其勇过人耳超过号号呼而转徙: 号哭未可明诏大号: 号召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呼啸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名号耗信耗难通音信消息不抑耗其实损耗何隐隐何甸甸: 何等贵贱情何薄: 多麽何敢负德怎麽敢表反问副词自何所至什麽地方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呢其皆出于此乎:句末语气词,表揣度,呢何不改乎此度: 助词,句中表停顿忽日月忽其不淹兮: 迅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忽闻门外虫鸣忽然不可忽也不重视会会征促织赶上或或曰:六过互丧,率赂秦耶: 有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有人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云霞明灭或可睹有时当与秦相较,或为易量: 或许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获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或凭几学书: 或者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或者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疑难问题惑而不从师: n-v,有疑问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形容词怀怀帝阍而不见动词怀念敢竭鄙怀名词心怀及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到达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趁着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和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及至始皇: 到所经中岭及山颠: 到及其所之既倦: 等到疾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强,猛然疾恶如仇: 憎恨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 疾病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快,急速急急解令休止急忙乃陌上人而能急之意动既既而儿醒,大啼: 不久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不久既而将诉于姑舅不久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已经既许而问已经将军既帝室之胄: 是即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依附胡天八月即飞雪就、便且壮士不死即已就、便即捕得三两头即使即为定例就冀又可冀其成立邪希望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希望企图非分的愿望加加以官贪吏虐加上加之以师旅加到……上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利用乃悟前狼假寐: 假装假公济私: 假借久假不归: 借(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 如果)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期间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断断续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见未见可师者: 看见清明浩荡不见底: 看见有何见教: 动词前,表对自己怎麽样府吏见丁宁: 指代我慈父见背: 指代我吾诚恐见欺于秦而负赵: 表被动鉴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物照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察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要,如果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将要上使外将兵: 带领,率领贵客将自何所刚才解悉埋于地,解其综缚: 解开后虽经婉解: 解释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 理解太后之色少解: 缓和矜尤蒙矜育: 怜惜不矜名节: 自夸翘然矜鸣夸耀尽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完,消灭触草木,尽死: 全,都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智者尽其谋竭尽全部使出聊乘化以归尽尽头兴尽悲来到达极点潦水尽而寒潭清没有进再拜以进进上送上以一头进敬献进献引毅以进进入径进以啄前进景正则无景: 景致,景色至若春和景明: 太阳赢粮而景从: 影景从云合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大路径三径就荒路虫跃掷径出径直直往就金就利则利: 接近斯须就毙接近三径就荒: 近于,正要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至也: 前往,赴荆轲遂就车而去: 上车辞不就职: 就职上任居居之以为利占有买而居之占有居为奇货积蓄面山而居居住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举起因命酌互举举起引为劝饮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发,起孙叔敖举于海: 被举用举贤荐能: 推荐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攻取戍卒叫,函谷举: 被攻举杀人如不能举: 尽,全举天下之豪杰: 全,所有的举以予人: 全部,都举足轻重: 抬起举身赴清池: 抬莫令事不举: 成功举一滴可以包函谷洒用具臣具表以闻: 详尽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详细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准备,具办故人具鸡黍准备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具有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终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的以为妙绝: 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极,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请息交以绝游: 断绝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断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停止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直上穿过绝无踪响只军沛公军霸上: 驻军克克终者盖寡: 能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能不克蒙其泽乎: 能克己奉公: 克制克敌制胜: 战胜困数十伶人困之: 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扰类有类橐驼者: 似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类推而适类于予: 像理移之官理: 治,统治理,非吾业也: 治理百姓利金就砺则力: 锋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有利的形式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锋利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好处劣劣弱不中于款adj差的成以其小劣之意动临未尝不临文嗟悼: 面对,读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面对固临崩寄臣以大事矣: 将下临无地从高处向下望令急解令休止使令初下命令笼得佳者笼养之n—状大喜笼归n—v漫亭东自云下皆云漫: 弥漫其远古刻尽漫失: 磨灭其文漫灭: 磨灭蒙汝之纯明儿不克蒙其泽乎蒙受承受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绿罗弥舸舰弥津弥漫满靡靡计不施没有无虫尽靡失败密密通洞庭接近其筑欲密结实名名我固当: 起名屈原者,名平: 名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名字愈以是得狂名: 名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气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后事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说出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名义不名一钱: 值冥冥搜未已深北冥有鱼溟大海命或命巾车: 驾乐夫天命复奚疑: 运气命夸娥氏父子负二山: 指示命曰<琵琶行>: 命名遂命酒吩咐命酌互举命人谬盖音谬也: 错误后事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使动,弄错莫故莫能知: 副词,不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不定代词,没有谁则天下莫能争是溪: 没有人(莫用众人之意也: 副词,不要)纳纳比笼中放进纳钱案上交纳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是乃此子一怒就是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竟乃擘青天而去竟良乃入,具告沛公: 于是乃访于洞庭于是质于齐,兵乃出: 才乃能衔哀致诚: 才乃问使者: 才念不念居安思危: 考虑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考虑一念未遂: 念头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惦念念去去: 一字逗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想到宁宁移百首之躯哪虽鸡狗不得宁焉安宁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愿不宁唯是虚词无实意宁止不避难道岂宁可致意耶焉能哪能怒怒而飞: 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皆矫顾怒步: 强,健培而后乃今培风凭借其培欲平培土披披绣闼俯雕甍开将军身披坚执锐蹑迹披求拨开其吾其还也: 语气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其真无马耶: 语气词,表反诘,难道其孰能讥之乎: 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其能久存乎: 语气助词,表反问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语气助词,表反问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副词,表诘问, 同”岂”,难道实迷途其未远: 语气词其如土石何:语气词,把…加强反问语气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副词,大概其可怪也欤: 语气词,表感叹何其衰也: 副词,加强语气尔其无乃忘乃父之志: 语气副词,表期望,一定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语气助词,表揣测既其出: 助词其笑矣: 助词相远不知其几多也助词无实意www.d何为其然也: 祝词,凑足音节必先苦其心志: 他的其出人也远矣: 他们与其所以失者: 代词,他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代词,他君知其难也: 指示代词,那其后用兵: 指示代词,那其为惑者: 那些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那些习其句读: 代书余嘉其能行古道: 兼语静女其姝: 形容词词头,无实意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选择句中,表示选择.是…还是…如果单独出现一个“其”的话那么就是表示揣测语气的副词强挽弓当挽强: 强弓,硬弓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强大,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有余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勉强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及帝乡不可期: 至,及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限定的时间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将近且适南冥也将臣死且不避: 尚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况且且臣少仕伪朝: 况且www.且壮士不死即已况且存者且偷生: 苟且且暂还家去: 暂且吾今且赴府: 将要若属且皆为所虏: 将河汉清且浅: 并且行且速并列且何谓阁子也: 还有,那麽且矫诏纷出: 递进彼且呜呼待哉还穷且益坚但是亲君亲起持之亲自亲贤臣远小人亲近请请往谓项伯: 请允许我请以剑舞: 请允许我请息交以绝游: 请允许我臣请入: 谦词,表敬意穷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用尽,动词而乐亦无穷也: 终了,形容词则其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走到尽头复前行,欲穷其林: 走到尽头穷岛屿之萦回尽心目耳力俱穷尽今我睹子之难尽: 完,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得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文言文一词多义归纳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喜爱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爱护晋陶渊明独爱菊: 喜欢安君安与项伯有故: 怎麽沛公安在: 那里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安定毅良久稍安安心燕鹊安知鸿鹄之志哉: 怎麽衣食所安,弗赶加也: 享受既来之,则安之: 使动无情郎安在哪里按按诛五人: 查究缇骑按剑而前: 按着包举一滴可以包函谷怀着包住包举宇内名词用作状语像……一样暴暴霜露: 显露忠义暴于朝廷: 显露暴秦之欲无厌: 残暴被幸被齿发蒙受如被冰雪遭受本予本非文人花士: 本来,原本本图宦达: 希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根本抑本其成败之迹: 推究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根鄙言语粗鄙粗俗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意动,以…为边境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顾不如蜀鄙之僧载: 边远的地方敢竭鄙怀浅陋比比去,以手阖门: 及,等到天涯若比邻: 并列,挨着纳比笼中并列,挨着比权量力: 比较比吾乡临之死则已后矣: 比较比得软脚病近来宰严限追比追征敝侯生摄敝衣冠: 破旧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疲劳,困乏因人之力而敝之: 使动,损害毕少选当毕结束毕尽于此全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非兵连祸结: 战争斯用兵之效也: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军队穷兵黩武: 军队而秦兵又至矣: 军队草木皆兵: 士兵病故病且殆: 穷困病偻: 患病君之病在肌肤: 疾病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有病以夭梅病梅为业: 使动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担心,忧虑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困苦不堪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缺点,弊病(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疲劳,困乏)并并受促织恩荫一并并虫亦不能行捉矣连搏水石相搏: 击,拍森然欲搏人: 抓,扑薄日薄西山: 迫近门衰祚薄: 浅薄有薄德于古今浅薄的厚古薄今: 意动日以厌薄轻视拨曲终收拨当心划拨子弹奏弦乐所用的工具转轴拨弦三两声拨动弹奏策振长策而御宇内: 鞭子蒙故业,因遗策: 策略,计谋策扶老以流憩: 著着退而论书策: 竹简策勋十二转: 书写,记曾风景旧曾谙:曾经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adv连…都曾益其所不能: 增常非常之观: 平常,寻常常在于险远: 常常,副词胜地不常常存长一技之长: 长处,特点长歌当哭: 放声求木之长: 生长无长无少: 年纪大朝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朝拜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朝服衣冠: 在早晨诚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真心诚意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确实,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 实在诚怛人心实在此天意诚难测确实诚不可忍确实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果真诚能见可欲: 果真,表假设诚知其如此果真帝感其诚: 诚心诚意乃能衔哀致诚诚意致负诚托真心诚意帝感其诚诚意乘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乘车聊乘化以归尽: 顺应着秦以区区之地,至万乘之势: 一车四马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趁着,就着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趁着自京师乘风雪: 冒着耻耻学于师: 意动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意动知耻而后勇: 羞耻出家君作宰路出名区过无出其右者超出因出己虫拿出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流传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授朔气传金柝: 传递,传送其传之非其真也: 传来的辞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莫辞更坐弹一曲推辞吾何辞焉推辞卮酒安足辞:推辞,拒绝不辞劳苦推托辞不赴命:辞谢停数日辞去告别,告辞不遑辞候告辞何辞为:告辞我从去年辞帝京离开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旁边,水边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陈胜吴广皆次当行:按次序,轮到又间令吴广至次所旁丛祠中:驻扎从惑而不从师:跟从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跟从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自殆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危险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近于,几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大概,恐怕殆有神护者:大概,表揣测的语气词思而不学则殆:疑惑旦旦日,客从外来:第二天旦辞爷娘去:早晨其若吾乡临之旦旦有是哉:天天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天当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掌管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在…时然五人之当行也:面对,对着当其南北者:在(某地或某时)及山颠崖限当道者:处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把守,占着垣墙周庭,以当南日:阻挡当奖率三军,被定中原:必定他日,汝当用之:会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将他日汝当用之:将对酒当歌对着木兰当户织对着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倘”,如果失期当斩:判罪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有大石当中流:挡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抵,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应当臣生当陨首:应当老当益壮应当当任东宫:任,充当惴惴恐不当意合乎道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知识道理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策之不以其道:方法于是废先王之道:思想,主张有碑仆道:道路何可胜道也哉:说得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得到得双石于潭上:得到,找到不能得日:得到耳得之而为声:得到此言得之:适宜诚不得已:可以吾得兄事之:必须,一定,副词不得极夫有之乐也:能够得观所谓石钟者:能够轩凡四遭火,得不焚:能够愿得生归能够往往有得:心得,收获等等终军之弱冠同于等死死国可乎同样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同吊吊有忧,贺有喜:慰问,安慰形影相吊:安慰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安慰死则往吊哭之:吊念祭奠死者董董道而不豫:遵守董事长:监督董之以严刑:监督断自可断来信:回绝三日断五匹制成一匹)截下来度内立法度:规章制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计算万里赴融机,关山度若飞:通渡,超过(平心而度之,吾果无一失乎:揣度)恶彼且恶乎待哉wu 何宾语前置而舍瑟而作:连词,表承接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与:承接或百步而后止:表承接锲而舍直,朽木不折:承接,就鸟倦飞而知还:承接骊山北构而西折:承接赂秦而力亏: 承接而秦兵又至矣:承接咏而归:连词,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表修饰吾尝终日而思:修饰顺流而东行:修饰时矫首而遐观:修饰谁得而族灭也:修饰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修饰墙往往而是:修饰往往而剧修饰河流屈曲而南:修饰南名词用作动词向南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连词,表并列知名而行无过矣:并列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意:并列蟹六跪而二螯:并列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并列黑质而白章:并列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并列余固笑而不信也:并列而适类于予:并列虽辱而愚之:并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表递进学而时习之:递进而况石乎: 递进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顺承,表因果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表转折不敢言而敢怒:却,转折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转折思谦充而自牧:来籍吏民,封府苦,而待将军:来而征一国者通“能”尔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子路率尔对曰:形容词词尾,…的样子问君何能尔:这样,那样君尔妾亦然:这样时尔未为久:助词诺诺复尔尔:如此如此如获知尔:你以吾一日长乎尔:于(定楚国,如反掌尔:通”耳”,而已)(尔夜风恬月朗:这,那,指示代词)发百发百中:把箭射出去,发射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征发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野芳发而幽香:花开,开放而大声发于水上:发出,发生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出发主人忘归客不发出发非常之谋难于促发:发动舜发于畎亩之中:启用,被任用而又有剪发度门:头发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送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发一灯可以燎阿房点燃语未毕而大声忽发爆发扣树三发量词下凡凡四方之士:所有的凡在故老:所有的固凡为愚者:所有的凡富贵之子:凡是,大凡凡六百一十二言:总共愚泉凡六穴:总共方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方圆,纵横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纵横各一里,面积单位有朋自远方来:地方方欲行,转视积薪后:正方是时:正当方其破荆州:当吴之民方痛心焉:正不懂规矩,不能成方圆:方形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是非准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方向,方位)(秦王方还柱走:正在,副词)非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不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错的非有仲尼,墨翟之贤: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不能废臣侍汤药,未曾废离:停止,废止即除魏阉废赐之址以葬之:废弃的老贼欲废汉自立久已:废除稽废时日:拖延,浪费废先王之道:废除封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封闭,封合自寄一封书: 量词六国之后君,我不能封也: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又欲肆其西封: 疆界既东封郑: 意动,以…为疆界夫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 句首语气词夫大国,难测也: 句首发语词,将议论夫夷以近: 发语词夫晋,何厌之有: 发语词逝者如斯夫: 语气词余观夫巴陵胜状: 代词,那不得极夫游之乐: 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那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人夫起大呼: 丈夫扶将好自相扶将: 服侍出郭相扶将: 扶持抚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担任巡抚先妣抚之甚厚: 对待不抚壮而弃秽兮: 凭借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繁复唧唧复唧唧: 繁复,又其间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再幸复得此妇: 再勿复怨鬼神:再未若复吾赋之不幸之甚也: 恢复红罗复斗帐: 双层负负栋之柱: 背负,承担负隅顽抗: 倚靠负债累累: 欠忘恩负义: 辜负致负诚托辜负苍山负雪: 背负隅顽抗: 依仗久负盛名: 享有忘恩负义: 违背身负重伤: 受覆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倒覆之以掌反盖克终者盖寡:不十分肯定的判断,大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大概,推测盖在殷忧: 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盖失强援: 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盖音谬也: 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盖其流甚下: 表原因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发语词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发语词,大概盖将自其变者观之: 表假设语气日初出大于车盖: 车盖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 超过敢敢竭鄙怀谦词冒昧告则遣一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祭告,祷告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告诉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 告诉惧其不已,告之于帝: 禀告,上报而告以成功: 报告,禀告自告奋勇: 表明告汝十二郎之灵: 告慰则告诉不许: 申诉鼓微风鼓浪: 振动噌吰入钟鼓不绝: 名词添然鼓之: 击鼓微风鼓浪: 拍固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险要的地势雍州之地,淆函之固: 险固故国不以山溪之险: 巩固,使动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顽固少年固强之坚持得予腹中书,固以怪之矣:既,已人固有一死: 本来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本来故不在战矣: 本来轻重固何如哉: 实,本来余固笑而不信: 本来斯固百年之机遇: 实在必固其根本: 使动,巩固,使…牢固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牢固,稳固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究竟,到底君子固穷?故君安与项伯有故: 有旧,交情其培欲平,其土欲故:旧的豫章故郡旧的此物故非西产通“固”本来知是故人来: 老朋友故遣将守关者: 特意桓侯故使人问之: 特意故作不良计: 故意故吾不害其长矣: 所以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所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所以故天子一跬步所以公问其故: 原因以故其后名之曰: 原因以予故,咸以愚辱之: 原因何故不使知原因故乡人号之驼: 所以,因此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因此固凡为愚者: 因此故钱塘之人日日侯焉因此大人故嫌迟: 总是,老是顾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回头看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拜访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难道,反而大行不顾细谨: 计较怪毅怪视之奇怪地固已怪之矣意动表示心理活动观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景象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看,动词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考察归皆背晋以归梁: 归附,归依江表英豪皆归附之: 归附,归顺君臣相顾,不知所归: 返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返回因求假暂归: 返回其归书也必速: 归还若水之归下也: 汇集不图子自归: 出嫁后五年,吾妻来归: 出嫁国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国家则有去过怀乡,忧谗畏讥: 国都果吾去汴州汝不果来实现成为现实果行国人皆劝果绝地果如成言果然果真过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错误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过分过五关,斩六将: 经过以其勇过人耳超过号号呼而转徙: 号哭未可明诏大号: 号召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呼啸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名号耗信耗难通音信消息不抑耗其实损耗何隐隐何甸甸: 何等贵贱情何薄: 多麽何敢负德怎麽敢表反问副词自何所至什麽地方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比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呢其皆出于此乎:句末语气词,表揣度,呢何不改乎此度: 助词,句中表停顿忽日月忽其不淹兮: 迅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微小的事,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忽闻门外虫鸣忽然不可忽也不重视会会征促织赶上或或曰:六过互丧,率赂秦耶: 有人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有人或五十步而后止: 有的人一食或尽粟一石: 有时云霞明灭或可睹有时当与秦相较,或为易量: 或许予尝求古仁人之心,获异二者之为: 或许,也许或凭几学书: 或者或以尺书寄托侍者或者惑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疑难问题惑而不从师: n-v,有疑问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糊涂,形容词怀怀帝阍而不见动词怀念敢竭鄙怀名词心怀及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到达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趁着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 和徐公何能及君也: 比得上及至始皇: 到所经中岭及山颠: 到及其所之既倦: 等到疾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强,猛然疾恶如仇: 憎恨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 疾病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快,急速急急解令休止急忙乃陌上人而能急之意动既既而儿醒,大啼: 不久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不久既而将诉于姑舅不久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 已经既许而问已经将军既帝室之胄: 是即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依附胡天八月即飞雪就、便且壮士不死即已就、便即捕得三两头即使即为定例就冀又可冀其成立邪希望岂敢盘桓有所希冀希望企图非分的愿望加加以官贪吏虐加上加之以师旅加到……上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借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利用乃悟前狼假寐: 假装假公济私: 假借久假不归: 借(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 如果)间奉命于危难之间: 期间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间或,断断续续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参与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夹杂见未见可师者: 看见清明浩荡不见底: 看见有何见教: 动词前,表对自己怎麽样府吏见丁宁: 指代我慈父见背: 指代我吾诚恐见欺于秦而负赵: 表被动鉴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物照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察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要,如果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将要上使外将兵: 带领,率领贵客将自何所刚才解悉埋于地,解其综缚: 解开后虽经婉解: 解释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 理解太后之色少解: 缓和矜尤蒙矜育: 怜惜不矜名节: 自夸翘然矜鸣夸耀尽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完,消灭触草木,尽死: 全,都宾主尽东南之美全都智者尽其谋竭尽全部使出聊乘化以归尽尽头兴尽悲来到达极点潦水尽而寒潭清没有进再拜以进进上送上以一头进敬献进献引毅以进进入径进以啄前进景正则无景: 景致,景色至若春和景明: 太阳赢粮而景从: 影景从云合影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大路径三径就荒路虫跃掷径出径直直往就金就利则利: 接近斯须就毙接近三径就荒: 近于,正要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至也: 前往,赴荆轲遂就车而去: 上车辞不就职: 就职上任居居之以为利占有买而居之占有居为奇货积蓄面山而居居住举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举起因命酌互举举起引为劝饮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发,起孙叔敖举于海: 被举用举贤荐能: 推荐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攻取戍卒叫,函谷举: 被攻举杀人如不能举: 尽,全举天下之豪杰: 全,所有的举以予人: 全部,都举足轻重: 抬起举身赴清池: 抬莫令事不举: 成功举一滴可以包函谷洒用具臣具表以闻: 详尽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详细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准备,具办故人具鸡黍准备罔不因势象形各具形态具有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终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的以为妙绝: 极,非常佛印绝类弥勒: 极,非常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请息交以绝游: 断绝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断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停止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直上穿过绝无踪响只军沛公军霸上: 驻军克克终者盖寡: 能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能不克蒙其泽乎: 能克己奉公: 克制克敌制胜: 战胜困数十伶人困之: 围困智勇多困于所溺: 困扰类有类橐驼者: 似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类推而适类于予: 像理移之官理: 治,统治理,非吾业也: 治理百姓利金就砺则力: 锋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有利的形式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锋利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好处劣劣弱不中于款adj差的成以其小劣之意动临未尝不临文嗟悼: 面对,读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面对,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面对固临崩寄臣以大事矣: 将下临无地从高处向下望令急解令休止使令初下命令笼得佳者笼养之n—状大喜笼归n—v漫亭东自云下皆云漫: 弥漫其远古刻尽漫失: 磨灭其文漫灭: 磨灭蒙汝之纯明儿不克蒙其泽乎蒙受承受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绿罗弥舸舰弥津弥漫满靡靡计不施没有无虫尽靡失败密密通洞庭接近其筑欲密结实名名我固当: 起名屈原者,名平: 名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名字愈以是得狂名: 名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气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后事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说出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名义不名一钱: 值冥冥搜未已深北冥有鱼溟大海命或命巾车: 驾乐夫天命复奚疑: 运气命夸娥氏父子负二山: 指示命曰<琵琶行>: 命名遂命酒吩咐命酌互举命人谬盖音谬也: 错误后事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使动,弄错莫故莫能知: 副词,不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不定代词,没有谁则天下莫能争是溪: 没有人(莫用众人之意也: 副词,不要)纳纳比笼中放进纳钱案上交纳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是乃此子一怒就是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竟然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竟乃擘青天而去竟良乃入,具告沛公: 于是乃访于洞庭于是质于齐,兵乃出: 才乃能衔哀致诚: 才乃问使者: 才念不念居安思危: 考虑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 考虑一念未遂: 念头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 惦念念去去: 一字逗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想到宁宁移百首之躯哪虽鸡狗不得宁焉安宁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愿不宁唯是虚词无实意宁止不避难道岂宁可致意耶焉能哪能怒怒而飞: 奋发.这里指鼓起翅膀皆矫顾怒步: 强,健培而后乃今培风凭借其培欲平培土披披绣闼俯雕甍开将军身披坚执锐蹑迹披求拨开其吾其还也: 语气词,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其真无马耶: 语气词,表反诘,难道其孰能讥之乎: 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其能久存乎: 语气助词,表反问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语气助词,表反问其有敢不尽力者乎: 副词,表诘问, 同”岂”,难道实迷途其未远: 语气词其如土石何:语气词,把…加强反问语气其皆出于此乎: 语气副词,大概其可怪也欤: 语气词,表感叹何其衰也: 副词,加强语气尔其无乃忘乃父之志: 语气副词,表期望,一定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语气助词,表揣测既其出: 助词其笑矣: 助词相远不知其几多也助词无实意www.d何为其然也: 祝词,凑足音节必先苦其心志: 他的其出人也远矣: 他们与其所以失者: 代词,他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代词,他君知其难也: 指示代词,那其后用兵: 指示代词,那其为惑者: 那些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那些习其句读: 代书余嘉其能行古道: 兼语静女其姝: 形容词词头,无实意其正色耶?其远而无所至极耶?: 选择句中,表示选择.是…还是…如果单独出现一个“其”的话那么就是表示揣测语气的副词强挽弓当挽强: 强弓,硬弓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 强大,壮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有余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勉强期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及帝乡不可期: 至,及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一年君与家君期日中: 约定以五年为期,必复之全之: 限定的时间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将近且适南冥也将臣死且不避: 尚且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况且且臣少仕伪朝: 况且www.且壮士不死即已况且存者且偷生: 苟且且暂还家去: 暂且吾今且赴府: 将要若属且皆为所虏: 将河汉清且浅: 并且行且速并列且何谓阁子也: 还有,那麽且矫诏纷出: 递进彼且呜呼待哉还穷且益坚但是亲君亲起持之亲自亲贤臣远小人亲近请请往谓项伯: 请允许我请以剑舞: 请允许我请息交以绝游: 请允许我臣请入: 谦词,表敬意穷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用尽,动词而乐亦无穷也: 终了,形容词则其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走到尽头复前行,欲穷其林: 走到尽头穷岛屿之萦回尽心目耳力俱穷尽今我睹子之难尽: 完,尽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