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合集下载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 有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 有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有答案2018-201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42分)1.要使分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应满足()A。

x≠2 B。

x≠-1 C。

x=2 D。

x=-12.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1,则x的取值范围是()B。

2<x<8 A。

<x<8 C。

<x<6 D。

2<x<63.分式可变形为()A。

B。

- C。

D。

-4.下列代数运算正确的是()C。

(x+1)2=x2+1 A。

(x3)2=x5 B。

(2x)2=2x2 D。

x3·x2=x55.如图,已知直线AB∥CD,∠C=125°,∠A=45°,那么∠E的大小为()C。

90° A。

70° B。

80° D。

100°6.把多项式(m+1)(m-1)+(m-1)提取公因式(m-1)后,余下的部分是()A。

m+1 B。

2m C。

2 D。

m+27.化简结果正确的是()D。

b2-a2 A。

ab B。

-ab C。

a2-b28.如图,在边长为2a的正方形中央剪去一边长为(a+2)的小正方形(a>2),将剩余部分剪开密铺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则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D。

4a2-a-2 A。

a2+4 B。

2a2+4a C。

3a2-4a-49.如图,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DE,BC=EF,AC=DF;②AB=DE,∠B=∠XXX;③∠B=∠E,BC=EF,∠C=∠F;④AB=DE,AC=DF,∠B=∠E.其中,能使△ABC≌△DEF的条件共有()B。

2组 A。

1组 C。

3组 D。

4组10.已知a+b=2,则a2-b2+4b的值是()D。

6 A。

2 B。

3 C。

4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2)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的坐标为()C。

(3,2) A。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数学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八年级数学试题

八年级数学试题(全卷共五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作图(包括作辅助线),请一律用黑色..签字笔完成; 4.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 ,B ,C ,D 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1.下列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 .2. 若x =1时,下列分式的值为0的是 A.11+x B . x x 1- C.1+x x D. 112-x3. 木工师傅准备钉一个三角形木架,已有两根长为2和5的木棒,木工师傅应该选择如下哪根木棒A.2B.3C. 6D. 74. 把分式(00)xx y x y≠≠+,中的分子、分母的x y ,同时扩大倍,那么分式的值 A. 扩大2倍 B. 缩小2倍 C. 改变原来的14D. 不改变5. 下列等式成立的是A .32396a b a b =() B .0.000028 2.810=⨯﹣4C .22434x x x +=D .22()()=a b a b b a +----6.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2和3,则它的周长为A .7B .8C .7或8D .97. 如果2(1)(2)x x x px q -+=++,那么p ,q 的值为A. 1p =,2q =-B. 1p =-,2q =-C. 1p =,2q =D. 1p =-,2q = 8. 如图,将一张含有30°角的三角形纸片的 两个顶点叠放在矩形的两条对边上,若∠2=46°, 则∠1的大小为A .14°B .16°C .90°﹣αD .α﹣44°9. 如图,每个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面积为2,第②个图形的面积为6,第③个图形的面积为12,…,那么第⑧个图形面积为A .42B .56C .72D .9010.如图,在△ABC 中,AB =AC ,△ADE 的顶点D ,E 分别在BC ,AC 上,且∠DAE =90°,AD =AE .若∠C +∠BAC =155°,则∠EDC 的度数为A .20°B .20.5°C .21°D .22°第10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11. 在4×4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成为 格点,如图,A 、B 分别在格点处,若C 也是图 中的格点,且使得 为等腰三角形,则符合 条件的点C 有( )个A. 2个B. 3个C.4个D. 5个12. 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2()42a x x x -+≤⎧⎨>-⎩的解集为2x >-,且关于x 的分式方程2333a xx x-+=--有正整数解,则所有符合条件的整数a 的和是 A .0 B .-9 C .-8 D .-7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请将每小题的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卡中对应的横线上。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题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只收交答题卡.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该答案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的相应表格中,不能答在试题卷上.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选项选出来,并将该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的相应表格中.每小题涂对得3分,满分36分. 1.下列长度的四根木棒中,能与长5cm 、11cm 的两根木棒首尾相接,钉成一个三角形的是 A. 5cmB. 6cmC. 11cmD.16cm2.下列说法:①全等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相等;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③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④全等三角形的周长、面积分别相等.其中正确的说法为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②③④3.在北大、清华、复旦和浙大的校标LOGO 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 D .4.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那么相对应的三个外角的度数之比为 A. 3∶2∶1B. 1∶2∶3C. 3∶4∶5 D .5∶4∶35.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224a a a+= B.62322a a a-÷=-C.222233ab a b a b ⋅= D.224()a a -=6.已知分式242x x -+的值等于零,那么x 的值是A .2B .-2C .±2D .07.不改变分式的值,把0.0230.35x x -+的分子、分母中含x 项的系数化为整数为A.2335x x -+B.23305x x -++C. 230030500x x -+ D .230030500x x +-+ 8.与单项式23a b -的积是32222629a b a b a b -+的多项式是A.23ab --B.2233ab b -+-C.233b - D .2233ab b -+9.如图,已知AC =BD ,添加下列条件,不能使△ABC ≌△DCB 的是 A. ∠ACB =∠DBCB. AB =DCC.∠ABC =∠DCB D .∠A =∠D =90°10.如图,在△ABC 中,AB =AC ,∠A =36°,AB 垂直平分线交AC 于D ,交AB 于E ,给出下列结论:①∠C =72°;②BD 平分∠ABC ;③BC =AD ;④△BDC 是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1 B.2C.3 D .4 11.若a -b =2,则a 2-b 2-4b 的值是 A.0 B.2C.4 D .6 12.若22(3)1t t --=,则t 可以取的值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13.已知点A (3,b )与点(a ,-2)关于y 轴对称,则a +b = . 14.因式分解:2228mx my -= . 15.一个多边形的外角和是内角和的27,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第9题图)(第10题图)1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 =50°,直线l 与边AB 、AD 分别相交于点M 、N , 则∠1+∠2= .17.如图,在△ABC 中,AD 为∠BAC 的平分线,DE ⊥AB 于E ,DF ⊥AC 于F ,AB =10,AC =8,△ABC 的面积为45,则DE 的长为 .18.如图,已知AB ∥CF ,E 是DF 的中点,若AB =9cm ,CF =6cm ,则BD = cm .19.已知,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高AH =10cm ,D 为AB 的中点,点P 为AH 上的一个动点,则PD +PB 的最小值为 cm . 20.计算:2222()()x y xy --= (结果不含负指数幂).21.轮船在顺水中航行80千米所需的时间和逆水航行60千米所需的时间相同.已知水流的速度是3千米/时,则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千米/时. 22.观察下列等式:1×3+1=22;2×4+1=32;3×5+1=42;4×6+1=52;…请利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写出第n 个等式: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满分74分. 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演推过程. 23.计算:(1)234(1)(43)(2)2a a a a -++-÷; (2)2.BAC =α,∠B =β(α>β).(第16题图) (第17题图)(第18题图) (第19题图)(1)若α=70°,β=40°,求∠DCE 的度数;(2)用α、β的代数式表示∠DCE = (只写出结果,不用写演推过程); (3)如图②,若将条件中的CE 改为是△ABC 外角∠ACF 的平分线,交BA 延长线于点E ,且α-β=30°,则∠DCE = (只写出结果,不用写演推过程). 26.(1)解方程:21133x xx x =---; (2)列方程解应用题:某超市用2000元购进某种干果销售,由于销售状况良好,超市又拨6000元资金购进该种干果,但这次的进价比第一次的进价提高了20%,购进干果数量是第一次的2倍还多200千克.求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多少元? 27.如图,△ABC 是等边三角形,BD ⊥AC ,AE ⊥BC ,垂足分别为D 、E ,AE 、BD 相交于点O ,连接DE .(1)求证:△CDE 是等边三角形; (2)若AO =12,求OE 的长.28.如图,AB =AC ,AB ⊥AC ,AD =AE ,AE ⊥AD ,B ,C ,E 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1)求证:DC ⊥BE ;(2)探究∠CAE 与∠CDE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第28题图)(第27题图)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13.-5 ; 14.2(2)(2)m x y x y +-; 15.9 ; 16.230°;17.5; 18.3; 19.10; 20. 261x y ;21.21; 22.2(2)1(1)n n n ++=+. 三、解答题:(共74分)23.解:(1)234(1)(43)(2)2a a a a -++-÷=4a 2﹣4a +3a ﹣3﹣4a 2 ………………………………………………4分 =﹣a ﹣3 ………………………………………………5分 (2)(2x ﹣y )2﹣4x (x ﹣y )=4x 2﹣4xy +y 2﹣4x 2+4xy ……………………………………………9分 =y 2 ……………………………………………10分24.(1)解:原式=[9(a +b )+5(a ﹣b )][9(a +b )﹣5(a ﹣b )] ……2分=(14a +4b )(4a +14b ) ………………………………3分 =4(7a +2b )(2a +7b ) ………………………………5分(2)解:÷(﹣x ﹣1)﹣=…………………………7分=………………………………9分=………………………………………………10分= ………………………………………………11分 =………………………………………………12分25. 解:(1)∵∠ACB =180°﹣(∠BAC +∠B )=180°﹣(70°+40°)=70°, ………………2分 又∵CE 是∠ACB 的平分线,∴1352ACE ACB ∠=∠=︒. ………………………………4分∵CD 是高线,∴∠ADC =90°, ………………………………6分 ∴∠ACD =90°﹣∠BAC =20°,……………………………7分 ∴∠DCE =∠ACE ﹣∠ACD=35°﹣20°=15°.………………………………8分(2)2DCE αβ-∠=; …………………………………………10分(3)∠DCE 的度数为75°.………………………………………12分26.(1)解:方程的两边同乘3(x ﹣1),得6x =3x ﹣3﹣x , ………………………2分解得34x =-. ………………………4分检验:把34x =-代入3(x ﹣1)≠0. ………………………5分故原方程的解为34x =-. ………………………6分(2)解:设第一次的进价为x 元,由题意得 200060002200(120%)x x ⨯+=+ ………………………9分 解得 x =5 ……………………11分经检验:x =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 …………12分 答:该种干果的第一次进价是每千克5元. ……………………13分27. 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且BD ⊥AC ,AE ⊥BC ,∴∠C =60°,BC =AC , CE =BC ,CD =AC ; ………………………………4分∴CD =CE , ……………5分 又∠C =60°,∴△CDE 是等边三角形.……………………………………6分 (2)∵△ABC 是等边三角形,且BD ⊥AC ,AE ⊥BC ,∴∠ABC =∠BAC =60°, …………………………………7分12D B C A B D A B C∠=∠=∠, 12B A E B AC ∠=∠, ……………………………………8分 ∴30ABD BAE ∠=∠=︒ ,30DBC ∠=︒, ……………………………………9分 ∴AO =BO , ……………………………………10分 ∵30DBC ∠=︒,AE ⊥BC ,∴BO =2OE , ……………………………………11分 ∴AO =2OE , ……………………………………12分 又AO =12,∴OE =6. ……………………………………13分28. (1)证明:∵AB ⊥AC ,AE ⊥AD ,AB =AC ,∴∠BAC =∠DAE =90°, ……………………………1分∠B =∠ACB =45°, ……………………………2分(第27题图)∴∠BAC +∠CAE =∠DAE +∠CAE ,∴∠BAE =∠CAD , ……………………………3分 在△BAE 与△CAD 中,AB AC BAE CAD AE AD =⎧⎪∠=∠⎨⎪=⎩∴△ACD ≌△ABE (SAS ), ……………………………5分∴∠ACD =∠B =45°, ……………………………6分 ∴∠BCD =∠ACD +∠ACB =90°,……………………7分 ∴DC ⊥BE . ……………………………8分(2)∠CAE =∠CDE . ……………………………10分理由:∵AD =AE ,AE ⊥AD ,∴∠AED =∠ADE =45°,……………………………11分 ∵由(1)知DC ⊥BE ,∴∠CDE +∠AEC +∠AED =90°,∴∠CDE +∠AEC =45°,……………………………12分 又∠CAE +∠AEC =∠ACB =45°,…………………13分 ∴∠CAE =∠CDE . ……………………………14分(第28题图)。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式子有意义的条件是()A.x≥3 B.x>3 C.x≥﹣3 D.x>﹣32.以下列各线段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2,5,8 B.1,1,2 C.4,6,8 D.3,4,5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2cm,△ABC的周长为20cm,则AC=()A.8cm B.4cm C.3cm D.2cm4.在△ABC中,BC:AC:AB=1:1:,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5.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四边形是()A.正方形B.矩形 C.菱形 D.等腰梯形6.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A.k>0,b>0 B.k>0,b<0 C.k<0,b>0 D.k<0,b<07.一组数据:6,0,4,6.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A.6,6,4 B.4,2,4 C.6,4,2 D.6,5,48.四个班各选10名同学参加学校1500米长跑比赛,各班选手平均用时及方差如下表:班A班B班C班D班平均用时(分钟) 5 5 5 5方差0.15 0.16 0.17 0.14各班选手用时波动性最小的是()A.A班 B.B班C.C班 D.D班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1﹣2x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10.若点(3,a)在一次函数y=2x﹣1上,则a=.11.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3<b,则=.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130°,在AD上取DE=DC,则∠ECB的度数是度.13.若一次函数y=(3a﹣2)x+6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则a的取值范围是.14.一场暴雨过后,垂直于地面的一棵大树在距地面1m处折断,树尖恰好碰到地面,距树的底部2m,则这棵树高.15.如图,已知菱形ABCD,其顶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1,则BC=.16.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90°,若添加一个条件即可判定该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三、解答题(共52分)17.计算(1)9+7﹣5+2(2)(﹣1)(+1)﹣(1﹣2)2.18.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M(0,2),N(1,3)两点.(1)求k、b的值;(2)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点为A(a,0),求a的值.19.如图所示,直线L1的解析表达式为y=﹣3x+3,且L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经过点A,B,直线L1,L2交于点C.(1)求直线L2的解析表达式;(2)求△ADC的面积;(3)在直线L2上存在异于点C的另一点P,使得△ADP与△ADC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0.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且BE=AD,点F在AD上,AF=AB,求证:△AEF≌△DFC.21.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纸片.把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CD边上,折痕为AF.且AB=10cm、AD=8cm、DE=6cm.(1)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2)求BF的长;(3)求折痕AF长.22.某中学八年级(8)班同学全部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统计如图:(1)请你根据以上统计中的信息,填写下表:该班人数这五个活动项目人数的中位数这五个活动项目人数的平均数(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学校八年级共有600名学生,根据统计图结果估计八年级参加排球活动项目的学生共有名.23.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点P、Q分别是AB、AC上的一动点,且满足BP=AQ,D是BC的中点.(1)求证:△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PDQ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式子有意义的条件是()A.x≥3 B.x>3 C.x≥﹣3 D.x>﹣3【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3≥0,解得,x≥﹣3,故选:C.2.以下列各线段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2,5,8 B.1,1,2 C.4,6,8 D.3,4,5【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先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再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能否组成直角三角形,即可得出选项.【解答】解:A、∵2+5<8,∴以2、5、8为边不能组成三角形,更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B、∵1+1=2,∴以1、1、2为边不能组成三角形,更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42+62≠82,∴以4、6、8为边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32+42=52,∴以3、4、5为边能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3.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2cm,△ABC的周长为20cm,则AC=()A.8cm B.4cm C.3cm D.2cm【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首先由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2cm,求得AB+BC=16cm,又由△ABC的周长为20cm,即可求得AC的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D=BC,∵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2cm,即AB+BC+CD+AD=2AB+2BC=32cm,∴AB+BC=16cm,∵△ABC的周长为20cm,即AB+AC+BC=20cm,∴AC=4cm.故选B.4.在△ABC中,BC:AC:AB=1:1:,则△ABC是()A.等腰三角形B.钝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根据题意设出三边分别为k、k、k,然后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又有BC、AC边相等,所以三角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解答】解:设BC、AC、AB分别为k,k,k,∵k2+k2=(k)2,∴BC2+AC2=AB2,∴△ABC是直角三角形,又BC=AC,∴△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选D.5.用两个全等的等边三角形拼成的四边形是()A.正方形B.矩形 C.菱形 D.等腰梯形【考点】菱形的判定.【分析】由题可知,得到的四边形的四条边也相等,得到的图形是菱形.【解答】解:由于两个等边三角形的边长都相等,则得到的四边形的四条边也相等,即是菱形.故选:C.6.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则()A.k>0,b>0 B.k>0,b<0 C.k<0,b>0 D.k<0,b<0【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分析】根据图象在坐标平面内的位置关系确定k,b的取值范围,从而求解.【解答】解:由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三、四象限,又由k>0时,直线必经过一、三象限,故知k>0.再由图象过三、四象限,即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所以b<0.故选B.7.一组数据:6,0,4,6.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分别是()A.6,6,4 B.4,2,4 C.6,4,2 D.6,5,4【考点】众数;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解答】解:在这一组数据中6是出现次数最多的,故众数是6;而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0,4,6,6),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的平均数是,那么由中位数的定义可知,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5;平均数是.故选D.8.四个班各选10名同学参加学校1500米长跑比赛,各班选手平均用时及方差如下表:班A班B班C班D班平均用时(分钟) 5 5 5 5方差0.15 0.16 0.17 0.14各班选手用时波动性最小的是()A.A班 B.B班C.C班 D.D班【考点】方差.【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反映了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方差越大,波动性越大,反之也成立.【解答】解:由于S2D<S2A<S2B<S2C,故D班的方差小,波动小,故选D.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9.=1﹣2x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x≤.【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分析】直接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1﹣2x的取值范围,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1﹣2x,∴1﹣2x≥0,解得:x≤.故答案为:x≤.10.若点(3,a)在一次函数y=2x﹣1上,则a=5.【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直接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特征代入函数关系式求出答案.【解答】解:∵点(3,a)在一次函数y=2x﹣1上,∴a=2×3﹣1=5.则a=5.故答案为:5.11.已知a、b为两个连续的整数,且a<﹣3<b,则=.【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先估算出的大小,从而可得到a、b的值,然后再化简即可.【解答】解:∵25<28<36,∴5<<6.∴5﹣3<﹣3<36﹣3,即2<﹣3<3.∴a=2,b=3.∴==.故答案为:.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130°,在AD上取DE=DC,则∠ECB的度数是65度.【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和邻角互补先求出∠BCD和∠D,再利用等边对等角的性质解答.【解答】解: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130°,∴∠BCD=∠A=130°,∠D=180°﹣130°=50°,∵DE=DC,∴∠ECD==65°,∴∠ECB=130°﹣65°=65°.故答案为65°.13.若一次函数y=(3a﹣2)x+6随着x的增大而增大,则a的取值范围是a>.【考点】一次函数的性质.【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得3a﹣2>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3a﹣2>0,解得a>.故答案为a>.14.一场暴雨过后,垂直于地面的一棵大树在距地面1m处折断,树尖恰好碰到地面,距树的底部2m,则这棵树高(1+)m.【考点】勾股定理的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利用勾股定理得出BC的长,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在直角△ABC中,∵AC2+AB2=BC2,则12+22=BC2,∴BC=,则树高为:(1+)m.故答案为:(1+)m.15.如图,已知菱形ABCD,其顶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1,则BC=5.【考点】菱形的性质;数轴.【分析】根据数轴上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1,得出AB的长度,再根据BC=AB 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菱形ABCD,其顶点A,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4和1,则AB=1﹣(﹣4)=5,∴AB=BC=5.故答案为:5.16.已知四边形ABCD中,∠A=∠B=∠C=90°,若添加一个条件即可判定该四边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条件可以是AB=AD或AC⊥BD等.【考点】正方形的判定;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由已知可得四边形ABCD是矩形,则可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添加条件.【解答】解:由∠A=∠B=∠C=90°可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根据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得到应该添加的条件为:AB=AD或AC⊥BD等.故答案为:AB=AD或AC⊥BD等.三、解答题(共52分)17.计算(1)9+7﹣5+2(2)(﹣1)(+1)﹣(1﹣2)2.【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分析】(1)首先化简二次根式,进而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求出答案;(2)直接利用乘法公式化简,进而求出答案.【解答】解:(1)9+7﹣5+2=9+14﹣20+=;(2)(﹣1)(+1)﹣(1﹣2)2=3﹣1﹣(1+12﹣4)=2﹣13+4=﹣11+4.18.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M(0,2),N(1,3)两点.(1)求k、b的值;(2)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x轴交点为A(a,0),求a的值.【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分析】(1)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出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2)根据图象与函数坐标轴交点坐标求法得出a的值.【解答】解:(1)由题意得,解得.∴k,b的值分别是1和2;(2)将k=1,b=2代入y=kx+b中得y=x+2.∵点A(a,0)在y=x+2的图象上,∴0=a+2,即a=﹣2.19.如图所示,直线L1的解析表达式为y=﹣3x+3,且L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经过点A,B,直线L1,L2交于点C.(1)求直线L2的解析表达式;(2)求△ADC的面积;(3)在直线L2上存在异于点C的另一点P,使得△ADP与△ADC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分析】(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直线L2的解析表达式;(2)先解方程组确定C(2,﹣3),再利用x轴上点的坐标特征确定D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3)由于△ADP与△ADC的面积相等,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点P与点C到AD的距离相等,则P点的纵坐标为3,对于函数y=x﹣6,计算出函数值为3所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即可得到P点坐标.【解答】解:(1)设直线L2的解析表达式为y=kx+b,把A(4,0)、B(3,﹣)代入得,解得,所以直线L2的解析表达式为y=x﹣6;(2)解方程组得,则C(2,﹣3);当y=0时,﹣3x+3=0,解得x=1,则D(1,0),所以△ADC的面积=×(4﹣1)×3=;(3)因为点P与点C到AD的距离相等,所以P点的纵坐标为3,当y=3时,x﹣6=3,解得x=6,所以P点坐标为(6,3).20.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且BE=AD,点F在AD上,AF=AB,求证:△AEF≌△DFC.【考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题目条件可得出AE=DF及∠EAF=∠D,AF=CD,利用SAS即可证明两三角形的全等.【解答】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且AB∥CD,∴AF=CD,∠EAF=∠ADC,又∵AF=AB,∴AF=CD,AE=DF,在△AEF和△DFC中,∴△AEF≌△DFC.21.如图,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纸片.把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CD边上,折痕为AF.且AB=10cm、AD=8cm、DE=6cm.(1)求证: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2)求BF的长;(3)求折痕AF长.【考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1)根据翻折变换的对称性可知AE=AB,在△ADE中,利用勾股定理逆定理证明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再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证明即可;(2)设BF为x,分别表示出EF、EC、FC,然后在△EFC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进行计算即可;(3)在Rt△ABF中,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解答】(1)证明:∵把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CD边上,∴AE=AB=10,AE2=102=100,又∵AD2+DE2=82+62=100,∴AD2+DE2=AE2,∴△ADE是直角三角形,且∠D=90°,又∵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ABCD是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解:设BF=x,则EF=BF=x,EC=CD﹣DE=10﹣6=4cm,FC=BC﹣BF=8﹣x,在Rt△EFC中,EC2+FC2=EF2,即42+(8﹣x)2=x2,解得x=5,故BF=5cm;(3)解:在Rt△ABF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F2=AF2,∵AB=10cm,BF=5cm,∴AF==5cm.22.某中学八年级(8)班同学全部参加课外活动情况统计如图:(1)请你根据以上统计中的信息,填写下表:该班人数这五个活动项目人数的中位数这五个活动项目人数的平均数50910(2)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学校八年级共有600名学生,根据统计图结果估计八年级参加排球活动项目的学生共有168名.【考点】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中位数.【分析】(1)根据足球16人占总体的32%,可以求得该班人数,结合条形统计图进一步求得排球人数,从而根据中位数的概念和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进行求解;(2)根据(1)中求得的数据进一步补全即可;(3)先求出样本中参加排球活动项目的学生所占的百分比,再乘以600即可.【解答】解:(1)该班人数:16÷32%=50人;排球人数:50﹣9﹣16﹣7﹣4=14人;五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即4,7,9,14,16,则中位数为9;平均数=50÷5=10;该班人数这五个活动项目人数的中位数这五个活动项目人数的平均数50 9 10(2)条形统计图补充如下:(3)600×=168(名).故答案为50,9,10;168.23.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点P、Q分别是AB、AC上的一动点,且满足BP=AQ,D是BC的中点.(1)求证:△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当点P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PDQ是正方形,并说明理由.【考点】正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1)连接AD,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D=BD=DC,从而证明△BPD≌△AQD,得到PD=QD,∠ADQ=∠BDP,则△PDQ是等腰三角形;由∠BDP+∠ADP=90°,得出∠ADP+∠ADQ=90°,得到△PDQ是直角三角形,从而证出△P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若四边形APDQ是正方形,则DP⊥AP,得到P点是AB的中点.【解答】(1)证明:连接AD∵△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是BC的中点∴AD⊥BC,AD=BD=DC,∠DAQ=∠B,在△BPD和△AQD中,,∴△BPD≌△AQD(SAS),∴PD=QD,∠ADQ=∠BDP,∵∠BDP+∠ADP=90°∴∠ADP+∠ADQ=90°,即∠PDQ=90°,∴△PDQ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解:当P点运动到AB的中点时,四边形APDQ是正方形;理由如下:∵∠BAC=90°,AB=AC,D为BC中点,∴AD⊥BC,AD=BD=DC,∠B=∠C=45°,∴△AB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P为AB的中点时,DP⊥AB,即∠APD=90°,又∵∠A=90°,∠PDQ=90°,∴四边形APDQ为矩形,又∵DP=AP=AB,∴矩形APDQ为正方形(邻边相等的矩形为正方形).2016年8月27日。

完整word版,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完整word版,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2018-2019 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一、选择题(共10 小题,每题 4 分,满分 40 分)1.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和是() A.90°B. 180 °C.270 °D. 360 °2.(若分式存心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1B.x≠﹣ 1C.x=1D. x=﹣ 13.以下由左到右的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 x+2)( x﹣ 2)=x2﹣ 4B.x2﹣ 4=( x+2)( x﹣ 2)C. x2﹣ 4+3x=(x+2)( x﹣ 2) +3x D. x2 +4x﹣ 2=x(x+4)﹣ 24.以下四个汽车标记图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5.石墨烯是从石墨资猜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石墨烯(Graphene)是人类已知强度最高的物质,据科学家们测算,要施加55 牛顿的压力才能使0.000001米长的石墨烯断裂.此中0.00000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 1× 10﹣6B.10× 10﹣7C. 0.1×10﹣5D. 1× 1066、如图,已知△ABE≌△ ACD,以下选项中不可以被证明的等式是()A. AD=AE B.DB=AE C. DF=EF D. DB=EC7A m n B 57x轴对称,则m n的值是().若点(,)和点(,﹣)对于+A. 2B.﹣2C.12D.﹣12 8.已知 x m=6, x n=3,则 x2m﹣n的值为()A.9B.39C. 12D.1089.若分式方程+1=m有增根,则这个增根的值为(A 1 B3C3D.3或﹣3)...﹣10.如图,已知 AB=AC,AE=AF,BE与 CF交于点 D,则对于以下结论:①△ ABE≌△ ACF;②△ BDF≌△ CDE;③ D 在∠ BAC的均分线上.此中正确的选项是() A.① B.②C.①和②D.①②③二、填空题(共 6 小题,每题 4 分,满分24 分)11.计算: 6a2b ÷2a=.12.已知,则的值是.13.已知 y2+my+4 是完好平方式,则常数m 的值是.14.等腰三角形周长为19cm,如有一边长为9cm,则等腰三角形其余两边长分别为1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 ABC中,两锐角均分线 AM 、BN 所夹的钝角∠ AOB=度.16.如图,等腰三角形ABC 的底边 BC长为 4,面积是 12,腰 AB 的垂直均分线EF 分别交 AB, AC于点 E、F,若点 D 为底边BC 的中点,点 M 为线段 EF上一动点,则△ BDM 的周长的最小值为.第 6 题第10题第15题第 16题三、解答题(共9 小题,满分86 分)17.计算:(2x+3)( 2x﹣ 3)﹣ 4x( x﹣ 1) +( x﹣ 2)2.18.解方程:.19.如图:求作一点P,使 PM=PN,而且使点P 到∠ AOB 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0.先化简,再求值:?﹣3(x﹣1),此中x=2.21.在△ ABC中, AB=CB,∠ ABC=90°, F 为 AB 延伸线上一点,点E在 BC上,且 AE=CF.(1)求证: Rt△ ABE≌ Rt△ CBF;( 2)若∠ CAE=30°,求∠ ACF的度数.22.某校为了进一步展开“阳光体育”活动,计划用 2000 元购置乒乓球拍,用 2800 元购置羽毛球拍.已知一副羽毛球拍比一副乒乓球拍贵14 元.该校购置的乒乓球拍与羽毛球拍的数目能同样吗?请说明原因.23.如图,在等边△ ABC中, D、 E 分别在边 BC、 AC 上,且 DE∥ AB,过点 E 作 EF⊥DE 交 BC 的延伸线于点 F.( 1)求∠ F 的度数;( 2)若 CD=2cm,求 DF 的长.24.乘法公式的研究与应用:( 1)如图甲,边长为 a 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 b 的小正方形,请你写出暗影部分面积是(写成两数平方差的形式)( 2)小颖将暗影部分裁下来,从头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乙,则长方形的长是,宽是,面积是(写成多项式乘法的形式).( 3)比较甲乙两图暗影部分的面积,能够获得公式(两个)公式 1:公式2:( 4)运用你所获得的公式计算:10.3× 9.7.25.如图 1,点 P、 Q 分别是等边△ ABC 边 AB、 BC上的动点(端点除外),点 P 从极点 A、点 Q 从极点 B 同时出发,且它们的运动速度同样,连结AQ、 CP交于点 M.(1)求证:△ ABQ≌△ CAP;(2)如图 1,当点 P、Q 分别在 AB、BC 边上运动时,∠ QMC 变化吗?若变化,请说原因;若不变,求出它的度数.( 3)如图2,若点P、 Q 在分别运动到点 B 和点 C 后,持续在射线AB、 BC 上运动,直线AQ、 CP 交点为M ,则∠QMC=度.(直接填写度数)2018-2019 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参照答案与试题分析 一、选择题1.D . 2. A .3. B .4. B . 5. A .6. B . 7. C . 8. C . 9. C . 10. D . 二、填空题11. 3ab .12. ﹣ 2 13.± 414. 9cm 、 1cm 或 5cm 、 5cm 15. 135 16. 8 .三、解答题2 9 4x 24x x 2 ﹣ 4x +4=x 2 5 . 17.解:原式 =4x ﹣ ﹣ + + ﹣ 18.解:方程两边都乘( x+2)(x ﹣ 2),得:x ( x+2) +2=( x+2)(x ﹣ 2),即 x 2+2x+2=x 2﹣ 4,移项、归并同类项得 2x=﹣ 6,系数化为 1 得 x=﹣ 3.经查验: x=﹣ 3 是原方程的解.19.解:如图,点 P 即为所求.( 1)作∠ AOB 的均分线 OC ;( 2)连结 MN ,并作 MN 的垂直均分线 EF ,交 OC 于 P ,连结 PM 、 PN ,则 P 点即为所求.20.解:原式 =?﹣ 3x+3=2x+2﹣ 3x+3=5﹣ x ,当 x=2 时,原式 =5﹣ 2=3.21.( 1)证明:∵∠ ABC=90°,∴∠ CBF=∠ ABE=90°, 在 Rt △ ABE 和 Rt △CBF 中,,∴ Rt △ABE ≌ Rt △CBF ( HL );( 2)解:∵ AB=BC ,∠ ABC=90°,∴∠ CAB=∠ ACB=45°,又∵∠ BAE=∠ CAB ﹣∠ CAE=45°﹣ 30°=15°,由( 1)知: Rt △ ABE ≌Rt △ CBF ,∴∠ BCF=∠ BAE=15°,∴∠ ACF=∠ BCF+∠ ACB=45°+15°=60°.22.解:不可以同样.原因以下:假定能相等,设乒乓球拍每一个x 元,羽毛球拍就是x+14.依据题意得方程:,解得 x=35.经查验得出,x=35 是原方程的解,可是当 x=35 时, 2000 ÷35 不是一个整数,这不切合实质状况,因此不行能.23..解:( 1)∵△ ABC 是等边三角形,∴∠B=60°,∵ DE∥ AB,∴∠ EDC=∠B=60°,∵EF⊥ DE,∴∠ DEF=90°,∴∠ F=90°﹣∠ EDC=30°;( 2)∵∠ ACB=60°,∠ EDC=60°,∴△ EDC是等边三角形.∴ED=DC=2,∵∠ DEF=90°,∠ F=30°,∴ DF=2DE=4.24.解:( 1)暗影部分的面积=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a2﹣b 2;(2)长方形的宽为 a﹣ b,长为 a+b,面积 =长×宽 =( a+b)( a﹣ b);故答案为: a+b, a﹣ b,( a+b )(a﹣ b);( 3)由( 1)、( 2)获得,公式 1 :( a+b)(a﹣ b) =a2﹣ b2;公式 2:a2﹣ b2=( a+b)( a﹣b)故答案为:( a+b)( a﹣ b), a2﹣ b 2=( a+b)( a﹣ b);(4) 10.3× 9.7=(10+0.3)( 10﹣0.3) =102﹣ 0.32=100﹣ 0.09=99.91 .25.( 1)证明:∵△ ABC是等边三角形∴∠ABQ=∠CAP, AB=CA,又∵点P、 Q 运动速度同样,∴AP=BQ,在△ ABQ 与△ CAP中,,∴△ ABQ≌△ CAP( SAS);( 2)解:点P、 Q 在运动的过程中,∠QMC 不变.原因:∵△ ABQ≌△ CAP,∴∠ BAQ=∠ ACP,∵∠ QMC=∠ ACP+∠ MAC,∴∠ QMC=∠ BAQ+∠ MAC=∠ BAC=60°;(3)解:∵△ ABQ≌△ CAP,∴∠ BAQ=∠ ACP,∵∠ QMC=∠BAQ+∠ APM,∴∠ QMC=∠ ACP+∠ APM=180° ﹣∠ PAC=180°﹣ 60°=120°.故答案为: 120°.。

2018-2019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5套(部分含有答案)

2018-2019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5套(部分含有答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1(考试时间:100分 ,总分:120分)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13.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其外角和的3倍,则此多边形的边数为____________14.如图,在△ABC 中,∠B=45°,∠C=30°,AD ⊥BC 于点D,BD=4cm,则AC 长为_____________cm. 15.如图,在△ABC 中,∠A=70°,点O 到AB,BC,AC 的距离相等,连接BO,CO,则∠BOC= ____________16.如图,从边长为(a+5)cm 的正方形纸片中剪去一个边长为 (a+2) cm 的正方形(a >0),剩余部分沿虚线拼成一个长方形(不重叠无缝隙),则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 cm ² 三.解答题(一)(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因式分解:x 3—2x 2+ x 18.已知多项式A=(x+1)²—(x ²—4y ).(1)化简多项式A. (2)若x+2y=1,求A 的值.19.如图,点A,D,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EF,AB=EF,∠B=∠F,AE=10,AC=6,求CD的长.22.如图,在△ABC中,点D是AB的中点,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DF,交AC于点E,连接BE,∠A=∠ABE.(1)求证:D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2)当AB=AC,∠A=46°时,求∠EBC及∠F的度数. 五.解答题(三)(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共27分)23、如图,正五边形ABCDE的对角线BD,CE相交于点F,图中等腰三角形有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018-2019年度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23.(11分)如图,BD是 的一条角平分线, 交BC于E点,且DK=BC,连结BK,CK,得到四边形DCKB,请判断四边形DCKB是哪种特殊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BBC B CC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7. ,8. 六 ,9. ,10. ,11.8cm,12.答案不唯一,如 等 ,13. ,14.2,15. 或
22.(10分)康乐公司在 两地分别有同型号的机器 台和 台,现要运往甲地 台,乙地 台,从 两地运往甲、乙两地的费用如下表:
甲地(元/台)
乙地(元/台)


(1)如果从 地运往甲地 台,求完成以上调运所需总费用 (元)与 (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请你为康乐公司设计一种最佳调运方案,使总费用最少,并说明理由。
l9.(9分)如图,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6,底边上的高是4.求这个三角形各边的长.
20.(9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A(0,1),B( ,0),C(1,0)三点.
(1)若点 与 三点构成平行四边形,请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 的坐标;
(2)选择(1)中符合条件的一点 ,求直线 的解析式.
21.(10分)某中学数学活动小组为了调查居民的用水情况,从某社区的1500户家庭中随机抽取了30户家庭的月用水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5.在一组数据3,4,4,6,8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数小于中位数B.平均数等于中位数
C.平均数大于中位数D.平均数等于众数
6.估计 的运算结果应在().
A.6到7之间B.7到8之间C.8到9之间D.9到10之间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2018-2019学年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有答案和解析)

2018-2019学年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有答案和解析)

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如图所示的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标志,其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A.a2•a4=a8B.a10÷a5=a2C.(a5)2=a10D.(2a)4=8a43.下列变形属于因式分解的是()A.4x+x=5x B.(x+2)2=x2+4x+4C.x2+x+1=x(x+1)+1D.x2﹣3x=x(x﹣3)4.石墨烯目前是世界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同时还是导电性最好的材料,其理论厚度仅0.000 000 000 34米,将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34×10﹣9B.3.4×10﹣9C.3.4×10﹣10D.3.4×10﹣115.已知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图中的字母表示三角形的边长,则∠1等于()A.72°B.60°C.50°D.58°6.如图,等腰△ABC的周长为21,底边BC=5,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点D,交AC于点E,则△BEC的周长为()A.13B.16C.8D.107.下列各式成立的是()A.B.(﹣a﹣b)2=(a+b)2C.(a﹣b)2=a2﹣b2D.(a+b)2﹣(a﹣b)2=2ab8.如图,在△ABC和△DEF中,∠B=∠DEF,AB=DE,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DEF,这个条件是()A.∠A=∠D B.BC=EF C.∠ACB=∠F D.AC=DF9.下列三角形:①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③三个外角(每个顶点处各取一个外角)都相等的三角形;④一腰上的中线也是这条腰上的高的等腰三角形.其中是等边三角形的有()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D.②③④10.已知x=3y+5,且x2﹣7xy+9y2=24,则x2y﹣3xy2的值为()A.0B.1C.5D.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因式分解:2a2﹣8=.12.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13.一个n边形的内角和是540°,那么n=.14.如图,Rt△ABC中,∠C=90°,AD为△ABC的角平分线,与BC相交于点D,若CD=4,AB =15,则△ABD的面积是.15.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过点D作DF⊥BC于点F,且BD=BC=AD,则∠CDF的度数为.16.如图,△ABC角平分线AE、CF交于点P,BD是△ABC的高,点H在AC上,AF=AH,下列结论:①∠APC=90°+ABC;②PH平分∠APC;③若BC>AB,连接BP,则∠DBP=∠BAC﹣∠BCA;④若PH∥BD,则△ABC为等腰三角形,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填序号).三、解答题17.(10分)计算(1)(2﹣)0﹣()﹣2(2)(﹣3a2)3÷6a+a2•a318.(10分)计算(1)(x+1)2﹣(x+1)(x﹣1)(2)﹣x﹣219.(10分)如图,D、C、F、B四点在一条直线上,AB=DE,AC⊥BD,EF⊥BD,垂足分别为点C、点F,CD=BF.求证:(1)△ABC≌△EDF;(2)AB∥DE.20.(10分)如图,已知A(﹣2,4),B(4,2),C(2,﹣1)(1)作△ABC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A1B1C1,写出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C1的坐标;(2)P为x轴上一点,请在图中找出使△PAB的周长最小时的点P并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保留作图痕迹).21.(12分)某工厂现在平均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50台机器,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要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1)现在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台机器;(2)生产3000台机器,现在比原计划提前几天完成.22.(10分)已知代数式.(1)先化简,再求当x=3时,原代数式的值;(2)原代数式的值能等于﹣1吗?为什么?23.(12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在AC上有一点D,连接BD,并延长至点E,使AE =AB.(1)画图:作∠EAC的平分线AF,AF交DE于点F(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2)在(1)的条件下,连接CF,求证:∠ABE=∠ACF;(3)若AC=8,∠E=15°,求三角形ABE的面积.24.(14分)因式分解是把多项式变形为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的过程.(1)设有多项式x2+2x﹣m分解后有一个因式是x+4,求m的值.(2)若有甲、乙两个等容积的长方体容器,甲容器长为x﹣1,宽为x﹣2.体积为x4﹣x3+ax2+bx ﹣6,(x为整数),乙容器的底面是正方形.①求出a,b的值;②分别求出甲、乙两容器的高.(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25.(14分)在Rt△ABC中,∠B=90°,AB=8,CB=5,动点M从C点开始沿CB运动,动点N从B点开始沿BA运动,同时出发,两点均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匀速运动(当M运动到B点即同时停止),运动时间为t秒.(1)AN=;CM=.(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连接CN,AM交于点P.①当t为何值时,△CPM和△APN的面积相等?请说明理由.②当t=3时,试求∠APN的度数.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则,及幂的乘方法则,结合各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a2•a4=a6,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B、a10÷a5=a5,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C、(a5)2=a10,计算正确,故本选项正确;D、(2a)4=16a4,计算错误,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及幂的乘方的运算,属于基础题,掌握运算法则是关键.3.【分析】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做分解因式,结合选项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A、是整式的计算,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B、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C、右边不是整式积的形式,不是因式分解,故本选项错误;D、符合因式分解的定义,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因式分解的意义,属于基础题,掌握因式分解的定义是关键.4.【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 000 000 34=3.4×10﹣1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一般形式为a×10﹣n,其中1≤|a|<10,n为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5.【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由于两个三角形全等,∴∠1=180﹣50°﹣72°=58°,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属于基础题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6.【分析】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底边BC=5,周长为21,由此求出AC=AB=8,又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AE=BE,由此得到△BEC的周长=BE+CE+CB=AE+CE+BC=AC+CB,然后利用已知条件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ABC是等腰三角形,底边BC=5,周长为21,∴AC=AB=8,又∵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AE=BE,∴△BEC的周长=BE+CE+CB=AE+CE+BC=AC+CB=13,∴△BEC的周长为13.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几何知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7.【分析】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分式的化简判断即可.【解答】解:A、,错误;B、(﹣a﹣b)2=(a+b)2,正确;C、(a﹣b)2=a2﹣2ab+b2,错误;D、(a+b)2﹣(a﹣b)2=4ab,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完全平方公式,关键是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和分式的化简判断.8.【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利用ASA、SAS、AAS即可得答案.【解答】解:∵∠B=∠DEF,AB=DE,∴添加∠A=∠D,利用ASA可得△ABC≌△DEF;∴添加BC=EF,利用SAS可得△ABC≌△DEF;∴添加∠ACB=∠F,利用AAS可得△ABC≌△DEF;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ASA、SAS、AAS和HL是解题的关键.9.【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判断,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解答】解:①两个角为60度,则第三个角也是60度,则其是等边三角形;②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③三个外角相等,则三个内角相等,则其是等边三角形;④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该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边相等,则三角形三边相等.所以都正确.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10.【分析】依据x﹣3y=5两边平方,可得x2﹣6xy+9y2=25,再根据x2﹣7xy+9y2=24,即可得到xy的值,进而得出x2y﹣3xy2的值.【解答】解:∵x=3y+5,∴x﹣3y=5,两边平方,可得x2﹣6xy+9y2=25,又∵x2﹣7xy+9y2=24,两式相减,可得xy=1,∴x2y﹣3xy2=xy(x﹣3y)=1×5=5,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的运用,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时,要注意:公式中的a,b 可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对形如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的计算,都可以用这个公式.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分析】首先提取公因式2,进而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因式即可.【解答】解:2a2﹣8=2(a2﹣4)=2(a+2)(a﹣2).故答案为:2(a+2)(a﹣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提取公因式法以及公式法分解因式,熟练应用乘法公式是解题关键.12.【分析】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可得x﹣3≠0,再解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x﹣3≠0,解得:x≠3,故答案为:x≠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关键是掌握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分母不等于零.13.【分析】根据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得到(n﹣2)•180°=540°,然后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由题意,得(n﹣2)•180°=540°,解得n=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多边的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14.【分析】作DE⊥AB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DE,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作DE⊥AB于E,∵AD是△ABC的角平分线,∠C=90°,DE⊥AB,∴DE=CD=4,∴△ABD的面积=,故答案为:30【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性质,掌握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15.【分析】设∠A=α,可得∠ABD=α,∠C=∠BDC=2α,∠ABC=2α,再根据△ABC中,∠A+∠ABC+∠C=180°,即可得到∠C的度数,再根据DF⊥BC,即可得出∠CDF的度数.【解答】解:∵AB=AC,BD=BC=AD,∴∠ACB=∠ABC,∠A=∠ABD,∠C=∠BDC,设∠A=α,则∠ABD=α,∠C=∠BDC=2α,∠ABC=2α,∵△ABC中,∠A+∠ABC+∠C=180°,∴α+2α+2α=180°,∴α=36°,∴∠C=72°,又∵DF⊥BC,∴Rt△CDF中,∠CDF=90°﹣72°=18°,故答案为:1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运用,解题时注意: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16.【分析】①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判断.②利用反证法进行判断.③根据∠DBP=∠DBC﹣∠PBC=90°﹣∠ACB﹣(180°﹣∠BAC﹣∠ACB)=(∠BAC﹣∠ACB),由此即可判断.④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CA=CB即可判断.【解答】解:∵△ABC角平分线AE、CF交于点P,∴∠CAP=∠BAC,∠ACP=∠ACB,∴∠APC=180°﹣(∠CAP+∠ACP)=180°﹣(∠BAC+∠ACB)=180°﹣(180°﹣∠ABC)=90°+∠ABC,故①正确,∵PA=PA,∠PAF=∠PAH,AF=AH,∴△PAF≌△PAH(SAS),∴∠APF=∠APH,若PH是∠APC的平分线,则∠APF=60°,显然不可能,故②错误,∵∠DBP=∠DBC﹣∠PBC=90°﹣∠ACB﹣(180°﹣∠BAC﹣∠ACB)=(∠BAC﹣∠ACB),故③错误,∵BD⊥AC,PH∥BD,∴PH⊥AC,∴∠PHA=∠PFA=90°,∵∠ACF=∠BCF,CF=CF,∠CFA=∠CFB=90°,∴△CFA≌△CFB(ASA),∴CA=CB,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④.【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三、解答题17.【分析】(1)直接利用零指数幂的性质以及负指数幂的性质分别化简得出答案;(2)直接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计算得出答案.【解答】解:(1)原式=1﹣4=﹣3;(2)原式=﹣27a6÷6a+a2•a3=﹣a5+a5=﹣3a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乘除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分析】(1)先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计算,再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即可得;(2)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计算可得.【解答】解:(1)原式=x2+2x+1﹣(x2﹣1)=x2+2x+1﹣x2+1=2x+2;(2)原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加减法,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及完全平方公式、平方差公式.19.【分析】(1)由垂直的定义,结合题目已知条件可利用HL证得结论;(2)由(1)中结论可得到∠D=∠B,则可证得结论.【解答】证明:(1)∵AC⊥BD,EF⊥BD,∴△ABC和△EDF为直角三角形,∵CD=BF,∴CF+BF=CF+CD,即BC=DF,在Rt△ABC和Rt△EDF中,∴Rt△ABC≌Rt△EDF(HL);(2)由(1)可知△ABC≌△EDF,∴∠B=∠D,∴AB∥D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即SSS、SAS、ASA、AAS和HL)和性质(即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x轴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可得;(2)连接AB1,交x轴于点P,根据图形可得点P的坐标.【解答】解:(1)如图1所示,△A1B1C1即为所求;C1的坐标为(2,1).(2)如图所示,连接AB1,交x轴于点P,点P的坐标为(2,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轴对称变换的定义和性质.21.【分析】(1)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则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50)台机器,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结合现在生产600台机器所需要时间与原计划生产450台机器所需时间相同,即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解之经检验后即可得出结论;(2)由提前完成的天数=工作总量÷原计划工作效率﹣工作总量÷现在工作效率,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设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x台机器,则现在平均每天生产(x+50)台机器,依题意,得:=,解得:x=150,经检验,x=15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50=200.答:现在平均每天生产200台机器.(2)﹣=20﹣15=5(天).答:现在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应用,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分式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2.【分析】(1)先根据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化简原式,再将x的值代入计算可得;(2)根据题意得出=﹣1,解之求得x的值,再根据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1)原式=[﹣]•=(﹣)•=•=,当x=3时,原式==2;(2)若原代数式的值等于﹣1,则=﹣1,解得x=0,而x=0时,原分式无意义,所以原代数式的值不能等于﹣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分式的混合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及分式有意义的条件.23.【分析】(1)以点A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与AC、AE相交,然后以这两点为圆心,以大于它们长度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一点,过点A与这一点作出射线与BE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F;(2)求出AE=A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EAF=∠CAF,再利用“边角边”证明△AEF和△AC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ABE=∠ACF;(3)作高线EG,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EAG=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高线EG =4,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结论.【解答】(1)解:如图所示;(2)证明:∵AB=AC,AE=AB,∴AE=AC,∵AF是∠EAC的平分线,∴∠EAF=∠CAF,在△AEF和△ACF中,,∴△AEF≌△ACF(SAS),∴∠E=∠ACF,∵AB=AE,∴∠ABE=∠E,∴∠ABE=∠ACF.(3)解:如图,过E作EG⊥AB,交BA的延长线于G,∵AB=AC=AE=8,∴∠ABE=∠AEB=15°,∴∠GAE=∠ABE+∠AEB=30°,∴EG=AE=4,∴三角形ABE的面积===16.【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断与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作法,确定出全等三角形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24.【分析】(1)根据分解因式的定义,假设未知数,进行求解;(2)同上一问,假设未知数,进行求解;然后对体积的表达式进行因式分解,得到乙容器的高;【解答】解:(1)设原式分解后的另一个因式为x+n,则有:x2+2x﹣m=(x +4)(x +n )=x 2+(4+n )x +4n∴4+n =2可得n =﹣24n =﹣m 可得m =8综上所述:m =8(2)①设甲容器的高为x 2+mx ﹣3,则有:(x ﹣1)(x ﹣2)(x 2+mx ﹣3)=x 4﹣x 3+ax 2+bx ﹣6 ∴x •(﹣2)•x 2+(﹣1)•x •x 2+x •x •mx =﹣2x 3﹣x 3+mx 3=(m ﹣3)x 3=﹣x 3从而得m ﹣3=﹣1m =2原甲容器的体积=(x ﹣1)(x ﹣2)(x 2+2x ﹣3)=x 4﹣x 3﹣9x 2+13x ﹣6从而得a =﹣9,b =13②由乙容器的底面为正方形可得:x 4﹣x 3﹣9x 2+13x ﹣6=(x ﹣1)(x ﹣2)(x 2+2x ﹣3)=(x ﹣1)(x ﹣2)(x +3)(x ﹣1)=(x ﹣1)2(x 2+x ﹣6)故答案为:甲容器的高为x 2+2x ﹣3,乙容器的高为x 2+x ﹣6【点评】该题通过设置未知数,运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方法求解未知数的值.25.【分析】(1)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BN ,CM 的长,即可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AN 的长;(2)①由题意可得S △ABM =S △BNC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t 的值;②过点P 作PF ⊥BC ,PG ⊥AB ,过点A 作AE ⊥CN ,交CN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BP ,可证四边形PGBF 是矩形,可得PF =BG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方程组,求出PG ,PF 的长,根据勾股定理可求PN 的长,通过证△ANE ∽△CNB ,可求AE ,NE 的长,即可求∠APN 的度数.【解答】解:(1)∵M ,N 两点均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匀速运动,∴CM =BN =t ,∴AN =8﹣t ,故答案为:8﹣t ,t ;(2)①若△CPM 和△APN 的面积相等∴S △CPM +S 四边形BMPN =S △APN +S 四边形BMPN ,∴S △ABM =S △BNC ,∴=∴8×(5﹣t )=5t∴t =∴当t =时,△CPM 和△APN 的面积相等;②如图,过点P 作PF ⊥BC ,PG ⊥AB ,过点A 作AE ⊥CN ,交CN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BP ,∵PG ⊥AB ,PF ⊥BC ,∠B =90°,∴四边形PGBF 是矩形,∴PF =BG ,∵t =3,∴CM =3=BN ,∴BM =2,AN =5,∵S △ABM =S △ABP +S △BPM ,∴∴16=8PG +2PF ①∵S △BCN =S △BCP +S △BPN ,∴×5×3=∴15=3PG +5PF ②由①②组成方程组解得:PG =,PF =,∴BG =∴NG =BN ﹣BG =3﹣=在Rt△PGN中,PN==,在Rt△BCN中,CN==∵∠B=∠E=90°,∠ANE=∠BNC∴△ANE∽△CNB∴∴∴AE=,NE=∵PE=EN+PN∴PE=+=∴AE=PE,且AE⊥PE∴∠APN=45°【点评】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勾股定理,矩形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本题的关键是求出PN的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4
图3
XX 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八年级 数学
(总分:100分 作答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
1、如图1,四个图标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 D.
图1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124
3)(a
a =
B.1553a
a a =•
C.
y x y x 632)(= D.236a a a =÷ 3.已知一粒米的质量为0.000 021 kg ,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kg 4
1021-⨯ B.kg 5
101.2-⨯ C.kg 6
101.2-⨯ D.
kg 4
101.2-⨯
4、如图2,已知BC=EC ,∠BCE=∠ACD ,如果只添加一个条件, 使△ABC ≌ △DEC ,则添加的条件不能为
A.∠B=∠E
B.AC=DC
C.∠A=∠D
D.AB=DE 5、下列各分式中,是最简分式的是
A.
2222ab b a b a +- B.n
m n
m +-2
2
C. )
(7)
(3y x y x +- D.2
2222y xy x y x +-- 6、如图3,△ABC 内有一点D ,且DA=DB=DC ,若∠DAB=20°, ∠DAC=30°,则∠BDC 的大小是
A.100°
B.80°
C.70°
D.50° 7、如图4,能根据图形中的面积说明的乘法公式是
A.2
2
))((b a b a b a -=-+ B.2
2
2
2)(b ab a b a ++=+
C.2222)(b ab a b a +-=-
D.
pq x q p x q x p x +++=++)()(2
)( 8、已知a 为整数,且4
9
6233122-+-÷+---+a a a a a a a 为正整数,求所有符合 条件的a 的值的和
A.0
B. 12
C. 10
D.8 9、如图5,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其依据是
A.SSS
B.SAS
C.ASA
D.AAS
10、如图6,已知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为10cm ,△ABE 为
图2
图5
图6
4
)2018(2102
---+⎪⎭
⎫ ⎝⎛--πb a a b a b ab b a a 22322)]()([÷----图
7
图8
2
1
b a b a -=
⊗81311312-=-=
⊗14
2
2--=⊗x x 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内),若P 是AC 上的一个动点, PD+PE 的最小值是多少( )
A.6cm
B.8cm
C. 10cm
D.5cm
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在直角坐标系中,点A (-3,4)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_. 12、一个正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4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等于__________. 13、当x_________时,分式
5
32
-x 有意义. 14、甲、乙两个搬运工搬运某种货物.已知乙比甲每小时多搬运600kg ,甲搬运5000kg 所用的时间与乙搬运8000kg 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搬运x kg 货物, 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_.
15、如图7,∠AOB=30°,P 是∠AOB 的角平分线上的一点,
PM ⊥OB 于点M ,PN ∥OB 交OA 于点N ,若PM=1,则PN= _____________.
16、如图8,在△ABC 中,∠B=40°,∠C=45°,AB 的垂 直平分线交BC 于点D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BC 于点E ,则 ∠DAE=_________.
17、对于实数a ,b 定义一种新运算“⊗”: , 例如, .则方程 的解是____. 18、如图9,D 、E 、F 分别为BC 、AD 、BE 的中点,若△BFD 的面积为6,则 △ABC 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题共6小题,共4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解题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本题满分6分)计算:
(1) (2)
20、 (本题满分6分)因式分解:
(1)m m 163
- (2))(4)(92
2
x y b y x a -+-
图9
21、(本题满分8分)先化简⎪⎭

⎝⎛-÷-+-x x x x x x 424422,然后 从55<<-x 的范围内选一个
你喜欢的整数作为x 的值,代入求值.
22、(本题满分6分)A 、B 两地相距180km ,新修的高速公路开通后,在A 、B 两地间行驶的长途客车平均车速提高了50%,因而从A 地到B 地的时间缩短了1h ,求长途客车原来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3、 (本题满分8分) 如图10,在四边形ABCD 中,AD=4,BC=1,∠A=30°,∠B=90°, ∠ADC=120°,求CD 的长.
图10
3
5≠600
80005000+=
x x
24、(本题满分12分)如图11,在△ABC 中,AB=BC ,CD ⊥AB 于点D ,CD=BD.BE 平分∠ABC ,点H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DH ,交BE 于点G.连接CG. (1)求证:△ADC ≌△FDB ;

)求证:(BF 2
1
CE 2=
(3)判断△ECG 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
八年级 数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D
5、C
6、A
7、B
8、C
9、A 10、C 二、填空题
11、(3,4) 12、72° 13、 14、 15、2 16、10° 17、x=5 18、
48 图11
ab 221
+x 55<<-x 3
1211=+2121
三、解答题
19、(1)1 (2)
20、(1)m(m+4)(m -4) (2)(3a+2b)(3a -2b)(x -y)
21、解:原式= ,且x 是整数
∴ x=-2或-1或0或1或2 ∵ x ≠0且x ≠±2 ∴ 当x=1时,原式=
22、解:设长途汽车原来的平均速度为x km/h
)
501(180118000+=-x 解得:x=60
经检验:x=60为原分式方程的解 答:长途汽车原来的平均速度为60 km/h.
23、解:延长AD 、BC ,两条延长线交于点E
∵∠B=90°,∠A=30° ∴∠E=60° ∵∠ADC=120° ∴∠CDE=60°
∴△CDE 是等边三角形 则CD=CE=DE
设CD=x ,则CE=DE=x ,AE=x+4,BE=x+1 ∵ 在Rt △ABE 中,∠A=30° ∴ x+4=2(x+1) 解得:x=2 ∴CD=2
24、(1)∵AB=BC ,BE 平分∠ABC ∴BE ⊥AC ∵CD ⊥AB
∴∠ACD=∠ABE (同角的余角相等) 又∵CD=BD
∴△ADC ≌△FDB (2)∵AB=BC ,BE 平分∠ABC ∴AE=CE
则CE= AC
由(1)知: △ADC ≌△FDB
∴AC=BF ∴CE= BF
(3)△EC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如下:
由点H 是BC
的中点,得GH 垂直平分BC ,从而有CG=BG ,则∠EGC=2∠CBG= ∠ABC=45°,又∵BE ⊥AC ,故△EC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