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有效提问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设计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恰当的有效提问,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都有积极作用。笔者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育实践中,总结出几条有效提问的建议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重新认识课堂提问的价值所在

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与学生的回答既是教学信息的传播过程,又是师生情感交流与合作的过程。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小学数学教学行为,其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提问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调动行为,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心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愿望。

2、提问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互动活动的召唤与动员行为,可以促进学生表达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观点,流露情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促进人际交往活动。

3、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秩序的管理行为,可以维持

正常有序的教学秩序,使学生的精力集中到数学教学上来。

总之,老师们要全面认识和发挥提问的教学价值,强化提问在增进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经验积累等方面的作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及情感需求,促进学生知、情、意的和谐发展。

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做法

(一)营造愉悦的问题情境,诱导学生参与学习

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习引入一种与研究未知问题相联系的情境中,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情境中来,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是客观事实的存在,同时在心理上造成一个悬念,处于“心求通而不得,口欲言而未能”的最佳心理状态,从而开动脑筋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教学时教师可以以课件展示的方式,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例、实物、实情入手,设计谜语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动画情境、生活情境等,把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动的生活实际内容联系起来,讲得更加具体形象,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提问要抓住关键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加深所学的新知。在规律的探求处设问,可促使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让学生

通过自己的思维学习新知识,得到新规律,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三)注重提问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灵活性

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促进学生全面地观察问题、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用独特的思考方法去探索、发现、归纳问题,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在四年级教学图形的拼组时,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拼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后,教师进一步提问:你还能用不同颜色三角形拼出什么美丽的图案?给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就会放开思维的去发挥想象力,会有意外的效果。之所以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不可忽视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的开发,因为求异思维是创造思维的源泉,而开放性问题是培养求异思维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所以除了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一些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等问题培养学生全方位、多层次探索问题的能力之外,还应设计一些开放题,发展求异思维,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打下基础。

(四)注意提问的循序渐进,指导学生系统探究

提问要有梯度,先易后难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跳一跳”或适当努力就能够摘到果子。因此,课堂提问的难度应要适中,不宜过难,否则会使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无法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究心理,从而使提问失去价值。在数

学学习中有时会遇到思维难度较大的内容,要学生一下子得出结论难度较大。教学时,我们可以把这些难度大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分解成几个适合学生回答的“小问题”。

(五)运用生活经验,寻找训练课堂提问的数学材料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学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要积极的创造条件,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来帮助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体现练习的生活化,在讲授小学数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我就设计了这样一道生活情境练习题:“超市购物”。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既对又快,哪位顾客最会计划用钱,买到自己最需要的物品(事先准备好商品及标价)。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熟悉人民币面值的基础上认识商品标价,因此创设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而且可以巩固人民币的认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等,亦是一举数得。我们不难发现,老师只要精心设计,练习无处不在。课堂生成的这些练习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能让学生体会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数学的应用意识。通过训练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达到了应用数学的目的。

(六)创造练习材料,感受生活数学。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数学知识,只是留意,就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