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
(完整版)环评中常用的一些公式、模式

气1、风频公式:∑=+=161n nnn cff gg n ——n 方位的风频;f n ——统计资料中吹n 方位风的次数,n 为方位,共16个方位;c ——统计资料中静风总次数。
2、大气污染物质量指数:oii i c cI =c i ——污染物监测值;3m mgc oi ——质量标准限值;3m mg污染物质量指数1≤i I 为清洁,>1为污染。
3、等标排放量(m 3):910⨯=oii i C Q Pi Q ——第i 类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h t );oi C ——第i 类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m mg );4、排气筒下风向一次(30min )取样时间最大地面浓度:()122P UH e QX c e m m π=⎪⎪⎭⎫⎝⎛-⎪⎪⎭⎫ ⎝⎛-⎪⎪⎭⎫⎝⎛+-••⎪⎪⎭⎫ ⎝⎛+•=2121212112111212121112ααααααααααγγeHP e()[]222121121ααααγ-⎪⎪⎭⎫ ⎝⎛+⎪⎪⎭⎫⎝⎛=e m H XQ ——单位时间排放量,s mg ;U ——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s mg ; e H ——排气筒有效高度,m ;X ——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m ;1α——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11αγσX y = 2α——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1γ——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22αγσX z = 2γ——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
5、源强Q (s mg ):()s S G Q η-⨯⨯⨯⨯=18.022SO()ηη-•••=1A A G Q 烟尘G ——用煤量,s mg ; S ——燃煤硫分,%;A ——燃煤灰分,%;A η——飞灰占灰分的比例(与燃烧方式有关),%; η——除尘效率,%; s η——脱硫效率,%。
6、锅炉耗煤量:()η低Q i i D G '''-=G ——锅炉燃煤量,kg/h ;D ——锅炉每小时的产汽量,kg/h ;低Q ——煤的低位发热值,kcal/kg ;η——锅炉的热效率,%;''i ——锅炉在某工作压力下,饱和蒸汽热焓,kcal/kg ; 'i ——锅炉给水热焓kcal/kg ,一般计算给水温度20℃,则'i =20kcal/kg 。
工业基地环境影响评价中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

工业基地环境影响评价中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作者:周奔来源:《北方环境》2011年第11期摘要:在基地类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对卫生防护距离进行设定,可以有效的保障人群健康、规避责任纠纷,对基地建设的规模及布局合理性影响巨大。
作者对国家颁布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进行探讨,列举实例进行计算分析。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卫生防护距离;无组织排放中图分类号: X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370(2011)11-0225-02卫生防护距离(health protection zone)是产生有害因素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其作用是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腾出一段距离。
通过稀释使污染气体到达居住区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1],以保证企业投产后产生的大气污染物减轻对居住区造成不良影响。
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通过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可以为规划、环保决策提供依据。
工业基地开发的特点是时序长、工业企业规模不定、污染物排放情况存在变数,所以在针对工业基地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确定基地的卫生防护距离就存在一定的难度。
但由于工业基地企业较为集中,污染风险大过单个项目,所以在基地环评阶段确定其卫生防护距离,可为环保主管部门进行决策提供依据。
1 现行确定卫生防护距离的方法1.1 公式法《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2] 推荐了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方法,该方法为双向逼近逐次迭代法,对各种污染物按最大无组织排放量计算卫生防护距离,将计算结果取区间中值,公式如下:式中:Qc——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达到的控制水平(kg/h);Cm——标准浓度限值(mg/Nm3);L——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单位的等效半径(m),根据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r=(S/π)0.5;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根据工业企业所在地区五年平均风速及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确定,可通过查表获取。
卫生防护距离数据计算模式

CODMn
5.31
0.01 0.01
0.87 3.57
0.65 0.98
0.49 0.73
0.53 0.89
三、大气监测值、比标值计算
项目 SO2
NO2 TSP
PM10
标准值 0.5 0.12 0.3 0.15
监测值
比标值 0 0 0 0
预测值பைடு நூலகம்
样品编号 水10010506 水10030210 水10050406 水10070506 水10090606 水10110106
一、卫生防护距离计算
L Qc Cm r A B C D f 0.037 0.004 2 28 470 0.021 1.85 0.84 196.0000471 S
0.000132246
二、水质监测值、比标值计算
pH 监测值 Ⅳ类水质比标值 Ⅲ类水质比标值
7.02
DO
3.57
BOD5
3.92
CODCr
14.6
采样点名称 下甸庙大桥 下甸庙大桥 下甸庙大桥 下甸庙大桥 下甸庙大桥 下甸庙大桥
水质性状 略黄略浑 略黄略浑 略黄略浑 略黄略浑 略黄略浑 略黄略浑
流向 南 南 南 南 南 南
温度(℃) 5.2 10.3 22.0 28.8 30.5 15.0
pH 7.10 7.61 7.34 7.12 7.09 7.02
2480 789.4085
石油类
0.2
总磷
0.066
NH3-N
0.46
温度
30.5
0.40 4.00
0.22 0.33
0.31 0.46
DOf 7.536232
叠加值
叠加值比标值 0 0 0 0
环评计算常用公式

气1、风频公式:∑=+=161n nnn cff gg n ——n 方位的风频;f n ——统计资料中吹n 方位风的次数,n 为方位,共16个方位;c ——统计资料中静风总次数。
2、大气污染物质量指数:oii i c cI =c i ——污染物监测值;3m mg c oi ——质量标准限值;3m mg污染物质量指数1≤i I 为清洁,>1为污染。
3、等标排放量(h m 3):910⨯=oii iC Q P i Q ——第i 类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h t );oi C ——第i 类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m mg ); 4、排气筒下风向一次(30min )取样时间最大地面浓度:()122P UH e QX c e m m π=⎪⎪⎭⎫⎝⎛-⎪⎪⎭⎫ ⎝⎛-⎪⎪⎭⎫⎝⎛+-∙∙⎪⎪⎭⎫ ⎝⎛+∙=2121212112111212121112ααααααααααγγeHP e)[]222121121ααααγ-⎪⎪⎭⎫ ⎝⎛+⎪⎪⎭⎫⎝⎛=e m H XQ ——单位时间排放量,s mg ;U ——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s mg ; e H ——排气筒有效高度,m ;X ——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m ;1α——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11αγσX y = 2α——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1γ——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22αγσX z = 2γ——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
5、源强Q (s mg ):()s S G Q η-⨯⨯⨯⨯=18.022SO()ηη-∙∙∙=1A A G Q 烟尘G ——用煤量,s mg ;S ——燃煤硫分,%;A ——燃煤灰分,%;A η——飞灰占灰分的比例(与燃烧方式有关),%; η——除尘效率,%; s η——脱硫效率,%。
6、锅炉耗煤量:()η低Q i i D G '''-=G ——锅炉燃煤量,kg/h ;D ——锅炉每小时的产汽量,kg/h ;低Q ——煤的低位发热值,kcal/kg ;η——锅炉的热效率,%;''i ——锅炉在某工作压力下,饱和蒸汽热焓,kcal/kg ; 'i ——锅炉给水热焓kcal/kg ,一般计算给水温度20℃,则'i =20kcal/kg 。
(完整版)环评中常用的一些公式、模式

气1、风频公式:∑=+=161n nnn cff gg n ——n 方位的风频;f n ——统计资料中吹n 方位风的次数,n 为方位,共16个方位;c ——统计资料中静风总次数。
2、大气污染物质量指数:oii i c cI =c i ——污染物监测值;3m mgc oi ——质量标准限值;3m mg污染物质量指数1≤i I 为清洁,>1为污染。
3、等标排放量(m 3):910⨯=oii i C Q Pi Q ——第i 类污染物单位时间排放量(h t );oi C ——第i 类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m mg );4、排气筒下风向一次(30min )取样时间最大地面浓度:()122P UH e QX c e m m π=⎪⎪⎭⎫⎝⎛-⎪⎪⎭⎫ ⎝⎛-⎪⎪⎭⎫⎝⎛+-••⎪⎪⎭⎫ ⎝⎛+•=2121212112111212121112ααααααααααγγeHP e()[]222121121ααααγ-⎪⎪⎭⎫ ⎝⎛+⎪⎪⎭⎫⎝⎛=e m H XQ ——单位时间排放量,s mg ;U ——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s mg ; e H ——排气筒有效高度,m ;X ——距排气筒下风向水平距离,m ;1α——横向扩散参数回归指数;11αγσX y = 2α——铅直扩散参数回归指数;1γ——横向扩散参数回归系数;22αγσX z = 2γ——铅直扩散参数回归系数。
5、源强Q (s mg ):()s S G Q η-⨯⨯⨯⨯=18.022SO()ηη-•••=1A A G Q 烟尘G ——用煤量,s mg ; S ——燃煤硫分,%;A ——燃煤灰分,%;A η——飞灰占灰分的比例(与燃烧方式有关),%; η——除尘效率,%; s η——脱硫效率,%。
6、锅炉耗煤量:()η低Q i i D G '''-=G ——锅炉燃煤量,kg/h ;D ——锅炉每小时的产汽量,kg/h ;低Q ——煤的低位发热值,kcal/kg ;η——锅炉的热效率,%;''i ——锅炉在某工作压力下,饱和蒸汽热焓,kcal/kg ; 'i ——锅炉给水热焓kcal/kg ,一般计算给水温度20℃,则'i =20kcal/kg 。
卫生防护距离提级

一、卫生防护距离的定义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有关规定及现行有关国标中卫生防护距离的定义:卫生防护距离是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民区边界的最小距离,进一步解释为: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无组织排放的有害气体(大气污染物)自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边界到居住区满足GB3095与TJ36规定的居住区容许浓度限值所需的最小距离。
以上定义中要注意:1、卫生防护距离是针对无组织排放的;2、其距离是从排放有害气体的生产单元算起,不是从厂界算起。
在环评过程中,选址的环境合理性除取决于城市总体规划相容性、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公众参与的认同性等诸多因素外,卫生防护距离的可达性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合理确定卫生防护距离,可有效防止污染纠纷,减少影响范围。
二、级差的规定根据GB/T 13201-91的规定(卫生防护距离在100m以内时,级差为50m;超过100m但小于或等于1000m时,级差为100m;超过1000m以上时,级差为200m 因此,所有可能的卫生防护距离就是:0,50,100,200,300,400,……,1000,1200,1400,1600,1800,2000…… 如果计算出来的卫生防护距离在两个级差之间,取大值。
如果有两种污染物,单独计算并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相同,则提一级。
否则,取距离大的作为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
三、计算例题(1)计算的HCL和HF的卫生防护距离为10m和80m,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为多少?答:计算为10m,对应的防护距离为50m;计算为80m,对应的防护距离为100m;50m与100m不在同一级,则不用提级,防护距离仍为100m。
(2)计算的HCL和HF的卫生防护距离为1180m和1960m,确定的卫生防护距离为多少?答:计算为1180,对应的防护距离为1200m;计算为1960m,对应的防护距离为2000m。
两个不在同一级,也不用提级,防护距离取距离大者,为2000m。
应用AERMOD计算卫生防护距离方法探讨

K yw rs e l rt tnZ n A RV D B aI e od H a hPoe i o e E I [ - t co l O P
卫生 防护距离 指 的是 产生有 害因素 的部门 ( 车 间或 工段 ) 的边 界 至居住 区边 界 的最 小距 离 , 其作
用 是为企业 无组 织 排放 的气 态 污染 物 提供 一 段稀
p r s t r e dfe e tme h d ,a d p t o wa d a f a i l meh d o ee m ii g h a t r t c in z n . a e h e ifr n t o s n u s f r r e sb e t o s f rd tr n n e l p o e t o e h o
一
值 。如果 以计算 数据为 准 , 则意 味着 已建 成 的焦化
厂/车 间) ( 会有动迁大批居民的麻烦 , 同时也极 大的
56 一
应 用 AE RMOD计算 卫生 防护距 离方 法探讨
丁
峰
限制了新建项 目的选址和建设规模。
1 2 行 业 标准 .
源和高架源等多种排放扩散情形 的模 拟和预测。 A R D具有一个特点就是 : E MO 能按不 同计算时段
离计算公 式如下 :
一
去 +.F L ( O5 。 2)
释距离 , 使污染气体到达居民区的浓度符合 国家标
准, 目的是 保证 企业 项 目投产后产 生的污染 物不至
影 响居住 区人 群 身体 健康 。在 当前 大 中型工 业企 业 环境影 响评价 工作 中 , 卫生 防护距离 的计 算和确
定是 一项 很重要 的章节 。
目前在 国内环 境影 响 评价 中确 定工 业企 业卫
喷涂车间卫生防护距离计算方法探讨

2 in H n zo )T c nlg o ,Ld , nzo 10 2, hn ) .Rs g( a gh u eh ooyC . t. Haghu3 0 5 C ia i
Ab t a t Un r a ie r iso sc u e g e t a mst h n io me t s r c : o g n z d e rs i n a s r a r o t e e vr n n .Atp e e t h a c lt n meh d o e l r tc i h r s n ,t e c lu ai t o fh a t p o e . o h
关 键 词 :喷涂 车 间 ; 组 织排 放 ; 生 防护 距 离 无 卫
中图分类号 : 1 X8
文献标识码 : A
Dic sin n Cac lt n M eh d fHe l oe to sa c n P i t g W o k h p s u so so lu ai to so at Prtcin Ditn e i al b sdo ent n l t dr ( B T12 1— 1 , u eeaesmesot mig f h to .T i i i a c i y ae nt ai a s n ad G / 3 0 9 ) b thr r o h r o n s eme d hs o t S n h o a t c ot h
喷涂 车 间卫 生 防护 距 离计 算 方 法探 讨
杨 强 单敏 余世 清 , ,
(. 1 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 院 , 浙江 杭州 3 0 1 2 利晟 ( 10 4;. 杭州) 科技有 限公 司, 浙江 杭州 3 05 ) 10 2
摘
要: 无组织废气排放 对环境危害较 大, 目前 , 无组 织废 气排放 的卫生 防护距 离的计算主要 以 国家标 准方 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恶臭
恶臭污染物是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本项目恶臭主要来源于兔舍及堆粪池。
根据本项目特点,恶臭源在场区分布面较广,以低矮面源形式排放,属无组织排放。
根据对同规模养殖场场界恶臭浓度的监测,本项目养殖场恶臭中臭气场界浓度小于70,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中表7中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恶臭中NH3、H2S的场界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新扩改建排放标准要求。
依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 -91)中的规定,对无组织排放源与居住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为:
式中:C m:标准浓度限值,mg/m3;
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m;
r: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源所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m。
根据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r=(S/π)0.5;
A,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因次。
根据项目所在地区近五年平均风速及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别确定,v=2.1m/s,L≤ 1000m,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源构成类型为Ⅲ类,取值A=350,B=0.021,C=1.85,D=0.84。
Q 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
本项目恶臭污染源的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见表14。
表 14 本项目恶臭污染源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一览表
经计算,本项目运营期间产生并呈面源无组织排放恶臭中NH3和H2S的卫生防护距离均为50m,同时考虑《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的相关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选址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 的要求,因此确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500m。
另据调查,
养殖场恶臭影响范围在200-500m间。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周界500m范围内没有村庄、居住区等环境敏感保护目标。
因此,本项目运营期间产生恶臭对周边大气环境及人群产生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