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 劝告 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劝告) 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精妙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2.鼓励学生回忆和了解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和情景,充分考虑对方的身份和地位,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的劝说。
3.了解和感悟规劝语言的特点和技巧,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和感悟规劝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的劝说。
教学难点了解和感悟规劝语言的特点和技巧,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进行得体的劝说。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创设情景1、这节课,咱们来上一节口语交际课,歇息怎样进行“劝说”。
(板书:劝说)2、学生观看视频。
3、瞧,挺好的一件事,却以争吵结束,大家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思考片刻,提出观看视频后的想法:一是劳动委员的态度不好,不真诚,对同学不够尊重;劝说不得法,语言生硬。
二是被劝说的同学不服气,强词夺理。
4、两个同学都没有注意自己的态度、语言,事情一下子陷入了僵局。
怎么办?如果你是这位卫生委员同学,你会怎么劝说,又说些什么?请学生在四人小组内先练习。
二、小组交流,全班展示1、指导学生怎样劝说。
2、出示情景,模拟劝说。
3、出示评价方法。
4、同学们,练好了吗?如果你是劳动委员,你会怎样劝说那位同学?其他同学,咱们一起扮演被劝的那位同学,可要认真听哦!学生尝试站在劳动委员的角度进行劝说。
三、走进生活,实践劝说1、生活中,需要劝说别人的情况还有哪些?为什么需要劝说?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先说说劝说的主题再商量下怎样劝说会更有效。
3、针对班级中的一些不良行为,学生即兴上台劝说。
4、推剪优秀的小组上台表演案例中劝说过程。
四、师生总结,畅谈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总结:1、与人交流要注意对象,易于对方理解、接受。
说话应注意场合,言谈举止要与当时的气氛协调。
说话要文明得体,语气要委婉。
2,说话应有针对性,有吸引力,善于打动对方。
3、婉转拒绝他人的要求,语言应婉转含蓄,使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
口语交际劝告教案及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劝告》教学反思《劝告》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的学习内容。
本节口语交际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抓住要点,用精妙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也为今后的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启示。
在口语交际课上最害怕的是学生无话可说,“劝告”这个话题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也有话可说。
但怎样说好,达到最有效的结果是学习的重点。
因此,课堂上我注重了方法的指导。
首先,在设计导入中我对本单元学习主题进行简单回顾后,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再次明确劝告技巧的重要性。
其次,我在课前设计了两种不同的劝告,学生在观看中进行比较,明确在生活中进行得体的劝告时必须要掌握的三个方法“以理服人”、“语言平和”、“语气委婉,不伤人自尊,不揭人短”,让学生明白,只有们“情”、“理”结合,劝告才会成功。
创设情境,使学生想说、爱说、乐说。
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言语的发源地是具体的情景。
”在口语交际课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课型创设贴近生活的情景,如“实物演示”、“渲染音乐”、“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生活情境”等,激发学生想说、爱说、乐说的兴趣,真正地做到“我口说我心”。
注重参与,多种互动形式交流。
(1)生生互动。
口语交际课的生生互动多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
在口语交际中,把优、中、差生按比例合理搭配成交际小组,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使人人都有机会练说,让学生在问、说、议、评、辩中交流,取长补短,互相促进,共同提高。
(2)师生互动。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应特别关注那些平时不善于交谈的学生,多给他们交流的机会,多些“夸张式”的表扬,多给他们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3)群体间的互动。
群体间的互动主要是通过小组与小组之间互问互答,表演,争辩,比赛等形式,既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又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
毕竟课堂四十分钟时间有限,能够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的同学是有限的,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练习的机会,在交流展示之前,我给全班同学一个五分钟的练习机会,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感兴趣的交流场景进行练习,这样让全班同学都有参与的机会,都有练习的机会,都有提高的机会。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劝告”在日常交流中的作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以及面对问题时的积极态度。
教学内容1. 引入话题: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劝告”。
2. 情境模拟:设定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如何进行有效的劝告。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劝告经历和感受。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使学生掌握劝告的基本技巧,包括语气、用词的选择等。
2. 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灵活运用劝告技巧,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故事书等。
2. 学具:笔记本、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劝告”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情境模拟:设定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如何进行有效的劝告,并引导学生注意语气和用词。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劝告经历和感受,教师进行指导。
板书设计口语交际《劝告》提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劝告的概念和技巧,并尝试进行一次劝告实践。
2. 小组作业:分组进行一次劝告实践活动,记录过程和结果,下次课上进行分享。
课后反思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此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丰富的内容和严谨的用词,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学习“劝告”的机会,使他们在实际交流中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一技巧。
教学过程1. 导入:图片导入:教师可以使用与“劝告”相关的图片,如两个孩子对话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片中的孩子是如何进行交流的。
故事导入:教师可以选择一个简短的故事,如《小兔子劝告大灰狼》,通过故事中角色的劝告行为,让学生初步理解劝告的概念。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口语交际:劝告 名师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劝告【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学重点】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式,尝试劝告别人。
2.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3.在情境交际中提高自己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给大家讲一个《李尚书进贡公鸡蛋》的故事。
咦,有人会说了,公鸡怎么会下蛋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咱们一起来听听吧!出示课件1.2:到了朝廷上,解缙向皇帝劝说了一番,皇帝竟然不用李尚书进贡公鸡蛋了。
我们一起看看解缙是怎样劝说皇帝的吧。
出示课件3:皇帝一时语塞,继而一笑了之,解缙的一番劝说,救了李尚书一家的性命,可见劝告在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点口语交际的本领:劝告。
(板书课题:劝告)出示课件4:(设计意图:由故事导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引发学生思考,揭示学习主题,带着目标进入课堂。
)二、解读事例,学习劝告1.叮铃铃,下课了,真开心!当你走出教室,却发现了这惊人的一幕。
出示课件4:2.这个小朋友在做什么?预设:这个小朋友从楼梯的扶手上向下滑。
3.看到这种情景,你会怎么做?预设:我会劝告他,这样做很危险。
4.这个小朋友的行为真是太危险了,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看见了,都对他进行了劝告。
出示课件5:谁来读一读大哥哥、大姐姐的话,指名3名生读。
5.小组讨论,了解劝告艺术。
你觉得他会听谁的呢?为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出示课件6:(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劝说的几种方式,从事例中了解“劝说”的意思,感知劝说语言的不同。
)预设:他会听学生3的,因为的话容易接受。
教师引导:三种劝告方式,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第三种更容易接受呢。
可以小组分析一下三种说法的语言特点。
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2]
![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2]](https://img.taocdn.com/s3/m/07521a8c011ca300a7c39041.png)
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梅湾小学肖文婷【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导入话题。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两个人由于话不投机,或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会吵起来,有时严重时甚至会动手。
那在这时,最需要有人来劝告。
成功的劝告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告”,但也可能失败。
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劝告别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劝告。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争当小小劝告家。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劝告)学习之前,大学还记得,我们学口语交际要注意什么吗?预设:要声音清楚大声地说预设:要认真仔细的听二、自导自演,学会劝告1.劝告可是一门学问,我们先来看同学们自导自演的小故事。
生1: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生2: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生3:小同学,别人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口语交际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示范引领,总结正确的劝告方法,教给学生交际的方你会摔伤的。
2.你觉得那个同学会接受谁的劝告呢?为什么?预设:前两个同学说话的语气太严厉,第二位甚至还用指责的语气,让人难以接受。
我选择第三位同学。
预设:当然会接受第三位同学的劝告,因为这位同学说话语气没有那么严厉,很委婉。
预设:那个同学会接受最后一位同学的劝告,因为她说的话,不够委婉,而且是从玩扶手的同学的角度去说,很符合实际情况。
就更容易让人接受。
3.小结:正是第三位小姐姐话有理有情,哪位小同学才茅塞顿开,不再玩滑梯了,看来劝告还真是一门学问,那么劝告时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齐读)(课件出示3)(1)注意说话的语气,说话要委婉,不要用指责的口吻。
(2)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
(3)态度要诚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板书:说话委婉不要使用指责的口吻从别人角度着想态度诚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三、共同演示,合作劝告。
2023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口语交际——劝说 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劝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劝说的语言特点,掌握劝说的技巧,能得体地劝说他人。
2.学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他人,养成良好的言语习惯。
二、教学重点:了解劝说的语言特点,掌握劝说的技巧,能得体地劝说他人。
三、教学难点:学会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说他人,养成良好的言语习惯。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步骤:(一)导入——由历史故事引入“劝说”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吗?故事中先写邹忌与徐公比美,分别问了妻、妾、客三个不同的对象;后写邹忌入朝见齐威王,以自身经历设喻,讽谏齐王除蔽纳谏;最后齐王接受了邹忌的劝告,发布政令,悬赏求谏,从而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你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劝说能在事件中能发挥重要作用。
历史上有关于劝说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比如“魏征直谏唐太宗”“触龙说赵太后”“李斯《谏逐客书》”。
(二)劝说之我见——什么是劝说劝说是一种常见的口语形式,即用充分的理由委婉的方式,动员他人去做某件事、进行某种活动,或组织他人不做某件事、不进行某种活动。
(三)劝说之技巧1.听两段劝说语音,比较不同。
劝告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先听听下面两段对话。
(播放录音1)小明:小李同学,你不长眼睛吗?明明看见水在那里哗哗地流,也无动于衷,实在是太浪费了!你快去把水龙头给我关掉!小李:关你什么事?哼!(播放录音2)小赵:小刘同学,你刚刚刚洗完手,可能太着急了,水龙头忘了关了,水哗哗地流,我觉得很可惜。
小刘:啊!对不起,我忘了,我马上去关。
(回头把水龙头关了,流水声停了。
)师:同学们,听了以上两段对话,你发现区别了吗?我们可以从态度、语气、角度、结果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小结:小明说话的时候语气生硬,有指责批评的意思,引起了小李的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小赵说话婉转、诚实,表示了自身的态度,并无指责之意,所以对方接受了他的建议。
所以说劝说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仅靠理由的充沛是不够的,诚实的态度、委婉地表达是让人接受的前提。
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4.互动游戏:设计富有教育意义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劝告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尊重和理解他人,善于倾听,学会与人沟通。
2.增强自信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承担责任,关心他人。
要求:字数不限,内容真实,体现劝说技巧的运用。
2.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个关于劝告的小品,可以是课本剧、情景剧等形式,要求情节生动,富有教育意义。
要求: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将编写好的小品在下一节课进行展示。
3.结合课本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a.你认为劝说他人时,哪些因素会影响劝说的效果?
b.你在劝说他人时,遇到过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4.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学会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集体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口语交际:劝告”的教学内容,学情分析如下:
三年级学生经过两年的语文学习,已具备一定的词汇和句型基础,口语表达能力逐步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满好奇,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但劝说他人时往往缺乏技巧,容易情绪化。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劝说时情绪化、主观臆断的弊端,培养理性思维。
4.小组合作,互动交流
-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鼓励每个人发表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他人意见。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每组建议和指导,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劝说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尊重、理解他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

口语交际《劝告》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巧设情境,导入话题。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两个人由于话不投机,或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会吵起来,有时严重时甚至会动手。
那在这时,最需要有人来劝告。
成功的劝告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告”,但也可能失败。
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劝告别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劝告。
(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争当小小劝告家。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劝告)学习之前,大学还记得,我们学口语交际要注意什么吗?预设:要声音清楚大声地说预设:要认真仔细的听二、自导自演,学会劝告1.劝告可是一门学问,我们先来看同学们自导自演的小故事。
生1: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生2: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太不应该了!生3:小同学,别人这么玩,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情导入,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口语交际的学习中。
】【设计意图:示范引领,总结正确的劝告方法,教给学生交际的方法,减轻了交2.你觉得那个同学会接受谁的劝告呢?为什么?预设:前两个同学说话的语气太严厉,第二位甚至还用指责的语气,让人难以接受。
我选择第三位同学。
预设:当然会接受第三位同学的劝告,因为这位同学说话语气没有那么严厉,很委婉。
预设:那个同学会接受最后一位同学的劝告,因为她说的话,不够委婉,而且是从玩扶手的同学的角度去说,很符合实际情况。
就更容易让人接受。
3.小结:正是第三位小姐姐话有理有情,哪位小同学才茅塞顿开,不再玩滑梯了,看来劝告还真是一门学问,那么劝告时要注意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齐读)(课件出示3)(1)注意说话的语气,说话要委婉,不要用指责的口吻。
(2)多从别人的角度着想,这样别人更容易接受。
(3)态度要诚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
(板书:说话委婉不要使用指责的口吻从别人角度着想态度诚恳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三、共同演示,合作劝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语交际——劝说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劝说”,这里有规劝的意思,劝说别人改掉不良的习惯。
安排这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在生活中真正去劝说别人还是难度较高的语文实践活动,因此在了解了劝说的一些方法之后更需要练习和实践。
另外,练习劝说是情境性很强的一项学习活动,所以精心地选择劝说话题和模拟操作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交际中学会怎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劝说别人,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2.让学生学会写发言稿,体会发言稿在生活中的作用。
3.继续引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具体清楚,把句子写通顺。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规劝语言的特点,体会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关于吸烟有害的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基本程序教学调整
一、谈话揭示课题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两个人由于话不投机,或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会吵起来,有时严重时甚至会动手。
那在这时,最需要有人来劝说。
成功的劝说能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需要“劝说”,但也可能失败。
怎么样才能更好地劝说别人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口语交际-----劝说”。
(板书课题)
二、观看学生表演的小品,讨论成功劝说的方法
近来,颖颖和她的爷爷之间有些不愉快。
到底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去颖颖家瞧瞧。
1.颖的爷爷特别爱抽烟,你看,刚刚吃完饭,他就抽上了。
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 (吸了一口,咳嗽。
)
颖:爷爷,您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
爷:什么日子?
颖: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
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不能吸烟。
爷:谁规定的?谁能管了全世界?
颖:联合国规定的。
爷:联合国能管了咱们中国?
颖:爷爷,抽烟的害处很大,我求您别抽了!
爷:没事! 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
是有点小咳嗽。
颖:反正抽烟没一点好处。
爷:颖颖,天不早了,你该上学了;我呢,到公园溜达溜达。
2.小组讨论,交流:刚才,我们听了爷爷和颖颖的对话,想一想为什么颖颖没有说服爷爷?(幻灯片)
生:理由不充足、爷爷固执、态度不够诚恳等等。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对,由于这些原因爷爷没有接受颖颖的劝说。
3.集体交流:那么,现在让我们来帮帮颖颖,说说怎样才能劝服爷爷不抽烟?
小组讨论,组长列出要点,然后进行发言。
4.学生代表进行发言,根据学生发言小结:我们现在已有足够的理由是否能劝说爷爷不再吸烟了呢?(幻灯片)
爷:(坐在椅子上,抽出一支烟点着)饭后一支烟,胜过活神仙! (吸了一口,咳嗽。
)
颖:爷爷,不要再吸烟了。
我都快被熏死了。
爷:没事的,一会儿就好了。
颖:爷爷,吸烟的人容易患肺癌、口腔癌,致死的机率要比不吸烟的人大14倍;死于心脏病的机率也要大两倍。
吸烟的害处太多了。
爷:没事! 我抽了几十年了,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咳……就是有点小咳嗽。
颖:爷爷,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该为我想想!我是在吸二手烟,会增加得肺癌的机率。
你想害死我呀!
爷:(气得满脸通红)你……你这孩子,怎么说话的?
5.爷爷听了颖颖这次的劝说是否能接受呢?
6.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理由是充分,但态度不好,让别人不能接受等等)
7.师小结:是啊,同学们在劝说别人时只有充足的理由是不行的,还要让别人从内心里真切地感受到你是真心为他好,别人才会乐意接受你们的劝说。
8.学生在第一次发言的基础上,进行修改。
(附一:爷爷,您讲的故事太好听了,我可喜欢跟您在一起了,我希望您长命百岁。
可是,您常抽烟,会增加生疾病的机率,甚至会减少寿命的。
还有,弟弟刚出生,吸收大量的二手烟,会影响他的健康。
因此,爷爷,您别在抽烟了,好吗?)
三、联系生活,明确情境
我们大家帮颖颖解决了难题,可是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类似的问题。
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我们身边的哪些同学对某一件事情做得不妥,帮他指出来,并请你做简要劝说。
在开始前,我们先自由阅读一下课文中的一段话。
1、阅读课文中的一段话,打开学生的思路。
2、自由地准备,指名说说并请他到黑板上来写事情。
然后进行筛选其中的几件事,各小组自由选一件事情,进行准备。
(或老师也遇到了一些类似的事,如有同学在课间走廊上玩篮球;沉溺网游;抄袭作业等现象,请同学们帮老师劝说他们。
)
四、自由练说,模拟表演
1、你最想对谁,对哪种情况进行劝说?(幻灯片:四幅图片,1、滥砍树木;
2、懒惰惹祸;
3、滴水龙头;
4、我是“网虫”。
)想一想,该怎样说效果会更好?老师这里有几点建议。
(幻灯片:注意事项:1、说话要委婉;语气要平和;要以理服人。
)
2、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分组模拟表演,相互交换角色。
3、课堂展示,共同评议。
五、课后作业、生活运用
在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有能力对当事人进行劝告。
请选定一件你认为必须劝告的事情进行尝试。
注意:要有充足的理由,带着诚意去劝说,祝你成功。
六、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劝说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态度诚恳注意对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