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差额征税的类型及其增值税核算方法

合集下载

【纳税与筹划】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差额计税类型及核算【精心整编最新会计实务】

【纳税与筹划】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差额计税类型及核算【精心整编最新会计实务】
2017-2018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纳税与筹划】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差额计税类型及核算【2017-2018最新 会计实务】
【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 一、一般纳税人差额计税类型 (一)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都可以按差额计税 1.有选择性 下列项目无论采用哪种计税方法,一般纳税人都可以自行选择是否采用差额 计税方法。在实务中,纳税人应该注意掌握开具发票的区别,作为选择计税方 法的依据。 (1)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可以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 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后的余额为销售 额。因此,试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不管采用哪种计税方法,都可 以选择差额计税。是否选择差额计税,在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有区别。 (2)纳税人转让 2016年 4 月 30日前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选择适用简 易计税方法,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减去取得该土地使用权的原价后的 余额为销售额,按照 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 2.没有选择性 下列项目无论采用哪种计税方法,一般纳税人都应按差额计税,不存在选择 余地。在实务中,纳税人应注意不同计税方法下差额部分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工程项目分别计算预缴税款,分别预缴,不得相互抵缴。预缴税款时,需填报
《增值税预缴税款表》,并出示如下资料:与发包方签订的建筑合同复印件 (加盖纳税人公章);与分包方签订的分包合同复印件(加盖纳税人公章);从
2017-2018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分包方取得的发票复印件(加盖纳税人公章)。 (二)差额预缴,差额申报 下列项目在预缴和在机关所在地纳税申报时,均按照差额计税方法计算缴纳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销售的增值税处理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销售的增值税处理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销售的增值税处理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固定资产的调整,包括出售旧资产、购买新资产等。

对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而言,固定资产销售所产生的增值税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税务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销售的增值税处理的相关知识。

固定资产销售是指企业将不再使用或需要替换的资产转让给其他企业或个人的行为。

根据我国的税法规定,固定资产销售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定进行增值税的处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固定资产销售属于增值税的应税行为,即销售方需要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将销售额纳入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在固定资产销售过程中,销售方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税率计算和缴纳相应的增值税。

其次,对于已经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的销售,销售方在计算增值税税额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1.差额征税方式:差额征税是指销售方在销售旧资产时,将销售额减去进项税额和固定资产原值的差额后,按照税率计算增值税税额。

这种方式可以使销售方避免重复缴纳增值税,有效减轻企业税负。

2.按实际利润征税方式:按实际利润征税是指销售方根据固定资产的原值和计提的折旧费用,计算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然后将销售额与账面净值的差额按照税率计算增值税税额。

这种方式对于资产价值较高或者进项税额较少的情况下适用。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销售方都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程序填写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报送税务机关。

此外,对于固定资产销售所得的收入,也需要进行适当的税前处理。

根据税法规定,固定资产的销售收入可以按照以下三种方式进行处理:1.一次性计入收益:将固定资产销售所得的款项一次性计入当期收益,纳税人需要按照一般的所得税规定进行纳税。

2.分期结算:固定资产销售所得的款项可以分期计入收益,纳税人需要按照税法规定的要求及时申报纳税。

3.特别处理:特定情况下,固定资产的销售收入可以按照税法规定的特殊方式进行处理,例如,固定资产转让的收入可以按照股权转让收入计算。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增值税是按照商品和劳务的增值额来征税的一种税收形式,适用于所有符合法定条件的纳税人。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计税方法、税率、应税项目和抵扣税额等方面,下面将详细进行介绍。

一、计税方法增值税是按照原值减去进项税额计算的,即销售额减去进项税额即得应纳增值税额。

其计税方法有一般计税方法和简易计税方法两种。

1.一般计税方法一般计税方法适用于销售额较大、纳税人规模较大的纳税人。

按照增值额的百分之17计算征收,即销售额减去购进成本、费用和税额。

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购进成本-费用-税额2.简易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按照税率的百分之5进行计税。

公式: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0.05二、税率增值税的税率根据不同的项目有不同的税率标准。

根据中国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一般计税方法适用的税率为17%,生活服务、农产品等适用的税率为11%,豪华消费品适用的税率为20%。

三、应税项目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主要包括商品和劳务两大类。

1.商品增值税的征税对象中最主要的是商品,包括生产、流通和进口的商品。

以销售商品为例,销售额减去购进成本即为增值额,根据增值额计算应纳增值税额。

2.劳务四、抵扣税额增值税制度中,纳税人可以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抵扣相应的进项税额。

进项税额是纳税人在购进商品或接受劳务时支付的增值税,可以抵减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产生的应纳增值税额。

1.抵扣范围纳税人购进的商品和接受的劳务必须与其销售的商品或提供的劳务有直接关联,才可以抵扣相应的进项税额。

例如,一些餐馆购进食材的增值税可以抵扣餐饮销售所产生的增值税。

2.抵扣方式抵扣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实际抵扣,即按照购进商品或接受劳务的发票金额进行抵扣,另一种是差额抵扣,即按照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所产生的税额进行抵扣。

总结:增值税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计税方法、税率、应税项目和抵扣税额等方面。

根据不同纳税人的不同情况,可以选择一般计税方法或简易计税方法进行计税。

一般纳税人要缴纳的税种及计算方法

一般纳税人要缴纳的税种及计算方法

一般纳税人要缴纳的税种及计算方法一般纳税人是指依法在税务机关注册并获得纳税人资格的纳税主体。

一般纳税人需要按照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缴纳各种税种。

不同的税种有着不同的计算方法,下面将逐一介绍一般纳税人需要缴纳的税种及其计算方法。

1. 值增税:值增税是一种按照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营业额(即销售额)扣除相应的增值税税率而计税的税种。

其计算方法为,销售额减去增值税税率后即可得到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2. 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指企业从各种经营所得中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税款。

根据税收法律规定,企业所得税一般是按照企业利润的一定比例缴纳,这个比例通常根据企业的类型和规模而有所不同。

3. 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指个人按照自己的所得收入缴纳的税款。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较为复杂,根据所得种类的不同,有不同的税率和税额扣除方式。

通常来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会根据个人的收入额度进行划分,然后按照相应的税率进行计算。

4. 资源税:资源税是指从自然资源开采、利用中取得的收入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的税款。

不同的资源种类有着不同的税率和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资源税的计算方法会根据资源的种类和开采的数量、价值等因素进行计算。

5. 土地使用税:土地使用税是指按照土地面积和土地性质等因素来计算的一种税款。

土地使用税的计算方法通常会根据土地的用途、面积和政府规定的税率进行计算。

6. 印花税:印花税是指根据特定的法律文件和合同,按照文件或合同的内容、金额等因素来计算的一种税款。

印花税的计算方法一般会根据文件或合同的类型、金额和政府规定的税率进行计算。

7. 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是一种按照一定比例计算的税款,通常会根据企业或个人应纳税额以及政府规定的税率进行计算。

以上是一般纳税人常见的税种及其计算方法的简要介绍。

实际上,每个税种的计算方法都相对复杂,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税率、税基等。

为了确保纳税人的税款计算准确无误,建议纳税人在缴纳税款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税务机关,以便遵循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合理缴纳税款。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和计算公式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和计算公式

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和计算公式增值税(Value Added Tax,简称VAT)是一种按照商品和服务增值额计税的税种。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增值税是主要的税收来源之一,对国家财政收入和经济运行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准确计算增值税,不同国家和地区采用了不同的计税方法和计算公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增值税的计税方法和计算公式。

一、增值税计税方法1. 一般计税方法一般计税方法是增值税最常用的计税方法之一。

按照一般计税方法,纳税人在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时,需要缴纳上一级供应商的增值税,并将其纳入到自己销售的货物或服务价格中,再向下一级客户收取增值税。

这样,增值税通过每个环节的纳税人传递,最终由最终消费者承担。

2. 简易计税方法除了一般计税方法外,许多国家和地区还设立了简易计税方法,为小型企业减轻税收负担。

简易计税方法通常采用固定比例的方式计算增值税,而不是按照实际增值额计税。

这种方法简化了纳税人的纳税程序,减少了会计成本,同时也为小企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二、增值税计算公式增值税计算公式的具体形式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下面将介绍常见的两种计算公式。

1. 加法计算公式加法计算公式是一种常用的增值税计算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增值税 = 销售额 ×税率其中,销售额指的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的金额,税率是由政府规定的增值税税率。

2. 减法计算公式减法计算公式是另一种常见的增值税计算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增值税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增值税 = 销售额 - 进项税额其中,销售额和进项税额分别指的是纳税人销售货物或提供服务的金额和纳税人购买货物或接受服务时支付的增值税。

三、国家和地区的增值税政策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增值税的政策存在差异。

例如,有的国家将增值税率分为不同档次,根据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性质设定不同的税率;有的国家对特定商品或服务实行零税率或减免税政策;还有的国家实行进项税额的退还制度,以鼓励刺激经济发展。

增值税的计算方式是怎样的

增值税的计算方式是怎样的

增值税的计算方式是怎样的增值税是一种按照增值税率计算并由纳税人向政府缴纳的税金,适用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和进口环节。

增值税计算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商品或服务的销售额与采购成本之差计算税额。

下面将详细介绍增值税的计算方式。

1.增值税的计算基础:增值税计算的基础是销售额与采购成本之差。

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商品的售价和服务的收费等。

采购成本是指纳税人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所支付的款项,包括购买成本、进口关税、运输费用等。

2.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是由国家税务部门根据需要设定的,通常根据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性质进行分类,并设定不同的税率。

在中国,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3%,有些特定行业适用较低的税率,如11%或6%。

对于进口商品,根据不同商品和国家之间的协议,也可能有相应的税率安排。

3.税前价与税后价:增值税计算过程中需要区分商品或服务的税前价和税后价。

税前价是指在增值税计税基础上的商品或服务的售价,不包括增值税部分。

税后价是指纳税人在售价中已经包含了增值税的最终售价。

4.增值税的计算:增值税计算的基本公式为:增值税额=销售额×税率-采购成本×税率。

其中,销售额为税前价,采购成本也指税前价。

这个公式可以简化为:增值税额=销售额×税率×(1-1/(1+税率))。

例如,纳税人销售一批商品的金额为10,000元,采购成本为8,000元,税率为13%,则增值税额=10,000×13%×(1-1/(1+13%))=1,000元。

5.税款的缴纳:纳税人在计算出增值税额后,需要在规定期限内向税务部门缴纳相应的税款。

一般情况下,纳税人需要按月或按季向税务部门申报并缴纳税款,具体申报和缴纳的时间由税务部门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的增值税计算方式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不同纳税人的纳税方式可能存在差异,具体计算方式可能会有所调整。

同时,增值税计算中还可能会涉及到一些特殊情况和规定,如免税、减免税等。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增值税是一种按照货物和服务的增值额进行征税的税收制度。

在中国,增值税主要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纳税人类型。

一般纳税人按照差额征税方式计算应纳税额,小规模纳税人按照简易计税方式计算应纳税额。

下面就分别介绍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方法。

一、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方法一般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超过500万元的企业或机构。

一般纳税人按照差额征税方式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税率-进项税额其中,销售额指纳税人在销售货物和服务过程中实际收入的金额。

税率指税务部门规定的适用于不同商品和服务的增值税税率。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买货物和接受服务时支付的增值税。

在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时,需要根据销售额和进项税额进行计算。

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和提供服务所得到的全部收入额,一般是通过销售发票、劳务报酬所得收入、租金收入等来确定。

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购买货物和接受服务过程中支付的增值税,一般是通过购买发票来确定。

在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销售额和进项税额必须是增值税发票上的金额,不包括其他费用。

2.销售额和进项税额必须按照税率来计算,不同商品和服务的税率不同。

3.进项税额必须是纳税人实际支付的增值税,不包括已经退税或者作为进项税转出的金额。

二、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应纳税额计算方法小规模纳税人是指年销售额低于500万元的企业或机构。

小规模纳税人按照简易计税方式计算应纳税额,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其中,征收率指税务部门规定的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

小规模纳税人的应纳税额计算相对简单,只需将销售额与征收率相乘即可。

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和提供服务所得到的全部收入额,一般是通过销售发票来确定。

征收率是税务部门规定的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征收率,一般为3%、5%或者6%。

需要注意的是,小规模纳税人无法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增值税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增值税是一种按照商品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增加的价值来计算和征收的一种税收。

在各国的税制中,增值税通常是一种重要的税种。

下面是关于增值税计算方法的详细介绍。

一、一般计税方法一般计税方法是指根据税务部门规定的具体计税办法来计算纳税人应纳的增值税金额。

这种计税方法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具体的计税方法包括:1.增值税销项税额的计算增值税销项税额是指纳税人在销售商品、提供应税服务过程中应纳增值税的税额。

计算方法为:销售额×税率。

2.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计算增值税进项税额是指纳税人在购买商品、接受应税服务过程中支付的增值税金额。

计算方法为:购买额×税率。

3.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人应当缴纳的增值税金额,是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之差。

计算方法为:销项税额-进项税额。

4.财政部门提供的政策性增值税管理办法财政部门可以根据国家政策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增值税管理办法,对特定行业或特定企业的增值税计算方法进行调整,以适应行业或企业特殊情况。

二、简易计税方法简易计税方法是一种简化计税程序的方法,适用于少数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主要用于减轻税务部门的工作量。

具体的计税方法包括:1.差额征税方法差额征税是指根据纳税人所获得的收入与税率之积确定应纳税额。

具体的计算方法为:收入×征收率(税率)。

2.固定比例扣除法固定比例扣除是指按照纳税人的实际收入,按照一定比例扣除相关费用后确定应纳税金额。

具体的计算方法为:实际收入-相关费用×固定比例。

三、简化办法和折扣办法1.简易办法简易办法是指根据纳税人的特殊情况,给予其在增值税计税过程中使用简化的办法进行计算。

简化办法主要针对特殊行业或特殊企业进行调整。

2.折扣办法折扣办法是指在应纳税金额的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折扣,减少纳税人需要缴纳的增值税金额。

具体的计算方法为:应纳税金额-折扣金额。

总结:根据增值税的计税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计税方法、简易计算方法、简化办法和折扣办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差额征税的类型及其增值税核算方法
自2012年1月1日上海实施营改增试点以来,营改增一般纳税人中的部分项目实行差额征税办法经历了立、并、废、再立的过程,这次营改增全面推开中差额征税几乎达到”高潮”.笔者认为,差额征税作为一种奇葩的政策,只是一种过渡的临时性政策安排,会随着链条的逐步修复和利益的逐步调整而逐步减少,直至取消.但是,既然政策在,就需要按政策办.
一、一般纳税人差额征税的三种类型
(一)无论是采用一般计税方法还是采用简易计税方法都可以按差额计税
1、有选择性
一些项目无论采用哪种计税方法,都可以选择是否采用差额计税,由纳税人选择,并一般要求备案.
比如: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2《营改增时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第一条第三项第8款规定,试点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可以选择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旅游服务购买方收取并支付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住宿费、餐饮费、交通费、签证费、门票费和支付给其他接团旅游企业的旅游费用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因此,试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提供旅游服务不管采用哪种计税方法,都可以选择差额计税.当然,也可以不选择差额计税.
2、没有选择性
有一些项目无论采用哪种计税方法都是规定按照差额计税,不存在选择的余地.
比如:《营改增时点有关事项的规定》规定,金融商品转让,按照卖出价扣除买入价的余额为销售额.
再如: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明确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有关劳务派遣服务、收费公路通行费抵扣等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47号)规定,纳税人提供人力资源外包服务,按照经纪代理服务缴纳增值税,其销售额不包括受客户单位委托代为向客户单位员工发放的工资和代理缴纳的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
(二)只有选择了简易计税方法才可以差额计税,一般计税方法不可以差额计税
根据(财税〔2016〕47号)规定,一般纳税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可以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为销售额,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也可以选择差额纳税,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代用工单位支付给劳务派遣员工的工资、福利和为其办理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简易计税方法依5%的征收率计算缴纳增值税.因此,提供劳务派遣服务一般计税方法下不可以差额计税.
再如: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2第一条第三项第9款规定,试点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因此,提供建筑服务也是只有简易计税方法下才能够差额计税.
(三)只有一般计税方法才可以差额计税,简易计税方法下不可以差额计税
根据(财税〔2016〕36号)文件附件2第一条第三项第10款和(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8号)的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适用一般计税方法,按照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当期销售房地产项目对应的土地价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因此,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老项目选择简易计税方法(注意:选择后36个内不得变更)的,不得扣除对应的土地价款,即不得差额计税.
二、一般纳税人差额征税的核算方法
(一)一般计税方法的核算
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财会[2012]13号)规定,一般纳税人提供应税服务,试点期间按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有关规定允许从销售额中扣除其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的,应在”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科目下增设”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专栏,用于记录该企业因按规定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同时,”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等相关科目应按经营业务的种类进行明细核算.
企业接受应税服务时,按规定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与上述增值税额的差额,借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按实际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对于期末一次性进行账务处理的企业,期末,按规定当期允许扣减销售额而减少的销项税额,借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根据目前有效的规定,上述会计处理可以作为一般计税方法对差额计税的处理方法.因此,有两种处理方法:
1、逐笔账务处理
对于差额征税业务多或者多种计税方式的一般纳税人,为了能够更清楚地反映业务发生情况,避免汇总处理带来的可能性错误,建议逐笔账务处理.
案例1:A旅游公司为一般纳税人,采用一般计税方法.2016年7月5日,在完成对某旅游团的旅游服务后,取得并支付该团旅游期间的餐饮费普通发票53000元.会计核算:
借:主营业务成本 5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3000
贷:银行存款 53000
2、期末一次性账务处理
一般适用于业务量小、业务单一的纳税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营改增抵减的销项税额)
贷:”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
思考:人力资源服务外包服务等代为委托方支付的工资等账户如何处理呢?
(二)简易计税方法的核算
对于简易计税方法下的差额征税的财务处理,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规定.由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简易计税方法和一般计税方法是分别计算应纳税额的,同时在增值税纳税申报时也是不进行抵缴的,因此,一般纳税人按简易计税方法计算的增值税,建议通过”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而不是通过”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核算.这样处理比较清晰.
案例2:B建筑公司为一般纳税人,承接了C建筑工程,并按规定选择了简易计税方法.部分工程由E建筑公司分包.2016年7月,支付E建筑公司分包款103万元.则分包款扣除核算如下:
借:工程施工 100万元
应交税费—未交增值税 3万元
贷:银行存款 103万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