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彼得与狼》(动画音频都能播放)
第4课童年的音乐《彼得与狼》教案

-音乐与故事结合:引导学生理解音乐如何与故事情节紧密结合,如何通过音乐的变化感受到故事的起伏,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创作风格理解: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理解普罗科菲耶夫的创作风格可能较为困难,教师需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简明扼要地解释其创作特点。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音乐创作活动。学生用乐器或身体动作创作一个简单的音乐故事,展示音乐主题的应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音乐创作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音乐在故事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第4课童年的音乐《彼得与狼》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4课童年的音乐《彼得与狼》教案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音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彼得与狼》选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了解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及其创作背景。
2.欣赏《彼得与狼》选段,分辨各角色主题音乐,如小鸟、鸭子、猫、爷爷、彼得和狼的音乐形象。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一同走进了普罗科菲耶夫的《彼得与狼》,探索了音乐与故事的奇妙结合。看到学生们积极参与,我感到很欣慰,但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首先,《彼得与狼》的音乐主题辨识对学生们来说是一个挑战。虽然我通过重复聆听、动作配合等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但仍有部分学生难以跟上。我考虑在下次课中,引入更多有趣的记忆方法,如编写简单的歌词,让学生们用唱歌的方式记住音乐主题,这样或许能提高他们的记忆效果。
举例说明:
四年级音乐《彼得与狼》教案

四年级音乐《彼得与狼》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聆听和欣赏《彼得与狼》这部交响童话作品,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2. 通过学习《彼得与狼》,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
3. 引导学生了解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如乐器、演奏形式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能够分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等元素。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交响乐中的乐器特点,如弦乐、木管乐、铜管乐等。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情感理解能力,能够感受作品中的情感变化。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彼得与狼》交响乐的音频资料。
2. 准备交响乐相关的基本知识资料。
3. 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彼得与狼》这部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教学内容:a. 讲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如乐器、演奏形式等。
b. 分析《彼得与狼》作品中的角色形象,如彼得、狼等。
c. 欣赏《彼得与狼》交响乐,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旋律、节奏等元素。
3. 课堂实践:a. 让学生模仿作品中角色的音乐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b.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c. 选取学生代表进行表演,展示对作品的理解。
4. 总结与拓展:a.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交响乐的认识。
b. 鼓励学生在课后欣赏更多的交响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c. 邀请家长参与课堂,共同感受音乐的魅力。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在交响乐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学生的表演和分享,评价学生对《彼得与狼》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通过学生的音乐实践,评价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新能力。
七、教学反馈1. 课后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
2. 根据反馈意见,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 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意见,促进教学相长。
湘教小学音乐五下《9彼得与狼》word教案 (3)

湘教小学音乐五下《9彼得与狼》word教案 (3)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一首著名的交响童话作品,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
本课选取的是湘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通过学习这首作品,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感受交响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但交响乐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音乐形式,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逐步了解和感受交响乐的特点,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知道交响乐的组成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能够理解并感受《彼得与狼》的音乐情感。
3.通过学习《彼得与狼》,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交响乐的基本知识介绍。
2.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彼得与狼》的音乐情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和《彼得与狼》的背景。
2.示范法:播放《彼得与狼》的音频,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
3.引导法: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的情感变化,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4.实践法:让学生参与音乐演奏或合唱,增强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交响乐的基本知识介绍、《彼得与狼》的音频、视频等。
2.乐器:钢琴、小提琴、长笛等交响乐常用的乐器。
3.合唱队:学生进行合唱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介绍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包括交响乐的组成、特点等。
让学生对交响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的音频,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感受交响乐的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中的情感变化。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乐器演奏练习,让学生亲身体验交响乐的演奏过程。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演奏错误。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合唱《彼得与狼》的部分片段,加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教案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一首著名的交响童话作品,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
本节课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通过学习这首作品,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手法,感受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交响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彼得与狼》这首作品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他们熟悉并欣赏这首作品。
此外,学生对故事的认知和想象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知道交响童话的概念。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音色。
3.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知道交响童话的概念。
2.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感受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联系。
3.运用想象力,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交响童话的概念。
2.示范法:播放《彼得与狼》音频,让学生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
3.引导法: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4.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音乐与故事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彼得与狼》音频和视频资料。
2.准备交响乐相关知识PPT。
3.准备乐器模型或图片,方便学生分辨音色。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讲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交响童话的概念。
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音频,让学生边听边分辨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师适时解答学生的问题。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音乐与故事的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深入理解音乐所表现的故事情节。
4.巩固(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交响乐相关知识,了解不同乐器的特点和音色。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一首经典的音乐作品,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9课。
这首作品以交响乐的形式,描绘了彼得与狼之间的故事,富有戏剧性和生动性。
通过学习这首作品,学生可以了解交响乐的特点,欣赏古典音乐的魅力,同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但他们对交响乐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对《彼得与狼》这首作品的背景和内涵可能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交响乐的特点,感受音乐作品的表现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特点,欣赏古典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3.通过学习《彼得与狼》,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表现力,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了解交响乐的特点和构成。
2.引导学生感受《彼得与狼》这首作品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交响乐的特点和构成,介绍《彼得与狼》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示范法: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感受。
3.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实践法:让学生尝试分析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教材内容、图片、音乐等元素的课件。
2.教学视频:准备《彼得与狼》的音乐作品视频,以便学生欣赏和分析。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图片、卡片等道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简短的语言,介绍《彼得与狼》的背景和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的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欣赏和感受。
在播放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关注交响乐的特点和构成。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挑选一首交响乐作品,尝试分析作品的特点和表现力。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4课《彼得与狼》说课稿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4课《彼得与狼》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交响童话作品,选自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4课。
这首作品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描绘了小彼得与狼之间的斗争。
通过这首作品,学生们可以了解到古典音乐的魅力,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掌握。
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可能对古典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他们对古典音乐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理解乐曲的结构和主题。
2.培养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彼得与狼》,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水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乐曲的结构和主题,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2.针对重难点,教师需要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故事导入法,引导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播放《彼得与狼》的动画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3.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乐曲的结构和主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运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对比不同乐器的音色,加深对乐器特点的理解。
5.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讲述《彼得与狼》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
2.播放《彼得与狼》动画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3.分析乐曲结构,讲解各个乐章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乐曲。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乐曲的结构和主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5.对比分析:让学生对比不同乐器的音色,加深对乐器特点的理解。
6.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7.欣赏拓展:播放其他古典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古典音乐的魅力。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4课《彼得与狼》教案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4课《彼得与狼》教案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一首著名的交响童话作品,由前苏联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创作。
这首作品以交响乐的形式,讲述了彼得与狼之间的故事,通过不同的乐器代表不同的人物和动物,展现了丰富的音乐情感和故事情节。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4课选择了这首作品,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首曲目,了解交响乐的基本知识,感受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曲目之前,已经学习过一些简单的乐器知识和交响乐的常识。
但对于《彼得与狼》这首作品,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听、演、赏等环节,逐步了解和感受这首作品。
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好奇心,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这首交响童话作品的基本情节和创作背景。
2.通过聆听和分析,使学生能够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并理解其在作品中的表现意义。
3.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欣赏能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向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这首作品的基本情节和创作背景,以及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和表现意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听、演、赏等环节,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想象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故事导入、聆听分析、分组讨论、示范表演、音乐欣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听、演、赏等环节,了解和感受《彼得与狼》这首作品。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彼得与狼》的音频资料和乐谱。
2.准备不同乐器的图片和介绍资料。
3.准备教学PPT或者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以故事的形式,简要介绍《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和基本情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的音频资料,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作品。
在聆听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不同乐器的音色特点,并简要介绍作品中各个乐器的代表角色。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狼圆号《彼得与狼》教学设计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狼圆号《彼得与狼》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彼得与狼》是俄罗斯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为儿童写的一部交响童话。
作品通过交响乐与童话故事的结合,描绘了勇敢的彼得和狼之间的斗争。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和欣赏能力,通过学习《彼得与狼》,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培养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
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欣赏能力在逐步提高,但部分学生对交响乐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逐渐理解和欣赏交响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彼得与狼》的创作背景和故事情节。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通过学习《彼得与狼》,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交响乐与童话故事的结合。
2.引导学生欣赏和辨别不同的乐器和音乐风格。
五. 教学方法1.故事导入:通过讲述《彼得与狼》的童话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
2.音频播放:让学生聆听交响乐,感受音乐与故事的结合。
3.乐器介绍:向学生介绍交响乐中的各种乐器,并讲解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
4.音乐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和音乐风格。
5.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音乐演奏,体验音乐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彼得与狼》的童话故事课件。
2.准备交响乐的音频资料。
3.准备各种乐器的图片和介绍资料。
4.准备实践活动所需的乐器和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讲述《彼得与狼》的童话故事,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2.呈现(10分钟)播放《彼得与狼》的交响乐,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妙。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聆听交响乐,辨别各种乐器的声音,并讲解它们在作品中的作用。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乐曲的结构和音乐风格。
5.拓展(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更多的交响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和品味。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交响乐与童话故事的结合,以及各种乐器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彼 得 与 狼
故事中有很多角色,包括鸭子、小鸟、猫、大灰 狼、猎人、老爷爷,让我们认识一下这些角色, 请大家听下面的音响,你认为它代表了什么样的 形象?
观察曲谱,说一说音乐是如何塑造小鸟的形象 的?
圆号是铜管乐器中音域最宽, 应用最广泛的乐器。音色具有铜 管的特色,但又温和高雅,带有 哀愁和诗意,在铜管和木管乐器 之间起到媒介作用,表现力极其
丰富。
请同学们听下面的音响,你认为它代表了什么 样的形象?
观察曲谱,说一说音乐是如何塑造猎人的形象 的?
音乐知识
再次欣赏猎人的音响,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 么乐器演奏的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音乐的魅力是无穷的,希望大家能够更多掌握 音乐的不同特征,尝试用音乐来讲述你们自己 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随老师琴声模唱彼得的主题,你认为这个主题的 情绪是怎样的?为什么做出这样的判断?
听老师讲述故事:
“有一天早晨,少年队员彼 得打开大门,他看见外面 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就
走了出来。”
请仔细听彼得的主题 重复了几次,这段音乐让 你有什么样的联想?表达 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
树枝上落着一只小鸟,请听一听它在做什么?
音乐知识
再次欣赏小鸟的音响,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 么乐器演奏的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长笛是现代管弦乐和室内乐中主要的 高音旋律乐器,外型是一根开有数个音孔
的圆柱型长管,属于木管乐器组。
长笛的音色清新、透彻,色调是冷的。 高音活泼明丽,低音响,你认为它代表了什么 样的形象?
大灰狼被彼得捉住了,这时候,猎人也赶到了。 勇敢的彼得和战友们押着大灰狼凯旋了。请大 家听下面的音响,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为什么要采用这样情绪的音乐?
押送大灰狼的队伍真长啊,大家听一听队伍是 怎么排列的?
我们学习了《彼得与狼》的音乐故事,请大家 再次总结分析:音乐是通过什么讲述故事的? 在讲述故事过程中,音乐具有哪些特点?
族中的冠军。低音深沉、中音浑厚、高音明亮,适合
表现各种音乐性格,无论在乐队演奏或独奏中都极富 表现力。
请同学们听下面的音响,你认为它代表了什么 样的形象?
观察曲谱,说一说音乐是如何塑造老爷爷的形 象的?
音乐知识
再次欣赏老爷爷的音响,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 什么乐器演奏的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大管是木管乐器的一种,管体分为5个部分: 嘴管、次中音管、U形膛管、低音管、喇叭口。管 体总长达254~260厘米,管身弯曲成U字形,喇叭 口朝上,插接双簧吹嘴的弯管为一条弯细金属巴松
的哨片管。
大管低音区音色阴沉庄严、中音区音色柔和甘 美而饱满、高音富于戏剧性,适于表现严肃迟钝的
感情,也适于表现诙谐情趣和塑造丑角形象。
请同学们听下面的音响,你认为它代表了什么 样的形象?
观察曲谱,说一说音乐是如何塑造大灰狼的形 象的?
音乐知识
再次欣赏大灰狼的音响,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 什么乐器演奏的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虽然彼得并不害怕大灰狼,他还是被老爷爷拉 回了家,彼得刚刚回家,树林里果然来了一只 大灰狼。请问大灰狼的音响是在什么乐器演奏 的背景上出现的?让你有什么感觉?
猫看见大灰狼急忙爬上了树,鸭子也拼命地跑 啊跑,请听这两段音乐,音乐进行有什么共同 的特点?
1.
2.
大灰狼吃掉了鸭子还不满足,请大家仔细听下 面的音响,其中你听到了哪些角色的主题,你 认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观察曲谱,说一说音乐是如何塑造鸭子的形象 的?
音乐知识
再次欣赏鸭子的音响,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 么乐器演奏的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双簧管是用于现代管弦乐
队和管乐队的一种木管乐器。 双簧管的音色柔和,适于 表现田园风光和忧郁抒情的情 绪。
请同学们听下面的音响,你认为它代表了什么 样的形象?
观察曲谱,说一说音乐是如何塑造猫的形象的?
请听下面的音响,这段音响中你能听到谁的主 题?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
是啊,小鸟和彼得正在开心的聊天,又有一个 主题出现了,是谁呢?
原来是小鸭子偷偷溜出门了,想去池塘里洗澡。 大家听一听下面的音响,小鸭子和小鸟争吵了起 来,你认为它们在吵什么呢?音乐是怎样来表现 吵架的场景的?你还联想到什么样的场景呢?吵 着吵着,哪个小动物又来了?
音乐知识
再次欣赏猫的音响,你知道这段音乐是用什么 乐器演奏的吗?说说你对它的了解。
单簧管是木管乐器的一种,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 也叫黑管,由木料、硬橡胶或金属制成,有一个鸟嘴 形的吹口和圆形的空心,管身由五节可装拆的管体组 成,管体成圆筒形,下端为开放的喇叭口。 单簧管拥有将近四个八度的辽阔音域,是管乐家
猫跑来偷袭小鸟,请大家听下面的音响,这段 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其中出现了哪些乐器? 音乐是怎样制造这种气氛的?猫的主题出现了 几次?它捉到小鸟了吗?
猫在树下不甘心地转着圈,这时候,老爷爷来 了。老爷爷很不高兴,因为彼得自己跑了出来, 如果树林里出来一只狼可怎么办呢?你能随老 爷爷的主题扮演一下老爷爷吗?
定音鼓和大鼓是乐队常用的打击乐器。
再次欣赏下面的音响,请将其代表的角色和演 奏乐器连起来。
1.
单簧管
小鸟
2.
圆号
猫
3.
双簧管
鸭子
4.
定音鼓和大鼓
大灰狼
5.
长笛
猎人
6.
大管
老爷爷
上堂课,同学们认识了很多我们要讲述的童话故事 中的角色,今天让我们听听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 事。不过,我们还需要认识一位重要角色,这个音 乐故事中的主角:彼得,请仔细听一听彼得的角色 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