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几种处理办法
如何处理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

如何处理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
1、增大回采工作面风量:
工作面风流对上隅角涡流区积聚瓦斯的驱散,主要靠工作面风流与上隅角瓦斯积聚区间的空气的对流和主风流的扩散作用。
工作面采用增大风量的办法,虽然可使上隅角积聚区风流与工作面主风流的对流作用加大,但是随着风量的提高,负压增大,采空区的风流速度加大,使采空区的瓦斯流线延深,加强了风流与采空区内的瓦斯的交换。
若采空区内存在其它漏风通道,则会增大此漏风量。
同时,风量过大又有以下缺点:①造成邻近采掘工作面的供风量下降,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②使采面风流中的粉尘浓度增加,恶化工作面的工作环境,增大防尘工作的难度;③工作面风量过大容易使巷道内的风速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影响矿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
2、安设局部通风机:在工作面内,距采煤工作面上隅角10~15m的位置,安装局部通风机,用胶质风筒将风引到回风上隅角,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位置形成正压区,通过局扇引入新鲜风流稀释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使该处瓦斯浓度降到规定以下,该局部通风机随着工作面的前移而移动。
这种处理方式具有以下优点:①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可尽快地进入风筒内部,排入回风巷;②可增大采煤工作面
上隅角的风量,及时冲淡此处的高浓度瓦斯;③由于风筒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可大大地减少工作面施工造成的影响。
经过以上分析,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一旦采面上隅角出现瓦斯超限,立即在采面上隅角挂风帘、安挡风幛;增大工作面的进风量,检查与该工作面相关的所有密闭是否漏风,若漏风及时进行封堵。
浅谈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原因分析与处理方1

浅谈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原因分析与处理方法金华山煤矿宁文卫许刘晓煤矿瓦斯积聚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容易引起瓦斯事故,因此我们要加强矿井的瓦斯的综合防治与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治理瓦斯,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坚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一、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作为采空区漏风与工作面风流的交汇点,加之生产中工作面风流携带不断暴露的新鲜煤壁扩散出来的大量瓦斯流过,由于风流的紊流和扩散作用,极易形成瓦斯积聚。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是很令人烦恼的一件事,并且对矿井正常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和影响,通过对瓦斯积聚原因的分析,提出上隅角瓦斯瓦斯综合治理的一些方法。
1、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我国绝大部分矿井采煤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此种通风结构,对了解煤层赋存情况,掌握矿井瓦斯、火灾的发生发展规律较为有利。
由于巷道均布置在煤体中,因而巷道帮上的漏风率较少,但容易使上隅角出现瓦斯积聚现象。
但通过改变回采工作面的通风方式,从而改变上隅角的通风状态的方法,改变瓦斯的交汇点,这类方法有Y型、偏Y型、H型、Z型、W型、下行通风等多种,但这些方法不仅在有自燃发火倾向的煤层中采用时大大受到限制,而且由于增加了巷道的工程量,对矿井的采掘接续、人力安排有较大影响,因此,这类方法很难普遍推广,各个矿井只能根据各自的实地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通风方式。
2、U型通风方式以其明显的优势在煤矿开采中得到广泛应用,要治理在U型通风条件下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就必须了解在U 型通风条件下的采空区风流流动规律,其规律是:风流从工作面进风巷向工作面切眼流动,其中有一少部分向采空区流动(我们称之为采空区漏风),大部分在工作面内流动(我们称之为工作面风流),从工作面向采空区深部剖面看,采空区的漏风呈现抛物线状,从而带出了采空区深部的瓦斯,在工作面上隅角交汇,使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较高。
3、工作面上隅角风流状态的分析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靠近煤壁和采空区,风流经过工作面上端头时,由于巷道突然垂直转弯,使靠近煤壁的风速降低,工作面上隅角出现局部涡流与紊流现象,在附近出现风流循环流动现象,使采空区和工作面的瓦斯不容易被风流带走,从而使上隅角瓦斯容易产生积聚。
浅析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几种处理方法

浅析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几种处理方法摘要:通过对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原因,选择合理的治理方法,加强对其管理,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资料收集得出在瓦斯矿井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治理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处理1 工作面概况9103综采工作面为该采区首采工作面。
垂直地面高差259~432m。
煤层为黑色优质无烟煤,以亮煤为主。
9号煤层伪顶为泥岩、炭质泥岩(平均0.29m),直接顶板为粉砂质泥岩(平均1.46m),往上为泥质粉砂岩(平均1.44m)粉砂岩(平均5.33m)或细砂岩(平均7.74m),含植物化石;伪底为泥岩(平均0.37m),直接底板为粉砂质泥岩(平均1.56m)、泥质粉砂岩(平均1.5m)、粉砂岩(平均1.88m),往下为标三(B3)~灰岩夹泥质粉砂岩或粉砂岩组合。
煤层总厚为3.5m,硬度f=1.16~3.6,本煤层在9103综采工作面有一层平均0.62m厚的泥质粉砂岩夹矸,煤层倾角为8~12°,容重1.43t/m3,可采指数为0.9,变异系数为35%,稳定程度在本工作面较稳定,煤层平均厚度为2.88m,采空区采用全部垮落法处理。
的绝对涌出量预计为根据地质说明书,该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约为70m3/min。
CO27.84m3/min;无煤尘爆炸危险;煤层无自燃现象;地温为25±5℃。
在开采过程中随着老顶冒落,上隅角瓦斯超限。
该工作面采用“U”型通风方式,其中9103运输巷为工作面进风巷,兼作皮带运输巷和设备巷,9103回风巷为工作面回风巷,兼作辅助运输巷。
2 上隅角瓦斯产生的原因正常通风条件下,一进一回的“U”形回采工作面,在工作面进风巷和回风巷的风流压差作用下,上隅角作为工作面的漏风汇,是采空区瓦斯涌出的必经之道,必然造成上隅角瓦斯积聚。
另外,相对于空气来说,采空区内含瓦斯空气的密度较小,从而产生“瓦斯风压”的自然上升力,必然使采空区内含高浓度瓦斯的空气向上隅角运移,使上隅角成为采空区高浓度瓦斯集中涌出的地点。
采面回风隅角瓦斯超限分析及处理措施

采面回风隅角瓦斯超限分析及处理措施
一、基本情况:12801采面为首采工作面,该采面是在通过瓦斯抽放后进行开采的,近日此面回风和回风隅角处瓦斯时有超限现象。
二、瓦斯超限原因:
1、由于28煤层本身瓦斯较高,瓦斯绝对涌出量为4.2m3/min,放炮后瓦斯短时间涌出量较大。
2、供风量虽达到需风量要求,但老空区涌出的瓦斯还不能及时稀释排出。
3、采空区老顶来压落顶时,老塘瓦斯涌出较大。
4、进入工作面的风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沿工作面流动,另一部分进入采空区,然后在工作面的后半部分,进入采空区的风流逐渐返回工作面,把采空区瓦斯带入回风。
三、处理方法:
1、加强瓦斯抽放,原低负压直径为108mm的抽放管改为159PVC 管,在采空区留管抽放,每隔10米留设一个三通接头及“T”型头,管直径为108mm。
2、适当增加风量,有原进风750 m3/min调节到950m3/min。
3、在靠近隅角处全部用黄泥袋封堵防治瓦斯泄漏。
4、在溜子尾部设置一道风障,使之将工作面溜尾的风流一分为二,利用风帘引导较多的风流流经隅角,以稀释较高浓度瓦斯。
5、在运输巷和回风巷补打瓦斯抽放孔加强抽放,做到先抽后采,减少采面瓦斯涌出量。
6、加强瓦斯检查,12801采面瓦检员要时常重点检查回风和回风隅角瓦斯,发现瓦斯超限,应及时停电撤出所有人员。
会审人员:。
瓦斯超限及处理办法

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超限原因及处理方法煤矿生产过程中必然会有大量的瓦斯从煤(岩)中涌出,易造成采掘工作面和回风流,施工抽采、排放、地质措施孔的工作面,机电硐室等地点瓦斯浓度超限,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造成瓦斯事故。
下面就煤矿采掘工作面生产中瓦斯浓度超限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瓦斯浓度超限原因分析:一是供电系统原因造成的瓦斯浓度超限,如地面系统停电引起风井停通风机,采区变电所停电造成局部通风机停电引起掘进工作面无风,二是通风系统不可靠不完善,采煤工作面风量较小,掘进工作面供风不足,监控系统分站误传误报和瓦斯传感器调效不及时误报造成的瓦斯浓度超限。
三是采取“四位一体”的防突措施引起的瓦斯浓度超限,如施工措施钻孔,采掘工作面爆破,煤与瓦斯突出;四是管理原因造成的瓦斯浓度超限,如矿井配风计划不合理,工作面作业过程中人为破坏通风设施设备(或通风设施质量差),工程质量差即掘进工作面空棚空顶、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留有空洞和跨工作面以及放糊采煤。
1、采煤工作面瓦斯浓度超限原因及处理办法:1)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限。
一是风量不够造成,可以调整该采区的通风系统,加大工作面的通风量;二是有抽采盲区(抽采不达标)并补充施工抽采钻孔,提高采煤区域的瓦斯抽采量,减少瓦斯自然排放量;三是限制工作面的采掘进度、降低煤炭产量;四是回风石门控制风流的风门同时打开,造成风流短路,因此,风门必须连锁并加强管理,防止工作面人员拆除风门连锁不用;五是由于工作面工程质量差,上下风巷矮小、失修造成跨工作面和漏包阻碍通风,所以采煤工作面的质量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
2)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及积聚。
一是采煤工作面风量不够造成,可以加大工作面风量,特别是上隅角的风量;二是在工作面出口挂挡风帘,把出口风量引导到上隅角,吹散瓦斯,防治瓦斯积聚;三是采取抽采措施,在上隅角插管和埋管抽采瓦斯或施工高位抽采巷、高位抽采钻孔进行瓦斯抽采;四是放顶时必须把上隅角放成圆弧形,避免存在瓦斯浓度超限并积聚的空间。
采煤工作面瓦斯超限时安全技术措施

—1—
采煤工作面瓦斯超限时安全技术措施 制定部门:某某单位
时间:202X 年X 月X 日
封面页
采煤工作面瓦斯超限时安全技术措施
采煤工作面瓦斯超限时安全技术措施
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采煤工作面瓦斯超限时安全技术措施》正文如下:
采煤工作面瓦斯超限时安全技术措施
1)、当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达到 1.0%时,由当班瓦检工负责向调度室、通风部等有关部门汇报后,同时采取措施(挂风障、风筒导风、充填消除积聚空间、抽放等方法)处理上隅角瓦斯,直至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时,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2)、当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达到或超过 1.5%时,工作面必须停止生产,切断工作面及上付巷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撤出工作面所有工作人员,向调度室、通风部等有关部门汇报,由应急小组负责组织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直至瓦斯浓度降到0.8%以下时,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3)、当工作面巷回风流中瓦斯浓度达到0.8%时,工作面必须停止生产,切断工作面及回风巷所有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电源,撤出工作面所有工作人员,向调度室、通风部等有关部门汇报,由应急小组负责组织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直至瓦斯浓度降到0.5%以下时,方可恢复正常生产。
瓦斯超限分析处置措施

瓦斯超限分析处置措施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强化通风系统和现场瓦斯管理,切实搞好矿井瓦斯防治工作,做到“防患于未然”,根据《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特编制瓦斯超限分析处置措施。
一、防治瓦斯超限的安全技术措施1、加强通风(1)采掘工作面,必须按规程规定所需风量,保证正常供风,满足生产需要。
(2)至少每10天进行一次全矿井测风,采掘系统发生变化时,要随时测风,及时掌握井下各作业地点风量变化情况,并进行调整。
(3)按设计规定,构筑通风设施,并有专人检查维修通风设施,做到建好、管好、维护好,保证通风系统稳定。
(4)加强局部通风管理,杜绝循环风,局部通风机要实现“三专两闭锁”,风筒接头要严密,风筒破口要及时粘补,风筒出风口距离工作面不得超过10米。
(5)杜绝采空区通风、扩散通风,各生产作业地点必须实现独立通风,尽量避免串联通风。
2、加强瓦斯检查(1)瓦检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取得安全技术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做到持证上岗。
(2)每个采掘工作面必须配备专职瓦检员,其他地点由瓦检员与巡检员共同检查。
(3)瓦斯检查点的设置必须符合下列规定:所有掘进工作面、串风地点、硐室、使用中的机电设备的设置地点、有人员作业的地点都应纳入检查范围;所有掘进工作面,甲烷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检查次数,每班至少检查3次,两次时间间隔2~3小时;本班未进行工作的掘进工作面,甲烷和二氧化碳应每班至少检查一次;所有指定硐室每班至少检查两次。
(4)瓦检员必须严格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和请示报告制度,每次检查结果必须记入瓦斯检查班报手册和检查地点记录牌上,并通知现场工作人员。
瓦斯检查必须严格执行“三对口”制度,杜绝空班、漏检、少检、假检。
瓦检员必须在指定地点交接班。
(5)每个瓦斯检查点必须设置瓦斯检查记录牌板,且瓦斯检查记录牌板必须悬挂于顶板完好、无滴水的醒目地点,且书写要清晰、准确。
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处理方案

综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处理方案巷道深邃,灯火通明,综采工作面机器轰鸣,一线工人辛勤劳作。
然而,在这繁忙的背后,上隅角瓦斯积聚问题始终如同一颗定时炸弹,让人无法忽视。
作为一名有着十年方案写作经验的大师,我将结合实际情况,为大家详细阐述一套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一、问题分析1.上隅角瓦斯积聚原因(1)通风不畅:巷道风流受到阻碍,导致瓦斯无法及时排出。
(2)瓦斯涌出量大:煤层瓦斯含量高,开采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大。
(3)工作面推进速度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快,瓦斯无法及时排出。
2.上隅角瓦斯积聚的危害(1)影响安全生产:瓦斯积聚可能导致瓦斯爆炸,严重威胁矿工生命安全。
(2)降低生产效率:瓦斯积聚使得工作面无法正常推进,降低生产效率。
(3)增加治理成本:瓦斯积聚需要采取一系列治理措施,增加生产成本。
二、解决方案1.改善通风条件(1)优化巷道布置:合理调整巷道布置,降低通风阻力。
(2)提高风机性能:选用高效风机,提高通风能力。
(3)加强巷道维护:定期清理巷道,保持通风畅通。
2.控制瓦斯涌出量(1)采取预抽瓦斯措施:在开采前,对煤层进行预抽瓦斯,降低煤层瓦斯含量。
(2)提高瓦斯抽采效率:选用高效瓦斯抽采设备,提高瓦斯抽采效率。
(3)加强瓦斯监测:实时监测瓦斯浓度,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优化工作面推进速度(1)制定合理推进计划:根据瓦斯涌出量、通风条件等因素,制定合理的工作面推进计划。
(2)加强工作面管理:确保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各项参数符合要求。
(3)提高工作面设备性能:选用高性能设备,提高工作面推进速度。
4.增设瓦斯抽采设施(1)安装瓦斯抽采管道:在综采工作面上隅角附近安装瓦斯抽采管道,直接抽采瓦斯。
(2)增设瓦斯抽采泵站:在矿井内部增设瓦斯抽采泵站,提高瓦斯抽采能力。
(3)优化瓦斯抽采工艺:采用先进的瓦斯抽采工艺,提高瓦斯抽采效果。
三、实施与监测1.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解析摘要:分析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来源及瓦斯超限的种种原因,并提出了治理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几种方法,详细介绍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处理瓦斯管理是矿井安全系统工程和“一通三防”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同时也是一个薄弱环节,而防治瓦斯超限又是瓦斯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生产矿井的瓦斯超限是威胁矿井安全的主要因素,随着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技术的进步、生产水平的延伸和采掘强度的加大,使矿井瓦斯涌出量急骤增大、瓦斯超限现象更为频繁发生,瓦斯超限的发生地点绝大多数是在采掘工作面(占矿井瓦斯超限次数的80 以上),其中采煤工作面的上隅角尤为突出,不但严重制约了采煤工作面的正常生产,给其安全也带来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并且也严重威胁整个矿井安全。
因此,分析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来源、超限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积极探索新的瓦斯治理技术、创新瓦斯管理方法,对煤矿安全生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上隅角瓦斯来源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瓦斯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本煤层,本煤层存在着大量的裂隙,处于开放状态,有利于瓦斯向上隅角的空间内涌出。
②邻近煤层,受采动的影响邻近层会产生较多较大的裂隙,另外上隅角处于负压状态,瓦斯会由邻近煤层通过裂隙向上隅角涌出。
③采空区,现在大多数矿井采煤工作面的机风巷基本上都采用了煤巷锚杆支护,这种主动的支护方式使得巷道上方的直接顶和老顶结合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在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的过程中,顶板不易跨落,产生悬顶现象,使机巷的下隅角和风巷的上隅角形成了一定的空间(为上隅角的瓦斯积聚提供了空间),因而进一步使:机巷下隅角采空区一风巷上隅角三者构成了一个风流的通道(为采空区的瓦斯大量涌向上隅角提供了通道),使得部分风流流向采空区,带出采空区内的大量瓦斯,为上隅角的瓦斯积聚提供了主要的瓦斯来源。
2.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分析2.1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的通风方法有:“U”型、“Z”型、“Y”型、“W”型、“H”型等多种,但我国绝大多数采煤工作面均采用“U”型通风方式。
“U型通风条件下的采空区瓦斯流动场的规律:沿工作面推进方向,从工作面向采空区深部剖面看,采空区瓦斯呈现为一个抛物线状,从进风巷向回风巷剖面看,采空区瓦斯浓度呈现为一元一次方程直线状(在上隅角处最大)。
在“U型通风方式下。
进入工作面的风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沿工作面流动;另一部分进入采空区,在工作面风流的前半部份在采空区内部沿角度放大的方向流动;在工作面的后半部分,进入采空区的风流因回风巷负压逐渐返回工作面。
若工作面后方与邻近煤层采空区或同一煤层未隔离的巷道相通,即采空区有漏风通道,则此风流会汇入工作面漏入采空区的风流中而流向工作面。
可见,进入采空区的风流通过采空区,风流带出瓦斯,逐渐返回工作面,最后汇集于采面上隅角,所以,工作面上隅角为采空区瓦斯流入工作面的汇合处。
2.2采面上隅角的风流状态是瓦斯超限的重要原因采面上隅角靠近煤壁和采空区侧,风流以90度角度突然调向,风流速度很低,局部处于涡流状态。
这种涡流使采空区涌出的瓦斯难以进入到主风流中,从而使高浓度瓦斯在上隅角附近循环运动而聚集在涡流区中,形成了上隅角的瓦斯超限。
若工作面上隅角回柱滞后,除上隅角存在的涡流区外,在靠近切顶排处会出现微风区,采空区漏出的瓦斯在此处积聚,更容易形成上隅角的瓦斯超限。
2.3 采面上隅角处两面压差大小是瓦斯超限的另一种原因巷道风流中任一断面都具有静压、位压、动压,三种压力之和是全压,全压差的大小决定着风流的方向和速度。
由于上隅角处两面的静压和位压是一样的,风流速度不一样,采煤工作面的风流到此转弯,造成上隅角处风流速度变慢,上隅角两面的风流速度差降低,此处风流速度大大减少,在上隅角处出现无速度差,甚至风流出现紊流。
3防治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方法针对上隅角瓦斯超限的情况,通常的防治方法有10种,即:①设臵上隅角临时挡风帘;②增大回采工作面风量;③设臵采空区风幛;④采煤工作面安装局部通风机;⑤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安设风、水引射器;⑥安设专用抽排风机;⑦高位抽放瓦斯;⑧建立采煤工作面尾排系统;⑨三相泡沫挤上隅角瓦斯;⑩改变通风方式等。
现分别进行分析。
3.1 设臵采面上隅角挡风帘当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出现瓦斯超限时,在靠近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处挂一挡风帘,使之将工作面的风流一分为二,利用风帘引导较多的风流流经上隅角,以稀释高浓度瓦斯。
风幛可采用软质风筒布制作,长度一般不小于10m。
某矿2602采面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上隅角瓦斯异常的现象,CH4浓度达到1.8%,于是在上隅角附近加设了一道挡风帘。
根据现场观测发现,采用挡风帘后,上隅角的CH4浓度很快降到1%以下;但是由于挡风帘的存在,上隅角附近支、回柱,上出口行人、运料、回料受到很大的影响,往往出现挡风帘被破坏而失去作用的现象,导致上隅角瓦斯浓度又很快升高到超限浓度以上。
这样反复操作的结果,必然使上隅角瓦斯浓度忽高忽低,极不稳定,形成了安全生产的一大隐患。
同时,挡风帘的存在,增大了工作面的通风阻力,使工作面的风量降低。
因此,这种方法主要是应用在上隅角瓦斯不大的地点,并且只能作为临时措施。
这种方法实际上就是提高采面上隅角处两面压差,解决上隅角处涡流的问题。
3.2 增大回采工作面风量工作面风流对上隅角涡流区积聚瓦斯的驱散,主要靠工作面风流与上隅角瓦斯积聚区间的空气的对流和主风流的扩散作用。
经过长时间的现场观察,发现在工作面正常供风的情况下,靠有限速度的风流来驱散上隅角涡流积聚区的高浓度瓦斯是不可能的。
工作面采用增大风量的办法,虽然可使上隅角积聚区风流与工作面主风流的对流作用加大,但是随着风量的提高,负压增大,采空区的风流速度加大,使采空区的瓦斯流线延深,加强了风流与采空区内的瓦斯的交换。
若采空区内存在其它漏风通道,则会增大此漏风量。
总之,若增大采面风量。
会使风流携带出的瓦斯量增大,同时,风量过大又有以下缺点:①造成邻近采掘工作面的供风量下降,影响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②使采面风流中的粉尘浓度增加,恶化工作面的工作环境,增大防尘工作的难度;③工作面风量过大容易使巷道内的风速超过《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影响矿井的质量标准化达标。
3.3 设臵采空区风幛根据采面上隅角瓦斯超限的原因可知,若能减少进入采空区的风量,则可减少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使上隅角避免出现瓦斯超限。
在工作面采空区一侧,沿切顶排从工作面一出口到上隅角设臵风幛,这样就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进入采空区的漏风量。
尤其是在工作面出口处,由于风流进入工作面时在此处直射采空区。
所以应保证此区段的风幛封堵严密。
可见,这种处理方法可从根本上减少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但是由于风幛位于采空区边缘,采空区落下的矸石极易将风幛破坏。
造成风幛漏风增大;同时由于风幛随着工作面向前推进而逐渐前行,所以增大了工人的操作难度和工作量。
因此这种方法受多种条件的制约,使用效果不太理想。
只有当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积聚瓦斯速度不大(2~3 m3/min)和瓦斯浓度不太高(3%左右)的情况下应用效果才明显。
3.4 安设局部通风机在工作面内,距采煤工作面上隅角10~15m的位臵,安装1台5.5kw的小局部通风机,用胶质风筒将风引到回风上隅角,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位臵形成正压区,通过局扇引入新鲜风流稀释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使该处瓦斯浓度降到规定以下,该局部通风机随着工作面的前移而移动。
这种处理方式具有以下优点:①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可尽快地进入风筒内部,排入回风巷;②可增大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的风量,及时冲淡此处的高浓度瓦斯;③由于风筒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可大大地减少工作面施工造成的影响;④在风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此种方式抽排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是一个安全可靠的治理过程。
3.5 安设风水引射器当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出现瓦斯超限时,安设一台风水引射器,利用高压水、风联合作为动力,也可用高压水或风分别作为动力,形成一较大的负压区,工作面的主风流由于压差的作用会增大流经上隅角的风量,以满足风机的要求。
这样,上隅角的高浓度瓦斯经流过此处的工作面风流的稀释后进入风筒内部,排入回风巷。
这种方法具有以下优点:①利用高压水、风作为动力,风、水引射器本身无机械运动部件,没有产生火花的隐患;②改变风、水压即可调整风量;③结构简单,安装移动方便。
但需要加强管理,防止动力源(水、风)突然停止,造成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突然积聚。
风、水引射器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可采取以下几种布臵方式:①风、水引射器在采煤工作面布臵,出风口对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吹散瓦斯,见图1(a);②风、水引射器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布臵,吸风口对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引排瓦斯,吸风段装一段骨架风筒,排风口避开采煤工作面回风巷电器设备,见图1(b);③风、水引射器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布臵,出风口对准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吹散瓦斯。
3.6 安设专用抽排风机(1)脉动通风技术。
脉动通风技术是利用风流的紊流扩散系数与风流脉动特性相关的理论,研制的一套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且实用的脉动风机使用技术。
在正常通风风流中叠加脉动风流,从而增加风流的紊流扩散系数,提高风流驱散局部积聚瓦斯的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回采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问题。
(2)GDS-1型瓦斯自动排放系统。
由煤科总院重庆分院研制的GDS-1型瓦斯自动排放系统,由抽出式无火花风机、瓦斯传感器、控制装臵、调节风门、吸风器和若干风筒组成。
主要结构如图2所示。
上隅角瓦斯高浓度瓦斯经吸风器X进入硬质风筒Y,双级传感器检测调节风门K前后端风筒内的瓦斯浓度,由控制装臵内的单片机根据瓦斯浓度值来确定调节风门开或关,以及开关角度的大小,从而改变掺入“新风”的风量,使排放瓦斯风筒内瓦斯浓度不超限。
图2 GDS-1型瓦斯自动排放系统排放上隅角积聚瓦斯示意图(3)小型液压风扇。
液压风扇分为监控装臵和执行装臵,监控装臵包括控制处理器和瓦斯传感器,执行装臵包括小型液压风扇和液压动力系统。
监控装臵的工作原理,是由放臵在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浓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瓦斯浓度,并将检测的瓦斯浓度信号转换为模拟电信号,传到控制处理器,经过中心处理单元对检测到的模拟信号进行处理判断,发出指令控制继电器的开启与闭合,实时控制液压风扇。
当瓦斯浓度超限时,风扇启动,吹散上隅角积聚的瓦斯;待瓦斯浓度降到安全界限时,风扇即生动停止。
(4)安设压风风机抽排瓦斯。
本方法具有风、水引射器与瓦斯移动泵抽放瓦斯的特点,沿工作面回风巷铺一趟刚性风筒,风筒吸口在距上隅角0.5m位臵,排风口安在风眼内或区城回风巷内,风机安装在回风巷内,每200~300 m一组,用压风作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