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合集下载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图文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图文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一、前言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给公众带来了重大危害。

急诊科作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承担着重要的服务和保障职责,对于如何尽快、有效地识别和隔离病患、及时开展救治和疗效评估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并提出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以期对于各级医院建立科学、规范的急诊和救治机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二、诊疗组织与管理2.1 应对人员调配应根据不同医院的人员、物资等资源配置情况,及时统筹调配优势资源,建立覆盖全国的应急救援体系,确保疫情防控的全面覆盖和病患的快速救治。

2.2 室内环境管理要求医院各科室实施严格的二级预防措施,减少交叉感染和院内感染的风险。

落实好入院患者的体温监测、口罩使用、定点隔离、人员聚集限制等措施,建立快速的救治链,确保患者能够尽快得到及时救治。

三、临床诊断3.1 临床表现其中有些患者将无明显症状,故在接触史、发病地、百叶窗征、双侧肺部浸润等方面,做到全面排查、多元化判断。

建议医生修改疑似病例的预警通报和数据报告标准,将其以普通发热病例进行报告,早期开展流感检测和核酸检测。

3.2 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诊断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目前,病原学诊断以核酸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为主。

核酸检测金标准是病毒RNA检测,其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非常高,但核酸检测只有在合适的时间以及合理的样本条件下才能达到较高的敏感性。

血清学检测是疾病诊断和抗体检测的重要手段,血清学检测可筛查有抗体的感染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四、急性期治疗4.1 治疗原则对于轻症患者,应根据临床症状适当缓解,尽量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药物;对于重症或危重症患者,应在实验室检测结果印证后,及时采取有效治疗,并严格按照药物使用标准进行使用。

4.2 药物治疗目前还没有特定的抗病毒药物用于治疗新型冠状病毒,但一些药物被认为在病毒进入细胞之前的一些步骤中发挥作用。

中国成人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指南解读

中国成人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指南解读
病原学 诊断
微生物标本检测
核酸检测等分子诊断
尿检及血清学检测
病原学检查方法包括:痰涂片及培养、血培养、胸腔积液培养、肺泡灌洗、非典 型病原体筛查、呼吸道病毒筛查、嗜肺军团菌1型尿抗原及肺炎链球菌尿抗原等
精品课件
15
16
辅助检查:病原学诊断
痰标本要求
采集:尽量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标本 送检:尽快送检,不得超过2h
• 对于普通细菌性感染,如肺炎链球菌,用药至患者热退 后72h即可
•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或厌 氧菌等容易导致肺组织坏死的致病菌所致的感染,建议 抗菌药物疗程≥2周
精品课件
32
辅助检查:病原学诊断
血清学抗体检测阳性标准
壹 军团菌抗体检测
通常需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抗体呈4倍或以上增长,且效价 ≥1:128;或单份血清抗体效价≥1:256时,考虑军团菌感染

肺炎衣原体(CP)抗体检测和沙眼衣原体(CT)抗体检测
确诊CP急性感染应强调双份血清(间隔2周),恢复期抗体滴度上升4 倍或下降至原来的1/4有诊断价值;单份血清特异性IgM抗体滴度持 续升高也有诊断价值,这包括CP-IgG>1:512、CT-IgM> 1:64
限其他抗菌药无效的急性窦 炎、下呼吸道感染、社区获 得性肺炎、复杂性腹腔感染
注射剂型
中国人社部于2017年2月21日发布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
精品课件
治疗:抗菌药物
精品课件
30
31
治疗:抗菌药物
SCAP及SHAP病原学的特殊性
4
5
重症肺炎的诊断
肺炎(pneumonia):具备下述前4项中任何1项加上第5项

肺部超声主导的体位引流计划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肺部超声主导的体位引流计划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202015重症肺炎除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外,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意识障碍、休克、肾功能不全及肝功能不全等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1]。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指出,我国重症肺炎患者病死率高达37.4%以上。

在重症肺炎的治疗护理中,目标导向性体位引流、振肺排痰等胸部物理治疗策略可清除气道分泌物、提高呼吸效能,加速患者康复,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传统胸部物理治疗方法是ICU 护士通过肺部听诊、观察痰液性状和阅读胸片、CT 等影像学资料来制订翻身排痰计划。

这种方式常受到护士年资、临床经验以及主观因素的干扰,很难精准地制订重症肺炎患者目标导向性胸部物理治疗策略。

肺部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实时、操作简便等特点[3],可通过图像分析,明确患者现存的气胸、肺间质综合征、肺实变和肺不张、胸腔积液等肺部问题,进而精准地制订体位引流计划[4]。

孙建华等[5]提出,ICU 护士可以通过改良床旁肺部超声评估(beside lung ultrasound examination ,BLUE )方案,评估肺脏实变、肺不张的位置,动态监测肺脏疾病的变化。

更有研究[6]指出,护士可以将肺部超声作为一种床旁呼吸监测工具,根据超声图像实施目标导向性肺部护理。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肺部超声主导的体位引流计划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下一步开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0.05.015基金项目:北京协和医院护理科研基金(XHHLKY201903)作者单位:100730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李欣,王小亭,孙建华,赵明曦,张青,李奇,李尊柱,罗红波),心外科(邓海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李若祎)李欣:女,本科,主管护师,护士,E -mail :2020-05-30收稿肺部超声主导的体位引流计划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李欣王小亭李若祎孙建华赵明曦张青李奇李尊柱罗红波邓海波【摘要】目的探讨根据肺部超声检查而制订的目标导向性体位引流计划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效果。

重症肺炎专家共识

重症肺炎专家共识

主要标准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脓毒性休克,需要血管活性药物
诊断标准:
A 满足
1 条主要标准

次要标准
•呼吸频率 ≥ 30 次 / 分 •PaO 2 /FiO 2 ≤250 •多叶、段性肺炎 •意识障碍 / 定向障碍 •氮质血症 (BUN≥20 mg/ dL, 7 mmol/L) •白细胞减少症 (WBC ≤4000/ uL) •血小板减少症 (PLT≤100,000/ uL) •低体温 ( 中心体温 ﹤ 36 ℃ ) •低血压,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3
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分层两大评分模式5-7
PSI与CURB-65是目前肺炎严重程度分级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模式,且被 多个国家CAP诊疗指南所推荐,用于患者肺炎严重程度的预测。
美国
5. Mandell LA, et al. Clin Infect Dis. 2007 Mar 1;44 Suppl 2:S27-72. 6. Miyashita N, et al. Intern Med. 2006;45(7):419-28.
37.4% 33.7%
34.5%
ICU-肺炎
30% 20% 10% 0%
16.2%
呼吸机相关 性肺炎
发生率
死亡率
对2007-2012年间的344篇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与荟萃分析,结果显示 我国ICU-肺炎病死率高达37.4%以上,相关诊疗措施亟待改善。
1. Zhang Y, et al. Int J Infect Dis. 2014 Dec;29:84-90.
执行 建议
• 临床医生可采用CUBR-65评价标准快速评估肺炎患者病情 • 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联合参考CUBR-65与PSI评价标准评估患 者疾病严重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PPT课件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PPT课件
11
评分系统
评分系统
预测指标和计算方法
风险分层
共五项指标,满足1项得1分 评估死亡风险
①意识障碍
0~1分:低危
②BUN>7mmol/L
CURB-65评分系统
③呼吸频率≥30次/min
2分:中危 3~5分:高危
④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 ≤60mmHg
⑤年龄≥65岁
12
评分系统
评分系统
预测指标和计算方法
HCAP、HAP、迟发型VAP
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 肠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仍是最常见的病原体
有结构性肺病患者
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军团菌、肺 炎克雷伯杆菌等肠杆菌科菌、金黄色葡萄 球菌、厌氧菌、流感病毒、RSV病毒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
肺炎链球菌、军团菌、肺炎克雷伯 杆菌等肠杆菌科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厌氧菌、流感病毒、RSV病毒
01
09
02
PaO₂/FiO₂≤250mmHg
体温降低 08
03 多肺叶浸润
血小板减少症 07 白细胞减少症 06
04 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 05 BUN≥20mg/dL
10
病情评估
肺炎评分系统 CURB评分 CPIS评分 PSI评分
脏器功能评分系统 MODS评分 SOFA评分 APACHEⅡ评分
风险分层
共四项指标,满足1项得1分 评估死亡风险
①意识障碍
0分:低危,门诊治疗
CRB-65评分系统
②呼吸频率≥30次/min
③收缩压<90mmHg或舒张压 ≤60mmHg
1分:中危,建议住院 ≥2分:高危,应住院治疗
④年龄≥65岁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专家共识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专家共识
为重症肺炎。
001 肺炎评分系统:CURB-65 &PSI &CPIS
病情评估
002
脏器功能评分系统:MODS评分、SOFA评 分、APACHEⅡ评分
1. 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分层评分模式——CURB-65
• 意识障碍、呼吸频率≥30次/min、 低血压、尿毒症 (BUN>7mmol/L)、年龄≥65岁 共5项,每项1分
• 主要标准: • ①气管插管需要机械通气; • ②感染性休克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 • 次要标准: • ①呼吸频率≥30次/min; • ②Pa02/Fi02≤250 mm Hg; • ③多肺叶浸润; • ④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 • ⑤血尿素氮≥20 mg/dL; • ⑥白细胞减少症(WBC<4×109/L); • ⑦血小板减少症(PLT<100×109/L); • ⑧体温降低(中心体温<36℃); • ⑨低血压需要液体复苏。 • 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即可诊断。
14
14.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11.8%
10
8
7.1%
5.8%
6
4
3.8% 3.7% 3.1%
2
0
鲍曼 铜绿假
肺炎克 金葡菌 大肠埃 嗜麦芽窄 阴沟
肺炎
流感嗜
1不动菌 单2 胞菌 3雷伯菌 4
希5氏菌 食6单胞菌 肠7杆菌 链8球菌 血9杆菌
G-菌是肺炎 的主要病原体 占所有病原体 的78.8%。
杨青, 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6年5期
03
重症肺炎救治的首站多为急诊科,并需要
呼吸、监护病房、感染、检验等临床多科 室协作才能完成。

2023儿童重症肺炎临床预警及早期决策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儿童重症肺炎临床预警及早期决策专家共识完整版

2023儿童重症肺炎临床预警及早期决策专家共识(完整版)摘要重症肺炎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病死的主要原因,早期识别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并及时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其病死率。

建立临床可行的重症肺炎评估体系,规范肺炎诊疗路径,对基层儿科将有积极指导意义。

该共识旨在从临床实践出发,结合可行的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等指标,推荐简易便捷的预警评分模型,帮助基层医生对重症肺炎的危险患儿早判断、早治疗、早转运,以期提高救治成功率,并为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指导。

确诊感染性肺炎后,临床出现下列任何一项危险征象或低氧血症,即为重症肺炎。

综合国内外多个指南的阐释,危险征象包括拒食、持续呕吐、抽搐、嗜睡或昏迷,氧饱和度<0.92(海平面上)或中心性发绢,严重呼吸窘迫(呻吟、胸壁严重吸气性凹陷);对于<2月龄患儿,危险征象还包括胸壁吸气性凹陷及呼吸频率≥60次∕min [1 ]。

重症肺炎是导致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最主要的感染性疾病,2019 年全球因肺炎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约740 180例,占1 ~5岁儿童死亡的22% 2 ] ,2019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因肺炎的死亡率为18.10/10 万。

重症肺炎的发生与出生缺陷、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其他基础疾病等因素有关[3 ],也与居住环境拥挤[4 ]、室内外空气污染、被动吸烟等相关[5 ],未常规接种肺炎相关疫苗者罹患重症肺炎的风险亦增加[6-8 ]。

重症肺炎发生的预警和预后的评价正成为肺炎临床的关注热点。

因此,我们制订《儿童重症肺炎临床预警及早期决策专家共识》,目的在于推荐临床量表、对重症肺炎的预后进行便捷可行的预测建议,以期提升临床医生对重症肺炎的认识,实现早期分级治疗,提高其有效救治率。

1重症肺炎的病原学特征多种病原体可引起重症肺炎,也存在病原体混合感染/共感染,届时重症肺炎的发生机率增高[9 ],重症肺炎同样具有明显的年龄分层特点。

1.1细菌感染细菌性肺炎重症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常进展为崩溃性感染,合并脓毒症、脓毒性休克等;阴性菌感染则常以脓毒性休克为首发症状,易被忽视。

重症肺炎专家共识-2023年学习资料

重症肺炎专家共识-2023年学习资料

细菌,尤其是G菌,是引起肺炎的-主要病原体2-2011年中国CHINET呼吸道主要病原菌分布-20%-17 1%16.3%-15%-14.2%-12.7%-10%-7.5%-6.0%-3.9%-2.6%-3.7%.5%-鲍曼-铜绿假-肺炎克-大肠-嗜麦芽-阴沟-流感嗜-金黄色-化脓-不动菌-单胞菌-雷伯菌-埃希菌-窄 单胞菌-肠杆菌-血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G菌是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占所有病原体的80.8%。-2.杨青,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3,135:357-64.
回本溯源,立足诊疗始终从三个角度-关注肺炎患者的治疗3,4-Bacteria-病原体-细菌-患者:病人特征 疾病严重-Resistance-Toxin production-Bacterial-程度的分层,是否危及 命-Appropriate-effect-Timely-细菌-药物:是否存在MDR感染-Mortality Complications--Septid shock-风险-·ARDS-Underlying-Antib otics--Renal failure-Disease-Toxicity-CAD-CHF-Inflamm tory-nsufficiency-药物-患者:是否遵循PKPD的原-response-理用药-Host efense-Genetics-Immunosuppressants-Age/immunosenescen e-3.Waterer GW,et al.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11 J n 15;1832:157-64.-4.Delacher S,et al.J Antimicrob Che other.2000 Nov;465:733-9.
肺部感染严重程度分层评分模式—PSI8-PSI对患者20个临床及实验室指标进-A PREDICTION R LE TO-IDE-行评估,分为5个风险等级-V级,-AND N.K0■,MO-MPM-且将患者分为轻度级、中度-IV级和重度V级。-9n141994d-ORT-we been lim-ea】-of these st通es has boen limite-得分-建议-and a-e水南wopa-门诊治疗-<70-ME HODS-低风险/轻度-70-90-短期留观住院-OMMUNTTY-ACQUIRED-大时H。w为E人#T %北C-91-130-中风险/中度-3Nmhr4·243->130-高风险/重症-住院治疗-8.Fine J et al.N Engl J Med.1997;336:243-2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室检查
❖ 痰标本: ❖ 采集:尽量在抗菌药物治疗前采集标本。嘱患者先行漱口,并指导或辅助其深咳嗽,留取脓性痰送检。
无痰患者检查分枝杆菌和肺孢子菌可用高渗盐水雾化吸人导痰。真菌和分枝杆菌检查应收集3次清晨痰 标本。 ❖ 送检:尽快送检,不得超过2 h。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4℃保存,保存的标本应在24 h内处理。
❖ 动脉血气分析:重症肺炎患者应第一时间检查并连续多次监测动脉血气分析,同时记录标本采集时的吸 氧浓度。重点关注pH、PaO、PaC02、BE。意义:①维持机体酸碱平衡;②改善缺氧、纠正CO:潴 留;③协助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参数调整。
❖ 乳酸≥4 mmol/L多提示预后不良,乳酸持续增高较单次测定值更能反映预后,建议连续监测。 ❖ 凝血功能:重症感染及其炎症反应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血栓形成及出血风险,严重者可引起弥漫性血
抗菌药物
❖ SCAP: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G一杆菌。对于免疫缺陷患者及特 殊流行病学史/旅行史的患者需注意病毒、真菌及特殊致病菌感染。
❖ HCAP、HAP、迟发型VAP:多为多重耐药菌株,如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肠杆菌属(肺炎克雷伯、 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症肺炎。
常用评分系统
常用评分系统
肺炎评分系统
❖ 最常使用的是CURB评分、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和PSI评分。 ❖ 英国胸科协会BTS指南采用的是CURB评分系统,分值≥3分视为高危,需要入住监护病房治疗且患者死
亡率明显增加。 ❖ 对于不方便进行生化检测的医疗机构,以及急诊的首诊医生(包括急救人员)在实验室检查报告之前,可
❖ 尿常规:重点关注尿pH、尿比重(SG)、WBC、RBC、亚硝酸盐和酮体。意义:①除外有无泌尿系感染; ②了解酸碱度及尿液浓缩情况以辅助液体治疗。
❖ 粪常规:重点关注潜血试验。意义:警惕并发消化道出血和胃肠功能衰竭等情况。
实验室检查
❖ 生化检查:乳酸、肝功能(转氨酶、胆红素、白球比)、肾功能(肌酐、尿素氮)、血糖、电解质、白蛋白 等监测指标。
使用CRB一65评分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判断和处理。 ❖ CRB一65评分中不包含BUN项目,余标准同CURB一65评分一致,分值≥2分视为高危。 ❖ PSI评分和CPIS评分较为细致复杂,均包含血气等实验室检查及x片等影像学检查,对收入ICU患者评
估的敏感度更高。 ❖ CURB一65评分更适用于CAP的评估,适用于门急诊患者; ❖ PSI评分和CPIS评分系统更适于指导急诊留观/病房医生和ICU医生对重症患者进行更为精细的诊治。
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 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炎,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 其重症者称为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
❖ SCAP目前在国内外无统一的界定标准。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
❖ 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感染潜伏期内,而于人院48 h后在医院发生的肺炎,其重症者称为重症医 院获得性肺炎(SHAP)。
❖ 重症肺炎救治的首站多为急诊科,并需要呼吸、监护病房、感染、检验等临床多科室协作才能完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炎
❖ ①新近出现的咳嗽、咯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 ❖ ②发热; ❖ ③肺实变体征和(或)湿性哕音; ❖ ④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 ❖ ⑤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新出现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 具备下述前4项中任何1项加上第5项,并除外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问质性疾病、肺水肿、肺
管内凝血(DIC)的发生。故凝血四项及D一二聚体等检查应作为重症肺炎患者的常规检测和监测指标。
实验室检查
❖ C一反应蛋白(CRP):可以较好地反映机体的急性炎症状态,敏感性高。但对感染或非感染性疾病的鉴 别缺乏足够的特异性,也不能用于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之间的鉴别。CRP>10 mg/L提示急性炎症 反应,可以用于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
实验室检查
❖ 真菌的微生物标本及检测: ❖ 标本应为新鲜、合格标本。 ❖ 其检测手段包括真菌涂片、培养技术。 ❖ 气道分泌物(包括经口、气管插管、支气管肺泡灌洗、保护性标本刷等手段获取的标本)直接镜检,细胞
学检查有无菌丝、孢子并进行真菌培养。 ❖ G试验对除隐球菌和接合菌以外的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有参考价值,血液标本G试验连续2次阳性具
❖ 降钙素原(PCT):是细菌感染早期的一个诊断指标,并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显著升高的 PCT(正常参考值<0.05ug/L)对全身重度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可作为重度感染的早期预测 指标。
❖ PCT对临床抗菌药物治疗指导意义如下: ❖ ①PCT<0.25ug/L时,可不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 ②0.25ug/l≤PCT<0.5ug/L时,考虑可能存在局部感染,建议查找感染源并复查,可以使用抗菌药物
❖ 对于普通细菌性感染,如肺炎链球菌,用药至患者热退后72 h即可。 ❖ 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属或厌氧菌等容易导致肺组织坏死的致病菌所致的感染,
建议抗菌药物疗程>2周。 ❖ 对于非典型病原体治疗反应较慢者疗程可延长至10~14 d。军团菌属感染的疗程建议为10—21 d。 ❖ 虽有研究表明7 d及以上的疗程似乎并没有增加临床疗效及改善临床结局,但这些研究多为门诊患者,
有参照意义。 ❖ 血液或支气管BALF隐球菌抗原阳性对于隐球菌感染具有诊断学意义。 ❖ 半乳甘露聚糖抗原对侵袭性曲霉感染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影像学检查
❖ 入院时常规进行正侧位x片检查,对于体位受限及不方便移动的患者可行床旁胸片检查。如条件许可应 行胸部cT进一步了解肺部情况。
❖ 对于复查时机,目前国内外并无权威的统一推荐,但对于重症患者,尤其初始治疗无反应甚至加重时, 需注意复查影像学并与之前结果进行比较。
治疗
❖ 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丙种球蛋白及白蛋白、营养支持。 ❖ 非药物治疗:监护、氧疗、辅助呼吸、引流。
抗菌药物
❖ 重症肺炎患者应立即给予恰当的经验性初始抗菌药物治疗,给予抗菌药物治疗前留取病原学检测标本。 ❖ 根据临床和流行病学基础,抗菌药物方案应尽量覆盖可能的致病菌。 ❖ 在重症肺炎致病菌未能明确时,推荐广谱抗菌药物治疗。
实验室检查
❖ 痰涂片及培养、血培养、胸腔积液培养、肺泡灌洗、非典型病原体筛查、呼吸道病毒筛查、嗜肺军团菌 1型尿抗原及肺炎链球菌尿抗原等。
❖ 在抗菌药物使用前,同时进行常规血培养和呼吸道标本的病原学检查(痰涂片及痰培养)。凡合并胸腔积 液并能够进行穿刺者,均应进行胸水病原检测,插管患者可进行抽吸物培养。
❖ 国内2002版《医院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指出SHAP标准同SCAP标准,但是HAP中晚发 性发病(入院>5 d、机械通气>4 d)和存在高危因素者,即使不完全符合重症肺炎诊断标准,亦视为重症。
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
❖ 主要标准: ❖ ①气管插管需要机械通气;②感染性休克积极液体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 ❖ 次要标准: ❖ ①呼吸频率≥30次/min; ❖ ②Pa02/Fi02≤250 mm Hg; ❖ ③多肺叶浸润; ❖ ④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 ❖ ⑤血尿素氮≥20 mg/dL; ❖ ⑥白细胞减少症(WBC<4×109/L); ❖ ⑦血小板减少症(PLT<100×109/L); ❖ ⑧体温降低(中心体温<36℃); ❖ ⑨低血压需要液体复苏。 ❖ 美国IDSA/ATS制订的重症肺炎判定标准,包括2项主要标准和9项次要标准。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
≥3项次要标准者即可诊断。
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
❖ 主要标准: ❖ ①气管插管需要机械通气;②感染性休克积极体液复苏后仍需要血管活性药物。 ❖ 次要标准: ❖ ①呼吸频率I>30次/min; ❖ ②Pa02/Fi02。<250 mm Hg; ❖ ③多肺叶浸润; ❖ ④意识障碍和(或)定向障碍; ❖ ⑤血尿素氮≥7 mmol/L; ❖ ⑥低血压需要积极的液体复苏。 ❖ 中国2015年成人CAP指南采用新的简化诊断标准:符合下列1项主要标准或≥3项次要标准者可诊断为重
中国急诊重症肺炎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1
2020/11/26
概念
❖ 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是由肺组织(细支气管、肺泡、间质)炎症发展到一定疾病阶段,恶 化加重形成,引起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健康护理(医疗)相关性肺炎(HeAP)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均可引起重症肺炎,重症肺炎病死率高达30%一50%,可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加重 医疗经济负担。
此外,CPIS评分≤6分可考虑停用抗菌药物。
MODS评分
MODS评分
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功能衰竭评分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重点关注WBC及其分类,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 意义:①了解感染严重程度;②指导液体复苏。其中血小板进行性下降多提示预后不良。
抗菌药物的选择
❖ 疑有吸人因素时应优先选择氨苄西彬舒巴坦钠、阿莫西彬克拉维酸等有抗厌氧菌活性的药物,或联合应 用甲硝唑、克林霉素等。
❖ 老年有基础疾病患者要考虑到肠杆菌科菌感染可能,由于我国肠杆菌科菌对氟喹诺酮耐药率高、产 ESBL比例高,经验性治疗可选择哌拉西彬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厄他培南等碳青霉烯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