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三个最重要的王朝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重要的王朝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重要的王朝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重要的王朝

我們中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歷史,在這5000年的歷史當中多個王朝演繹著王朝更迭史。而在這其中有著以下王朝存在著: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其中大一統的王朝有著:秦、漢、隋、唐、元、明、清。但其中統一中國當今版圖的國家也只有元、清(在中國歷史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之內的是元朝,其次是明朝和清朝;明朝雖然初期擁有新疆東部和西藏,但自始至終都沒有統一北元,為此明朝修建了近200年的長城,因此明朝沒有統一今天中國的所有版圖)。我這裏排除唐朝:因為終唐朝一代都沒有將西藏、雲南統一到中國的版圖之內。版圖最大的排名前三應該是清、元、明。在中國歷史以上的朝代當中其中有三個影響整個中國歷史的朝代:秦、漢、清。在這裏排名的標準是:一、軍力的強大;二、經濟的繁榮、三、版圖的遼闊;四、制度與文化方面;五、給後世留下的基業。

首先講秦朝(西元前221年-西元前206年)。

第一、在軍力方面:秦朝一統天下六國、北驅匈奴、南收南越;秦朝的軍力在當時的環境之下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秦始皇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期間疆界大幅擴展。除佔有原東方六國的疆域,更征服南越及閩越地區。在北方佔領了河南地,將匈奴勢力一度驅逐到陰山以北。

第二、經濟方面,秦朝經過商鞅變法,即重視農業生產和對外戰爭,以農業生產支持對外戰爭,以軍功授爵賜予土地。同時由國家法令具體指導農業生產。

第三、版圖方面:秦朝初立便北擊匈奴;南下百越。疆域迅速擴展並進一步完善炎黃地圖,但因為秦二世而亡,所以沒能對北方遊牧民族進行收復統一。然其當時疆域西部已達到今甘肅、四川;西南到雲南、廣西;北到陰山。

第四、制度與文化方面:創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設立郡縣制,統一度量衡和文字。

第五、給後世的留下的基業:秦所立的中央集權制和郡縣制成為中國幾千年封建制的楷模,而其統一的文字和度量衡更是方便了全國人民的文化與生活交流,特別是秦朝開創的天下大一統的觀念更是深入人心並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史。

其次講漢朝,其中漢朝分為西漢與東漢。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短暫的秦朝之後出現的朝代,分為“西漢”(西元前202年—西元9年)與“東漢”(西元25年—西元220年)兩個歷史時期,後世史學家亦稱兩漢。西漢為漢高祖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洛陽。兩漢存在的時間約為422年,這段時間國家一統,民族融合以及到漢民族的初步形成。其中西漢時期被稱為中國歷史的第一黃金時期。

第一、在軍力方面,完成國家統一;對外方面漢朝徹底將匈奴趕到了歐洲,其中漢將軍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山更成為千古佳話。

第二、在經濟方面有西漢的文景之治,漢朝時期,鐵農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區田法相繼誕生。國家注重興修水利,尤以關中地區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國渠、六輔渠、白渠等。東漢時期,出現了翻車和渴烏等水利工具,增加了農業生產效率;歷史上有名的絲綢之路也是在西漢時期產生的。

第三、版圖方面:南越首次直接歸中央管理;西漢的北部疆界至此推到河套,陰山以北。西元前111年,漢朝平南越,又佔有了海南島,在該地設十郡。在西南地區,漢朝征服了諸國,邊界推移到雲南哀牢山和高貢黎山。東北地區滅亡了衛滿朝鮮,設置了東北四郡。大漢帝國的國土已基本成型。而在西域設郡也加強了對西域的控制。漢時的版圖除了西藏和外蒙外,現今中國版圖基本上都納入了漢朝的版圖,並擁有今天不屬於中國版圖之內的越南北部。

第四、制度與文化:漢朝官制實行三公九卿制,宰丞相具有較大的權利。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稱三公,丞相管行政,是文官首長;太尉管軍事,是武官首長;御史大夫掌監察,輔助丞相掌管政治事物。漢武大帝採納董仲舒、公孫弘等的意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成為以後的中國封建王朝的主流思想。武帝時期設置太學,是中國古代第一所公辦學校,專門培養才學之士 。

第五、給後世留下基業:首先是我們漢民族的稱號的由來,這得益于漢朝的強大和多民族的融合之後漢民族的初步形成;其次是在版圖方面使中國南方的閩越和雲南正式納入中央管理範圍之內;再次就是形成了封建史上的統治思想—儒家思想;最後是徹底打垮了威脅中原農耕民族政權的匈奴遊牧民族。

最後講一下清朝。清朝(西元1636年~1911年,一說1616年建立,1644年起為全國性政權),又稱大清,簡稱清,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滿族)建立並統治全國的封建王朝。

第一、在事力量方面:清朝前期滿八旗的騎兵是當時世界上最為強大的騎兵(這一點也是西方史學界所公認的)。在清前期清軍平朝鮮(朝鮮仁祖出城投降。仁祖將親明反清的主要人物弘文館校理尹集、修撰吳達濟及台諫官洪翼漢縛獻清軍,隨後出城,在三田渡拜見皇太極,行三跪九叩之禮,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朝鮮服屬了清朝統治,並在三田渡地區建立“大清皇帝功德碑”(即三田渡碑)。)、定蒙古、統一中原、戰沙俄、滅准。。。。格。。。。爾並使脫離了中央王朝統治1000多年的新-----疆再次回歸中國版圖之內、粉碎廓爾喀對西藏的入侵(清將福康安在廓爾客首都加德滿都城下與廓爾喀簽訂城下之盟)、征緬之戰(此戰雖然沒有達到征服緬甸的目的,但卻改變了中南半島的歷史進程,使緬甸滅亡泰國統一中南半島的夢想破滅)、收臺灣、攻安南(今越南)。清朝中後期由於西方殖民者的入侵,清朝割地賠款並簽署了1000多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談到清中後期的歷史,也許很多國人會感受到恥辱,說句公道話:清中後期的悲劇更多的是時代的不幸:一統的、處於封建時期的中國遇上了領先於世界的歐洲白種人,自從新航路開避以後整個世界都處在西方白種人的淫威之下,一部世界近現代史也就是白種人主導世界的歷史,直到今天仍沒有改變:當今的世界秩序仍舊是白種人所制訂的,聯合國5常有4個是白種人國家。歐洲的進步取決於其思想的解放和覺醒、取決於科技和文明的進步。也許有的人會說,如果沒有清朝、而是明朝的延續,那麼中國歷史會進入資本主義時期,因為明朝已初步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狀態。我看這簡直是在扯蛋:其實明朝的封建專制和對人們思想的控制不會比清朝好了多少------明朝的特務統治,明太祖通過打擊功臣、特務監視等一系列方式加強皇權,使明帝專制程度淩駕中國歷代各朝之上。其次,在當時的世界除了歐美以外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其他的亞非拉的國家還沒有哪一個能進步到資本主義,我想當時的中國也不例外。

第二,經濟方面,開創了康乾盛世,中國人口首次突破三億大關,這是封建史上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

第三,在疆域方面: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統一全國後的疆域是:北起蒙古唐努烏梁海地區及西伯利亞,南至南海,包括“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曾母暗沙”(即今西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南海島礁),

西南達西藏的達-旺地區、雲南省的南-坎、江-心-坡地區及緬甸北部,西盡鹹海與蔥嶺地區,包括今新疆以及中亞巴爾喀什湖,東北抵外興安嶺,包括庫頁島,東南包括臺灣、澎湖群島。極盛時總面積達1300多萬平方公里。

除此之外,許多周邊國家都成為清朝的藩屬國,在盛清之時的藩屬有:東邊的李氏朝鮮、琉球,中南半島有安南、南掌(老撾)、暹羅(泰國)、緬甸,西南有廓爾喀(尼泊爾)、哲孟雄(錫金)、不丹,中亞和西亞有浩罕、哈薩克、布魯特、布哈爾、山克、愛烏罕(阿富汗)以及南洋的蘭芳共和國等。

清朝的疆域在中國封建史上按實際控制面積而言排在第二位,僅次於元朝。

第四,制度與文化方面:雍正設立的軍機處成為直接對皇帝負責的核心權力機構,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幾乎可忽略不計,政治權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為清代中央集權制度的頂峰。在民族政策和邊疆區域劃分方面:清代在東三省、蒙古、新疆、青海和西藏等地,設專門的轄區,採取和內地不同的行政管理辦法。在蒙古地區實行盟、旗制度。旗,是中央政權領導下的基本行政單位。在WEI*地區,設總理回務劄薩克郡王一人,治理該部政務,又設協理圖撒拉克齊二人以佐之。清朝在新疆還派駐了伊犁將軍,掌天山南北最高軍政大權,下設參贊大臣一人輔之。在西藏,達*(駐拉薩)和班CHAN(駐紮什倫布)掌政令,行教化,同為政教僧俗領袖,但他們“並受成于駐藏大臣”。清朝遷都北京後,在舊都盛京設內大臣一人,副都統二人。在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西南各省的一些少數民族區,清初仍沿襲明代土司制度,有宣慰、宣撫、招討、安撫、長官諸司,亦有土府、土州、土縣的設置。雍正後,清政府陸續將土官改設流官,進一步加強了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的直接統治。其實清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真正有效並長久地控制了中國境內的遊牧民族的政權。而漢唐時期中原農耕政權對邊疆遊牧民族更多的是採取的是鞠駕和懷柔的政策。

在文化方面,小說達到了封建史上的最高峰。京劇形成。

第五,為後世所留下的基業:首先是疆域,中國今天的版圖基本上是繼自清朝。雖然清朝中後期由於國家的衰落而導致大量領土的丟失,特別是在北方被俄國人給幹掉了數百萬平方公里的領土。滿族的入關而取代李自成和晚明,在一定程度上講是中華民族的幸運,如果是李自成統一中原或者是明朝退居江南而變成南宋第二,那麼今天中國的版圖也許就沒有今天這麼大了。明末時期明朝的版圖是300多萬再平方公里的領土,很多明粉們天天吹明朝有多大,但有一個鐵的事實可以反駁他們:現代的長城絕大多數是明朝所修建的長城,終明一代修建了200多年的長城;今天的北京即為國門,明朝是天子守國門,過了北京和長城就是國外了。明朝並沒有控制過今天的內外蒙古,更沒有控制過今天新疆的全部。滿清入主中原以後採取民族聯姻並加之以武力的方式控制並籠絡了蒙古;前後花了70到80年的時間收回了脫離中原王朝1000多年的新疆。如果李自成立的中原王朝能夠存在200年的統治的話,那麼憑著農耕民族喜歡安逸的民族個性、也許今天的內蒙、新疆、西藏等地很可能不會處在李氏王朝的統一之下。

雖然中國歷史當中的唐朝、元朝的疆域都很大,但清朝所處的時代卻相當關鍵:在近現代史上各個民族國家疆域的大致劃分和西方殖民者在全世界入侵以前,滿族成功的統一了中國絕大多數的版圖。在世界近現代史上的土耳其和伊朗都曾經很大,但他們卻在近現代各個民族劃分大致劃分之時丟失了巨大面積的領土。今天的土耳其和伊朗的國土萎縮到不到200萬平方公里的範圍之內,他們今天只能徹底淪為世界三流的國家。如果滿族沒有及時入關、沒有在西方殖民者入侵以前完全國家和中華民族的統一、並沒有將東北、內蒙、新疆、西藏納入中國版圖之內的話。那麼今天的中國版圖也許就是中國歷史上宋朝與明朝的翻版,而中國失去了東北、內蒙、新疆和西藏的話,那麼中國將會失去巨大的戰略縱深,也許今天中國的命運就是宋朝與明朝的翻版。失去了上述地區的戰略縱深,那麼中華民族也就失去了鹹魚翻身的機會了。在

中國歷史上和世界歷史只有那些疆域遼闊的王朝才會讓世人永遠銘記。其實中國人在世界近現代史上的運氣不好不壞:好就好在我們仍舊擁有近千萬平方公里的領土,先有日本在1900-1945年之間幫中國守住了東北而沒有被沙俄吞併掉;後有T G 統一了現在的中國。我們仍舊擁有新疆、西藏和內蒙。而壞處就是:由於來自歐洲俄國的擴張使中國丟失了北方的外蒙、唐努烏梁海、外東北,特別是外東北的丟失使得中國內東北處於俄國人的三面包圍之中,而中國歷史上多次亡國的原因就在於來自東北方面敵人的入侵(安史之亂、金國滅亡北宋、滿族的入關);而外蒙的丟失使整個中國北方失去了戰略縱深。未來中國民族的復興也必須收回外蒙和外東,只有外蒙和處東北的回歸、中國在亞洲的戰略防禦才屬於安全的。而外蒙和外東北的回歸的前提只有俄羅斯的再度瓦解,否則沒有任何希望。

其次是清朝為現代的中國創造了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原形。

清朝作為中國封建史上最後一個朝代,列舉其為中國封建史上的最高峰也是名副所歸:因為時代是一直在進步的。

而清朝在所有的封建王朝當中離我們最近,它是由少數民族所建立的政權、也是統一全國的政權、雖然清朝在國家疆域方面貢獻頗大,但滿族做為少數民族在入關時期造成了巨大的屠殺:揚州三日、長沙屠城、南昌屠城、贛州屠城、嘉定三屠等。清後期簽訂了1000多個喪權辱國的條約;清朝確實存在民族壓迫。這都是事實,這個不能回避。但今天的滿族基本上已被同化得差不多,在網上書寫此段歷史倒是無所謂---我們要一切向前看、牢記歷史並不是仇恨的延續、過多的時間用去觀望過去歷史,那麼也許我們就會不能好好地把握今天和未來,何況今天的滿族已經被同化得找不到多少蹤跡。但沒有必要去為此挑起民族矛盾,中國今天近千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的存在,就是因為我們是一個以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國家。總而言之:滿族對中華民族的貢獻是功大於過。這也是我在這裏用過多的筆墨著寫清朝的原因。

在中國歷史當中的隋唐、元、宋、明也是中國歷史的大王朝。但我並沒有將其列入其中,原因很多。在下面我不妨舉例辯證一二。

首先說一下隋朝:隋朝(581年—619年)是中國歷史上大統一形勢下短命的王朝之一。隋朝是五胡亂華後漢族在北方重新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結束了自西晉末年以來長達近300年的分裂局面。

第一、在軍事力量方面:611年西突厥處羅可汗亦歸降隋朝。605年隋將韋雲起率突厥兵大敗契丹,基本解決北方外患。除了北方外,位於隴西青海一帶的吐谷渾汗國,也時常入侵隋朝。596年隋文帝派光化公主與吐谷渾和親以安撫之,608年隋煬帝派軍佔領吐谷渾,史稱隋與吐谷渾之戰。侵略林邑:林邑地處今越南中南部多珍奇寶物,大業元年煬帝委任劉方為罐州道行軍總管,以尚書右丞李綱為司馬負責侵略林邑。之前劉方將軍已經把交趾(今越南河內)平了。馴服契丹。欺辱流求:流求可能是今天的琉球群島也可能是臺灣島。大業四年,隋軍隨即攻入流求國國都,並乘勝追擊至流求軍柵,攻拔之。隋軍斬殺了流求國國王歡斯渴刺兜,俘獲其子島槌,並摧毀流求的宮室。 隋朝在伊吾國設立了伊吾郡和柔遠鎮,薛世雄興建的“新伊吾城”成為隋朝控制東西交通要道上的一個重要軍事據點。大業5年煬帝命令劉權繼續率軍進攻占吐谷渾,曼頭、赤水兩座重要城池,並在赤水大破吐谷渾,擊潰吐谷渾軍主力。煬帝在吐谷渾故地置西海(今青海湖西)、河源(今青海興海東南)、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新疆且末南)四郡,西海郡就設置在吐谷渾故都伏俟城。煬帝命令把隋朝天下所有犯輕罪的人移居到吐谷渾故地居住戍邊,併發西方諸郡運糧以供給之。隋煬帝4次征高麗,後由於農民起義而失敗,隋朝也為此瓦解。由此可以,隋朝的軍事力量很強大。

第二、經濟方面: 經濟方面,仿北魏的均田制,實行均田法,開皇初有戶三百六十余萬,平陳得五十

萬,後增至八百七十萬。其實隋朝時的人口和經濟還要超過盛唐時期。

第三、版圖大小:今天中國境內的西藏,新疆的全部(隋朝只是擁有新疆的部份地區),東北都不在隋朝的版圖之內。

第四、制度與文化:隋朝開創了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這兩條為後世所沿用。

第五、給後世所留下的基業:科舉制和三省六部制,京杭大運河。

隋朝雖然軍力和經濟都很強大,但存在的時間太短。雖然隋朝與秦朝一樣屬於短命而強大的王朝,但隋朝對後世的影響力遠不如秦朝,秦朝開創了中國中央集權封建制的睢形、秦朝是中國第一統一的封建王朝,其統一文字和度量衡更是造福千古。

其次講一下唐朝:唐朝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但唐朝是否真正的強大?卻頗受爭議。雖然唐朝的經濟和文化都很發達,但其實唐朝的人口最其最峰時期都沒有超過隋朝全盛時期。唐朝在前期確實大敗東突厥,但此時的突厥由於在隋朝的分化之下而化解了,唐朝占了隋朝便宜的光。

關於唐朝與突厥的戰爭史,〈資治通簽〉中曾描述:資治通鑒引李世民原話:“故卷甲韜戈,啖以金帛,彼既得所欲,理當自退,志意驕惰,不復設備,然後養威伺釁,一舉可滅也。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此之謂矣”,也就是新唐書中:“啖以玉帛,虜志必驕,驕則亡之端也,故曰‘將欲取之,必固與之’”。唐朝時期太平盛世的時間很短:只有短短數十年的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其他的絕大部份是亂世。終唐朝一代:皇帝8次出逃或被挾持離開其首都長安。

1、西元626年,東突厥頡利、突利二可汗率兵十余萬人直逼長安,所過之地如入無人之境,京師大震,長安戒嚴,李世民撤出長安城。

2、安史之亂發生後,756年,李隆基在不明前線軍情的情況下,一再催促胡將歌書舒翰向叛軍進攻,結果導致其部在靈寶陷入安祿山叛軍埋伏,幾乎全軍覆沒。消息傳到長安,在楊國忠建議下,6月13日,李隆基攜楊貴妃、楊國忠等後宮和少數大臣逃出長安奔向成都,第二天早朝百官才發現李隆基已經將他們拋棄。

3、763年10月,吐蕃入寇關中。由於宦官程元振阻撓,吐蕃攻佔大震關這樣的軍情皇帝都未及時知曉,直到吐蕃攻佔邠州(今彬縣),李豫才知道真實軍情,防禦軍隊還沒有調集起來,吐蕃軍已過咸陽附近的西渭橋,李豫不得已倉皇逃往陝州(河南陝縣),吐蕃軍隊隨後進入長安大肆剽掠。

4、880年,黃巢軍到達潼關,未經過大的戰鬥,唐軍便“喧噪燒營而潰”,長安危在旦夕。李儇得知後異常恐慌,君臣相對哭泣,束手無策,大宦官田令畋挾持李儇和部分後宮狼狽逃出長安,後來黃巢軍攻佔長安。

5、885年,李克用對朝廷重用朱溫不滿,起兵南下,大敗朱玫,進逼長安,田令畋再次挾持李儇和後宮西逃鳳翔。

6、886年,田令畋又劫持李儇逃到寶雞,準備入漢中。

7、901年,李茂貞和朱溫混戰,朱溫累勝,在此情況下韓全誨劫李曄逃往鳳翔,投靠李茂貞,902年李茂貞被朱溫擊敗,昭宗被挾持回長安。

8、904年,朱溫逼迫李曄和百官離開長安和關中,並將他們遷往洛陽。 終唐朝一代都沒有征服西藏

和雲南。而且唐朝時期開創了軍閥割據的先河,唐朝沒有實行‘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此一祖訓。造成中原周邊遊牧民族向半遊牧、半農耕民族的轉變和強大,這也為中國歷史上宋朝時期中原王朝的蠃弱埋下了禍根。藩鎮割據勢力的壯大與周邊諸民族國家的形成,對此後近千年的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唐朝對後世的影響在於唐詩,唐朝文化對中國周邊朝鮮日本等國家造成了深遠的影響。至於一些人炒作的外國人稱中國人為唐人和中國人聚居的地方為唐人街簡直是誤傳。“唐人街”的英文為,“China Town”。其中的TOWN只不過是音譯為唐(town英音:[taun]美音:[taun]),其實TOWN在英文中的本意為:城鎮、市區、中心區等。炒作外國人稱中國人為唐朝人完全是以訛傳訛。外國人稱中國人在外國的聚集地為“China Town”本意為“中國人聚居的城鎮、或中國城”,而不是所謂的“唐人街”。

第三說一下宋朝,宋朝的經濟、文化、科技的強大,可能大家沒有什麼反對意見。但縱觀宋朝一代:其受盡北方遊牧民族的欺侮,北宋末代的兩個皇帝被俘並客死於異國他鄉;南宋末年最後的一位小皇帝被蒙古人逼得被宰相陸秀夫抱著跳海自盡。終宋一代都是軍力蠃弱的朝代,何況其也沒有統一過中國版圖。所以說宋朝排名進不了前幾名。

再談一下元朝:元朝(西元1271年~1368年),又稱大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蒙古族)建立並統治全國的封建王朝。

第一、元朝軍事力量強大,這點可能會沒有人有異議。

第二、經濟方面:忽必烈在位期間,先設立勸農司,後又更名為司農司、大司農司,派出許多勸農使分赴各地整頓農桑。元政府又將《農桑輯要》一書頒行各路。

第三、版圖遼闊: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在元大都建立元王朝。早在元王朝建立之前的1231年蒙古軍就開始侵佔南宋領土,在48年的戰爭之後最終於1276年正月攻陷南宋首都臨安。不過,宋殘餘抗元勢力直到1279年二月的崖山海戰後才徹底覆滅。至此,中華文明地區首次被外*所完全控制。據《元史》地理志載,元代的疆域是:“北逾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東,南越海表,蓋嶺北、遼陽與甘肅、四川、雲南、湖廣之邊”,大致範圍西到今新疆東部,西南包括西藏、雲南及緬甸北部,北至中西伯利亞高原南部,越過貝加爾湖,東北到外興安嶺、鄂霍次克海、日本海,包括庫頁島。遠遠超過之前南宋、金、西夏、大理四國的面積之和。至大三年(1310年)時超過1200萬平方千米。

第四、制度和文化:元朝政治制度與金朝一樣承襲宋朝制度,採取文武分權的制度,以中書省總理政務,樞密院掌管兵權。然而元朝的中書省已成為中央最高行政機關,元朝不設置門下省,尚書省時設時不設,僅元世祖時期與元武宗時期有設置,所以門下省與尚書省的權力皆交給中書省。元朝實行**歧視政策:將全*人分化為四等。這種民族政策並不好,這也是元朝迅速敗亡的主要原因之下。在文化方面留給後人的也只有元曲了。

第五、對後世的影響力:中國產生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元朝時將大批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遷入中國以致產生了一個新的民族—回族),整個外蒙古成為中國版圖的一部份,元朝史作為中國正統歷史的一部份也會今後外蒙的回歸提供了最重要的歷史依據。

通過分析元朝的史料可以看出:元朝只不過是軍事力量的強大和版圖的遼闊而已,其歷史只有短短的98年,其對後世的影響力不是空前的。

最後談一下明朝:明朝(1368年-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十七朝,

國祚276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第一、在軍事方面,明朝將蒙古人趕出了長城以外並深入蒙古境內追擊北元,但並沒有消滅掉蒙古人的力量並使之臣服之。明朝前期曾經將勢力範圍深入至新疆的哈密,但很快就退出。明萬曆年間曾經聯合朝鮮打敗了日本豐臣秀吉大軍對朝鮮的入侵。但在明中期明英宗的50萬大軍卻被區區2萬瓦剌大軍所敗並將明英宗給擒拿,這可以中原統一王朝的辱侮,中國歷史上中原統一王朝被人家給抓住皇帝當俘虜也只有宋朝和明朝了。明朝為了防止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而修建了近200年勞命喪財的長城。由此可以終明朝一代其軍力並不是特別地強大。

第二、經濟方面:明朝的經濟經歷過弘治中興和萬曆中興,明朝無論是鐵,造船,建築等重工業,還是絲綢,紡織,瓷器,印刷等輕工業,在世界都享有盛譽。 長江三角洲一帶是當時桑、棉經濟作物和手工業相當發達,商業相當繁榮。

第三、在疆域方面:在正北方明朝前期,多次對北元和隨後的韃靼和瓦剌作戰,並在與漠南一帶設置四十余個衛所防衛,包括東勝衛、雲川衛、官山衛、全甯衛、老哈河衛等,這些都是明廷的邊防重地。其走向大致為陰山-大青山南麓-西拉木倫河一線。15世紀30年代後,由於天氣轉寒,農耕不濟,靖難之役時邊塞軍隊被燕王抽調。因此期間邊境略有南移。在明成祖永樂年間,明軍多次北伐,邊境形勢一度改觀。但在明中葉以後,隨著蒙古的再次崛起,邊境再次南移。並修建長城(當時名為邊牆,參見“明長城”)以防禦蒙古,在長城沿線設置九邊(遼東、薊州、宣府、大同、延綏、寧夏、甘肅、太原、固原)重鎮加強防禦。長城也成為明中後期的北邊,同時也是農耕區與遊牧區的界線。在東北方向:明廷勢力一度達到黑龍江口,甚至庫頁島。在西北方向:明太祖洪武年間,西北疆界達到今新疆東部哈密地區,並設置一系列衛所。15世紀30年代之後,西北吐魯番與青海蒙古部日益強大。1472年,哈密衛城一度被吐魯番攻破,衛內遷,後複,1514年再度被並。15世紀後半期後,西北諸衛全部喪失,明軍退守嘉峪關。在西南地區: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才將西南地區完全劃入疆域。並設置一系列土司、宣慰司管轄之,邊界達到緬甸中北部、老撾北部、泰國北部一線。但後期這些地區多被周邊國家所並。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明軍進攻安南,南線達到日南州一帶。次年設置安南布政使司,下設十五府、卅六州、兩百餘縣。後因當地人民反抗激烈,明廷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放棄,安南恢復黎氏王朝。由此可見明朝的版圖範圍並不是很大。一個例子就可以駁倒那些吹噓明朝版圖相當大的明粉們:今天的萬里長城大部份是明朝所修建的,長城即為明邊界線,首都北京即為大明王朝的國門。明朝是天子守國門。

第四、制度和文化方面:朱元璋為了鞏固中央集權在位期間兩興大獄,即“胡藍黨獄”,牽連總人數在十多萬人,在二案之外,還鞭死親侄朱文正,毒死親外甥李文忠。廖永忠以僭用龍鳳不法事賜死,朱亮父子被鞭死,胡美以犯禁死,周德興以帷薄不修被殺。洪武二十七年(1394)殺王弼、謝成、傅友德,二十八年(1395)殺馮勝。朱元璋的極端個性維護了中央政權的穩固,卻也為日後的靖難之役,埋下了伏筆。明朝設立了中央高度集權的內閣制。明朝也開創了特務統治壟斷大權的先河,1405-1431年鄭和率大型遠洋船隊到達西洋三十余國;徐霞客著《徐霞客遊記》1425年《鄭和航海圖》編成 1536年黃衷著《海語》(記錄東南亞史地與中國南洋交通情況) 1565年胡宗憲編《籌海圖編》記錄中日交通及抗倭事1589年出現最早的世界地圖《坤輿萬國全圖》 1639年顧炎武開始編著《肇域志》《天下郡國利病書》。明代文學以小說達到的藝術成就最高,產生了大量的以歷史、神怪、公案、言情和市民日常生活為題材的長篇章回小說和短篇的話本、擬話本。長篇小說中的《三國演義》、《水滸傳》和《西遊記》,堪稱一代巨著。出現于明中葉的《金瓶梅》,也是一部著名的長篇小說。

第五、對後世的影響:《小說》;明朝皇帝的傲骨。終明一代,除了明英宗被人家給抓了俘虜(明英宗

被抓並沒有勇氣就義,而且有意思的明英宗被俘虜後居然回國重新登上皇帝的寶座從而成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個並不光彩的傳奇故事)外,其餘的明朝皇帝都很有氣節:于謙的北京保衛戰、明萬曆帝的三大征、崇禎帝在煤山的自盡;從沒有向北方遊牧民族花錢買和平,歷代的明朝皇帝駐守在邊疆北京守國門。明朝大多數皇帝的氣節也成為眾多明粉們追捧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過上述資料和分析軍力、經濟、疆域、制度和文化、對後世的影響力幾個方面的比較可以看出,在中國歷史影響力最大的三個王朝是:秦、漢、清。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重要的王朝

中国历史上三个最重要的王朝 我們中國有著上下5000年的歷史,在這5000年的歷史當中多個王朝演繹著王朝更迭史。而在這其中有著以下王朝存在著:夏商、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其中大一統的王朝有著:秦、漢、隋、唐、元、明、清。但其中統一中國當今版圖的國家也只有元、清(在中國歷史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之內的是元朝,其次是明朝和清朝;明朝雖然初期擁有新疆東部和西藏,但自始至終都沒有統一北元,為此明朝修建了近200年的長城,因此明朝沒有統一今天中國的所有版圖)。我這裏排除唐朝:因為終唐朝一代都沒有將西藏、雲南統一到中國的版圖之內。版圖最大的排名前三應該是清、元、明。在中國歷史以上的朝代當中其中有三個影響整個中國歷史的朝代:秦、漢、清。在這裏排名的標準是:一、軍力的強大;二、經濟的繁榮、三、版圖的遼闊;四、制度與文化方面;五、給後世留下的基業。 首先講秦朝(西元前221年-西元前206年)。 第一、在軍力方面:秦朝一統天下六國、北驅匈奴、南收南越;秦朝的軍力在當時的環境之下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秦始皇創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王朝。期間疆界大幅擴展。除佔有原東方六國的疆域,更征服南越及閩越地區。在北方佔領了河南地,將匈奴勢力一度驅逐到陰山以北。 第二、經濟方面,秦朝經過商鞅變法,即重視農業生產和對外戰爭,以農業生產支持對外戰爭,以軍功授爵賜予土地。同時由國家法令具體指導農業生產。 第三、版圖方面:秦朝初立便北擊匈奴;南下百越。疆域迅速擴展並進一步完善炎黃地圖,但因為秦二世而亡,所以沒能對北方遊牧民族進行收復統一。然其當時疆域西部已達到今甘肅、四川;西南到雲南、廣西;北到陰山。 第四、制度與文化方面:創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制度,設立郡縣制,統一度量衡和文字。 第五、給後世的留下的基業:秦所立的中央集權制和郡縣制成為中國幾千年封建制的楷模,而其統一的文字和度量衡更是方便了全國人民的文化與生活交流,特別是秦朝開創的天下大一統的觀念更是深入人心並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史。 其次講漢朝,其中漢朝分為西漢與東漢。漢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短暫的秦朝之後出現的朝代,分為“西漢”(西元前202年—西元9年)與“東漢”(西元25年—西元220年)兩個歷史時期,後世史學家亦稱兩漢。西漢為漢高祖劉邦所建立,建都長安;東漢為漢光武帝劉秀所建立,建都洛陽。兩漢存在的時間約為422年,這段時間國家一統,民族融合以及到漢民族的初步形成。其中西漢時期被稱為中國歷史的第一黃金時期。 第一、在軍力方面,完成國家統一;對外方面漢朝徹底將匈奴趕到了歐洲,其中漢將軍霍去病的封狼居胥山更成為千古佳話。 第二、在經濟方面有西漢的文景之治,漢朝時期,鐵農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產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區田法相繼誕生。國家注重興修水利,尤以關中地區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國渠、六輔渠、白渠等。東漢時期,出現了翻車和渴烏等水利工具,增加了農業生產效率;歷史上有名的絲綢之路也是在西漢時期產生的。

中国历史年表记忆口诀,最好用的历史朝代顺序表和年表!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五胡十六国口诀 前后南三燕,西秦南凉鲜卑建; 前西二凉和北燕,政权仍为汉族建; 前赵北凉夏匈奴;前秦后凉汉(成汉)氐建; 羯后赵,羌后秦,十六小国长混战。 用口诀法记忆中国历史朝代 盘古三皇五帝更, 夏商周(西周、东周)秦两汉(西汉、东汉)成, 蜀魏吴争晋(西晋、东晋)南北(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 注: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用口诀法记忆五代十国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可记作: 梁唐晋汉周, 前边都有后。 十国——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又称南平、前蜀、后蜀、北汉,可记作:前后蜀,南北汉, 南唐、南平曾为伴, 吴越、吴、闽、楚十国, 割据混战中原乱。 用口诀法记忆南北朝国名 南朝:宋齐梁陈相交替。 北朝:北魏分东西(东魏、西魏),北周灭北齐。 用口诀法记忆 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孔孟儒,行“仁政”; 道“无为”,老庄兴; 子墨子,讲“非攻”; 韩非子,“法治”行。 用口诀法记忆安史之乱起止年代 公元755年,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叛乱,公元763年被唐军打败,历时8年。叛 乱的起止年,代可用口诀来记:

安禄山,史思明, 骑胡虎(755),溜山城(763)。 用口诀法记忆太平天国起义的主要内容 1857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统一思想,1853年3月,洪秀全定都南京,改南京为天京。这些内容可用口诀记作: 洪秀全,拜上帝, 太平天国大起义; 秀全要把古扇扇(1853年3月), 南京定都换了天。 地球的形状口诀 赤道鼓,两极扁; 北极长,南极短。 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另记)口诀 辽吉黑,云贵川, 陕西青藏(陕西、广西、青海、西藏)浙福甘, 二江二湖二河山, 安宁古广(安徽、宁夏、内蒙古、广东)新海湾。 与中国接壤的15个国家名称口诀 月娥姑娘(越南、俄罗斯)很腼腆(缅甸) 蒙着布单披仨毯(蒙古、不丹、哈萨克、塔吉克、吉尔吉斯斯坦) 度过稀泥(印度、老挝、锡金、尼泊尔)去朝鲜 吧叽吧叽一身汗(巴基斯坦、阿富汗) 唐尧虞舜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最全最详细的中国历史朝代

中国历史朝代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 夏朝约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禹 商朝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汤 周西周约前1046-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 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 春秋前770-476年 战国前475-221年 秦朝前221-206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 汉西汉前202-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 新朝9-23年王莽 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 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 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 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 晋西晋265-316 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317-420 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304-439 南朝 宋420-479 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 齐479-502 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 梁502-557 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 陈557-589 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386-534 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 魏洛阳河南洛阳 东魏534-550 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535-556 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550-577 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557-581 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581-618 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 唐朝618-907 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907-960 后梁907-923 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 后唐923-936 洛阳河南洛阳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936-946 汴河南开封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947-950 汴河南开封汉高祖刘暠 后周951-960 汴河南开封周太祖郭威 宋 北宋960-1127 开封河南开封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1127-1276 临安浙江临安宋高宗赵构 辽国907-1125 皇都辽宁辽国耶律阿保机 大理937-1254 太和城云南大理 西夏1038-1227 兴庆府宁夏银川元昊 金1115-1234 会宁阿城(黑)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 中都北京 开封河南开封(注:1206年元太祖建立蒙古帝国;1271年元世祖至元8年改国号“元”;1279年统一中国) 元朝1206-1368 大都北京元世祖忽必烈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及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中国历史重要大事年表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17 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真正的汉家风骨,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

真正的汉家风骨,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朝代 本文导读: 明朝的皇帝,不管是英勇神武的还是荒唐无道的,却没有哪一个是贪生怕死的。这里我们可以拿强汉、盛唐来进行对比。汉高祖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时,是靠送礼获救,而明英宗被俘,明朝政府直接拒绝蒙古的要求,以财物换取明英宗性命,而明英宗本人也宁死不屈。 我们所熟知的昭君出塞的故事,讲述的就是汉代君王派昭君去和亲。唐代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实际上也是和亲。而纵观明朝的整个历史,从来没有过要靠把宗室女子和亲换取和平的做法。 无论是遇到多大的压力,即使内忧外患,明朝也从不屈膝,更不会割地赔款。明末时期,形势紧张,明朝依然顽强抵抗、寸土必争。从明英宗到崇祯皇帝的几次北京保卫战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明朝的坚毅。 唐玄宗久负盛名,安史之乱时,也是弃都难逃。而明朝皇帝没有一个抛下自己的国门,敌人入侵,他们会在第一线守住国门。崇祯皇帝的下属不是没有人劝他离开,是崇祯皇帝坚定不移,不能丢弃大明的血性。 “朕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这是崇祯帝自杀殉国之前留给李自成的绝命诗,希望他不要

伤害无辜的百姓。这就是君王死社稷最好的体现。 参考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所说的话“我不管日本人在东北杀多少人,运走多少粮食和煤,只要不让我当大清的皇帝,我就不会甘心。”也就是这样就注定了溥仪愿意沦为日本人的傀儡。而明朝的血性不允许他们的帝王这样做,死也要死得坦然。 帝王的血性缔造了人臣的血性,在明朝自缢殉国的义士空前的多。当崇祯皇帝哀叹百官不来上朝时,他一定不知道,他的忠臣们已经在一天前以身殉国宁死不屈。从这我们也可以看出明朝的傲骨铮铮。 可惜成王败寇,明朝在清史的恶意抹黑之下,仿佛成为了最不中用的王朝。当我们仔细回味那段历史时,我想你也会被明朝的骨气感染的热血沸腾。

中国朝代顺序表、时间表

中国朝代顺序表、时间表 朝代起讫年代都城今地开国皇帝详细介绍夏约前2070-1600年安邑山西夏县禹夏朝历史>>商①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汤商朝历史>>周西周约前1046-771年②镐京陕西西安周文王姬发西周历史>>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东周历史>>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战国历史>>秦朝前221-207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秦朝历史>>汉西汉前206-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西汉历史>>新③9-23年王莽新朝历史>>东汉25-220年洛阳河南洛阳汉光武帝刘秀东汉历史>>三国魏220-265年洛阳河南洛阳魏文帝曹丕三国历史>>蜀汉221-263年成都四川成都汉昭烈帝刘备吴222-280年建业江苏南京吴大帝孙权晋西晋265-316洛阳河南洛阳晋武帝司马炎西晋历史>>东晋317-420建康江苏南京晋元帝司马睿东晋历史>>五胡十六国④304-439南朝宋420-479建康江苏南京宋武帝刘裕南朝历史>>齐479-502建康江苏南京齐高帝萧道成梁502-557建康江苏南京梁武帝萧衍陈557-589建康江苏南京陈武帝陈霸先北朝北魏386-534平城山西大同魏道武帝拓跋珪北朝历史>>洛阳河南洛阳魏孝文帝拓跋宏东魏534-550邺河北临漳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535-556长安陕西西安魏文帝元宝炬北齐550-577邺河北临漳齐文宣帝高洋北周557-581长安陕西西安周孝闵帝宇文觉隋朝581-618大兴陕西西安隋文帝杨坚隋朝历史>>唐朝⑤618-907长安陕西西安唐高祖李渊唐朝历史>>五代十国⑥后梁907-923汴河南开封梁太祖朱晃后唐923-936洛阳河南洛

最全的中国历史朝代及帝王表

最全的中国历史朝代及帝王表中国历史朝代 一、上古【三皇五帝】,存在争议。 三皇五帝年表 燧人氏约公元前10000年前在位110年 华胥氏 伏羲氏约公元前7724年前在位118年 女希氏约公元前7000年前在位130年 大庭氏 柏皇氏 中央氏 栗陆氏 骊连氏 赫胥氏 尊卢氏 祝融氏 浑沌氏 昊英氏 有巢氏(迁巢湖) 朱襄氏 葛天氏 阴康氏 朱襄氏 无怀氏

…… …… …… 少典 炎帝神农氏前3216年~前3077年在位120年 临魁(炎帝子)前3076年~前2997年在位80年 帝承前2996年~前2937年在位60年 帝明前2936年~前2888年在位49年 帝直前2887年~前2843年在位45年 帝来(厘) 前2842年~前2795年在位48年 帝裹(哀) 前2794年~前2753年在位42年 榆罔炎帝前2752年~前2698年在位55年 黄帝少典子前2697年~前2597年在位101年 少昊黄帝长子前2598年~前2525年在位74年 颛顼昌意子前2514年~前2437年在位78年 帝喾蟜极子前2436年~前2367年在位70年 帝挚帝喾长子前2366年~前2358年在位9 年 唐尧帝喾次子前2357年~前2286年在位72年 虞舜瞽叟长子前2285年~前2225年在位61年 二、有文字可考的朝代列表: 夏朝约前2070-1600年中国学者一般认为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首都遗址,有学者对此持有疑问。夏禹夏桀 商朝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到殷)河南安阳(商朝也称殷朝)后迁朝歌河南淇县商汤商纣西周约前1046-771年镐京陕西西安周武王姬发周幽王 东周前770-256年洛邑河南洛阳周平王姬宜臼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前770-476年战国前475-221年 秦朝前221-206年咸阳陕西咸阳始皇帝嬴政秦三世嬴子婴 汉西汉前202-公元8年长安陕西西安汉高祖刘邦孺子婴刘婴

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是哪个朝代

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时期是哪个朝代? 下面是各朝的面积,当中当然是元代最大,但也不是楼上几位说的元朝版图横跨亚非欧,超越了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横跨亚非欧的帝国是叫蒙古帝国,元朝只是蒙古帝国一部份而已,蒙古帝国最大疆域的面积高达3300万平方公里(一说4400万平方公里),东到太平洋,北抵贝加尔湖(一说达北冰洋),西达黑海沿岸(鼎盛时达匈牙利),南至南海。占了世界土地面积的22%,超越了五分之一,为20世纪时苏联的1.5倍,现今俄罗斯的1.9倍,含盖了当时疆域内1亿的人口。他包括了几个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伊儿汗国,中国元朝。蒙古帝国后被明朝赶到蒙古内陆,还在继续呢,直到1636年补后金也是清朝征服。 中国历代王朝疆域面积: 奴隶制王朝: 夏朝50多万平方公里 商朝100多万平方公里 周朝250多万平方公里 封建帝国: 秦朝330多万平方公里 秦朝四至: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西汉550多万平方公里 西汉四至:东到大海;南到南海群岛;西到中亚喷赤河东岸;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岸;北到长城 东汉540多万平方公里 三国:魏260多万平方公里吴150多万平方公里蜀120多万平方公里 西晋530多万平方公里 东晋十六国时期东晋220多万平方公里前秦300多万平方公里

南北朝宋220多万平方公里魏230多万平方公里 齐200多万平方公里魏200多万平方公里 梁200多万平方公里东魏80多万平方公里西魏100多万平方公里 陈100多万平方公里后梁5多万平方公里北周155多万平方公里北齐100 多万平方公里 隋朝511.40万平方公里 隋朝四至:东到大海;南到南海;西到今塔里木河东岸;北到长城 唐朝 前期1251.19万平方公里 中期889.59万平方公里 晚期545.73万平方公里 唐朝四至:东至朝鲜半岛;西达中亚咸海;南到越南顺化一带与南海群岛;北到贝加尔湖以北 五代十国350多万平方公里 宋代 北宋与辽对峙时期 北宋283.56万平方公里;辽448.54万平方公里 南宋与金对峙时期 南宋200万平方公里;金330万平方公里;蒙古300万平方公里 元朝 前期2122.74万平方公里 后期1960万平方公里 元朝四至:东到大海;南到南海群岛;东北到白令海峡;西到鄂毕河;北到北冰洋

世界史上最成功的12大王朝

世界史上最成功的12大王朝 2007-4-08 00:00 【字体:大中小】 乾坤斗转星移,人间沧海桑田,千年挥手过,何辈最风流? 下文罗列世界各国的12个王朝,是我认为的世界历史上最成功的王朝,排列以时间为顺序; 而代表成就的成功指数和影响指数以10分为满分,以作者个人严肃的价值取向做判断。 1、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公元前1570—1304年) 延续时间267年,杰出帝王:雅赫摩斯、图特摩斯三世 成功指数:8,影响指数:8 在古埃及的31个王朝中,第十八王朝是延续时间最长,版图最大,国力最鼎盛的一个朝代。它使埃及从喜克索斯人入侵中的四分五裂中崛起,不但恢复了统一,而且开始了大规模的向外扩展运动,它的势力范围,南达埃塞俄比亚,北到巴勒斯坦、叙利亚,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帝国,第一次将西亚北非诸文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个王朝,还发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宗教改革,还诞生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位女帝王。 2、波斯帝国阿黑门尼德王朝(公元前550—330年) 延续时间221年,杰出帝王:居鲁士、大流士、薛西斯 成功指数:9,影响指数:9 一个伊朗高原上的部落联盟奇迹般崛起,以迅雷不济掩耳之势席卷了文明地带的近一半人口,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作为世界性大帝国中的“第一个”,它的政治制度都是在没有借鉴的情况下创设的,却又如此成功。从行省制度,到军区制度,到发达的全国交通网络,到统一的度量衡,还有“大一统、小自治”的统治精神,都深刻地影响了以后的大帝国。 3、印度孔雀王朝(公元前324—187年) 延续时间138年,杰出帝王:月护王、阿育王 成功指数:7,影响指数:9 这个在亚历山大大帝侵略军撤退之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印度本土王朝,它的版图一直到16世纪莫卧儿王朝之前都未被超越。这个王朝不但奠定了印度大体上的疆域,而且很好地弘扬了印度古典文化,如果没有阿育王,佛教也许只是流传于印度民间的一个宗教团体。

中国历史的朝代大事年表 一

中国历史的朝代大事年表一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 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 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 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17 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 184年张角领导黄巾起义

200年官渡之战 208年赤壁之战 三国(220年到280年) 220年魏国建立 221年蜀国建立 222年吴国建立 263年魏灭蜀 265年西晋建立魏亡 西晋(265年到316年) 280年西晋灭吴 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结束 东晋(317年到420年) 317年东晋建立 383年淝水之战 南北朝(420年到589年) 420年南朝宋建立南朝的开始 485年北魏实行均田制 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隋(581年到618年) 581年隋朝建立北朝结束 589年隋统一南北方南朝结束 605年开始开通大运河 611年隋末农民战争开始山东长白山农民起义唐(618年到907年) 618年唐朝建立隋朝灭亡 627年--649年贞观之治 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 8世纪前期粟末秣褐建立的政权以渤海为号同一时期南诏首领皮罗阁合并六诏为南诏 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 713年--741年开元盛世 755年--763年安史之乱 780年实行两税法 875年--884年唐末农民战争 五代(907年到960年) 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 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 权 北宋(960年到1127年) 960年北宋建立 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2021年中国古代史(按朝代整理)

中国古代史 欧阳光明(2021.03.07) ·原始时代(新石器时代)(~前2070) 经济:农业:刀耕火种 纺织:纺织技术萌芽 原料:麻、葛 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 冶炼:黄河流域,小件铜器(小工具、生活用具),使用金属器具 陶瓷:山东蛋壳黑陶,釉陶,原始青瓷 商业:早期交换 政治:出现城 禅让制 贫富分化产生 文化:文字:刻画符号(文字起源) 绘画:陶器图形、壁画 ·夏(前2070~前1600) 政治:启继禹禅让制→世袭制“家天下”始 传贤→传子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政治关系 ·商(前1600~前1046)都:朝歌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文物:玉蚕甲骨文:祭祀蚕神 冶炼:铸铜生产规模大,青铜器为礼制的象征,代表权力和秩序 政治:祭祀:奴隶为祭祀祖先神灵之“人牲” 制度: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宗族为政治实体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政治事务占卜决策 文化:文字:甲骨文(较成熟的文字) 金文(商周) ·西周(前1046~前771)都:镐京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 纺织:国有六职,纺织业地位重要 商业:交易频繁,币需数增,流通骨铜贝 政治:制度:宗法制:立嫡以长不以贤 立子以贵不以长 分封制:同姓王族:召公之子:燕(蓟),姬周公长子伯禽:鲁(曲阜),姬 晋:后三分为韩(郑)赵(邯郸)魏(梁),姬 功臣:姜尚:齐 先代贵族:亲周商旧贵族微子:宋(商丘) 特点: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文化:文学:《诗经》 ·东周(前770~前256)[此处泛指春秋战国] 经济:农业:铁犁牛耕(黄河中下游地区) 文化:火药:具有有关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和硝石的知识春秋(前770~前476) 经济:冶炼:中国最早人工冶炼铁器 文化:儒:孔子:“仁”、“礼”、“德治”、敬鬼神而远之“有教无类”,培养六艺,注重全面发展 创儒家学派,以六经为基本文献 道: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转化是无条件的,“弱者道之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小国寡民” 战国(前476~221) 经济:土地制度:商鞅废井田,确立土地私有制 水利:李冰都江堰(川) 郑国郑国渠(关中,汜水和洛水) 冶炼:淬火的钢件 商业都会:出现市井(商业区) 政策:商鞅变法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王朝,哪个朝代更强盛

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王朝,哪个朝代更强盛? 首先,在本文开篇作者要讲的是,我国历史上真正称得上盛世的好像也没有几个,也就是那么几个吧,如果以李世民所缔造的大唐第一个盛世“贞观之治”的各种软硬件(综合标准)作为一个参照系的话,那么这样的盛世可能更少,大概就是三个吧。那么什么是盛世呢?这个好像没有一个统一的涵义或者说名词解释,因为每个人心中的盛世是不一样的,基于他的立场和认知度的不同,盛世这个名词也像世界级文学大师契诃夫笔下的变色龙一样千变万化,莫衷一是。当然,任何事物都会有它的基本内核和要素,即使是“各花入各眼”的美女,也起码有“樱桃嘴、丹凤眼、高挑个”之美目靓兮不嗔自娇的一些基本“软硬件”,所以说盛世也绝对是会有自己的一套过硬的综合指标,以下,我们将综合一些现成资料加以诠释,扩大一下知识面吧。“盛世”是近些年来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名词,类似于我们在网上常说的所谓“热词”。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特殊时期。各个盛世都具有并需要以下共同特征: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政局稳定,社会久安,国力强大,文化昌盛等。而有些人甚至还具体到,“盛世”就国内而言,是指领土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对外则周边没有足以威胁

国家安全的敌对势力。曾在某些论坛看到过一些网友关于“盛世”的探讨,他们开列了关于盛世的五大条件:1、是否实力强于周围各国?至少有能力保护自己国家的安全。一个需要给其他国家进贡的国家是不能算做盛世的;2、是否统一?一个分裂的国家不能算是盛世;3、吏治是否清明?一个贪官遍地的国家不能算是盛世;4、人民生活是否幸福安定?社会道德是否比较高。一个社会治安恶化、盗匪成群、道德低下的国家不能算是盛世;5、社会是否开放,思想是否开明,族群之间的关系是否融洽,文化是否发达。总而言之,盛世必须是满足社会和谐安定、政治清明民主、经济文化发达、军事外交强大等要素的朝代。根据上述的硬性指标,于是有人总结出了中国历史上出现过12个盛世(也有说是14个的),分别是:一、周朝成康之治(前约1017年—前961年);二、西汉文景之治(前180—前140年);三、东汉光武中兴(公元25年——公元57年);四、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之治(公元424-453年);五、隋朝开皇之治(公元581年——公元604年);六、唐朝贞观之治(公元627年——公元649年);七、唐朝开元盛世(公元713年——公元741年);八、五代十国后唐长兴之治(公元867-875年);九、北宋咸平之治(公元968—1022年);十、明朝永乐盛世(公元1360—1424年);十一、明朝仁宣之治(1378—1435年);十二、清朝康乾盛世(公元1661年——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如下: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目录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朝代表 中国历史朝代口诀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皇帝谱 明代年表 清朝的历届皇帝 古代伟大成就 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朝代表 中国历史朝代口诀 中国朝代历史顺序表: 唐朝皇帝的排列顺序 北宋(公元960——1127年) 南宋(公元1127——1279年) 元朝皇帝谱 明代年表 清朝的历届皇帝 古代伟大成就 展开 编辑本段中国历史朝代公元对照简表 朝代表

附注: ①约公元前14世纪盘庚迁都于殷,此后商也成为殷。 ②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为中国历史确切纪年的开始。 ③十六国时期,先后存在了汉(前赵)、成(成汉)、前凉、后赵(魏)、前燕、前秦、后燕、后秦、西秦、后凉、南凉、北凉、南燕、西凉、北燕、夏十六个封建政权。 ④五代十国时期,除梁、唐、晋、汉、周外,还先后存在过吴、前蜀、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南平)、后蜀、南唐、北汉十个封建政权。 ⑤1094年,高升泰废段正明,自立为帝。1096年,高升泰临终嘱咐其子高泰明还政段氏,于是高泰明拥立段正明的弟弟段正淳为大理皇帝,但其后大理国柄掌握在高氏手中,世称高国主。高升泰谥号富有圣德表正皇帝。 ⑥“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第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编辑本段中国历史朝代口诀 A、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B、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皇)朝至此完。 注:括号中的字为另一种口诀的念法。

中国朝代顺序完整表

历史时间轴 前2550 前9纪 前771前770 前473 前316前316 前256 楚 秦 魏 中国历史朝代纵览年表 …… 面积单位:万平方公里(万Km 2) 时期/朝代 史 前 远古猿人时期 史前文明时期 巴 前403 三家分晋 韩夏 商 周 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0年 前476年 三皇五帝时期 东周 都城:洛邑(河南洛阳) 春秋 齐 先秦 战国 中国大陆各主要政权 前256年 前306 楚灭越 夏 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阳翟(今河南禹州)、安邑(今山西夏县) [疆域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 前3000年 商 都城:亳(今河南商丘)、殷(今河南安阳) [疆域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 蜀赵晋 前11世纪 各诸侯国形成 燕吴 越 前1033年 西周 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疆域面积约250万平方公里]

前230前228前225前222前221 304 304 329 319 320 316年 [疆域面积约543万平方公里] 前赵 304年十六国开始 前223 秦灭楚 秦 都城:咸阳(今陕西咸阳)[疆域面积约347万平方公里] 新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280年 西晋灭吴 西晋 都城:洛阳 成汉 [35] 东汉 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 [ 90年疆域面积:约425万平方公里][140年疆域面积:约579万平方公里] 吴 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 [145万平方公里] 蜀 都城:成都 [107万平方公里]更始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265年 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 263年 魏灭蜀 魏 都城:洛阳 [291万平方公里] 220年 曹丕篡夺汉室政权,曹魏始建 三国 楚汉之争 221年 蜀汉建立 220年 秦 汉 西晋 战国 前256年西汉 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前154年疆域面积:约214万平方公里][公元2年疆域面积:约611万平方公里] 前221年 23年 25年 265年280年 前206年 公元9年 西楚 前202年 汉 229年 东吴建立

历史上中国版图最大的六个朝代

历史上中国版图最大的六个朝代 秦虽不能称盛世,但秦统一了中国的版图、文字、车轨、度量衡、驰道、邮驿,为后来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汉、唐盛世至今为中国人引为骄傲; 元一代,使中华民族形成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融合,也是中国历史上版图最大的一个朝代; 明初,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无论是在经济、军事等领域都堪称一流; 清时的康乾盛世,距离我们并不遥远,中华民族的版图和多民族国家的形态形成,由此基本确定。 秦时明月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结束了自春秋起500年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秦王朝只存活了15年,在中国历史上,秦朝虽然算不上盛世,但是,秦朝短暂的皇朝史却首次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将四分五裂的国土糅合在一起,使得中国的版图到达长江流域以南的地带。 仅此一项业绩,就足以流芳百世,足以让我们牢记万万年。当时秦帝国的版图疆域,东至海,西至陇西,南至岭南,北至河套、阴山、辽东,堪称当时世界上版图面积最大的帝国。 我们应该记住的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大陆,除西部、西南部和东北部的边疆地区尚未开发外,其版图基本沿用至今。 版图面积:约400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秦始皇时代的人口总数在2000~3000万之间。 军事:秦朝是当时世界上唯一拥有百万军队的国家,由弩、步、车、骑4个兵种组成,常规兵力为40万。 经济:制定新的土地和赋税制度、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大汉雄风

大汉盛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盛世,起于公元前206年,终于公元220年。大汉朝在其400多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个概念,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虽然西汉初年的疆域,比起秦朝减缩了南越、东越和河套地区。 但经过汉武帝的开疆拓土,到武帝末期疆土超过前朝秦朝一倍之多,版图达到极盛。其领土除了今天的西藏和东北部分区域外,几乎包括现在中国领土的绝大部分。 东北设置乐浪等朝鲜四郡,与三韩接壤于朝鲜半岛中部;北以阴山、长城与匈奴乌桓接壤;西北设置河西四郡,有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西南设西南夷七郡西抵四川盆地边缘,南有怒江哀牢山之东北云贵高原;南边设置南越九郡,有今两广、海南岛及越南北部中部地。 汉武帝末年与昭宣之际,东北及西南边版图稍有减缩,至元帝初元三年弃珠崖即今海南岛,这之后就再也没有变动。 版图面积:约600多万平方公里 人口:西汉初期的人口估计在1500~1800万之间,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时增加到约3600万。西汉末年(公元2年)达到约6000万的高峰。 军事:由于汉朝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和汉朝小王国的存在,汉朝前期军队数量约30万。 经济:汉朝的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65.5亿美元。 盛唐光芒

中国朝代年表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果,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 黄帝尧舜禹约170万-4000年前黄帝尧|舜/夏朝前2100-1600 启阳城 商朝前1600-1100 汤亳→殷 西周前1100-771 武王镐 东周前770-256 周平王洛邑 春秋前770-476 /洛邑 战国前475-221 // 秦朝前221-206 秦始皇咸阳 西汉前202-公元8年汉高祖长安 新朝8-23 王莽长安 东汉25-220 光武帝洛阳 三国 魏220-265 曹操洛阳 蜀221-263 刘备成都 吴229-280 孙权建业 西晋265-316 司马炎洛阳 东晋317-420 司马睿建康 十六国304-439 // 南北朝420-581 // 隋朝581-618 杨坚大兴 唐朝618-907 唐高祖长安 五代十国907-960 // 宋朝北宋960-1127 赵匡胤开封 南宋1127-1279 高宗临安 辽朝916-1125 耶律阿宝机上京 西夏1038-1227 李元昊兴庆 LOVE GUOXUE 金朝1115-1234 阿骨打中都 元朝1271-1368 忽必烈大都 明朝1368-1644 朱元璋南京→北京 清朝1644-1911 努尔哈赤北京 历史大事记

原始社会 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 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 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 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 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 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 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奴隶社会 夏(约公元前21世纪到约公元前16世纪) 约公元前21世纪禹传子启夏朝建立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到约公元前11世纪) 约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商朝建立 约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殷 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 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西周开始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元年我国历史开始有明确纪年 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结束 春秋(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国学×参考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 封建社会 战国(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 秦(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秦始皇确立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 公元前207年巨鹿之战 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 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楚汉之争 西汉(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 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 公元前138年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公元8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17 18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 东汉(25年到220年) 25年东汉建立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中国历史上所有主要的朝代

以下列出中国历史上所有主要的朝代 1. 夏朝前2100年- 前1600年 2. 商朝前1600年- 前1066年 3. 周朝前1066年- 前221年 1. 西周前1066年- 前771年 2. 东周前770年- 前256年 1. 春秋前770年- 前476年(三家分晋始为战国) 2. 战国前475年- 前221年 4. 秦朝前221年- 前206年 1. 西楚前206年- 前202年 5. 汉朝前206年- 220年 1. 西汉前206年- 23年 2. 新朝8年- 23年 3. 东汉25年- 220年 6. 三国220年- 280年 1. 曹魏220年- 265年 2. 西蜀221年- 263年 3. 孙吴222年- 280年 7. 晋朝265年- 420年 1. 西晋265年- 316年 2. 东晋317年- 420年 8. 十六国304年- 439年 1. 汉前赵304年- 330年 2. 成汉304年- 347年 3. 前凉314年- 376年 4. 后赵319年- 350年 5. 前燕337年- 370年 6. 前秦350年- 394年 7. 后秦384年- 416年 8. 后燕384年- 407年 9. 西秦385年- 431年 10. 后凉385年- 403年 11. 南凉397年- 414年 12. 南燕398年- 410年 13. 西凉407年- 421年 14. 夏407年- 431年

15. 北燕407年- 436年 16. 北凉401年- 439年 9. 南北朝420年- 581年 1. 南朝 1. 南朝宋420年- 479年 2. 南朝齐479年- 502年 3. 南朝梁502年- 557年 4. 南朝陈557年- 589年 2. 北朝 1. 北魏386年- 534年 2. 东魏534年- 550年 3. 北齐550年- 577年 4. 西魏535年- 557年 5. 北周557年- 581年 10. 隋朝581年- 618年 11. 唐朝618年- 907年 12. 五代十国907年- 979年 1. 五代907年- 960年 1. 后梁907年- 923年 2. 后唐923年- 936年 3. 后晋936年- 946年 4. 后汉947年- 950年 5. 后周951年- 960年 2. 十国(902年- 979年) 1. 吴越(904年-978年) 2. 闽国[[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3. 荆南(906年-963年) 4. 楚国(907年-951年,楚创立者马殷实际自897年开始地方割据) 5. 吴国(904年-937年) 6. 南唐(937年-975年) 7. 南汉(917年-971年) 8. 北汉(951年-979年) 9. 前蜀(907年-925年) 10. 后蜀(934年-965年) 13. 宋朝 1. 北宋960年- 1127年 2. 南宋1127年- 1279年

(完整版)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0月1日成立

中国历代朝代顺口溜: 盘古开天神话传,三皇五帝数千年。 炎帝黄帝华夏祖,尧舜禹王位让贤。 夏商西周奴隶制,东周列国变封建。 秦汉统一开疆域,三国纷争起战乱。 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疆域又扩展。 五代十国闹割据,宋辽夏金归大元。 明朝船队下西洋,清朝锁国被破关。 民国内战加外战,人民共和开新篇。 中国古代史:始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前,是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为: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这也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国近代史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是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夏……………………………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商………………………………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 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221 ——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东周……………………………公元前770——前256 ——春秋……………………………公元前770——前476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 秦…………………………………………公元前221——前206 汉………………………………………公元前202——公元220 ——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 ——东汉…………………………………公元25——220 三国……………………………………………公元220——280 ——魏……………………………………公元220——265 ——蜀……………………………………公元221——263 ——吴……………………………………公元222——280 晋………………………………………………公元265——420 ——西晋…………………………………公元265——316 ——东晋…………………………………公元317——420 十六国…………………………………………公元304——439 南北朝…………………………………………公元386——589 ——北朝…………………………………公元386——581 ——南朝…………………………………公元420——589 隋………………………………………………公元581——618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混乱的四个时期

盘点中国历史上最动荡混乱的四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东周后期至秦统一中原前,各国混战不休,出现了所谓的“战国七雄””。孔子说“春秋无义战”,大家尔虞我诈。礼崩乐坏,篡权弑君不胜枚举。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420年—589年)南北朝是中国一个分裂的朝代,分为南朝和北朝。南朝依次是刘宋、萧齐、萧梁、南陈;北朝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段历史可能大家很不熟悉,然而却是汉人政权很窝囊的时期,这段时期发生的五胡乱华差点使得汉人亡国灭种。汉民族丧权辱国,老百姓流离失所,儒家文明式微,统治阶级荒淫无耻,都是这个历史时期的重要特征。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907年—960年)五代十国包括五代与十国等众多割据政权,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段混乱时期,自唐朝灭亡开始,至宋朝建立为止。五代十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和黑暗的时期之一,战争和频繁的政权更迭导致了大量历史珍贵文献的遗失以及科技与文明的衰败。北洋军阀时期

北洋军阀时期(1912年—1928年)北洋政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和平的方式完整继承前朝疆域的政权,也是中国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可惜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崩离析,皖系、直系两大派系先后控制中央政府,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北洋政府又被迅速壮大的奉系控制。各个派系互相争斗,期间“直皖战争”、“南北战争”和“直奉战争”等打得不可开交,虽然国家在形式上是统一的,但也算是混乱动荡的时期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