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5公冶长篇课件
5《论语·公冶长》

孔子说:“臧文仲收藏了一只大蔡龟,龟房屋上装 饰着山形的斗栱,绘有藻草的短柱,怎么算得上聪明?” (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对礼则并不 在意。他不顾周礼的规定,竟然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 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 举了。所以,孔子指责他“不仁”、“不智”。)
孔子谈到子产时说:“他有君子的四种品 行:自我言行恭谨,对待上级敬重,养护百姓 有实惠,使用民众恰当。”
【5•17】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 敬之。”
①晏平仲:姓晏,名婴,字平仲,春秋时夷潍 (今山东高密)人,与孔子同时代的人,约大孔 子21岁,齐国大夫,历任齐灵公、庄公、景公三 朝。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和人交往,时间越 长别人对他越尊敬。”
①孔文子:卫国大夫仲孙圉(亦作“御”、“圄”), “文”是他的谥号。
②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子贡问道:“孔文子因为什么谥为‘文’呢?” 孔子说:“聪明好学,不耻于向下求教,因此谥为 ‘文’。”
【5•1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 使民也义。”
①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人, 郑简公、郑定公的宰相,执政二十二年,春秋 时杰出的政治家。
①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宰相。子文:姓鬬 (dòu),名豰(gòu)於(wū)菟(tú),字子文。
②三已之:三次免职。已:免职。 ③愠(yùn)色:怨恨的神情。 ④知:同“智”,仁、智、勇,乃儒学三达德, 勇不及智,智不及仁,未知,即智的标准未能达到, 怎么能算得上仁,本章末句同此。 ⑤崔子:崔杼,齐国的大夫,曾杀死齐庄公。弑 (shì):地位低的人杀死地位高的人叫弑。齐君: 齐庄公。 ⑥陈文子:名须无,齐国的大夫。有马十乘:有 四十匹马,古代四匹马驾一辆车。乘:四匹马。 ⑦弃而违之:丢掉了马,离开了齐国。违:背离。 ⑧之:到。
一起学《论语》5.25公冶长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一起学《论语》5.25公冶长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一起学《论语》5.25公冶长篇——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原文】颜渊、季路侍。
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白话】颜渊、子路侍奉孔子。
孔子说:“何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呢?”子路说:“我愿我的车马衣裘,和朋友共用,用坏了也不觉着遗憾。
”颜渊说:“我愿不自我夸耀,不把劳苦之事施加给别人。
”子路说:“希望能听到夫子的志向。
”孔子说:“老人使之安享晚年,朋友使之信任我,少年使之感怀我。
”【释词】季路:子路。
阎若璩(qú)云:“‘颜渊、季路侍’,季路长颜渊二十一岁,而先颜渊者,尚德也。
”侍:侍候,侍奉。
《注疏》:“卑在尊旁曰侍。
”盍:何不。
尔:汝,你。
衣轻裘:此处应为“衣裘”,“轻”字属于衍文。
裘,皮衣。
阮元《校勘记》云:“唐石经‘轻’字旁注。
案石经初刻本无‘轻’字,‘车马衣裘’见《管子·小匡》及《外传·齐语》,是子路本用成语,后人涉《雍也篇》‘衣轻裘’而误加‘轻’字。
”钱大昕云:“石经‘轻’字,宋人误加。
”《论语古训》载钱大昕的四条古书证据,《论语旁证》则从读音方面考证,“轻”属于衍文。
共:共用。
敝:坏。
无憾:不觉遗憾可惜。
《注疏》:“此重义轻财之志也。
”钱穆:“车马衣裘,常所服用,物虽微,易较彼我,子路心体廓然。
”(按:义也。
)无伐善:不自己夸耀自己的能。
伐,夸耀。
善,自己有能。
《左传》杜预注云:“自称其能曰伐。
”李充:“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庄。
”《注疏》:“(颜渊)言愿不自称伐己之善,不置施劳役之事于人也,此仁人之志也。
”无施劳:不把劳苦事施加给别人。
(按:仁也。
)施,施加给人。
劳,劳役之事。
孔安国:“不以劳事置施于人。
”程子:“颜子不自私己,故无伐善;知同于人,故无施劳。
论语·公冶长篇

子②释 于晏:
之子 。曰
第
人子①
”:
十
,敬晏 虽人平 久:仲
“ 晏 平
七 章
而交:
仲
敬友春
善
如久秋
与
新则齐
人
。敬大
交
意夫
,
衰晏
久
,婴
而
晏。
敬
藻斗于蔡②释 ,拱节地居:
何子 如曰
第
公 冶 长
水,,出蔡①
其:
十
草刻画善:臧 名山藻龟居文 。于于,,仲
知“ 也臧 ?文
八 章
篇
古节梲因藏:
”仲
者;:名义春
八 章
中
事宰诸室兵
不“也“仁由?
等
,:侯之及
知赤,求也也”
规
则宰有邑修
其也不也。,子
模
束为车:武
仁,知,”千曰
的
带家千卿备
也束其千
乘:
国
在宰辆大皆
。带仁室
之“
家 , 大 约
胸。,夫称
口
卿家赋
,
。
”立也之 于。邑 ”、
国不 ,知
10
万
连两道哪一译
释
“以对子
我件十敢个:
:
弗知曰谓
第
也。件望强孔
①
如十:子
德③子 ;斯。 取焉 ,取 获斯
若 人 !
鲁 无
哪了
取:
君
里!
。上
子
③敬释 瑚也:
““子 瑚女贡
第
公 冶
琏。①
琏器问
四
:②赐 宗汝,
也也曰 。。:
章
长
《论语.公冶长篇》

《论语》讨论会之——《公冶长》篇第五5.1 子谓公冶长⑴,“可妻⑵也。
虽在缧绁⑶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⑷妻之。
【译文】孔子说公冶长,“可以把女儿嫁给他。
他虽然曾被关在监狱之中,但不是他的罪过。
”便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
【注释】⑴公冶长——孔子学生,齐人。
⑵妻——动词,去声,qì。
朱熹《论语集注》妻,为之妻也。
⑶缧绁——缧同“纍”,léi;绁音泄,xiè。
缧绁,拴罪人的绳索,这里指代监狱。
朱熹:缧,黑索也。
绁,挛也。
古者狱中以黑索拘挛罪人⑷子——儿女,此处指的是女儿。
朱熹:长之为人无所考,而夫子称其可妻,其必有以取之矣。
又言其人虽尝陷于缧绁之中,而非其罪,则固无害于可妻也。
夫有罪无罪,在我而已,岂以自外至者为荣辱哉?【评析】正义曰:此章明弟子公冶长之贤也。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者,纳女於人曰妻。
孔子评论弟子公冶长德行纯备,可纳女与之为妻也。
在这一章里,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评价,但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不过从本篇所谈的中心内容看,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他有全面了解。
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公冶长至少应具备仁德。
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5.2 子谓南容⑴,“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2)。
【译文】孔子说南容,“国家政治清明,[总有官做,]不被废弃;国家政治黑暗,也不致被刑罚。
”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
【注释】⑴南容——孔子学生南宫适,字子容。
⑵兄之子——孔子之兄叫孟皮,见《史记孔子世家》索隐引家语。
这时孟皮可能已死,所以孔子替他女儿主婚。
朱熹:不废,言必见用也。
以其谨于言行,故能见用于治朝,免祸于乱世也。
事又见第十一篇。
或曰:“公冶长之贤不及南容,故圣人以其子妻长,而以兄子妻容,盖厚于兄而薄于己也。
”程子曰:“此以己之私心窥圣人也。
凡人避嫌者,皆内不足也,圣人自至公,何避嫌之有?况嫁女必量其才而求配,尤不当有所避也。
若孔子之事,则其年之长幼、时之先后皆不可知,惟以为避嫌则大不可。
《论语》第五篇??公冶长

《论语》第五篇公冶长公冶长篇第五【本篇引语】本篇共计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
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
此外,本篇著名的句子有“朽木不可雕也。
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等。
这些思想对后世产生过较大影响。
【原文】5·1 子谓公冶长(1),“可妻也。
虽在缧绁(2)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3)妻之。
”【注释】(1)公冶长:姓公冶名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
(2)缧绁:音léi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
(3)子:古时无论儿、女均称子。
【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呀。
”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评析】在这一章里,孔子对公冶长作了较高评价,但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不过从本篇所谈的中心内容看,作为公冶长的老师,孔子对他有全面了解。
孔子能把女儿嫁给他,那么公冶长至少应具备仁德。
这是孔子一再向他的学生提出的要求。
【原文】5·2 子谓南容(1),“邦有道(2),不废(3);邦无道,免于刑戮(4)。
”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1)南容:姓南宫名适(音kuò),字子容。
孔子的学生,通称他为南容。
(2)道: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说国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则。
(3)废:废置,不任用。
(4)刑戮:刑罚。
【译文】孔子评论南容说:“国家有道时,他有官做;国家无道时,他也可以免去刑戮。
”于是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评析】本章里,孔子对南容也作了比较高的评价,同样也没有讲明南容究竟有哪些突出的表现。
当然,他能够把自己的侄女嫁给南容,也表明南容有较好的仁德。
【原文】5·3 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人(2),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3)。
”【注释】(1)子贱:姓宓(音fú)名不齐,字子贱。
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49岁。
公冶长第五_论语集注(南宋)朱熹

公冶长第五_论语集注(南宋)朱熹公冶长第五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
凡二十七章。
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妻,去声,下同。
缧,力追反。
绁,息列反。
公冶长,孔子弟子。
妻,为之妻也。
缧,黑索也。
绁,挛也。
古者狱中以黑索拘挛罪人。
长之为人无所考,而夫子称其可妻,其必有以取之矣。
又言其人虽尝陷于缧绁之中,而非其罪,则固无害于可妻也。
夫有罪无罪,在我而已,岂以自外至者为荣辱哉?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宫。
名绦,又名适。
字子容,谥敬叔。
孟懿子之兄也。
不废,言必见用也。
以其谨于言行,故能见用于治朝,免祸于乱世也。
事又见第十一篇。
或曰:“公冶长之贤不及南容,故圣人以其子妻长,而以兄子妻容,盖厚于兄而薄于己也。
”程子曰:“此以己之私心窥圣人也。
凡人避嫌者,皆内不足也,圣人自至公,何避嫌之有?况嫁女必量其才而求配,尤不当有所避也。
若孔子之事,则其年之长幼、时之先后皆不可知,惟以为避嫌则大不可。
避嫌之事,贤者且不为,况圣人乎?”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焉,于虔反。
子贱,孔子弟子,姓宓,名不齐。
上斯斯此人,下斯斯此德。
子贱盖能尊贤取友以成其德者。
故夫子既叹其贤,而又言若鲁无君子,则此人何所取以成此德乎?因以见鲁之多贤也。
苏氏曰:“称人之善,必本其父兄师友,厚之至也。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
”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女,音汝。
瑚,音胡。
琏,力展反。
器者,有用之成材。
夏曰瑚,商曰琏,周曰簠簋,皆宗庙盛黍稷之器而饰以玉,器之贵重而华美者也。
子贡见孔子以君子许子贱,故以己为问,而孔子告之以此。
然则子贡虽未至于不器,其亦器之贵者欤?或曰:“雍也仁而不佞。
”雍,孔子弟子,姓冉,字仲弓。
佞,口才也。
仲弓为人重厚简默,而时人以佞为贤,故美其优于德,而病其短于才也。
05论语解经资料--公冶长篇

公冶長篇第五此篇皆论古今人物贤否得失,盖格物穷理之一端也。
凡二十七章。
胡氏以为疑多子贡之徒所记云。
(一)子謂公冶長:“可妻也。
雖在縲絏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集注】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以其子妻之。
妻,去声,下同。
缧,力追反。
绁,息列反。
公冶长,孔子弟子。
妻,为之妻也。
缧,黑索也。
绁,挛也(系也)。
古者狱中以黑索拘挛罪人。
长之为人无所考,而夫子称其可妻,其必有以取之矣。
又言其人虽尝陷于缧绁之中,而非其罪,则固无害于可妻也。
夫有罪无罪,在我而已,岂以自外至者为荣辱哉?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南容,孔子弟子,居南宫。
名绦,又名适。
字子容,谥敬叔。
孟懿子之兄也。
不废,言必见用也。
以其谨于言行,故能见用于治朝,免祸于乱世也。
事又见第十一篇。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
」以其兄之子妻之。
)或曰:“公冶长之贤不及南容,故圣人以其子妻长,而以兄子妻容,盖厚于兄而薄于己也。
”程子曰:“此以己之私心窥圣人也。
凡人避嫌者,皆内不足也,圣人自至公,何避嫌之有?况嫁女必量其才而求配,尤不当有所避也。
若孔子之事,则其年之长幼、时之先后皆不可知,惟以为避嫌则大不可。
避嫌之事,贤者且不为,况圣人乎?”【直解】公冶长是孔子弟子。
女嫁与人为妻,叫作妻。
缧,是黑索。
绁,是拘禁犯罪的人,以黑索拘系之于狱中,叫作缧绁。
子,是所生的女,古人男女皆谓之子。
门人记孔子曾说:“人伦莫重于婚姻,匹配莫先于择德。
吾门弟子,若公冶长者,可以女配之而为妻也。
他平日素有德行,虽曾为事拘系于狱中,乃是被人连累,而非其自致之罪,既非其罪,则固无害其为贤矣!”于是以所生之女而为之妻焉。
此可见圣人之于婚嫁,不论门族,而惟其人;不拘形迹,而惟其行。
非独谨于婚姻,亦可谓明于知人者矣!南容,是孔子弟子南宫縚,字子容。
废,是弃而不用。
第五篇公冶长学生用

【注释】 (1) 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诗书礼乐等。 (2) 性:人性。《阳货篇》第十七中
【译文】
谈到性。 (3) 天道:天命。《论语》书中孔子多处讲到天和命,但不见有孔子关于天道的言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
论。
这个人, 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 “起初我对于人, 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
5·6子使漆雕开 (1) 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 (2) 。
公元前 509 年,孔子的学生。 (6) 束带立于朝:指穿着礼服立于朝廷。 (7) 宾客:指一般
【注释】 (1) 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开,一说字子若,生于公元前 540 年,孔子的门 客人和来宾。
徒。 (2) 说:音 yuè,同“悦”。
在子贡看来,孔子所讲的礼乐诗书等具体知识是有形的,只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了,但
结合前后篇章有关内容可以看出, 宰予对孔子学说存有异端思想, 所以受到孔子斥责。 此 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神秘,不是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从事内心的体验,
外,孔子在这里还提出判断一个人的正确方法,即听其言而观其行。
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原文】
【评析】
5·2子谓南容 (1) ,“邦有道 (2) ,不废 (3) ;邦无道,免于刑戮 (4) 。”以其兄之子妻
孔子把子贡比作瑚琏, 肯定子贡有一定的才能, 因为瑚琏是古代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
(q ì) 之。
一种。 但如果与上二章联系起来分析, 可见孔子看不起子贡, 认为他还没有达到“君子之
【注释】 (1) 南容:姓南宫名适(音 kuò),字子容。孔子的学生,通称他为南容。 (2) 道: 器”那样的程度,仅有某一方面的才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13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 5.14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 5.15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 也。” • 5.16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已 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 义。” • 5.17 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
——《公冶长篇》(共28章)
• 5.1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 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 5.2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 ,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 5.3 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 者,斯焉取斯?” • 5.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 ,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 5.5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 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於人。不知其仁 ,焉用佞?”
• 5.9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 “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 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 5.10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 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 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 5.11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 5.12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 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 5.3 子谓子贱①:‚君子哉若人②!鲁无 君子者,斯焉取斯③?‛
• • 【注释】 ①子贱:姓宓(fú),名不齐,字子贱。孔 子的学生,小孔子30岁,春秋末鲁国人。 ②君 子哉若人:即“若人君子哉。”像这个人真是君 子呀!若:像。 ③斯焉取斯:他从哪里学到这些 好品质的。第一个“斯”指代子贱,第二个“斯” 指代他的品德。焉:那里。 • 【译文】பைடு நூலகம்• 孔子谈及子贱时说:“真是君子啊,象这个 人!如果鲁国没有君子的话,他怎么能取得这些 好品质呢?”
• 5.21 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 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 • 5.22 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 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 5.23 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 用希。” • 5.24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 乞诸其邻而与之。” • 5.25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 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 耻之,丘亦耻之。”
• 5.1子谓公冶长①:‚可妻也②。虽在缧绁 之中③,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④。
• • 【注释】 ①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孔子的学生,生 卒年不详。 ②妻(qì ):名词作动词用,嫁女儿, 在这里应为“许配”。 ③缧绁(léi xiè):捆 绑犯人的绳子,这里指代监狱。 ④以其子妻之: (孔子)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子:这里指女 儿。妻:以……为妻,意动用法。 • 【译文】 • 孔子在谈到公冶长时说:“可以把女儿嫁给 他。尽管他正在蹲监狱,但他是无罪的。”于是 就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
• 5.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①。‛子曰: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②,屡憎于人。不知 其仁,焉用佞?‛
• • 【注释】 ①雍:姓冉,名雍,字仲弓,小孔子29岁, 春秋鲁国人,孔子的学生。佞:巧言之才,能言善 辩。 ②御人以口给(jǐ):快嘴利舌顶撞别人。御: 防御,抵挡。这里是争辩顶嘴。口给:言词不穷, 滔滔不绝。给:足。 • 【译文】 • 有人说:“雍这个人,虽然有仁德,但没有口 才。”孔子说:“哪里用得上巧言之才呢?应付人 只凭巧言,只会屡屡让人厌恶。不知道他是否有仁 德,何须巧言呢?
• 5.18 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 如其知也?” • 5.19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 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 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 :“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 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乘,弃而违。至于 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 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 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 :“未知。焉得仁?” • 5.20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 再,斯可矣。”
• 5.2子谓南容①,‚邦有道,不废②;邦无 道,免于刑戮③。‛以其兄之子妻之④。
• • 【注释】 ①南容:姓南宫,名适(kuò),字子容,又 称南容。孔子的学生,生卒年不详。 ②废:废弃, 弃置不用。 ③免于刑戮:避免遭受刑罚。 ④以 其兄之子妻之:(孔子)把他哥哥的女儿嫁给他。 子,这里指侄女。妻,以……为妻。意动用法。 • 【译文】 • 孔子谈到南容,说他“在国家清明时不被废 弃,在国家无道时免于刑罚”,于是就把自己的 侄女嫁给了他。
• 5.4子贡问曰:‚赐也何如①?‛子曰: ‚女,器也②。‛曰:‚何器也?‛曰: ‚瑚琏也③。‛
• • 【注释】 ①赐也何如:子贡怎么样?赐:子贡的名, 姓端木。 ②女器也:你是器具。女:通“汝”, 你。器:器物,器具。 ③瑚琏(hú liǎn ):宗 庙里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上面镶嵌着玉,华 美而贵重。孔子以瑚琏比喻子贡。 • 【译文】 • 子贡问孔子说:“我怎么样呢?”孔子说: “你,像器具一样。”问:“什么样的器具?” 说:“庙堂中的瑚琏。”
•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 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 内自讼者也。” • 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 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 5.6 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斯之未能 信。”子说。 • 5.7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 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 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 5.8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 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 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 ?”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 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 ?”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 客言也,不知其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