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实用教案(第二课时)
欧姆定律》教案设计

欧姆定律》教案设计第二节欧姆定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掌握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
2.会用欧姆定律计算电流、电压、电阻。
过程与方法1.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加深对电流与电压、电阻的认识2.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掌握运用欧姆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欧姆定律的运用,养成科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意识。
2.通过欧姆生平的介绍,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变形式的意义。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或【实验准备】教师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学生用(每组):笔记本、演算本。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创设情境】播放小品《狭路相逢》的片段:过渡:这段视频中交警手里拿的是什么?喝没喝酒、喝多喝少用它一测就知道了,大家想不想知道怎么回事?学习今天的知识后你就会明白了。
板书课题:§17.2欧姆定律(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导入,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其思维很快拉到物理课堂上。
)观看视频。
回答:酒精浓度测试仪。
想知道。
二、合作探究,建构知识(一)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二)欧姆定律的应用例1:4、生活中的应用(一)合作探究、研讨引导语: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探究了电流与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请同学们回忆实验的结论,回答下面的问题:多媒体展示:下面是某小组同学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得到的数据。
则表一中控制不变的物理量是:;表二中控制不变的物理量是:。
将表一、二中的数据填充完整。
表一:表二:填充表一中数据的依据是:。
填充表二中数据的依据是:。
过渡:如果将上面的两条实验结论综合起来,又可以得到什么结论?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
欧姆定律及应用教案

欧姆定律及应用教案第一章:欧姆定律的发现1.1 介绍欧姆定律的背景和重要性1.2 回顾电压、电流和电阻的概念1.3 介绍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I = V/R1.4 通过实验观察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第二章:电阻的计算2.1 介绍电阻的单位:欧姆(Ω)2.2 学习电阻的计算公式:R = V/I2.3 练习计算给定电压和电流下的电阻值2.4 讨论电阻对电路的影响第三章:电压的测量3.1 介绍电压表的使用方法3.2 学习电压的测量公式:V = IR3.3 进行实验,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3.4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压的测量公式第四章:电流的测量4.1 介绍电流表的使用方法4.2 学习电流的测量公式:I = Q/t4.3 进行实验,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4.4 分析实验结果,验证电流的测量公式第五章:欧姆定律的应用5.1 介绍欧姆定律在实际电路中的应用5.2 学习欧姆定律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应用5.3 练习计算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值5.4 分析实际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实例第六章:串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6.1 回顾串联电路的特点6.2 学习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6.3 练习计算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值6.4 分析串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实例第七章: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7.1 回顾并联电路的特点7.2 学习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7.3 练习计算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值7.4 分析并联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实例第八章:欧姆定律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8.1 介绍复杂电路的特点8.2 学习复杂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8.3 练习计算复杂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值8.4 分析复杂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实例第九章:欧姆定律在实际设备中的应用9.1 介绍欧姆定律在实际设备中的应用实例9.2 学习实际设备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9.3 练习计算实际设备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值9.4 分析实际设备中的欧姆定律应用实例第十章: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10.1 介绍欧姆定律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实例10.2 学习不同领域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10.3 练习计算不同领域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值10.4 分析不同领域中的欧姆定律应用实例第十一章:欧姆定律与电功率11.1 介绍电功率的概念和重要性11.2 学习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 = IV11.3 练习计算给定电流和电压下的电功率值11.4 分析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第十二章:欧姆定律与电功12.1 介绍电功的概念和重要性12.2 学习电功的计算公式:W = IVt12.3 练习计算给定电流、电压和时间下的电功值12.4 分析电功与电流、电压、时间之间的关系第十三章:欧姆定律在照明电路中的应用13.1 介绍照明电路的特点和组成13.2 学习照明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13.3 练习计算照明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值13.4 分析照明电路中的欧姆定律应用实例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14.1 介绍电子设备的特点和组成14.2 学习电子设备中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计算方法14.3 练习计算电子设备中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值14.4 分析电子设备中的欧姆定律应用实例第十五章:欧姆定律的综合应用与挑战性问题15.1 介绍欧姆定律在复杂电路和实际应用中的综合应用15.2 学习解决挑战性问题的方法和技巧15.3 练习解决给定的欧姆定律相关挑战性问题15.4 分析解决挑战性问题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展开,分为十五个章节。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物理九年级17.2《欧姆定律》是学生在学习了电流、电压的基础知识后,进一步研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材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欧姆定律。
本节内容是电学部分的重要内容,也是初中物理的基本定律之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电流、电压的概念,并对电流、电压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从实验中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掌握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欧姆定律的内容,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数据分析,来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2.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归纳总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电源等。
2.教学课件:PPT、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欧姆定律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欧姆定律的定义,让学生理解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通过PPT、动画等教学课件,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欧姆定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然后分析数据,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通过PPT、动画等教学课件,回顾欧姆定律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物理教案)欧姆定律第二课时教案

欧姆定律第二课时教案八年级物理教案●第四节欧姆定律(第2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2.理解欧姆定律,记住欧姆定律的公式,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3.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二、能力目标1.通过根据实验探究得到欧姆定律,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2.通过利用欧姆定律的计算,学会解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欧姆定律的应用,使学生学会由旧知识向新问题的转化,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韧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教学重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欧姆定律●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讲练法●教具准备投影仪、自制投影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在上节课中的探究实验,各组的探究结论,可以再讲讲吗?[生]电压越大,电流越大;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生]电流和电阻的乘积等于电压,电压除以电阻等于电流。
[生]……二、进行新课1.欧姆定律[师]综合同学们的探究实验,我们得到了什么结论?[生]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师]这个结论就是电流跟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因此我们可以得出。
[板书]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这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的,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用公式表示I=式中:I--电流--安培(A)U--电压--伏特(V)R--电阻--欧姆(Ω)[师](要求同学阅读教材P20"!"明白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要求)欧姆定律公式中的单位有什么要求呢?[生]电阻的单位必须用"欧姆",电压的单位必须用"伏特",由公式得出的电流单位一定是"安培"。
欧姆定律的应用(第二课时)教案

第四节欧姆定律的应用(第2课时)江苏省江都市麾村中学周华林2006\10\24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巩固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吸取经验教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素质。
3、学会用等效的思想,根据物理规律进行正确推论的思维方法。
了解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教学重点、难点:1、伏安法测电阻,巩固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用法;2、等效的思想,并联电路电阻关系的推导。
教学资源:电压表1只、电流表1只、滑动变阻器1个、不同阻值的电阻3个(5Ω、10Ω、15Ω)、开关1个、电源1个、导线若干。
(共25组)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在修理电子仪器时,我们需要一个15Ω的电阻,但是不巧的是手头上没有这种规格的电阻,而只有一些5的和10的定值电阻,那么,可以把它们组合起来去代替15的电阻吗?也就是说,可以用几个阻值小的电阻组合起来代替一个阻值大的电阻吗?生:可以。
师:口说无凭,我们需要用-----生:实验验证。
师:那我们应该怎么去设计实验呢?生:。
(思考)二、新授师:请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的想法。
生:(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回答情况来确定是否要其他同学来补充。
师:能画出电路图吗?生:能。
师: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画,其余同学在下面画。
学生画图,教师巡回看。
让学生来指出黑板上的图是否正确。
师:在实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什么?生:(回答)师: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开始实验。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看。
(根据情况可提醒学生要注意及时记录数据)师:分析所测的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生:回答。
板书: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
=R1+R2数学表达式:R总师:这是我们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我们可不可以通过理论证明他是正确的呢?生:可以。
师:怎么证明呢?设串联的电阻为R1和R2,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1和U2,电流为I,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U=U1+U2I=I1+I2再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表达式IR总=IR1+IR2可得:R总=R1+R2师:这是2个电阻的串联规律,如果有3个电阻呢?生:回答师:4个、5个、N个教师推导数学表达式:R总=R1+R2+R3+…+R n师:为什么把电阻串联,它的电阻会变大呢?生:把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7.2欧姆定律 教案设计

人教版第十七章第2节欧姆定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欧姆定律及其表达式,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能用欧姆定律简单解析生活中的相关例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命题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常规方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介绍欧姆,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吃苦耐劳的品格教育。
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相互学习。
分析生活例子,把物理知识应用于生活。
【教学重点】
欧姆定律的理解及其计算
【教学难点】
利用欧姆定律解释生活中有关现象和电阻与电压电流无关。
【教学用具】
蛋黄派、吸管、酒精测试仪、测谎仪、多媒体教学系统。
【教学过程设计】。
17.3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二)

二、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电阻并联的规律:
1、实验: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在接在右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并跟接入一个电阻时灯泡的亮度对比
2、实验现象是:
3、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4、理解:两个相同的电阻并联,相当于、相同,增大,所以总电阻。如右图所示
5.为了得到10Ω的电阻,在30Ω、15Ω、8Ω、5Ω四个电阻中,可选____的电阻,____联起来使用。
6.一个2Ω电阻和一个3Ω电阻串联,已知2Ω电阻两端电压是1 V,则3Ω电阻两端电压是_____ V,通过3Ω电阻的电流是_______ A。
教与学反思
2.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示数为4V,R2=4Ω,电流表的
示数为____A,R1的阻值为____Ω。
3.电阻Rl=7Ω,R2=5Ω,串联后接在12V电源两端。此时电路总电阻为__Ω,通过R1的电流为________ A,R2的电压_________V。
4.把R1=15Ω和R2=5Ω的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是0.4A,R2两端的电压为____V,干路中的总电流为____A。
物理导学案设计
题目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二)
课时
1
学校
星火
一中
教者
王影
年级
九年
学科
物理
设计
来源
自我设计
教学
时间
2013-10-15
学
习
目
标
1.进一步熟练掌握欧姆定律,能熟练地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电压、电流和电阻的简单问题。
2.掌握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规律。
重
点
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课时2】

箭口初中 柳吉臻
2012年3月1日星期四
1
重点一
复习巩固
1、记住欧姆定律内容. 2、说出欧姆定律公式和两个变形公式. 3、 说出欧姆定律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
2
欧姆定律的公式: U R 变换公式: U=IR U I I R U (必须对应同一段电路)R(Ω)
R =
测量电阻的方法:从公式R=U/I我们可以发现,要想
求导体的电阻,只需要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量出该
导体的电压和电流,就可以求出该导体的阻值了。这种测 量电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 对公式R=U/I理解:只是一个计算式,表示导体的电 阻在数值上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导体的电流的比值,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公式:R串=R1+R2
【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0串联,总电阻R=nR0】
2.并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倒数之和。 公式:
1 1 1 R并 R1 R 2
R0 n
【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 并联,总电阻 R并
】
6
课堂练习
1、动手动脑学物理内容。
【小组交流4、5、6题,每小组完成一份作业。】 2、物理随堂练习.
7
不能单纯理解成正比或反比(没有物理意义!!)。
4
重点二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等效替代法
R1
R1 R2 R2
R串 1.电阻串联相当 于增大导体的长度。 2.串联总电阻比 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
R并
1.电阻并联相当 于增大导体的横截面 积。 2.并联总电阻比 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小。
5
1.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欧姆定律
§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第二课时)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教学目标:
1.知道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
2.知道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串联电阻的总电阻、并联电阻的总电阻与分电阻的关系。
难点:为什么串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的阻值都大?而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教学器材:小灯泡一只,干电池2节,10Ω电阻2个,开关1个,导线若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规律。
那么,电阻串联或并联时,总电阻是比原来大了还是小了?
请同学们想一想并与大家交流,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二、新授课
大家的想法是否正确,我们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
(一)我们先来探究电阻串联的问题
演示 1将一个定值电阻R与一个灯泡、电源开关连成电路,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
2.再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电路中。
重复前面实验。
观察灯泡的亮度。
实验现象:第二次灯泡的亮度小于第一次,说明第二次灯泡中通过的电流小,串联的两个电阻的总电阻比一个电阻大。
如果串联3个以至更多的电阻,重复实验,我们能够看到,电路中串联的电阻越多,灯泡越暗……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理论推导,我们知道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阻值等于各个分电阻的阻值的和。
即
R=R
1+R
2
+……+R
n
(二)探究电阻并联的问题
演示:将两个同样阻值的电阻并联起来,接入上述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灯泡的亮度,并跟接入一个电阻时灯泡的亮度相比较。
实验现象表明:在相同电压的情况下,接入并联的两个电阻后,灯泡比接儿一个电阻时更亮些。
实验现象说明,两个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比一个电阻小。
并联3个以至更多个电阻,重复实验,我们能看到,电路中并联的电阻越多,灯泡越亮……
由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通过大量的实验和理论推导,我们知道: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和。
即
1/R=1/R 1+1/R 2+……1/R n
(三)练习:将一个20Ω和一个30Ω的电阻串联起来使用,其总电阻是多少?
如果并联起来使用,其总电阻又是多少?
计算两个电阻并联的总电阻,可使用公式:1212
R R R R R =+ (四)让学生阅读课本P28最后一段文字,理解串联、并联电阻的总电阻与
各个分电阻的关系。
三、小结
今天我们用实验的方法知道了串联电阻、并联电阻的总电阻与各个分电阻的
关系。
即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分电阻的和;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
各个分电阻的倒数之和。
四、作业
课本P29练习4,5
六、板书设计
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二)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一、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阻值等于各个分电阻的阻值的和。
即
R=R 1+R 2+……+R n
二、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的倒数和。
即
1/R=1/R 1+1/R 2+……1/R n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一、理论推导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的规律
(一)电阻的串联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U1=IR1,U2=IR2在串联电路中:U =U1+ U2
所以:IR = IR1+ IR2
R = R1+R2
(二)电阻的并联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I1=U1/R1,I2=U2/R2,在并联电路中:I = I1+ I2
所以:U/R = U1/R1+ U2/R2
1/R = 1/R1+1/R2
二、串联电路的特点
⑴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I总= I1= I2。
⑵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U总= U1+ U2。
⑶串联电路中的电阻关系:R总= R1+ R2。
⑷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分配:U1:U2= R1:R2
三、并联电路的特点:
⑴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I总= I1+ I2。
⑵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U总= U1= U2。
⑶串联电路电阻关系:1/R = 1/R1+ 1/R2。
⑷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配:I1:I2=R2: R1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四、随堂练习
[例题1]把5Ω的电阻R跟15Ω的电阻R串联起来,接在6V的电源上,求这个电路中的电流。
(分析,解答:I=0.3A)
[例题2]有一只小灯泡,它正常发光时灯丝的电阻是8.3Ω,正常工作时电压2.5V。
如果我们只有电压为6V的电源,要使小灯泡正常工作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分析:串联分压,解答:R=11.7Ω)
[例题3]灯L1和灯L2并联接在30V的电源上,已知L1的电阻R1=20Ω,干路上的电流为2A,求灯L2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
(60Ω,0.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