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培训(完整版)(1)

合集下载

茶艺培训资料

茶艺培训资料

茶艺培训资料在这份茶艺培训资料中,我们将介绍茶艺的基本知识、茶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以及泡茶的具体步骤和技巧。

希望通过本资料,能够帮助您了解和掌握茶艺的基本要点。

一、茶的分类和特点茶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饮品,根据加工工艺的不同,可以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和黄茶等几大类。

每种茶都有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特点,下面我们逐一介绍:1. 绿茶:绿茶是经过杀青、揉捻、炒青等工艺制成的,以叶色碧绿、清香高爽为特点。

常见的有龙井茶、碧螺春等。

2. 红茶:红茶是发酵茶的一种,经过摊晾和发酵等工艺制成,以色泽红艳、滋味醇厚为特点。

常见的有祁门红茶、正山小种等。

3. 乌龙茶:乌龙茶是半发酵茶的一种,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以叶色墨绿、香气芬芳为特点。

常见的有铁观音、凤凰单丛等。

4. 白茶:白茶是轻微发酵茶的一种,以叶芽为原料,以叶毛银白、滋味清淡为特点。

常见的有白毫银针、寿眉等。

5. 黄茶:黄茶是微发酵茶的一种,以叶色金黄、香气独特为特点。

常见的有君山银针、黄山毛峰等。

二、茶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茶具是泡茶的必备工具,不同的茶具适合泡制不同种类的茶。

下面我们来介绍常用茶具的分类和使用方法:1. 茶壶:茶壶是泡制茶叶的主要工具,按材质分为紫砂壶、玻璃壶、瓷壶等。

使用时,先将壶洗净,加入适量的茶叶和热水,等待一段时间后倒出茶汤,再重新注入热水即可。

2. 茶杯:茶杯是品尝茶汤的容器,通常分为盖碗和盖杯两种类型。

使用时,将茶汤倒入茶杯中,欣赏其色泽和香气,然后小口品味,品尝茶汤的口感和味道。

3. 茶盘:茶盘是放置茶壶和茶杯的场所,用于接收茶水溢出的污渍。

使用时,将茶壶和茶杯放置在茶盘上,便于清理和集中管理。

4. 茶刀:茶刀是用来切割茶饼或压制的茶砖的工具,帮助茶叶散开和泡制。

使用时,将茶叶放在切割板上,用茶刀轻轻切割或切开。

三、泡茶的具体步骤和技巧泡茶是茶艺的核心内容,掌握正确的泡茶步骤和技巧,可以使茶汤的口感和香气更好。

下面是泡茶的具体步骤和技巧:1. 准备茶具和茶叶:选择适合泡制茶叶的茶具,并准备好干燥、新鲜的茶叶。

茶艺培训资料

茶艺培训资料

茶艺培训资料第一讲茶艺的基本概念及茶叶的茶叶的生产与制作茶叶,咖啡、可可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茶源于中国,至今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

茶艺的界说茶艺的定义: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原理,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学问。

狭义的定义: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茶艺的范围凡是有关茶叶的产、制、销、用等一系列的过程,都属于茶艺的范围:茶山之旅、参观制茶过程。

如何选购茶叶、如何泡好一壶茶。

茶艺的内容1、茶艺的分类, 从时间上看,茶艺可以分为古代茶艺和现代茶艺。

, 从形式上可分为表演茶艺和生活茶艺。

, 从地狱上看可分为民俗茶艺和民族茶艺。

, 从社会阶层上可分为宫廷茶艺、官府茶艺和寺庙茶艺等。

2、茶艺的具体内容茶艺的具体内容包含了技艺,礼法和道三个部分。

, 技艺是指茶艺的技巧和工。

, 礼法是指礼仪和规范。

, 道是指一种修行,一种生活的道路、方向,是人生的哲学。

3、茶艺人员仪容仪表的要求:得体的着装、整齐的发型、优美的手势、姣好的面部、优雅的举止关于茶艺礼仪陆羽《茶经》是世界上第一本有系统的茶学专著陆羽生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卒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陆羽又名疾,字季疵,又字鸿渐,陆羽人称茶圣、茶癫、茶仙等。

茶具的介绍泡茶用具(1)主泡器 :a 茶船(水方):用来盛放水的器皿b 壶承:用来摆放紫砂壶的器皿c 紫砂壶:用来沏泡乌龙茶的容器d 盖置:用来垫放壶盖的器皿e 壶垫:放在壶乘上,用来垫放紫砂壶。

f 茶海:用来盛放泡好的茶汤的容器g 闻香杯:用来闻茶汤的香气的容器h 品茗杯:用来品尝茶汤的味道的容器i 杯托:用来摆放闻香杯、品茗杯的器皿(2)备水器(随手泡):用来盛放泡茶用水的容器(3)辅助用具:a 茶则:用来盛茶叶的工具b 茶匙:协助茶则将茶叶拨至壶中的工具c 茶针:当壶嘴被茶叶堵住时,用来疏通的工具d 茶漏:放在壶口处防止茶叶茶叶外溢的工具e 茶夹:用来夹闻香杯和品茗杯的工具f 茶巾:用来擦拭茶具g:温度计:用来测量水的温度h :计时器:用来计算泡茶的时间i: 储茶器:平日用来储存茶叶的茶桶第二讲茶叶的生产与制作一影响茶叶品质的主要因素1、茶色与香气从茶树上摘下来的嫩叶称为茶青,也就是鲜叶茶青摘下里之后,首先要让他消失一些水分,称为萎调然后就是发酵,发酵是茶青和空气接触产生氧化的作用他与一般东西的发酵是不同的,其实就是叶子的渥红作用茶青发酵的过程,是影响茶叶品质的关键,发酵的结果是茶叶会从原来的碧绿色逐渐变红,发酵程度愈多颜色愈红发酵也影响茶叶的香气,因不同的发酵程度,而有不同的香气种类,不发酵的绿茶是菜香,是天然新鲜的香气,全发酵的红茶则是麦芽糖香,半发酵的乌龙茶,他的发酵可以分为轻发酵(如包种茶)中发酵(如洞顶茶,铁观音茶)和重发酵(如白毫乌龙茶)因此,乌龙茶的香气可以从花香,果香到熟果香都有,发酵程度的不同,对于茶叶的香气有着很大的影响。

茶艺培训课程

茶艺培训课程

茶艺培训资料编写:胡迎春第一章:六大茶类1. 绿茶绿茶是不经过发酵的茶,即将鲜叶经过摊晾后直接下到一二百度的热锅里炒制,以保持其绿色的特点。

鲜叶—杀青—揉捻(或做形)--干燥这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首位。

绿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等特点。

其制作工艺都经过杀青一揉捻一干燥的过程。

由于加工时干燥的方法不同,绿茶又可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蒸青绿茶和晒清绿茶。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

我国绿茶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每年出口数万吨,占世界茶叶市场绿茶贸易量的70%左右。

我国传统绿茶--眉茶和珠茶,向以香高、味醇、形美、耐冲泡,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2. 红茶红茶与绿茶恰恰相反,是一种全发酵茶(发酵程度大于80%)。

红茶的名字得自其汤色红。

鲜叶—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红茶与绿茶的区别,在于加工方法不同。

红茶加工时不经杀青,而且萎凋,使鲜叶失云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条或切成颗粒),然后发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变成红色的化合物。

这种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积累在叶片中,从而形成红汤、红叶。

红茶主要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三大类。

3. 黑茶黑茶原来主要销往边区,像云南的普洱茶就是其中一种。

普洱茶是在已经制好的绿茶上浇上水,再经过发酵制成的。

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和降血压的功效,在东南亚和日本很普及。

不过真要说减肥,效果最显著的还是乌龙茶。

原料粗老,加工时堆积发酵时间较长,使叶色呈暗褐色。

是藏、蒙、维吾尔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

有“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的“西路边茶”“南路边茶”、云南的“紧茶”、“扁茶”、“方茶”和“圆茶”等品种。

4. 乌龙茶乌龙茶也就是青茶,是一类介于红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

乌龙茶在六大类茶中工艺最复杂费时,泡法也最讲究,所以喝乌龙茶也被人称为喝工夫茶。

鲜叶—萎凋—做青(摇青)--杀青—揉捻(闽南包揉)--干燥属半发酵茶,即制作时适当发酵,使叶片稍有红变,是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的一种茶类。

茶艺基础培训(1)

茶艺基础培训(1)
③专业的茶师、茶学理论、文学艺术作品涌现: 苏东坡、范仲淹、蔡襄、宋徽宗等著名茶人。
茶艺基础培训(1)
④北方气候转寒,茶叶经济中心由长江中下游 南移至闽南、闽北、岭南一带。政府设立专门 的茶榷管理市场,茶商业活动更加繁荣。 ⑤宋代制瓷业、手工业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 茶文化进步提供必要条件。
茶艺基础培训(1)
茶艺基础培训(1)
第二专题 茶艺基本礼仪
A、仪容仪表要求: 1.得体的服装(淡雅,整洁,端庄) 2.整齐的发型(干净、整齐、端庄) 3.优美的手型(纤细、柔嫩、清洁、灵巧) 4.娇好的面容(健康、自然、清新、干净) B、茶艺礼仪的基本姿态: 1.站姿 2.坐姿 3.走姿
茶艺基础培训(1)
赏茶
茶艺基础培训(1)
v 根据植物学研究,茶树所属的被子植物门,系起源 于距今约一亿年以前的白垩纪地层中,而其中的山 茶目植物,约产生在六千万年以前。
茶艺基础培训(1)
❖起源:人类发现和利用茶树,最早是采自野生, 用做药用。若按照《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来推算, 在中国,茶的利用已有五六千年的历史了。
随着茶树从药用发展为饮用,野生茶树已不能 满足需要,人们或采茶子,或掘取野生茶苗进行栽 培和繁殖。根据东晋(317~420年)常璩所著的 《华阳国志·巴志》中写道:周武王于公元前1066 年联合当时四川、云南的部落共同讨纣之后,巴蜀 所产的茶已列为贡品,并记载有“园有芳蒻、香 茗”。由此推断,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已经人工栽培 茶树了,那么茶树栽培距今当有三千多年历史了。
茶艺基础培训(1)
3.茶道:
茶道最早出现在唐代,品茗的活动被称
为茶道。陆羽认为“和”与“清”是茶道中
最本质的,体现为“精行俭德”,涉及哲学、
美学、社会、伦理道德等。精行,发挥大自

茶艺入门培训资料(1)

茶艺入门培训资料(1)

*
10
茶艺入门培训资料(1)
白茶代表: 白毫银针
白茶
白牡丹
*
11
茶艺入门培训资料(1)
n 黄茶
n 黄茶是轻微发酵茶,加工工艺是
鲜叶经杀青、揉捻后堆积焖黄,再
炒,再堆积焖黄,然后烘焙干燥.
n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n 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 n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
茶艺入门培训资料(1)
冻顶乌龙
乌龙茶
*
22
茶艺入门培训资料(1)
n 黑茶
n 黑茶是后发酵、重发酵茶,原料 较粗老,制作过程是杀青、揉捻、 堆积发酵(渥堆)、干燥四道工序,由 于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叶色油黑,故 称为黑茶.
n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
n 滇桂黑茶(云南普洱茶、广西六堡茶...)
n 四川边茶(南路边茶、西路边茶)
白茶
白芽茶(银针等) 白叶茶(白牡丹、贡眉等)
基 本 黄茶 茶 类
黑茶
黄芽茶(君山银针、蒙顶黄芽等) 黄小茶(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等) 黄大茶(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等)
湖南黑茶(安化黑茶等) 湖北老青茶(薄圻、老青茶等 ) 四川边茶(南路边茶、西路边茶等) 滇桂黑茶(普洱茶、六堡茶等)
茶艺入门培训资料(1)
n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 n 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 n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 n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乌龙...)
*
19
茶艺入门培训资料(1)
乌龙茶代表品种 大红袍
*
20
茶艺入门培训资料(1)
铁观音

茶艺培训方案

茶艺培训方案

茶艺培训方案茶艺培训方案一、培训目标通过茶艺培训,使学员了解茶的基本知识、茶艺的基本技巧和茶道的精神内涵,提高学员的茶艺水平,培养学员的茶道修养和文化素质。

二、培训内容1. 茶文化知识学员将学习茶叶的分类、制作工艺、保存方法,了解茶叶的品质指标,掌握茶叶的发酵过程和茶叶与健康的关系等茶文化知识。

2. 茶具常识学员将学习茶具的种类、材质、使用方法和保养等茶具常识,了解不同茶具对茶叶的影响,并培养学员良好的茶具使用习惯。

3. 水的重要性学员将了解水对茶的影响以及如何选用合适的水泡茶,培养学员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

4. 泡茶技巧学员将学习正确的泡茶技巧,包括泡茶的温度、浸泡时间、茶叶用量和冲泡的顺序等,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员泡茶的技术水平。

5. 茶道礼仪学员将学习茶道礼仪的基本知识,包括端茶、斟茶、递茶、接茶、品茗和交流等,培养学员良好的茶道修养和礼仪意识。

三、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讲师的讲解,向学员传授茶文化知识、茶具常识和泡茶技巧等理论知识。

2. 示范演示讲师将进行茶道礼仪的示范演示,以便学员能够观摩并学习正确的茶道礼仪动作。

3. 实践操作学员将有机会亲自实践操作,包括泡茶、斟茶和品茗等,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员的茶艺技术。

4. 互动交流学员之间可进行互动交流,分享茶艺心得和体会,从而相互学习,提高茶艺水平。

四、培训周期茶艺培训的时间一般为一个月,每周安排两次培训课程,每次课程时间为两个小时。

五、培训评估通过考试或实际操作考核的方式,对学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合格者可颁发茶艺培训证书。

六、培训效果评估为了了解培训的效果,可在培训结束后进行满意度调查,听取学员的反馈意见,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和优化。

总结:茶艺培训方案旨在通过系统的培训,提高学员的茶艺水平和茶道修养,使学员更好地欣赏和享受茶的文化内涵。

通过茶艺培训,学员可以更加熟练地泡茶、品茶,并能够以礼仪的方式进行茶道表演,展现中国传统茶文化的魅力。

茶艺培训资料

茶艺培训资料

茶艺培训讲义第一部分茶道第二部分茶器选配第三部分茶艺技能第四部分乌龙茶养生与保健第五部分ZEALONG茶文化第六部分茶礼仪与规范第一部分茶道1.1茶道概述人们在品茶过程中除了获得对色、香、味、形等感官上的享受之外,还上升到体验心灵感受的境界,发展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这种追求往往包含一定的审美要求与哲学内涵。

特别是在茶艺的演示过程中,人们的这种精神追求常常会体现出某种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这就是所谓的茶道。

茶道属东方文化。

“茶道”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唐代。

如唐代茶僧皎然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写道:“······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又如唐代封演所写的《封式闻见录》中载有:“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之言。

1.2 茶道主要内容1.2.1茶道的基本含义文化中的“道”,本是指宇宙万物的本体及其运动的规律与准则。

“茶道”的基本含义则是指以一定的环境气氛为基调,以品茶、置茶、亨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

主要分为艺术、道德、哲学和宗教四个方面,即:(1)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2)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3)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4)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1.2.2 茶道的渊源茶道源自远古的茶图腾信仰。

远古的茶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宗教,所以在人们表现出虔诚的狂热状态和执着追求生命“正道”的同时,必然伴有某种深入持久而厚重的信仰、法度与礼仪,这也是茶道的最初渊源。

有着茶图腾的烙印及民族品格折射的茶道,是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迁,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目前,人们熟知的茶道渊源有三个主要时期:神农时期,西周时期,秦汉时期。

神农时期:“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虽是一种传说,但一直作为茶的源头载入史册。

传说,神农当年是在鄂西神农架尝百草的。

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茶艺师培训大纲

茶艺师培训大纲

茶艺师培训大纲1.1培训项目名称茶艺师。

1.2职业定义在茶艺馆里、茶室、宾馆等场所专职从事茶饮艺术服务的人员。

1.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形体知觉能力,较敏锐的嗅觉、色觉和味觉,有一定的美学鉴赏能力。

1.6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1.7.1培训期限短期培训时间10天,课时801.7.2培训教师各等级的培训教师应具备茶艺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教学经验。

培训初级、中级茶艺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1.7.3培训场地设备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及实际操作的品茗室。

教学培训场地应分别具有讲台、品茗台及必要的教学设备和品茗设备;有实际操作训练所需的茶叶、茶具、装饰物,采光及通风条件良好。

1.8培训取证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2基础知识2.2.1茶文化基本知识(1)中国用茶的源流。

(2)饮茶方法的演变。

(3)茶文化的精神。

(4)中外饮茶风俗。

2.2.2茶叶知识(1)茶树基本知识。

(2)茶叶种类。

(3)名茶及其产地。

(4)茶叶品质鉴别知识。

(5)茶叶保管方法。

2.2.3茶具知识(1)茶具的种类及产地。

(2)瓷器茶具。

(3)紫砂茶具。

(4)其他茶具。

2.2.4品茗用水知识(1)品茶与用水的关系。

(2)品茗用水的分类。

(3)品茗用水的选择方法。

2.2.5茶艺基本知识(1)品饮要义。

(2)冲泡技巧。

(3)茶点选配。

2.2.6科学饮茶(1)茶叶主要成分。

(2)科学饮茶常识。

2.2.7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1)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

(2)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

2.2.8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劳动法相关知识。

(2)食品卫生法相关知识。

(3)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胃、养胃 普洱茶的功效首先在于普洱茶茶性温和,暖胃不伤胃;饮用平和的普洱茶 对肠胃不产生刺激作用,粘稠、甘滑、醇厚的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形成的 膜附着胃的表层,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层,长期的饮用普洱茶后可以起到 护胃、养胃的作用。
抗氧化抗衰老 茶叶中儿茶素类化含物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云南大叶种茶所含儿茶素,总 量高于其他茶树品种,抗衰老作用优于其他茶类。
勐库戎氏 三代茶人
继往开来,第三代传承人 “戎玉廷”
戎玉廷
“做茶者要学会乐在其中,坚守二字必须当头,不随波逐流,传承好祖 辈留下的好东西,好好做茶。”
——戎氏制茶技艺第三代传人 勐库戎氏企业总经理 “戎氏本味制茶法”创立者
勐库戎氏
“中国第四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勐库戎氏
“中国驰名商标”
为每个人的口腔味觉偏好不同。 (2)茶的基本表现:形、色、香、味。
“形”即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是否紧结和清晰。
“色”有汤色和干茶色泽之分,汤色主要看是否深浅、明亮;干茶色泽主 要看是否油润;
“香”只有一种“茶香”,它的标准就是对嗅觉刺激是舒适的持久的。
“味”茶的基本味道:苦、涩、甘、甜。 要求:苦、涩对口腔的刺激要短和轻,甘、甜则要强和长。
双江地处北回归线,气候为南亚 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20.2℃左右,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 在1000毫米至1200毫米左右,光照充 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境内最高 海拔3233米,最低海拔670米,县城 海拔1050米,地貌高差悬殊,山地起 伏、谷地相间。
茶树生长的黄金十字中心
北回归线,北纬23°,世界农耕 文化发原地,公认的"生物优生地带", 横穿 临沧双江而过,是优品普洱茶成 长的生命线。东经100°附近,是普 洱茶无可比拟 的原料最优区。北回归 线23°和东经 100°刚好在双江勐库 交汇,形成了茶树 生长的黄金十宇中 心。生长在这一区域的茶树享受着澜 沧江中上游的天然滋养, 茶气刚烈霸 道,水浸出物含量高,其内含 物质丰 富,且内含物质间比例协调,口感顺 和,香高持久,是云南普洱茶的品质 最优区。
(二)普洱茶的概念 是云南特有的地理标志产品,以符合普洱茶产地环境条件的云南
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按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
茶叶。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熟茶)和普洱茶(生茶)两大类型。
普 洱 生 茶
以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日光干燥——蒸压成型等 工艺制成的紧压茶。
生茶外形:色泽墨绿、油润光泽、饼型周正 松紧适中、茶叶条索肥壮清晰、无任何杂质 口感特点:茶汤金黄透亮、油润,茶汤清香 和杯底留香浓郁而悠长;茶气足、滋味饱满, 略苦而微涩.好的生茶苦能回甘,涩能生津
2、保健价值
茶叶最早被使用就是药用,所以茶叶对人身体健康有很好的作用,公元 200年前的《尔雅》中就把茶列为二十种药物之一。《本草拾遗》更是 说 “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药之药。” 现代科学研究结果,普洱茶的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抗疲劳、抗氧化、 抗衰老、抗菌消炎、抗辐射,降血脂、降血压、增强机体免疫力、减肥 功效等作用。
勐库戎氏
“普洱茶唯一联合国粮农组织有机认证示
范基地”——拥有世界上最好普洱茶原料
核心竞争力——品质
一、天赋资源
勐库大叶种
勐库大叶种茶是国家级优良品种,是云南大 叶种茶的英豪,茶芽叶肥壮,内含物质极高, 滋味浓强丰富,水浸出物最高可达53%,堪 称世界第一,是浓强度最强的茶叶。
大叶种茶起源之地 (勐库大雪山)
发酵程度:不发酵茶 工 艺:杀青—揉捻—干燥
核心工序:杀青 品质特征:青汤绿叶 代表茶类: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 黄山毛峰、信阳毛尖等

发酵程度:轻发酵 工

序:萎凋—干燥
核心工序:萎凋
品质特征:白色茸毛多,汤色浅淡 或浅杏黄
代表茶类:白毫银针、白牡丹



发酵程度:轻发酵茶 序: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四)、中国茶叶品种分类
按照加工工艺和发酵程度可分为:
红茶(全发酵) 绿茶(不发酵)
白茶(轻发酵) 青茶(半发酵)
黄茶(轻发酵)
黑茶(后发酵)
普洱茶(后发酵)



发酵程度:全发酵茶
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核心工序:发酵 品质特征:红汤红叶
代表茶类:滇红、祁红、正山小种
绿

“三绿”—外形绿、汤色绿、叶底绿
茶是中国继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指南针、印刷术)之后对人类的
第五个重大贡献 ——科学史家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最受欢迎的老少皆宜的饮品
茶起始于中国,中国是世界茶树起源中心 茶在中国有上千年的辉煌历史
茶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
茶、咖啡、可可
开门七件事
从古至今茶既有“琴棋书画诗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现代社会饮料无数,喝茶还有必要吗?
新中国成立以来茶曾经因为是创外汇的好商品,所以我们很难喝
到好茶,后又因为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我们又把茶给忽略了,所以 今天我们很多朋友并没有喝茶的习惯。
但是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健康、身心健康的需要我们
适用人广
老少皆宜。
降血脂 法国巴黎圣安东尼医学院临床教学主任艾米尔·卡罗比医生用云南普洱沱 茶临床试验证明:“云南普洱茶对减少类脂化含物、胆固醇含量有良好效 果”。云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做过降血脂的试验,作用和安妥明一样。
防癌抗癌效果明显 在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的调查中证明饮茶可减少各种癌症的发生 率。
解酒 茶多酚能促进乙醇代谢,对肝脏有保护作用; 茶碱具有利尿作用,能促使酒精快速排出体外; 补充酒精水解所需的维生素C,兴奋被酒精麻醉的大脑中枢; 普洱茶进入人体肠胃后会形成一层黏膜附于胃表层,对胃产生 有益的保护层。
3、财富价值——被誉为“能喝的古董”
越陈越香
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品质口感越佳,品饮价值 会提升,同时价格也会提升,所以普洱茶有投资收藏价值。
核心工序:闷黄 品质特征:黄叶黄汤 代表茶类:君山银针、蒙顶黄芽、 霍山黄芽


发酵程度:半发酵茶 工 序:萎凋—做青—杀青—揉捻
—干燥
核心工序:做青 品质特征:绿叶红镶边
代表茶类:铁观音、大红袍、白鸡冠

发酵程度:后发酵茶 工

序: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核心工序:渥堆
品质特征:外形油黑或褐绿色,汤色橙 黄或棕红色,叶底黄褐。
酒茶”的优雅情儒,也有“柴米油 盐酱醋茶”的生活市井。晨起一杯
清茶,开始一天的生活,茶成为了
中国人不可缺少的生活元素。
回顾历史,中国多少知名人物无不爱茶如命: 茶圣——陆羽 诗人——李白 近代文学巨匠——郭沫若(如果没有茶、我不知道我活着还有什么 意义)
七碗茶诗
<唐·卢仝(tong)>
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
勐 库 戎 氏 篇
三代茶人 核心竞争力 戎氏荣誉
220年前,勐库大叶种茶做为国礼乾隆 三次赠与英国国王 100年前,戎氏先祖制订定“信誉戎氏”家训
“善念存心,恪诚戒贪;易物与人,诚信为本” 用做人的态度做茶,世代传承
勐库戎氏,一个三代传承的家族企业
茶人“戎正聪”
“工具没了,可以再造,房子没了,可以再建,和邻里乡亲的关 系永远不能变。”
正确品饮普洱茶
自己喜欢、适合自己的就是好茶。 我们不能把生活中的饮茶和茶艺混淆, 饮茶只是一种随性的生活方
式,并未有什么框框条条之类的说明与限制,无需具备什么知识能力等。
我们饮茶首先要学会随性,随意,再到个性。
好茶的标准是什么?
(1)自己喜欢,喝了身体舒服就是好茶;好喝只能是对个人而言,因
中 国 茶
茶 叶 基 础 篇
茶的概念 中国茶叶的历史 中国茶区分布 中国茶叶品种分类
(一)茶的概念 茶树,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茶就是用茶树 上的嫩叶或芽通过一定的工艺制作出来的可以泡水喝的物 品。
(二)中国茶叶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国家,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它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延续明清。 著名《诗经》里关于“茶”字的诗很多,《诗经》大约周初至春 秋中叶的作品。 关于茶的最早由来: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而神农的传说来自原始母系氏族社会,迄今四五千年历史。 茶的使用最先为药用,也有食用,才到饮用。药用的最早记载是 公元200年前的《尔雅》,尔雅中把茶列为二十种药物之一。 最早的茶叶专著是陆羽的《茶经》
陈年生茶:茶叶颜色转为褐色甚至深褐 色,颜色自然,汤色由金黄透亮转向金 红明亮,口感滋味饱满、茶气足、入口 柔绵顺滑、陈香显著
普 洱 熟 茶
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经渥堆发酵后加工形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杀青——揉捻——晒干——渥堆发酵——散茶或蒸压
熟茶外形:色泽褐红,饼型周正、松紧适中、茶条清晰。 口感特点:茶汤琥珀透亮,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 甘,入口稠滑、陈香,叶底红褐。
注意事项: 1、产品的品质必须过硬,品饮价值提升保障,因为时空不可倒流, 2、品牌要有溢价能力,投资的溢价保障 3、存放过程要存好。 4、理性对待,普洱茶陈化的反应速度较慢一般 5年或10年一个阶梯,所以投资
是属于中长期投资。
普洱茶存放:避光、防潮、防异味。
(四)正确认识普洱茶
普洱茶是一种健康、特点丰富的饮品
世界茶叶灵魂之湾
勐库是"世界茶叶灵魂之湾〃中 海抜最高的 茶产区,"高山出好茶", 勐库除了享有与 世界顶级茶产区媲美 的天赋条件之外,更拥 有独一无二的 高海拔地缘优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