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预防及护理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V1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V1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是指婴儿在进食后食物随即又从负责将食物从喉部运输到胃部的食管或负责将食物从胃部运输出去的胃肠道回流到口腔或喉咙中的现象。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通常被认为是正常的。
下面是一些应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方法:
1. 改变婴儿进食的方式
新生儿的进食方式可能与成人不同。
如果您发现婴儿在喝奶时容易发生胃食管反流,可以尝试将喂食姿势改变为让婴儿保持直立状态。
2. 保持婴儿头部高于腹部
新生儿大脑和食管之间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因此,横卧或下降头可能会引起更多的胃食管反流。
注意保持婴儿在进食后以及睡觉时头部高于腹部。
3. 尝试给婴儿使用特定类型的奶嘴
如果您认为新生儿的胃食管反流与乳头相关,可以尝试给婴儿使用特定类型的奶嘴。
4. 注意婴儿的衣着
紧身衣服和纱布可以防止婴儿不舒服和胃食管反流。
5. 定期采用婴儿饮食方法
在婴儿喂养方面,有一些饮食方法可能更适合以降低婴儿出现胃食管
反流的可能性。
例如,许多医生建议用小勺子喂奶。
这样可减缓进食
速度,从而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通常被认为是正
常的。
如果您认为婴儿的胃食管反流超出了正常范围,或者如果婴儿
吐出的物质呈现出绿色或黄色,或者有血丝,与医生联系是很重要的。
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措施

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措施概述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特征是胃酸和胃内容物逆流至食管,导致炎症和损伤。
护理措施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和预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护理措施1. 管理饮食正确的饮食管理可以帮助减少胃酸和胃内容物的逆流。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饮食措施:•少食多餐:分散饮食可以减少胃扩张和胃酸分泌,促进胃排空。
•避免过度饱食:过度饱食会增加胃内压力,导致胃酸逆流。
控制饮食分量可以减少胃压力。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辛辣食物、咖啡因、巧克力、薄荷和酒精等食物都可能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应尽量避免食用。
•避免食用高脂食物:高脂食物需要更长时间来被胃消化,增加胃酸逆流的风险。
•饮食结构健康:摄入足够的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保持消化系统的正常运作,促进排便和预防便秘等问题。
2. 调整生活习惯生活习惯对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管理也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调整生活习惯的措施:•避免平躺或俯卧姿势:保持头部略高的姿势可以减少胃酸和胃内容物逆流的机会。
夜间睡眠时可以使用高枕头或床头垫。
•避免压力:压力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增加胃食管反流的风险。
积极应对压力,寻找减压方式。
•戒烟: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松弛食道括约肌,增加胃酸逆流的可能性。
•控制体重:过重或肥胖会增加腹压,导致胃酸逆流。
通过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来控制体重是必要的。
3. 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药物治疗是护理的重要部分。
以下是常用的药物治疗方式:•H2受体拮抗剂:通过抑制胃酸的产生,减少胃酸逆流的风险。
•质子泵抑制剂:可以抑制胃酸的分泌,缓解胃食管反流症状。
•抗反流药物:如铝碳酸镁悬浊液,可以保护食管黏膜,减少胃酸对食管的刺激。
•抗胃酸药物:如胃蛋白酶抑制剂,可以减少胃液中胃酸的生成,减轻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4. 增加咀嚼和咽喉功能增加咀嚼和咽喉功能可以帮助食物更好地通过食管,减少胃内容物的逆流。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护理业务学习PPT

及时就医和合理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率。
如何进行护理?如何进行护源自?饮食调整为婴幼儿提供小而频繁的喂养,减少每次喂养量 。
避免在喂养后立即平卧,也可尝试调整食物成分 。
如何进行护理?
体位管理
喂养后应保持婴儿直立30分钟,帮助减少反流。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护理业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婴幼儿胃食管反流? 2. 为什么需要关注胃食管反流? 3. 如何进行护理? 4.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5. 如何预防胃食管反流?
什么是婴幼儿胃食管反流?
什么是婴幼儿胃食管反流?
定义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导 致不适或其他症状。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影响生活
若反流影响到婴幼儿的日常生活和睡眠,需 考虑专业治疗。
医生可能会推荐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案来缓解 症状。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定期复查
对于长期反流的婴幼儿,定期复查是必要的 。
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婴 幼儿健康。
如何预防胃食管反流?
如何预防胃食管反流? 合理喂养
使用适合的婴儿摇椅或调整床头高度,也能起到 辅助作用。
如何进行护理?
观察与记录
定期观察婴幼儿的症状变化,记录饮食和反流情 况。
与医生沟通时提供具体数据,有助于制定更好的 护理方案。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何时寻求医疗帮助?
症状加重
如婴幼儿出现严重呕吐、持续哭闹或体重下 降,需要及时就医。
这些可能是反流引发并发症的信号,应引起 重视。
遵循婴幼儿的生理需求,避免过度喂养。
关注婴儿的饥饿和饱腹信号。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

观察胃排空情况,判断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 。
诊断标准
主要症状
新生儿出现呕吐、反酸、嗳气、恶心、 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体征
新生儿体重增长缓慢,严重时出现营养 不良、贫血、消瘦、消化不良、食欲减 退等症状。
次要症状
出现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喘、喉痉挛 等,以及贫血、消瘦、消化不良、食欲 减退等症状。
检查结果
时可能危及生命。
窒息综合症
03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时,可能会引起窒息综合症,导致呼吸急促
、发绀等症状。
04
检查与诊断
检查方法
食管钡剂造影
食管内pH监测
显示食管黏膜受反流物刺激的情况,观察食 管黏膜形态和运动变化。
监测食管内酸碱度变化,判断是否有胃食管 反流。
食管压力测定
腹部超声检查
测定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了解抗反流屏障 是否健全。
相关检查结果显示食管黏膜受反流物刺 激,胃排空延迟等情况。
鉴别诊断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新生儿出生后2~3周出现无胆汁的喷射性呕吐,腹部可触及胃蠕动波,X线钡餐检查可确 诊。
肠旋转不良
新生儿出生后即出现间歇性呕吐,X线钡剂灌肠检查可确诊。
先天性巨结肠
新生儿出生后胎粪排出延迟,出现腹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肛门指诊可确诊。
体征
1 2
食管炎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可能会导致食管炎,使食管 黏膜出现炎症反应。
胃食管狭窄
长期胃食管反流可能会引起胃食管狭窄,导致 进食障碍。
3
呼吸道症状
胃食管反流还可能引起呼吸道症状,如咳嗽、 喘息等。
并发症
营养不良
01
长期胃食管反流会影响新生儿的食欲和营养吸收,导致营养不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常规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常规一、定义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1ref1ux,GER)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等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分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生理情况下,由于小婴儿食管下端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或神经肌肉协调能力差,可出现反流,往往出现于日间餐时或餐后,又称“溢乳”。
病理性反流即胃食管反流病,是由于小婴儿食管下端括约肌的功能障碍或与其功能有关的组织结构异常,以致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低下而出现的反流,常发生于睡眠、仰卧位及空腹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并发症。
二、评估/观察要点1健康史评估患儿呕吐时间、次数、量以及内容物。
2.身体状况评估生命体征,营养状况,生长发育是否落后于同龄儿童;了解是否有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道感染、难治性哮喘;是否有窒息、呼吸暂停等。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家长对疾病的心理反应及认知程度、喂养及护理知识。
三、护理措施1保持适宜体位,预防窒息将床头抬高30。
,新生儿和小婴儿的最佳体位为前倾俯卧位,但为防止猝死综合征的发生,睡眠时宜采取仰卧位及左侧卧位;年长儿在清醒状态下以直立位或坐位为最佳,睡眠时采取左侧卧位将床头抢高20〜30cm,以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频率及反流物误吸。
2.合理喂养,促进生长发育以稠厚饮食为主,少量多餐,婴儿增加喂奶次数,缩短喂奶时间。
年长儿以高蛋白,低脂肪饮食为主,睡前2小时不予进食,保持胃处于非充盈状态,避免食用降低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和增加胃酸分泌的食物,如碳酸饮料、巧克力、辛辣食物。
3.病情观察(1)呕吐新生儿和婴幼儿以呕吐为主要表现。
多数发生在进食后,有时在夜间或空腹时,也有表现为溢奶、吐泡沫。
年长儿以反胃、反酸、暧气等症状多见。
(2)营养不良因呕吐及食管炎导致喂养困难而摄食不足引起。
表现为体重不增和生长发育迟缓、贫血等。
4.合理用药,缓解疼痛遵医嘱给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不能吞服时应将药片研碎,多潘立酮应饭前半小时或睡前口服;服用西沙必利时,不能同时饮用橘子汁,同时观察心率和心律的变化,如心率加快或心律不齐时立即通知医师。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PPT课件.ppt

5、健康教育
? 重视对家长的宣教。 ? 护士应将本病引起的严重后果和体位治疗的原
理深入浅出的讲述给家长,告知家长体位与饮 食治疗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多说家长习惯将患 儿头部靠于右臂肘部抱着,这与患儿所需体位 相反,在指导体位喂养时需强调说明。有出院 带药时,详细说明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尤其 是用药剂量。强调连续用药及门诊复查。
新生儿胃新食管反流护理
? 一般护理
? 专科护理
一般护理
1.喂奶前后保持患儿安静,防止哭而引起腹压增加而诱发呕 吐,各项护理操作在喂奶前30min执行。
2.给以合适的体位治疗,轻症患儿喂奶时及喂完后1h保持直 立位,也可取50°角的仰卧位;重症患儿4h给予体位治疗, 即把木板床抬高30°,患儿头偏向一侧,取俯卧位并用背 带固定。体位治疗应安排专人看护。
3 胃食管返流患儿取 ____卧位,呕吐时可暂时给 ___, 脸朝下轻轻拍背,利于呕吐物流出,吐后 ___,防 止吸入性肺炎。
4___是新生儿胃食管返流的常食期间护理上应密切 观察患儿的一般反应,包含________。 同时进行血糖监测,以防止低血糖的发 生。
专科护理
3.胃食不当所致呕吐 护理要耐心,吸吮猛的婴儿在喂奶时 要吸吸停停,奶汁要适宜,姿势要正确,婴儿应取斜坡 式卧位,喂奶后应将患儿竖起轻轻拍背,让胃内空气逸 出,在吃奶后少翻动头、颈背,并将头抬高片刻。
4.洗胃及灌肠 用1%碳酸氢钠液或生理盐水洗胃,清除肠 胃内的剩余物,对胎粪性梗阻引起的呕吐,用温生理盐 水或1%肥皂水30-50ml加温后灌肠,使胎粪排出,呕吐 停止。
综述
? 早产儿胃食管返流受多种因素影响,早 期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止胃食管返流的 发生,避免各种并发症对患儿造成不利 影响,使患儿恢复良好,从而提高早产 儿成活率及成活的质量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护理PPT课件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第三部分 胃食管反流的护 理治疗
药物治疗:使用抗酸药物或促 进胃液排出的药物
第四部分 胃 食喂养:控制食量、加强运动、避免 过度哺乳
饮食规律:定时喂养、避免食用刺激性 食品
第四部分 胃食管反流预防
生活调整:保持平静、避免哭 闹和激动
第五部分 注 意事项
婴幼儿胃食管 反流护理PPT课
件
目录 第一部分 什么是胃食管反流 第二部分 胃食管反流的症状 第三部分 胃食管反流的护理治 疗 第四部分 胃食管反流预防 第五部分 注意事项 第六部分 结束语
第一部分 什 么是胃食管反
流
第一部分 什么是胃食管反 流
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回流 入食管,造成食管黏膜的炎症
婴幼儿因为消化系统未发育完 全,易发生胃食管反流
第二部分 胃 食管反流的症
状
第二部分 胃食管反流的症 状
呕吐、打嗝、咳嗽 饮食不适、体重下降
第二部分 胃食管反流的症 状
烦躁不安、睡眠不好
第三部分 胃 食管反流的护
理治疗
第三部分 胃食管反流的护 理治疗
饮食调整:添加米汤、鸡汤等清淡易消 化食品 身体姿势:保持竖直,避免仰卧姿势
第五部分 注意事项
避免长时间使用奶嘴和奶瓶,避免过度 哺乳 每次喂养后将婴儿竖起身体10-15分钟
第五部分 注意事项
对于严重胃食管反流的情况, 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第六部分 结 束语
第六部分 结束语
婴幼儿胃食管反流需要及时发现并采取 正确的护理措施
家长们需要了解如何预防和护理胃食管 反流,保证宝宝健康成长
胃食管反流处理措施

胃食管反流处理措施
(1)改良拔胃管方法:采用分阶段拔胃管法
即首先将胃管从胃内拔出15cm左右,估计胃管头端能脱离胃腔。
再向胃管中注入10ml空气。
使胃管中残留的胃液全部进人胃内,然后再按传统法拔出胃管。
这样避免了胃液残留,患者未再出现相关症状。
因此建议临床上停用胃管时,可采用这种注入空气排空胃液拔管法。
(2)体位护理:应协助患者取正确的体位
餐后宜取上身直立半卧位确保躯干和下肢之间的角度超过90度,平卧时抬高床头约30cm。
(3)饮食护理:倡导患者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提醒其少食多餐以减少胃膨胀与食物残留,要求患者低脂饮食,禁食油腻肥厚的食物,让患者睡前4h不进食。
禁止卧位进食,进食后应慢走或端坐半小时以排空胃部,肥胖者应减肥,衣服裤带不可太紧,以防腹压升高造成反流
(4)口腔护理
反流物进入口腔后易滋生细菌,进而诱发感染,进一步会出现口腔溃疡。
因此应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提醒患者早晚刷牙餐后漱口,无法自理者应给予合适的口腔护理液。
(5)指导患者合理用药
避免使用地西泮、麻醉药等促进反流或会导致黏膜损伤的药物。
(6)要求患者戒烟
以提升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预防病情加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预防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5-14T14:08:48.5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张冬梅
[导读] 胃食管反流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临床表现。
张冬梅
(山西省古交市妇幼保健院 030200)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措施对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新生儿病区收治的患有胃食管反流的新生儿,采用洗胃、安置、抚触、体位和饮食调整以及药物治疗相结合等综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次数明显减少。
运用这种综合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控制新生儿的胃食管反流,从而降低胃食管反流引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利于患儿体重的增长。
【关键词】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315-02 胃食管反流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临床表现。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主要原因是食管下端括约肌的短暂松弛,其他与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病有关的因素还有胃排空延迟和腹内压增高,此种病症易发生于新生儿,尤其以早产儿较多见,发病率可达80%-85%,该病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窒息、心肌损害、猝死等。
而早期诊断、适当治疗及有效护理可显著降低患儿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一、体位护理
1.俯卧倾斜位:于喂奶后30分钟或睡眠时将患儿卧于30度的倾斜床上,取俯卧位,双臂屈曲放于头部两侧,此体位为最佳抗反流体位,但不利于病情观察和护理操作,需专人看护。
本组病例只对两例重症引起呼吸暂停患儿取俯卧位。
2.头高脚底位:采取抬高床头30-50度右侧卧位或仰卧头侧位,在患儿体侧或床头放置包被固定体位,并使患儿舒适,早产儿需要置暖箱保暖,将床头侧摇起呈20-30的斜坡卧位。
3.直立位:除早产儿需要置暖箱保暖外,其余患儿均在喂奶后保持这种体位1小时,夜间适当缩短为15-30min。
二、预防及护理
1.重视对家长的宣教进行患儿体位护理指导时,语言要通俗易懂,特别是俯卧位,一般家长都不能接受,怕孩子受压,一会就将孩子转为平卧位或抱起,导致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继发吸入性肺炎。
所以,我们护士要加强该病宣教。
2.合理的喂养方式可以增长患儿的体质量,加快患儿的生长。
所有患儿均根据病情采取个体儿喂养方案,以少食多餐为宜,进奶后将患儿竖抱,拍背排出胃内咽入的气体,可降低胃内压以减少反流,无论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者,均需抱起喂奶,且奶瓶喂养者奶孔不易过大,防止喂奶过快、过饱而诱发呛奶或反流呕吐。
如果并发窒息、呼吸暂停的患儿,早期给予短时间禁食。
不能经口给予喂乳者,应给予插管鼻饲,每次鼻饲前均需要检查饲管位置是否在胃内,检查残余奶量,正常为(0-2)ml/kg,或不超过摄入量的1/4.超过正常时应给予减量或停喂一次,若有咖啡样液,应立即停喂,并报告医生;管饲时,注入奶液速度要缓慢,每次鼻饲时间不得少于15-20分钟,避免引起胃或十二指肠压力急剧升高而导致反流呕吐。
管饲完毕,护士在床边观察10min,喂奶后在1h内加强巡视,发现呕吐及时处理。
管饲时应给予安抚奶嘴进行非营养性吸吮,训练其吸吮及吞咽功能,促进胃肠蠕动和胃肠道的发育成熟,尽早改经口喂养,还可减轻或避免呕吐,使胃肠道更快成熟,促使胃肠激素的分泌。
在喂养过程中和进奶后1h内应密切注意观察面色、呼吸及有无呕吐情况。
3.生命体征的监测对患儿进行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管饲患儿在监护过程中加强心电监护,如发现患儿食管反流后有吸入,立即用负压吸引器吸出反流物,用消毒湿纸巾擦净,发现呼吸暂停时拍打足底、托背,诱发自主呼吸,必要时可使用呼吸兴奋剂氨茶碱至呼吸回复正常。
注意观察呕吐物的色、量、质,若含有咖啡色样液体,警惕有无应激性溃疡发生,出现黄绿色或草绿色呕吐物时,可能存在碱性反流,注意预防更为严重的组织损伤。
4.禁食、胃肠减压:采用禁食法治疗新生儿呕吐,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是减少呕吐的关键。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具体禁食时间应根据病因及患儿腹胀、呕吐情况决定。
在患儿禁食期间的护理方面要注意应密切观察患儿的哭声动作,觅食反射程度等。
监测血糖情况,避免低血糖发生。
5.呕吐及呼吸道的护理新生儿脏器及皮肤娇嫩,发生呕吐时,立即将头偏向一侧,轻拍背部,使呕吐物顺利流出,并及时清除。
必要时,用棉签粘出或用消毒纱布把口、咽内的残存奶汁以及呕吐物轻轻揩净,还可以用导管接注射器抽吸,期间的操作要轻柔,切忌损伤黏膜。
如果因为呕吐而致窒息,立即给予吸引器吸引,吸引应该轻快,不可过深,以免刺激迷走神经兴奋再次引起呕吐,实施给氧气吸入,紧急情况时可进行人工呼吸。
呕吐后应注意口腔卫生,及时更换污染的衣服,清洁污染皮肤等,注意呕吐物有无进入外耳道。
6.用药护理及病情观察按医嘱给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指导患儿家属掌握好服药时间及剂量,治疗反流的胃动力药、抑酸及粘膜保护剂均需饭前或睡前服用,若使用小剂量红霉素应采取微量泵输注,速度应缓慢,以防红霉素致胃肠道平滑肌收缩,反而引起恶心、呕吐的可能。
7.保持大便的通畅大便通畅能及时清除肠腔粪便,使胎便早排出,促进胃排空,排空胎便后的患儿吸吮反射明显增强,胃内残余物减少。
另外,患儿排便用力,增加腹压可造成呼吸骤停,如果排便不正常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开塞露。
另外,腹部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促使大便在排出,减少呕吐和反流的发生。
也能有效防止呼吸骤停的发生。
讨论
新生儿胃呈水平,胃底肌与贲门肌发育差,幽门肌发育好,在仰卧位时,幽门可高于口腔平面,胃韧带比较松弛,易发生胃扭转,造成胃内压增高,导致食管反流。
新生儿由于吞咽功能不协调,呕吐的乳汁可能被误吸入呼吸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婴儿俯卧位能促进胃的排空,降低反流的频率,减少反流物的吸入,采取头高脚低斜坡侧卧位,可以有效的防治胃食管反流,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姚文颖,31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7):75-75.
[2] 程晓英,谢素云,林夏琴等,60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护理干预[J]中华护理杂志,2005,6(40)4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