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内部通信系统简介
机场集群通信系统

机场数字集群通信系统技术建议书广州维德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3月目录1.建设背景42.用户需求与技术实现综合分析43.建设原则53.1实现开放性和兼容性53.2实现先进性与稳定性53.3实现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53.4实现可扩展性与可发展性63.5实现安全性64.设计依据64.1技术规范64.2网络安全法规64.3施工安全法规64.4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对组网的要求75.组网方案75.1建设目标75.2建设规划75.2.1汇接交换中心75.2.2集群基站75.2.3网络拓扑图85.3组网特点85.3.1采用智能频率库技术,提高频率利用率85.3.2采用硬交换技术,提高系统稳定性85.3.3无中心组网结构,故障弱化功能95.3.4集群同播技术95.3.5采用PDT数字集群模式,便捷实用95.3.6可采用有线、无线双备份技术,确保应急可靠95.4建设展望96.无中心集群分布系统介绍106.1系统联网原理介绍106.2全网指挥调度显示管理平台116.2.1全网动态显示系统116.2.2全网管理监控系统127.系统设备平台介绍127.1集群信道机127.2天馈收发合路设备137.3多功能基站控制器:137.4无中心数字汇接交换机设备:147.5管理终端界面167.6多媒体调度界面167.7录音软件界面168.产品工作环境条件178.1天线架设环境178.2占地面积178.3地线178.4机房温度178.5电源负荷179.售后服务189.1售后服务观念189.2售后设备维护承诺189.3系统免费维护期189.4保修期满维护189.5紧急保障服务189.6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1910.设备配置清单及预算1910.1配置清单1910.2项目预算201.建设背景众所周知,机场需要时刻关注安全,因此对于通信的畅通也更为关注,特别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航空运输周转量不断地加大,如何应对机场航班和吞吐量的增加已成为机场成功管理的关键,因此机场需要更高效、安全的调度通信系统。
飞机通信系统简介(2021年整理)

飞机通信系统简介(2021年整理)飞机通信系统是一种专为飞机设计的通信设备,旨在提供在空中飞行时所需的各种通信服务。
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飞机通信系统可以包括大气声通话系统、无线电台通话系统、数据链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等多种通信技术。
大气声通话系统大气声通话系统是指使用有线或无线方式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语音通信。
这种通信方式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在机内进行的通话,另一类是与地面频率进行通话。
在机内进行的通话主要是飞行员之间的通讯,而与地面频率通话包括与航空管制机构、地面机场、天气预报机构以及其他航空公司等之间的通讯。
大气声通话系统所采用的技术包括馈线、天线、收发机、电话机等。
无线电台通话系统无线电台通话系统指通过无线电设备进行的通信方式。
与大气声通话系统不同的是,无线电台通话系统并不受大气条件的限制,可以在大气复杂的情况下保证通信质量。
此外,无线电台通话系统还可加密技术以确保通信安全。
数据链通信系统数据链通信系统是指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进行的通信方式。
与传统的无线电台通话方式不同,数据链通信系统采用数字化的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和接收。
数据链通信系统通常包括多种子系统,如CPDLC、ADS-C、ATN、ACARS等。
其中,CPDLC主要用于与航空管制机构之间的通信,ADS-C则主要用于对飞机的位置进行跟踪,ATN用于实现地面到机上数字通信等。
为确保通信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数据链通信系统要求使用方必须进行严格的认证。
卫星通信系统是指利用卫星进行远距离地面到机上通信的技术。
卫星通信系统可以提供机上Internet、电子邮件、ATM、电话等多种通信服务。
通常由卫星、发射设备、发射控制中心以及地面接收站组成。
卫星通信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数据传输速度快、通讯周期长、通讯爆点在全地球范围内等。
总之,飞机通信系统是保障飞机运行安全和飞行效率所必须的重要设备,其通信技术不断创新,应用领域也日益广泛。
机场有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简析

机场有线通信系统的设计简析一、引言机场有线通信系统是现代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机场内部通信、航班调度、安全监控等重要任务。
随着航空业的迅速发展,机场有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也日益重要。
本文将对机场有线通信系统的设计进行简析,探讨其在现代航空业中的重要性。
二、机场有线通信系统概述1. 作用和功能机场有线通信系统是一种用于实现内部各个部门之间和与外界之间进行语音和数据传输的系统。
它通过各种传输媒介,如光纤、电缆等,将各个终端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流和数据传输。
2. 主要组成(1)终端设备:包括话音终端设备(如电话)和数据终端设备(如计算机)等。
(2)传输媒介:包括光纤、电缆等。
(3)交换设备:用于连接各个终端设备,并实现信息交换。
3. 设计原则(1)可靠性:由于机场是一个高度安全敏感的地方,因此对于有线通信系统来说,可靠性是最重要的设计原则之一。
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能够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运行。
(2)安全性:机场有线通信系统应具备高度的安全性,能够防止信息泄露和外部攻击。
(3)可扩展性:随着机场业务的发展,有线通信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不断增长的通信需求。
(4)灵活性:有线通信系统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业务需求和变化。
三、机场有线通信系统设计要点1. 传输媒介选择传输媒介是机场有线通信系统设计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在选择传输媒介时,需要考虑到其带宽、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等因素。
目前常用的传输媒介包括光纤和电缆。
光纤具有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适用于长距离传输;而电缆则适用于短距离传输。
2.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连接方式的布局。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型、总线型等。
在机场有线通信系统设计中,通常采用星型拓扑结构,即以交换设备为中心,将各个终端设备连接在交换设备上。
3. 交换设备选择交换设备是机场有线通信系统设计中的核心部分,它负责连接各个终端设备,并实现信息交换。
浅谈民航空管通信系统

浅谈民航空管通信系统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机场移动通信系统也得到不断的更新换代,目前的移动通信系统属于IEEE802.16e基础上的民航机场宽带通信技术,能够与现代化的机场传输网络需求充分符合。
本文将对航空机场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简要的分析,并对该系统在民航空管中的应用加以阐述。
标签:航空机场;移动通信系统;民航空管随着民航交通运输的不断壮大,给空中管理、导航和监视等工作带来较大的挑战,以往传统的通信方式已经难以充分符合现代化的业务需求。
因此,在航空区域内部布署新型移动通信系统成为大势所趋。
该系统的建设能够充分满足系统的运行管理以及对机场移动宽带的需求。
一、航空机场移动通信系统的概述(一)系统简介随着民航业的飞速发展,对机场基础通信系统的需求逐渐增加,在此情况下,机场移动通信系统(AeroMACS)应运而生。
2003年,第十一届全球航行会议中提出:在机场区域C波段中,采用WIMAX技术将机场宽带与系统相连接,使机场能够实现高速通信。
2008年,AeroMACS被正式提出,并且形成了原理样机。
2009年-2013年期间,美国、德国、日本等分别在机场中对该系统进行测试。
(二)系统优势由于机场移动通信系统是在IEEE802.16e基础上建立的,主要应用了混合自动重传、正交频分复用等新型技术,这将使得该系统与现有其他系统相比来看,具有显著的优势:其带宽较大、信道较多、安全稳定性较强,能够实现有线IP 与无线网络的顺畅连接,移动性强等。
另外,AeroMACS系统的覆盖范围较大,单基站能够覆盖半径大于10km的范围。
二、AeroMACS系统在民航空管中的应用经过相关调查实验证明,该系统能够在较为复杂的机场环境中进行应用,这将为民航空管工作提供较大的便利。
系统自身所具备的保密性好、非视距传输等特点,能够在空管的多个系统中发挥作用,其具体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在应急通信传输系统中的应用现阶段,我国民航空管传输系统的运行主要为两种,即自建光缆或者依靠电信运营商的方式,同时利用卫星通信作为辅助。
民航飞机的通信系统

民航飞机的通信系统通信系统的主要用途是使飞机在飞行的各阶段中和地面的航行管制人员、签派、维修等相关人员保持双向的语音和信号联系,当然这个系统也提供了飞机内部人员之间和与旅客联络服务。
它主要分为:甚高频通信系统、高频通信系统、选择呼叫系统和音频系统。
(本页插图以空中客车320驾驶舱为例,是目前较为先进的一套,其他现代化民航客机均类似。
只是名称、面板设计、功能强弱有所不同)空中客车320驾驶舱左图红色圈选部分是驾驶舱内机长和副驾驶的无线电管理面板(RMP)、音频控制面板(ACP)的位置,其他现代化客机都类似,位于驾驶舱后电子面板(机长和副驾驶座位间),观察员也有一套,位于后顶板,未在图中列出。
A320无线电管理面板(部分)RMP:Radio Management PanelA320无线电管理面板(部分):机长、副驾驶和观察员各配备一套,用于调谐各VHF、HF的主通信频率和备用频率。
1.甚高频通信系统(VHF :Very High Frequency )使用甚高频无线电波。
它的有效作用范围较短,只在目视范围之内,作用距离随高度变化,在高度为300米时距离为74公里。
是目前民航飞机主要的通信工具,用于飞机在起飞、降落时或通过控制空域时机组人员和地面管制人员的双向语音通信。
起飞和降落时期是驾驶员处理问题最繁忙的时期,也是飞行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时间,因此必须保证甚高频通信的高度可靠,民航飞机上一般都装有一套以上的备用系统。
甚高频通信系统由收发机组、控制盒和天线三部分组成。
收发机组用频率合成器提供稳定的基准频率,然后和信号一起,通过天线发射出去。
接收部分则从天线上收到信号,经过放大、检波、静噪后变成音频信号,输入驾驶员的耳机。
天线为刀形,一般在机腹和机背上都有安装。
甚高频所使用的频率范围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统一规定在118.000~135.975MHZ ,每25KHZ为一个频道,可设置720个频道由飞机和地面控制台选用,频率具体分配为:118.000~121.400MHZ、123.675~128.800MHZ和132.025~135.975MHZ三个频段主要用于空中交通管制人员与飞机驾驶员间的通话,其中主要集中在118.000~121.400MHZ;121.100MHZ、121.200MHZ用于空中飞行情报服务;121.500MHZ定为遇难呼救的全世界统一的频道。
浅析民航空管内话系统

浅析民航空管内话系统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了内话系统在民航空管系统中的重要性,然后简单介绍了民航内话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分析了民航空管内话系统的使用现状,并展望了民航空管内话系统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民航;空管;内话系统1.前言随着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飞行量不断增加,空管业务量也不断地增长。
作为民航空管系统的内部通信系统,内话系统已成为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非常倚重的一套设备。
内话系统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是衡量空管通信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实施空中交通管制最关键的环节之一。
下面,本文就将对民航空管内话系统做简单分析。
2.民航空管内话系统的基本概念及其功能2.1 民航空管内话系统基本概念民航空管内话系统:是一种多功能的空管专用通信终端设备,可接入多个有线、无线信道,支持多个席位操作面板,具备席位间通信、信道分配、共享的语音通信系统。
2.2 民航空管内话系统的功能民航空管内话系统集中了无线电台和遥控台(VHF和HF)、电话、内部通信及会议等功能,它担负着空中交通管制系统的地对地、地对空的通信联络和飞行移交等工作。
内话系统为管制员与飞行员、管制员与管制员、任一席位与其它部门有关人员提供了通信途径,并具备频率分配与管理功能。
3.民航空管内话系统的使用现状3.1 进口的空管内话系统使用情况分析目前,我国民航空管系统使用的内话系统大多是进口的,从近几年的内话系统建设情况来看,主要使用的进口内话系统包括:奥地利FREQUENTIS VCS 3020系列内话系统、瑞士SCHMID ICS200/60内话系统、意大利SITTI MULTIFONO M600 型内话系统、英国DRAKE 4000系列内话系统、美国Denro内话系统等。
其中,奥地利FREQUENTIS VCS 3020系列内话系统和瑞士SCHMID ICS200/60内话系统是我国近几年民航空管工程使用最为广泛的进口内话系统,下面将对这两种品牌的内话系统进行介绍。
机场内部通信系统简介

1.1 内部通信系统1.1.1综述XX机场内部通信系统(以下简称内通系统)实施范围主要涵盖新机场航站楼。
主要提供内部通话业务和调度业务。
内部通话业务主要提供航站楼内值机岛柜台、登机口柜台、各部门业务值班室、机场各个功能中心之间的语音通信。
调度业务主要提供机场各生产保障单位基于内通终端的的统一协调和指挥。
系统具有单呼、组呼、会议、强插、强拆、呼叫队列、转接、代答、一触即通、集群对讲等功能,可使工作人员之间通话迅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内通系统要求采用成熟的数字电路交换技术构建机场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体系。
系统需具有高可靠性,高话务量处理能力,高忙时呼叫处理能力,呼叫无阻塞,主机设备和终端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长,通讯快捷、高清晰音质、模块化、接口种类多、功能齐全、便于维护。
1.1.2系统架构内通系统主要由内通服务器、内通终端(包括调度终端、普通内通终端等)、调度系统、录音系统等组成。
系统逻辑架构可分为终端层、控制管理层、功能应用层。
1.1.2.1终端层终端层主要包括普通内通终端、调度终端。
内通终端主要部署在值机岛、安检柜台、登机口、功能中心等的相关位置。
调度终端主要部署在各个功能中心,提供对内通终端的集群呼叫,统一调度功能。
1.1.2.2控制管理层控制管理层主要实现包括语音呼叫控制、音频路由控制、用户管理、组群管理、权限管理、号码管理等功能。
1.1.2.3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主要包括:单呼、组呼、全呼、强插、强拆、一触即通、免操作应答、指挥调度、终端状态检测、录音等功能。
1.1.3系统总体规模、性能及配置1)【*】航站楼内通服务器容量:满足不少于56部内通终端并发通话2)【*】ITC/AOC核心交换设备容量:满足不少于200部内通终端并发通话3)【*】本次配置调度终端1台,广播内通终端6台,普通内通终端25台4)【*】内通服务器和用户终端音频带宽都应不小于15k Hz5)【*】用户终端支持免提全双工对讲6)系统端到端呼叫建立时间<300毫秒7)系统整体可靠性不低于99.998%8)无阻塞呼叫;1.1.4系统功能要求1.1.4.1本技术规范所提及的数字终端是指基于数字电路交换,采用语音数字编码技术的用户终端。
飞机通信与导航系统

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测量和跟踪飞机 姿态、位置、速度等参数的自主导航系统 。
通过陀螺仪跟踪和测量飞机的角速度,加 速度计测量飞机加速度,经过计算得到飞 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优点
缺点
完全自主,不依赖外部信号,可在短时间 内提供高精度导航信息。
长时间使用误差累积,需要外部信号校准 。
无线电导航系统
无线电导航系统
缺点 易受卫星信号被遮挡或干扰影响, 需要加强安全保障措施。
工作原理 飞机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通过 测量信号传播时间和多普勒频移 等参数,计算飞机位置和航向。
优点 覆盖范围广,定位精度高,可靠 性较强。
03
飞机通信与导航系统的应 用
飞机起飞与降落
地面控制指令接收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需要接收来自地面控制塔的指令,以确 保安全和正确的飞行轨迹。
3
航空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通过卫星实现飞机与地面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 覆盖范围广泛。
卫星Hale Waihona Puke 信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
01
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用于飞机导航和着
陆。
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
02
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伽利略系统(Galileo)
03
欧洲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惯性基准系统
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惯性传感器,实时监测和修正飞行姿态、 位置和速度等参数。
卫星导航
利用GPS、GLONASS等卫星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实时的位 置和航向信息,提高飞行效率。
飞机紧急情况处理
紧急通信
在紧急情况下,飞行员需通过无线电与地面控制塔建立紧急通信联 系,报告紧急情况并请求援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内部通信系统1.1.1综述XX机场内部通信系统〔以下简称内通系统〕实施范围主要涵盖新机场航站楼。
主要提供内部通话业务和调度业务。
内部通话业务主要提供航站楼内值机岛柜台、登机口柜台、各部门业务值班室、机场各个功能中心之间的语音通信。
调度业务主要提供机场各生产保障单位基于内通终端的的统一协调和指挥。
系统具有单呼、组呼、会议、强插、强拆、呼叫队列、转接、代答、一触即通、集群对讲等功能,可使工作人员之间通话迅捷,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内通系统要求采用成熟的数字电路交换技术构建机场稳定、可靠的通信保障体系。
系统需具有高可靠性,高话务量处理能力,高忙时呼叫处理能力,呼叫无阻塞,主机设备和终端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长,通讯快捷、高清晰音质、模块化、接口种类多、功能齐全、便于维护。
1.1.2系统架构内通系统主要由内通效劳器、内通终端(包括调度终端、普通内通终端等)、调度系统、录音系统等组成。
系统逻辑架构可分为终端层、控制管理层、功能应用层。
1.1.2.1终端层终端层主要包括普通内通终端、调度终端。
内通终端主要部署在值机岛、安检柜台、登机口、功能中心等的相关位置。
调度终端主要部署在各个功能中心,提供对内通终端的集群呼叫,统一调度功能。
1.1.2.2控制管理层控制管理层主要实现包括语音呼叫控制、音频路由控制、用户管理、组群管理、权限管理、号码管理等功能。
1.1.2.3业务应用层业务应用层主要包括:单呼、组呼、全呼、强插、强拆、一触即通、免操作应答、指挥调度、终端状态检测、录音等功能。
1.1.3系统总体规模、性能及配置1)【*】航站楼内通效劳器容量:满足不少于56部内通终端并发通话2)【*】ITC/AOC核心交换设备容量:满足不少于200部内通终端并发通话3)【*】本次配置调度终端1台,播送内通终端6台,普通内通终端25台4)【*】内通效劳器和用户终端音频带宽都应不小于15k Hz5)【*】用户终端支持免提全双工对讲6)系统端到端呼叫建立时间<300毫秒7)系统整体可靠性不低于8%8)无阻塞呼叫;1.1.4系统功能要求1.1.4.1本技术标准所提及的数字终端是指基于数字电路交换,采用语音数字编码技术的用户终端。
模拟是指标准的DTMF用户信令的机。
1.1.4.2系统可配置多种通信终端,满足新机场用户的使用需求,通话迅速敏捷,话音清晰不失真,工作稳定可靠,充分满足生产运行一线相互联络和调度的需要。
1.1.4.3系统具有调度功能,且具有分组调度功能,可按业务部门性质配置不同类型操作台和用户终端,丰富的终端调度功能可以任意设置给任何一个用户终端机,以完成快速高效的调度工作。
1.1.4.4系统除根本的呼叫应答功能之外,用户终端机具有一触即通、无操作应答、免挂机〔结束通话单方挂、另一方也自动挂机〕等功能,使用直通键呼叫时主叫、被叫接通时间符合调度对讲系统对呼叫建立时间的要求,小于200ms,一触即通,响应迅速通话迅捷,简单。
1.1.4.5系统需具有高清音质,系统工作的音频频率范围应不低于15k Hz,保证调度通话语音清晰、音量大、准确无误。
1.1.4.6系统需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可接入其他厂家提供的IP 终端,如SIP标准的IP话机等。
1.1.4.7系统具有故障监测能力,对于系统关键部件或装置、通讯电缆及用户终端机等进行自动诊断检测,能及时发现故障、报警、登记、打印报告,并能将故障终端的号码发送到指定用户终端上。
对于公共功能部件,故障定位到板卡和功能模块。
1.1.4.8系统具有灵活的通信方式,具有多方多组会议、群呼和组呼、呼叫转移、遇忙在线等待、遇忙强插与强拆、主操作呼叫队列和多路话音等特殊功能,以实现会议、发布命令、播送通知、寻呼找人、紧急呼叫等特殊功能。
并可通过编程设置,其操作简便,话音清晰。
1.1.4.9系统具有多路实时录音功能,对各重要业务部门通话,实时录音记录,以便随时重放通信实况。
可靠性高,复原度高、保密性好、不可删改,查询方便。
1.1.4.10系统具有数据信号用户接口,可支持控制信号的输入输出。
可以通过内通系统程控交换机内部可编程实现对各种数据信号的控制,并最终实现为用户定制专用功能的内通系统。
1.1.5系统接口1.1.5.1播送系统接口要求内通系统需与播送系统通过干接点信号和模拟音频互联,可同时有8路并发呼叫从内通系统到播送系统不同的分区;1.1.5.2与统一通信平台的接口内通系统需与统一通信平台基于SIP协议互联,通过统一通信平台实现任意一台内通终端能与机场其他语音通信系统〔IP 等〕双向语音互通。
1.1.5.3与时钟系统的接口内通系统通过NTP时钟同步协议与时钟系统取得时间同步。
1.1.6系统主要产品技术规格要求1.1.6.1内通核心交换设备〔内通效劳器〕(1)部署在航站楼核心机房。
航站楼核心交换设备用户板卡配置可接入的内通终端数量不小于56部。
(2)须满足无阻塞通信,硬件模块支持带电热插拔。
(3)符合19〞标准机柜结构,模块化设计(4)a/μ律2语音编码算法(5)支持SIP、IAX信令协议(6)具有开放的TCP/IP接口协议(7)具有召集分组会议、无线会议、多路会议的会议功能,会议参与方无数量限制;(8)具有自动应答、组呼/寻呼功能。
系统通话通道与组呼通道应各自独立工作,终端通话不影响应急组呼的接收;(9)具有播送和无线对讲接口;(10)可同时接入数字终端、模拟终端和IP终端;(11)控制台/调度台支持多种呼叫队列管理和分配;(12)具有优先权呼叫、直通键呼叫、追踪呼叫、遇忙呼叫功能;(13)具有多级以上的用户权限设定功能,任意一项功能可以任意分配给某个用户。
对用户权限具有用户访问限制、功能访问限制等多种限制方式;(14)支持和无线对讲呼叫的单工模式;(15)支持内通终端、调度台之间的全双工免提通话,结束通话单方挂机即可;(16)系统内置网络管理模块,系统的所有配置和管理均能通过IP网络完成,无需额外增加模块和设备。
(17)话音音质要求应大于15kHz宽带的语音标准;(18)支持最长讲话时间:可通过软件编程,通话时长不限;(19)具有话音信息接口,可存储100条或以上信息(20)支持IP录音效劳器,实时录制话音信息,以便随时查询重放通信情况;支持多通道录音,可实时录制话音信息,以便随时查询重放通信情况。
(21)具有用户及话机权限设定功能。
(22)内通编号方案:字长1-8位,可根据业主要求灵活编制;(23)支持远程操作运维功能1.1.6.2调度台(1)具有多方多组全双工会议、群呼和组呼、呼叫转移、遇忙在线等待、遇忙强插与强拆、主操作呼叫队列和多路话音等功能;(2)具有液晶显示屏且可显示姓名、终端号、时间、日期、号码、功能等信息;(3)能按键滚动显示查询呼叫者的排队状况,并按应答键选择呼叫,进行应答;(4)具有强插、强拆给用户划分优先等级的功能;(5)能按直通键编程,任意分组呼叫,并有呼叫请求排队功能;(6)能任意按分区、编组播送;(7)可通过编程控制分组会议(8)可免提通话,双工〔半双工、全双工〕对讲,通话方式切换灵活,可在不结束通话的情况下切换;结束通话单方挂机即可;(9)操作台为台式,采用模块化设计,其功能键和直通键数量可由用户确定;(10)话音音质要求符合或优于国际宽带语音标准;(11)可编程功能键数量不小于40个,且可通过硬件模块扩展或软件配置的方式扩展至不小于100个功能键,功能键可设置为直接呼叫按键,功能键应具有功能名称标识或标牌及指示灯;(12)具有数字键盘,可通过拨号呼叫用户;(13)应有音量调节,通话方向控制和中止通话等功能键;(14)可设置具有3个以上的优先级别;(15)一个通话回路可使用传声器和扬声器通话,也可使用送受话器通话,双工对讲方式,设备不应震鸣;(16)硬件调度终端扬声器输出功率不小于2W,声压级可达99分贝;(17)呼叫请求排队的最大容量应有16个以上用户;(18)数字键带背光照明,功能按键具有3色LED指示灯;1.1.6.3内通终端(1)采用专用数字内通终端设备(2)有智能音量自动调节功能,可根据环境噪音大小自动调节音量;(3)支持免提全双工通话;(4)内置DSP专用处理芯片;(5)具有来电显示功能(6)数字键盘(0-9数字);(7)支持的音频频率范围须应大于15kHz;(8)有可自动调整灵敏度的内置驻极体麦克风;(9)具有免提呼叫、应答,拾音范围≥5米;(10)具有抗噪性能;(11)具有来电信息显示;(12)内置扬声器功率不小于1.5W;(13)具有多种话机特性,如静音、来电显示、拒绝来电、留言灯、音量控制、自动应答、立即拨号、紧急呼叫等特性;1.1.6.4录音系统(1)录音系统通过与内通核心交换设备连接对内通终端通话进行录音;(2)支持录音系统即时状态查询、录音系统告警和报告等管理功能;(3)可以通过管理界面配置录音分机、配置录音重播用户,以及配置录音重播用户的平安访问等;(4)所有通话标示都能用来检索通话记录,并能基于特征参数进行检索;〔时间、用户、号码、组群〕;(5)系统支持普通用户、高级用户、审计员及系统管理员等多级用户权限管理;(6)系统能够提供系统审计功能,可记录哪些用户在何时使用过录音系统;(7)系统能够提供终端即时监听功能,可以选择正在通话的分机进行即时监听,了解内通系统中的即时通话状况,在用户权限范围内的终端通话的主被叫双方都可在通话状态表中显示;(8)录音系统具有如下通话记录参数:通话开始日期、通话开始时间、呼叫持续时间 (秒)、主叫号码、被叫方号码、呼叫类型 (呼入、呼出、转接)、拨叫号码等;(9)录音系统能够支持网络存储模式,录音文件能够保存到相连的网络存储设备中;(10)授权的用户可以把通话录音以WAV、MP3或AMR格式下载到本地供再次使用;(11)录音系统支持对甚高频通信内容进行录音(12)录音系统配置的存储容量至少满足120路并发通信不少于90天的录音文件;1.1.6.5内通管理系统(1)提供内通业务管理系统软硬件产品;(2)具有所有终端号码的管理,实现所有终端的来电显示;(3)具有优先权呼叫、直通键呼叫、追踪呼叫、遇忙呼叫功能;(4)具有多级以上的用户权限设定功能,任意一项功能可以任意分配给某个用户。
对用户权限具有用户访问限制、功能访问限制等多种限制方式;(5)具有集中维护检测报警功能(包括控制模块、操作台及用户终端)以及用户线路监测功能,当线路发生故障时即报警;(6)具有内通报表功能,可提供局部或全部内通终端在一定时间内的通话报表,包括但不限于通话时长、通话次数、通话类型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