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知识点及练习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框《 口算乘法》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含两套题)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框《口算乘法》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1.想一想,填一填。
45×2=()250×3=()想:()×()=()想:()×()=()()×()=()()×()=()()+()=()()+()=()2.口算。
24×3=12×7=18×5=29×2=240×3=120×7=180×5=290×2=15×4=36×2=140×6=47×2=16×6=3×26=350×2=3×280=3.《礼记》有言:“孟春之月,盛德在木。
”天中小学在植树节期间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三(1)班一共栽了7行树,每行栽了14棵。
三(1)班栽的树够100棵吗?4.阳光小学每个年级大约有150人,每套校服280元。
5.三年级学生明明和他的妹妹、爸爸、妈妈去坐摩天轮,买票共花多少钱?参考答案1.2.72 84 90 58720 840 900 58060 72 840 9496 78 700 8403.14×7=98(棵) 98<100答:三(1)班栽的树不够100 棵。
4.280×2=560(元)150×6=900(人)答:我和弟弟各买一套校服,一共需要560元。
我们全校六个年级大约一共有900人。
5.35×2+25×2=120(元)答:买票共花120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一框《口算乘法》同步练习题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1.填一填。
(1)口算12×40时,可以先算()×()=(),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得出12×40=()。
(2)口算250×20时,可以先算()×()=(),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得出250×20=()。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

【导语】数学是⼀门基础性的科学,值得每个⼈去学习,尤其是孩⼦,更要去学习数学,并且以此来构架⾃⼰的思维体系。
学数学就是在学⼀种思维体系,在⽇常教导孩⼦的过程中也要注重这⼀点。
以下是整理的⼩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算乘法:整⼗、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共有⼏个0,就在结果后⾯添上⼏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 4、有⼤约字样的⼀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步: ①计算 ②⽐较 ③答题。
→别忘了⽐较这⼀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个因数同第⼆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个因数⼗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个因数 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 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篇⼆】⼩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 教学内容:⼈教版⼩学数学三年级下册P63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标: 1、知识与技能⽬标:通过学⽣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估算、⼝算和笔算⽅法的活动,使学⽣经历理解算理的过程,以逐步掌握算法、形成技能。
2、过程与⽅法⽬标:学⽣通过⾃主探索、合作交流,进⼀步理解算理,体验算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乘法的顺序与第⼆部分积的书写⽅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成问题。
⼩红和⼤家⼀样,也是⼀个⾮常爱读书的孩⼦,星期天她和妈妈⼀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套书12本,每本24元。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内容:本单元基础: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20×3,200×3),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每位乘积不满十)(43×2),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材内容安排如下表:教学目标: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教学时间:9课时1、口算乘法(3课时)7第1课时教学内容:58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四1~4题。
教学目标: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学重点:学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及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教具准备:口算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回顾学过的口算方法口算下面各题:40×4 60×5 30×3 300×7 200×812×4 24×2 13×3 32×3 11×5自己选两题,说说口算方法。
二、新课1、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例1图(2)请学生提出问题。
(3)从学生回答中选择例1的两个问题: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2、探讨口算方法。
(1)请学生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引出算式:300×10 300×30(2)小组讨论:怎样想出得数?(3)各组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各种口算方法。
(4)评价。
3、尝试解决问题。
(1)请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其余的问题。
如: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2)组织交流。
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让学生在交流中品尝学习的乐趣。
4、探讨新的口算方法。
(1)出示:42×10 23×30 14×200请学生思考,讨论怎么算?(2)组织交流,并由教师评价每种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无答案)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单元复习知识点一(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知识梳理】1、把乘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数,再回算出它们的。
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先用第个乘数位上的数去乗第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位对齐:(2)再用第二个乘数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乘数的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起来。
3、乘数末尾有0的乘数:用竖式计算时,把0前面的数,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 0。
4、用两步连乗解决实际问题方法:1、仔细审题,找出己知信思和要解决的问题:2、抓住有联系的信息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解答方法。
【例题精讲】例1.不计算,估算58×42最接近于( )例2.估算,用线连一连22×5 得数比3000大,比4200小58×64 得数比2000大,比2400小,59×39 得数比100大,比180小,例3.用竖式计算。
29×43 56×72 44×65例4.一根木头被锯了14次,锯下的每段的长都是38厘米。
这根木头原来长多少厘米?例5.同学们去植树,每班植树5捆,每捆14棵,三年级4个班一共植树( )棵。
在解答这道题目时,可以先求( ),也可以先求( )。
例6.□2×34,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例7.判断。
1.两个28相乘的积是56。
( )2. 58×59与58×60的积相差58。
( )3.两个乘数的末尾各有1个0,积的末尾一共有2个0。
( ) 4.因为甲×34=乙×43(甲与乙都大于0),所以甲>乙。
( ) 5.一个数乘27,积的末尾不可能是0。
( )例8.三年级全体同学去参加夏令营活动。
(1)一共准备了750瓶矿泉水,够吗?(2)每盒巧克力12块,三年级同学一共领了多少块巧克力?例9.“乐达旅行团”的58名游客来到植物园参观,买门票一共需要多少元?【课堂练习】一、填空。
第一单元知识点及练习 三年级数学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1、口算:用整十数0前面的数与两位数相乘,计算出结果后,再在结果的末尾添上一个0;遇到整十数乘整十数先算几乘几,再在结果的末尾添上两个0。
2、估算:把两位数看作与它最接近的整十数,在算出结果。
如:42×68≈,将42估算成40,68估算成70,所以42×68≈2800。
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乘第一个乘数,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和这一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数相加。
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笔算:把0前面的数对齐(0不参加对齐),用0前面的数去乘两位数,乘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的积末尾添几个0。
5、两步连乘解决实际问题:要找到有联系的条件,想想可以先算什么,再根据哪两个条件,再算什么。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练习:填空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最小的两位数和最大的两位数相乘的积是(),差是()。
3、25×24与25×4×()的积相等,积是()位数,末尾有()个0。
4、笔算27×13时,先算()×()=(),再算()×()=(),最后算()+()=()。
5、计算50×70时,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
6、480加上()的和正好是75的12倍。
7、35×21=()×20+()=()+()=()35×29=()×30—()=()—()=()判断:1、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就有几个0。
()2、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3、两个两位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数的和。
()4、乘数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几个0。
()5、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3倍,积也扩大3倍。
()6、一个乘数末尾没有0,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0。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第2单元第3课时知识点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含答案及解析)|沪教

三年级下册数学一课一练-第2单元第3课时知识点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含答案及解析)|沪教版第3课时知识点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一、单选题。
1.下面算式与12×58得数相等的是()。
A.11×61B.13×52C.24×29D.35×122.在计算21×13时,先算21×3,再算()。
A.21×10B.21×1C.1×1D.21×133.两位数乘两位数,它们的积()。
A.一定是三位数B.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三位数C.一定是四位数D.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4.小学部有49个班,每班28人,小学部约有()人。
A.800B.1000C.1200D.15005.如图,在36×25的竖式计算中,箭头所指的这一步表示的是()。
3625180900⨯←A .20个36的和B .2个36的和C .5个36的和D .25个36的和6. 竖式计算22×13,如图,下列算法与竖式计算方法一致的是( )。
22136622286⨯A .22×3+10B .22×3+22×1C .22×3+22×10D .11×2×137.王师傅平均每小时做18个零件,那么工作14小时做了多少个零件?下列箭号“18”处表示什么?( )18147218252⨯← A .王师傅4小时一共做了多少个零件? B .王师傅10小时一共做了多少个零件? C .王师傅14个小时一共做了多少个零件? D .王师傅72个小时一共做了多少个零件?8.一个保险柜的密码是“532”,下面( )钥匙能打开它。
A .26×32B .18×24C .28×19D .13×419.要使□2×11的积是三位数,□中可填的数有( )个。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 4 两位数乘两位数 单元复习 课件

典型知识点梳理
【对应训练3】 95×32 =3040
95
× 32
1
19 0 2 85
11
3 04 0
48×24 =1152
48
× 2 34 19 2 96
1
115 2
返回
典型知识点梳理
三、解决问题
1. 用连乘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要根据已知条件找间接 量,确定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当连乘应用题求的是总数 时,可以先求出每份的数量,再乘总份数;也可以先求出总 份数,再乘每份的数量。
返回
典型知识点梳理
【对应训练4】 1. 学校各班开展“我爱读书”活动。每班捐书26本,每个年 级有5个班,6个年级共捐书多少本? 26×5×6=780(本)
答:6个年级共捐书780本。
典型知识点梳理
2. 王叔叔平均每个工作日投送28个快递邮件。如果每月按22个 工作日计算,王叔叔半年(6个月)一共投送多少个快递邮件? 28×22×6=3696(个) 答:王叔叔半年(6个月)一共投送3696个快递邮件。
【例题1】口算:40×50= 错误答案:40×50=200 正确答案:40×50=2000
典型知识点梳理
错点警示:此题错在积的末尾少写一个0,口算时,先算 4×5=20,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两个0,应在20的后面添上 两个0。
规避策略: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至少有 几个0。
返回
典型知识点梳理
返回
典型知识点梳理
【对应训练2】 39×11 =429 39
× 11 39
39 4 29
23×32 =736 23
× 32
46
69
73 6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知识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3、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4、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5、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目,都要三大步: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6、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
7、相关公式:因数×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运算顺序:先乘除,再算加减同级运算,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经历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理解其算理,掌握其计算法则。
2、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感受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的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交流能力及合作意识。
3、学生在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或失败的情感,体会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秒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1、小朋友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去新华书店逛逛(出示新华书店门口图片)2、在出发之前我们先来一个热身练习,口算:13+3=11+2=21+2=13+30=11+40=21+30=390+39=440+22=630+42=学生练习纸上完成,利用课件集体校对3、看来大家都作了充分的准备,让我们一起进入书店吧。
(出示书店一角)二、探索新知(在课件播放的同时,出示小红买书的情景)1、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信息?(生观察得出:小红买《上下五千年》,一套书有12本,每本24元)谁知道小红在为什么问题而苦苦思索着呢?(课件“?”)生答:一共要付多少钱?”(课件出示对话框)2、谁会列出算式?(生列式:24+12=)3、揭题:从这个算式中谁知道我们将学习什么新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板书课题)4、估算:师:现在有这样的四个答案(课件出示)A:274元B:72元,C:258元,D:288元,你觉得哪个答案肯定是错误的?为什么?(生说着各种理由,A:从积的个位考虑;B:从积的位数考虑;C、D无法确定)师:C、D无法确定该怎么办呢?那我们就一起来试着算一算吧!5、独立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学困生,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和同桌之间或者前后桌之间相互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6、全班交流、展示方法学情预设:方法1:12分成10和2,24+10=240,24+2=48,240+48=288方法2:24分成4+6,4+12=48,6+48=288方法3:12拆成2+6,24+2+6=28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知识点及练习
怎样发才可以提高数学的成绩呢?除了熟悉知识点还有的就是多做练习了,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知识点及练习,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喜欢。
知识点
不进位乘法
1.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各数位上的数,得数是多少个“十”,得数的末位要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乘法的验算方法:调换乘数的位置再乘一遍。
进位乘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1.用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得数的末位就要和那一位对齐;
2.相乘的过程中,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3.每次乘完后,要记住加上进位的数。
练习题
12×10=() 17×10=() 46×50=()
10×11=() 15×20=() 32×11=()
15×15=() 35×10=()12×50=()
参考答案
12×10=(120) 17×10=(170) 46×50=(2300)
10×11=(110) 15×20=(300) 32×11=(352)
15×15=(225) 35×10=(350) 12×5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