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1.旧中国行政法的历史简况2.新中国的行政法建国后,我国开始了行政法的新的历史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初创阶段(1949---- 1957) 1949 年的《共同纲领》和1954 年宪法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奠基。

第二阶段:停滞、破坏时期(1957---- 1978)第三阶段:重建和发展时期(1978---- 1989)一是恢复原有法制,解决行政领域无法可依的问题。

二是制定新的法律法规。

三是改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四是确立行政立法制度,健全行政法制。

五是建立司法审查制度,保障公正行政第四阶段:发展和向新模式转化阶段(1989----至今)所谓向新模式转化,是指行政法由原来的主要适应计划经济的模式向适应市场经济的模式转化。

一是在行政管理领域确立依法行政原则。

二是制定行政诉讼法,建立行政诉讼制度。

三是制定《国家赔偿法》建立行政赔偿制度四是制定《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建立公务员制度五是制定了《行政监察法》、完善行政法制监督。

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2022 年1 月1 日起施行。

行政法的形式法源(一)宪法(二)法律(三)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四)地方性法规和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五)其他法律渊源 1.国际条约和协定 2.法律解释二、行政法的实质法源(一)判例法(二)法的普通原则第一,法律体系不同。

大陆法系行政法构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

其行政法的内容广泛,包括行政组织法、行政活动法、行政监督控制法,自成体系。

而英美法系无公法私法之分,行政法不构成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其行政法的内容主要是法院对行政行为的司法审查,以控制行政权的滥用和越权为核心,有关行政组织方面的问题普通不作为行政法的内容。

第二,合用法律规则不同。

在处理和解决行政案件上,大陆法系国家以合用行政法为原则,而合用普通法律规则为补充和例外。

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则以合用普通法律规则为原则,以合用行政法规则为补充和例外。

04第四章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04第四章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我们每天所需的事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夫、酿酒家或烙 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 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 说对他们有利。——摘自[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 原因研究》第14页。
2. “看不见的手”的论断。斯密认为,人们在经济活动中 关心、追逐自身的物质利益的同时,能够自然而然地增进公共 利益,实现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均衡。
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凯恩斯主义兴起与罗斯福新政------
1960年代经济“滞胀”,新自由主义渤兴与凯恩斯主义的 衰落------
1980年代公共选择主义出现,揭示出政府与个人一样,均 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政府行为往往并不符合公众和社会的 利益。
尽管自20世纪30年代后期的国家干预空前扩张,并不意味
二、中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1.初创阶段(1949-1957) 2.停滞和遭受摧残阶段(1957-1978) 3.重建和发展阶段(1978-1989) 4.发展和向新模式转化阶段(1989-
2004)
第二节 行政法学的主要流派
一、三种主要流派:
1. 管理论。盛行于前苏联和我国计划经济年代。 2. 控权论。盛行于英美等国。
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 最大限度,他所盘算的也只能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 象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 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象要达到的目的。这并不因为事非 出于本 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他真正 出于本意的情况更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摘自[英]亚 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315页。
由这两点出发,就应当给予个人在经济安排上的充分自由, 通过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利益,而不是政 府的干预。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无效的、有害的。

关于我国行政法的发展与展望

关于我国行政法的发展与展望

关于我国行政法的发展与展望陈斯喜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来,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同经济建设一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伴随着一这历史进程,我国行政法也从无到有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值得认真总结。

一、30年来我国行政法的发展历程建国以来,我国在法治建设上走过了一个“之”字形的曲折道路,行政法治建设也一样。

建国初期,我国行政法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从1949年至1956年,国家制定颁布了一大批行政组织、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规定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职责、工作原则、工作程序以及对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权限、管理方式等。

但1957年以后,随着国家政治生活越来越不正常,民主法治建设也不断遭受破坏,直至“文化大革命”完全无法无天,行政法的命运自然也无能幸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民主法治建设逐步得到恢复并迅速发展,行政法也随之得到复兴和发展。

回顾30年来我国行政法发展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9年到1988年以重建行政权立法为重点阶段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刚刚从“文化大革命”的恶梦中醒来,国家满目疮夷,百废待兴,法治的王国更是一片荒芜的沙漠。

为了使被破坏的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尽快恢复运转,使混乱的社会秩序尽快恢复稳定,国家在立法方面需要优先考虑的是制定出一系列有关国家政权组织和维护社会秩序方面急需的法律,而首要任务是根据新的形势制定一部适应新时期需要的新宪法。

因此,在这一时期,对行政法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立法:一是1982年新宪法的颁布实施,二是制定了国务院组织法和地方组织法。

同时,也制定了一批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行政立法主要是有关行政机关组织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侧重行政机关的重建和对行政机关权力以及相对人权利的确认与维护。

这一阶段行政法发展的主要成果是:恢复了行政机关领导人员的选任制;建立了民主集中制下的行政首长负责制;确立了领导人任期制和限任制;建立了审计制度;恢复了行政监察制度,等等。

第二章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第二章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第二章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第一节 西方国家行政法的历史
• 大陆法系国家行政法的历史
• 警察国家时期 • 自由法治国时期 • 社会法治国时期
• 英美法系国家行政法的历史
• 星法院(特权法院) • 普通法院受理公法关系和私法关系所发生的一 切诉讼
中国民告官第一案
1985年 1985年,包郑照经批准在巴艚镇东面的河滩上 建造了三间三层楼房,占地面积126平方米, 126平方米 建造了三间三层楼房,占地面积126平方米,并办 理了房产产权登记。两年后, 理了房产产权登记。两年后,苍南县政府下发了 关于强行拆除包郑照违章房屋的决定》 《关于强行拆除包郑照违章房屋的决定》,包郑 照自然不服,双方矛盾激化。 苍南县调动70 照自然不服,双方矛盾激化。7月,苍南县调动70 余位武警及县区镇干部300 300多人对包家附近进行了 余位武警及县区镇干部300多人对包家附近进行了 封锁,采用爆破手段连续爆炸17 17次 封锁,采用爆破手段连续爆炸17次,对包郑照的 房屋实施了强行拆除。包郑照还提出, 房屋实施了强行拆除。包郑照还提出,县政府曾 将他家8位家属实施捆绑和人身侵害, 将他家8位家属实施捆绑和人身侵害,非法拘禁达 12小时之久 小时之久。 12小时之久。 据此,包郑照提出状告县长黄德余, 据此,包郑照提出状告县长黄德余,要求确认 他的房屋的合法性, 他的房屋的合法性,赔偿经济损失并追究主要责 任人的法律责任。 任人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 中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行政诉讼法(1989年 1990年10月 行政诉讼法(1989年4月4日;1990年10月1日) 国家赔偿法(1994年 12日 1995年 国家赔偿法(1994年5月12日;1995年1月1日) 行政复议法(1999年 29日 1999年10月 行政复议法(1999年4月29日;1999年10月1日) 行政处罚法(1996年 17日 1996年10月 行政处罚法(1996年3月17日;1996年10月1日) 行政许可法(2003年 27日 2004年 行政许可法(2003年8月27日;2004年2月1日) 公务员法(2005年 27日 2006年 公务员法(2005年4月27日;2006年1月1日) 立法法》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 《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 章制定程序条例》 法规规章备案条例》 章制定程序条例》、《法规规章备案条例》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02
在行政权行使过程中,如何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提供有效的
救济途径,是当代行政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行政程序公正与效率
03
公正和效率是行政程序的两大价值目标,如何在保障程序公正
的同时提高行政效率,是当代行政法面临的难题。
05
CATALOGUE
中国行政法的发展历程与特色
中国行政法的起源与历史背景
古代行政法的萌芽
特点
以宪法为基础,强调行政权的合法性;注重实体法与程序法的结合;强调行政行 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成就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监督法体系;推动了行政管理 体制改革和法治政府建设;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中国行政法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挑战
全球化背景下,如何与国际接轨;社 会转型期,如何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 问题;科技发展对行政法提出的新要 求。
未来发展
加强行政程序立法,完善行政程序制 度;推动政府信息公开和透明化;加 强行政执法监督和司法审查;推动行 政法的国际化进程。
06
CATALOGUE
结论与展望
行政法发展历程的总结与启示
历程回顾
行政法经历了从萌芽、形成、发 展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体现了人
类对行政权力的认识与规范。
法治精神
行政法的发展彰显了法治精神的 重要性,即法律至上、权力制约
和权利保障。
启示意义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必 须不断完善行政法律制度,提高 行政执法水平,以更好地维护社
会秩序和保障公民权利。
未来行政法的发展趋势与前景预测
发展趋势
未来行政法将更加注重人权保障、程序正义和行政效率等 方面的平衡发展。

浅谈行政法的产生与发展(2)

浅谈行政法的产生与发展(2)

浅谈行政法的产生与发展(2)三、中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一)中华民国行政法的历史简况在中国,现代意义的行政法直到民国时期才开始萌芽。

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民主与法治。

1911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并第一次提到行政诉讼:“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但关于行政诉讼,其他他别诉讼,另以法律定之。

”民国3年(1914年)5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公布了《行政诉讼条例》,同年7月15日公布了《行政诉讼法》,并在同年3月公布了《平政院编制令》,规定了行政审判组织。

至此,在形式上初步建立起行政诉讼制度。

北洋政府依照日本的体制设有行政法院,成为“平政院”。

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平政院”改名为“行政法院”,与普通法院分立,处理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有三个程序,必须经过向行政机关的诉愿,再诉愿后,不服的才能向行政法院提起诉讼。

此外,国民党统治时期还颁布了一些规范行政组织、行政活动的法律,如省政府组织法等。

[1]从总体上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连年内外战争不断,蒋介石国民党政府又长期实行独裁统治,不讲法治,因此,无论是行政诉讼,还是对行政组织行政活动的规范的作用都是徒有虚名。

行政法治只不过是开明人士的良好心愿,客观上并不具备行政法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维护公民权利更谈不上。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的历史发展新中国的行政法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但真正受到重视并形成体系、走向成熟则是在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我国行政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监察法》、《立法法》等相继制定实施,《行政许可法》、《行政程序法》等一批重要的法律正在制定过程中,行政法制度已在逐步地建立和健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2]经济体制的改革意味着国家与公民关系的变化,意味着公民从客体到主体地位的转变,意味着对政府权力重新界定和规制的必要,这一切都深深地影响着我国行政法的发展历程,可以预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民主政治以及依法治国的推进,我国的行政法将逐步成熟与完善。

行政法发展历程

行政法发展历程

行政法发展历程
行政法发展历程可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统治制度。

在秦朝和汉朝时期,国家开始建立官员制度,以管理国家事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政法的概念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逐渐形成。

在西方,行政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中世纪。

在封建社会中,国王及其官员行使行政权力,这种权力行使常常是任意和专断的。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社会逐渐式微,行政法的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行政法得到系统化发展,成为现代法律
体系的一部分。

行政法的主要特征是规范国家行政机关的组织和职能,并确保行政机关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行政法的发展离不开法学家和学者的贡献,例如法国的孔代尔克和德国的法尔斯巴赫等人。

在20世纪,行政法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转变。

一方面,行政法的适用范围和内容得到了进一步扩大,包括行政手续法、行政许可法、行政争议解决法等。

另一方面,行政法与其他法律领域(如宪法法律和刑事法律)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密切。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行政法也面临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行政机关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行使权力、如何保护公民的权益等问题,成为了行政法学界的热门议题。

此外,一些新兴的法律领域,如环境法和电子政务等也对行政法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总之,行政法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

从古代的管理制度到现代的法律体系,行政法在规范和保护国家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行政法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挑战和需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历史发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历史发展

• 形式不同:古代行政 法在表现形式上尚不 成其为独立的法律部 门。而近现代行政法 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 独立地位已经形成 。 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 行政法与其他部门法 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法 律体系。
三、西方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倒磨 国坊 王主 案告
1866年10月13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登上了波咨坦 行宫的顶楼。当他看到近处一间磨坊并认为它挡住了他的 视线时便轻蔑地命令道:“拆掉它!”当近臣告诉他这间 磨坊是私产时,他仍不屑一顾地说:“买下来,再行拆 除!”可谁知磨坊主根本不买他的帐,因为磨坊主认为磨 坊是他的祖传家业,多少钱也不能卖。国王得知后大怒下 令立即拆除磨坊,谁敢抗拒,就地正法。”
国王的暴行激起了磨坊主和波咨坦市民的愤怒,在民众 的支持下,磨坊主向普鲁士最高法院递交了一份特殊的诉 状——控告国王利用职权擅拆民房、侵犯国民权益。迫于 人民的压力,最高法院判定:国王擅用王权拆毁私人房屋, 违反了帝国宪法,应立即重建磨坊,并赔偿损失。威廉一 世败诉后,慑于民众的压力,最后只能服从判决。
行政法的历史发展
行政法的产生 中国行政法的发展 西方行政法的发展
一、行政法的产生
(一)行政法产生的理论前提 • 国家和人民的关系 • 自然权利 • 三权分立学说
(二)行政法的产生
• 行政法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资本主义制 度的产物。
• 古代只有行政法规范,没有行政法
二、中国行政法的发展
(一)中国古代行政法的发展 1.萌芽阶段—夏、商、周 《周礼》是中国古代第一部949-1956) • 倒退与破坏阶段(1957-1977) • 恢复阶段(1978-1988) • 发展阶段(1989-至今)
(四)古代行政法与近现代行政法的区别
• 内容不同:古代行政 法作为封建帝王的专 制工具,体现专制独 裁者的个人意志,没 有民主可言;近现代 行政法作为民主政治 的伴生物,它所包含 的民主精神和法治思 想,是古代行政法难 以具备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
行政法是指规范行政机关行为的法律体系。

它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官吏制度的形成,但是正式形成并得到理论构建的行政法始于近代。

行政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古代官吏制度的形成。

古代的行政法主要是指规范官吏行为的法律规则。

在古代王朝统治下,官吏承担着行政管理的职能,因此有必要对官吏行为进行规范。

古代官吏制度的形成奠定了行政法发展的基础。

第二个阶段是现代行政法的萌芽。

随着现代国家的兴起,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日益扩大和专业化,需要更加细化的法律规则来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18世纪中叶到19
世纪初。

第三个阶段是行政法的系统构建。

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行政法开始以体系化、科学化的方式发展。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行政法变成了独立的法学学科,并在法律体系中得到明确的位置。

同时,行政法的内容也逐渐扩大,从最初的主要关注官吏行为,发展到对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行政程序、行政决策等方面进行规范。

第四个阶段是行政法的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之间开始交流和借鉴行政法的经验,形成了一个国际化的行政法共同体。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行政法的内容和原则逐渐趋
于统一,国际组织也开始在行政法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个阶段是行政法的现代化。

在20世纪后半叶以及21世纪的发展中,行政法逐渐在理论和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行政法法规的制定逐渐具有科学化、规范化的特征。

行政法的研究也从传统的法学研究发展到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使得行政法的理论和实践更加紧密结合。

总的来说,行政法的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从古代官吏制度到现代行政法体系的建立,再到行政法的国际化和现代化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行政法的内容和原则逐渐完善和扩大,行政法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

行政法的发展为行政机关行为提供了明确的法律规范,保障了公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